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子染色(i-scan)系统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彦斌 孙敏娴 +2 位作者 马文强 刘粤颖 李波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5年第6期573-575,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电子染色(i-scan)系统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CAG)的价值。方法将29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普通白光内镜检查和i-scan系统模式检查,根据肉眼所见管腔黏膜的变化,判断是否有胃黏膜萎缩,取黏膜做病理检查,再与病理组织... 目的探讨内镜电子染色(i-scan)系统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CAG)的价值。方法将29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普通白光内镜检查和i-scan系统模式检查,根据肉眼所见管腔黏膜的变化,判断是否有胃黏膜萎缩,取黏膜做病理检查,再与病理组织学结果比较分析。结果普通内镜检查组诊断CAG 66个,诊断率为47.8%;i-scan模式检查组诊断CAG 96个,诊断率为62.3%。普通内镜下诊断萎缩性胃炎66例病理确诊42例,符合率63.6%;i-scan模式下诊断萎缩性胃炎96例病理确诊85例,符合率88.5%;普通内镜下取活检诊断萎缩性胃炎42例,其中伴上皮内瘤变17例;i-scan模式下取活检诊断萎缩性胃炎85例,其中伴上皮内瘤变37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scan模式与普通白光模式相比更容易发现胃黏膜萎缩的病变位置,有助于萎缩性胃炎的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can 内镜检查 胃炎
下载PDF
i-Scan染色在消化内镜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尚辉辉 宋文先 陈欣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4年第8期975-977,共3页
本文通过回顾分析i-Scan染色的原理、与NBI染色对比存在的优势及其在上下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中应用的相关文献,体现i-Scan染色在消化内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有利于发现微小病灶,大致预测病理诊断,指导靶向活检,在临床工作中值得推广。
关键词 i-scan染色 消化内镜
下载PDF
I-Scan技术联合靛胭脂染色在结直肠息肉性质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立卫 刘云霞 +2 位作者 刘东国 王焕英 吴华清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20期124-124,126,共2页
目的:探讨I-Scan技术联合靛胭脂染色在结直肠息肉性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结直肠息肉患者105例(192个息肉),依次采用普通模式、I-Scan模式、I-Scan模式联合靛胭脂染色进行观察,并行病理组织学检查,比较检测结果。结果:病理结果... 目的:探讨I-Scan技术联合靛胭脂染色在结直肠息肉性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结直肠息肉患者105例(192个息肉),依次采用普通模式、I-Scan模式、I-Scan模式联合靛胭脂染色进行观察,并行病理组织学检查,比较检测结果。结果:病理结果显示肿瘤性息肉125个,非肿瘤性息肉67个。I-Scan联合靛胭脂染色对结直肠息肉性质诊断较单独应用普通模式观察,其准确度及敏感度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I-Scan联合靛胭脂染色技术与I-scan技术对结直肠息肉性质的预测优于普通内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息肉 肠镜检查 i-scan技术 靛胭脂染色
下载PDF
i-scan成像技术与碘染色对Barrett食管诊断价值和对比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卢秀珊 张梅 +2 位作者 梁达强 谢金霞 朱柏桂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21期177-180,共4页
目的探究i-scan成像技术与碘染色对Barrett食管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7月由于各种上消化道症状至我院行内镜检查而疑诊为BE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碘染色组﹑i-scan成像组及对照组,各40例。... 目的探究i-scan成像技术与碘染色对Barrett食管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7月由于各种上消化道症状至我院行内镜检查而疑诊为BE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碘染色组﹑i-scan成像组及对照组,各40例。三组患者分别采用碘染色﹑i-scan成像和常规内镜随机4象限活检,比较三组患者的病理符合率及BE中肠化﹑不典型增生和早期腺癌的检出率。结果三组患者病理符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碘染色组和i-scan成像组的病理符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碘染色组和i-scan成像组的病理符合率的比较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BE中肠化﹑不典型增生和早期腺癌检出率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scan成像技术与碘染色同随机4象限活检相比,具有较高的病理符合率,对于BE的诊断价值大,但是对于BE食管中肠化﹑不典型增生和早期腺癌的检出率的提升并没有意义,尚需要更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can成像技术 碘染色 Barrett食管(BE) 诊断
