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DEPTH与INDEPTH-MT项目简介 被引量:5
1
作者 冯昭贤 赵文津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63-365,共3页
介绍了“国际喜马拉雅和西藏高原深剖面及综合研究”(简称INDEPTH)项目概况、科学目标和已取得的主要科学成果。着重阐述了作为该项目组成部分的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美国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加拿大地质调查局合作进行... 介绍了“国际喜马拉雅和西藏高原深剖面及综合研究”(简称INDEPTH)项目概况、科学目标和已取得的主要科学成果。着重阐述了作为该项目组成部分的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美国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加拿大地质调查局合作进行的“国际喜马拉雅和西藏高原深剖面探测的大地电磁研究”(简称INDEPTHMT)的任务、科学目标和主要成果以及采用的仪器设备、野外数据采集的方法和技术以及数据处理与反演方法所具有的特色和先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高原 大地电磁测深 indepth indepth-MT
下载PDF
国际合作INDEPTH项目横穿青藏高原的深部探测与综合研究 被引量:30
2
作者 赵文津 吴珍汉 +5 位作者 史大年 熊嘉育 薛光琦 宿和平 胡道功 叶培盛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8-342,共15页
国际合作青藏高原与喜马拉雅深部剖面探测(INDEPTH)计划自1992年开展以来,圆满完成I、Ⅱ、Ⅲ3个阶段研究任务,揭示了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腹地的地壳结构和深部构造,在国际核心期刊公开发表10多篇有重要影响的学术论文,受到国际... 国际合作青藏高原与喜马拉雅深部剖面探测(INDEPTH)计划自1992年开展以来,圆满完成I、Ⅱ、Ⅲ3个阶段研究任务,揭示了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腹地的地壳结构和深部构造,在国际核心期刊公开发表10多篇有重要影响的学术论文,受到国际地球科学界的高度评价。第四阶段计划是研究高原北部边缘,即东昆仑造山带和柴达木盆地的结构构造及其形成演化,并与南部喜马拉雅造山带加以对比。经过多次野外地质踏勘,选定剖面的工作路线,2007年各方正式签订协议,并共同开展了野外调查,圆满完成了横穿东昆仑造山带和柴达木盆地的100km垂直深反射地震、300km广角地震反射以及59个宽频带天然地震台站的野外观测施工任务。中方项目组还在东昆仑南部厘定出渐新世晚期一中新世早期大型逆冲推覆构造系统,发现青藏高原渐新世晚期-中新世早期整体隆升的重要证据。2008年将继续天然地震观测,还将开展大地电磁测深、重力、地质构造剖面观测和反射地震数据处理;2009-2010年将利用各类深部探测资料,综合研究青藏高原北部的地壳结构、岩石圈构造和深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探测 青藏高原 indepth 综合研究 大陆动力学
下载PDF
藏北低速体存在的地震学证据——INDEPTH4宽频地震结果 被引量:9
3
作者 薛光琦 赵文津 +3 位作者 宿和平 钱辉 冯梅 James Mechie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31-335,共5页
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INDEPTH-IV地震探测剖面,始于柴达木盆地南缘,穿越东昆仑造山带、金沙江缝合线,终止于羌塘地体。本文作者利用天然地震体波完成了该区的三维走时残差反演,勾划出了青藏高原东北部的深部构造格局。研究区最显著的现... 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INDEPTH-IV地震探测剖面,始于柴达木盆地南缘,穿越东昆仑造山带、金沙江缝合线,终止于羌塘地体。本文作者利用天然地震体波完成了该区的三维走时残差反演,勾划出了青藏高原东北部的深部构造格局。研究区最显著的现象则是分布在昆仑地体、可可西里地体、羌塘地体北部下地壳、上地幔中的低速体。对其成因,有可能与向北俯冲的印度板片与向南俯冲的欧亚板片在此聚合形成的地幔热物质有关。另外,昆南、昆中断裂、金沙江断裂向南的逆冲现象比较明显;推测柴达木盆地的上地幔中没有热物质的交流,为刚性岩石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中断裂 地震层析 低速体 indepth—IV
下载PDF
INDEPTH Ⅳ深反射地震揭示的东昆仑造山带隆升过程 被引量:7
4
