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鹿皮蝇蛆Hypodermadiana形态结构观察
1
作者 高慧 杨晓野 +4 位作者 李云章 武红飞 赵治国 王瑞 刘虹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161-164,I0001,I0002,共6页
本文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内蒙古根河地区寄生于驯鹿皮下的鹿皮蝇Hypodermad如nnⅡ、Ⅲ期幼虫进行了详细的形态学观察及描述,特别是在蝇蛆的伪头、体节刺和气门板结构上给出了重要特征。结果表明:Ⅱ期幼虫典型的形态特... 本文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内蒙古根河地区寄生于驯鹿皮下的鹿皮蝇Hypodermad如nnⅡ、Ⅲ期幼虫进行了详细的形态学观察及描述,特别是在蝇蛆的伪头、体节刺和气门板结构上给出了重要特征。结果表明:Ⅱ期幼虫典型的形态特征是第1体节背面有一簇长棘,腹面右一簇短棘。而Ⅲ期幼虫伪头Vl裂背侧有两个小的退化肉质突起;第1体节背侧明显具横棘;第10体节腹面仅在后缘出现小棘,前缘裸;后气门呈对称“C”形,表面较平,气门环不闭合。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光镜下所看到的所谓后气门板上圆形或椭圆形的“小气孔”并不是真正的气孑L,而是一个较薄的透明薄膜状结构,膜中央有一和孔长轴平行的气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驯鹿 鹿皮蝇蛆 形态学 扫描电子显微镜
下载PDF
牦牛皮蝇幼虫的RFLP快速鉴定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浩浩 李玉萍 +4 位作者 黄志宏 徐亚欧 金素钰 林亚秋 郑玉才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477-1480,共4页
从牦牛皮下采集皮蝇(Hypoderma)幼虫,用DNA提取试剂盒、Chelex-100两种方法提取幼虫的基因组DNA;通过PCR扩增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Ⅰ基因(COⅠ)中的高度可变序列,扩增产物经BfaⅠ酶切后用琼脂糖凝胶检测,结果表明所采集的皮蝇幼虫属于... 从牦牛皮下采集皮蝇(Hypoderma)幼虫,用DNA提取试剂盒、Chelex-100两种方法提取幼虫的基因组DNA;通过PCR扩增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Ⅰ基因(COⅠ)中的高度可变序列,扩增产物经BfaⅠ酶切后用琼脂糖凝胶检测,结果表明所采集的皮蝇幼虫属于同一种。测序结果显示,扩增的序列与GenBank中中华皮蝇(H.sinense)相应序列的相似性为99.56%,表明所采集的皮蝇幼虫均为中华皮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皮蝇(hypoderma)幼虫 RFLP 细胞色素氧化酶Ⅰ 鉴定
下载PDF
蛋白质变性剂和金属离子对中华皮蝇单体乳酸脱氢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平 李鹏飞 +3 位作者 金素钰 黄林 林亚秋 郑玉才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609-1611,1615,共4页
为了分析蛋白质变性剂和金属离子对从中华皮蝇(Hypoderma sinense)幼虫中纯化的单体乳酸脱氢酶(LDH)活力的影响,分别用3种蛋白质变性剂[尿素、盐酸胍、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以及8种二价金属离子在体外处理纯化的中华皮蝇LDH,再... 为了分析蛋白质变性剂和金属离子对从中华皮蝇(Hypoderma sinense)幼虫中纯化的单体乳酸脱氢酶(LDH)活力的影响,分别用3种蛋白质变性剂[尿素、盐酸胍、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以及8种二价金属离子在体外处理纯化的中华皮蝇LDH,再测定其酶活力。结果表明,中华皮蝇LDH对蛋白质变性剂尿素有一定的耐受性,对SDS敏感;在1~20 mmol/L浓度范围内,大多数二价金属离子对LDH活力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但3 mmol/L的Co2+对LDH活力有很强的促进作用,这不同于其他来源的LDH。该研究结果提示中华皮蝇LDH具有较高的抗变性能力,对高浓度Co2+的需求可能是其重要特征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脱氢酶(LDH) 中华皮蝇(hypoderma sinense) 金属离子 酶活力 蛋白质变性剂
