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crostructure and compressive properties of INCO-617 alloy hollow sphere foam
1
作者 LI Zhiwei,WEI Zunjie,WANG Hongwei,and ZHU Zhaojun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arbin 150001,China 《Rare Metals》 SCIE EI CAS CSCD 2007年第S1期129-133,共5页
INCO-617 alloy hollow sphere foams with average aperture of about 3 mm and about 0.12 mm wall thickness were fabricated by hollow sphere method.Firstly the wet spheres,which are formed as powder shells from slurry by ... INCO-617 alloy hollow sphere foams with average aperture of about 3 mm and about 0.12 mm wall thickness were fabricated by hollow sphere method.Firstly the wet spheres,which are formed as powder shells from slurry by coating polystyrene balls,were arranged with body-centered cubic(BCC) structure.Subsequently,the sphere stacks were heat-treated in vacuum at 350 ℃ for 40 min to decompose the organic materials,and sinter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for different time.The effects of slurry components,sintering temperature and sintering time on the density and porosity of cell wall of hollow sphere foam were studied through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nsities of INCO-617 alloy hollow sphere foam,increasing with the increase of powder content in slurry,sintering temperature and sintering time,range from 1.112 to 1.216 g·cm-3.Extension of sintering time can reduce the porosity of cell wall,which enhances the compression strength of hollow sphere foam significant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llow sphere metallic foam inco-617 alloy compression
下载PDF
700℃超超临界机组用Alloy 617 mod时效析出相 被引量:31
2
作者 郭岩 王博涵 +2 位作者 侯淑芳 周荣灿 毕凯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2314-2318,共5页
研究了Alloy617mod在750℃下时效3000h过程的析出相种类及其对室温硬度和冲击性能的影响。Alloy617mod时效后析出M23C6碳化物和γ′相。随时效时间延长,晶内、晶界析出物数量增多,晶界碳化物尺寸和分布无明显变化。经300h时效后,M23C... 研究了Alloy617mod在750℃下时效3000h过程的析出相种类及其对室温硬度和冲击性能的影响。Alloy617mod时效后析出M23C6碳化物和γ′相。随时效时间延长,晶内、晶界析出物数量增多,晶界碳化物尺寸和分布无明显变化。经300h时效后,M23C6和γ′相产生析出强化,提高了合金硬度。晶界碳化物导致界面结合强度降低,晶界成为裂纹的发源地,引起冲击吸收能量降低。时效过程γ′相与基体相保持共格关系,产生共格应力,有利于硬度提高;同时γ′相析出强化使晶界附近难以协调塑性变形,易导致开裂,也引起冲击吸收能量降低。时效300-3000h过程的时效态Alloy617mod硬度和冲击吸收能量分别为207-214HB和75~83J,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0℃超超临界机组 alloy 617 MOD 时效 硬度 冲击吸收能量
下载PDF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lloy 617B 被引量:14
3
作者 郭岩 张周博 +2 位作者 周荣灿 侯淑芳 王博涵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4期1106-1113,共8页
