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aracterization of Fusarium Oxysporum Isolates Obtained from Wax Gourd and Chieh-qua in China by Pathogenicity, RAMs and Sequence Analysis of the rDNA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s (ITS1 and ITS2) 被引量:2
1
作者 D.S. Xie  X.M. He  Q.W. Peng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7年第2期271-272,共2页
Wax gourd (Benincasa hispida Thumb. Cogn) is called white gourd, winter melon, Chinese preserving melon, Chinese squash, and don kwa. It has been cultivated in China for over 2 300 years. It probably
关键词 镰刀霉 病原 序列分析 白葫芦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the first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1)of ribosomal DNA as a molecular marker to population analysis in farrer's scallop Chlamys farreri 被引量:1
2
作者 YU Ziniu WEI Xiaohua +1 位作者 KONG Xiaoyu YU Shanshan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1期93-100,共8页
Sequence variation of the first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of ribosomal DNA ( ITS - 1 ) was examined and its application to the study of genetic variation was explored in four populations of farter' s scallop Chla... Sequence variation of the first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of ribosomal DNA ( ITS - 1 ) was examined and its application to the study of genetic variation was explored in four populations of farter' s scallop Chlamys farreri. ITS - 1 fragments, with a length of about 300 bp,of 78 individuals collected from Dalian, Qingdao, Yantai in China and Korea respectively were amplified via PCR, cloned and sequenced. Intra-genomic variation was examined by sequencing several clones of single individuals. Alignment and polymorphism analysis detected 44 haplotypes and 50 polymorphic sites which consist of 30 substitutions and 20 indels, indicating a high level of polymorphisms. Sequence analysis also showed a very low level of intra-individual variation. All these features validated the feasibility of application of ITS - 1 fragment to population analysis. Polymorphism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Korea sample has the richest genetic variation, followed by Yantai and Qingdao samples. AMOVA (analysis of molecular variance) showed that the majority (96.26%) of genetic variation was distributed within populations and 3.74% resulted from among populations, but with P 〈 0.05 ( = 0.042), indicating that the populations in this study have significant divergence. This output was basically concordant with the result arising from RAPD data and different from that from mitochondrial 16S rDNA sequence data. Discussion on this inconsistency was made according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lamys farreri farrer' s scallop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 - 1 DNA sequence genetic variation