作者 刘志伟 赵文津 +3 位作者 吴珍汉 史大年 宋洋 邓世广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211-3222,共12页
INDEPTH Ⅳ深反射地震数据处理的重点和难点是近地表风化壳静校正和异常振幅噪音衰减,通过初至波剩余折射静校正技术、异常振幅噪声衰减技术和CRS优化叠加技术获得了信噪比较高的地震剖面.由INDEPTH Ⅳ深反射地震剖面揭示,东昆仑造山带... INDEPTH Ⅳ深反射地震数据处理的重点和难点是近地表风化壳静校正和异常振幅噪音衰减,通过初至波剩余折射静校正技术、异常振幅噪声衰减技术和CRS优化叠加技术获得了信噪比较高的地震剖面.由INDEPTH Ⅳ深反射地震剖面揭示,东昆仑造山带上地壳地层具有挤压走滑、断展褶皱等动力学特点,岩石圈上、下地壳之间存在不连续的松潘—甘孜古洋壳反射特征,东昆仑山下偏南局部Moho面以上低频异常反射特征指示局部熔融、低速高导体存在.综合INDEPTH Ⅳ深反射地震剖面和其他地球物理数据分析认为,东昆仑造山带隆升过程非常复杂,隆升过程至少经过两次主期变形,一期是中生代三叠纪松潘—甘孜洋向北俯冲引发被动大陆边缘造山,另一期是新生代古近纪印度—欧亚板块碰撞致使羌塘地块北移造成的上地壳挤压隆升.利用INDEPTH Ⅳ深反射地震单炮、速度和叠加剖面等成果,综合解译数据,最终提出东昆仑造山带隆升过程的另一种模式,以有助于深化对东昆仑造山模式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反射地震 东昆仑造山带 松潘—甘孜洋壳 indepth
下载PDF
西藏高原中、北部断裂构造特征:INDEPTH(Ⅲ)-MT观测提供的依据 被引量:20
5
作者 魏文博 金胜 +6 位作者 叶高峰 邓明 谭捍东 Martyn Unsworth John Booker Alan G. Jones LI Sheng-hui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57-265,共9页
根据1998年和1999年INDEPTH(Ⅲ)MT在西藏中、北部所完成的德庆-龙尾错(500线)和那曲-格尔木(600线)超宽频带大地电磁深探测剖面数据研究西藏高原中北部断裂构造特征,有助于推进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碰撞、俯冲构造模式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根据1998年和1999年INDEPTH(Ⅲ)MT在西藏中、北部所完成的德庆-龙尾错(500线)和那曲-格尔木(600线)超宽频带大地电磁深探测剖面数据研究西藏高原中北部断裂构造特征,有助于推进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碰撞、俯冲构造模式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区内发育有F1~F10一系列深断裂.其中,F2向北倾斜是早期的主断裂,F1则是后期主逆冲断裂,它们共同构成空间结构复杂的嘉黎深断裂带.班公-怒江缝合带的主断裂系由略微向南陡倾的F3、F4和F5三组超壳深断裂构成;由于受后期构造运动强烈的改造,缝合带内发育多条延深不大的上地壳断层.唐古拉断裂带由F6、F7两组主断裂和一系列次级断裂构成;主断裂产状上陡、下缓,总体向南倾斜,向下延深达下地壳.而金沙江缝合带是由F8(金沙江断裂)和F9(可可西里断裂),以及它们之间存在的一系列上地壳次级断层共同组成的,是一组很宽的地块碰撞缝合带.F10即昆中断裂是产状陡立的超壳深断裂,是昆仑山断裂带的主体构造,它构成松潘-甘孜-可可西里地块的北部边界.从剖面电性结构特征分析,昆中断裂以南属于西藏高原主体;而以北地区是否还归属西藏高原?这有待更深入的讨论.值得特别关注的事实是,研究区内2组缝合带之下都存在向上地幔延伸的壳内高导体,它们可能反映区内壳幔热交换过程的痕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depth-MT 大地电磁测深 断裂特征 壳幔热交换
下载PDF
喜马拉雅和西藏高原深地震反射剖面(INDEPTH)概况 被引量:9
6
作者 赵文津 K.D.Nelson +1 位作者 L.D.Brown 郭宗汾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24-124,共1页
自1980年以来,中国地质矿产部(以下简称地矿部)在喜马拉雅和西藏高原开展了一系列的地质和地球物理工作。由中国地质科学院牵头组织许多单位开展了大规模的地质填图,并解决某些基础地质问题的研究工作。1980—1983年,中、法合作开展了... 自1980年以来,中国地质矿产部(以下简称地矿部)在喜马拉雅和西藏高原开展了一系列的地质和地球物理工作。由中国地质科学院牵头组织许多单位开展了大规模的地质填图,并解决某些基础地质问题的研究工作。1980—1983年,中、法合作开展了“喜马拉雅地质构造和地壳上地幔演化研究”,是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和法国科研中心共同组织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反射 喜马拉雅 indepth
