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S to P convert wave from the bottom of sediment basin in the near-field seismic records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培德 Stammler Klaus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EI CSCD 2002年第5期493-502,共10页
From the near-field records of aftershock of Datong earthquakes in October 1989 and March 1991,an extra phase between P and S arrivals is found. High-precision epicenter location shows that some of these records are o... From the near-field records of aftershock of Datong earthquakes in October 1989 and March 1991,an extra phase between P and S arrivals is found. High-precision epicenter location shows that some of these records are obtained with the incidental angle less than the critical angle. This excludes the possibility that the extra wave phase is a refractive wave from ground surface. Particle motion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extra wave is similar to that of wave, so it is possible that the extra phase is an S to P convert wave from the bottom of sediment basin. Suppose a low velocity layer covers a high velocity basement. Successful simulation by the synthetic seismogram confirms that the extra phase is an S-P convert wave from the interface of the basin bottom. Modifying the depth of interface at each ray path to match the waveform, we obtain an interface distribution in space. In this way, a brief bottom image could be shown, and the Datong basin has a 'V' shaped botto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 to p convert wave Datong basin near-field observation
下载PDF
基于分形维数的高速铁路地震预警系统地震P波震相识别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杨长卫 张凯文 +3 位作者 吴东升 张志方 张良 瞿立明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4-171,共8页
为更好保障高速铁路的运营安全,高速铁路地震预警系统的实施十分必要。5级以下的小震事件占据地震事件的95%以上,提高高速铁路预警系统在小震震相识别的速度与精度能有效保障高铁安全运营。提出一种基于分形维数的地震震相识别算法,优... 为更好保障高速铁路的运营安全,高速铁路地震预警系统的实施十分必要。5级以下的小震事件占据地震事件的95%以上,提高高速铁路预警系统在小震震相识别的速度与精度能有效保障高铁安全运营。提出一种基于分形维数的地震震相识别算法,优化传统分形维数的计算方法,提高分形维数的计算速度。引入分形斜率曲线并划分为4个阶段,分析临界点的分形斜率特征,通过识别分形斜率极值时刻判断地震波精准到达时刻。提出的算法平均误差达到0.006 3 s,标准差达到0.043 8 s,满足高速铁路地震预警系统的时效性和准确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地震预警 p波识别 长时窗均值与短时窗均值之比 赤池信息法则
下载PDF