下载PDF
海水鱼类寄生本尼登虫的ITS1序列 被引量:6
3
作者 丁雪娟 李安兴 +1 位作者 张剑英 廖翔华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2期85-90,共6页
从不同的海水鱼上采获一批本尼登虫 (单殖纲、分室科、本尼登亚科 ) ,其中部分标本经形态学研究后仍不能定种 .本文采用PCR扩增及DNA序列测定的分子生物学方法 ,对棘鳞鱼畏本尼登虫、玫氏新本尼登虫、新本尼登虫未定种 1和新本尼登虫未... 从不同的海水鱼上采获一批本尼登虫 (单殖纲、分室科、本尼登亚科 ) ,其中部分标本经形态学研究后仍不能定种 .本文采用PCR扩增及DNA序列测定的分子生物学方法 ,对棘鳞鱼畏本尼登虫、玫氏新本尼登虫、新本尼登虫未定种 1和新本尼登虫未定种 2的rDNA基因的ITS1序列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新本尼登虫未定种 1和新本尼登虫未定种 2与玫氏新本尼登虫的ITS1序列非常相似 ,差异率为 0 7%(小于 1%) ,应为同一个种 .而本尼登虫与新本尼登虫间的差异在 33%以上 .本研究弥补了本尼登类单殖吸虫形态分类的某些不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尼登虫 单殖纲 海水鱼类 寄生虫 ITSl序列 内转录间隔区1 PCR扩增 DNA序列测定 分子生物学
下载PDF
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rDNA ITS1区的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顾京 惠东威 +3 位作者 庄炳昌 宋文源 徐豹 陈受宜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4年第10期759-764,共6页
采用PCR 技术从野生大豆(Glycine soja)、半野生大豆(G.gracillis)、多年生野生大豆(G.tomentella、G.tabacina)和栽培大豆(G.m ax)的两个品种UNION、文丰7 中扩增... 采用PCR 技术从野生大豆(Glycine soja)、半野生大豆(G.gracillis)、多年生野生大豆(G.tomentella、G.tabacina)和栽培大豆(G.m ax)的两个品种UNION、文丰7 中扩增和克隆了rDNA第一转录间隔区(ITS1)。其在G.m ax 基因组中的拷贝数约为2×103。序列分析表明G.soja、G.gracillis、G.m ax 中的G/C含量为61.40% ,而G.tabacina和G.tom entella的G/C含量分别为58.11% 和59.01% ,与绿豆G/C含量(59.81% )相近。G.tabacina的G/C含量是已知的植物中ITS1 最低的。最大同源性分析表明,大豆属植物ITS1 的同源程度很高,同其近缘属绿豆的同源性明显高于其它作物。同时分析了栽培、多年生和一年生野生大豆间的亲缘关系。另外还发现在已知的植物ITS1 序列中均含有GACCCGCGAA 及GCGCCAAGGA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大豆 栽培大豆 RDNA 第一转录间隔区 大豆
下载PDF
两种眼蚤rDNA ITS1序列的克隆与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赟 漆一鸣 《贵州科学》 2011年第4期29-32,共4页
首次研究伏河眼蚤异常亚种Ophthalmopsylla volgensis extrema Ioff et Scalon,1953和长突眼蚤Ophthalmopsylla kiritschenkoi Wagner,1930 rDNA第一内转录间隔区(ITS1)序列,并比较两者差异,为蚤类分子系统发育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
关键词 伏河眼蚤异常亚种 长突眼蚤 第一内转录间隔区
下载PDF
象山港黄墩支港菲律宾蛤仔种群COI和ITS1基因序列特征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6
作者 李明云 王礼闪 +2 位作者 苗亮 穆方申 杜静雅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2020年第6期1-6,共6页
为了解象山港黄墩支港菲律宾蛤仔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现状,采用COI和ITS1分子标记对该种群进行了基因序列特征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在该种群30个个体中扩增得到的COI基因序列长度均为709 bp,ITS1序列长度范围在693~729 bp(共有74... 为了解象山港黄墩支港菲律宾蛤仔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现状,采用COI和ITS1分子标记对该种群进行了基因序列特征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在该种群30个个体中扩增得到的COI基因序列长度均为709 bp,ITS1序列长度范围在693~729 bp(共有746个位点).COI基因序列的位点中有670个保守位点(占94.50%)、39个变异位点(占5.50%);ITS1序列的位点中有保守位点671个(占89.95%)、变异位点62个(占8.31%)和缺失/插入位点13个(占1.74%).COI基因序列的保守性高于ITS1序列.在COI基因序列中碱基(A+T)的占比(65.84%)高于(C+G),而ITS1序列中则是碱基(A+T)占比(37.59%)低于(C+G).COI和ITS1序列的遗传距离分析均显示群体内遗传分化不明显.基于COI基因序列和ITS1序列构建的遗传进化树显示:各科贝类分别相聚,象山港菲律宾蛤仔位于帘蛤科的分支中,其COI序列与杂色蛤进化关系最近.