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省“3+5”城市群农业功能权衡-协同特征及优化研究
1
作者 刘悦 安悦 +1 位作者 谭雪兰 任辉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9-108,共10页
农业各功能之间保持着相互增进的协同关系或此消彼长的权衡关系。本研究以湖南省“3+5”城市群地区的县(区)为研究单元,从生产功能、生态功能和生活功能3个维度构建农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和双变量局部... 农业各功能之间保持着相互增进的协同关系或此消彼长的权衡关系。本研究以湖南省“3+5”城市群地区的县(区)为研究单元,从生产功能、生态功能和生活功能3个维度构建农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和双变量局部空间自相关模型等对农业功能演变及协同-权衡关系进行测度。结果表明:(1)农业生产功能整体呈增强态势;农业生活功能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农业生态功能往城市群外围扩散。(2)在协同与权衡关系上,农业生产功能和其他两项功能空间分布变动较大,具有较强的不稳定性,生产功能和其他两项功能的协同与权衡关系在空间分布上较为稳定。(3)功能分区上可划分为5种组合类型:生产功能优势区、生活功能优势区、生态功能优势区、多功能并重区和农业功能弱势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功能 权衡与协同 聚类优化 湖南省“3+5”城市群
下载PDF
湖南省“3+5”城市群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与提升对策 被引量:10
2
作者 胡光伟 毛德华 +2 位作者 许滢 冯畅 张锋荣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0-94,共5页
在长株潭城市群建设两型社会之际,选择8个城市作为整体来研究城市群的土地利用问题,对建设节约型社会、提升城市群的承载能力有一定指导意义.立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采用变异系数法和土地承载力综合评价法对湖南省"... 在长株潭城市群建设两型社会之际,选择8个城市作为整体来研究城市群的土地利用问题,对建设节约型社会、提升城市群的承载能力有一定指导意义.立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采用变异系数法和土地承载力综合评价法对湖南省"3+5"城市群8个城市土地承载力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显示,湖南省"3+5"城市群按照土地综合承载力测算可以划分为3种类型的承载力区域,即超载区、满载区和可承载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土地承载力的因素,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开展土地生态保护、实施严格的土地管理政策等提升土地承载力的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承载力 评价 3+5”城市群 湖南省
下载PDF
湖南“3+5”城市群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 被引量:13
3
作者 陈娟 李景保 卿雄志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7-20,共4页
本文以湖南省"3+5"城市群为研究对象,从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城市基础设施以及外部支撑力6个方面入手,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信息熵方法对"3+5"城市群城市综合承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3+5"城市... 本文以湖南省"3+5"城市群为研究对象,从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城市基础设施以及外部支撑力6个方面入手,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信息熵方法对"3+5"城市群城市综合承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3+5"城市群城市综合承载力呈现出明显的梯度差异,长沙市以综合得分1.715分居于城市群之首,益阳市为1.410分最低,且"3+5"城市群承载力总体状况不容乐观;从城市综合承载力承载力各要素来看,经济承载力是制约城市群城市综合承载力提高的首要因素;资源、环境承载力低下成为城市群共同问题;科技创新与区际交流对城市综合承载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3+5”城市群 城市综合承载力 信息熵法
下载PDF
湖南“3+5”城市群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娟 李景保 卿雄志 《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3期281-284,288,共5页
采用熵值法,从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城市基础设施以及外部支撑力6个方面入手,对湖南"3+5"城市群城市综合承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3+5"城市群城市综合承载力呈现出明显的梯度差异,长沙市以综合得分1.715分居... 采用熵值法,从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城市基础设施以及外部支撑力6个方面入手,对湖南"3+5"城市群城市综合承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3+5"城市群城市综合承载力呈现出明显的梯度差异,长沙市以综合得分1.715分居于城市群之首,益阳市为1.410分最低,且"3+5"城市群承载力总体状况不容乐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3+5”城市群 城市综合承载力 熵值法
下载PDF
湖南“3+5”城市群旅游资源群空间结构研究——以国家4A和3A级景区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倪艳 《湖南商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71-74,共4页