The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lloy 617 B in the process of 5000 h aging at 750 °C were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SEM, TEM and mechanical analysis. M23C6 particles were dispersed i... The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lloy 617 B in the process of 5000 h aging at 750 °C were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SEM, TEM and mechanical analysis. M23C6 particles were dispersed inside grains and distributed discontinuously along grain boundaries and γ′ phases were situated at intragranular sites in the process of aging. The size of precipitates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aging time. Inter- and intra-granular carbide and γ′ phase particles inside grains resulted in the precipitation strengthening of this aged alloy, enhancing the strength and hardness. The aged alloy possessed good stabilities of hardness and strength during aging. An obvious decrease of the toughness of this aged alloy was due to γ′ phase particles limiting plastic deformation to the area nearby grain boundaries, resulting in the occurrence of crack along grain boundaries. Additionally, the intergranular cracks apparently led to a decrease in the toughness for this aged alloy due to carbide particles at grain boundaries. The toughness of this aged alloy was fairly stable possibly due to the unchanged distribution of the precipitates during ag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loy 617B MICROSTRUCTURE AGING PRECIPITATE HARDNESS TOUGHNESS tensile properties
下载PDF
Alloy 617B合金蠕变行为及变形过程中的显微组织演化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季 郭岩 +3 位作者 周荣灿 唐丽英 侯淑芳 王博涵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040-2045,共6页
Alloy 617B镍基高温合金具有优良的长期高温服役性能,是目前先进超超临界发电技术锅炉管的主要候选材料。结合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研究了Alloy 617B在750℃这3种应力条件下的持久蠕变行为及变形过程中材料的组织演化。研... Alloy 617B镍基高温合金具有优良的长期高温服役性能,是目前先进超超临界发电技术锅炉管的主要候选材料。结合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研究了Alloy 617B在750℃这3种应力条件下的持久蠕变行为及变形过程中材料的组织演化。研究结果表明,该合金750℃外推10~5h的蠕变断裂强度可达到约80MPa,蠕变断裂曲线呈典型的三阶段特征;随着应力减小,Alloy 617B合金持久蠕变试样的断口由穿晶向沿晶断裂转变,微裂纹、空洞的数量和尺寸也有所降低;初生M_(23)C_6的尺寸随蠕变时间的增长有所粗化,边缘有球化趋势,同时二次M_(23)C_6也逐渐增长变粗,分布更加广泛;γ'相在断口附近的分布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loy 617B 蠕变 先进超超临界 显微组织 碳化物
下载PDF
INCO-617合金空心球颗粒的制备与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智伟 王宏伟 魏尊杰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1期535-539,共5页
在1100~1230℃的温度下真空烧结表面涂覆一层由聚乙烯醇粘结剂、合金粉末和分散剂构成的浆料的聚苯乙烯球制得高孔隙率的INCO-617合金空心球颗粒,对不同烧结工艺下制备的空心球颗粒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INCO-617... 在1100~1230℃的温度下真空烧结表面涂覆一层由聚乙烯醇粘结剂、合金粉末和分散剂构成的浆料的聚苯乙烯球制得高孔隙率的INCO-617合金空心球颗粒,对不同烧结工艺下制备的空心球颗粒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INCO-617合金空心球颗粒的密度随烧结温度的升高和烧结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其密度值在1.504~2.113g/cm3之间。烧结温度的升高和烧结时间的延长可以明显减少球壁的残余孔隙,这是空心球颗粒显微硬度和压缩性能提高的主要原因,并且,随着球壁内残余孔隙的降低,空心球颗粒压缩时脆性破坏的倾向被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球颗粒 inco-617合金 烧结 力学性能
下载PDF
Al含量提高对IN 617合金持久性能及组织稳定性的影响
6