利用近震Sp转换波到时和远震接收函数P波峰值延迟研究华北盆地浅部结构
3
作者 朱冰清 王伟涛 +5 位作者 谢俊举 李志伟 姚新强 黄翔 卞真付 林逸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72-2290,共19页
收集2017—2020年中国地震科学探测台阵在华北地区布设观测宽频带流动地震观测台采集的高信噪比近震远震地震波形,采用远震接收函数P波峰值延迟和近震Sp转换波到时对华北沉积层厚度进行了估算.由远震接收函数P波峰值延迟,近震Sp转换波和... 收集2017—2020年中国地震科学探测台阵在华北地区布设观测宽频带流动地震观测台采集的高信噪比近震远震地震波形,采用远震接收函数P波峰值延迟和近震Sp转换波到时对华北沉积层厚度进行了估算.由远震接收函数P波峰值延迟,近震Sp转换波和S波到时差方法推断的华北地区沉积层厚度在6~7 km,燕山造山带区域沉积层厚度较小,结晶基底埋深一般小于1 km,华北盆地中部和东南部盆地结晶基底埋深较厚,厚度普遍大于3 km,局部厚度可达7 km.盆地内地垒式隆起区邢衡隆起有3 km厚度的沉积层,冀中坳陷、黄骅坳陷厚度6~7 km;沉积层厚度与地质构造相对应,坳陷区沉积层厚度较大,隆起区沉积层厚度较小,体现了沉积盆地内部不同二级块体的沉降差异.震相拾取误差、震源方位角和震中距对沉积厚度计算结果影响不明显;进行时深转换采用的一维速度模型准确性对计算结果存在一定影响.总体来说,远震接收函数P波峰值延迟和近震Sp转换波到时可以研究沉积层厚度,能够可靠、有效地确定沉积层厚度结构的特征,为地震风险评估提供基础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层 近震Sp转换波到时 远震接收函数p波峰值延迟
下载PDF
利用瑞利面波提高近地表横波速度精度的方法
4
作者 西永在 廖桂香 +1 位作者 李永博 吴珊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57-964,共8页
二维油气地震勘探中,由于受野外施工条件、成本效益等诸多因素限制,地震记录的野外采集道间距往往较大,这种地震记录往往容易产生空间假频,降低其频率—速度谱信噪比。为此,提出利用小波变换良好的时频分析特性,对大时空采样记录进行基... 二维油气地震勘探中,由于受野外施工条件、成本效益等诸多因素限制,地震记录的野外采集道间距往往较大,这种地震记录往往容易产生空间假频,降低其频率—速度谱信噪比。为此,提出利用小波变换良好的时频分析特性,对大时空采样记录进行基于小波基的道内插值,以提高P-SV转换波地震资料中的瑞利面波频散高频信息的精度,从而提高反演表层横波速度结构精度,提高P-SV转换波的横波静校正精度。对理论模型和实际数据进行的验证计算表明,基于小波基的道内插值方法具有抗假频性,瑞利面波基阶频散曲线拐点更清晰,高频段能量更加集中,反演的横波速度精度更高,取得了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道距采样 小波变换 道内插值 瑞利面波 p-SV 利静校正
下载PDF
应用单台垂向记录进行区域地震事件实时检测和直达P波初动自动识别 被引量:40
5
作者 刘希强 周彦文 +2 位作者 曲均浩 石玉燕 李铂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0-271,共12页
提出一种基于直达P波信号和其它背景噪声在能量、非高斯性、非线性和偏振特性的不同而进行区域地震事件实时检测的新方法信噪综合差异特征量方法(简写为EFGLP方法),同时对比分析了应用信号的不同统计特性来精细识别震相初至的3种有效方... 提出一种基于直达P波信号和其它背景噪声在能量、非高斯性、非线性和偏振特性的不同而进行区域地震事件实时检测的新方法信噪综合差异特征量方法(简写为EFGLP方法),同时对比分析了应用信号的不同统计特性来精细识别震相初至的3种有效方法,其中的TOC-AIC方法是新提出的.应用山东数字地震波资料处理的结果表明:①与常规的STA/LTA地震事件触发算法相比,EFGLP方法能够有效降低地震事件的错误报警率和漏报率;②与人机交互震相识别结果相比,当信噪比比较低、震相初至比较模糊时,3种震相精细识别方法中的TOC-AIC方法识别精度最高;当信噪比比较高、震相初至比较清晰时,基于VAR-AIC和TOC-AIC方法所测量得到的震相初至识别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测震台网 直达波 事件自动检测 震相自动识别
下载PDF
非零偏VSP弹性波叠前逆时深度偏移技术探讨 被引量:9
6
作者 李文杰 曲寿利 +1 位作者 魏修成 宁俊瑞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38-251,共14页