下载PDF
川西北草地牛皮蝇蛆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治 被引量:32
4
作者 蒋锡仕 黄孝玢 +4 位作者 宋远军 何世明 党志胜 王艳华 杨发龙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6-19,共4页
临床检查了牦牛和黄牛体内寄生的牛皮蝇蛆 ,其寄生率分别为 84.2 5 %和 70 .2 8% ,寄生强度分别为 18.3 2个和 2 .17个 ;剖杀检查牦牛 114头 ,寄生率为 10 0 % ,寄生强度为 71.66个。经鉴定 ,牛皮蝇的种类有牛皮蝇 (Hypodermabovis)、... 临床检查了牦牛和黄牛体内寄生的牛皮蝇蛆 ,其寄生率分别为 84.2 5 %和 70 .2 8% ,寄生强度分别为 18.3 2个和 2 .17个 ;剖杀检查牦牛 114头 ,寄生率为 10 0 % ,寄生强度为 71.66个。经鉴定 ,牛皮蝇的种类有牛皮蝇 (Hypodermabovis)、纹皮蝇 (H .lineatum )和中华皮蝇 (H .sinense) 3种。弄清了牛皮蝇各期幼虫在牛体内的寄生季节、寄生部位、移行动态、三期幼虫寄生方位、入土化蛹羽化规律、成蝇活动规律等。药物防治试验证明 ,Ivomec注射液和国产的阿福丁片均是杀灭牛皮蝇蛆的首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北草地 牛皮蝇蛆病 流行病学 药物防治
下载PDF
皮下盘菌属种内及种间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子标记 被引量:5
5
作者 于红梅 林英任 +4 位作者 陈莉 刘艳兵 韩加军 高小明 顾婷婷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2期12-16,共5页
对皮下盘菌属(Hypoderma)4种23个菌株进行了ISSR分析。结果表明,被试材料ISSR标记多态性好,8个引物共扩增出131个条带,其中126条(占96.18%)具有多态性。经欧氏最短距离中的类平均法聚类,得到各菌株之间的ISSR标记的遗传相似性系数(GS)... 对皮下盘菌属(Hypoderma)4种23个菌株进行了ISSR分析。结果表明,被试材料ISSR标记多态性好,8个引物共扩增出131个条带,其中126条(占96.18%)具有多态性。经欧氏最短距离中的类平均法聚类,得到各菌株之间的ISSR标记的遗传相似性系数(GS)变异范围为0.30~0.82,23个菌株可聚为6类。通过ISSR分析结果与表型性状的比较和分析,明确了悬钩子皮下盘菌种内遗传差异体现在子囊果大小、形状及埋生深度、唇特征、侧丝顶端形状、子囊和子囊孢子形状及大小,以及寄主、着生部位和分布区域方面;皮下盘菌属的种间差异主要表现在子囊果、唇、侧丝、子囊及分生孢子器等部分形态学特征、寄主及着生部位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下盘菌属 ISSR—PCR反应 表型性状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悬钩子皮下盘菌种内遗传多样性的ITS序列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刘芳 林英任 +3 位作者 王士娟 高小明 陈莉 贾国军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4-57,共4页
通过组织分离法对采自安徽各地的悬钩子皮下盘菌(Hypoderma rubi)鲜材料进行分离培养,共获得12个纯菌株,对各菌株进行DNA提取、rDNA-ITS区PCR扩增和序列测定.序列比较分析表明,悬钩子皮下盘菌ITS序列长度为443-456bp,G+C含量为48.7%-51.... 通过组织分离法对采自安徽各地的悬钩子皮下盘菌(Hypoderma rubi)鲜材料进行分离培养,共获得12个纯菌株,对各菌株进行DNA提取、rDNA-ITS区PCR扩增和序列测定.序列比较分析表明,悬钩子皮下盘菌ITS序列长度为443-456bp,G+C含量为48.7%-51.5%;不同菌株间的ITS区序列变异较大,该菌种内遗传多样性丰富.同时利用MEGA 4.1软件中的邻接法(neighbour-joining method,NJ)构建系统发育树表明,寄主种类对悬钩子皮下盘菌种内遗传多样性会产生较大影响,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上的悬钩子皮下盘菌菌株可能是亲缘关系较远的2个类群;该菌种内遗传差异与其寄生部位和采集地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下盘菌属 模式种 rDNA-ITS序列 遗传多样性 寄主
