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netic analyses of ancient tea trees provide insights into the breeding history and dissemination of Chinese Assam tea(Camellia sinensis var.assamica)
1
作者 Miao-Miao Li Muditha K.Meegahakumbura +5 位作者 Moses C.Wambulwa Kevin S.Burgess Michael Möller Zong-Fang Shen De-Zhu Li Lian-Ming Gao 《Plant Diversity》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29-237,共9页
Chinese Assam tea(Camellia sinensis var.assamica)is an important tea crop with a long history of cultivation in Yunnan,China.Despite its potential value as a genetic resource,its genetic diversity and domestication/br... Chinese Assam tea(Camellia sinensis var.assamica)is an important tea crop with a long history of cultivation in Yunnan,China.Despite its potential value as a genetic resource,its genetic diversity and domestication/breeding history remain unclear.To address this issue,we genotyped 469 ancient tea plant trees representing 26 C.sinensis var.assamica populations,plus two of its wild relatives(six and three populations of C.taliensis and C.crassicolumna,respectively)using 16 nuclear microsatellite loci.Results showed that Chinese Assam tea has a relatively high,but comparatively lower gene diversity(H_(S)=0.638)than the wild relative C.crassicolumna(H_S=0.658).Clustering in STRUCTURE indicated that Chinese Assam tea and its two wild relatives formed distinct genetic groups,with considerable interspecific introgression.The Chinese Assam tea accessions clustered into three gene pools,corresponding well with their geographic distribution.However,New Hybrids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68.48%of ancient Chinese Assam tea plants from Xishuangbanna were genetic intermediates between the Puer and Lincang gene pools.In addition,10%of the ancient Chinese Assam tea individuals were found to be hybrids between Chinese Assam tea and C.taliensis.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Chinese Assam tea was domesticated separately in three gene pools(Puer,Lincang and Xishuangbanna)in the Mekong River valley and that the hybrids were subsequently selected during the domestication process.Although the domestication history of Chinese Assam tea in southwestern Yunnan remains complex,our results will help to identify valuable genetic resources that may be useful in future tea breeding progra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a plant hybrid origin Genetic diversity Domestication history Camellia sinensis var.assamica Camellia taliensis
下载PDF
席曼诺夫斯基《音乐会序曲》(Op.12)主题动机发展及其结构力研究
2
作者 李卓铭 李小诺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0-151,168,共13页