作者 任利国 白亚冠 +5 位作者 聂义宏 杨晓禹 王大鹏 白兴红 彭亚敏 傅万堂 《材料热处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0-159,共10页
采用高温持久实验、扫描电镜(SEM)及透射电镜(TEM)等研究了Al含量提高对IN 617合金持久性能及组织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Al含量提高后,基于超过4万小时的实验数据,IN 617合金700℃、10万小时的外推持久强度超过170 MPa,持久性能显著提... 采用高温持久实验、扫描电镜(SEM)及透射电镜(TEM)等研究了Al含量提高对IN 617合金持久性能及组织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Al含量提高后,基于超过4万小时的实验数据,IN 617合金700℃、10万小时的外推持久强度超过170 MPa,持久性能显著提高,合金的持久断裂机制仍以微孔聚集长大为主;Al含量的提高会明显促进IN 617合金中γ′相的析出,提高其含量,同时也会促进合金中μ相和σ相等TCP相(Topologically close-packed phases)的析出,从而提高合金的硬度与持久性能,但尚未发现TCP相会对合金持久强度产生不利影响;时效处理时间越长,晶界析出相尺寸越大且愈加连续,致使晶界结合强度降低,而Al含量的提高又会提高晶内强度。二者共同作用,会使IN 617合金的持久塑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 617合金 AL含量 持久性能 组织稳定性 析出相
下载PDF
Inconel 617合金热变形过程中几何必须位错的演变
7
作者 王炳正 王旭明 +3 位作者 陈伟 杨武 汪彦江 贾智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23-126,130,共5页
利用热模拟试验机对Inconel 617合金在温度1000~1200℃,应变速率0.001~1 s^(-1)范围内进行热压缩试验。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了其热压缩过程中的微观组织演变和几何必须位错(GND)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 利用热模拟试验机对Inconel 617合金在温度1000~1200℃,应变速率0.001~1 s^(-1)范围内进行热压缩试验。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了其热压缩过程中的微观组织演变和几何必须位错(GND)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和应变速率的降低,再结晶程度增大,GND密度降低,并且明显的绝热升温效应加速了再结晶的形核和长大。Inconel 617合金热变形过程中大量的位错墙相互缠结,GND首先在大角度晶界处塞积,然后形成亚晶界,最终演变为再结晶晶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conel 617合金 热变形 再结晶 几何必须位错(GND)
下载PDF
617合金760℃时效组织结构及力学性能分析 被引量:23
8
作者 郭岩 周荣灿 +1 位作者 侯淑芳 张红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6期86-89,共4页
研究了617合金在760℃时效过程中组织结构变化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在760℃时效过程中,析出相有M23C6碳化物和γ′-Ni3(Al,Ti);γ′分布于晶内,M23C6分布于晶内和晶界。整个时效过程中,晶内γ′和M23C6稳定性好。晶界M2... 研究了617合金在760℃时效过程中组织结构变化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在760℃时效过程中,析出相有M23C6碳化物和γ′-Ni3(Al,Ti);γ′分布于晶内,M23C6分布于晶内和晶界。整个时效过程中,晶内γ′和M23C6稳定性好。晶界M23C6碳化物在时效初期(≤1000h)稳定性好。合金时效300h后,硬度和强度明显增大;时效1000h后达到最大值,这是晶界、晶内协调强化的结果;时效3000h后,晶界M23C6颗粒聚集长大,弱化了晶界强化和Mo的固溶强化作用,从而降低了强度和硬度。时效后,室温冲击吸收能量和断后伸长率明显降低是由于晶界析出M23C6碳化物弱化界面结合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17合金 组织结构 力学性能 时效
下载PDF
INCONEL617合金的高温时效析出相 被引量:4
9
作者 郭岩 周荣灿 +1 位作者 侯淑芳 林琳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3-36,共4页
INCONEL 617合金(简称617合金)具有较好的高温强度、塑性以及良好的抗氧化、抗腐蚀性能,故可作为超超临界机组耐高温候选材料。为进一步了解617合金长期高温时效后的析出相及其组织结构,在760℃下对该合金进行长达10 000 h的时效试验,... INCONEL 617合金(简称617合金)具有较好的高温强度、塑性以及良好的抗氧化、抗腐蚀性能,故可作为超超临界机组耐高温候选材料。为进一步了解617合金长期高温时效后的析出相及其组织结构,在760℃下对该合金进行长达10 000 h的时效试验,借助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分析设备研究617合金高温时效处理(简称时效)后的析出相。结果表明:在760℃时效10 000 h过程中,617合金析出面心立方结构的M23C6、M6C碳化物和面心立方有序结构的γ′相,γ′相分布于晶内,M23C6和M6C碳化物在晶界和晶内均有析出;整个时效过程晶内析出相基本稳定;时效300~3 000 h过程中,晶界析出相均呈不连续分布,时效至5 000 h,晶界碳化物聚集且连续分布,晶界M6C碳化物数量明显增多;时效300 h后硬度明显升高,时效1 000 h后硬度达到最大值,时效5 000 h后硬度有一定幅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CONEL617合金 时效处理 M23C6 M6C γ′相 硬度