非零偏VSP地震资料是一种多分量资料,处理非零偏VSP资料,弹性波叠前逆时深度偏移技术无疑是最适合的处理技术.本文从二维各向同性介质的弹性波波动方程出发,研究了对非零偏VSP资料进行叠前逆时深度偏移的偏移算法,讨论了逆时传播过程中... 非零偏VSP地震资料是一种多分量资料,处理非零偏VSP资料,弹性波叠前逆时深度偏移技术无疑是最适合的处理技术.本文从二维各向同性介质的弹性波波动方程出发,研究了对非零偏VSP资料进行叠前逆时深度偏移的偏移算法,讨论了逆时传播过程中的边值问题和数值频散问题及其相应的解决方案;采用求解程函方程计算得到地下各点的地震波初至时间作为成像时间,实现了非零偏VSP资料的叠前逆时深度偏移.最后进行了模型试算和非零偏VSP地震资料的试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不受地层倾角限制,较适用于高陡构造地区或介质横向速度变化较大地区的非零偏VSP地震资料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零偏VSp 各向同性介质 弹性波场 纵波 转换波 叠前逆时深度偏移
下载PDF
P-SV波AVO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孙鹏远 孙建国 卢秀丽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1-135,共5页
参照 Aki和 Richards的近似方法 ,本文对 Zoeppritz方程所描述的 P- SV波反射系数公式的角度项进行了泰勒展开 ,并保留了密度和速度的二阶项 ,得出一个新的反射系数近似公式。对 4个三层含气砂岩模型的定量计算表明 ,该近似公式所得出... 参照 Aki和 Richards的近似方法 ,本文对 Zoeppritz方程所描述的 P- SV波反射系数公式的角度项进行了泰勒展开 ,并保留了密度和速度的二阶项 ,得出一个新的反射系数近似公式。对 4个三层含气砂岩模型的定量计算表明 ,该近似公式所得出的计算结果在入射角小于 4 0°时与由 Zoeppritz方程给出的精确解吻合得很好 ,甚至优于 Aki和 Richards公式的近似效果 ,很适合大入射角的 AVO参数反演和理论研究。以新的近似公式为基础 ,文中分别从不同岩性参数表示的转换波反射系数、P- SV转换波的 AVO加权叠加方法及 P- P波和 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V转换波 反射系数近似 AVO分析 加权叠加 地震勘探 油气勘探
下载PDF
三维VSP观测系统设计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王建民 刘洋 魏修成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89-494,共6页
三维VSP观测系统设计取决于地面炮数、井下可利用检波器数目、井源距、检波点深度、炮点分布和检波点分布等方面,设计合理的观测系统能够改善井孔附近地层的三维成像效果。通常可以通过覆盖次数和井源距等面元属性参数来衡量三维VSP观... 三维VSP观测系统设计取决于地面炮数、井下可利用检波器数目、井源距、检波点深度、炮点分布和检波点分布等方面,设计合理的观测系统能够改善井孔附近地层的三维成像效果。通常可以通过覆盖次数和井源距等面元属性参数来衡量三维VSP观测系统设计的合理性。本文研究了井源距和检波点深度、炮点和检波点的分布对纵波和转换波的观测范围、覆盖次数的影响,通过计算与分析,得出以下认识:①检波点深度越小、井源距越大,则观测面积越大;②PS波观测面积小于PP波观测面积;③在检波器个数和炮点分布固定的情况下,适当增加检波点间距有利于覆盖次数均匀;④在炮点呈环形分布或束状分布且炮点间距与炮线间距相当时覆盖次数较为均匀,PP波、PS波覆盖次数的均匀程度基本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VSp 观测系统设计 纵波 转换波
下载PDF
三维VSP多波速度分析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斯兴焱 李录明 +1 位作者 胥良君 赵俊省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6-64,70,共10页
针对三维VSP多波速度分析问题,研究并实现了三维VSP上行反射纵波及转换波的速度分析方法。该方法可求取接收点以下反射层的多波速度,填补了常规VSP速度分析方法中仅依靠下行波初至求取接收点以上地层速度的缺陷。该速度分析方法包含非零... 针对三维VSP多波速度分析问题,研究并实现了三维VSP上行反射纵波及转换波的速度分析方法。该方法可求取接收点以下反射层的多波速度,填补了常规VSP速度分析方法中仅依靠下行波初至求取接收点以上地层速度的缺陷。该速度分析方法包含非零偏VSP多波时距曲线公式、纵波反射点计算、转换波转换点的迭代算法及在没有横波初至信息的情况下求取检波点处横波速度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三维VSP多波速度分析流程和步骤。应用于理论VSP多波资料及实际斜井三维VSP多波资料的处理,得到了与地面地震时间坐标一致的多波叠加速度模型、多波动校正道集及叠加剖面。处理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VSp 速度分析 多波 VSp转换点 VSp转换波