席曼诺夫斯基的《音乐会序曲》(Op.12)是其第一部管弦乐作品,该作品在深受“青年波兰”创作理念影响的同时,管弦语法又具有浓厚的个人风格。从西方传统结构观念来看,该曲整体上体现了奏鸣、变奏和三部性结构原则,呈示部与再现部通过精... 席曼诺夫斯基的《音乐会序曲》(Op.12)是其第一部管弦乐作品,该作品在深受“青年波兰”创作理念影响的同时,管弦语法又具有浓厚的个人风格。从西方传统结构观念来看,该曲整体上体现了奏鸣、变奏和三部性结构原则,呈示部与再现部通过精细化的缩减构成了不同的黄金分割比例;从内部发展来看,通过将主题的核心动机变形,并采取点式分解化、层式立体化等手法,获得了多调性对位以及“微复调”等不同色彩的音响结构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曼诺夫斯基 音乐会序曲 原形与变形 混合曲式 黄金分割
下载PDF
Array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 as a Diagnostic Tool in Cancer
3
作者 Panagiotis Apostolou Ioannis Papasotiriou 《Journal of Cancer Therapy》 2019年第7期518-524,共7页
The knowledge of the primary origin of tumor is essential in designing an efficient cancer treatment algorithm. Useful diagnostic tools enable determination of primary origin of the tumor;however the majority of them ... The knowledge of the primary origin of tumor is essential in designing an efficient cancer treatment algorithm. Useful diagnostic tools enable determination of primary origin of the tumor;however the majority of them require tissue examination. Recent years, exploration of circulating tumor cells enabled scientists to study different parameters using the painless liquid biopsy. The present study aimed to identify whether aCGH might be used as a diagnostic tool in cancer detecting the primary origin of the tumor. Blood was extracted from healthy individuals and cancer samples and CTCs isolated. DNA extracted from the above samples and aCGH experiments followed. The samples were blinded analyzed and then unmasked to calculate specificity and sensitivity of the method. The sensitivity was 94%, the specificity 88%, while the positive prediction rate of the primary tumor was 72%. aCGH is a powerful tool in cance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lan with high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rates. It can be performed from blood sample, which makes it an appropriate method for every patient, mainly for patients with unknown origin of the primary tum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NCER of UNKNOWN Primary origin Array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 CYTOGENETIC CANCER
下载PDF
基于Hybrid开发技术构建移动政务协同云平台研究
4
作者 李桂玉 《软件工程》 2020年第4期44-47,共4页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各级党政机关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应用,推动电子政务平台由传统PC端向移动端转移,提高行政效能。本文对Hybrid混合开发技术、面向SaaS应用的多租户技术框架、安全原笔迹手写签批技术、移动端文...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各级党政机关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应用,推动电子政务平台由传统PC端向移动端转移,提高行政效能。本文对Hybrid混合开发技术、面向SaaS应用的多租户技术框架、安全原笔迹手写签批技术、移动端文本在线留痕编辑技术等进行研究和集成创新,构建移动政务协同云平台,实现快速构建和跨平台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brid混合开发技术 移动政务 原笔迹
