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3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n (仁), the Benevolent Though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1
作者 Anwen Zheng 《Chinese Medicine and Culture》 2019年第3期137-140,共4页
This article offer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evolution of Ren(仁),which is not only the core of Confucian ethics but also the top moral principle observed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octors,holding that feasib... This article offer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evolution of Ren(仁),which is not only the core of Confucian ethics but also the top moral principle observed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octors,holding that feasible solutions to cultural conflicts could be worked out under the guidance of R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nevolence CONFUCIANISM KINDNESS ren(仁)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下载PDF
任青玲运用加味二妙方治疗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经验
2
作者 吴蝶 商婷婷 +3 位作者 顾晨曦 洪丹丹 徐佳忆 任青玲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第3期232-234,共3页
任青玲教授认为,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多属湿热下注,带脉失约,病位在下焦,肝、脾、肾功能失常是其发生的内在条件,基于“两虚相得,乃客其形”病机,提出“扶正改邪”之说,遵“分消走泄”之法自拟加味二妙方,传承国医大师夏桂成教授调周... 任青玲教授认为,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多属湿热下注,带脉失约,病位在下焦,肝、脾、肾功能失常是其发生的内在条件,基于“两虚相得,乃客其形”病机,提出“扶正改邪”之说,遵“分消走泄”之法自拟加味二妙方,传承国医大师夏桂成教授调周法要验,于阳气旺盛之经前期用药,重视清热解毒、健脾利湿,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二妙方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扶正改邪 调周法 名医经验 任青玲
下载PDF
孔子“仁者,人也”的逻辑理路、内涵义理及其当代价值
3
作者 宗超 《枣庄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21-130,共10页
孔子赋予人性直承天之仁的独特性以及可将天之仁发扬光大的责任使命,故他以完美道德“仁”界定“人之所以为人”,并强调“仁”的实现依赖于由“学”的艰苦过程所开出的对真诚之“仁爱”的不断实践。基于这一理路与内涵,孔子“仁者,人也... 孔子赋予人性直承天之仁的独特性以及可将天之仁发扬光大的责任使命,故他以完美道德“仁”界定“人之所以为人”,并强调“仁”的实现依赖于由“学”的艰苦过程所开出的对真诚之“仁爱”的不断实践。基于这一理路与内涵,孔子“仁者,人也”思想的内涵义理可集中概括为:其一,确立了人之“仁爱”的价值追求;其二,宣告了主体自我之不可推卸的责任;其三,指明了“学以成人(成仁)”的刚健进路。这些思想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深刻理解中华德性文明推崇道德共同体、强调道德责任以及注重道德养成的精神传统,同时,也能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培育公民道德责任、加强公民个人道德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仁德 人性 仁爱 责任
下载PDF
廓然以天下为家:邹守益仁说的博爱理念
4
作者 牛磊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28-34,共7页
“万物一体之仁”是王阳明晚年提出的、以“良知”为核心概念的新型“仁学一体论”。江右王门代表人物邹守益在其“仁”论中,对“万物一体之仁”予以着重阐释。对邹氏而言,良知构成了儒家仁学传统最重要的理论依据与心理动因,也构成了... “万物一体之仁”是王阳明晚年提出的、以“良知”为核心概念的新型“仁学一体论”。江右王门代表人物邹守益在其“仁”论中,对“万物一体之仁”予以着重阐释。对邹氏而言,良知构成了儒家仁学传统最重要的理论依据与心理动因,也构成了警策、敦促儒者于当下一念中践行博爱理念的精神动力。在仁爱精神的践行层面,邹守益特别强调“施始于亲亲”的宗族伦理构建,主张由修身而齐家,并进一步由家而国、由国而天下进行推廓。通过对“得君行道”“得官行道”“觉民行道”等多种途径的结合与施用,邹氏期望构建出一个“凡有血气,皆其昆弟赤子之情,莫不欲安全而教养之”的命运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邹守益 万物一体