遗传进化树中各种贝类的聚类关系与传统分类学结果相一致,可作为分类的参考. COI和ITS1序列的平均核苷酸差异数分别为5.497和6.549,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007 75和0.009 73,单倍型数目分别为21和28,单倍型多样性分别为0.963和0.993,根据COI和ITS1两个序列计算得到的菲律宾蛤仔象山港群体单倍型多样性均大于0.5,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均大于0.005,表明该种群遗传多样性丰富,并处于稳定状态.本研究结果补充了菲律宾蛤仔遗传多样性方面的研究资料,并可为象山港菲律宾蛤仔种质资源保护和遗传育种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律宾蛤仔 象山港黄墩支港 序列特征 遗传多样性 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I(COI) 内转录间隔区1(its1)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Cytb和ITS1部分序列分析鲭科鱼类分子系统进化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邱凡 苏永全 +1 位作者 傅蒙娜 王军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1-211,共11页
鲭科(Scombridae)由15属51种表层洄游性海洋鱼类组成,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域,是重要的经济鱼类。目前关于鲭科鱼类系统发生学的研究主要基于形态学特征。为了从分子水平上阐明鲭科鱼类的分类与系统进化关系,本研究扩增了鲭科7种鱼... 鲭科(Scombridae)由15属51种表层洄游性海洋鱼类组成,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域,是重要的经济鱼类。目前关于鲭科鱼类系统发生学的研究主要基于形态学特征。为了从分子水平上阐明鲭科鱼类的分类与系统进化关系,本研究扩增了鲭科7种鱼类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 b)基因1个含311个碱基的序列区和转录间隔区1(ITS1)的1个含644~692个碱基的序列区。采用多个生物软件对序列碱基组成进行分析,计算了Kimura-2parameter遗传距离、转换/颠换比等遗传信息指数。Cyt b和ITS1序列4种碱基平均含量分别是:A为22.8%、G为16.4%、C为31.2%、T为29.5%和A为13.5%、G为31.3%、C为38.7%、T为16.5%。基于Cyt b计算的鲭科鱼类种间遗传距离为0.0065~0.3335,平均遗传距离为0.1689;基于ITS1计算的金枪鱼族鱼类种间遗传距离为0.0032~0.2668,平均遗传距离为0.2025。Cyt b和ITS1序列的转换/颠换比分别为1.8和0.9。以竹荚鱼(Trachurus trachurus)和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为外群,并结合GenBank上鲭科24种鱼类的同源序列,构建NJ、ML和ME系统树。研究结果确认了金枪鱼属处于系统进化树的顶端,代表着最新演化的种类,是鲭科中最繁盛的一属,也是目前系统发育的高峰。所有分子系统树都表明鲣属、鲔属和舵鲣属显示与金枪鱼属很近的亲缘关系,它们均归入金枪鱼族。然而,研究结果与形态学上将金枪鱼属分为2个亚属的分类结果存在分歧。同时,本研究关于狐鲣属、平鲣属、刺鲅属和双线鲅属进化地位上的结果也不同于形态学的结果。故鲭科鱼类客观、科学的分类地位还需通过形态学、生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深入研究加以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鲭科 细胞色素b 转录间隔区1 分子系统树 鱼类进化
下载PDF
四个鲤鱼种群ITS-1序列的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钟立强 张成锋 +3 位作者 周凯 李冰 王建新 朱健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71-276,共6页
对我国四个鲤鱼种群的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ITS-1进行了PCR扩增、测序.序列分析显示,370bp的ITS-1序列中GC含量明显高于AT含量,共检测到34个变异位点,96个样本得到14个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性为0.637±0.055,核苷酸多样性为0.0085... 对我国四个鲤鱼种群的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ITS-1进行了PCR扩增、测序.序列分析显示,370bp的ITS-1序列中GC含量明显高于AT含量,共检测到34个变异位点,96个样本得到14个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性为0.637±0.055,核苷酸多样性为0.00857±0.00200,遗传多样性表现较低.黑龙江野鲤种群与建鲤种群间遗传距离最远,为0.10129,黑龙江野鲤种群与黄河鲤种群间遗传距离最近,为0.02305.分子方差分析(AMOVA)表明,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05373,几乎所有变异都来自群体内,群体间遗传分化极小.ITS-1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显示,四个种群分为南北2支,黑龙江野鲤和黄河鲤种群聚为北方支,建鲤和荷包红鲤种群聚为南方一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鱼 内转录间隔区1(ITS-1) 种质资源 遗传变异