下载PDF
横断山区苹果属植物区系地理学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成明昊 石胜友 +1 位作者 周志钦 李晓林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666-1671,共6页
古地中海退却与喜马拉雅-横断山的隆起,对苹果属植物区系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采用系统发生-植物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横断山区苹果属植物区系的起源和演化。结果表明,老挝海棠的小果类型通过云南南部河谷流域往北传播到横断山区,由... 古地中海退却与喜马拉雅-横断山的隆起,对苹果属植物区系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采用系统发生-植物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横断山区苹果属植物区系的起源和演化。结果表明,老挝海棠的小果类型通过云南南部河谷流域往北传播到横断山区,由宿萼类型演化成滇池海棠系的种类;由脱萼类型演化成陇东海棠系的种类。横断山区苹果属植物区系演化的特点是历史时期长,种类多,既有种类间小的间断分化,又有组、系间大的间断分化。该区系具有明显的演化中心和辐射状的现代分布格局,揭示了物种间的亲缘关系、空间关系、时间关系等三维关系间的密切联系。横断山区苹果属植物虽然种类多,但不是原始种的分布地,因此该地区是苹果属植物的演化中心,而不是起源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断山区 苹果属植物 植物区系 地理学 演化中心 起源中心 渗入杂交
下载PDF
石油双机(有机+无机)混合成因的研究与探索 被引量:7
6
作者 滕吉文 刘有山 乔勇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874-1892,共19页
石油与天然气的成因问题关系到我国乃至世界各国能源结构的配置及其能源在社会与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导向.自从17世纪展开对石油的有机与无机成因的争论以来,至今已有约300~400年的历史.尽管有机成因论占据了统治地位,但是无机成因论亦... 石油与天然气的成因问题关系到我国乃至世界各国能源结构的配置及其能源在社会与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导向.自从17世纪展开对石油的有机与无机成因的争论以来,至今已有约300~400年的历史.尽管有机成因论占据了统治地位,但是无机成因论亦不断地在兴起!通过对这二者的理解和研究,从理论上讲他们都具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和论据.基于对国内、外一些特异油田的生储环境,原油中所富含的微量金属元素的聚集与散失,某些油田中并未找到卟啉分子这样的生物标志物,碳、氢、氧化学合成实验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故全盘否定无机生油的论点和论据确尚感为时过早或欠妥!显然,在以有机物成油为主体的前提下,无机物亦可生成部分石油,并通过运移、渗透到各油田的储集层中应是完全可能的.基于这样的分析、研究和探索,现提出石油的双机(a有机+b无机)混合成因的新理念.诚希能在今后的石油工业发展中,从理论、技术、实验和实践中强化对双机混合成因新理念的深化研究与探索,以达深切理解和扩展石油生、储空间环境等是不无裨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 有机成因 无机成因 深层过程 双机混合成因
下载PDF
变叶海棠起源的AFLP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石胜友 梁国鲁 +3 位作者 成明昊 郭启高 李晓林 周志钦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02-806,共5页
利用4对AFLP引物组合(EcoRⅠAAC+MseⅠCAC,EcoRⅠACG+MseⅠCAG,EcoRⅠACC+MseⅠCTA,EcoRⅠACT+MseⅠCAG)对花叶海棠、陇东海棠和变叶海棠不同的变异类型进行分析,共得到扩增位点231个,其中多态性位点211个,多态性比例为91·34%,区... 利用4对AFLP引物组合(EcoRⅠAAC+MseⅠCAC,EcoRⅠACG+MseⅠCAG,EcoRⅠACC+MseⅠCTA,EcoRⅠACT+MseⅠCAG)对花叶海棠、陇东海棠和变叶海棠不同的变异类型进行分析,共得到扩增位点231个,其中多态性位点211个,多态性比例为91·34%,区分率达100%;利用AFLP标记对变叶海棠、陇东海棠、花叶海棠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与形态学、细胞学和同工酶的结果一致,AFLP数据表明变叶海棠是花叶海棠和陇东海棠的杂交种,从而在分子水平上揭示了变叶海棠的杂种起源。变叶海棠的变异类型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变叶海棠与花叶海棠和陇东海棠产生渗入杂交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叶海棠 AFLP 起源 杂交种
下载PDF