下载PDF
i-Scan染色与色素内镜技术诊断大肠肿瘤对比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彬 赵清喜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5年第2期123-126,共4页
目的探讨i-Scan染色内镜技术在大肠肿瘤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高分辨率结肠镜检出大肠息肉样病变180个,应用i-Scan放大观察病变腺管开口类型(PP),预测病变的病理类型,并与染色内镜及病理组织学进行对照研究。结果高分辨率结肠... 目的探讨i-Scan染色内镜技术在大肠肿瘤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高分辨率结肠镜检出大肠息肉样病变180个,应用i-Scan放大观察病变腺管开口类型(PP),预测病变的病理类型,并与染色内镜及病理组织学进行对照研究。结果高分辨率结肠镜i-Scan染色对大肠肿瘤的诊断敏感度为86.2%,特异度为78.9%,准确度为87.4%,阳性预测值为89.8%,阴性预测值为72.5%。色素内镜对大肠肿瘤的诊断敏感度为90.2%,特异度为85.9%,准确度为90.8%,阳性预测值为93.2%,阴性预测值为80.3%。两者对大肠肿瘤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分辨率结肠镜i-Scan染色能较准确预测大肠肿瘤的病理类型,准确度与色素内镜相当,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can 大肠肿瘤 色素内镜 腺管开口类型(PP)
下载PDF
高清放大胃镜联合i-scan电子染色诊断早期胃癌的价值 被引量:4
6
作者 吴春晓 王双军 +5 位作者 周斌 侯光明 王飞龙 张军 苏正虹 许宏宙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5年第30期4876-4879,共4页
目的:探讨高清放大胃镜联合i-scan电子染色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分院2011-01/2013-12 70例疑似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高清放大胃镜联合i-scan电子染色检查,并且以手术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评价高... 目的:探讨高清放大胃镜联合i-scan电子染色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分院2011-01/2013-12 70例疑似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高清放大胃镜联合i-scan电子染色检查,并且以手术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评价高清放大胃镜联合i-scan电子染色对早期胃癌的诊断效果.结果:病理诊断检查良性病灶50例,恶性病灶20例.高清放大胃镜联合i-scan电子染色检查良性病灶48例,恶性病灶22例.高清放大胃镜联合i-scan电子染色检查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95.0%、94.0%.高清放大胃镜联合i-scan电子染色检查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性,Kappa=0.825.20例早期胃癌患者中8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12例胃癌根治术.高清放大胃镜联合i-scan电子染色评估浸润深度与病理结果一致性达到90.0%,且Kappa=0.981.结论:临床中对于早期胃癌应用高清放大胃镜联合i-scan电子染色诊断具有较好的诊断效果.同时,高清放大胃镜联合i-scan电子染色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也比较高,且临床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 胃癌 高清放大胃镜 i-scan 电子染色 诊断价值
下载PDF
高清智能电子染色内镜技术I-SCAN在早期胃癌及胃癌前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0
7
作者 冒雨虹 张德庆 丁祥林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214-217,共4页
目的探讨高清智能电子染色内镜技术I-SCAN在早期胃癌及胃癌前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苏州市吴中区甪直人民医院及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科门诊接受胃镜检查的1200例就诊者,随机分为白光内镜组和I-SCAN内... 目的探讨高清智能电子染色内镜技术I-SCAN在早期胃癌及胃癌前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苏州市吴中区甪直人民医院及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科门诊接受胃镜检查的1200例就诊者,随机分为白光内镜组和I-SCAN内镜组,每组各600例。两组分别应用白光内镜和I-SCAN内镜检查,比较两组的早期胃癌及胃癌前病变检出率。结果与白光内镜组相比,I-SCAN内镜组的早期胃癌检出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结论与白光内镜相比,I-SCAN内镜可显著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其在胃癌筛查中比普通白光内镜具有更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清智能电子染色内镜技术i-scan 内镜检查 胃癌
