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种类单花蜜对人血清脂蛋白氧化修饰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5
1
作者 曹炜 卢珂 +1 位作者 陈卫军 王毕妮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435-438,共4页
以Cu2+诱导的人血清脂蛋白氧化修饰为模型,研究了荞麦蜜、枸杞蜜、龙眼蜜、荔枝蜜和枣花蜜五种蜂蜜对血清脂蛋白氧化修饰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五种单花蜜对Cu2+诱导的人血清脂蛋白过氧化有较强的延缓和抑制作用,荞麦蜜的抗氧化作用最... 以Cu2+诱导的人血清脂蛋白氧化修饰为模型,研究了荞麦蜜、枸杞蜜、龙眼蜜、荔枝蜜和枣花蜜五种蜂蜜对血清脂蛋白氧化修饰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五种单花蜜对Cu2+诱导的人血清脂蛋白过氧化有较强的延缓和抑制作用,荞麦蜜的抗氧化作用最强。相关分析表明,当蜂蜜浓度为0.1g/L时,五种蜂蜜对血清脂蛋白氧化的抑制率与其总酚酸含量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蜜 人血清 脂蛋白 抗氧化
下载PDF
人动脉壁蛋白聚糖与血清脂蛋白形成的不溶性复合物
2
作者 丛祥凤 张英珊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91年第6期742-746,共5页
本文报道了人主动脉壁中正常及异常(脂纹,FS)区的三种蛋白聚糖(PG)即:硫酸软骨素PG(CSPG)、硫酸皮肤素—硫酸软骨素PG(DSCSPG)及硫酸乙酰肝素PG(HSPG)与血清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及低密度脂蛋白(LDL)所形成的不溶性复合物。在30mmol/L C... 本文报道了人主动脉壁中正常及异常(脂纹,FS)区的三种蛋白聚糖(PG)即:硫酸软骨素PG(CSPG)、硫酸皮肤素—硫酸软骨素PG(DSCSPG)及硫酸乙酰肝素PG(HSPG)与血清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及低密度脂蛋白(LDL)所形成的不溶性复合物。在30mmol/L Ca^(2+)对,三种PG都能与这两种脂蛋白形成不溶性复合物,随放置时间的增加,形成的复合物都发生解离,但其复合物形成的曲线及解离程度明显不同。DSCSPG与CSPG比较,前者与两种脂蛋白更易形成不溶性复合物且不易解离。HSPG与两种脂蛋白形成不溶性复合物所需时间远大于CSPG及DSCSPG。FS区及正常区三种PG形成复合物曲线类型相似,异常区CSPG、DSCSPG与VLDL形成的复合物量低于正常区的相应PG,而与VLDL则高于正常区的相应PG。异常区的HSPG与两种脂蛋白形成不溶性复合物的量均高于正常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聚糖 主动脉 脂纹 血清脂蛋白
下载PDF
血府逐瘀汤对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等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姜华 姜玉姬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52-1054,共3页
目的:研究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对血管内皮细胞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VCAM-1)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探讨血府逐瘀汤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方法:血管... 目的:研究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对血管内皮细胞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VCAM-1)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探讨血府逐瘀汤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方法:血管内皮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西药对照组和血府逐瘀汤组,用LPS刺激2 h后分别加入阿托伐他汀和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干预,24 h后收集细胞,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和Western blot方法测定LOX-1、TNF-α、VCAM-1及ICAM-1的基因及蛋白表达。结果:用LPS刺激内皮细胞后,引起LOX-1、TNF-α、VCAM-1及ICAM-1的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P<0.01),而用血府逐瘀汤含药血清干预以后显著抑制LOX-1、TNF-α、VCAM-1及ICAM-1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可抑制LOX-1、TNF-α、VCAM-1及ICAM-1等炎症因子的表达,这可能是其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府逐瘀汤 中药含药血清 血管内皮细胞 动脉粥样硬化 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
下载PDF
人尿激酶原酶对心肌梗死大鼠血清淀粉样蛋白A和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的影响分析
4
作者 王宏刚 杨光 姜乐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2年第2期126-129,共4页