下载PDF
西藏高原与喜马拉雅山深剖面(INDEPTH)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赵文津 赵逊 +5 位作者 史大年 刘葵 江万 吴珍汉 熊嘉育 郑玉坤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75-575,共1页
关键词 西藏高原 喜马拉雅山 indepth 地层剖面
下载PDF
Progress in the Study of Deep Profiles of Tibet and the Himalayas (INDEPTH) 被引量:10
8
作者 ZHAOWenjin ZHAOXun SHIDanian LIUKui JIANGWan WUZhenhan XIONGJiayu ZHENGYuku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4期931-939,共9页
This paper introduces 8 major discoveries and new understandings with regard to the deep structure and tectonics of the Himalayas and Tibetan Plateau obtained in Project INDEPTH, They are mainly as follows. (1) The up... This paper introduces 8 major discoveries and new understandings with regard to the deep structure and tectonics of the Himalayas and Tibetan Plateau obtained in Project INDEPTH, They are mainly as follows. (1) The upper crust, lower crust and mantle lithosphere beneath the blocks of the plateau form a 'sandwich' structure with a relatively rigid-brittle upper crust, a visco-plastic lower crust and a relatively rigid-ductile mantle lithosphere. This structure is complete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monotonous, cold and more rigid oceanic plates. (2) In the process of north-directed collision-compression of the Indian subcontinent, the upper crust was attached to the foreland in the form of a gigantic foreland accretionary wedge. The interior of the accretionary wedge thickened in such tectonic manners as large-scale thrusting, backthrusting and folding, and magmatic masses and partially molten masses participated in the crustal thickening. Between the upper crust and lower crust lies a large detachment (e.g. the Main Himalayan Thrust in southern Tibet, 5-8 km thick) or a very thick shear-schistose zone (e.g. the Main Qiangtang Thrust-MQT in northern Tibet, up to 20 km thick), which causes the decoupling of the upper crust and lower crust and separation of tectonic activities. (3) During the collision-compression, the Indian mantle lithosphere was delaminated into two layers from where the crust thickened most rapidly (beneath the High Himalayas). The upper layer extends to 34.5°N and the lower layer to 33.5°. They have been underthrust to depths of 250-300 km into the asthenosphere. Meanwhile the