下载PDF
晶界M_(23)C_6碳化物对IN 617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8
10
作者 郭岩 侯淑芳 周荣灿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04-808,共5页
研究了IN 617合金在760℃时效过程中组织结构与室温冲击和拉伸性能的关系,并借助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合金时效过程中的微观结构、室温冲击及拉伸断口进行了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在IN 617合金时效后,主要析出相为M23C6碳化物;晶界M23C6... 研究了IN 617合金在760℃时效过程中组织结构与室温冲击和拉伸性能的关系,并借助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合金时效过程中的微观结构、室温冲击及拉伸断口进行了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在IN 617合金时效后,主要析出相为M23C6碳化物;晶界M23C6碳化物对强度和塑性、冲击吸收能量的作用是:一方面,它阻碍晶界滑移,起到强化作用,从而提高了合金强度;另一方面,它导致界面结合强度降低,晶界成为断裂的发源地,从而引起冲击吸收能量和塑性降低;合金时效后,断裂模式由塑性断裂转变为脆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CONEL 617合金 晶界M23C6碳化物 强度 塑性 冲击吸收能量 断裂模式
下载PDF
INCONEL617镍基合金制备及耐蚀性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缪小吉 孙斐 +2 位作者 范琪 宋仁国 胡静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0-41,46,共3页
采用真空冶炼技术制备了INCONEL617镍基合金。采用ICP全谱直读等离子光谱仪分析了合金的实际成分,采用显微镜观察了该合金的金相组织,利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合金的相结构。研究了INCONEL 617合金在不同腐蚀介质中的耐腐蚀性。结果表明,... 采用真空冶炼技术制备了INCONEL617镍基合金。采用ICP全谱直读等离子光谱仪分析了合金的实际成分,采用显微镜观察了该合金的金相组织,利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合金的相结构。研究了INCONEL 617合金在不同腐蚀介质中的耐腐蚀性。结果表明,制备的INCONEL 617合金实际成分满足设计要求。该合金在盐酸、硝酸及硫酸中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在氢氟酸中具有较好的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CONEL 617合金 显微组织 物相 耐蚀性
下载PDF
Inconel 617合金中第二相的析出规律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凯 师梦杰 +3 位作者 郑合凤 王宝顺 刘文庆 李慧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428-2434,共7页
利用SEM和TEM对Inconel 617合金在700℃时效0~1000 h后的M23C6碳化物和γ′-Ni 3(Ti,Al)相的析出规律及第二相析出对硬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700℃时效过程中样品在160 h时达到硬度峰值,且硬度的提高与晶界处析出的不规则M23C6... 利用SEM和TEM对Inconel 617合金在700℃时效0~1000 h后的M23C6碳化物和γ′-Ni 3(Ti,Al)相的析出规律及第二相析出对硬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700℃时效过程中样品在160 h时达到硬度峰值,且硬度的提高与晶界处析出的不规则M23C6碳化物、晶粒内部析出的棒状M23C6碳化物和球状γ′相有关,其中γ′相对材料的强化效果更明显。时效初期,第二相以M23C6碳化物为主,γ′相倾向在碳化物周围的富Al和Ti的区域形核长大。两种相互依附的析出相存在共格取向关系,限制彼此的生长。γ′相数量不断增多并向碳化物内部生长,导致碳化物逐渐分解。时效后期,晶粒内部的碳化物几乎消失,晶粒内部弥散分布着大量球状γ′相。根据实验结果,讨论了两种析出相的析出长大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23C6碳化物 γ'-Ni3(Ti Al)相 析出强化 INCONEL 617合金
下载PDF
深冷处理对Inconel 617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小龙 罗晓阳 +2 位作者 俞丽丹 汪彦江 贾智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11,共5页