下载PDF
从仁者爱人到天人合一:仁的内涵辨析——以大学“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为落点
5
作者 苏艳丽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64-69,共6页
仁是中华民族最核心的文化精神、中华传统美德最重要的德目。仁从爱这一生命情感出发,激发内心的德性自觉和责任使命,最终成就了“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生命境界。对于大学“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而言,仁的思想牵涉人生、理想、道... 仁是中华民族最核心的文化精神、中华传统美德最重要的德目。仁从爱这一生命情感出发,激发内心的德性自觉和责任使命,最终成就了“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生命境界。对于大学“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而言,仁的思想牵涉人生、理想、道德、中国精神、核心价值观等诸多重要命题,对大学生的情怀培养、人格塑造和价值选择至关重要。结合思政教学,梳理了仁在伦理学和哲学层面的丰富内涵,阐述了这一独特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道德与法治” 仁者爱人天人合一
下载PDF
处物之道——朱熹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 被引量:1
6
作者 东方朔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2期37-46,共10页
与西方的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观有所不同,朱子在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问题上表现出儒家传统“正德、利用、厚生”的特色。在朱子的宇宙世界中,人、物关系的论述旨在究明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仁即生生即是要彰明人对自然万物的一种... 与西方的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观有所不同,朱子在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问题上表现出儒家传统“正德、利用、厚生”的特色。在朱子的宇宙世界中,人、物关系的论述旨在究明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仁即生生即是要彰明人对自然万物的一种道德责任;而朱子的格物穷理理论目的便是要我们在道德实践过程中明了以“取之以时,用之有节”作为我们的依物、待物之道。依朱子,人与自然的和谐乃是在现在和未来的时间向度中通过人的自觉努力不断地实现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子 人与自然 仁即生生 处物之道
下载PDF
中国古代“医学人文”论 被引量:4
7
作者 郑倩茹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9-161,共13页
医学人文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与历史实践的智慧结晶。中国古代医学人文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是全世界共有的稀缺资源。古人对疾病、治疗、预防、健康、生命的系统思考与经验积累,弥足珍贵,“疾病”不仅是对个体身心患病... 医学人文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与历史实践的智慧结晶。中国古代医学人文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是全世界共有的稀缺资源。古人对疾病、治疗、预防、健康、生命的系统思考与经验积累,弥足珍贵,“疾病”不仅是对个体身心患病的写实性描述,而且超越医学本身内涵,被赋予政治、社会、文化、道德等深层意蕴。“以人为本”“尊道贵德”“大医精诚”是医学人文的思想精髓,具有多层面、跨领域、综合性特点。“医乃仁术”是医学人文精神的最好表达,医学的本质是对“生死之道”的追问,是对生命意义、生命价值的高昂。“健康”指向生命个体处于“神与形俱”“阴阳自和”“天人合一”的最佳功能状态,关涉医学人文的本体问题,具有人类共同体的普遍意义。“大健康”背景下的治疗观是“医学人文精神”得以确立的重要基础,中国古代倡导“以道驭术”,以人文精神引导医学技术的运用;“治未病”思想体现出医学实践的终极目标由“治病”为主向“健康”目标的推进;“以人为本”强调作为医疗对象的“人”的完整性与个性化,重视人类生活的现实存在与精神问题。医学人文精神提倡人性关怀,强调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不仅体现为“医乃仁术”的普遍自我关怀,而且表现在“生死之道”的价值追求与意义反思,展示出人类的终极关怀与人性观照。深入研究中国古代医学人文,对建设中国特色医学人文学科、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和提升人类健康指数等,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 医学人文 “大健康” 以人为本 医乃仁术 大医精诚
下载PDF
论阳明心学的现代学理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幼蒸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7-44,共8页