毛白杨起源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康向阳 朱之悌 张志毅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6-10,共5页
对毛白杨(PopulustomentosaCarr.)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发现,其同源染色体联会较差,在终变期、中期Ⅰ可见到出现频率较高的单价体,在后期Ⅰ、末期Ⅰ亦可经常见到落后染色体的存在,证明部分同源染色体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异质性,即毛白杨... 对毛白杨(PopulustomentosaCarr.)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发现,其同源染色体联会较差,在终变期、中期Ⅰ可见到出现频率较高的单价体,在后期Ⅰ、末期Ⅰ亦可经常见到落后染色体的存在,证明部分同源染色体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异质性,即毛白杨属杂种起源.进一步依据毛白杨、新疆杨和它们的杂种毛新杨染色体的联会情况及花粉育性等推断,银白杨或新疆杨有可能作为起源亲本之一参与了毛白杨种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白杨 种间杂种 细胞遗传学 起源
下载PDF
基于细胞核ITS序列的变叶海棠起源新证据 被引量:3
9
作者 唐建民 周志钦 +1 位作者 冯婷婷 成明昊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5-270,共6页
在利用ITS序列初步证明苹果属植物变叶海棠(Malus toringoides Hughes.)杂种起源的基础上,对其3个自然居群(马尔康雅尔珠林场、柯河和下阿坝)47个样品(其中18个新样品)的核糖体DNA的ITS区进行了进一步测序分析。以窄叶海棠(M.angustifol... 在利用ITS序列初步证明苹果属植物变叶海棠(Malus toringoides Hughes.)杂种起源的基础上,对其3个自然居群(马尔康雅尔珠林场、柯河和下阿坝)47个样品(其中18个新样品)的核糖体DNA的ITS区进行了进一步测序分析。以窄叶海棠(M.angustifolia Michx.)、草原海棠(M.ioensis Britt.)和台湾林檎(M.doumeri Chev.)作为外类群,结合已报道的变叶海棠的ITS序列,对变叶海棠及其假定亲本的种间特异位点和系统进化关系进行了分析,并用软件RDP3beta27对变叶海棠的ITS序列进行了重组检测。结果表明,变叶海棠居群有3种ITS拷贝变异类型:1)与陇东海棠(M.kansuensis Schneid.)相似的ITS拷贝;2)与花叶海棠(M.transitoria Schneid.)相似的ITS拷贝;3)杂合的ITS拷贝。在ITS基因树上3类ITS拷贝分别与2个推测亲本单独聚在一支(自展值分别为100%和92%);杂合的ITS拷贝虽与花叶海棠聚在同一大支(B),但杂合的ITS拷贝在B支内形成具有94%自展值支持的次级分支。重组检测支持杂合ITS拷贝是假定亲本ITS重组进化的产物。上述结果为变叶海棠的杂种起源提供了进一步的分子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叶海棠 杂交起源 重组 ITS
下载PDF
花岗岩混合成因研究及大陆动力学意义 被引量:110
10
作者 王涛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61-168,共8页
岩相学特别是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显示 ,很多花岗岩并非起源于单一物源 ,而可能是壳、幔物质的二源 (元 )混合产物 ,也可能是三源 (元 )混合产物 ,如长英质上地壳物质、基性下地壳物质、幔源基性物质或陆壳、洋壳、地幔物质。因而 ,用花... 岩相学特别是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显示 ,很多花岗岩并非起源于单一物源 ,而可能是壳、幔物质的二源 (元 )混合产物 ,也可能是三源 (元 )混合产物 ,如长英质上地壳物质、基性下地壳物质、幔源基性物质或陆壳、洋壳、地幔物质。因而 ,用花岗岩推断下地壳物质组成特性有时不一定可靠 ,但花岗岩混合成因研究却有可能提供有关地壳结构、生长演化以及地壳、洋壳、地幔三者相互作用关系的信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混合成因 大陆动力学
下载PDF
偏凸山羊草与硬粒小麦双二倍体杂种的形成及其遗传稳定性 被引量:8
11
作者 肖建富 丁守仁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79-184,共6页
从偏凸山羊草与硬粒小麦杂种双单倍体F1(ABDMV)的自交和自由授粉后代中,获得了一株由未减数配子融合而产生的双二倍体.其自交一代在形态和细胞学上都表现分离,单株间体细胞染色体数变动在49~55条之间,减数分裂时有较... 从偏凸山羊草与硬粒小麦杂种双单倍体F1(ABDMV)的自交和自由授粉后代中,获得了一株由未减数配子融合而产生的双二倍体.其自交一代在形态和细胞学上都表现分离,单株间体细胞染色体数变动在49~55条之间,减数分裂时有较多的单价体和多价体存在;自交二代的植株形态和分离情况基本与自交一代相同,但群体中分离出了少量染色体数较少的植株,其形态明显不同于其它杂种单株而与普通小麦非常相近,减数分裂也接近正常,表明其后代中,能以较低频率分离出遗传上较为稳定的近似于六倍体普通小麦的类型.由此讨论了这种双二倍体的不稳定性在小麦育种理论研究上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草 小麦 双二倍体 减数分裂 杂种 稳定性
