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AST在金融业DevOps中的融合应用探索 被引量:1
1
作者 朱嶷东 黄施宇 +3 位作者 薛质 王洪涛 刘宏 李文清 《网络安全与数据治理》 2023年第6期60-65,共6页
DevOps模式的应用强化了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中支撑业务高速发展的能力,解决该模式下引申出的各类安全风险问题已成为行业共识。针对传统安全模式工具及能力和DevOps割裂使得安全赋能受限无法发挥其最大效力的问题,提出从模式架构和流程... DevOps模式的应用强化了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中支撑业务高速发展的能力,解决该模式下引申出的各类安全风险问题已成为行业共识。针对传统安全模式工具及能力和DevOps割裂使得安全赋能受限无法发挥其最大效力的问题,提出从模式架构和流程出发,以IAST为契机探索将整体安全能力运用其中的方式,构建安全能力一体化的解决思路,试验结果表明新的融合模式能够帮助提升开发安全能力,达到安全左移目标,体现安全整体能力价值,实现通过融入DevOps贴近业务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互式应用安全检测 DevOps 软件安全开发 漏洞检测 漏洞管理 金融业
下载PDF
第10届IASTED信号处理,模式识别和应用国际会议(英文)
2
《智能系统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13-213,共1页
This conference will act as a major forum for international researchers and practitioners working in all areas of signal processing,pattern recognition and applications to present and observe the latest research,results,
关键词 信号处理 模式识别 国际会议 iastED
下载PDF
第10届IASTED人工智能及应用国际学术会议(英文)
3
《智能系统学报》 2009年第3期238-238,共1页
The Tenth IASTE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Applications(AIA 2010)will focus on bringing together researchers and practitioners working in the field of
关键词 第10届iastED人工智能及应用国际学术会议 内容介绍 智能系统 技术创新
下载PDF
IAST技术在DevOps开发模型下的实践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黎曦 严敏佳 +3 位作者 陈中伟 田峥 李琪瑶 封靖川 《信息安全研究》 2021年第12期1198-1203,共6页
在现代研发运维一体化(DevOps)开发模型中,在安全如何嵌入研发测试流程以及在安全人员资源缺失的情况下如何保障软件研发安全的实践过程中,交互式应用安全测试(IAST)技术有着显著的安全保障效果,同时在漏洞检出率和漏洞误报率方面也有... 在现代研发运维一体化(DevOps)开发模型中,在安全如何嵌入研发测试流程以及在安全人员资源缺失的情况下如何保障软件研发安全的实践过程中,交互式应用安全测试(IAST)技术有着显著的安全保障效果,同时在漏洞检出率和漏洞误报率方面也有优秀的表现.IAST不仅可以解决软件研发过程中的通用型安全隐患和开源软件风险,还可以通过敏感数据追踪技术发现Web应用存在的敏感及隐私数据泄露问题.从多角度论述了IAST是更符合DevOps体系理念的新一代安全测试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运维一体化 交互式应用安全测试 敏感数据 漏洞检出率 漏洞误报率
下载PDF
STS与生物圈:交叉学科视阈下的生态问题探析——第23届国际科学技术与社会协会(IASTS)会议述评 被引量:3
5
作者 马会端 陈凡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06-111,共6页
在"科学、技术、社会与生物圈(STSB)"的主题下,第23届国际科学技术与社会(IASTS)会议探讨了科学技术与能源、生态、公共政策、教育、法律、工程等领域的关联性等问题。本文集中于STS与能源论争及能源政策、STS与绿色技术论争... 在"科学、技术、社会与生物圈(STSB)"的主题下,第23届国际科学技术与社会(IASTS)会议探讨了科学技术与能源、生态、公共政策、教育、法律、工程等领域的关联性等问题。本文集中于STS与能源论争及能源政策、STS与绿色技术论争及绿色技术发展、STS与生态教育论争及生态教育未来等三个层面,分析了目前国际STS学界对生态系统关注的核心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 技术 社会与生物圈(STSB) 国际科学技术与社会协会(iastS) 能源 绿色技术 生态教育
