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IF-1α、Tiam1表达对食管癌侵袭、淋巴结转移以及放疗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范小玲 刘文其 +1 位作者 毛艳 康敏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90-595,共6页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iam1)表达对食管癌侵袭性、淋巴结转移以及放疗疗效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SP)检测HIF-1α、Tiam1在33例食管癌组织、15例正常食管黏膜...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iam1)表达对食管癌侵袭性、淋巴结转移以及放疗疗效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SP)检测HIF-1α、Tiam1在33例食管癌组织、15例正常食管黏膜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食管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对食管癌放疗疗效和预后的影响.结果:食管癌组织HIF-1α及Tiam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是66.7%和72.7%,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阳性表达率为6.7%,P<0.05);HIF-1α蛋白的表达程度与N分期有显著正相关性(P<0.05),Tiam1蛋白表达程度与临床分期及N分期有显著正相关性(P<0.05),而两者均与年龄、性别、病变长度、组织学分级、T分期无明显相关性;HIF-1α蛋白表达阳性组和阴性组放疗后近期完全缓解率及中位生存期分别是9.1%,9mo和63.6%,25mo,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HIF-1α蛋白阳性组与阴性组放疗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40.9%、13.6%、6.8%和90.9%、54.5%、36.4%,log-rank检验他们之间生存曲线有显著性差异(P<0.01);经相关分析,HIF-1α及Tiam1蛋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r=0.433,P<0.05).结论:HIF-1α及Tiam1蛋白过表达对食管癌的淋巴结转移有促进作用;HIF-1α过表达对食管癌放疗有抗拒作用,因此影响了放疗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乏氧诱导因子-1Α 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 放射疗法
下载PDF
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工作记忆与焦虑情绪及血浆低氧诱导因子1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韩林华 刘晨 +1 位作者 王红阳 郭霞 《医学综述》 2015年第17期3245-3247,共3页
目的了解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工作记忆与焦虑情绪状况,探讨两者与血浆低氧诱导因子1(HIF-1)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确诊为老年OSAHS患者121例作为OSAHS组,另外选... 目的了解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工作记忆与焦虑情绪状况,探讨两者与血浆低氧诱导因子1(HIF-1)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确诊为老年OSAHS患者121例作为OSAHS组,另外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老年人(排除OSAHS疾病)120例为对照组。分别采用修订的韦氏记忆量表(WMS-CR)、酶联免疫吸附法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的工作记忆情况、HIF-1水平及焦虑情况进行评价。结果OSAHS组工作记忆各项评分、SAS评分低于对照组,血浆HIF-1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SAHS组焦虑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OSAHS组患者焦虑评分与WMS-CR各项评分呈负相关,HIF-1水平与WMS-CR各评分呈负相关(P<0.05);OSAHS患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与WMS-CR各项评分呈负相关,与血浆HIF-1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OSAHS患者可使工作记忆受到损伤,产生焦虑情绪,伴有血清HIF-1水平的升高;OSAHS患者的工作记忆损伤与HIF-1水平和焦虑情绪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工作记忆 焦虑情绪 低氧诱导因子1
下载PDF
丹参酮ⅡA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网络分析及实验验证
3
作者 郝健亨 王海军 +1 位作者 曹玉霞 冀来喜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4年第21期5243-5249,共7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丹参酮(Tan)ⅡA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潜在靶点与通路之间关系,并对部分作用机制进行验证。方法收集并分析TanⅡA和NAFLD的共有靶点基因,通过拓扑和分子复合体检测(MCODE)分析筛...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丹参酮(Tan)ⅡA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潜在靶点与通路之间关系,并对部分作用机制进行验证。方法收集并分析TanⅡA和NAFLD的共有靶点基因,通过拓扑和分子复合体检测(MCODE)分析筛选关键基因,通过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选择关键通路,通过动物实验加以验证。结果收集到TanⅡA和NAFLD交集靶点150个;拓扑分析得到核心靶点为Toll样受体(TLR)4、蛋白激酶B(AKT)等;MCODE分析得到核心靶点为TLR4、核受体亚家族1I组成员(NR1I)2等;GO富集分析发现,TanⅡA的NAFLD基因主要参与氧化应激和缺氧等生物学过程;KEGG富集分析发现,TLR和缺氧诱导因子(HIF)等信号通路参与NAFLD的发病。动物实验表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及肝组织中TLR4、核转录因子(NF)-κB、HIF-1α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TanⅡA组以上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TanⅡA可以降低血脂和炎症水平,改善NAFLD大鼠的肝功能,其机制可能与调节TLR4/NF-κB/HIF-1α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丹参酮ⅡA 非酒精性脂肪肝 Toll样受体4 低氧诱导因子-1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