下载PDF
我国五大湖三角帆蚌群体ITS-1序列变异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建军 李家乐 +1 位作者 汪桂玲 白志毅 《湖泊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8-214,共7页
对我国五大淡水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巢湖、洪泽湖,鄱阳湖内包括进贤、余干、珠湖、都昌、湖口、永修,合计10个群体三角帆蚌78个个体核糖体DNA基因转录间隔子ITS-1进行PCR扩增、序列测定,获得78条长度为430 bp的同源序列.同源基因... 对我国五大淡水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巢湖、洪泽湖,鄱阳湖内包括进贤、余干、珠湖、都昌、湖口、永修,合计10个群体三角帆蚌78个个体核糖体DNA基因转录间隔子ITS-1进行PCR扩增、序列测定,获得78条长度为430 bp的同源序列.同源基因序列分析显示,五大淡水湖10个群体三角帆蚌78条ITS-1序列片段,G+C的含量都明显高于A+T的含量.鄱阳湖三角帆蚌的核苷酸多态性指数最高,而巢湖的核苷酸多样性指数最低.基于ITS-1序列片段的遗传距离表明,鄱阳湖内六个点群体间遗传距离很小,在0.0071到0.0092之间.五大湖间三角帆蚌群体遗传距离较远,在0.0752到0.1381之间,ITS-1序列片段构建系统树显示,鄱阳湖6个群体聚在了一起为单独一支,并与巢湖群体亲缘关系相近.洞庭湖群体和洪泽湖群体亲缘关系相近,单独为一支.太湖群体从鄱阳湖、巢湖群体分离开来,单独为一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帆蚌 转录间隔区 ITS-1 遗传多样性 亲缘关系
下载PDF
安氏隐孢子虫ITS-1序列的PCR扩增、克隆及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周荣琼 李国清 +4 位作者 肖淑敏 郭远忠 夏艳勋 林瑞庆 朱兴全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69-372,共4页
通过对国内三株安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andersoni)即GD株、HN株和AH株的rDNA的内转录间隔区Ⅰ(ITS_1)序列进行PCR扩增、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旨在确定ITS_1是否可作为C.andersoni分子分类的遗传标记。结果表明:GD株、HN株和AH株... 通过对国内三株安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andersoni)即GD株、HN株和AH株的rDNA的内转录间隔区Ⅰ(ITS_1)序列进行PCR扩增、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旨在确定ITS_1是否可作为C.andersoni分子分类的遗传标记。结果表明:GD株、HN株和AH株的ITS_1序列基本一致,仅AH株有三个碱基的差异;但与GenBank注册的C.muris和C.parvum存在种间差异,而且差异显著。说明ITS_1可作为C.andersoni种的遗传标记,从而为隐孢子虫属的种间鉴定以及进一步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和分子诊断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隐孢子虫 PCR 内转录间隔区Ⅰ 序列分析
下载PDF
基于ITS-1序列的5种兔球虫系统进化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顾小龙 孙秀梅 +3 位作者 刘红彬 崔平 索勋 方素芳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123-1128,共6页
利用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1(ITS-1)序列对兔艾美耳球虫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并探讨生物学和形态学特征在兔球虫进化中的意义。单卵囊分离大型、黄、肠、中型及穿孔艾美耳球虫卵囊,接种无球虫兔获得纯种卵囊,CTAB法提取卵囊基因组DNA,PCR扩... 利用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1(ITS-1)序列对兔艾美耳球虫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并探讨生物学和形态学特征在兔球虫进化中的意义。单卵囊分离大型、黄、肠、中型及穿孔艾美耳球虫卵囊,接种无球虫兔获得纯种卵囊,CTAB法提取卵囊基因组DNA,PCR扩增ITS-1区后克隆、测序。将测序结果与GenBank发布的兔球虫ITS-1序列进行比对和遗传距离分析,绘制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大型、黄、肠、中型及穿孔艾美耳球虫河北株ITS-1序列分别长320、330、351、336和341bp。5种兔球虫河北株与GenBank中同种兔球虫ITS-1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6.9%、97.3%、96.9%、99.1%和99.4%。兔球虫形成单系群,该单系群分为2个姐妹谱,与卵囊残体有无相对应,其它形态学和生物学特征与系统进化无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外残体的有无可作为兔球虫进化分类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美耳球虫 核糖体DNA 内转录间隔区1(ITS-1) 系统进化分析
下载PDF