下载PDF
PSV波AVO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0
作者 孙鹏远 孙建国 卢秀丽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2003年第4期602-607,共6页
 为有效地利用AVO(amplitudeversusoffset)信息来反演岩性参数和预测油气储层,详细介绍了P SV转换波AVO方法的研究现状和主要进展,并针对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方法的基本思路、方法特点及参数反演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和评述.同时,给出了两个...  为有效地利用AVO(amplitudeversusoffset)信息来反演岩性参数和预测油气储层,详细介绍了P SV转换波AVO方法的研究现状和主要进展,并针对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方法的基本思路、方法特点及参数反演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和评述.同时,给出了两个不同形式的近似公式,并讨论了利用这两种近似公式进行AVO分析的思路和参数反演的方法.通过对比和讨论可以得出:不同近似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近似精度并体现不同的岩性参数对反射系数的影响、敏感程度及其在参数反演中的意义;根据弹性模量和波速之间的关系,目前所有的PP波和P SV波反射系数近似公式都可以统一表示成射线参数幂级数的形式.这些结论对于AVO理论研究和参数反演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系数 p—SV转换波 AVO分析
下载PDF
P-SV转换波AVO加权叠加反演 被引量:7
11
作者 孙鹏远 孙建国 卢秀丽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71-274,共4页
本文从 P- SV转换波反射系数幂级数近似公式出发 ,给出了多个由不同参数组合表示的 P- SV转换波反射系数近似式 ,并探讨了利用这些近似式进行 AVO加权叠加参数反演的理论和方法。不同理论模型的加权叠加反演结果表明 ,在利用 P- SV转换... 本文从 P- SV转换波反射系数幂级数近似公式出发 ,给出了多个由不同参数组合表示的 P- SV转换波反射系数近似式 ,并探讨了利用这些近似式进行 AVO加权叠加参数反演的理论和方法。不同理论模型的加权叠加反演结果表明 ,在利用 P- SV转换波 AVO进行加权叠加反演时 ,直接反演纵横波速度、密度以及波阻抗信息具有较大的误差 ;若直接反演剪切模量Δμ/μ和Δ(μρ) / (μρ)型流体因子 ,则不仅具有很高的精度 ,而且反演结果稳定 ,适用于 P- SV转换波和多波 AVO参数反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O分析技术 叠加反演技术 p-SV转换波 地震资料 地震勘探技术 炮检距 振幅
下载PDF
远震P波群信号的自适应时—频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范万春 李真富 +3 位作者 孙煜 许进 施仁 刘俊民 《计算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95-101,共7页
简要叙述了地震事件监测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结合远震信号的地震学特点 ,对远震P波群信号进行了自适应时—频分析。实验结果表明 ,特定台站—区域对的爆炸远震P波群的时—频分布具有极强的相似性。
关键词 地震事件 识别 p波群 自适应时-频分析 远震
下载PDF
P-SV波在提取SS波零偏移距反射率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孙鹏远 孙建国 卢秀丽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4年第2期103-105,共3页