阳明心学是仁学实践论的核心内容。从主体意识之强化、仁学还原论和仁学实践论的角度,就其学术学理价值的当今世界学术的贡献做出阐述,目的在于在世界学术范围内促进“中华仁学”的人本主义伦理学精神的弘扬。
关键词 阳明心学 仁学还原论 仁学实践论 人本主义伦理学
下载PDF
从“仁者安仁”到“仁以为己任”:儒家仁学从孔子到曾子的演进
9
作者 曾振宇 Zhu Yuan(译) 《孔学堂》 CSSCI 2023年第1期32-43,126-138,共25页
孔子之“仁”具有不可言说性。在人类用语言建构的意义世界中,“目之”与“默识”蕴含直觉体悟和信仰的成分。知性认识无法达到对本体的观念性把握,直觉体悟和信仰是接近本体的有效路径。仁内在于人性,具有先在性,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内... 孔子之“仁”具有不可言说性。在人类用语言建构的意义世界中,“目之”与“默识”蕴含直觉体悟和信仰的成分。知性认识无法达到对本体的观念性把握,直觉体悟和信仰是接近本体的有效路径。仁内在于人性,具有先在性,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普遍本质。从“安仁”“乐仁”“爱人”等观念分析,孔子仁论不属于认识论层面的概念,也不仅仅是道德论层面的概念,实际上应该将其视为审美境界的概念。孔子仁学重心不在于从认识论维度界说“仁是什么”,也不单纯在道德层面表述“应该”,而是更多地关注身心合一。这种审美境界的仁学,对外在客观必然性已有所超越,其中蕴含自由与自由意志色彩。弟子曾子从两个层面深化孔子仁学:其一,从气论论证“人性仁”;其二,从工夫论的视域诠释仁,将仁学“下贯”于经验世界劈柴、挑水生活之中,形而上的仁学切切实实显现为世俗个体生命的学问。工夫论、心性本体论和政治哲学塑造了儒学内在基本架构。这一基本架构的铸造,曾子、孟子和荀子各领风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曾子 人性 工夫论
下载PDF
庚续与转化: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传统文化根基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瑞涛 刘泽翱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109-116,共8页
以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为内核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中国人民尊重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文明互鉴和文明共存应对全球性挑战的智慧举措。它不仅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造,而且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的智慧硕果... 以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为内核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中国人民尊重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文明互鉴和文明共存应对全球性挑战的智慧举措。它不仅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造,而且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的智慧硕果。全人类共同价值倡导世界各国人民彼此关怀、友爱互助,彰显了“推己及人”的治世智慧,这是中华民族“仁者爱人”价值观的传承与发展;以建立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新秩序为核心指向,体现了以“全人类”为利益主体的公道精神,这是中华民族“天下为公”价值观的守正与创新;以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价值愿景,主张不同国家之间、文明之间应相互包容、求同存异,这是中华民族“和而不同”价值观的凝练与升华。全人类共同价值超越了“抽象人性”“私利优先”“文明优越”逻辑,庚续和转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解决人类文明发展难题的“中国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人类共同价值 仁者爱人 天下为公 和而不同 价值观
下载PDF
孔子:理想的美德伦理学的奠基者
11
作者 胡婉琪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8-103,共6页
随着美德伦理学的复兴以及学术界对亚里士多德的经典美德伦理学范式的反思,有学者在比较朱熹和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基础上得出了朱熹是理想类型的美德伦理学家的结论。然而,从儒家思想的连续性和整体性角度来看,朱熹对于美德的推崇以及核... 随着美德伦理学的复兴以及学术界对亚里士多德的经典美德伦理学范式的反思,有学者在比较朱熹和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基础上得出了朱熹是理想类型的美德伦理学家的结论。然而,从儒家思想的连续性和整体性角度来看,朱熹对于美德的推崇以及核心概念“仁”的推演都是在孔子学说的基础上进行的。孔子崇德贵仁开创了儒家崇德的传统,孔子以“仁”言人为朱熹将“仁”视为人性奠定了基础。因此,如果承认朱熹是理想类型的美德伦理学家,那么孔子则是理想的美德伦理学的奠基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德伦理 朱熹 孔子
下载PDF
以法正名:《商君书》“正名”思想研究
12
作者 施阳九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28-34,共7页
