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f surgical indication and efficacy in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1
作者 李浩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11年第3期193-193,共1页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data of patients who suffered from hypertensive intra cerebral hemorrhage (HICH) in West China Hospit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from 2006 to 2009,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prognosis ...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data of patients who suffered from hypertensive intra cerebral hemorrhage (HICH) in West China Hospit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from 2006 to 2009,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prognosis of surgical treatment and conservative treatment in HICH, to investigate the surgical 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S WEST hich Analysis of surgical indication and efficacy in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下载PDF
血清GFPA、IL-6及MMP9与HICH患者脑出血血肿量、神经功能受损的关系 被引量:6
2
作者 刘镇 韩娟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9年第6期864-867,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PA)、白细胞介素-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80例HICH患者(HICH组)、同期健康体检对象80例(对照组),检测两... 目的探讨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PA)、白细胞介素-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80例HICH患者(HICH组)、同期健康体检对象80例(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中GFPA、IL-6及MMP9水平,并根据分析其与血肿量、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结果HICH组患者的血清GFPA、IL-6及MMP9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血肿量的HICH组患者的血清GFPA、IL-6及MMP9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的HICH组患者血清GFPA、IL-6及MMP9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ICH组患者的血清GFPA、IL-6及MMP9水平与患者NIHSS评分、血肿量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均P<0.05)。结论HICH组患者的血清GFPA、IL-6及MMP9水平较健康人群显著升高,并且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血肿量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白细胞介素-6 基质金属蛋白酶9 高血压脑出血
下载PDF
疏调平衡针刺法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运动功能、焦虑、抑郁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
3
作者 张卫平 赵扣玲 +1 位作者 范雪娇 邢焕民 《河南中医》 2024年第5期759-763,共5页
目的:观察疏调平衡针刺法对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HICH)术后患者运动功能、焦虑、抑郁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6月商丘市立医院治疗的HICH术后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观察疏调平衡针刺法对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HICH)术后患者运动功能、焦虑、抑郁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6月商丘市立医院治疗的HICH术后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疏调平衡针刺法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Fugl-Meyer运动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评分、中国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hina stroke scale,CS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7.08%,观察组有效率为95.84%,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MA评分高于对照组,CSS评分、SDS评分、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IL-6、TNF-α、CRP和MDA水平低于对照组,SOD、NO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调平衡针刺法可有效缓解HICH术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运动功能、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 疏调平衡针刺法 运动功能 焦虑 抑郁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下载PDF
依达拉奉早期治疗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对血清炎性因子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钟璐 田松琴 +1 位作者 张义 罗亨勤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399-402,共4页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早期治疗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对血清炎性因子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老年HICH患者,按入组序列号奇偶数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控制血压...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早期治疗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对血清炎性因子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老年HICH患者,按入组序列号奇偶数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控制血压、降颅内压、止血、脱水、神经营养药物等脑出血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脑出血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第3天、7天及14天血清炎症因子hs-CRP、IL-6、TNF-α及氧化应激指标NO、MAD、SOD水平。结果:(1)两组治疗第3天血清hs-CRP、IL-6及TNF-α水平均高于治疗前时,治疗第7天、第14天下降,且低于第3天,第14天低于治疗前,各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第3天、第7天、第14天时血清hs-CRP、IL-6及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两组治疗第3天血清NO、MAD水平均高于治疗前时,治疗第7天、第14天下降,且低于第3天,第14天低于治疗前;治疗第3天、第7天、第14天的SOD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第3天<第7天<第14天,各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第3天、第7天、第14天时血清NO、MA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同时间点,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依达拉奉早期治疗老年HICH可有效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抑制氧化应激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高血压性脑出血 炎性因子 氧化应激