深冷处理方法由于操作简单,价格低廉且对材料性能改善明显目前被广泛应用.采用深冷处理方法对Inconel 617合金进行了不同处理时间和次数条件下的试验.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了Inconel... 深冷处理方法由于操作简单,价格低廉且对材料性能改善明显目前被广泛应用.采用深冷处理方法对Inconel 617合金进行了不同处理时间和次数条件下的试验.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了Inconel 617合金的微观组织结构,采用万能拉力试验机进行了室温下的拉伸试验.结果表明:深冷处理后Inconel 617合金的晶粒尺寸得到了细化.单次深冷处理12、24 h后合金的小角度晶界分数增大,这有助于合金拉伸强度和塑性的提高.但是深冷处理后合金中析出了大量的碳化物,降低了其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conel 617合金 深冷处理 晶界 碳化物
下载PDF
Inconel617合金表面电子束熔覆NbMoCr显微组织和耐腐蚀性的探讨
14
作者 黄以平 张国培 +2 位作者 刘海浪 王波 蒋健博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1-106,I0005,共7页
为了提高Inconel617合金(简称617合金)材料的表面性能,利用电子束熔覆技术在617合金表面制备了NbMoCr熔覆层.对它的显微组织、硬度和耐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并与617合金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NbMoCr熔覆层的组织更均匀,晶粒更细小,气孔等... 为了提高Inconel617合金(简称617合金)材料的表面性能,利用电子束熔覆技术在617合金表面制备了NbMoCr熔覆层.对它的显微组织、硬度和耐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并与617合金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NbMoCr熔覆层的组织更均匀,晶粒更细小,气孔等缺陷更少,且生成了微量M23C6,Cr7C3,Cr4Si4Al13,CoCx等硬质相,提高了熔覆层的表面硬度及耐腐蚀性.经检测,熔覆层硬度相比617合金硬度高出86 HV10.电化学腐蚀测试表明,在1 mol/L H2SO4溶液中,617合金自腐蚀电流密度是NbMoCr熔覆层的5.16倍;在3.5%的NaCl溶液中,617合金自腐蚀电流密度是NbMoCr熔覆层的4.6倍;在1 mol/L NaOH溶液中,617合金自腐蚀电流密度是NbMoCr熔覆层的3.1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17合金 电子束熔覆 NbMoCr熔覆层 微观组织 耐腐蚀性
下载PDF
镍基617合金的热变形和动态再结晶行为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杨康 祝志超 +4 位作者 张雪姣 白亚冠 聂义宏 朱琳 展培培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51-157,共7页
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实验机和显微组织分析等研究了镍基617合金在不同温度及应变速率下的再结晶行为及其与变形参数间的变化规律,建立了合金的高温本构方程及动态再结晶方程。结果表明:合金的奥氏体动态再结晶体积分数及晶粒尺寸取... 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实验机和显微组织分析等研究了镍基617合金在不同温度及应变速率下的再结晶行为及其与变形参数间的变化规律,建立了合金的高温本构方程及动态再结晶方程。结果表明:合金的奥氏体动态再结晶体积分数及晶粒尺寸取决于变形温度及应变速率,温度升高,应变速率降低,奥氏体动态再结晶体积分数增大。当应变速率在0. 001~0. 1 s^-1范围内及温度等于及高于1000℃时,各应变速率下合金都发生了动态再结晶。高温本构方程及动态再结晶方程可以描述合金在热变形过程中的应变及晶粒尺寸的变化,可为实际锻造过程中晶粒尺寸的控制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617合金 热变形 高温本构方程 动态再结晶
下载PDF
时效温度对改进型Inconel 617合金的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聂义宏 白亚冠 +1 位作者 金嘉瑜 王宝忠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2-60,共9页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电子万能试验机等研究了时效温度对改进型Inconel 617合金的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1180℃的固溶处理后,合金组织中除个别尺寸较大的一次MC型碳化物外无其它析出相存在。时效处理温度对γ′相、M23C...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电子万能试验机等研究了时效温度对改进型Inconel 617合金的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1180℃的固溶处理后,合金组织中除个别尺寸较大的一次MC型碳化物外无其它析出相存在。时效处理温度对γ′相、M23C6和M6C型碳化物的尺寸、位置、数量、形态等有影响,在750℃时效处理后,合金的组织由晶内大量弥撒析出的小于10 nm的γ′相+晶界少量颗粒状M23C6型碳化物组成。力学性能测试表明,经过750℃时效处理后,合金的强度和塑性匹配良好,冲击韧性高。因此可选择750℃为改进型Inconel 617合金锻件的时效处理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型Inconel 617 时效处理 组织 γ′相 碳化物 力学性能
下载PDF