目的探讨与分析人尿激酶原酶对心肌梗死大鼠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和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的影响。方法48只清洁级SD雄性大鼠购自北京维通利华公司,体重230g左右,均给予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其中42只心肌梗死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 目的探讨与分析人尿激酶原酶对心肌梗死大鼠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和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的影响。方法48只清洁级SD雄性大鼠购自北京维通利华公司,体重230g左右,均给予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其中42只心肌梗死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模型组、实验1组、实验2组,每组各14只。实验1组、实验2组分别给予灌胃人尿激肽原酶1、2mg/kg,模型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溶液灌胃,1次/d,共4周。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收缩末期容积(LVESV)、等容收缩期左心室内压力上升最大速率(dP/dtMax)与最小速率(dP/dtMin);计算心脏重量与大鼠体重比值(HW/BW)和心尖部心肌组织厚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SAA和LPPLA2含量。结果实验1组、实验2组治疗第2周与第4周的LVEDV、LVESV均低于模型组,dP/dtMax与dP/dtMin值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1组与实验2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1组、实验2组治疗第4周的心肌厚度与HW/BW比值均高于模型组,心脏血清SAA和LP-PLA2含量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1组与实验2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尿激酶原酶在心肌梗死大鼠的应用能抑制血清SAA和LP-PLA2的释放,改善心功能与血流动力学状况,从而提高大鼠的心肌厚度、HW/BW比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心肌梗死 人尿激酶原酶 血清淀粉样蛋白A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心功能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人血清脂蛋白与糖胺聚糖及人主动脉蛋白聚糖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朱志敏 张英珊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89年第1期61-65,共5页
本文报道了在[Ca^(2+)]=30mmol/L时,人血清或人血清脂蛋白与各种糖胺聚糖(GAG)及人主动脉两种蛋白聚糖(PG)的相互作用。GAG与血清的作用能力为6—硫酸软骨素(C6—S)>肝素(Hep)>4—硫酸软骨素(C4—S)>透明质酸(HA)>硫酸皮肤... 本文报道了在[Ca^(2+)]=30mmol/L时,人血清或人血清脂蛋白与各种糖胺聚糖(GAG)及人主动脉两种蛋白聚糖(PG)的相互作用。GAG与血清的作用能力为6—硫酸软骨素(C6—S)>肝素(Hep)>4—硫酸软骨素(C4—S)>透明质酸(HA)>硫酸皮肤素(DS)。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及低密度脂蛋白(LDL)可与肝素作用形成不溶性复合物,而高密度脂蛋白(HDL)则不能。人主动脉硫酸软骨素—PG(CS—PG)、硫酸皮肤素—硫酸软骨素—PG(DS—CS—PG)与血清形成不溶性复合物的曲线类型不同,后者的类型似有利于DS—CS—PG与血清脂蛋白结合从而使之在动脉壁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血清脂蛋白 糖胺聚糖 蛋白聚糖
下载PDF
2型糖尿病伴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血清人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脂联素与其病情程度的关系及相关影响因素 被引量:10
6
作者 邵欣 李艳丽 +2 位作者 陈思思 孙倩舒 丁洪成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226-229,共4页
探讨2型糖尿病(T2DM)伴下肢血管病变(LVD)患者血清人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脂联素(APN)与其病情程度的关系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T2DM伴LVD患者96例,根据LVD严重程度分为重度组(48例)、中度组(2... 探讨2型糖尿病(T2DM)伴下肢血管病变(LVD)患者血清人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脂联素(APN)与其病情程度的关系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T2DM伴LVD患者96例,根据LVD严重程度分为重度组(48例)、中度组(24例)及轻度组(24例)。收集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空腹胰岛素(FINS)、稳态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血清ANGPTL4、LP-PLA2、APN]并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T2DM患者LVD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随着LVD严重程度增加,轻、中、重度组患者年龄、BMI、HbA1c、FINS、HOMA-IR、血清ANGPTL4、LP-PLA2水平依次增加,而血清APN水平依次降低(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BMI、HbA1c、HOMA-IR、血清ANGPTL4、LP-PLA2、APN水平患者LVD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PN水平升高为T2DM患者发生LVD的保护因素,而高龄及HOMA-IR、ANGPTL4、APN、LP-PLA2水平升高为T2DM患者发生LVD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HOMA-IR、ANGPTL4、APN、LP-PLA2水平与T2DM患者LVD显著相关,可为LVD的预防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下肢血管病变 脂联素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 血清人血管生成素样蛋白
