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仁牦牛ILK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任稳稳 马海梅 +7 位作者 马晓明 吴晓云 喇永福 郭宪 褚敏 包鹏甲 阎萍 梁春年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23年第1期1-6,共6页
为探究美仁牦牛ILK基因的结构与功能,利用PCR技术克隆了美仁牦牛背最长肌ILK基因CDS区序列,并利用在线软件预测和分析其编码氨基酸序列的生物信息学特征。结果表明,美仁牦牛ILK基因编码区长度1 359 bp,共编码452个氨基酸,是一种主要在... 为探究美仁牦牛ILK基因的结构与功能,利用PCR技术克隆了美仁牦牛背最长肌ILK基因CDS区序列,并利用在线软件预测和分析其编码氨基酸序列的生物信息学特征。结果表明,美仁牦牛ILK基因编码区长度1 359 bp,共编码452个氨基酸,是一种主要在细胞质中发挥生物学功能的亲水性蛋白;美仁牦牛ILK基因编码蛋白分子式C2276H3580N656O647S30,分子量51 447.27 Da,原子总数7 189,理论等电点8.30,不稳定性指数41.47,共有27个磷酸化位点;同时,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美仁牦牛ILK基因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系统进化树表明,美仁牦牛与野牦牛和普通牛亲缘关系最近,与非洲爪蟾亲缘关系最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仁牦牛 ilk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系统进化
下载PDF
p27和ILK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6
2
作者 李胜水 许华 +4 位作者 杨晶 刘岩 张秀彬 张凤梅 李双标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0年第1期128-130,共3页
目的:探讨p27和ILK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对正常胃黏膜(normal gastric mucosa,NGM)、慢性浅表性胃炎(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CSG)、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 目的:探讨p27和ILK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对正常胃黏膜(normal gastric mucosa,NGM)、慢性浅表性胃炎(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CSG)、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a gastritis,CAG)伴肠上皮化生、慢性萎缩性胃炎伴非典型增生各20例和胃癌(gastric carcinoma,GC)60例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p27和ILK的表达与胃癌临床和病理的关系。结果:p27和ILK表达阳性率分别为:NGM组100%和5%,CSG组85%和10%,CAG伴肠化组70%和20%,CAG伴非典型增生组45%和30%,胃癌组38.3%和40%。胃癌组和CAG伴非典型增生组p27阳性率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ILK阳性率则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p27和ILK在胃癌中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肿瘤临床分期相关,p27蛋白的表达还与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p27和ILK在胃癌中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768,P<0.05)。结论:检测胃癌组织中p27和ILK的表达有助于判断肿瘤的进展程度,两者联合检测有助于判断肿瘤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P27 ilk 免疫组化
下载PDF
FAK和ILK介导骨桥蛋白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黏附和迁移 被引量:6
3
作者 李菁菁 温进坤 韩梅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77-483,共7页
黏着斑激酶(FAK)和整合素偶联激酶(ILK)是整合素信号途径中的重要信号转导分子,为阐明两者在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黏附和迁移中的作用,以骨桥蛋白(OPN)作为VSMC黏附和迁移的诱导剂,检测其对FAK和ILK磷酸化以及对两者之间结合的影响.在... 黏着斑激酶(FAK)和整合素偶联激酶(ILK)是整合素信号途径中的重要信号转导分子,为阐明两者在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黏附和迁移中的作用,以骨桥蛋白(OPN)作为VSMC黏附和迁移的诱导剂,检测其对FAK和ILK磷酸化以及对两者之间结合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用FAK磷酸化特异性抑制剂黏着斑相关非激酶(FRNK)或ILK反义RNA分别阻断FAK磷酸化或ILK表达,进一步探讨两者在VSMC黏附和迁移中所起的作用.结果显示,OPN诱导可促进FAK磷酸化,诱导10min后FAK磷酸化水平升高到对照组的2·4倍;与此同时,ILK的磷酸化受到抑制,30min降至对照细胞的44·6%.OPN诱导FAK磷酸化的同时使FAK与ILK的结合减少.外源性FRNK在VSMC中的过表达显著降低FAK的磷酸化水平,促进ILK磷酸化和FAK与ILK之间的结合,抑制VSMC的黏附和迁移.用ILK反义RNA抑制ILK表达使VSMC在OPN上的黏附增加1·8倍,迁移细胞数降低45·5%.结果提示,FAK和ILK介导OPN诱导的VSMC黏附和迁移过程,两者通过对同一刺激信号产生不同的磷酸化变化而对VSMC的黏附和迁移产生不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K ilk FRNK 黏附 迁移 血管平滑肌细胞
下载PDF
ILK、MMP-9在胰腺癌及其侵袭转移中的表达 被引量:9
4