利用Gardner's经验关系式对P-SV波反射系数近似公式进行了简化,给出了一个描述P-SV波反射系数和SS波零偏移距反射率之间关系的统一近似公式。4个不同的含油气砂岩模型的定量计算表明,该统一近似公式不受岩性弱反差条件的限制,入射角... 利用Gardner's经验关系式对P-SV波反射系数近似公式进行了简化,给出了一个描述P-SV波反射系数和SS波零偏移距反射率之间关系的统一近似公式。4个不同的含油气砂岩模型的定量计算表明,该统一近似公式不受岩性弱反差条件的限制,入射角在30°以内能够准确地反映P-SV波反射系数和SS波零偏移距反射率之间的近似关系,而且能够适用于不同形式的P-SV波反射系数近似公式。因此,利用该关系式可以由P-SV波直接构建SS波零偏移距剖面,而且可以实现SS波阻抗的定量反演和多波AVO分析,还可以通过SS波资料提取P-SV波振幅随入射角变化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V波 SS波 零偏移距反射率 砂岩 入射角 反射系数 波阻抗 地震资料 地震勘探技术
下载PDF
P-SV反射转换波的倾角时差校正(DMO)方法研究 被引量:21
14
作者 马在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243-250,共8页
倾角时差校正(DMO)方法对于复杂地质构造条件下的纵波反射波(P-P)的多次覆盖地震数据的叠加具有显著的提高信噪比的效果.对于转换反射波(P-SV)来说,进行倾角时差校正(DMO)处理就更需要.本文首先对P-SV波的... 倾角时差校正(DMO)方法对于复杂地质构造条件下的纵波反射波(P-P)的多次覆盖地震数据的叠加具有显著的提高信噪比的效果.对于转换反射波(P-SV)来说,进行倾角时差校正(DMO)处理就更需要.本文首先对P-SV波的倾角时差校正(DMO)的几何原理进行了分析,然后重点研究用波动方程进行DMO的方法,即P-SV转换反射波的叠前部分偏移的波动方程法.这种方法也适用于P-P反射波的叠前部分偏移处理.研究结果表明,波动方程DMO方法在振幅保真方面比几何原理的DMO方法有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换反射波 倾角时差校正 波动方程 地震波
下载PDF
用VSP数据中下行P-SV转换横波求取横波速度 被引量:19
15
作者 徐仲达 郝晓红 +1 位作者 徐翔之 施荣富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2年第3期274-278,共5页
探讨了用零偏移距三分量VSP数据中的下行P-SV转换横波,求取厚度相当于VSP采集点距的地层横波速度。从井下检波器方位校正得到横向垂直分量,对其二维谱中各类波的能量和特点进行分析,通过二维滤波得到信噪比较高的下行转换横波,选取振幅... 探讨了用零偏移距三分量VSP数据中的下行P-SV转换横波,求取厚度相当于VSP采集点距的地层横波速度。从井下检波器方位校正得到横向垂直分量,对其二维谱中各类波的能量和特点进行分析,通过二维滤波得到信噪比较高的下行转换横波,选取振幅较强的同相轴提取波至时间,获取了横波速度及泊松比。结果表明,即使是零偏移距VSP数据,只要其上有明显可见的转换横波,也能以采集点距的量级计算横波层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Sp数据 地震勘探 p-SV转换横波 零偏移距 垂直地震剖面 方位校正 下行转换横波 横波层速度 泊松比
下载PDF
P—SV转换波的分离提取技术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建勋 张保卫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3-126,共4页
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技术是一种综合利用纵波、转换波等多种地震波进行精细探测的有效方法。转换波的分离提取处理步骤至关重要,用地质模型的多分量模拟数据,对P—SV转换波的分离提取方法进行了处理试验。根据试验结果认为,多波多分量数... 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技术是一种综合利用纵波、转换波等多种地震波进行精细探测的有效方法。转换波的分离提取处理步骤至关重要,用地质模型的多分量模拟数据,对P—SV转换波的分离提取方法进行了处理试验。根据试验结果认为,多波多分量数据波场的不同特征可采用不同的分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V转换波 倾角滤波 拉东变换
下载PDF
汶川M_S8.0地震前后远震PS转换波与P波到时差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1
17
作者 宋春燕 邵学钟 马瑾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26-742,共17页