下载PDF
智能扫描仪I-Scan校准方法研究
8
作者 丁建萍 张俊 《航空工程进展》 2014年第2期206-211,共6页
在激光跟踪仪发展的基础上,发展了可扩展激光跟踪仪功能的设备——智能扫描仪I-Scan,而对于它的校准问题,尚无相关国家标准或企业标准可以依据。通过智能扫描仪I-Scan对标准平面块规和标准球规进行扫描,并将扫描结果与高精度测量机测量... 在激光跟踪仪发展的基础上,发展了可扩展激光跟踪仪功能的设备——智能扫描仪I-Scan,而对于它的校准问题,尚无相关国家标准或企业标准可以依据。通过智能扫描仪I-Scan对标准平面块规和标准球规进行扫描,并将扫描结果与高精度测量机测量结果进行比对,满足智能扫描仪扫描精度和定位精度的要求;对智能扫描仪I-Scan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分析,解决了智能扫描仪的校准及评定。研究结果对智能扫描仪的校准及评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跟踪仪 智能扫描仪i-scan 校准 不确定度
下载PDF
I-Scan电子染色检查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荣德钊 李娜 +1 位作者 郑权 彭柳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5期173-175,193,共4页
目的探讨高清智能电子染色内镜(I-Scan)电子染色检查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珠海市香洲区第二人民医院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收治的89例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 目的探讨高清智能电子染色内镜(I-Scan)电子染色检查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珠海市香洲区第二人民医院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收治的89例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检查方法分成A(30例)、B(30例)、C(29例)三组。A组予以高清内镜白光模式检查,B组予以I-Scan电子染色检查,C组予以放大染色内镜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三种不同检查方法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漏诊率、敏感度及特异度情况。结果B组检出率高于A组和C组,漏诊率低于A组和C组(P<0.05);I-Scan电子染色检查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高于高清内镜白光模式检查和放大染色内镜检查结果(P<0.05)。结论I-Scan电子染色检查可提高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临床诊断价值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can 早期食管癌 癌前病变 诊断价值
下载PDF
Optical diagnosis of colorectal polyps using high-definition i-scan: An educational experience
10
作者 Mariёlle WE Bouwens Rogier de Ridder +4 位作者 Ad AM Masclee Ann Driessen Robert G Riedl Bjorn Winkens Silvia Sanduleanu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3年第27期4334-4343,共10页
AIM:To examine performances regarding prediction of polyp histology using high-definition (HD) i-scan in a group of endoscopists with varying levels of experience. METHODS:We used a digital library of HD i-scan still ... AIM:To examine performances regarding prediction of polyp histology using high-definition (HD) i-scan in a group of endoscopists with varying levels of experience. METHODS:We used a digital library of HD i-scan still images, comprising twin pictures (surface enhancement and tone enhancement), collected at our university hospital. We defined endoscopic features of adenomatous and non-adenomatous polyps, according to the following parameters:color, surface pattern and vascular pattern. We familiarized the participating endoscopists on optical diagnosis of colorectal polyps using a 20-min didactic training session. All endoscopists were asked to evaluate an image set of 50 colorectal