作者 张凤梅 李胜水 +5 位作者 李双标 许华 高放 何静华 张霖 刘岩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36-238,共3页
目的探讨整合素连接激酶(ILK)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肿瘤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ILK和MMP-9在65例胰腺癌、20例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65例胰腺癌标本中ILK和MMP-9的阳性率分别为... 目的探讨整合素连接激酶(ILK)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肿瘤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ILK和MMP-9在65例胰腺癌、20例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65例胰腺癌标本中ILK和MMP-9的阳性率分别为67.7%(44/65)和72.3%(47/65),20例胰腺癌癌旁组织中ILK和MMP-9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5%(3/20)和20%(4/20),胰腺癌组织中ILK和MMP-9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胰腺癌癌旁组织(P<0.05)。ILK和MMP-9的表达均与患者性别和年龄无明显关系,而与肿瘤的大小、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密切相关(P<0.05)。ILK与MMP-9的表达有显著相关性(r=0.440,P<0.01)。结论 ILK和MMP-9在胰腺癌组织中均呈高表达且二者表达有协同作用,与胰腺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联合检测有助于胰腺癌浸润转移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ilk MMP-9 免疫组化
下载PDF
ILK和E-Cad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癌浸润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胜水 张凤梅 +4 位作者 李秀清 李丽 李翠萍 许华 李双标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5年第6期808-811,共4页
目的:探讨整合素连接激酶(integrin-linked kinase,ILK)和上皮细胞钙黏素(E-Cadherin,E-Cad)蛋白表达与人食管鳞癌(human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0例食管鳞癌组织中IL... 目的:探讨整合素连接激酶(integrin-linked kinase,ILK)和上皮细胞钙黏素(E-Cadherin,E-Cad)蛋白表达与人食管鳞癌(human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0例食管鳞癌组织中ILK和E-Cad蛋白的表达,分析二者与食管鳞癌浸润转移的相关性。结果:随着食管鳞癌的分化程度、细胞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ILK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随着病变的升级而增高(P<0.05),E-Cad蛋白的异常表达率明显升高(P<0.05)。ILK阳性表达强度与E-Cad的异常表达强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ILK和E-Cad蛋白的异常表达与食管鳞癌的浸润及转移密切相关,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ilk E-CAD 免疫组化
下载PDF
ILK介导Akt信号通路诱导人晶状体上皮细胞转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朱玉广 朱艳 +3 位作者 孙宝琪 陈晨 李珺 李霞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17-1621,共5页
目的研究ILK抑制剂QLT0267对转分化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LECs)E-钙黏蛋白(E-cadhe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磷酸化Akt(p-Akt)和磷酸化糖原合酶激酶-3β(p-GSK3β)的影响,探讨ILK介导Akt信号通路在HLECs转分化的作用。方法选择传3... 目的研究ILK抑制剂QLT0267对转分化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LECs)E-钙黏蛋白(E-cadhe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磷酸化Akt(p-Akt)和磷酸化糖原合酶激酶-3β(p-GSK3β)的影响,探讨ILK介导Akt信号通路在HLECs转分化的作用。方法选择传3代HLECs进行实验,实验分三组:TGF-β2组加入含有浓度为100 ng/L的TGF-β2培养基,ILK抑制剂组加入10 nmol/L QLT0267预处理1 h后,再加入浓度为100 ng/L TGF-β2培养基培养48 h,对照组加入无血清培养基。Western blot法检测HLECs E-cadherin、α-SMA、p-Akt和p-GSK3β的变化。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HLECs E-cadherin、α-SMA、p-Akt、p-GSK3β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GF-β组E-cadherin表达减弱,α-SMA、p-Akt和p-GSK3β的表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TGF-β组比较,ILK抑制剂组α-SMA、p-Akt和p-GSK3β表达明显减弱,E-cadherin的表达明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325、17.686、8.547、6.812,P<0.001),QLT0267部分逆转TGF-β诱导的HLECsα-SMA、p-Akt、p-GSK3β和E-cadherin的表达。结论 ILK介导Akt信号通路参与TGF-β2诱导的HLECs转分化过程,QLT0267通过特异性结合ILK,影响下游信号的传导,降低了HLECs的转分化。ILK介导Akt信号通路可能在后囊膜混浊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k AKT信号通路 晶状体上皮细胞 转分化 转化生长因子-Β2