下载PDF
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与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术后再出血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45
5
作者 唐忠 陈启富 +1 位作者 廖广生 陈思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19期3128-3130,共3页
目的比较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MIPHD)与小骨窗血肿清除术(SWC)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并探讨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于2010年5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手术治疗的28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比较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MIPHD)与小骨窗血肿清除术(SWC)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并探讨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于2010年5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手术治疗的28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MIPHD组(n=150)与SWC组(n=132),比较MIPHD组与SWC组的临床疗效;将12例发生术后再出血者纳入再出血组,270例未再出血者纳入未再出血组,分析术后再出血的影响因素。结果 MIPHD组与SWC组患者术后再出血发生率(4.00%vs 4.55%)及预后优良率(62.00%vs 54.5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术后收缩压、发病至手术时间与术后再出血的发生有关(P<0.05)。结论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与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中均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术后收缩压、发病至手术的时间与术后再出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 小骨窗血肿清除术 高血压脑出血 预后 因素
下载PDF
未昏迷的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室出血患者的救治 被引量:2
6
作者 樊天禹 向鹏 +3 位作者 傅迎旭 邓一平 龚勇 石中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6-110,共5页
目的对未昏迷的高血压脑出血(HICH)合并脑室出血患者实施脑室外引流并配合纤维蛋白溶解药物治疗,对比传统的药物治疗方案,分析其疗效差别,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0例,实验组实施脑室外引流术并配合纤维蛋... 目的对未昏迷的高血压脑出血(HICH)合并脑室出血患者实施脑室外引流并配合纤维蛋白溶解药物治疗,对比传统的药物治疗方案,分析其疗效差别,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0例,实验组实施脑室外引流术并配合纤维蛋白溶解药物治疗及常规治疗;对照组只进行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术后180 d改良的Rankin量表评分。结果实验组改良的Rankin量表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未昏迷的HICH合并脑室出血患者实施脑室外引流并配合纤维蛋白溶解药物治疗能明显降低致残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内出血 脑室外引流 高血压脑出血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单病例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被引量:8
7
作者 张昕 黄李法 李徐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8期871-873,886,共4页
[目的]通过对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术后患者的中医个体化治疗,研究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在中医药临床研究中的可行性。[方法]按照HICH的诊断标准纳入病例4例。合格病例采用单病例随机对照设计,每个... [目的]通过对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术后患者的中医个体化治疗,研究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在中医药临床研究中的可行性。[方法]按照HICH的诊断标准纳入病例4例。合格病例采用单病例随机对照设计,每个病例研究分为3轮,每轮为2期,即治疗期和对照期,每期为4周,每1期开始前1周为洗脱期。每一轮治疗以计算机随机数字法简单随机分组,拟定随机化方案,治理怄气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和常规基础治疗,对照期采用常规治疗和安慰剂,疗效指标为主要症状积分、血清IL-6、血肿周围脑水肿或脑梗塞的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级。逐日在固定时间记录主要症状积分。实验室治疗、影像学指标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级在试验前和每期试验后各记录1次。[结果]4例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每轮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1例部分改善,3例全部改善。4例患者每轮治疗期和对照期相比,IL-6、周围脑水肿或脑梗塞的程度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治疗期均明显好于对照期。其中,4例患者全部三轮治疗期和对照期IL-6的数据合并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方法能体现中医个性化的优势,该设计方案应用于中医药临床研究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ch 单病例随机对照试验 个性化治疗
下载PDF
改良小骨窗与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朱扬清 张卫 +1 位作者 金浩 邹煜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2年第18期2744-2746,共3页
目的研究小骨窗开颅术与大骨瓣开颅术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7至2011年间收治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使用小骨窗开颅术,对照组使用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 目的研究小骨窗开颅术与大骨瓣开颅术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7至2011年间收治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使用小骨窗开颅术,对照组使用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痊愈3例,显著改善22例,有效率62.5%;实验组痊愈5例,显著改善30例,有效率87.5%,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o.05)。实验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3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2.5%(p〈0.05),其余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术比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有更好的治疗效果而操作更简便,术后并发症更少,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骨窗开颅 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 高血压脑出血
下载PDF
颅内压监测仪联合软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对内皮素-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影响 被引量:15
9
作者 丁毅 韩和平 唐超 《中国医学装备》 2022年第1期107-111,共5页