鸡六种艾美耳球虫ITS-1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夏延富 陈兆国 +2 位作者 陈铁桥 米荣升 薛方民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24-27,共4页
为对上海地区分离的6种鸡艾美耳球虫内转录间隔区1(ITS-1)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探索ITS-1区域序列在鸡球虫分类学中的作用,利用一对属特异性引物,对上海地区分离的6种球虫的ITS-1序列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克隆到pMD18-T后进行序列测定,并... 为对上海地区分离的6种鸡艾美耳球虫内转录间隔区1(ITS-1)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探索ITS-1区域序列在鸡球虫分类学中的作用,利用一对属特异性引物,对上海地区分离的6种球虫的ITS-1序列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克隆到pMD18-T后进行序列测定,并与GenBank上下载的序列进行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巨型艾美耳球虫有大小分别为547bp和422bp两条PCR扩增条带;和缓艾美耳球虫有大小为627bp和493bp两条PCR扩增条带;其他4种球虫均为一条PCR扩增条带,大小分别为柔嫩艾美耳球虫668bp,毒害艾美耳球虫691bp,堆型艾美耳球虫507bp,早熟艾美耳球虫541bp。6种球虫序列之间的同源性为34%~52%。系统进化分析显示,各个种分别与GenBank中下载的对应球虫种在同一分支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美耳球虫 内转录间隔区 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基于rDNAITS 1序列探讨臂尾轮属轮虫的系统发生关系(英文) 被引量:4
13
作者 项贤领 席贻龙 胡好远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67-1074,共8页
本文通过对剪形臂尾轮虫、矩形臂尾轮虫、十指臂尾轮虫、红臂尾轮虫、角突臂尾轮虫、双棘臂尾轮虫、裂足臂尾轮虫和萼花臂尾轮虫等八种臂尾轮虫rDNAITS 1序列分析,并以西氏晶囊轮虫为外群,使用PAUP和贝叶斯软件分别构建臂尾轮属轮虫系... 本文通过对剪形臂尾轮虫、矩形臂尾轮虫、十指臂尾轮虫、红臂尾轮虫、角突臂尾轮虫、双棘臂尾轮虫、裂足臂尾轮虫和萼花臂尾轮虫等八种臂尾轮虫rDNAITS 1序列分析,并以西氏晶囊轮虫为外群,使用PAUP和贝叶斯软件分别构建臂尾轮属轮虫系统发生树( MP树、NJ树、ML树和贝叶斯树) ,以探讨臂尾轮属的系统发生关系,并解决其中的一些分类问题。结果表明:本研究所涉及的轮虫rDNAITS 1平均序列差异百分比较高,为29 %;海水和淡水臂尾轮虫被明显分为不同的进化枝;除双棘臂尾轮虫外,在淡水臂尾轮虫中具有三对前棘刺且营附着生活的种类与前棘刺少于三对且营浮游生活的种类聚在不同支系中,这与以形态特征为主所进行的系统发生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所有的系统树均支持将十指臂尾轮虫作为一个独立的支系分离出来,裂足臂尾轮虫应归入臂尾轮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尾轮属 RDNA ITS 1 基因序列 系统发生
下载PDF
金鱼核糖体转录间隔区(ITS-1)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牟希东 白俊杰 +1 位作者 汪学杰 罗建仁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4-76,43,共4页
对金鱼(Carassius auratus)核糖体转录间隔区(ITS-1)进行了克隆测序,并对ITS-1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克隆的金鱼ITS-1区序列长度为294bp,其中A、T、G、C4种碱基的含量分别为17.0%、14.6%、33.0%、35.4%;与从GenBan... 对金鱼(Carassius auratus)核糖体转录间隔区(ITS-1)进行了克隆测序,并对ITS-1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克隆的金鱼ITS-1区序列长度为294bp,其中A、T、G、C4种碱基的含量分别为17.0%、14.6%、33.0%、35.4%;与从GenBank中检索到的12种鱼的核糖体DNA序列比较显示,其与12种鱼的ITS-1序列同源性较低,在26.0%~61.6%之间;根据金鱼与其他12种鱼的ITS-1序列的同源性构建进化树,所得的分类结果与传统的分类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鱼(Carassius auratus) 核糖体 转录间隔区1(ITS-1) 基因克隆 基因序列
下载PDF
黑龙江野鲤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1(ITS-1)的克隆及二级结构的预测与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钟立强 张成锋 +3 位作者 蔡生力 刘红 李冰 朱健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78-783,共6页