下载PDF
ILK、Hsp90相互作用及在胃癌中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刘骞 赵玫 +4 位作者 赵平 王晓霞 袁兴华 余权 黄常志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365-370,共6页
目的:探讨ILK与H sp90在胃癌组织中的相互作用,了解它们及相关因子E-cadherin与胃癌临床病理的关系,以及胃癌患者血清中手术前后ILK与H sp90含量的变化。方法:用免疫共沉淀,蛋白杂交的方法研究ILK与H sp90的直接相互作用,用免疫组织化... 目的:探讨ILK与H sp90在胃癌组织中的相互作用,了解它们及相关因子E-cadherin与胃癌临床病理的关系,以及胃癌患者血清中手术前后ILK与H sp90含量的变化。方法:用免疫共沉淀,蛋白杂交的方法研究ILK与H sp90的直接相互作用,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ILK,H sp90,E-cadherin和M M P2在胃癌及癌旁组织表达,比较它们与胃癌临床病理的关系,使用Elisa方法,测定ILK与H sp90在胃癌患者血清中手术前后含量的变化。结果:用ILK抗体免疫沉淀下来的蛋白中检测有H sp90蛋白存在。ILK在40例胃癌组织中有28例表达阳性,阳性率为70%,而H sp90则在37例有高表达,阳性率为92.5%。其中28例ILK阳性者中有27位H sp90表达阳性。高分化胃癌分别有50%和75%表达,而低分化者为75%和100%。E-cadherin在正常胃粘膜上皮细胞均为阳性表达,而只有40%的胃癌组织呈阳性。其中高分化者有75%阳性表达,而低分化者仅为32.1%,没有转移的为90%,有转移的仅是23.3%。M M P2在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75%,高于癌旁正常组织,高分化者有50%阳性表达,而低分化者为78.6%,没有转移的为50%,有转移的是83.3%。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ILK,H sp90抗体的含量。结果表明,手术前ILK、H sp90的含量分别为171.0ng/m l和199.0ng/m l,而手术后分别下降为142.6ng/m l和1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HSP90 ilk
下载PDF
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过程中ILK的表达变化及大黄素对其的干预效应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廷芳 陈明 +1 位作者 秦建华 王明勇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74-576,583,共4页
目的:研究信号蛋白ILK在IL-1β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TEMT)中的表达变化以及大黄素是否是通过抑制ILK的表达而影响IL-1β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方法:以体外培养的正常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株(NRK5... 目的:研究信号蛋白ILK在IL-1β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TEMT)中的表达变化以及大黄素是否是通过抑制ILK的表达而影响IL-1β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方法:以体外培养的正常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株(NRK52E)为研究对象,分为空白对照组、大黄素对照组、IL-1β诱导组、IL-1β加大黄素组。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免疫双标法检测a-平滑肌肌动蛋白(a-SMA)和E-钙黏连素(E-cadherin)的表达;免疫单染检测ILK的表达;ELISA法测定培养细胞分泌的纤维连接蛋白(FN)含量。结果:IL-1β诱导细胞转变为明显类似成纤维细胞形态,增加a-SMA的表达[(65.5±1.7)vs(140.4±3.0),P<0.05],减少E-cadherin的表达[(82.5±1.0)vs(36.0±2.8),P<0.05),促进ILK的表达[(36.1±3.1)vs(82.4±1.2),P<0.05],促进FN的合成[(54.6±3.1)mg/Lvs(124.8±3.2)mg/L,P<0.05],加入大黄素后上述变化受到明显抑制。结论:在IL-1β诱导的TEMT中ILK的表达是明显上调的,大黄素可能通过下调ILK的表达而抑制IL-1β诱导的TE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Β 大黄素 ilk 转分化
下载PDF
VEGF与ILK在SACC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吴巍 姚欣欣 +1 位作者 刘境华 芦丽莉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1期47-50,共4页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与整合素连接激酶(Integrin-linked kinase,ILK)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中的定位及表达,探讨VEGF与ILK在SACC中的作用,揭示SACC...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与整合素连接激酶(Integrin-linked kinase,ILK)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中的定位及表达,探讨VEGF与ILK在SACC中的作用,揭示SACC的发病机制.方法对30例SACC存档蜡块行免疫组化分析,观察VEGF与ILK在SACC中的表达分布情况.利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VEGF与ILK的差异性及相关性.