下载PDF
基于叶绿体DNA atpB-rbcL区序列探讨石蒜属种间系统发育关系 被引量:2
12
作者 魏磊 庞磊 +1 位作者 杨旭 史树德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9-115,共7页
为了探讨石蒜属(Lycoris Herb.)植物的种间系统发育关系,对石蒜属植物95份材料,包括15种4变种及2个人工杂种的叶绿体DNAatpB-rbcL间隔区进行了测序,结合花部形态和核型特征,探讨了石蒜属种间系统关系及其可能的杂交起源。系统发育树的... 为了探讨石蒜属(Lycoris Herb.)植物的种间系统发育关系,对石蒜属植物95份材料,包括15种4变种及2个人工杂种的叶绿体DNAatpB-rbcL间隔区进行了测序,结合花部形态和核型特征,探讨了石蒜属种间系统关系及其可能的杂交起源。系统发育树的分析结果表明,矮小石蒜(L.radiata var.pumila)和换锦花(L.sprengeri)与2个人工杂交种、麦秆石蒜(L.straminea)、江苏石蒜(L.houdyshelii)、短蕊石蒜(L.caldwellii)和乳白石蒜(L.albiflora)具有密切的亲缘关系。atpB-rbcL序列揭示的石蒜属种间关系与染色体核型的分类结果部分一致,主要表现在具有近端部着丝粒(A)染色体的种与具有中部(M)和端部(T)着丝粒染色体的种各成一支,与形态和染色体分类结果一致;不同之处在于具有中部、端部和近端部着丝粒染色体的种分散在两个主要分支内,进一步验证了具有中部、端部和近端部3种着丝粒类型染色体组的石蒜,如麦秆石蒜、江苏石蒜、短蕊石蒜和乳白石蒜等,是杂交起源的假设,结合2个人工杂交种分析,揭示了短蕊石蒜和乳白石蒜的近端部着丝粒染色体来源于换锦花;麦秆石蒜和江苏石蒜近端部着丝粒染色体来源于矮小石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蒜属 叶绿体atpB-rbcL序列 种间系统发育关系 杂交起源 系统发育树
下载PDF
蕉柑起源与分类地位的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吕柳新 俞长河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05-109,共5页
从植物学形态特征、孢粉学、核型、过氧化物酶(POX)同工酶等方面综合比较分析了蕉柑与两个甜橙品种(雪柑、柳橙)、两个桔类品种(红桔、碰柑)的异同。结果表明,蕉柑的多数性状表现为橙、桔的中间状态,有些性状表现倾向甜橙或... 从植物学形态特征、孢粉学、核型、过氧化物酶(POX)同工酶等方面综合比较分析了蕉柑与两个甜橙品种(雪柑、柳橙)、两个桔类品种(红桔、碰柑)的异同。结果表明,蕉柑的多数性状表现为橙、桔的中间状态,有些性状表现倾向甜橙或桔类。多项遗传指标分析说明,蕉柑系起源于甜检和桔类的杂种,并为蕉柑的分类地位提供了科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蕉柑 起源 杂种 分类 柑桔类果树
下载PDF
从中国晚期智人颅牙特征看中国现代人起源 被引量:73
14
作者 吴新智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76-282,共7页
本文提供或援引了中国晚期智人头骨的额骨鳞部最突出点位置、颊部骨骼下缘的形状、头骨最宽处位置等特征和铲形门齿等牙齿特征的出现率等的有关数据,并探讨了这些特征系来源于非洲“夏娃”的后裔,还是中国当地更早的人群。所得结论更... 本文提供或援引了中国晚期智人头骨的额骨鳞部最突出点位置、颊部骨骼下缘的形状、头骨最宽处位置等特征和铲形门齿等牙齿特征的出现率等的有关数据,并探讨了这些特征系来源于非洲“夏娃”的后裔,还是中国当地更早的人群。所得结论更倾向于后者而不利于前者。中国旧石器时代中期和晚期的文化之间缺乏显然的反差,没有中断的迹象,也是不利于中国现代人起源的替代说的有力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人 颅骨特征 牙齿特征 连续进化 现代人起源
下载PDF
用AFLP分析小金海棠的起源 被引量:7
15
作者 石胜友 成明昊 +3 位作者 胡玉林 郭启高 梁国鲁 周志钦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81-284,共4页
对小金海棠、变叶海棠居群内分化出的似小金海棠的植株、变叶海棠×陇东海棠(似小金海棠)、陇东海棠、变叶海棠进行了AFLP分析。结果表明:小金海棠、变叶海棠居群内分化出的似小金海棠的植株和变叶海棠×陇东海棠(似小金海棠)... 对小金海棠、变叶海棠居群内分化出的似小金海棠的植株、变叶海棠×陇东海棠(似小金海棠)、陇东海棠、变叶海棠进行了AFLP分析。结果表明:小金海棠、变叶海棠居群内分化出的似小金海棠的植株和变叶海棠×陇东海棠(似小金海棠)具有高度的遗传一致性,相似性系数为0·977~0·986;小金海棠与陇东海棠和变叶海棠之间有相近的亲缘关系,小金海棠的谱带有98·08%是来自于变叶海棠和陇东海棠的叠加。该研究表明小金海棠是变叶海棠物种分化及陇东海棠种质渗入所形成的多倍体杂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金海棠 AFLP 遗传一致性 相似性系数 起源 杂交
下载PDF
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及其在园艺植物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燕 陈清 +3 位作者 陈涛 张静 汤浩茹 王小蓉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087-2096,共10页