原文传递
CO_(2)/N_(2)在HP-MOF-74(Zn_(x)Ni_(1-x))上的吸附性能探究
6
作者 郑志涛 梁文博 +2 位作者 李有喜 蔡武锋 杨萍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71-75,共5页
以SDBS为模板剂,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不同比例的双金属HP-MOF-74(Zn_(x)Ni_(1-x))材料,利用XRD、FT-IR、SEM等对其物化性能进行了研究;以烟道气CO_(2)和N_(2)为吸附质,使用静态容量法在273 K和298 K处测试了三种不同HP-MOF-74(Zn_(x)Ni... 以SDBS为模板剂,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不同比例的双金属HP-MOF-74(Zn_(x)Ni_(1-x))材料,利用XRD、FT-IR、SEM等对其物化性能进行了研究;以烟道气CO_(2)和N_(2)为吸附质,使用静态容量法在273 K和298 K处测试了三种不同HP-MOF-74(Zn_(x)Ni_(1-x))材料上CO_(2)和N_(2)的等温线;根据理想吸附溶液理论(IAST)估算了CO_(2)/N_(2)二元混合物的吸附选择性;此外,使用克-克方程计算了等量吸附热(Q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MOF-74(Zn_(x)Ni_(1-x)) CO_(2)/N_(2)吸附分离 吸附等温线 iast选择性 烟道气
下载PDF
活性炭吸附苯、甲苯废气的研究 被引量:64
7
作者 金一中 徐灏 谢裕坛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58-263,共6页
研究了苯、甲苯组成的混合溶剂系统的吸附平衡关系及动力学性质。采用动态吸附法对纯组分、混合组分的吸附情况进行了测定。 根据Langmuir方程拟合出相应的平衡常数qe和K。通过对二组分吸附的穿透曲线进行分析,发现吸附能力强的甲苯能... 研究了苯、甲苯组成的混合溶剂系统的吸附平衡关系及动力学性质。采用动态吸附法对纯组分、混合组分的吸附情况进行了测定。 根据Langmuir方程拟合出相应的平衡常数qe和K。通过对二组分吸附的穿透曲线进行分析,发现吸附能力强的甲苯能从活性炭中置换出吸附能力弱的苯。整个吸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分别利用E-L方程和IAST理论进行理论预测分析,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虽然E-L方程对吸附总量的预测与实验结果较为吻合,但对各个组分吸附量的预测却经常产生正负偏差;而IAST引入竞争模型,较好地消除了这种正负偏差,平均误差不超过10%,与实验结果更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动力学 iast理论 竞争吸附
下载PDF
CH_4/CO_2混合组分在13X分子筛上的吸附平衡及分离性能 被引量:9
8
作者 陆江园 刘伟 +1 位作者 孙林兵 刘晓勤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共6页
采用高精度智能重量分析仪IGA-100对13X分子筛进行CH4、CO2的吸附分离实验。于298、310、326 K温度下,分别测定了CH4、CO2纯组分及混合组分的吸附等温线。纯组分吸附等温线用DL(Double-Langmuir)模型拟合,并通过DL-IAST(Ideal Adsorbed ... 采用高精度智能重量分析仪IGA-100对13X分子筛进行CH4、CO2的吸附分离实验。于298、310、326 K温度下,分别测定了CH4、CO2纯组分及混合组分的吸附等温线。纯组分吸附等温线用DL(Double-Langmuir)模型拟合,并通过DL-IAST(Ideal Adsorbed Solution Theory,IAST)模型与实验测定值进行比较。利用该模型计算出不同温度下混合气中各组分的吸附量,得到了CO2的吸附选择性。结果表明,DL-IAST模型可以准确地描述CH4、CO2在13X分子筛上的吸附行为。在298 K时,随着压力的增加,CO2的吸附选择性增加,最后稳定在80左右;当温度一定时,CO2吸附选择性随着混合物中CO2浓度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二氧化碳 理想吸附溶液理论(iast) 吸附选择性
下载PDF
Zn掺杂对Ni-MOF-74的CO_(2)/N_(2)吸附分离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杜颖哲 阳立波 +4 位作者 王欣鹏 曾德乾 陈锡勇 马光灿 林鹏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34-1445,共12页