结果在SACC中,VEGF阳性率为83.33%,ILK阳性率为76.67%;VEGF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ILK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VEGF与ILK在SACC中的表达存在正相关,r=0.388.结论在SAC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血管生成是其发生的重要步骤,血管的生长速率是其侵袭和转移的条件.VEGF与ILK在血管的生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VEGF与ILK在SACC中的表达存在正性相关,它们共同作用于SACC的血管生成,影响SACC血管生长的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GF ilk SACC 免疫组织化学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ILK、Cyclin D1及MMP-9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1
10
作者 高娟 张渭波 +1 位作者 李卓 董兵卫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膀胱癌中ILK、Cyclin D1及MMP-9的表达,探讨它们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ILK、Cyclin D1及MMP-9在58例膀胱癌和2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ILK、Cyclin D1及MM... 目的通过研究膀胱癌中ILK、Cyclin D1及MMP-9的表达,探讨它们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ILK、Cyclin D1及MMP-9在58例膀胱癌和2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ILK、Cyclin D1及MMP-9在膀胱癌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62.1%和15.0%,70.7%和20.0%,65.5%和15.0%(P<0.05)。同时,其阳性表达随着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呈上升趋势(P<0.05)。ILK与Cyclin D1和MMP-9的表达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ILK、Cyclin D1及MMP-9蛋白在膀胱癌中均呈过表达,且与病理分化程度密切相关,提示其参与膀胱癌的发生及转移,是肿瘤病理学分期分级的有效参考指标,联合检测有助于膀胱癌的临床诊断与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整合素连接激酶(ilk) 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 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糖肾平通过TGF-β_1-Smad2/3-ILK信号通路干预高糖+LPS诱导足细胞上皮间质转分化的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赵敬 王颖超 +2 位作者 赵宗江 张新雪 杨美娟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4年第5期392-396,I0002,共6页
目的:探讨糖肾平对高糖环境下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足细胞上皮间质转分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足细胞为研究对象,以高糖(25 mmol/L)、LPS(1μg/mL)刺激足细胞建立模型,分为正常组、高糖组... 目的:探讨糖肾平对高糖环境下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足细胞上皮间质转分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足细胞为研究对象,以高糖(25 mmol/L)、LPS(1μg/mL)刺激足细胞建立模型,分为正常组、高糖组、高糖+LPS组、厄贝沙坦组、抑制剂组、糖肾平小、中、大剂量组。采用Western blotting及RT-PCR方法检测足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Smad2/3、整合素连接激酶(integrin-linked kinase,ILK)、CD2相关蛋白(CD2AP)、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高糖组和高糖+LPS组足细胞TGF-β1、ILK、α-SMA蛋白及其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1),P-Smad2/3蛋白及Smad2/3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1),CD2AP蛋白及其mRNA表达明显减少(P<0.01);与高糖+LPS组比较,厄贝沙坦组足细胞P-Smad2/3、α-SMA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1),TGF-β1蛋白表达减少(P<0.05),TGF-β1,Smad2/3,α-SMAmRNA表达明显减少(P<0.01),ILK mRNA表达减少(P<0.05),CD2AP蛋白及其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1);糖肾平大、中、小各剂量组足细胞TGF-β1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1),糖肾平大剂量组足细胞TGF-β1mRNA表达减少(P<0.05),小、中剂量组表达明显减少(P<0.01);糖肾平小、中、大各剂量组足细胞P-Smad2/3蛋白及Smad2/3mRNA表达均明显减少(P<0.01);糖肾平小、大剂量组足细胞ILK mRNA表达减少(P<0.05),中剂量组表达明显减少(P<0.01);糖肾平大剂量组足细胞α-SMA蛋白及其mRNA表达减少(P<0.05);糖肾平小、中、大各剂量组足细胞CD2AP蛋白及其mRNA表达均明显增加(P<0.01)。结论:糖肾平能够降低足细胞TGF-β1、ILK蛋白及mRNA表达,降低P-Smad2/3蛋白及Smad2/3 mRNA表达,升高足细胞标志物CD2AP蛋白及mRNA表达,降低间充质细胞标志物α-SMA蛋白及mRNA表达,通过抑制TGF-β1-Smad2/3-ILK信号通路的激活减少足细胞转分化,保护足细胞,可能是其防治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也页 糖肾平 足细胞 TGF-β1-Smad2 3-ilk 信号转导通路 转分化