“正名”是先秦思想的重要主题之一。作为战国中后期的重要学派,商鞅及其后学也以自己的理论视角回应着先秦“正名”的两重向度。他们通过揭示亲亲之仁爱对于政治秩序建构的消极作用,否定了儒家援仁入礼来“正名”的意义。在重审人性、... “正名”是先秦思想的重要主题之一。作为战国中后期的重要学派,商鞅及其后学也以自己的理论视角回应着先秦“正名”的两重向度。他们通过揭示亲亲之仁爱对于政治秩序建构的消极作用,否定了儒家援仁入礼来“正名”的意义。在重审人性、考察时势的基础上,作为根本政治制度的“法”被提了出来。新“法”不仅重正了政治层面的“名”,使其恢复了有效力,而且推动了语言认知层面的“名”在现实实践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名” 人性 《商君书》
下载PDF
荀子人性论新探:仁且知的人性生成
13
作者 徐玲 《枣庄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73-81,共9页
人性问题是儒家核心命题之一,荀子不同于孟子以性善起论而言性恶,由此引发千百年来关于性善性恶的争论。荀子所言之性,包含着情性、欲性,且情、性、欲三者是不分的,而就情感与欲望本身而言也不是恶的。荀子言性恶,其实是从礼义与人伦共... 人性问题是儒家核心命题之一,荀子不同于孟子以性善起论而言性恶,由此引发千百年来关于性善性恶的争论。荀子所言之性,包含着情性、欲性,且情、性、欲三者是不分的,而就情感与欲望本身而言也不是恶的。荀子言性恶,其实是从礼义与人伦共处的角度讲的。但是,既然言性恶,善又何以可能?所以荀子通过知性,也就是心之知,虚一而静的大清明之心的知道、可道,也就是知礼义可礼义之心,解释了善何以可能的问题。当然不论情性、欲性、知性等,此皆“天之就也”之性,皆乃天予之、生来具备的。而荀子论性还需注意的是其积伪(为)而成的生成性,此是人在不断积伪(为)的过程中所实现的日生日成之性,而其生成之性的终极之处便是仁知且不蔽的圣人之境。而荀子积伪以成性的人性生成论,也为当今人性与个体性相结合的现代人性论转化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论 大清明心 仁且知 积伪 性日生日成
下载PDF
孟子“三辩”的义理结构及人文意蕴——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考察
14
作者 刘奎 陈晓霞 《济宁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3-19,共7页
“人禽之辩”“义利之辩”“王霸之辩”构成孟子共同体思想中的三重辩证关系。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的现实考察,其理论价值在于:“人禽之辩”构筑了人性根基,“义利之辩”确立了实践准则,“王霸之辩”设定了终极目标。其现实意义... “人禽之辩”“义利之辩”“王霸之辩”构成孟子共同体思想中的三重辩证关系。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的现实考察,其理论价值在于:“人禽之辩”构筑了人性根基,“义利之辩”确立了实践准则,“王霸之辩”设定了终极目标。其现实意义则在于:“人禽之辩”通过“共情”,彰显了人类可以跨越种族、肤色、国界、意识形态等,建立起彼此间的情感呼应和人性诉求;“义利之辩”则说明个体、群体与他者可以实现“共赢”,达到利益均衡与协调;“王霸之辩”则强调在多元世界的政治冲突中,各国之间应当立足构建和谐稳固的多边关系,将“王道”作为共同的理想与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人禽之辩 义利之辩 王霸之辩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儒家文化蕴涵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及其现实影响 被引量:22
15
作者 颜爱民 刘媛 张敬军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122-125,共4页
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思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当代中国乃至世界文化都有着巨大的影响。研究儒家核心思想——"仁、义、礼、智、信"中蕴涵的深刻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对研究传统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有着抛砖引玉... 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思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当代中国乃至世界文化都有着巨大的影响。研究儒家核心思想——"仁、义、礼、智、信"中蕴涵的深刻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对研究传统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有着抛砖引玉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文化 人力资源管理
下载PDF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辨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汉苗 傅永聚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20,共5页
