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terative Dichotomiser Posteriori Method Based Service Attack Detection in Cloud Computing
1
作者 B.Dhiyanesh K.Karthick +1 位作者 R.Radha Anita Venaik 《Computer Systems Science & Engineering》 SCIE EI 2023年第2期1099-1107,共9页
Cloud computing(CC)is an advanced technology that provides access to predictive resources and data sharing.The cloud environment represents the right type regarding cloud usage model ownership,size,and rights to acces... Cloud computing(CC)is an advanced technology that provides access to predictive resources and data sharing.The cloud environment represents the right type regarding cloud usage model ownership,size,and rights to access.It introduces the scope and nature of cloud computing.In recent times,all processes are fed into the system for which consumer data and cache size are required.One of the most security issues in the cloud environment is 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DDoS)attacks,responsible for cloud server overloading.This proposed sys-tem ID3(Iterative Dichotomiser 3)Maximum Multifactor Dimensionality Posteriori Method(ID3-MMDP)is used to overcome the drawback and a rela-tively simple way to execute and for the detection of(DDoS)attack.First,the pro-posed ID3-MMDP method calls for the resources of the cloud platform and then implements the attack detec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information entropy to detect DDoS attacks.Since because the entropy value can show the discrete or aggregate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urrent data set,it can be used for the detection of abnormal dataflow,User-uploaded data,ID3-MMDP system checks and read risk measurement and processing,bug ratingfile size changes,orfile name changes and changes in the format design of the data size entropy value.Unique properties can be used whenever the program approaches any data error to detect abnormal data services.Finally,the experiment also verifies the DDoS attack detection capability algorith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d3(Iterative dichotomiser 3)maximum multifactor dimensionality posterior method(id3-MMDP) 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DDoS)attacks detection of abnormal dataflow SK measurement and processing bug ratingfile size
下载PDF
基于高分三号数据的汾河下游洪涝监测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田国珍 郭天俊 +2 位作者 王红霞 米晓楠 栾青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51-59,共9页
以国产高分三号双极化影像为数据源,对2021年国庆期间强降雨过程造成的汾河下游洪涝灾害开展了水体遥感识别及灾情评估。在分析典型水体与洪涝期不同下垫面水体光谱特征的基础上,确定采用交叉极化数据,基于动态最大类间方差法提取洪涝... 以国产高分三号双极化影像为数据源,对2021年国庆期间强降雨过程造成的汾河下游洪涝灾害开展了水体遥感识别及灾情评估。在分析典型水体与洪涝期不同下垫面水体光谱特征的基础上,确定采用交叉极化数据,基于动态最大类间方差法提取洪涝淹没区(水体),并对研究区洪涝灾害范围进行识别和分析。结果显示:(1)应用动态最大类间方差阈值分割法进行水体信息的提取时,交叉极化数据能识别出包括洪涝淹没区的不同深度水体,而同极化数据只能识别较深水体。(2)最大类间方差法对水体识别的精度非洪涝期高于洪涝期,且水体识别时,需要分区动态调整阈值提取来提高识别精度。(3)本研究洪涝淹没区提取的准确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河流、农田、城市及其他。结果表明:利用高分三号数据提取洪涝灾害淹没区域,可以为应急救灾提供及时有效的灾情分布数据,为SAR影像洪涝灾害监测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三号数据 洪涝监测 动态最大类间方差法 水体识别
下载PDF
判决树方法用于变压器故障诊断的研究 被引量:46
3
作者 孙辉 李卫东 孙启忠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50-55,共6页
提出了一种利用属于模式识别范畴的判决树ID3 (I dentificationData)方法进行变压器故障诊断的方法。由于ID3 方法可方便地处理具有非数值特征模式且具有从样本学习判定规则的功能 ,对实例的应用显示了该手段用于变压器故障诊断的适用... 提出了一种利用属于模式识别范畴的判决树ID3 (I dentificationData)方法进行变压器故障诊断的方法。由于ID3 方法可方便地处理具有非数值特征模式且具有从样本学习判定规则的功能 ,对实例的应用显示了该手段用于变压器故障诊断的适用性。通过讨论 ,指出了ID3 方法与人工神经网络、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方法相比所具有的优点 ,说明该方法和其它人工智能方法相结合是实现变压器故障诊断实用化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变压器 故障诊断 人工智能 判决树方法
下载PDF
判决树方法在凝汽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靳涛 付忠广 卞双 《现代电力》 2002年第4期8-13,共6页
运用一种属于模式识别范畴的判决树 ID3 (Identification Data)方法对凝汽器的故障进行诊断。通过实例 ,验证了该方法对凝汽器故障诊断的有效性。提出了 ID3 方法与模糊模式识别和神经网络方法相比所具有的优点 ,指出将 ID3 方法和其他... 运用一种属于模式识别范畴的判决树 ID3 (Identification Data)方法对凝汽器的故障进行诊断。通过实例 ,验证了该方法对凝汽器故障诊断的有效性。提出了 ID3 方法与模糊模式识别和神经网络方法相比所具有的优点 ,指出将 ID3 方法和其他人工智能方法相结合是实现凝汽器故障诊断实用化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判决树方法 凝汽器 故障诊断 汽轮机 模式识别
下载PDF
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皮肾通道丢失的处理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傅崇德 李涛 +3 位作者 陈广瑜 魏乔红 汤尧 焦林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12期943-946,共4页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皮肾通道丢失的处理措施,并进行原因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5年12月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456例,术中因各种原因致皮肾通道丢失13例(2.85%),其中通道建立过程中丢失5例(38.4%),通道...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皮肾通道丢失的处理措施,并进行原因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5年12月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456例,术中因各种原因致皮肾通道丢失13例(2.85%),其中通道建立过程中丢失5例(38.4%),通道建立后丢失8例(61.6%),术中采用组织层次辨别法或美蓝示踪法找回皮肾通道,通道找回失败者重新穿刺建立通道或二期手术处理。结果 13例皮肾通道丢失病例,导丝移位致丢失3例(23.1%),剥皮鞘拖出致丢失7例(53.8%),扩张过深致丢失3例(23.1%)。其中学习曲线早期(〈100例)、中期(100~300例)、后期(〉300例)者分别为8例(61.5%)、4例(30.8%)、1例(7.8%)。采用两种方法成功找回通道9例(69.2%),通道找回失败者4例重新穿刺成功3例(23.1%),因持续出血终止手术者1例(7.7%)。一期找回通道9例及重新穿刺3例均成功实施手术,术中出血量约50~300(121.0±64.6)mL,通道重新建立时间5~60(24.7±16.0)min,总手术时间85~225(116.0±34.2)min,肾造瘘管留置时间4~30(7.9±9.5)d,术后住院时间5~12(6.4±2.5)d,结石残留3例,一次性清石率75%,其中1例于术后1周二期手术取石,2例术后1月辅助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术后3月复查均无结石残留,总清石率100%。1例终止手术者,术后保守治疗,3月后再次mPCNL成功。结论皮肾通道丢失多发于学习曲线早期,多由术中操作不当导致,通道丢失后,采用组织层次辨别法或美蓝示踪法重新找回通道是可行的,如不成功可重新穿刺或二期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镜取石术 皮肾通道丢失 肾结石 输尿管上段结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