黑龙江野鲤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养殖鱼类,分析和了解其遗传结构对鲤鱼种质资源的保护和遗传性状的改良具有重要的意义。该研究对黑龙江野鲤(Cyprinus carpio haematopterus)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1(ITS-1)进行了克隆测序,并对ITS-1序列进行了... 黑龙江野鲤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养殖鱼类,分析和了解其遗传结构对鲤鱼种质资源的保护和遗传性状的改良具有重要的意义。该研究对黑龙江野鲤(Cyprinus carpio haematopterus)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1(ITS-1)进行了克隆测序,并对ITS-1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所克隆的黑龙江野鲤ITS-1序列长度为365 bp,其中A、T、G、C 4种碱基的含量分别为21.4%、12.3%、34.0%和32.3%;与从GenBank中检索到的6种鲤科鱼类的ITS-1序列相比较,相似性较低,介于24.9%至59.5%之间;同时利用最小自由能原理预测7种鲤科鱼类ITS-1序列的二级结构,并分析了其结构特点。根据鲤鱼与其他6种鲤科鱼类的ITS-1序列的同源性构建NJ系统进化树,与根据该保守序列形成的发夹结构的相似性构建的进化树大致相同,所得的分类结果与传统的分类结果基本一致。因此,一、二级结构相结合将是研究物种分子系统学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野鲤 内转录间隔区1(ITS-1) 基因克隆 二级结构
下载PDF
鸭粪中环孢子虫18S rDNA部分基因和ITS-1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程家林 李国清 +3 位作者 岳彩铃 徐前明 高振永 刘霞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10,共5页
应用PCR技术对在鸭粪中发现的疑似环孢子虫的18 S rDNA部分基因和ITS-1+基因进行了扩增,将扩增出的片段纯化后连接至pMD-18T载体上,选取阳性克隆进行序列测定,并利用NCBI在线BLAST程序和MEGA 4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了同源性比较和系统发... 应用PCR技术对在鸭粪中发现的疑似环孢子虫的18 S rDNA部分基因和ITS-1+基因进行了扩增,将扩增出的片段纯化后连接至pMD-18T载体上,选取阳性克隆进行序列测定,并利用NCBI在线BLAST程序和MEGA 4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了同源性比较和系统发育树构建。结果显示,测得的18 SrDNA序列与环孢子虫的相似性最高(98%),且在系统树中位于同一分支上;测得的ITS-1序列高度特异,在GenBank中未发现同源性序列,可以确定其为环孢子虫的一个新种,暂命名为鸭源环孢子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源环孢子虫 形态学 18S RDNA 转录间隔区-Ⅰ
下载PDF
杉木rDNAITS- 1 区的克隆及序列测定 被引量:7
17
作者 尤勇 洪菊生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21-124,共4页
The rDNA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1(ITS-1) regions of two Chinese fir provanences was amplified and cloned by PCR reaction.The PCR reaction was following:97℃ 5 minutes→95℃ 5 minhtes→Adding the Tag polymerase→9... The rDNA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1(ITS-1) regions of two Chinese fir provanences was amplified and cloned by PCR reaction.The PCR reaction was following:97℃ 5 minutes→95℃ 5 minhtes→Adding the Tag polymerase→94℃ l?min 56℃ 1?min,72℃ 2?min;thirty\|six cycles→72 ℃ 10?min.High quality DNA template is necessary for the amplification of ITS-1 sequence,during the PCR reaction,ten minutes denaturation time and 56℃ annealing temperature are beneficial to amplification.The ITS-1 fragment was ligated to PUC19 plasmid,digested with Hind Ⅱ and transformed into competence cells of E.coli JM83 strain,the cloned strains harboring recombinant plasmid were obtained,those recombinant plasmids were used to sequence for ITS-1 fragment.Sequence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sequence length is 273 bp,the using percentage of A\,T\,C\,G within ITS1 sequence of Chinese fir were 27.5%\,23%\,21.6%\,27.9% respectively and the G/C content of ITS1 sequence was 48.35%.Comparing with other plants,the G/C content of Chinese fir was less than other plants,whose ITS1 regions have been sequenced.As to ITSI sequence,there was no difference among two Chinese fir provenances,sequence analysis disclosed there were two repeat sequences [AAAG] n and [TTG] nappeared within ITS1 sequence of Chinese fi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RDNA 亲缘关系 克隆 序列测定 分类 染色体
