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07篇文章
< 1 2 16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身份认证的BACnet/IP分析与改进
1
作者 谢鹏寿 朱家锋 +3 位作者 康永平 冯涛 李威 冉玉翔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7-243,共17页
为了解决BACnet/IP身份认证存在多种可攻击漏洞和密钥泄露带来的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安全增强的BACnet/IP-SA协议认证方案。研究协议身份认证消息流模型,基于着色Petri网理论和CPNTools对身份认证消息流建模,采用Dolev-Yao攻击者模型和... 为了解决BACnet/IP身份认证存在多种可攻击漏洞和密钥泄露带来的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安全增强的BACnet/IP-SA协议认证方案。研究协议身份认证消息流模型,基于着色Petri网理论和CPNTools对身份认证消息流建模,采用Dolev-Yao攻击者模型和形式化分析方法对BACnet/IP进行安全性分析,发现协议漏洞并提出改进方案。BACnet/IP-SA协议使用设备的伪身份来保护真实身份信息,使用PUF响应进行认证,通过多信息集合的验证值来验证端身份的真实性并生成会话密钥。结合BAN逻辑和非形式化方法,对协议的安全性进行了证明。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案能有效抵抗多类攻击和密钥泄露带来的安全威胁,在减少计算开销的同时增强了协议身份认证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CNET/ip 形式化分析 着色PETRI网 BAN逻辑 协议改进
下载PDF
Principles of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Based on Dynamic Address Space Randomization 被引量:1
2
作者 Vladimir Krylov Kirill Kravtsov 《通讯和计算机(中英文版)》 2016年第2期77-89,共13页
关键词 网络安全协议 地址空间 随机化 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原理 软件解决方案 网络节点 网络地址
下载PDF
基于IP 的全广电及互联网转型生态系统探究
3
作者 张弭 《电视技术》 2024年第7期189-192,共4页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广西广播电视台稳步推进基于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的全广电及互联网转型生态系统建设,已实现了多屏互动采编播一体化生产平台的成功搭建与高效运营。现如今,如何进一步优化生态系统、提升内容质量...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广西广播电视台稳步推进基于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的全广电及互联网转型生态系统建设,已实现了多屏互动采编播一体化生产平台的成功搭建与高效运营。现如今,如何进一步优化生态系统、提升内容质量成为当前广西广播电视台乃至整个广电行业迫在眉睫的任务。基于此,对广西广播电视台基于IP的全广电及互联网转型生态系统特征及功能模块进行探究,分析系统运行效果,以期为广西广播电视台乃至整个广电行业的转型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际互连协议(ip) 全广电 互联网转型 生态系统
下载PDF
某航运单位IP地址规划优化方案研究
4
作者 高子健 彭思维 段经纬 《计算机应用文摘》 2024年第10期107-109,共3页
航运业作为一个高度信息化的行业,对网络架构和IP地址规划的要求尤为严格。首先,文章对某航运单位的网络架构进行了全面梳理和分析,包括网络拓扑结构、设备布局、网络设备配置等方面,以描绘当前网络的整体情况和特点;其次,针对IP地址使... 航运业作为一个高度信息化的行业,对网络架构和IP地址规划的要求尤为严格。首先,文章对某航运单位的网络架构进行了全面梳理和分析,包括网络拓扑结构、设备布局、网络设备配置等方面,以描绘当前网络的整体情况和特点;其次,针对IP地址使用现状,文章进行了详尽的调查和分析,包括IP地址分配情况、地址冲突、子网划分等,以确定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地址 ip地址规划 优化方案研究
下载PDF
广播电视行业从SDI到IP的转变
5
作者 王世娜 《电视技术》 2024年第2期186-188,共3页
在广播电视行业,4K、8K超高清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信号传输产生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高的带宽和更低的延迟。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串行数字接口(Serial Digital Interface,SDI)技术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向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 在广播电视行业,4K、8K超高清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信号传输产生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高的带宽和更低的延迟。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串行数字接口(Serial Digital Interface,SDI)技术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向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化转化。针对SDI技术的局限性以及IP技术的优势进行阐述,发现IP化不仅可以提升传输效率、降低传输成本,还可以促进广播电视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行数字接口(SDI) 网际互连协议(ip) 传输效率
下载PDF
IP化技术在电视制播融合中的网络架构与信号传输应用
6
作者 郝延军 《电视技术》 2024年第2期157-159,共3页
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化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传输技术,正在改变传统的电视制作和播出模式。基于此,概述了IP化技术的相关概念,分析了IP化技术的数字编码和分组传输机制,阐述了IP化技术在推动电视制播融合方面的作用,提出... 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化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传输技术,正在改变传统的电视制作和播出模式。基于此,概述了IP化技术的相关概念,分析了IP化技术的数字编码和分组传输机制,阐述了IP化技术在推动电视制播融合方面的作用,提出了电视制播IP化网络的分层架构,解析了IP化核心网和接入网的组成,以及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在IP化网络中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际互连协议(ip) 电视制播融合 网络架构 信号传输