下载PDF
皮下盘菌属及其近似类群RAPD-PCR反应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4
7
作者 何宇峰 王士娟 +1 位作者 叶光斌 林英任 《菌物研究》 CAS 2005年第2期1-5,共5页
以悬钩子皮下盘菌等总基因组DNA为皮下盘菌属(Hypodermade Not.)及其近似类群RAPD体系优化的模板,对模板DNA浓度、dNTPs浓度、Mg2+浓度、引物浓度、TaqDNA聚合酶浓度等反应体系以及退火温度和时间、延伸时间、循环次数等扩增程序条件进... 以悬钩子皮下盘菌等总基因组DNA为皮下盘菌属(Hypodermade Not.)及其近似类群RAPD体系优化的模板,对模板DNA浓度、dNTPs浓度、Mg2+浓度、引物浓度、TaqDNA聚合酶浓度等反应体系以及退火温度和时间、延伸时间、循环次数等扩增程序条件进行优化,寻找出适合此类菌物RAPD-PCR反应的最佳反应体系和最佳扩增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下盘菌属 齿裂菌属 散斑壳属 RAPD-PCR反应条件 优化
下载PDF
齿裂菌属和皮下盘菌属ISSR-PCR最佳反应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于红梅 林英任 +2 位作者 韩加军 刘艳兵 唐燕平 《菌物研究》 CAS 2007年第4期225-228,232,共5页
在利用ISSR技术分析齿裂菌属和皮下盘菌属遗传多样性的研究中,为获得条带清晰、重复性好的ISSR扩增结果,对影响ISSR-PCR的条件进行了筛选,确定了此类菌物ISSR-PCR反应的最适宜条件:在15μLPCR反应体系中,10倍Taq酶缓冲液1.5μL,DNA模板8... 在利用ISSR技术分析齿裂菌属和皮下盘菌属遗传多样性的研究中,为获得条带清晰、重复性好的ISSR扩增结果,对影响ISSR-PCR的条件进行了筛选,确定了此类菌物ISSR-PCR反应的最适宜条件:在15μLPCR反应体系中,10倍Taq酶缓冲液1.5μL,DNA模板8ng/μL,MgCl22.5mmol/L,dNTP0.15mmol/L,引物浓度0.4μmol/L,Taq酶1.00U,ddH2O9.0μL。最佳退火温度因不同的引物而定,最佳循环次数为35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裂菌属 皮下盘菌属 ISSR—PER反应条件 优化
下载PDF
牛皮蝇HypoderminA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文龙 哈斯阿古拉 +2 位作者 阮风雷 呼和巴特尔 赵云刚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394-1397,共4页
从牛皮蝇Ⅱ期幼虫中提取总RNA,进行RT-PCR扩增牛皮蝇Hypodermin A基因。将扩增基因进行克隆测序,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0-HA,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用IPTG诱导表达,得到表达量达到全菌蛋白35%以上的特异性蛋白。SDS-PAGE分析表明,表达... 从牛皮蝇Ⅱ期幼虫中提取总RNA,进行RT-PCR扩增牛皮蝇Hypodermin A基因。将扩增基因进行克隆测序,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0-HA,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用IPTG诱导表达,得到表达量达到全菌蛋白35%以上的特异性蛋白。SDS-PAGE分析表明,表达产物大部分以包涵体形式存在。Western-blot检测结果表明,获得的重组蛋白为重组Hypodermin A,具有较好的免疫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皮蝇 HYPODERMIN A 原核表达 WESTERN-BLOT
下载PDF
感染高原鼠兔的皮蝇蛆线粒体CO1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朵红 付永 +3 位作者 沈秀英 彭毛 郭志宏 李伟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3-35,共3页