为了探究Zn掺杂对Ni-MOF-74的CO_(2)/N_(2)吸附分离性能的影响,以Zn、Ni为中心原子,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系列双金属Zn_(x)Ni_(1-x)MOF 74材料,并通过XRD、TG-DSC、SEM等对其在不同金属掺杂比例下的材料物化性能进行了研究,探究双金属协... 为了探究Zn掺杂对Ni-MOF-74的CO_(2)/N_(2)吸附分离性能的影响,以Zn、Ni为中心原子,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系列双金属Zn_(x)Ni_(1-x)MOF 74材料,并通过XRD、TG-DSC、SEM等对其在不同金属掺杂比例下的材料物化性能进行了研究,探究双金属协同作用对材料结晶度、热稳定性、晶体尺寸和形貌的影响。在热力学温度为273、298 K、压力为0~100 kPa的条件下测试一系列Zn_(x)Ni_(1-x)MOF 74的CO_(2)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Zn 0.5 Ni 0.5 MOF 74吸附性能最佳,当273 K、100 kPa时,对CO_(2)的吸附量最大,可达149 cm 3/g;当热力学温度为298 K、压力为100 kPa时,根据理想吸附溶液理论(ideal adsorption solution theory)估算CO_(2)/N_(2)二元混合物的吸附选择性可达39,吸附分离性能优异,且对CO_(2)具有良好的循环吸附性能;此外,使用克劳修斯克拉佩龙方程计算了等量吸附热。Zn掺杂提高了Ni-MOF-74的CO_(2)/N_(2)吸附分离性能,Zn^(2+)占金属离子总量的摩尔分数为50%时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CO_(2)/N_(2)分离 双金属多孔材料 理想吸附溶液理论选择性 吸附等温线
下载PDF
活性炭对双溶质水溶液中痕量有机物的理想吸附 被引量:3
10
作者 范延臻 王宝贞 刘红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85-389,共5页
对活性炭吸附水中有机物的吸附等温线研究表明 ,由IAST理论推导的简化模型可更好地解释活性炭对存在一种主要溶质的双溶质体系中痕量溶质的理想吸附现象 ,并解释了Henry系数与主要溶质的平衡浓度之间不呈简单的反比关系这一现象 .活性... 对活性炭吸附水中有机物的吸附等温线研究表明 ,由IAST理论推导的简化模型可更好地解释活性炭对存在一种主要溶质的双溶质体系中痕量溶质的理想吸附现象 ,并解释了Henry系数与主要溶质的平衡浓度之间不呈简单的反比关系这一现象 .活性炭对含苯酚、苯胺溶液中的氯仿或四氯化碳的吸附实验结果与模型预测值相符 .影响Henry系数的主要因素有单溶质溶液的Freundrich参数和主要溶质的平衡浓度 .各参数的敏感度分析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吸附 iast 模型 双溶质体系 环境材料 废水处理
下载PDF
C_2H_4/CO_2混合体系在活性炭上吸附的实验与模型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伟 孙林兵 刘晓勤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5-30,共6页
通过重量法测定吸附等温线,研究了C2H4/CO2混合体系在活性炭上的吸附分离。采用高精度的智能重量分析仪,测定了C2H4和CO2纯组分以及混合组分在活性炭上的吸附等温线,将测量值与DL-IAST模型计算值进行比较,并计算出了C2H4的吸附选择性。... 通过重量法测定吸附等温线,研究了C2H4/CO2混合体系在活性炭上的吸附分离。采用高精度的智能重量分析仪,测定了C2H4和CO2纯组分以及混合组分在活性炭上的吸附等温线,将测量值与DL-IAST模型计算值进行比较,并计算出了C2H4的吸附选择性。结果表明,DL-IAST模型可以准确地描述C2H4和CO2纯组分在活性炭上的吸附;不同摩尔分数下,C2H4/CO2混合体系的DL-IAST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得较好,C2H4摩尔分数越大,模型的相对偏差就越小;随着压力的增加,C2H4的吸附选择性减小,C2H4摩尔分数越大,C2H4的吸附选择性也减小。DL-IAST可以准确地描述C2H4/CO2混合体系的吸附等温线以及推算出C2H4的吸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二氧化碳 吸附等温线 理想吸附溶液理论(iast) 双Langmuir模型(DL)
下载PDF
PNF拉伸对机体局部大负荷运动后快速恢复的效果 被引量:15
12
作者 徐建武 陈克梦 +1 位作者 马馨 刘道满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62-966,954,共6页