目的:探讨颅内压监测联合软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疗效及对内皮素-1(ET-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75例HICH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 目的:探讨颅内压监测联合软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疗效及对内皮素-1(ET-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75例HICH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行颅内压监测联合软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对照组行常规软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初始血肿量、术中抽吸血肿量、抽吸血肿量体积比及术后血肿排空时间,检测血清ET-1、MMP-9及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水平,比较两组术后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术中初始血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中抽吸血肿量、血肿量体积比和血肿排空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21,t=24.421,t=4.247;P<0.05);观察组术后7 d血清ET-1、MMP-9和AOP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26,t=10.954,t=14.204;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再出血、继发性颅内感染和头皮渗液的并发症发生率占比分别为10.26%,2.56%和10.26%,均低于对照组的36.11%,13.29%和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39,x^(2)=4.400,x^(2)=5.940;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预后良好率分别为56.41%和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23,P<0.05)。结论:颅内压监测联合软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HICH,能有效降低颅内压至目标值,清除血肿,下调血清ET-1、MMP-9及AOPP水平,减少术后住院期间并发症,可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压监测 软通道穿刺引流术 高血压脑出血(hich) 疗效 内皮素-1(ET-1) 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
下载PDF
早期强化降压联合亚低温治疗对脑出血患者术后影响的评估 被引量:11
10
作者 钟有安 肖开敏 +1 位作者 钟良 刘丽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3年第5期423-425,共3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早期强化降压联合亚低温治疗对术后再出血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01~2012-03入院时血压>180/105mmHg,病程<24h的HICH患者160例,并且行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随机分为强化降压联合亚低温治...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早期强化降压联合亚低温治疗对术后再出血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01~2012-03入院时血压>180/105mmHg,病程<24h的HICH患者160例,并且行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随机分为强化降压联合亚低温治疗组(A组)80例及指南标准降压组(B组)80例,分别给予强化降压联合亚低温治疗及指南标准降压治疗;观察A、B两组术后再出血及术后2个月日常生活能力的情况。结果 A组再出血2例,B组再出血10例,再出血率A组低于B组(P<0.05);术后2个月A组日常生活能力好于B组(P<0.05)。结论早期强化降压联合亚低温治疗能比较有效地降低HICH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并能较好地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降压 亚低温治疗 高血压脑出血
下载PDF
动态精准定位软件辅助软通道引流技术在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唐海涛 刘栋 +4 位作者 徐杨 陈刚 王凯 刘雨婷 范春红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3年第9期931-935,共5页
目的观察动态精准定位软件辅助软通道引流技术在高血压脑出血(HICH)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大庆油田总医院收治的254例HIC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颅内血肿定位方法分为对照组(124例,采用传统手术穿刺方法)和观察组(... 目的观察动态精准定位软件辅助软通道引流技术在高血压脑出血(HICH)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大庆油田总医院收治的254例HIC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颅内血肿定位方法分为对照组(124例,采用传统手术穿刺方法)和观察组(130例,采用钻孔定位软件辅助下穿刺方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拔管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血肿量、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评分、巴氏指数(BI)评分、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变化。记录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08%vs 81.45%;P<0.05)。观察组拔管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 d和2 d,观察组血肿量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后,两组C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BI评分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CS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BI评分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GOS高于对照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精准定位软件辅助软通道引流技术有助于血肿快速引流,促进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软通道引流技术 动态精准定位 多层螺旋CT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β淀粉样蛋白的表达及其与血肿周围组织细胞凋亡的关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达 余阶洋 +2 位作者 林雄 周柳芳 黎辉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48-1151,I0010,共5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intracerebralhemorrhage,HICH)患者8淀粉样蛋白(amyloidp,A13)表达及其与血肿周围组织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收集2014—06~2017-02我院收治的42例拟行颅脑血肿清除术的HICH患者。根据发病到接...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intracerebralhemorrhage,HICH)患者8淀粉样蛋白(amyloidp,A13)表达及其与血肿周围组织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收集2014—06~2017-02我院收治的42例拟行颅脑血肿清除术的HICH患者。根据发病到接受手术时间,将42例患者分为A组(〈6h,20例)、B组(6~12h,9例)、C组(12~24h,6例)、D组(24~48h.4例)和E组(〉48h,3例)。以血肿周围组织为研究标本,以远离血肿脑组织为对照标本。分别予以HE染色,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各组血肿周围组织凋亡细胞。ELISA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血清和血肿周围组织A13的表达。结果与对照标本比较,A、B、c、D、E组血肿周围组织凋亡细胞个数均增多(P〈0.05);与A组比较,B、c、D、E组血肿周围组织凋亡细胞个数均增多(P〈0.05),且随着HICH发病时间到接受手术时间的延长,血肿周围组织凋亡细胞个数呈先增多后减少,以24~48h血肿周围组织凋亡细胞个数最多;与A组比较,B、C、D、E组血清AB表达均升高(P〈0.05),血肿周围组织A13阳性细胞个数均增多(P〈0.05),且随着HICH发病时间到接受手术时间的延长,血清和血肿周围组织AB的表达呈先升高后下降,以12—24h血清和血肿周围组织A13的表达最高;与对照标本比较,A、B、c、D、E组血肿周围组织A13阳性细胞个数均增多(P〈0.05);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Aβ含量和血肿周围组织凋亡细胞个数之间呈正相关(r=0.482,P:0.001),血肿周围组织Aβ阳性细胞个数和血肿周围组织凋亡细胞个数之间呈正相关(r=0.940,P〈0.001)。结论HICH患者血肿周围组织中存在着大量凋亡细胞。HICH血清和血肿周围组织存在Aβ高表达。Aβ可能参与HICH血肿周围组织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hich) β淀粉样蛋白(Aβ) 血肿周围组织 细胞凋亡