为分析感染高原鼠兔的皮蝇蛆分子分类地位,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对6株感染高原鼠兔的皮蝇蛆的线粒体CO1基因片段进行扩增、克隆和测序,并将其序列与 GenBank中的皮蝇科、胃蝇科、狂蝇科的序列进行了比对分析,构建了遗传进化树。... 为分析感染高原鼠兔的皮蝇蛆分子分类地位,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对6株感染高原鼠兔的皮蝇蛆的线粒体CO1基因片段进行扩增、克隆和测序,并将其序列与 GenBank中的皮蝇科、胃蝇科、狂蝇科的序列进行了比对分析,构建了遗传进化树。结果显示,扩增出的CO1基因片段为688 bp,感染高原鼠兔的皮蝇蛆与皮蝇科的皮蝇蛆遗传距离更近,位于一个大的进化树分支上,其基因片段同源性为81.2%~86.6%;与胃蝇科的蝇蛆基因片段同源性为77.8%~80.4%,与羊狂蝇基因片段同源性为79.4%~79.8%。结果表明,试验中的6株感染高原鼠兔的皮蝇蛆之间的基因片段同源性98.1%~100%,为皮蝇科的皮蝇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鼠兔 皮蝇蛆 线粒体CO1基因 同源性分析 遗传进化树
下载PDF
感染高原属兔的皮蝇蛆Ⅲ期幼虫的电镜形态学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朵红 Tetsuo Nasu +1 位作者 李伟 吴润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71-77,共7页
为了观察感染高原鼠兔与感染牦牛、藏羚羊的皮蝇蛆Ⅲ期幼虫之间形态学上的区别,在青海省玉树县和称多县收集感染高原鼠兔的皮蝇蛆与本研究室以往收集保存的感染牦牛、藏羚羊皮蝇蛆进行比较研究。取出蝇蛆晾干酒精,用戊二醛液固定,切... 为了观察感染高原鼠兔与感染牦牛、藏羚羊的皮蝇蛆Ⅲ期幼虫之间形态学上的区别,在青海省玉树县和称多县收集感染高原鼠兔的皮蝇蛆与本研究室以往收集保存的感染牦牛、藏羚羊皮蝇蛆进行比较研究。取出蝇蛆晾干酒精,用戊二醛液固定,切下幼虫的头部和尾部用锇酸溶液固定,不同浓度的酒精脱水、临界点干燥、表面喷金后,扫描电镜观察。感染鼠兔的皮蝇蛆伪头部口裂背侧没有明显的肉质突起,腹面棘成连续的1簇,伪头突起与口裂之间有许多细密的小棘,气门板稍凸起,圆形,上面无棘;第10节腹面前缘棘大,圆形,后缘棘小,散在。与感染牦牛的牛皮蝇蛆、纹皮蝇蛆、中华皮蝇蛆及感染藏羚羊的皮蝇蛆在形态上有明显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词 皮蝇蛆 扫描电镜 形态学
下载PDF
斑痣盘菌科两新种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士娟 刘和云 +2 位作者 陈莉 刘艳兵 林英任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1-164,共4页
报道斑痣盘菌科的2个新分类单元,即生于细梗苔草Carex teinogyna死叶上的苔草皮下盘菌Hypoderma caricis sp.nov.和生于三尖杉Cephalotaxus fortunei枯枝上的三尖杉散斑壳Lophodermium cephalotaxi sp.nov.。对此二种进行了拉丁文... 报道斑痣盘菌科的2个新分类单元,即生于细梗苔草Carex teinogyna死叶上的苔草皮下盘菌Hypoderma caricis sp.nov.和生于三尖杉Cephalotaxus fortunei枯枝上的三尖杉散斑壳Lophodermium cephalotaxi sp.nov.。对此二种进行了拉丁文特征简介、汉文描述和讨论,并附有形态结构图。供研究标本保放在安徽农业大学森林保护教研室(AAUF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囊菌门 苔草皮下盘菌 三尖杉散斑壳
下载PDF
皮下盘菌属的两个新分类单元 被引量:1
13
作者 林英任 王士娟 +1 位作者 何宇峰 叶光斌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13,共3页
报道中国黄山产皮下盘菌属二新种:生于满山红Rhododendron mariesii叶片上的满山红皮下盘菌Hypoderma rhododendri-mariesii sp. nov.和生于野珠兰Stephanandra chenensis枝干上的野珠兰皮下盘菌H. stephanandrae sp. nov.。对它们作了... 报道中国黄山产皮下盘菌属二新种:生于满山红Rhododendron mariesii叶片上的满山红皮下盘菌Hypoderma rhododendri-mariesii sp. nov.和生于野珠兰Stephanandra chenensis枝干上的野珠兰皮下盘菌H. stephanandrae sp. nov.。对它们作了拉丁文特征简介、汉文描述和图解。模式标本存放在安徽农业大学森林保护教研室(AAUFP),合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下盘菌属 满山红皮下盘菌 野珠兰皮下盘菌 新种