polyps with regard to polyp histology. We classified the diagnoses into high confidence (i.e., cases in which the endoscopist could assign a diagnosis with certainty) and low confidence diagnoses (i.e., cases in which the endoscopist preferred to send the polyp for formal histology). Mean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and accuracy per endoscopist/image were computed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s tested using independent-samples t tests. High vs low confidence diagnoses were compared using the pairedsamples t test. RESULTS:Eleven endoscopists without previous experience on optical diagnosis evaluated a total of 550 images (396 adenomatous, 154 non-adenomatous). Mean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and accuracy for diagnosing adenomas were 79.3%, 85.7% and 81.1%, respectively.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between gastroenterologists and trainees regarding performances of optical diagnosis (mean accuracy 78.0%vs 82.9%,P = 0.098). Diminutive lesions were predicted with a lower mean accuracy as compared to non-diminutive lesions (74.2% vs 93.1%, P = 0.008). A total of 446 (81.1%) diagnoses were made with high confidence. High confidence diagnoses corresponded to a significantly higher mean accuracy than low confidence diagnoses (84.0% vs 64.3%, P = 0.008). A total of 319 (58.0%) images were evaluated as having excellent quality. Considering excellent quality images in conjunction with high confidence diagnosis, overall accuracy increased to 92.8%. CONCLUSION:After a single training session, endoscopists with varying levels of experience can already provide optical diagnosis with an accuracy of 8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ONOSCOPY High-definition i-scan Optical diagnosis Colorectal POLYPS Training
下载PDF
探讨i-scan内镜对结直肠微小病变检出意义
11
作者 徐晓光 薛方喜 +3 位作者 管恩翠 徐建 田峰 费志勇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8年第A01期36-39,共4页
目的 探讨i-scan内镜对结直肠微小病变的检出价值。方法 10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白光内镜组52例,i-scan内镜组50例,比较两组的微小病变检出率,并对其病理类型进行分析。结果 白光内镜组19例共检出结直肠微小病变26个,其中浅表型病变6个... 目的 探讨i-scan内镜对结直肠微小病变的检出价值。方法 10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白光内镜组52例,i-scan内镜组50例,比较两组的微小病变检出率,并对其病理类型进行分析。结果 白光内镜组19例共检出结直肠微小病变26个,其中浅表型病变6个,肿瘤性病变7个;i-scan内镜组28例共检出结直肠微小病变47个,其中浅表型病变24个,肿瘤性病变16个。白光内镜组与i-scan内镜组的微小病变检出率分别是36.54%(19/52)和56.00%(2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浅表型病变检出率分别为23.08%(6/26)和51.06%(24/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性病变检出率分别为26.92%(7/26)和34.04%(16/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scan内镜能增加结直肠微小病变,尤其是浅表型病变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can内镜 微小病变 浅表型病变
下载PDF
醋酸染色联合I-Scan电子染色检查对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及癌变的诊断价值
12
作者 胡丙根 黄志明 +1 位作者 谢顺龙 周超钦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8期57-60,共4页