下载PDF
外阴恶性肿瘤中P21、ILK及HPV6/11、HPV16/18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胜水 葛风芹 +4 位作者 刘春在 许华 李双标 张凤梅 刘岩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4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P21、ILK及HPV 6/11、HPV 16/18与外阴恶性肿瘤的关系。方法:P21、ILK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HPV 6/11、HPV 16/18用原位杂交法(ISH)检测。结果:外阴恶性肿瘤组、外阴上皮内瘤变(VIN)组、正常组中,P21、ILK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0... 目的:探讨P21、ILK及HPV 6/11、HPV 16/18与外阴恶性肿瘤的关系。方法:P21、ILK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HPV 6/11、HPV 16/18用原位杂交法(ISH)检测。结果:外阴恶性肿瘤组、外阴上皮内瘤变(VIN)组、正常组中,P21、ILK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00%(12/30)、52.38%(11/21)、0(0/10)和63.33%(19/30)、47.62%(10/21)、0(0/10);外阴病变各组P21、ILK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外阴恶性肿瘤组、VIN组中HPV 6/11、HPV 16/18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00%(18/30)、42.86%(9/21)和33.33%(10/30)、28.57%(6/21),正常对照组未检测出;HPV 6/11在外阴恶性肿瘤组、VIN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HPV 16/18在外阴恶性肿瘤组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P21、ILK及HPV感染在外阴恶性肿瘤的发生及发展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恶性肿瘤 人乳头瘤病毒 P21 ilk
下载PDF
结肠癌中ILK及p53的表达情况及其预后意义 被引量:3
13
作者 何静华 李胜水 +5 位作者 许华 刘新召 金焕洪 李丽 李翠萍 崔平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7期9-10,13,共3页
目的探讨结肠癌中ILK与p53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相关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93例结肠癌中ILK与p53的表达情况,对染色结果进行分析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在93例结肠腺癌中ILK的阳性表达率为57%(53/9... 目的探讨结肠癌中ILK与p53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相关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93例结肠癌中ILK与p53的表达情况,对染色结果进行分析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在93例结肠腺癌中ILK的阳性表达率为57%(53/93),在93例结肠腺癌中p53的阳性表达率为43%(40/93),p53的表达在性别、年龄、淋巴结转移、肿瘤复发、肿瘤分期、分化程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K和p53的表达体现了结肠癌的生物学特性,ILK与p53可以作为结肠癌预后的一个生物学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ilk P53 预后
下载PDF
膀胱病变组织中ILK激酶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何静华 李双标 +5 位作者 李胜水 张凤梅 许华 高放 刘岩 张霖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4年第1期150-151,共2页
目的:探讨整合素连接激酶(integrin-linked kinase,ILK)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膀胱浸润性尿路上皮癌、25例非浸润性尿路上皮癌、20例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和5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ILK激酶蛋白的表... 目的:探讨整合素连接激酶(integrin-linked kinase,ILK)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膀胱浸润性尿路上皮癌、25例非浸润性尿路上皮癌、20例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和5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ILK激酶蛋白的表达。结果:浸润性尿路上皮癌ILK激酶阳性表达及阳性细胞率显著高于非浸润性尿路上皮癌、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和正常膀胱黏膜(P<0.05)。结论:ILK激酶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发生、发展关系密切,高表达的ILK激酶预示着膀胱癌高度恶性、高侵袭性和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ilk 免疫组化
下载PDF
ILK反义寡核苷酸对人上皮性卵巢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奇 李琛 +2 位作者 张云艳 孙静 刘艳雨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46-349,353,共5页