下载PDF
脑出血患者血浆神经肽Y浓度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丁小牛 翟健 张新路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1998年第3期131-132,共2页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脑出血患者治疗前后血浆神经肽Y的浓度。结果显示,脑出血急性期与对照组相比血浆NPY含量无差异(p>0.05),经治疗在发病1~2周及3~4周血浆NPY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均<0.01)。提示,NPY在脑出血发病机理中可能...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脑出血患者治疗前后血浆神经肽Y的浓度。结果显示,脑出血急性期与对照组相比血浆NPY含量无差异(p>0.05),经治疗在发病1~2周及3~4周血浆NPY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均<0.01)。提示,NPY在脑出血发病机理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肽Y 脑出血 血浆 病理学
下载PDF
内镜辅助显微锁孔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9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唐秀文 肖泉 +2 位作者 叶劲 钟书 蓝胜勇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2年第8期772-773,共2页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显微锁孔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内镜辅助显微锁孔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9例。结果术后3个月~2年随访,19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根据Glasgow预后评分(GOS):优4例,中残14例,重残1例,无植物生存...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显微锁孔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内镜辅助显微锁孔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9例。结果术后3个月~2年随访,19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根据Glasgow预后评分(GOS):优4例,中残14例,重残1例,无植物生存。结论内镜辅助显微锁孔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孔 显微手术 高血压脑出血 神经内镜
下载PDF
罗格列酮联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张国良 赵宝帅 +2 位作者 梁春凯 康静 梁官安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19期3154-3156,共3页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联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治疗的82例HICH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实施微创颅内...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联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治疗的82例HICH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实施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罗格列酮治疗,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判定其疗效,并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和统计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37%(35/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17%(3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和血清MMP-9水平分别为(1.84±1.58)分、(156.35±58.83)ng/m 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6±1.56)分、(190.72±50.01)ng/m 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肝、肾功能损害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罗格列酮联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降低血清MMP-9水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罗格列酮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高血压性脑出血中国多学科诊治指南》急救诊治解读 被引量:88
16
作者 骆明涛 伍聪 +4 位作者 陶传元 肖安琪 马潞 游潮 贺民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1年第3期185-190,共6页
自发性脑出血(spontaneous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SICH)因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长期居高不下,而造成严重的家庭社会负担。其中高血压性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是最常见的一种,占SICH的50%~70%。继201... 自发性脑出血(spontaneous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SICH)因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长期居高不下,而造成严重的家庭社会负担。其中高血压性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是最常见的一种,占SICH的50%~70%。继2015年由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制定《自发性脑出血诊断治疗中国多学科专家共识》[1],以及2019年由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发表《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9)》[2]后,结合近年来研究进展,在2020年针对我国SICH中最常见的HICH发表了最新的《高血压性脑出血中国多学科诊治指南》[3]。该版指南就HICH的急救处理、影像学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非手术与手术治疗、术后康复等相关问题做了详细的介绍。本文针对2020年该版指南的急救诊治部分进行解读,以期规范HICH早期救治,从而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 急诊管理 解读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不同手术方式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蔡洋 黄荣 +3 位作者 苑杨 冀伟 王增亮 刘鹏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634-638,642,共6页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运用开颅血肿清除术、微创钻孔引流术之间疗效的差异。方法通过检索2012年1月-2017年12月CBM、维普期刊、知网、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根据阅读题目和摘要以及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检索文献,将纳...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运用开颅血肿清除术、微创钻孔引流术之间疗效的差异。