研究醋酸染色联合I-Scan 电子染色检查对胃黏膜肠上皮化生(GIM)及癌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在江西省抚州市第五医院消化内镜诊疗中心接受胃镜检查的60例患者纳入研究对象,分别对其采取醋酸染色及I-Scan 电子染色检查... 研究醋酸染色联合I-Scan 电子染色检查对胃黏膜肠上皮化生(GIM)及癌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在江西省抚州市第五医院消化内镜诊疗中心接受胃镜检查的60例患者纳入研究对象,分别对其采取醋酸染色及I-Scan 电子染色检查,以最后手术病理切片结果为金标准,采用Kappa检验分析醋酸染色及合I-Scan 电子染色检查单独及联合检测结果与金标准的一致性。结果 经病理检验证实60例患者中35例为GIM,18例为胃黏膜癌变,7例为其他良性病变。醋酸染色、I-Scan 电子染色检查单独及联合检出GIM分别为32、34、35例,检出癌变分别为14、17、16例。经Kappa检测分析,醋酸检测GIM及胃黏膜癌变与手术病理结果的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697、0.661;I-Scan 电子染色检查检测GIM及胃黏膜癌变与手术病理结果的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761、0.718;醋酸染色联合I-Scan 电子染色检查检测GIM及胃黏膜癌变与手术病理结果的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931、0.918,显示出更高的诊断效能。结论 醋酸染色联合I-Scan 电子染色检查对GIM及胃黏膜癌变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染色 i-scan 电子染色 肠上皮化生 胃癌 诊断
下载PDF
i-Scan染色联合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结直肠广基隆起性腺瘤性息肉疗效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尚辉辉 宋文先 王静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7年第10期1068-1069,共2页
目的探讨i-Scan染色联合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治疗结直肠广基隆起性腺瘤性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477医院自2011年5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102例经病理确诊为腺瘤性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行电子结肠镜检查,对息肉行i... 目的探讨i-Scan染色联合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治疗结直肠广基隆起性腺瘤性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477医院自2011年5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102例经病理确诊为腺瘤性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行电子结肠镜检查,对息肉行i-Scan染色+放大内镜检查,行EMR治疗,留取完整标本送病理检查,创面均给予钛夹封闭。结果本组102例患者共检出150枚息肉,直径为0.8~2.0 cm,均为广基隆起性腺瘤性息肉。术后病理诊断:腺瘤性息肉148枚,术后1个月复查见病变部位黏膜光滑,未见息肉及病变黏膜残留;低级别上皮内瘤变2枚,未追加外科手术,随访3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及他处转移。结论依据i-Scan染色预测息肉的组织学病理较确切,腺瘤性息肉系癌前病变,行EMR可完整切除息肉,减少息肉的复发,有助于发现早期癌变,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can染色 内镜黏膜切除术 腺瘤性息肉
下载PDF
i-Scan染色对结肠息肉病理类型判断的准确率 被引量:3
14
作者 尚辉辉 宋文先 +1 位作者 陈欣 段军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15年第5期278-280,共3页
[目的]探讨i-Scan染色对结肠息肉病理类型判断的准确率。[方法]对本院门诊及住院行电子结肠镜检查确诊存在息肉的200例共350枚息肉应用PENTAX9330i高清染色电子结肠镜检查及对息肉行i-Scan染色+放大内镜检查,均在p模式、v模式及c模式下... [目的]探讨i-Scan染色对结肠息肉病理类型判断的准确率。[方法]对本院门诊及住院行电子结肠镜检查确诊存在息肉的200例共350枚息肉应用PENTAX9330i高清染色电子结肠镜检查及对息肉行i-Scan染色+放大内镜检查,均在p模式、v模式及c模式下观察息肉腺管开口、血管形态以了解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及肠癌各有何独特表现,从而指导精确活检,初步诊断息肉的性质,并与病检结果进行比较。[结果]350枚息肉,依据i-Scan染色初步判断为炎性息肉38例,增生性息肉84例,腺瘤性息肉196例,肠癌32例;病理结果示炎性息肉40例,增生性息肉80例,腺瘤性息肉198例,肠癌32例;i-Scan染色与病理结果比较符合率达97.71%。[结论]通过i-Scan染色初步判断结肠息肉的病理类型准确率高,临床上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息肉 i-scan染色 病理类型 准确性
原文传递
智能染色技术内镜在鼻咽部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探索
15
作者 楚铜 王秋丽 +1 位作者 胥伟华 魏峻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5期63-68,共6页