下载PDF
数字电视信号在IP网络传输中的QoS保障技术应用
7
作者 王棵岷 《电视技术》 2024年第7期165-167,共3页
数字电视信号对传输质量有着十分严苛的要求,传统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网络在提供端到端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保障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对此,分析数字电视信号的业务特点和传输需求,梳理IP网络QoS领域的发展... 数字电视信号对传输质量有着十分严苛的要求,传统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网络在提供端到端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保障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对此,分析数字电视信号的业务特点和传输需求,梳理IP网络QoS领域的发展脉络,提出一种端到端QoS保障解决方案的总体架构,从接入网、骨干网、综合管理平台三个层面给出优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电视 ip网络 服务质量(QoS) 信号传输
下载PDF
VoIP管制指挥的双冗余通信设计
8
作者 杨康 孙英晖 尹剑峰 《指挥信息系统与技术》 2024年第3期90-96,共7页
首先,针对目前国内各大军民航机场语音通信交换系统的高可靠性要求,结合集中式系统架构分析了主用和备用交换服务双冗余通信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然后,从冗余协同运行的角度提出了主从倒换决策及节点分布式的同步方法和设计流程;最后,通过... 首先,针对目前国内各大军民航机场语音通信交换系统的高可靠性要求,结合集中式系统架构分析了主用和备用交换服务双冗余通信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然后,从冗余协同运行的角度提出了主从倒换决策及节点分布式的同步方法和设计流程;最后,通过双冗余通信的同步测试,验证了该方法的实时性和高可靠性能。该方法与传统的双机备份通信模式相比,设计更加合理,系统部署更加便捷灵活,可作为未来军民航管制指挥领域高可靠通信应用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制指挥 基于ip的语音传输(Voip) 双冗余 通信交换 会话初始化协议(Sip) 实时传输流协议(RTP)
下载PDF
基于网络攻击告警的IP地址自动化封禁应用
9
作者 张文迪 高先志 +2 位作者 雷泽坤 孙源 席萌 《计算机应用文摘》 2024年第12期50-52,共3页
随着国内外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网络安全问题逐步增多。外部恶意IP地址在未授权情况下进行各种恶意行为,如DDoS、安全漏洞、数据窃取、勒索病毒、木马后门攻击等,导致数据泄露、服务不可用等安全问题频发。基于此,自动化封禁IP地... 随着国内外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网络安全问题逐步增多。外部恶意IP地址在未授权情况下进行各种恶意行为,如DDoS、安全漏洞、数据窃取、勒索病毒、木马后门攻击等,导致数据泄露、服务不可用等安全问题频发。基于此,自动化封禁IP地址技术应运而生,可以快速封禁外部发起的恶意攻击IP地址,及时阻止攻击者的进一步网络攻击行为,有效提升网络安全性能。文章通过介绍基于网络攻击告警的IP地址自动化封禁技术的实现原理和实际运营场景,验证了该技术的可行性和在网络安全防御方面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安全 告警 ip地址
下载PDF
SDI+IP混合架构的播总控系统设计
10
作者 吴超 《电视技术》 2024年第1期30-32,37,共4页
近年来,广播电视技术转型向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化发展的进程逐渐加快,基于IP架构的电视技术系统必将取代传统串行数字接口(Serial Digital Interface,SDI)架构,成为未来电视技术的发展方向。对以互联网协议网关(Interne... 近年来,广播电视技术转型向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化发展的进程逐渐加快,基于IP架构的电视技术系统必将取代传统串行数字接口(Serial Digital Interface,SDI)架构,成为未来电视技术的发展方向。对以互联网协议网关(Internet Protocol Gateway,IPG)作为关键设备搭建“SDI+IP”混合架构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深入分析,阐述电视技术系统从SDI向IP技术转型过程中尽可能实现平稳过渡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行数字接口(SDI) 网际互连协议(ip) 电视播总控系统
下载PDF
千兆级以太网中基于FPGA的UDP/IP协议研究
11
作者 史俊锋 张冀 《科学与信息化》 2024年第16期16-18,共3页
千兆级以太网是当前应用频次较高的新型网络技术,在系统兼容、交互操作、长距离传输、资源共享等各个层面具有明显优势。各行业企业应结合高质量发展主题扩大对该技术的配置比例,为其实践赋能。本文以此为背景概述了千兆级以太网,并在... 千兆级以太网是当前应用频次较高的新型网络技术,在系统兼容、交互操作、长距离传输、资源共享等各个层面具有明显优势。各行业企业应结合高质量发展主题扩大对该技术的配置比例,为其实践赋能。本文以此为背景概述了千兆级以太网,并在剖析基于FPGA的UDP/IP协议基础上,分别从背景技术、系统架构、功能模块、实验测试4个方面对一种千兆级以太网图像传输系统进行了具体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太网 FPGA UDP/ip协议
下载PDF
基于车载以太网SOME/IP协议的研究及其在商用车中的应用
12
作者 任勇 刘康 +2 位作者 王静 王涛 李小燕 《汽车电器》 2024年第5期47-50,共4页
由于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的进一步发展,车载以太网不仅在乘用车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而且在商用车领域也逐步得到了应用。目前国内乘用车已经逐步采用SOME/IP的通信方案,商用车采用SOME/IP通信技术的报道较少。本文主要介绍SOME/I... 由于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的进一步发展,车载以太网不仅在乘用车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而且在商用车领域也逐步得到了应用。目前国内乘用车已经逐步采用SOME/IP的通信方案,商用车采用SOME/IP通信技术的报道较少。本文主要介绍SOME/IP数据格式和通信机制,并着重介绍在OTA升级中的应用、SOME/IP的测试内容及相关测试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载以太网 SOME/ip 协议测试 OTA