旅游资源是旅游产品吸引力产生的核心要素。一般而言,在区域旅游资源系统中,旅游资源是以个体的集合群的形式——旅游资源群的形式而存在。旅游资源群是旅游资源在特定的地理空间的重要存在形式,是区域旅游资源系统组成的基本单位。本... 旅游资源是旅游产品吸引力产生的核心要素。一般而言,在区域旅游资源系统中,旅游资源是以个体的集合群的形式——旅游资源群的形式而存在。旅游资源群是旅游资源在特定的地理空间的重要存在形式,是区域旅游资源系统组成的基本单位。本文以湖南"3+5"城市群为例,选取了城市群内国家4A级和3A级景区,运用凯立德导航系统测出景点两两之间的车程距离,做出乌鸦矩阵,通过数据运用聚集度指数、优越度指数、规模度指数、开发潜力指数来分析其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及其开发潜力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资源 空间结构 湖南“3+5”城市群 国家4A和3A级景区
下载PDF
长株潭“3+5”城市群PREES协调发展能力评价
6
作者 孔祥斋 赵先超 邓珞琬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9,共3页
根据指标构建的相关原则,结合长株潭"3+5"城市群实际发展情况,构建了长株潭"3+5"城市群PREES协调发展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借助SPSS统计分析方法对长株潭"3+5"城市群各个城市的人口、资源... 根据指标构建的相关原则,结合长株潭"3+5"城市群实际发展情况,构建了长株潭"3+5"城市群PREES协调发展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借助SPSS统计分析方法对长株潭"3+5"城市群各个城市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5个子系统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定;引入城市群协调发展度计算公式对长株潭"3+5"城市群各个城市协调发展能力进行了评价;最后根据协调发展能力对长株潭"3+5"城市群8个城市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长沙市属于强协调城市;株洲市、湘潭市、常德市、衡阳市与岳阳市属于一般协调城市;益阳市与娄底市属于差协调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调发展 PREES 长株潭“3+5”城市群 因子分析 聚类
下载PDF
湖南“3+5”城市群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
7
作者 陈娟 李景保 卿雄志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10年第3期69-74,共6页
湖南"3+5"城市群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从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城市基础设施以及外部支撑力6个方面入手,所采用方法为信息熵法。结果表明"3+5"城市群城市综合承载力呈现出明显的梯度差异,长沙市以综合得分1.715分... 湖南"3+5"城市群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从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城市基础设施以及外部支撑力6个方面入手,所采用方法为信息熵法。结果表明"3+5"城市群城市综合承载力呈现出明显的梯度差异,长沙市以综合得分1.715分居于城市群之首,益阳市为1.410分最低,且"3+5"城市群承载力总体状况不容乐观;经济承载力是制约城市群城市综合承载力提高的首要因素;资源、环境承载力低下成为城市群共同问题;科技创新与区际交流对城市综合承载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3+5”城市群 城市综合承载力 信息熵法
下载PDF
湖南省“3+5”城市群区域创新系统效能评价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井雨霞 宋洋 《财务与金融》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8-62,共5页
本文在界定区域创新系统效能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湖南省"3+5"城市群区域创新系统效能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区域创新系统 效能 湖南省“3+5”城市群
下载PDF
湖南省“3+5”城市群土地和谐利用评价研究
9
作者 祝丽丽 黄丽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8期3672-3674,共3页
在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从土地入手,对湖南省"3+5"城市群进行土地和谐利用评价实证研究,从地地关系和谐方面、人人关系和谐方面以及人地关系和谐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极差标准化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运用IAHP方... 在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从土地入手,对湖南省"3+5"城市群进行土地和谐利用评价实证研究,从地地关系和谐方面、人人关系和谐方面以及人地关系和谐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极差标准化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运用IAHP方法确定权重,采用综合评价模型得出土地和谐利用评价总分值,并对8个城市进行排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和谐利用评价 土地利用伦理 湖南省“3+5”城市群
下载PDF
湖南省城市等级体系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何万军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40-42,共3页
在一个国家或者区域,因城市所处的内外条件不同会形成城市间不同的职能分工,同时也形成不同的城市规模。利用湖南各市的人口数据,讨论湖南省的城市人口规模体系及分布特征,表明湖南省城市规模呈现相对均衡的等级分布,并分析其首位度不... 在一个国家或者区域,因城市所处的内外条件不同会形成城市间不同的职能分工,同时也形成不同的城市规模。利用湖南各市的人口数据,讨论湖南省的城市人口规模体系及分布特征,表明湖南省城市规模呈现相对均衡的等级分布,并分析其首位度不高的形成原因。为了提高城市体系的整体实力,湖南提出了长株潭一体化和"3+5"城市群的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等级 首位度 长株潭 3+5”城市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