目的 比较白光内镜和智能染色技术(i-Scan)内镜对鼻咽肿物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2月于该科发现鼻咽肿物并取得活检病理结果的患者127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9年1月-2020年12月使用白光内镜的59例,2021年1月-2021年1... 目的 比较白光内镜和智能染色技术(i-Scan)内镜对鼻咽肿物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2月于该科发现鼻咽肿物并取得活检病理结果的患者127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9年1月-2020年12月使用白光内镜的59例,2021年1月-2021年12月使用i-Scan内镜的68例。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评估i-Scan内镜下鼻咽肿物的微血管形态和病变边界等,并与病理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i-Scan内镜诊断鼻咽肿物的特异度和准确率高于白光内镜(91.80%和86.00%,91.17%和86.44%),敏感度低于白光内镜(85.71%和88.89%),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i-Scan组诊断一致性较白光组略高(Kappa值为0.619和0.588);i-Scan组病变部位边界评分、微血管评分,以及两者总分,与病理评分呈正相关(r=0.429,r=0.421和r=0.4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于鼻咽癌,内镜下均观察到典型的紊乱扭曲黏膜下血管(SV)和树枝状血管(BV)等,对于大部分良性病变,内镜下可观察到扩张且分布规律的SV和BV,无论病理良恶性,鼻咽部未观察到明显的上皮内乳头状毛细血管袢(IPCL)。结论 i-Scan内镜对鼻咽肿物诊断效能高于白光内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物 i-scan内镜 白光内镜 诊断
下载PDF
基于I-Scan系统的人颞下颌关节负荷分析模型的建立及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正 麦志辉 +3 位作者 涂少勤 卢红飞 陈琳 艾虹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5期14-17,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I-Scan压力分布测试系统的冰鲜人颞下颌关节(TMJ)负荷分析模型的建立及其咬合加载研究。方法通过口内检查、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T)及磁共振成像(MRI)筛选出咬合关系及颞下颌关节正常的冰鲜头颅标本3例,利用I-Scan系统及动磁... 目的探讨基于I-Scan压力分布测试系统的冰鲜人颞下颌关节(TMJ)负荷分析模型的建立及其咬合加载研究。方法通过口内检查、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T)及磁共振成像(MRI)筛选出咬合关系及颞下颌关节正常的冰鲜头颅标本3例,利用I-Scan系统及动磁式力学加载机建立人TMJ负荷分析模型,记录并分析予前倾12°,107、214、321 N加载力时的双侧TMJ上、下腔关节面压力分布情况。结果 (1)建立了能即时反映TMJ关节面压力分布及接触面积的测试模型;(2)各力值加载时,关节面高压力区均位于髁突前斜面和关节结节后斜面外侧;(3)随着加载力值的增加,除左上关节腔面压力峰值在107 N与214 N组、214 N与321 N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余关节腔面压力峰值均逐渐增加(P<0.05),但增幅不成比例;(4)各力值加载时,同侧关节腔面压力峰值,上腔均较下腔低(P<0.05);(5)各力值加载时,双侧对应关节腔面压力峰值,左侧均比右侧低(P<0.05)。结论以I-Scan系统为基础建立的人TMJ关节面压力分析模型,能较为真实、直观地反映关节面的压力分布情况;予模拟加载时,压力集中区均位于髁突前斜面和关节结节后斜面外侧,冰鲜关节盘仍有一定的缓冲作用,使上腔关节腔面压力峰值均较下腔低;双侧关节的不对称性使异侧关节面压力峰值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实验力学 压力分布 i-scan系统
原文传递
i-Scan染色对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诊断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尚辉辉 焦莉 +1 位作者 宋文先 王静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968-970,共3页
目的探讨i-Scan染色对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477医院自2013年6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42例行电子胃镜检查结合i-Scan染色确诊为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i-Scan染色结合放大内镜检查,观察... 目的探讨i-Scan染色对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477医院自2013年6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42例行电子胃镜检查结合i-Scan染色确诊为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i-Scan染色结合放大内镜检查,观察食管下段近贲门处黏膜,于异常黏膜所见处靶向取活检,与病检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42例患者经i-Scan染色,依据镜下特异性表现符合为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结合病理检查确诊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结论通过i-Scan染色可初步诊断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并且可以发现许多白光下不易发现的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can染色 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 诊断