成分优化对617和740镍基合金铸态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寇金凤 聂义宏 +1 位作者 金嘉瑜 王宝忠 《铸造技术》 CAS 2018年第1期58-62,共5页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电子能谱仪研究了成分优化对617和740两种镍基合金铸态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成分优化后617合金的枝晶间距变小,而740合金的枝晶间距变大。这是由于成分过冷导致的冷却速度发生变化所引起的;617成分优化前...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电子能谱仪研究了成分优化对617和740两种镍基合金铸态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成分优化后617合金的枝晶间距变小,而740合金的枝晶间距变大。这是由于成分过冷导致的冷却速度发生变化所引起的;617成分优化前后主要正偏析元素的偏析指数变化不大,740中易偏析元素Nb、Si偏析明显减轻;617经成分优化后析出相仍为M6C,只是形态上更加弥散细小,且主要沿晶界析出,740经成分改进后G相明显减少,晶界碳化物析出增加;成分调整后导致的过冷度变化以及碳化物析出,使617和740改进型合金的晶粒均明显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17镍基合金 740镍基合金 成分优化 铸态组织
下载PDF
镍基617合金动态再结晶微观组织演变与预测 被引量:8
18
作者 朱怀沈 聂义宏 +1 位作者 赵帅 王宝忠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0-87,共8页
通过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对镍基617合金进行等温压缩热变形实验,分析617合金在不同变形条件下各变形参数影响动态再结晶微观组织演变的规律。在对应力应变曲线及金相组织照片等实验数据计算分析的基础上,建立617合金动态再结晶模型... 通过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对镍基617合金进行等温压缩热变形实验,分析617合金在不同变形条件下各变形参数影响动态再结晶微观组织演变的规律。在对应力应变曲线及金相组织照片等实验数据计算分析的基础上,建立617合金动态再结晶模型,并将其导入有限元软件Deform-3D中,对617合金锻造工艺实验中晶粒组织演化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吻合,基本实现了变形过程微观组织的预测控制,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617合金 先进超超临界 动态再结晶模型 微观组织演变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镍基合金Inconel 617在高温超临界CO_(2)下的腐蚀特性研究
19
作者 肖博 王碧辉 +2 位作者 岑栋梁 朱忠亮 张乃强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06-413,共8页
对镍基合金Inconel 617在550~700℃、15~25 MPa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环境下进行了1000 h的氧化腐蚀实验,得到了其氧化动力学曲线,并借助扫描电镜(SEM)、电镜自带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等表征手段对氧化... 对镍基合金Inconel 617在550~700℃、15~25 MPa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环境下进行了1000 h的氧化腐蚀实验,得到了其氧化动力学曲线,并借助扫描电镜(SEM)、电镜自带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等表征手段对氧化膜的形貌、物相及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温度显著影响合金的氧化速率,700℃时氧化动力学呈立方规律;在所有温度下合金都形成了致密的单层氧化膜结构,随着温度升高,下方晶界处出现少量孔洞;在合金表面氧化膜主要出现富Ti疖状氧化物,下方晶界孔洞处出现了Al氧化物的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conel 617 超临界二氧化碳 高温腐蚀 镍基合金
下载PDF
基于热加工图的700℃超超临界转子用617合金变形行为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朱怀沈 聂义宏 +2 位作者 白亚冠 赵帅 殷福星 《大型铸锻件》 2013年第4期9-13,共5页
研究了617合金在变形温度为850~1 250℃、应变速率为(0.001~1)s-1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构建了617合金的热加工图,并通过研究压缩试样的微观组织分析验证了热加工图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变形温度为1 050~1 150℃、应变速率为0.005 s-... 研究了617合金在变形温度为850~1 250℃、应变速率为(0.001~1)s-1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构建了617合金的热加工图,并通过研究压缩试样的微观组织分析验证了热加工图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变形温度为1 050~1 150℃、应变速率为0.005 s-1~0.1 s-1的区间,617合金发生了完全动态再结晶,适宜进行热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17合金 热变形 热加工图 动态再结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