学者们对"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的理解颇有争议。在孔子思想体系中,既有丰富的修己成仁之学,也有德化、礼治等治国思想,还有性与天道的形上哲理。孔子之"道"是多维的,而以尽己、推己为核心理念的忠恕之道,则是其多... 学者们对"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的理解颇有争议。在孔子思想体系中,既有丰富的修己成仁之学,也有德化、礼治等治国思想,还有性与天道的形上哲理。孔子之"道"是多维的,而以尽己、推己为核心理念的忠恕之道,则是其多维理想之道的根基所在。曾子对"夫子之道"的概括是切合孔子思想实际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忠恕 人道
下载PDF
仁权高于主权——孟子的正义战争观 被引量:11
17
作者 白彤东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1-139,共9页
孟子的正义战争理论的基础是仁,也就是以"仁权高于主权"为原则,来判断自卫与征伐战争的正当性。孟子不仅给出了判断战争正义性的具体条件和表征,而且他对仁与国家力量之间关系也有着现实性的理解。这些展示了理想主义儒家孟... 孟子的正义战争理论的基础是仁,也就是以"仁权高于主权"为原则,来判断自卫与征伐战争的正当性。孟子不仅给出了判断战争正义性的具体条件和表征,而且他对仁与国家力量之间关系也有着现实性的理解。这些展示了理想主义儒家孟子的现实性一面。孟子的正义战争学说与"人权高于主权"的西方主流学说既有相通之处又有差别。孟子的"仁权高于主权"的观念,也许是在西方主导的国际关系理论和正义战争理论之外的一条新的、更好的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正义战争 主权 仁权 人权
下载PDF
儒家的德性伦理与现代社会 被引量:25
18
作者 蒙培元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9-54,共6页
儒家伦理是一种德性伦理,但具有“共时性”特征及普遍理性精神。德性不是客观化的知识系统,也不是纯粹经验的集合,而是人的生命存在及其自觉(即反思理性)。德性的实现不仅体现了历史的目的性,而且体现了自然的目的性。德性伦理的... 儒家伦理是一种德性伦理,但具有“共时性”特征及普遍理性精神。德性不是客观化的知识系统,也不是纯粹经验的集合,而是人的生命存在及其自觉(即反思理性)。德性的实现不仅体现了历史的目的性,而且体现了自然的目的性。德性伦理的核心是仁德,其表现形态则是境界。儒学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可以融入竞争时代并在新的竞争中形成新的和谐,从而满足人们的情感需要。人的社会角色是历史的、变化的,但人作为德性主体生活在世界上,并以此为基础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点是永远不能改变的。完成德性,提高境界,这就是真正的人生。儒家伦理的现代意义就在于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性 德性伦理 仁德 社会伦理 生态伦理
下载PDF
推行仁爱思想 提高医学生人文素养 被引量:8
19
作者 郑红朝 刘东梅 唐雪梅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4年第5期316-318,共3页
随着医学科学和医疗技术的日益发展,而科技与人文发展却不同步,医疗卫生活动与人文精神出现了分裂。我国在医学生的培养方面,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重视程度还不够。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爱思想,对提高医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 随着医学科学和医疗技术的日益发展,而科技与人文发展却不同步,医疗卫生活动与人文精神出现了分裂。我国在医学生的培养方面,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重视程度还不够。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爱思想,对提高医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储备人才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要推行仁爱精神,开展医学人文课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举办丰富多彩的医学人文活动,在理论教学和实践中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仁爱 医乃仁术 医学生 人文素养
下载PDF
大学生“仁”观结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立皓 汪凤炎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12,共6页
本研究以开放式问卷调查为基础,初步提出了大学生"仁"观的理论结构假设,编制了大学生"仁"观问卷,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本研究所编制的"仁"观问卷具有较高的信效度;(2)大学生... 本研究以开放式问卷调查为基础,初步提出了大学生"仁"观的理论结构假设,编制了大学生"仁"观问卷,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本研究所编制的"仁"观问卷具有较高的信效度;(2)大学生心目中的"仁"主要包括"爱"、"忠与恕"、"义"、"礼"和"智与自强"五个因素;(3)"仁"的意义与结构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在大学生的心中,它是君子人格的全德性、特质性概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 大学生 人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