Asian lithosphere (possibly the Qaidam terrane) has also been subducted southwards. Very thick mantle lithosphere does not exist beneath the plateau. (4) The oceanic lithosphere, in light of its lithology and dynamic behaviour, might be close to those of the continental lithosphere and its front might enter the asthenosphere before the continental lithosphere. (5) A 150-200 km deep low-velocity body below 35°N and a wide low-velocity zone below the area between 33.5° and 35°N dip north at very steep angles. Volcanism took place frequently in northern Tibet and anisotropy variations are prominent at depths, which might indicate a zone of large-scale eastward transfer of deep-seated 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depth HIMALAYAS Tibetan Plateau crust structure mantle lithosphere structure
下载PDF
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研究──“INDEPTH”合作研究的体会 被引量:4
9
作者 赵文津 冯昭贤 《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CSCD 1996年第2期119-128,共10页
“INDEPTH”是中国和美国地学家合作开展的大陆动力学研究项目。本文介绍了研究该项目的重大意义、长远的战略目标和酝酿协议过程,喜马拉雅造山带和青藏高原新一轮研究的科学目标、研究工作方针和研究工作特点;最后对组织管理... “INDEPTH”是中国和美国地学家合作开展的大陆动力学研究项目。本文介绍了研究该项目的重大意义、长远的战略目标和酝酿协议过程,喜马拉雅造山带和青藏高原新一轮研究的科学目标、研究工作方针和研究工作特点;最后对组织管理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 动力学 喜马拉雅造山带 青藏高原
下载PDF
藏南INDEPTHⅡ(1994)深地壳剖面的初步结果
10
作者 Nels.,KD 吴春玲 《物探化探译丛》 1996年第5期58-60,共3页
关键词 地壳剖面 indepth 西藏 断层 藏南 地震勘探
下载PDF
关于印度板块俯冲的探讨——据INDEPTH-MT研究结果 被引量:12
11
作者 魏文博 陈乐寿 +3 位作者 谭捍东 胡建德 邓明 金胜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79-386,共8页
西藏高原的隆升与印度板块俯冲有着密切联系,因而关于板块俯冲的研究一直成为国际地学界十分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回顾了这一地学前缘课题的研究现状;阐述了INDEPTHMT所提供的西藏中、南部全新的地壳电性结构特点;结合... 西藏高原的隆升与印度板块俯冲有着密切联系,因而关于板块俯冲的研究一直成为国际地学界十分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回顾了这一地学前缘课题的研究现状;阐述了INDEPTHMT所提供的西藏中、南部全新的地壳电性结构特点;结合地质及深地震探测结果提出了对印度地壳俯冲过程的推测。认为,由于熔融及底熔现象可能使俯冲的地壳逐渐消减,并向北迅速减薄,所以估计印度板块俯冲的前沿不会超过当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电磁测探 印度 板块俯冲 熔融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提升社会和谐度面临的机遇、挑战与治理愿景
12
作者 何云峰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24-37,共14页