下载PDF
基于IP技术的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故障定位方法
13
作者 郑康强 傅海涛 《通信电源技术》 2024年第16期207-209,共3页
文章针对配电网规模较大,配电网结构复杂,提出了一种基于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技术的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故障定位方法。该方法通过高效的数据采集与传输、数据预处理、故障检测与定位以及故障响应与恢复,快速准确定位配电... 文章针对配电网规模较大,配电网结构复杂,提出了一种基于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技术的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故障定位方法。该方法通过高效的数据采集与传输、数据预处理、故障检测与定位以及故障响应与恢复,快速准确定位配电网故障点。实验结果表明,设计方法具有较高的故障检测准确率和较低的定位误差,验证了其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际互连协议(ip) 配电网 故障定位
下载PDF
运营维护技术基于IP技术的变电站直流系统接地故障检测系统
14
作者 王英会 《通信电源技术》 2024年第15期237-239,共3页
文章提出一种基于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技术的变电站直流系统接地故障检测系统。该系统利用IP网络构建故障检测平台,通过高精度传感器获取故障信号,结合小波分析与支持矢量机实现故障特征提取和智能判别,并设计友好的人... 文章提出一种基于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技术的变电站直流系统接地故障检测系统。该系统利用IP网络构建故障检测平台,通过高精度传感器获取故障信号,结合小波分析与支持矢量机实现故障特征提取和智能判别,并设计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仿真实验表明,该系统能有效检测和定位接地故障,为直流系统安全运行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 直流系统 网际互连协议(ip)技术
下载PDF
基于IP技术的电气自动化系统通信信息管理方法
15
作者 王荣 《通信电源技术》 2024年第15期213-215,共3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气自动化系统在众多工业应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类系统需要高度的安全性、实时性以及高效性来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优化控制。为了满足这些通信需求,采用现代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气自动化系统在众多工业应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类系统需要高度的安全性、实时性以及高效性来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优化控制。为了满足这些通信需求,采用现代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技术来管理通信信息显得尤为重要。文章详细探讨基于IP技术的电气自动化系统通信信息管理方法,从数据加密、故障检测及处理3个方面出发,阐述系统实现的配置要求、性能优化与系统集成,最后通过应用测试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协议(ip) 电气自动化系统 通信信息管理
下载PDF
基于IP技术的输配电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系统设计
16
作者 王宇 《通信电源技术》 2024年第15期10-12,共3页
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尤其是在输配电用电工程中,这些技术的重要性愈发显著。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技术作为现代通信网络的基础,提供了一种高效的数据交换方式,使远程控制和实时监控成为可能。在输配电... 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尤其是在输配电用电工程中,这些技术的重要性愈发显著。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技术作为现代通信网络的基础,提供了一种高效的数据交换方式,使远程控制和实时监控成为可能。在输配电用电工程中,通过IP技术实现的自动化运行不仅可以优化电力分配和利用,而且能显著提升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文章设计一个基于IP技术的输配电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系统,从网络通信模块的构建到数据处理与分析的深度整合,再到监控与控制模块的精细化管理,详细阐述各模块的设计原理与实现方法,并通过系统测试验证所提方案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际互连协议(ip)技术 输配电用电工程 自动化运行系统
下载PDF
基于IP技术的500 kV变电站继电保护故障处理方法
17
作者 林启春 陈哲 戴琳玥 《通信电源技术》 2024年第15期204-206,共3页
文章针对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化继电保护系统的故障处理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与智能分析的故障诊断方法(IPSR-FHM)。该方法综合利用IP网络通信优化、数据挖掘、安全加密等技术,快速准确定位和隔离继电保护故障... 文章针对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化继电保护系统的故障处理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与智能分析的故障诊断方法(IPSR-FHM)。该方法综合利用IP网络通信优化、数据挖掘、安全加密等技术,快速准确定位和隔离继电保护故障。通过实验验证,IPSR-FHM在故障检出时间、隔离时间和定位准确率等方面均优于传统方法,同时具备较强的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可有效提升IP化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际互连协议(ip)化继电保护 故障诊断 多源信息融合
下载PDF
基于模型驱动双向主动测量协议的IP网络遥测系统研究与实现
18
作者 喻胜 周浩 李超 《无线互联科技》 2024年第3期124-128,共5页