目的:观察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PNF)拉伸后的即刻恢复效果,为肌肉疲劳后的快速恢复和运动损伤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16名在校健康男性大学生随机分为2组,在对股四头肌进行离心-向心收缩大负荷运动后,分别采取PNF拉伸和自然休息法消... 目的:观察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PNF)拉伸后的即刻恢复效果,为肌肉疲劳后的快速恢复和运动损伤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16名在校健康男性大学生随机分为2组,在对股四头肌进行离心-向心收缩大负荷运动后,分别采取PNF拉伸和自然休息法消除局部肌肉疲劳,分别于运动前、运动后即刻、运动后1小时测试血乳酸、肌肉酸痛度、股四头肌最大等长肌力、关节主动位置觉、关节被动位置觉、肢体下落时关节反应角度、肌肉力觉等指标的变化。对所得数据进行重复测试方差分析。结果:快速恢复后,除主动位置觉外,PNF拉伸组的血乳酸浓度、肌肉酸痛程度、股四头肌最大等长肌力、膝关节被动位置觉、肢体下落时关节反应角度及肌肉力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负荷运动后进行PNF拉伸能快速促进肌肉力量和本体感觉相关功能的恢复,加速肌肉疲劳的消除,预防运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疲劳 PNF 拉伸 恢复 损伤预防
下载PDF
煤对CH_4/CO_2二元气体等温吸附特性及其预测 被引量:35
13
作者 于洪观 范维唐 +1 位作者 孙茂远 叶建平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18-622,共5页
研究了晋城煤和潞安煤对CO2和CH4及其二元混合气体的等温吸附特性,利用扩展Langmuir和理想吸附溶液理论结合纯气体等温吸附模型Langmuir,DA,DR,BET对吸附实验数据进行预测,并检验了实验数据的预测准确度.研究结果表明,煤对混合气体的吸... 研究了晋城煤和潞安煤对CO2和CH4及其二元混合气体的等温吸附特性,利用扩展Langmuir和理想吸附溶液理论结合纯气体等温吸附模型Langmuir,DA,DR,BET对吸附实验数据进行预测,并检验了实验数据的预测准确度.研究结果表明,煤对混合气体的吸附量介于CH4和CO2吸附量之间;煤对混合气体中CH4的吸附量并不是随压力的增加而增加;理想吸附溶液理论结合纯气体吸附等温线对CO2/CH4二元混合气体实验数据预测的准确度要高于扩展Lang-muir,理想吸附溶液理论对混合气体吸附预测的准确度取决于所用的纯气体的等温吸附方程和所预测的煤样煤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混合气体 等温吸附 理想吸附溶液理论 预测
下载PDF
氮可控多级孔聚合物合成及CO2捕获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邵雪泉 赵俊虎 《化工管理》 2018年第26期24-26,共3页
在溶剂热条件下将二乙烯基苯与4-乙烯基吡啶通过一步法共聚合成具有可调氮官能化和分级孔隙率的多孔有机聚合物(POPs)。氮气吸附等温线、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图像表明,合成的POPs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和丰富的介孔大孔。CO_2和氮气吸附实验表... 在溶剂热条件下将二乙烯基苯与4-乙烯基吡啶通过一步法共聚合成具有可调氮官能化和分级孔隙率的多孔有机聚合物(POPs)。氮气吸附等温线、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图像表明,合成的POPs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和丰富的介孔大孔。CO_2和氮气吸附实验表明,合成的POPs在0.15 bar(0.96 mmol g^(-1)在0°C和0.88 mmol g^(-1)在25°C)相对较低的压力下对CO_2吸附极具竞争力和在1bar(158.6在0°C和209.3在25°C)对于CO_2/N_2(0.15/0.85)的IAST选择性非常高。CO2/N2选择性优于大多数其他报道的物理吸附剂。该工作为合成氮位点可控的POPs提供了一种简便的方法,可用于CO_2选择性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有机聚合物 氮掺杂 溶剂热合成 二氧化碳吸附 iast选择性
下载PDF
代码疫苗技术在DevSecOps体系下的实践
15
作者 董毅 《中兴通讯技术》 2022年第6期42-47,共6页