社会和谐是美好生活的重要标志。在人工智能被广泛而深入运用的时代,社会和谐度的提升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人工智能的运用可以使人类获得更多的交往互动的自由时间;人类相互交往的空间范围也会得到极大扩展;人工智能时代,社会透明度... 社会和谐是美好生活的重要标志。在人工智能被广泛而深入运用的时代,社会和谐度的提升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人工智能的运用可以使人类获得更多的交往互动的自由时间;人类相互交往的空间范围也会得到极大扩展;人工智能时代,社会透明度显著增加,从而有利于保障社会公平;并且,通过社会治理技术的中立化克服人为的偏见和歧视,从而提升社会的和谐程度。不过,人工智能在增进社会和谐度的同时,也提出了诸多挑战。人工智能改变了文化主体在场性,给文化的历史传承和赓续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致使文化传承的代际和谐功能受到威胁;人工智能带来的高暴露可能吞噬社会公信力,撕裂各种人群,放大利益和诉求差距,从而威胁社会和谐;人工智能的运用可能引发贫富差距扩大并导致阶层固化,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会激发不同收入人群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带来诸多不和谐因素;人工智能时代也可能引发新的社会公正问题,并进而挑战社会和谐度;人工智能时代还不可避免地给隐私保护提出挑战,并进而威胁社会和谐度。面对人工智能的双刃剑作用,人类要从强化社会治理着手,充分利用其积极方面,并消解其消极方面,从而不断提升社会和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社会和谐 社会公平 社会治理 深层民生保障
下载PDF
基于决策树的就业创业资源信息分类系统设计
13
作者 封彦 《信息技术》 2024年第5期114-119,共6页
针对就业创业资源信息分类数据收敛性差、分类准确率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的就业创业资源信息分类系统。系统硬件利用CAN总线控制器控制接口管理逻辑、时序逻辑和错误管理逻辑等同时工作。整合网络组织模式和P2P网络模式,与客户端建立... 针对就业创业资源信息分类数据收敛性差、分类准确率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的就业创业资源信息分类系统。系统硬件利用CAN总线控制器控制接口管理逻辑、时序逻辑和错误管理逻辑等同时工作。整合网络组织模式和P2P网络模式,与客户端建立连接,选用ADuC832混合信号单片微控制器采集就业创业资源信息,实现深入挖掘。确定信息节点增益,建立就业创业资源信息分类决策树,实现信息分类。实验结果表明,系统收敛性最终可达到99%以上,且就业创业资源信息分类准确率更高,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策树 就业创业资源 信息分类 深入挖掘 信息增益
下载PDF
云南省硅光伏产业链SWOT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
14
作者 耿尚勋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02-108,共7页
云南省拥有丰富的硅石资源和清洁能源,如何结合各州市资源禀赋,规划硅光伏产业链,形成上中下游互补的产业布局,突显集群效应,为打造“世界光伏之都”提供有力支持.通过对云南省硅矿、硅光伏企业、硅光伏产业的调研,并开展SWOT分析,结合... 云南省拥有丰富的硅石资源和清洁能源,如何结合各州市资源禀赋,规划硅光伏产业链,形成上中下游互补的产业布局,突显集群效应,为打造“世界光伏之都”提供有力支持.通过对云南省硅矿、硅光伏企业、硅光伏产业的调研,并开展SWOT分析,结合国家和云南省的政策,运用产业梯度转移理论、产业发展增长极理论指导,通过“错位发展、协同发展”的思路,不断优化提升硅光伏产业链,促进硅光伏产业的精深加工和终端制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光伏产业 精深加工 终端制造延伸 对策
下载PDF
西藏羌塘盆地的深部结构特征与含油气远景评价 被引量:31
15
作者 赵文津 赵逊 +3 位作者 蒋忠惕 刘葵 吴珍汉 熊嘉育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13,共13页
羌塘盆地是目前国内石油勘探的热点地区之一,本文综合研究了羌塘盆地的地球物理、石油地质调查资料及INDEPTH-3深部调查结果,得出:①盆地内烃源层、储集层、盖层及其组合条件很好,局部构造发育,有利于形成和保存油气藏,断裂不会成为致... 羌塘盆地是目前国内石油勘探的热点地区之一,本文综合研究了羌塘盆地的地球物理、石油地质调查资料及INDEPTH-3深部调查结果,得出:①盆地内烃源层、储集层、盖层及其组合条件很好,局部构造发育,有利于形成和保存油气藏,断裂不会成为致命问题,提出了今后工作的主要目的层上三叠统—中侏罗统组成的中构造层;②对盆地二级、三级构造作了新的划分,否定羌中隆起,提出盆地表层的主要构造方向为北西—南东向,成“三凹三隆”及“一深凹”的地壳结构特征,其中主沉降带内部及其两侧是最有利的找油气远景地带;③本区壳幔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强,盆地北部火山及热活动多,对油气远景评价有较大影响,而盆地南部沉积厚度大,受深层热影响相对较小,是找油气的更有利地段;④强调查明深部地层物性、油气赋存状况,烃类物质的来源和上下构造符合情况是当务之急,重点是加强点上的调查和评价研究;⑤提出不能轻视伦坡拉陆相古近—新近系盆地找油前景,它可能汇聚有两侧海相地层的油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塘盆地 indepth 油气评价 壳幔相互作用