下载PDF
皮蝇Hypodermin C基因的克隆及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东英 罗建勋 +8 位作者 唐立刚 关贵全 马米玲 刘志杰 刘爱红 党志胜 王艳华 殷宏 欧阳五庆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6,共4页
参照牛皮蝇HypoderminC(HC)基因的核苷酸序列 ,设计了 1对引物 ,以牛皮蝇总RNA为模板 ,用RT PCR扩增了牛皮蝇HC基因 ,将扩增基因进行克隆测序。测序结果表明 ,所获得基因与已知序列同源性达 99.4 5 %。同时 ,将该基因与表达载体 pGEX 4... 参照牛皮蝇HypoderminC(HC)基因的核苷酸序列 ,设计了 1对引物 ,以牛皮蝇总RNA为模板 ,用RT PCR扩增了牛皮蝇HC基因 ,将扩增基因进行克隆测序。测序结果表明 ,所获得基因与已知序列同源性达 99.4 5 %。同时 ,将该基因与表达载体 pGEX 4T 1连接 ,构建并获得阳性重组表达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蝇 HypoderminC基因 基因克隆 表达载体 牛皮 蝇蛆病
下载PDF
驯鹿鹿皮蝇蛆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博 李云章 +2 位作者 杨晓野 古革军 乌日山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0-23,共4页
2007年5月至2009年10月,在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分别对708只、445只和498只驯鹿进行了皮蝇幼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该病的病原为双翅目、皮蝇科、皮蝇属的鹿皮蝇的各期幼虫,其成蝇一般在6月初出现,7月~8月... 2007年5月至2009年10月,在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分别对708只、445只和498只驯鹿进行了皮蝇幼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该病的病原为双翅目、皮蝇科、皮蝇属的鹿皮蝇的各期幼虫,其成蝇一般在6月初出现,7月~8月为侵袭高峰期,9月末10月初消失。在鄂温克民族乡的驯鹿3a内鹿皮蝇幼虫的平均感染率为22.42%,平均感染强度为16个/只,最高的达98个/只。驯鹿鹿皮蝇幼虫主要寄生于驯鹿的食道、胸腹背皮下等部位,并引起相应部位的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驯鹿 鹿皮蝇幼虫 流行病学
下载PDF
牛皮蝇幼虫蛋白表达谱及一种高表达蛋白的分离纯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付伟 李鹏飞 +4 位作者 娄亚南 金素钰 黄林 林亚秋 郑玉才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8-31,共4页
研究分析了牦牛皮蝇幼虫蛋白表达谱,为牛皮蝇的基础研究和蛆病防控提供数据。试验提取了从牦牛皮下采集的中华皮蝇(H.sinense)幼虫总蛋白,SDS-PAGE分析幼虫蛋白表达谱,用分子筛和离子交换层析对一种高表达蛋白进行纯化,并对表达谱中差... 研究分析了牦牛皮蝇幼虫蛋白表达谱,为牛皮蝇的基础研究和蛆病防控提供数据。试验提取了从牦牛皮下采集的中华皮蝇(H.sinense)幼虫总蛋白,SDS-PAGE分析幼虫蛋白表达谱,用分子筛和离子交换层析对一种高表达蛋白进行纯化,并对表达谱中差异极大的两个样品进行双向电泳和质谱分析。结果显示,幼虫个体间蛋白表达谱存在不同程度差异,约23%的个体中含有一种分子质量约为78ku的高表达蛋白,纯化并获得了该蛋白质;双向电泳分别获得了312±24和284±13个蛋白点,但对其中的4个蛋白点进行质谱分析,未得到分数高的匹配结果。研究获得了牛皮蝇幼虫蛋白表达谱和纯化的蛋白质,为进一步研究牛皮蝇幼虫的基因表达特征、蛋白质功能等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牛皮蝇幼虫 双向电泳 蛋白质纯化
下载PDF
悬钩子皮下盘菌种内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子标记 被引量:1
17
作者 何宇峰 桂先群 +2 位作者 叶光斌 王士娟 林英任 《菌物研究》 CAS 2006年第4期1-4,共4页