IP层的OAM技术中,双向主动测量协议(TWAMP)通过主动向网络注入测量报文,并根据对测量报文进行采集分析来实现任意2个具备IP可达性网络节点之间的网络层性能监测。文章首先分析了TWAMP测量方案在实际运营部署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挑战,然... IP层的OAM技术中,双向主动测量协议(TWAMP)通过主动向网络注入测量报文,并根据对测量报文进行采集分析来实现任意2个具备IP可达性网络节点之间的网络层性能监测。文章首先分析了TWAMP测量方案在实际运营部署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挑战,然后针对网络的运维管理日益智能化的网络发展趋势下,需要对网络运行状况进行连续实时主动监测的新需求进行了相关分析。基于此,文章提出了一种面向互联网遥测架构的硬探针TWAMP网络监控系统,以此实现IP传送网的性能监测改进,为实现更实时可靠的智能运营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性能监测 双向主动测量协议 网络遥测 模型驱动遥测 硬探针
下载PDF
Modbus TCP/IP协议仿真应用设计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洁 高昊宇 冯佳玉 《实验室科学》 2023年第5期70-73,79,共5页
针对Modbus TCP/IP协议通信的特性,研究并设计出一种Modbus TCP/IP协议仿真应用方案。利用MFC框架,分别对协议中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功能进行设计,完成对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仿真实现,最后用仿真应用对Modbus TCP/IP协议模拟展示。展示结... 针对Modbus TCP/IP协议通信的特性,研究并设计出一种Modbus TCP/IP协议仿真应用方案。利用MFC框架,分别对协议中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功能进行设计,完成对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仿真实现,最后用仿真应用对Modbus TCP/IP协议模拟展示。展示结果表明,此仿真应用设计可以完整模拟出Modbus TCP/IP协议的通信流程,这可以更方便地对Modbus TCP/IP协议的通信过程进行模拟和理解,有效支持工控网络安全课程的协议建模与分析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bus TCP/ip协议 MFC框架 仿真应用设计
下载PDF
An improved network layer protocol based on mobile IPv6 被引量:2
20
作者 WANG Jian xin 1,HUANG Guo sheng 2,CHEN Song qiao 1,CHEN Jian er 1 (1.Colleg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3, China 2.Department of Physics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Jishou University, Jisho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1年第4期263-267,共5页
The mobile IPv6 proposed by the IETF aims at providing mobility support on the next generation Internet. First, the authors described the basic principle of mobile IPv6 in brief and analyze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 The mobile IPv6 proposed by the IETF aims at providing mobility support on the next generation Internet. First, the authors described the basic principle of mobile IPv6 in brief and analyze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it, presented a new idea of allocating a specific address space for mobile node (MN) and developed a new extension header and two ICMP message types for mobile IPv6. Lastly the authors proposed an optimization strategy for mobile IPv6 based on these extensions of protocol, which has the following advantages: 1) It is more convenient to manage the MNs because MN can be judged from its IP address; 2) When the correspondent node (CN) is not actively communicating with a MN, the MN and its home agent (HA) need not send Binding Update to the CN, and the CN need not send Binding Request to the MN. Only when the CN really wants to send a packet to the MN, will the CN voluntarily send a MN Discovery Request message to acquire the MN′s care of address. In this way,the transmission of Binding Update and Binding Request is greatly reduced, consequently the network overhead is also decreased; 3) While sending packets, the CN simply uses a MN Home Address Extension Header without using IPinIP encapsulation and routing header, which can reduce the redundant information in the packet and the message delay; 4) All the packets sent by the CN can be directly routed to the MN and the triangle routing can be completely avoided. By using these protocol extensions, the overhead of the network is greatly reduced and the network quality of services (QoS) is impro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BILE ip HOME agent MOBILE NODE care-of address BINDING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