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服用ARV药物致低血红蛋白血症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刘志斌 金艳涛 +2 位作者 刘会娟 郭会军 蒋自强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26-228,232,共4页
目的调查了解河南省服用抗逆转录病毒(ARV)药物致低血红蛋白血症艾滋病者生存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使用中文版WHOQOL-HIV-BREF量表,对河南省某三市县艾滋病高发农村地区71例服用ARV致低血红蛋白血症艾滋病者进行问卷调查,计算生... 目的调查了解河南省服用抗逆转录病毒(ARV)药物致低血红蛋白血症艾滋病者生存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使用中文版WHOQOL-HIV-BREF量表,对河南省某三市县艾滋病高发农村地区71例服用ARV致低血红蛋白血症艾滋病者进行问卷调查,计算生存质量总分及各领域得分,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提示性别、年龄、学历、婚姻状况、体重指数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对患者生存质量各领域得分及总分有一定影响。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患者自身健康状况总的主观感受与性别相关(P<0.05);心理领域的得分与年龄及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相关(P<0.05);独立性领域得分、社会关系领域得分及生存质量总分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相关(P<0.05)。结论多种因素同时影响着服用ARV致低血红蛋白血症艾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针对影响因素给予积极干预,特别是加强基础疾病治疗,提高CD4+T细胞计数,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生存质量 中文版WHOQOL—HIV—BREF量表 低血红蛋白血症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低血红蛋白血症患者生存质量的评价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刘志斌 蒋自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2548-2550,共3页
目的了解河南省农村地区艾滋病合并低血红蛋白血症患者的生存质量,为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使用世界卫生组织艾滋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HIV-BREF)的中文版,对河南省某3个地区艾滋病高发村71例艾滋病合... 目的了解河南省农村地区艾滋病合并低血红蛋白血症患者的生存质量,为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使用世界卫生组织艾滋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HIV-BREF)的中文版,对河南省某3个地区艾滋病高发村71例艾滋病合并低血红蛋白血症患者进行调查,计算生存质量总分及各领域得分并与常模进行比较。结果艾滋病合并低血红蛋白血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分分别为:生理领域(12.69±1.58)分,心理领域(12.39±1.67)分,独立性领域(11.61±1.67)分,社会关系领域(12.56±1.69)分,环境领域(12.11±1.57)分,精神支柱和个人信仰领域(10.65±1.81)分,自我总的生存质量及健康状况(11.58±2.19)分。患者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以及自我总的生存质量及健康状况方面的得分低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独立性领域、环境领域和精神支柱个人信仰领域的得分与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滋病合并低血红蛋白血症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低于普通人群,因此需要全社会继续加强对患者的救治及关怀力度,加强对疾病的治疗,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生存质量 低血红蛋白血症
下载PDF
某石化企业接苯工人外周血象改变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7
3
作者 陈仁强 李相鑫 于素芳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15年第2期81-84,共4页
目的探讨苯接触人员外周血象的改变和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对某石化企业的672名企业职工(接触组538人,对照组134人)进行血常规检查,分析性别、工龄、年龄、接触水平等影响因素和血常规检查结果的关联。结果工作场所定点检测苯浓度合格率为... 目的探讨苯接触人员外周血象的改变和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对某石化企业的672名企业职工(接触组538人,对照组134人)进行血常规检查,分析性别、工龄、年龄、接触水平等影响因素和血常规检查结果的关联。结果工作场所定点检测苯浓度合格率为94.3%,个体检测合格率为100%。接触组外周血象异常检出率为7.25%,白细胞减少的检出率为4.65%,高于对照组(χ2=8.014、4.388,P<0.05)。接苯女工红细胞异常(减少)检出率为7.21%,男工为1.4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24,P<0.01);接苯女工血红蛋白异常(减少)检出率为3.60%,男工为0.2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12,P<0.01)。接触组白细胞计数减少以及外周血象异常的检出率有随接触水平的增加而增高的趋势(趋势χ2=4.968、9.296,P<0.05)。红细胞、血红蛋白减少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女性,OR值分别为5.450和15.925(P<0.05);外周血象异常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高接触水平和女性,其OR值分别为4.808和3.108(P<0.05)。结论长期接触苯可导致外周血象异常;苯接触对女性的红细胞、血红蛋白损害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象 红细胞减少 血红蛋白减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