下载PDF
基于ITS-1序列的部分鳚亚目鱼类的分子系统进化关系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源真 王伟 姜志强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8期318-320,共3页
通过PCR扩增获得了3种中国黄渤海海域的鳚亚目鱼类的线粒体ITS-1基因,并以条斑马鲛为外群,生成供系统发育分析的序列矩阵,利用MEGA 4.0软件分析序列的碱基组成、差异百分比、转换/颠换值等,应用最大简约法(MP)和邻接法(NJ)构建系统... 通过PCR扩增获得了3种中国黄渤海海域的鳚亚目鱼类的线粒体ITS-1基因,并以条斑马鲛为外群,生成供系统发育分析的序列矩阵,利用MEGA 4.0软件分析序列的碱基组成、差异百分比、转换/颠换值等,应用最大简约法(MP)和邻接法(NJ)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在鳚亚目鱼类的ITS-1片段生成的序列矩阵中发现有碱基的插入缺失现象,共有49 bp变异位点,转换/颠换值为1.0;3种鱼ITS-1长度为375~562 bp,其中方氏云鳚的最长,为532~562 bp,六线鳚的最短,为375 bp;锦鳚科的方氏云鳚和云鳚聚为一支;方氏云鳚和云鳚种间遗传距离只有0.02,亲缘关系最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鳚亚目 线粒体DNA ITS-1基因序列 系统发育
下载PDF
基于ITS和IGS1序列分析对云南牛肝菌的分类鉴定 被引量:1
19
作者 岳万松 熊勇 +1 位作者 王燕彩 陈毅坚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86-190,共5页
以采自云南地区的5个牛肝菌(Boletus sp.)样品为材料,根据样品的形态特征,并结合r DNA ITS和IGS1序列分析对5个样品进行分类鉴定,通过与Gen Bank上已登录的牛肝菌序列比对,采用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 以采自云南地区的5个牛肝菌(Boletus sp.)样品为材料,根据样品的形态特征,并结合r DNA ITS和IGS1序列分析对5个样品进行分类鉴定,通过与Gen Bank上已登录的牛肝菌序列比对,采用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所有供试材料的ITS和IGS1全长分别在739~787bp和537~583bp范围内,GC含量分别在48.31%~51.01%和48.42%~52.89%之间,遗传距离在0.017~0.248和0.002~0.225之间,上述数据表明云南5个牛肝菌样品之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5个牛肝菌样品的ITS和IGS1序列聚类分析均表明,供试样品被分为两大类,其中样品YX1-2和QJ3-4聚为一个类群,样品CX2-10、QJ3-5和YX1-3聚为另一个大的类群,两种分析手段相互印证,且ITS序列聚类分析能将云南不同地点的牛肝菌鉴定到属甚至种的水平,上述分析结果表明ITS和IGS1序列分析相结合可作为牛肝菌亲缘关系鉴定的有效分子标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肝菌 ITS序列 IGS1序列 分子鉴定
下载PDF
桂林蛇源裂头蚴分离株的分子鉴定及种系发育关系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雯雯 李健 +2 位作者 李树清 张鸿满 黄维义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8-32,共5页
为研究从桂林草花蛇中分离到的裂头蚴的分子分类地位,对其核糖体18SrDNA、28SrDNA、ITS全基因及线粒体cox1部分基因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从GenBank获取相应基因序列,应用CLUSTAL W2软件进行多重比对分析序列差异,应用MEGA 4.0软件构... 为研究从桂林草花蛇中分离到的裂头蚴的分子分类地位,对其核糖体18SrDNA、28SrDNA、ITS全基因及线粒体cox1部分基因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从GenBank获取相应基因序列,应用CLUSTAL W2软件进行多重比对分析序列差异,应用MEGA 4.0软件构建种系发育树。结果表明,在基于18S、28S基因序列构建的种系发育树中,本株裂头蚴分别与欧猥迭宫绦虫(D64072)18S构成一个单独分支,自展值为100%;与拟曼迭宫绦虫(AF004718)、欧猥迭宫绦虫(AF004717)、无头蚴绦虫(AF096223)28S同属一个分支,自展值61%。基于ITS1、ITS2和cox1部分基因序列构建的种系发育树与所有欧猥迭宫绦虫均构成同一亚群,总分支自展值分别为100%、99%、64%,三者在不同的分离株之间呈现基因多态性,从总分支自展值来看cox1比ITS更适合用于种内遗传多态性研究,ITS适合做定种的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头蚴 小亚基 大亚基 内转录间隔区 细胞色素c氧化酶第I亚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