下载PDF
血液病患者血流感染的病原学分析及血清淀粉样蛋白A、人中性粒细胞脂蛋白及内毒素的检测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赵昕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14期65-67,88,共4页
目的分析血液病患者血流感染的病原学及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人中性粒细胞脂蛋白(HNL)及内毒素的检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于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66例血液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血流是否感染其分为感染组(n=35... 目的分析血液病患者血流感染的病原学及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人中性粒细胞脂蛋白(HNL)及内毒素的检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于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66例血液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血流是否感染其分为感染组(n=35)和非感染组(n=31),所有患者均进行血清SAA、HNL及内毒素检测,比较两组患者体内SAA、HNL及内毒素水平变化,统计分析血流感染阳性患者的病原学分布,采用Pearson相关性评估血清SAA、HNL及内毒素与APACHEⅡ评分的关系,并采用ROC曲线评价各项指标诊断血流感染效能。结果血液感染组患者的血清SAA、HNL及内毒素水平均高于血液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类型是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中以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占比均为革兰氏阴性菌的26.32%,革兰氏阳性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比为革兰氏阳性菌的36.36%。由ROC曲线得知,血清SAA的AUC为0.993,HNL的AUC为0.907,内毒素的AUC为0.967。结论血液病患者血清SAA、HNL及内毒素水平对诊断血流感染具有较高的检测价值,可为临床早期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样蛋白A 人中性粒细胞脂蛋白 内毒素 血流感染 血液病
下载PDF
远程缺血预适应训练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清Lp-PLA2 HIF-1α水平及终点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马俊保 梁家辉 杨六红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1年第19期1724-1732,共9页
目的探讨远程缺血预适应训练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清人血浆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及终点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于2020-01—2020-12收治的TIA患者116例,训练组58例和... 目的探讨远程缺血预适应训练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清人血浆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及终点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于2020-01—2020-12收治的TIA患者116例,训练组58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采用普通治疗方法,训练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干预远程缺血预适应训练,检测血清Lp-PLA2、HIF-1α、α-颗粒膜蛋白(GMP)、溶血磷脂酸(LPA)水平,观察终点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前2组血清Lp-PLA2、HIF-1α、GMP、LPA水平分别为(14.69±4.91)μg/L、(363.87±99.68)pg/mL、(53.26±13.78)μmol/L、(4.36±0.97)μmol/L和(14.61±4.72)μg/L、(362.85±98.72)pg/mL、(54.02±12.60)μmol/L、(4.41±0.96)μmol/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6 h后训练组的血清Lp-PLA2水平分别为(11.52±5.82)μg/L、(9.83±3.58)μg/L、(8.53±3.54)μg/L,低于对照组的(13.95±4.99)μg/L、(12.02±4.02)μg/L、(11.52±3.43)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6 h后训练组血清HIF-1α水平分别为(301.82±89.82)pg/mL、(257.24±80.58)pg/mL、(163.46±75.28)pg/mL,低于对照组的(335.23±84.99)pg/mL、(294.23±76.02)pg/mL、(206.35±73.43)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 h后训练组血清GMP、LPA水平分别为(24.65±6.71)μmol/L、(2.05±0.47)μmol/L,低于对照组的(30.36±6.99)μmol/L、(2.87±1.15)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训练组终点事件发生率3.44%,低于对照组的1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程缺血预适应训练可减少TIA患者终点事件发生率,使血清Lp-PLA2、HIF-1α、GMP、LPA水平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远程缺血预适应训练 人血浆脂蛋白磷脂酶A2 缺氧诱导因子-1Α 终点事件 血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