方法通过检索2012年1月-2017年12月CBM、维普期刊、知网、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根据阅读题目和摘要以及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检索文献,将纳入文献通过RevMan5.3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微创组术后总有效率优于开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52,95%CI=[2.47,5.01],P<0.01)。微创组术后死亡风险低于开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41,95%CI=[0.21,0.79],P<0.01)。微创组术后6个月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优于开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23.91,95%CI=[21.59,26.23],P<0.01)。微创组术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分优于开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1.01,95%CI=[0.84,1.19],P<0.01)。微创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19,95%CI=[0.09,0.41],P<0.01)。结论微创钻孔引流术较开颅血肿清除术有更好的预后,且存在更低的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微创钻孔 去骨瓣减压术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急性期MMPs水平与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7
18
作者 谢勇 李强 +1 位作者 吴兴龙 温远平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4期456-461,共6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急诊入院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水平与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107例急患者急诊入院时老年HICH手术患者作为HICH组、同期体检的10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于入院或体检时抽取外周血...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急诊入院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水平与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107例急患者急诊入院时老年HICH手术患者作为HICH组、同期体检的10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于入院或体检时抽取外周血,检测血清MMP-2和MMP-9水平;CT检查确定HICH患者脑血肿、脑水肿峰值,采用Pearson分析MMP-2、MMP-9水平与脑血肿、脑水肿峰值的相关性;术后6月用拉斯哥预后(GOS)评分将HICH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记录两组患者发病至手术时间、出血部位及出血量、围术期颅内压等一般资料及入院时血清MMP-2和MMP-9水平,对影响患者预后的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对有差异的指标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入院时血清MMP-2、MMP-9水平对老年HICH手术后患者的预测价值。结果入院时HICH组血清MMP-2、MMP-9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HICH患者血清MMP-2、MMP-9水平与脑血肿量、水肿量呈正相关(r=0.602,P=0.037;r=0.615,P=0.031;r=0.634,P=0.023;r=0.596,P=0.041);高血压病程≥10年、脑出血量≥30 mL、术后第7天的血压较高、术后第7天的颅内压较高、入院时血清MMP-2及MMP-9水平较高分别是HICH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入院时MMP-2、MMP-9水平预测HICH患者预后不良的最佳截断值为68.58 mg/L、197.90 mg/L,AUC为0.81、0.777,对应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73.08%、77.78%及72.22%、77.50%。结论入院时血清MMP-2、MMP-9水平过高是急诊老年HICH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其水平对其治疗结局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急性期 MMP-2 MMP-9 病情 预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幕上高血压脑出血不同治疗方法效果分析 被引量:18
19
作者 王兴铧 杜嘉庚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03-1106,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采用不同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效果。方法选取出血量在20~60mL的幕上HIC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101例小血肿患者(20~30mL)分为保守治疗组(n=53)和微创软通道置管引流组(n=48),107例中等血肿患者(31~60m... 目的探讨分析采用不同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效果。方法选取出血量在20~60mL的幕上HIC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101例小血肿患者(20~30mL)分为保守治疗组(n=53)和微创软通道置管引流组(n=48),107例中等血肿患者(31~60mL)分为微创软通道置管引流组(n=62)和小骨窗组(n=45)。分析比较对应小组并发症发生率、再出血率以及近期(治疗后3周)和远期(治疗后1年)格拉斯哥预后评分(COS)、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等指标。结果软通道置管引流组与对照组在并发症发生率、再出血率和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小血肿组中两种治疗方法的近期、远期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软通道置管引流组优于保守治疗组。而对于中等血肿组,软通道置管引流和小骨窗开颅两种方法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远期疗效前者优于后者。结论软通道置管引流术有助于提高小、中等血肿的HICH患者临床效果,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hich) 软通道置管引流术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 保守治疗
下载PDF
术前血肿形态对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后血肿清除率的影响 被引量:12
20
作者 王凯杰 范光伟 +3 位作者 蔡新旺 刘欢 刘宽 崔建忠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89-792,共4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前血肿形态对微创置管引流术血肿清除率的影响。方法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科应用爱福迪恩颅脑手术头架引导进行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90例,按照血肿形态分为规则组(53例)和不规则组(37例)。比较...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前血肿形态对微创置管引流术血肿清除率的影响。方法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科应用爱福迪恩颅脑手术头架引导进行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90例,按照血肿形态分为规则组(53例)和不规则组(37例)。比较2组术后即刻和术后1、3 d血肿残余量和血肿清除率、术后2周再出血率、术后3个月MRS评分。结果规则组术后即刻和术后1、3 d血肿残余量明显少于不规则组(Z=-4.576,P=0.000;Z=-5.851,P=0.000;Z=-6.828,P=0.000)。规则组术后即刻、术后1、3 d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不规则组(Z=-5.974,P=0.000;t=8.317,P=0.000;Z=-7.425,P=0.000)。术后2周内再出血率规则组低于不规则组,但差异无显著性(1.9%vs.10.8%,χ^2=1.825,P=0.177)。术后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评估预后,规则组预后不良发生率明显低于不规则组(Z=-2.127,P=0.033)。结论术前血肿形态规则,微创术后血肿残余少,清除率高,预后良好,术前血肿形态规则者可能更加适合微创穿刺引流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微创手术 血肿形态 血肿清除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