下载PDF
i-Scan、超声内镜联合再次深度活检对确诊食管癌的作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国华 王利兵 王晓瑜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15年第3期170-171,共2页
[目的]寻求特殊内镜技术联合定点深度活检对食管癌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普通内镜检查高度怀疑食管癌但首次病理未能证实的病例,采用i-Scan技术及超声内镜引导定点对增生明显的病灶行再次深度活检,取标本3~5块进一步病检。[结果327... [目的]寻求特殊内镜技术联合定点深度活检对食管癌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普通内镜检查高度怀疑食管癌但首次病理未能证实的病例,采用i-Scan技术及超声内镜引导定点对增生明显的病灶行再次深度活检,取标本3~5块进一步病检。[结果327例采用i-Scan技术、5例采用超声内镜引导下深度活检,病理均确诊为鳞状上皮癌。[结论]特殊内镜技术应用联合定点深度活检,能明显提高食管癌诊断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i-scan 超声内镜 定点深度活检
原文传递
i-Scan电子染色技术在筛查右半结肠息肉样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秋敬 林香春 +3 位作者 吴静 王沧海 刘红 刘揆亮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20-624,共5页
目的探讨内镜i-Scan模式在右半结肠息肉样病变检出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自身对照的研究方法,以2015年1月至12月间在北京世纪坛医院接受结肠镜检查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常规观察右半结肠后,分别采用白光模式(白光组,9... 目的探讨内镜i-Scan模式在右半结肠息肉样病变检出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自身对照的研究方法,以2015年1月至12月间在北京世纪坛医院接受结肠镜检查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常规观察右半结肠后,分别采用白光模式(白光组,93例)及i-Scan模式(i-Scan组,96例)再次观察右半结肠,比较两组右半结肠息肉及腺瘤的检出情况。结果两次检查i-Scan组人均息肉检出数显著多于白光组(1.469比1.011,P=0.028),第2次退镜多检出息肉的患者多于白光组[37.5%(36/96)比22.6%(21/93),P=0.025],能够检出更多直径〈5mm的息肉[84.0%(42/50)比58.3%(14/24),P=0.016]。i-Scan组人均腺瘤检出数量多于白光组(0.979比0.624,P=0.039),第2次退镜多检出腺瘤的患者多于白光组[24.0%(23/96)比11.8%(11/93),P=0.030],两组多检出腺瘤的大小、部位、形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i-Scan组与白光组的息肉检出率分别为61.5%(59/96)、48.4%(45/93)(P=0.071),腺瘤检出率分别为47.9%(46/96)、35.5%(33/93)(P=0.083)。结论内镜i-Scan模式可增加右半结肠息肉及腺瘤的检出,并提高多发息肉及腺瘤患者息肉样病变的检出及小息肉(直径〈5mm)的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息肉 内窥镜检查 模式识别 i-scan模式 息肉检出率
原文传递
i-scan内镜在上消化道癌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0
作者 侯传强 刘英果 +1 位作者 刘运龙 周秀芬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2-44,66,共4页
目的探讨i-scan内镜在上消化道癌筛查的应用。方法将进行上消化道癌筛查的人群随机分为白光模式组和i-scan模式组,各3 000例,比较两组镜下检出病例检出率、随访病例检出率、早诊率及敏感度、特异度。结果i-scan模式组检出病例检出率、... 目的探讨i-scan内镜在上消化道癌筛查的应用。方法将进行上消化道癌筛查的人群随机分为白光模式组和i-scan模式组,各3 000例,比较两组镜下检出病例检出率、随访病例检出率、早诊率及敏感度、特异度。结果i-scan模式组检出病例检出率、随访病例检出率与白光模式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χ~2=4.41,P〈0.05;χ~2=4.81,P〈0.05)。i-scan模式组检出病例、随访病例的敏感度(82.35%、79.14%)均高于白光模式组(78.13%、65.54%);i-scan模式组早诊率(12.00%)高于白光模式组(6.67%),两组早诊率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χ~2=4.61)。结论 i-scan技术提高了上消化道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在上消化道早癌筛查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癌 内镜检查 高清i-scan内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