目的探讨整合素连接激酶(integrin linked kinase,ILK)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ASODN)对人卵巢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治疗作用。方法将人卵巢癌HO-8910细胞株接种于裸鼠皮下,建立人卵巢癌裸鼠模型,并将裸鼠随机分为对照... 目的探讨整合素连接激酶(integrin linked kinase,ILK)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ASODN)对人卵巢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治疗作用。方法将人卵巢癌HO-8910细胞株接种于裸鼠皮下,建立人卵巢癌裸鼠模型,并将裸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次腹腔注射治疗后称量裸鼠体重、肿瘤体积及重量,并计算抑瘤率。同时,分别用脂质体和脂质体-ILK-ASODN转染HO-8910细胞,用WST-1法检测转染后两组细胞体外的增殖情况,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治疗组裸鼠肿瘤体积及重量增长速度受到明显抑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转染了ILK-ASODN的治疗组细胞增殖受到显著抑制,凋亡率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 ILK-ASODN在体外能抑制细胞生长、促进细胞凋亡;在体内能明显地抑制肿瘤生长,对人卵巢癌裸鼠移植瘤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k ASODN 转染 基因治疗 裸鼠 移植瘤
下载PDF
TGFβ_1-Smad3-ILK信号转导通路与大鼠肝纤维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吴雄健 毛忠懿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36期14-18,21,共6页
目的研究TGFβ1-Smad3-ILK信号转导通路与大鼠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建立40%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2周组、模型4周组、模型6周组、模型8周组。对模型2、4、6、8周组及对照组大鼠行HE染色... 目的研究TGFβ1-Smad3-ILK信号转导通路与大鼠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建立40%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2周组、模型4周组、模型6周组、模型8周组。对模型2、4、6、8周组及对照组大鼠行HE染色、网状纤维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反应,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纤维增生及ILK和TGFβ1-Smad3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ILK和TGFβ1-Smad3在正常的肝组织中几乎没有表达。在注射CCl4后,大鼠肝脏组织中ILK和TGFβ1-Smad3较正常对照组表达明显增强,模型2、4、6、8周组中ILK和TGFβ1-Smad3的表达程度呈明显递增趋势,表明大鼠肝组织纤维化与ILK和TGFβ1-Smad3的表达有关。结论 ILK和TGFβ1-Smad3的表达可能与大鼠肝纤维化有联系,如能继续深入研究TGFβ1-Smad3-ILK信号转导通路在肝纤维化中的发生机制,或许可为肝纤维化的防治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GFβ1-Smad3 ilk 信号转导通路 肝纤维化
下载PDF
荆防败毒散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足细胞Nephrin、CD2相关蛋白及ILK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挺 陈慧娟 +1 位作者 朱凌凌 张柯培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8年第5期71-74,共4页
目的观察荆防败毒散对阿霉素诱导肾病大鼠肾组织足细胞Nephrin、CD2相关蛋白(CD2AP)、整合素连接激酶(ILK)蛋白及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苯那普利组、荆防败毒散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大鼠尾静脉一... 目的观察荆防败毒散对阿霉素诱导肾病大鼠肾组织足细胞Nephrin、CD2相关蛋白(CD2AP)、整合素连接激酶(ILK)蛋白及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苯那普利组、荆防败毒散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大鼠尾静脉一次性注射阿霉素制备肾病模型,并进行相应干预。检测各组大鼠24 h尿蛋白水平及肾功能情况,检测肾组织中Nephrin、CD2AP及ILK蛋白及基因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24 h尿蛋白水平显著上升,肾功能指标增高,肾组织中Nephrin、CD2AP蛋白及基因表达明显降低,ILK蛋白及基因表达显著上调。与模型组比较,荆防败毒散组大鼠24 h尿蛋白水平显著降低,肾功能指标下调,肾组织中Nephrin、CD2AP蛋白及基因表达明显上调,ILK蛋白及基因表达显著下调。结论荆防败毒散可减少阿霉素肾病大鼠蛋白尿水平,其可能机制是下调ILK表达,从而上调足细胞裂孔隔膜蛋白Nephrin、CD2AP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防败毒散 阿霉素肾病 NEPHRIN CD2相关蛋白 ilk
下载PDF
ILK、E-cadherin及Twist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8