对悬钩子皮下盘菌(Hypoderma rubi)15个菌株进行RAPD分析,从RAPD-PCR扩增结果得知此菌种内遗传多样性丰富。利用DPS软件,根据类平均法(UPGMA)对各菌株构建遗传距离聚类图。结果是15个菌株在遗传距离4.84水平上被分为3大类:第一类包括8... 对悬钩子皮下盘菌(Hypoderma rubi)15个菌株进行RAPD分析,从RAPD-PCR扩增结果得知此菌种内遗传多样性丰富。利用DPS软件,根据类平均法(UPGMA)对各菌株构建遗传距离聚类图。结果是15个菌株在遗传距离4.84水平上被分为3大类:第一类包括8个菌株,寄主相同的菌株和采集地相同的菌株分别优先聚在一起;第二类包含3个菌株,它们均采自同一地点,亲缘关系相近的菌株被优先聚类;第三类包括4个菌株,也是寄主相同的菌株优先聚在一起。该结果表明,寄主和采集地对悬钩子皮下盘菌种内亲缘关系均产生影响,且寄主的影响较大。另外,菌株间差异与寄生部位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钩子皮下盘菌 遗传多样性 RAID分析
下载PDF
马尾松赤落叶病的流行规律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京元 罗治建 +4 位作者 赵升平 徐红梅 汤景明 彭军 郭启华 《林业科技开发》 2007年第1期40-42,共3页
研究了马尾松赤落叶病在湖北省的分布及危害、症状和病原,着重研究了该病的流行规律。结果表明,松赤落叶病流行的主要诱因是气象因素,它决定于前一年的冬季气温和当年降雨量,其发生流行与头年冬季气温呈正相关,与当年降雨量呈负相关。... 研究了马尾松赤落叶病在湖北省的分布及危害、症状和病原,着重研究了该病的流行规律。结果表明,松赤落叶病流行的主要诱因是气象因素,它决定于前一年的冬季气温和当年降雨量,其发生流行与头年冬季气温呈正相关,与当年降雨量呈负相关。在目前连续暖冬的条件下,降雨量是最关键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赤落叶病 流行规律 周年发生规律
下载PDF
微量伊维菌素注射剂对牦牛皮蝇幼虫的驱除效力试验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李春花 蔡进忠 +3 位作者 李剑 昂青东珠 何国声 曹杰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8年第6期13-14,共2页
选择当年犊牦牛154头,9月下旬用伊维菌素注射液分别按2,5,10,20μg/kg剂量注射给药,进行牦牛皮蝇幼虫的驱除效力试验,翌年3月中旬和5月下旬检查防治效果。结果:2μg/kg剂量组的平均驱净率为90.32%,平均驱虫率93.76%,5,10,20μg/kg剂量... 选择当年犊牦牛154头,9月下旬用伊维菌素注射液分别按2,5,10,20μg/kg剂量注射给药,进行牦牛皮蝇幼虫的驱除效力试验,翌年3月中旬和5月下旬检查防治效果。结果:2μg/kg剂量组的平均驱净率为90.32%,平均驱虫率93.76%,5,10,20μg/kg剂量组感染率为0,驱净率和驱虫率均达100%。试验证明:伊维菌素注射液微量驱除牛皮蝇幼虫高效安全经济,最佳剂量为5μ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维菌素注射剂 牦牛 皮蝇幼虫 驱虫
下载PDF
埃普利诺菌素浇泼剂对牦牛皮蝇幼虫驱除效果试验 被引量:24
20
作者 蔡进忠 李春花 +3 位作者 拉环 李剑 孙延生 昂青东珠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9年第5期10-12,共3页
应用埃普利诺菌素浇泼剂驱除牦牛皮蝇幼虫,并设埃普利诺菌素注射剂药物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结果:剖检埃普利诺菌素浇泼剂300μg/kg,400μg/kg,500μg/kg剂量组牦牛与药物对照埃普利诺菌素注射剂组及伊维菌素浇泼剂组牦牛,均未检出皮蝇... 应用埃普利诺菌素浇泼剂驱除牦牛皮蝇幼虫,并设埃普利诺菌素注射剂药物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结果:剖检埃普利诺菌素浇泼剂300μg/kg,400μg/kg,500μg/kg剂量组牦牛与药物对照埃普利诺菌素注射剂组及伊维菌素浇泼剂组牦牛,均未检出皮蝇1期幼虫,而阳性对照组牦牛皮蝇1期幼虫感染率35.0%,平均感染强度29.4(9~53)条。翌年3、5月份两次触摸检查牛背部皮下瘤疤和皮肤虫孔,4个药物试验组牦牛均未检出,而阳性对照组牦牛两次检查平均感染率45.16%,平均感染强度6.45个。试验证明埃普利诺菌素浇泼剂低、中、高3个剂量对寄生于牦牛的皮蝇幼虫驱净率、驱虫率均达100.0%,高效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普利诺菌素浇泼剂 牦牛 皮蝇幼虫 驱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