利用远震初至波穿越地壳、上地幔等速度界面时产生的一系列PS型透射转换波,测定远震PS转换波与初至P波的到时差Δ t PS = t PS - t P随时间的变化特征,有可能监测孕震区转换界面以上有限的地层空间内介质物性的变化。选取2001—2012年... 利用远震初至波穿越地壳、上地幔等速度界面时产生的一系列PS型透射转换波,测定远震PS转换波与初至P波的到时差Δ t PS = t PS - t P随时间的变化特征,有可能监测孕震区转换界面以上有限的地层空间内介质物性的变化。选取2001—2012年作为研究时段,通过四川地震台网的YZP和JJS 2个台站记录到的兴都库什、苏门答腊南部地区2组震中距变化<3°的远震数据,得到2个台站在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地震前后记录的PS转换波与初至P波到时差Δ t PS 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2006年以前Δ t PS 有一个缓慢增大的过程;汶川地震前约2a内Δ t PS 出现明显的降低过程,最大降幅达0.2~0.3s,超过测量误差4~5倍;震前2~3个月低值有一定程度的回返。文中讨论了可能引起Δ t PS 变化的原因,分析表明文中提出的远震转换波法在地震监测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值得进行进一步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转换波与p波到时差 汶川MS8.0地震 地壳介质波速变化
下载PDF
PP波与P-SV波叠前联合反演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4
18
作者 徐天吉 程冰洁 +2 位作者 唐建明 甘其刚 李显贵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8年第5期368-372,316,共5页
基于各向异性介质理论和Zoeppritz方程,利用PP波与P-SV波叠前地震资料能够反演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密度及各向异性系数,能够进一步计算得到弹性阻抗、泊松比、体积模量、剪切模量和拉梅常数等多种弹性参数。结合地质、测井、岩石物理... 基于各向异性介质理论和Zoeppritz方程,利用PP波与P-SV波叠前地震资料能够反演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密度及各向异性系数,能够进一步计算得到弹性阻抗、泊松比、体积模量、剪切模量和拉梅常数等多种弹性参数。结合地质、测井、岩石物理等资料,对反演获得的各种参数进行优化,归纳总结其变化规律,提炼岩性判断和流体识别的各种敏感参数,实现含油气异常区域的准确圈定。综合分析多种参数异常的交叉分布区域,能够更准确地实现有利储层及油气分布的预测与评价。基于新场3D3C地震资料,将这套方法和技术思路应用到川西坳陷深层须家河组超致密非常规天然气藏储层预测与含气性检测中,获得了良好的实际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前联合反演 纵波 转换波 非常规气藏 致密砂岩 多分量地震 储层参数
下载PDF
地震近场记录中来自沉积盆地底部的S-P转换波震相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培德 S.Klaus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70-478,共9页
在1989年10月和1991年3月大同地震余震的近场记录中,发现P波与S波到时之间还存在一个附加震相.对地震的精确定位表明,有一些带有附加震相的地震记录是在临界角之内的台站得到的,因而可以排除附加震相为地表折射波的可能性.用质点运动轨... 在1989年10月和1991年3月大同地震余震的近场记录中,发现P波与S波到时之间还存在一个附加震相.对地震的精确定位表明,有一些带有附加震相的地震记录是在临界角之内的台站得到的,因而可以排除附加震相为地表折射波的可能性.用质点运动轨迹分析方法对附加震相的振动方向进行分析后认为,附加震相的运动特性与P波的运动特性一致,因而,可能是来自沉积盆地底部的S-P转换波.设定一个低速的沉积层覆盖在速度较高的基岩之上的速度结构模型,用合成地震图技术模拟出这次地震的附加震相,从而确认该附加震相为盆地底部的S-P转换波.调整传播路径上沉积基底的深度,可以得到一个概略性的盆地底部的图象,即大同盆地底部是一个沿桑干河河谷中部深、两侧浅的“V”形盆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盆地 S-p转换波 大同盆地 附加震相 质点运动轨迹分析方法
下载PDF
一种利用τ-p变换由折射波求静校正量的方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姚姚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0-27,共8页
本文提出利用τ-p变换,使反射波记录上被强烈干扰的折射波得到突出和加强,从而求准静校正量的方法。使用这种方法可以方便地解决转换波勘探中复杂的静校正问题。
关键词 折射静校正 Τ-p变换 转换波勘探 地震勘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