下载PDF
藏北高原地壳及上地幔导电性结构——超宽频带大地电磁测深研究结果 被引量:74
16
作者 魏文博 金胜 +6 位作者 叶高峰 邓明 谭捍东 Martyn Unsworth Alan G. Jones John Booker Shenghui Li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215-1225,共11页
为了研究西藏中、北部壳、幔导电性结构,讨论高原中、北部岩石圈热状态,1998年和1999年(INDEPTH(Ⅲ)-MT)在西藏中、北部完成了德庆—龙尾错(500线)和那曲—格尔木(600线)超宽频带大地电磁深探测剖面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西藏中、北部以... 为了研究西藏中、北部壳、幔导电性结构,讨论高原中、北部岩石圈热状态,1998年和1999年(INDEPTH(Ⅲ)-MT)在西藏中、北部完成了德庆—龙尾错(500线)和那曲—格尔木(600线)超宽频带大地电磁深探测剖面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西藏中、北部以昆仑山断裂为界,其南北壳、幔电性结构有很大差异.昆仑山断裂以北地壳和上地幔为高阻区.而昆仑山以南,地壳和上地幔的导电性有明显的分层结构:地壳上部以不连续的高阻体为主,夹有局部低阻异常体,沿南北方向上地壳的电性结构复杂,具有不连续、分块的特点;但中、下地壳为大范围的高导异常区,区内发育有大规模、不相连续、产状各异的高导体,其电阻率均小于4Ωm;在班公—怒江和金沙江缝合带之下,壳内高导体都具有向上地幔延伸的趋势,存在连通壳、幔的低阻通道.根据西藏高原中、北部壳、幔电性结构的研究推断:如同藏南一样,这里也普遍存在部分熔融体和热流体,它们的成因主要与班公—怒江和金沙江缝合带的壳-幔热交换、热活动有关,这是两期形成的壳-幔热交换通道.其中,班公—怒江缝合带的壳-幔热交换通道形成时间比金沙江缝合带早.因此,研究区壳、幔的热活动是从南边和西边开始,向北、向东扩展,导致现今西藏中、北部地壳和上地幔的热流分布由西向东、由南向北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depth-MT 大地电磁探测 壳内高导体 壳-幔热交换
下载PDF
东昆仑造山带中地壳存在古洋壳俯冲的深反射地震证据 被引量:10
17
作者 刘志伟 赵文津 +1 位作者 吴珍汉 史大年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692-1702,共11页
INDEPTH Ⅳ深反射地震测线横跨可可西里-巴颜喀拉地块和东昆仑-柴达木地块,为揭示青藏高原东昆仑造山带深部构造提供了直接地球物理证据。针对地表和地下"双复杂"地质构造条件,地震数据处理中通过剩余折射波静校正技术、异常... INDEPTH Ⅳ深反射地震测线横跨可可西里-巴颜喀拉地块和东昆仑-柴达木地块,为揭示青藏高原东昆仑造山带深部构造提供了直接地球物理证据。针对地表和地下"双复杂"地质构造条件,地震数据处理中通过剩余折射波静校正技术、异常振幅噪声衰减技术和CRS优化叠加技术,获得了较高信噪比的地震反射叠加剖面。INDEPTH Ⅳ深反射地震剖面揭示,在东昆仑造山带岩石圈上、下地壳之间存在不连续的古洋壳反射同相轴,该反射界面应属古特提斯域松潘-甘孜洋壳向北俯冲遗迹,不连续特征反映中生代东昆仑-柴达木地块南缘属于被动大陆边缘碰撞带。利用INDEPTH Ⅳ深反射地震单炮、速度和叠加剖面等成果,综合解译数据,提出东昆仑造山带隆升过程的另一种模式,以助于深化东昆仑造山模式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反射地震 东昆仑造山带 松潘-甘孜洋壳 indepth IV
下载PDF
喜马拉雅和西藏高原深地震反射剖面的初步成果 被引量:5
18
作者 赵文津 K.D.Nelson +7 位作者 高锐 L.D.Brown 车敬凯 M.L.Hauck 武长得 郭宗汾 卢德源 黄立言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25-125,共1页