作者 高娟 董兵卫 +1 位作者 张渭波 李卓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343-346,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膀胱癌中ILK、E-cadherin及Twist的表达,探讨其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ILK、E-cadherin及Twist在62例膀胱癌和25例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在膀胱癌和癌旁组织中,ILK... 目的通过研究膀胱癌中ILK、E-cadherin及Twist的表达,探讨其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ILK、E-cadherin及Twist在62例膀胱癌和25例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在膀胱癌和癌旁组织中,ILK的表达率分别为54. 8%(34/62)和16. 0%(4/25),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 9,P<0.05); E-cadherin的阳性表达分别为32. 3%(20/62)和72. 0%(18/25),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 4,P<0.05);Twist的阳性表达分别为64. 5%(40/62)和4. 0%(1/25),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6. 2,P<0.05)。同时,ILK和Twist在高分化膀胱癌中的表达明显低于低分化癌,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E-cadherin在高分化膀胱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低分化癌(P<0.05)。膀胱癌中E-cadherin与ILK和Twist的表达均呈负相关;而Twist与ILK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ILK、E-cadherin及Twist蛋白在膀胱癌中均有异常表达,并与膀胱癌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ILK、E-cadherin及Twist可能参与膀胱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整合素连接激酶(ilk) E-CADHERIN TWIST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骨唾液酸蛋白通过整合素α_vβ_3调控ILK信号通路 被引量:3
19
作者 彭远远 王捷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2-176,共5页
旨在探究骨唾液酸蛋白(BSP)是否通过整合素αvβ3对整合素连接激酶(ILK)信号通路进行调控。BSP基因沉默乳腺癌MDA-MB-231细胞,流式细胞仪在细胞水平检测BSP不同水平的细胞株中整合素αvβ3的表达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磷酸化ILK水平... 旨在探究骨唾液酸蛋白(BSP)是否通过整合素αvβ3对整合素连接激酶(ILK)信号通路进行调控。BSP基因沉默乳腺癌MDA-MB-231细胞,流式细胞仪在细胞水平检测BSP不同水平的细胞株中整合素αvβ3的表达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磷酸化ILK水平的变化,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与对照组231BO-Scrambled细胞相比,BSP基因沉默组231BO-BSP27细胞中整合素αvβ3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61.32±1.94)%(P<0.01)。整合素αvβ3鼠抗单克隆抗体(LM609)处理前的BSP基因沉默组231BO-BSP27细胞与21BO-Scrambled细胞相比,ILK磷酸化水平下调明显(39.38±1.38)%(P<0.01);LM609处理后的231BO-BSP27细胞与21BO-Scrambled细胞相比,ILK磷酸化水平下调明显(33.78±1.51)%(P<0.01)。向乳腺癌细胞231BO-scrambled和231BO-BSP27中添加LM609,MTT试验结果显示两株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均有降低(P<0.05)。BSP通过整合素αvβ3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ILK信号通路进行调控,并影响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唾液酸蛋白BSP 整合素ΑVΒ3 ilk信号通路
下载PDF
Ilk对LPS诱导小鼠乳腺上皮细胞分泌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玉坤 杨航 +3 位作者 冯将 魏玉好 易琼 王鲁 《中国兽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9-63,共5页
为探究Ilk对LPS诱导小鼠乳腺上皮细胞(MECs)分泌炎性因子IL-8、TNF-α的影响,采用siRNA技术筛选最佳转染条件,q PCR法和ELISA法检测siRNA转染后下游蛋白Akt1的表达来评价Ilk沉默,ELISA法检测Ilk沉默后对小鼠MECs分泌炎性因子IL-8、TNF-... 为探究Ilk对LPS诱导小鼠乳腺上皮细胞(MECs)分泌炎性因子IL-8、TNF-α的影响,采用siRNA技术筛选最佳转染条件,q PCR法和ELISA法检测siRNA转染后下游蛋白Akt1的表达来评价Ilk沉默,ELISA法检测Ilk沉默后对小鼠MECs分泌炎性因子IL-8、TNF-α的影响。结果显示:选用Ilk-mus-595片段的20 n M转染组可极显著抑制Ilk的mRNA表达(P<0.01),转染效率最好,达84.83%;Ilk转染后可显著减少LPS介导的Akt1 mRNA的转录和蛋白表达(P<0.05);可显著减少LPS介导的TNF-α分泌(P<0.05),但各组IL-8的量无变化(P>0.05)。结果提示:利用siRNA成功转染的Ilk可以影响细胞内Akt1的表达,降低细胞分泌的TNF-α含量,Ilk可能与小鼠MECs的抗炎有关,可作为靶基因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以期为乳腺炎症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及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上皮细胞 ilk基因 炎性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