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视网膜母细胞瘤血管生成拟态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牛膺筠 刘夫玲 +1 位作者 杨莹 袁春燕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18-322,共5页
目的探讨视网膜母细胞瘤(Rb)标本中是否存在血管生成拟态(VM),并分析VM与Rb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的关系,进一步阐述VM的临床意义。方法实验研究。收集60例Rb患者、1... 目的探讨视网膜母细胞瘤(Rb)标本中是否存在血管生成拟态(VM),并分析VM与Rb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的关系,进一步阐述VM的临床意义。方法实验研究。收集60例Rb患者、10例正常人视网膜组织石蜡标本及相关临床病理资料,应用过碘酸-雪夫(PAS)与CD34双重染色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60例Rb中是否存在VM和分布,观察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特点;检测HIF-1α、VEGF蛋白表达,分析Rb瘤组织中VM与HIF-1α、VEGF表达的关系;用CD34抗体进行肿瘤血管内皮染色,并计数肿瘤微血管密度(MVD)。Rb和正常视网膜组织中的VM、HIF-1α、VEGF蛋白阳性表达的比较采用X^2检验;VM阳性组和VM阴性组的MVD值的比较采用q检验。结果HE染色法观察到Rb中存在VM,其为Rb细胞构成的管腔样结构,无内皮细胞衬覆,腔内可见红细胞。CD34和PAS双重染色结合CD34、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一步证明Rb中存在VM,60例Rb中VM阳性率为18.33%(11/60),其中随着R-E分级的增高,VM阳性表达率明显增加,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X^2=8.861,P〈0.05);分化型Rb中VM阳性率(4.34%)低于未分化型中VM阳性率(22.02%)(X^2=4.872,P〈0.05);此外,HIF-1α、VEGF在Rb的VM形成过程中的阳性表达率依次为VM阳性组大于VM阴性组大于正常组;微血管密度计数高低与VM的表达有关,VM阴性组的MVD值(49.77±2.05)高于VM阳性组MVD值(36.53±1.15)。结论Rb中存在VM,且肿瘤恶性程度越高,形成VM能力越强。存在VM的Rb组织HIF-1α、VEGF高表达,提示HIF-1α、VEGF在VM的形成中可能起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母细胞瘤 新生血管化 病理性 缺氧诱导因子1 Α亚基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