喜马拉雅和西藏高原深地震反射试验剖面,伸入到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带内部,长约100km(帕里—萨马达),其数据采集已由中美科学家(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矿产部石油地质海洋地质局和美国康乃尔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合作完成。 试验剖面... 喜马拉雅和西藏高原深地震反射试验剖面,伸入到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带内部,长约100km(帕里—萨马达),其数据采集已由中美科学家(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矿产部石油地质海洋地质局和美国康乃尔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合作完成。 试验剖面的科学目标之一是追踪MCT和MBT的向北延伸,涉及到喜马拉雅山脉的隆升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反射 喜马拉雅 indepth
下载PDF
念青唐古拉山深部构造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葵 赵文津 +1 位作者 吴珍汉 江万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05-410,共6页
本文利用INDEPTH项目深反射地震资料和大地电磁测深资料对念青唐古拉山地壳构造特征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通过对深反射地震资料的地震相分析及与大地电磁资料的比较得到:①16~22 km深度的部分熔融体是多个不连通的独立的穹隆;②在羊八... 本文利用INDEPTH项目深反射地震资料和大地电磁测深资料对念青唐古拉山地壳构造特征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通过对深反射地震资料的地震相分析及与大地电磁资料的比较得到:①16~22 km深度的部分熔融体是多个不连通的独立的穹隆;②在羊八井-当雄北地区,深45~58 km以下的下地壳深度存在NE走向的向形构造,该向形构造向北延伸、逐渐变深;③当雄北20 km附近,中下地壳在深29~58 km范围内存在大型的正断层,断距达6 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念青唐古拉山 地震相分析 深部构造 特征研究 大地电磁测深资料 indepth 大地电磁资料 中下地壳 地震资料 构造特征
下载PDF
中国大陆动力学研究进展——纪念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成立60周年 被引量:8
20
作者 赵文津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113-1121,共9页
本文简要地回顾了中国大陆动力学研究发展的历史、特点和主要成果,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1)我国大陆动力学研究是从1926年李四光发表《地球表面形象变化之主因》一文开始的,他肯定大陆漂移说的革命意义和不足之处,提倡... 本文简要地回顾了中国大陆动力学研究发展的历史、特点和主要成果,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1)我国大陆动力学研究是从1926年李四光发表《地球表面形象变化之主因》一文开始的,他肯定大陆漂移说的革命意义和不足之处,提倡和坚持了用力学原理研究地壳运动和变形,主张用多学科方法,构造体系的观点对构造运动和变形进行概括,强调要从原理上探究地质作用的发生是否可行等等,这是中国的光荣传统之一.(2)当代大陆动力学的研究是以深部调查为基础,以岩石圈为研究对象,进行三维演化的探讨.提出它是以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大地测量学,地质力学和高温高压实验地质学理论知识为基础的综合性学科.是研究地球成矿作用、地震火山地质灾害发生机制的基础.这是当代地球科学发展的主要趋向,且日趋深入和扩大.(3)我国深部调查工作是1958~1962曾融生在柴达木盆地所作地震测深试验开始的.从上世纪80年代扩大了工作规模,并随着国际地学的发展而不断深入和扩大,先后工作在青藏高原,大别山变质岩带,秦岭造山,华南花岗岩区,以及南海新生边缘海盆等地区,现在又转向天山造山带和华北大陆地区(研究大陆减薄与裂解问题.此外,还结合全国地震带,成矿带进行工作.已获得了丰富的科学成果,引起国际地学界的重视.(4)工作的主要体会是:如,深部研究要以地壳上地幔为对象,并力求结合实际资源、环境科学问题的探讨,以利于深化认识;要坚持多学科综合应用,特别是加强构造动力学的分析,提高深部探测技术,处理方法和软件水平,重视深源包体采集和研究;大陆深钻应与综合调查紧密结合;要以我为主积极与外国合作,与国际接轨,不能盲目跟“风”.(5)提出我国大陆动力学研究存在“一少”、“二乱”、“三假”、“四霸”的现象,及其产生的根源作了分析,并提出改进的对策建议.当前更需要我们有“志气”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创造一个好的学术“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动力学 岩石圈 李四光 GGT indepth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