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技术可以鉴定植物多倍体物种起源、杂种亲本染色体来源和组成,分析栽培种与其近缘野生种的亲缘关系,研究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等。基因组原位杂交包括多色基因组原位杂交、比较基因组原位杂交和自身基因组原位杂交等... 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技术可以鉴定植物多倍体物种起源、杂种亲本染色体来源和组成,分析栽培种与其近缘野生种的亲缘关系,研究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等。基因组原位杂交包括多色基因组原位杂交、比较基因组原位杂交和自身基因组原位杂交等。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的关键步骤是染色体制片、探针制备及长度优化、探针与封阻的浓度比例和杂交后洗脱强度。该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园艺植物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指出随着多种园艺植物全基因组的测定,未来应从基因组信息中寻找更多的染色体特异性标记,结合荧光显带及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为深入研究园艺植物的起源以及遗传关系鉴定等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原位杂交 园艺植物 多倍体或杂种鉴定 物种起源 染色体行为
下载PDF
松南营城组火山岩气藏成藏模式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伟 沈阿平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1期75-80,共6页
松南气田营城组火山岩天然气的δ13C1值大于-30‰,具有δ13C1>δ13C2>δ13C3负序列或同位素倒转,甲烷同位素偏重,表明松南气田营城组火山岩天然气不仅具有煤型气与油型气混合特性,还具有多期次成藏特征,煤型气充注早,为89~83Ma;... 松南气田营城组火山岩天然气的δ13C1值大于-30‰,具有δ13C1>δ13C2>δ13C3负序列或同位素倒转,甲烷同位素偏重,表明松南气田营城组火山岩天然气不仅具有煤型气与油型气混合特性,还具有多期次成藏特征,煤型气充注早,为89~83Ma;油型气和幔源气充注晚,为78~68Ma。松南气田营城组天然气中无机气体主要为CO2与N2,CO2气的同位素表明CO2气的成因具有典型的"煤幔二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煤幔混合成因 二次充注 松南气田
下载PDF
云南蚕业起源与良种生产 被引量:18
18
作者 沈正伦 徐明 +2 位作者 黄平 廖鹏飞 刘敏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B05期363-366,共4页
云南蚕业起源何时?从西南丝绸之路历史及有关文字记载,对其进行了探讨。并对新中国成立之后,云南蚕业的恢复与发展、一代杂交种的应用、良种生产、新蚕品种的选育与示范推广、今后育种方向等作了简要回顾与论述。
关键词 云南 蚕业 品种 选育
下载PDF
产品评价的来源国分解效应:欠发达国家视角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洪深 王宁 徐岚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6-63,共8页
出于不同的目的,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欠发达国家,都呈现出产品来源国分解的趋势。以往的研究表明,发达国家为了降低成本将生产转移到欠发达国家,而欠发达国家的消极形象并未降低消费者对产品的评价;当欠发达国家为了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 出于不同的目的,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欠发达国家,都呈现出产品来源国分解的趋势。以往的研究表明,发达国家为了降低成本将生产转移到欠发达国家,而欠发达国家的消极形象并未降低消费者对产品的评价;当欠发达国家为了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评价而利用发达国家的技术和设计时,结果却并不理想。为此,文章引入混合产品的解释机制,着重从欠发达国家视角探讨来源国分解效应。通过实验发现:欠发达国家产品来源国分解后,在一般情况下,由于消费者启动的是关系解释而不会改变对产品的评价,当启动属性解释时,有助于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评价;而对欠发达国家本国的消费者而言,则无论是否启动属性解释,对产品的评价都会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系解释 属性解释 感知质量 混合来源国
下载PDF
复合图书馆的产生、发展及展望 被引量:5
20
作者 黄红华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9-30,33,共3页
文章简要介绍了复合图书馆的产生及概念,并对复合图书馆的发展作了一定的探讨,提出了复合图书馆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复合图书馆 产生 发展及展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