安全工具在帮助开发人员构建安全软件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不影响DevOps部署速度或交付频率的情况下,引入和充分利用安全工具是具有挑战性的。通过分析当下传统安全工具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目前已成功应用于交互式应用安全测... 安全工具在帮助开发人员构建安全软件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不影响DevOps部署速度或交付频率的情况下,引入和充分利用安全工具是具有挑战性的。通过分析当下传统安全工具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目前已成功应用于交互式应用安全测试(IAST)工具和运行时应用自保护(RASP)工具的代码疫苗技术。阐述了代码疫苗技术在DevSecOps体系下的实践,并以Log4j2组件的远程代码执行漏洞的防护为例,梳理了代码疫苗技术的防护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vSecOps 代码疫苗技术 RASP iast DevOps
下载PDF
一个面向未来的历史性选择——我国资源、环境问题与持续发展
16
作者 黄鼎成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5-8,共4页
文章概述了我国正以历史上最为严峻的资源、环境状况,承载着历史上最多的人口群及其最大的活动能力。初步探讨了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资源 环境 人口 历史性
下载PDF
源自密胺基多孔聚合物的富氮微孔炭及选择性吸附CO_2 被引量:6
17
作者 胡敬秀 张静 +3 位作者 邹建锋 肖强 钟依均 朱伟东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69-1174,共6页
以间苯二甲醛和三聚氰胺为原料,通过Schiff碱缩合反应合成了密胺基多孔聚合物(POP),经高温炭化后得到富氮微孔炭(NMC).利用N2吸脱附和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表征了POP和炭化后产物NMC的结构和组成,与POP相比,NMC的官能团数量减少,比... 以间苯二甲醛和三聚氰胺为原料,通过Schiff碱缩合反应合成了密胺基多孔聚合物(POP),经高温炭化后得到富氮微孔炭(NMC).利用N2吸脱附和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表征了POP和炭化后产物NMC的结构和组成,与POP相比,NMC的官能团数量减少,比表面积和微孔孔容大幅增加.元素分析表明NMC含氮量高达12.5%(w).采用体积法测定了CO2、CH4和N2在NMC上的单组分吸附平衡等温线,NMC展示出良好的CO2吸附性能,298 K、100 kPa下CO2平衡吸附量可达2.34 mmol·g-1.双位Langmuir(DSL)模型和单位Langmuir(SSL)模型分别较好地描述了CO2、CH4和N2在NMC上的吸附平衡数据,在此基础上,应用理想吸附溶液理论(IAST)预测了双组分混合气在NMC上的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NMC对CO2-N2和CO2-CH4有非常高的CO2吸附选择性,分别为144.9和1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孔炭 CO2吸附 LANGMUIR模型 理想吸附溶液理论 选择性
下载PDF
混合气体中SAPO-34上单个物种的表面浓度(英文)
18
作者 Yasukazu Kobayashi 李玉新 +1 位作者 王垚 王德峥 《催化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30-436,共7页
运用Langmuir等温线方程和理想吸附溶液理论(IAST)两种方法计算了SAPO-34在混合气体中的单个物种表面浓度,并对比了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吻合程度.考察了两个二元混合体系,分别为80 oC的甲醇和二甲醚以及25 oC的二甲醚和乙烯混合气,发现IAS... 运用Langmuir等温线方程和理想吸附溶液理论(IAST)两种方法计算了SAPO-34在混合气体中的单个物种表面浓度,并对比了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吻合程度.考察了两个二元混合体系,分别为80 oC的甲醇和二甲醚以及25 oC的二甲醚和乙烯混合气,发现IAST计算值在实验压力范围内均与实验结果吻合;但是Langmuir理论计算值仅在酸性位覆盖率低于1/3时与实验值吻合较好,随着压力增加严重偏离实验值,而且Langmuir理论不能描述随压力增加低饱和吸附量物种覆盖率降低的现象.因此,针对包含不同饱和吸附量组分的混合气,Langmuir理论仅适用于描述表面浓度低时的反应动力学,当表面浓度高时应该采用IAST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吸附溶液理论 吸附等温线 混合气体吸附 SAPO-34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