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叙事之艺与伦理之思的有机交融——《麦克尤恩的小说创作及其伦理价值研究》述评 被引量:1
1
作者 朱慧敏 刘茂生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9-133,共5页
尚必武教授于2023年出版的新著《麦克尤恩的小说创作及其伦理价值研究》深入探讨了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小说创作,聚焦于作品所呈现的叙事特色和伦理主题,是麦克尤恩研究的重要成果。该著作挖掘了麦克尤恩作品隐含在叙事艺术背... 尚必武教授于2023年出版的新著《麦克尤恩的小说创作及其伦理价值研究》深入探讨了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小说创作,聚焦于作品所呈现的叙事特色和伦理主题,是麦克尤恩研究的重要成果。该著作挖掘了麦克尤恩作品隐含在叙事艺术背后的伦理内核,剖析了小说中的伦理问题和伦理困境。尚必武教授细致解读麦克尤恩作品,关注被学界所忽视的伦理关切,呈现其中的伦理诉求。该著极具学术深度,特色鲜明,表达了中国本土视角下的研究立场,实现了中外研究平等对话,是理解麦克尤恩作品、推动中外文学研究交流与互动的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恩·麦克尤恩 小说创作 叙事艺术 伦理思想 伦理价值
下载PDF
伊恩·麦克尤恩小说后现代叙事艺术 被引量:2
2
作者 郭先进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68-72,共5页
当代英国"国民作家"麦克尤恩在小说中合理地运用元小说﹑时空交错﹑多重视角和戏仿等后现代叙事策略。这些策略的运用不仅给读者提供了更广阔的解读空间和调动读者阅读主观能动性,而且赋予于文本丰富的表现力。
关键词 伊恩·麦克尤恩小说 元小说 时空交错 多重视角 戏仿
下载PDF
伊恩·麦克尤恩长篇小说国外研究综述 被引量:1
3
作者 郭先进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5-160,共6页
麦克尤恩的长篇小说创作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国外研究(主要是指英语国家)较为全面,宏观上涉及青少年成长﹑爱情﹑人际道德伦理关系﹑生态环境和创伤等宏大叙事主题的探索,微观上触及人物形象、情节、场景、叙述策略、语言特... 麦克尤恩的长篇小说创作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国外研究(主要是指英语国家)较为全面,宏观上涉及青少年成长﹑爱情﹑人际道德伦理关系﹑生态环境和创伤等宏大叙事主题的探索,微观上触及人物形象、情节、场景、叙述策略、语言特点等多方面,还彰显出跨学科的研究态势,具体表现为叙事学分别与心理学﹑神经学和历史主义等研究层面相互交融和关联。但是,国外研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恩·麦克尤恩 伊恩·麦克尤恩长篇小说 国外研究
下载PDF
生态叙事:麦克尤恩小说研究
4
作者 郭先进 《长春大学学报》 2014年第11期1535-1538,共4页
麦克尤恩的小说契合时代的脉搏,将自然﹑生命﹑生存﹑成长等严肃深邃的生态主题用生动的故事呈现出来,充满了众生平等﹑和谐共生的呼唤,渗透"回归生命本真,良知呵护生命和地球"的理想,给读者以深刻的反思和启示。
关键词 生态叙事 麦克尤恩小说 《最初的爱情 最后的仪式》 《时间中的孩子》 《爱无可忍》 《追日》
下载PDF
颠覆权威:试析麦克尤恩《家庭制造》中的游戏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江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126-130,共5页
以约翰·赫伊津哈的游戏理论为切入点,分析了伊恩·麦克尤恩短篇小说《家庭制造》中的游戏行为所具有的深刻意义。结合文本,从赠予游戏、捉迷藏游戏、过家家游戏、赛跑游戏四个方面,解析了"我"是如何通过游戏行为反... 以约翰·赫伊津哈的游戏理论为切入点,分析了伊恩·麦克尤恩短篇小说《家庭制造》中的游戏行为所具有的深刻意义。结合文本,从赠予游戏、捉迷藏游戏、过家家游戏、赛跑游戏四个方面,解析了"我"是如何通过游戏行为反抗父性权威的,并借此警示人类:只有激烈的反抗与奋发向上的精神相结合,才能使人类真正走上摆脱命运困境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恩·麦克尤恩 颠覆 《家庭制造》 游戏
下载PDF
互文性视角下的门罗与麦克尤恩的短篇小说——以《孩子的游戏》和《蝴蝶》为例
6
作者 杨晓琼 《闽江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86-91,共6页
艾丽丝·门罗和伊恩·麦克尤恩两位著名作家均以情节简单、短小精悍,故事却震撼人心的作品著称。运用互文性理论比照门罗的《孩子的游戏》和麦克尤恩的《蝴蝶》,发现二者在运用高超的叙述技巧刻画哥特气息的场景、塑造哥特式人... 艾丽丝·门罗和伊恩·麦克尤恩两位著名作家均以情节简单、短小精悍,故事却震撼人心的作品著称。运用互文性理论比照门罗的《孩子的游戏》和麦克尤恩的《蝴蝶》,发现二者在运用高超的叙述技巧刻画哥特气息的场景、塑造哥特式人物以及构建哥特式主题等方面具有惊人的相似性,并通过对两个文本的对照解读,唤起人们对"排他性"的毁灭性后果以及人内心的焦虑、欲望和精神创伤的根源等问题的关注和探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丽丝·门罗 伊恩·麦克尤恩 哥特式 互文性 《孩子的游戏》 《蝴蝶》
下载PDF
小说何为?——从麦克尤恩的《星期六》看小说的功能 被引量:9
7
作者 宋艳芳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0-126,共7页
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小说《星期六》(2005)一方面延续了其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人性、伦理、政治、科学、文化等主题,另一方面也突出了他对19世纪以来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之争的关注以及他对小说功能和文学地位的思考... 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小说《星期六》(2005)一方面延续了其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人性、伦理、政治、科学、文化等主题,另一方面也突出了他对19世纪以来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之争的关注以及他对小说功能和文学地位的思考。小说以主人公一天的经历为主线,描述了21世纪初9·11事件、伊拉克战争等国际事件对人们生活的冲击,反映了小说作为"文化话语"、"伦理范式"、"预言方式"和"主观模式"等方面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恩·麦克尤恩 《星期六》 后9·11文学 小说的功能
原文传递
解读后“9·11”小说中的道德叙事——评伊恩·麦克尤恩小说《星期六》 被引量:6
8
作者 曲涛 孟健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0-93,共4页
如何书写"9·11"语境下的道德叙事和重构新世纪的人文价值已然成为许多后"9·11"小说的作者们所着力挖掘的主题之一。本文以伊恩·麦克尤恩的小说《星期六》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和... 如何书写"9·11"语境下的道德叙事和重构新世纪的人文价值已然成为许多后"9·11"小说的作者们所着力挖掘的主题之一。本文以伊恩·麦克尤恩的小说《星期六》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和叙事学理论,从人与社会、人与他人和人与自我等三个关系维度来解读作品中的道德叙事,深度剖析以主人公贝罗安为代表的生活在后"9·11"时代的人们对社会、对他人及对自我等层面的道德嬗变和人性反思,从而阐释后"9·11"小说中所蕴含的道德伦理与人文价值重构这一共性主题,为后"9·11"小说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9·11”小说 道德叙事 文学伦理学批评 伊恩·麦克尤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