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时期大叶苦丁茶(Ilex latifolia Thunb.)不同器官中咖啡酰奎宁酸类成分的毛细管电泳分析(英文) 被引量:2
1
作者 林春松 徐夙侠 黄青云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53-459,共7页
大叶苦丁茶(Ilex latifolia Thunb.)含有丰富的咖啡酰奎宁酸。在本研究中,运用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测定了在不同发育时期的大叶苦丁茶不同器官中的咖啡酰奎宁酸含量。大叶苦丁茶的不同器官在不同发育时期的咖啡酰奎宁酸含量有着显著... 大叶苦丁茶(Ilex latifolia Thunb.)含有丰富的咖啡酰奎宁酸。在本研究中,运用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测定了在不同发育时期的大叶苦丁茶不同器官中的咖啡酰奎宁酸含量。大叶苦丁茶的不同器官在不同发育时期的咖啡酰奎宁酸含量有着显著的变化。在叶片中,10天叶龄的叶的咖啡酰奎宁酸含量是19.78 g/100 g,而当叶龄达到12月时,其中的咖啡酰奎宁酸含量已经降为1.41 g/100 g。随着发育时间的增长,雌花、雄花中的含量变化也有类似的变化。雌花(果)和雄花在发育期为10天时的咖啡酰奎宁酸含量高:分别20.29 g/100 g和18.06 g/100g,随后在雌花发育成的7个月果实中下降到0.16 g/100 g,而在40天期接近脱落的雄花中其含量降为10.36 g/100 g。大叶苦丁茶的器官中,除了嫩叶,雄花由于高含量的咖啡酰奎宁酸和较多的生物量,也是一种好的咖啡酰奎宁酸来源材料。本文首次报道了大叶苦丁茶的花中含有大量的咖啡酰奎宁酸。MEKC方法也是首次被用于苦丁茶中的咖啡酰奎宁酸类成分的测定,使用这种方法,大叶苦丁茶中的6种咖啡酰奎宁酸成分在40分钟内完全分离。相较于以前文献中报道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本文为苦丁茶中的咖啡酰奎宁酸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一种新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酰奎宁酸衍生物 大叶苦丁茶(ilex latifolia Thunb.) MEKC 年龄 叶片
下载PDF
Primary Research on UVB-irradiation Protective Effect of Total Flavonoids from Large-leaved Kuding Tea (Ilex latifolia Thunb.)
2
作者 Liyan LI Tao HUANG +1 位作者 Sen PANG Xiaoning LIU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CAS 2022年第5期15-19,共5页
Total flavonoids extracted from large-leaved Kuding tea(Ilex latifolia Thunb.) were investigated to develop anti-UV sun-screening agen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otal flavonoids of I. latifolia Thunb.(TFILT) showed m... Total flavonoids extracted from large-leaved Kuding tea(Ilex latifolia Thunb.) were investigated to develop anti-UV sun-screening agen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otal flavonoids of I. latifolia Thunb.(TFILT) showed maximum absorb peak at 325 nm between UVB and UVA by wavelength scanning spectrum. TFILT could inhibit the decrease of cell viability induced by UVB irradiation by CCK-8 method, and 0.25 mg/ml of TFILT showed the most significant protective activity on cells. The dermal thickness and collagen fiber density as skin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 were analyzed by Histological staini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FILT protected mice skin by significantly attenuating the dermal thickness and inhibiting collagen fiber degradation. The mechanism in vivo needs to be further confirmed in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rge-leaved Kuding tea ilex latifolia Thunb. Total flavonoids ANTI-UV
下载PDF
Effects of Canopy Closure on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Ilex latifolia Thunb.in Phyllostachys pubescens Forests
3
作者 JS Gao SY Zhuang ZZ Qian 《Research in Ecology》 2020年第2期16-22,共7页
Plantation under the forest is a good way of agroforestry,but the canopy closure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understory herbs’growth.In the study,different canopy closures of Phyllostachys pubescens forests were set up ... Plantation under the forest is a good way of agroforestry,but the canopy closure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understory herbs’growth.In the study,different canopy closures of Phyllostachys pubescens forests were set up to explore its influence on the growth of Ilex latifolia Thunb.The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Ilex latifolia leaves under different canopy closures were determined by Li-6400 portable photosynthetic system.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curve of Ilex latifolia leaves of T1(canopy closure of 0.56)was bimodal with an obvious"midday depression"phenomenon,while the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curves of T2(canopy closure of 0.72)and T3(canopy closure of 0.86)were unimodal.The results of light response curve showed that the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 and transpiration rate reduced with the increasing of canopy closures.The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transpiration rate,stomatal conductance,and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of Ilex latifolia leaves of T2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3.Although the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of T2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1,it had no obvious photo-inhibition which affected plant growth.Overall,the canopy closure of 0.72 was more suitable for the growth of Ilex latifolia.The herb plantation in the bamboo forest should be considered with the canopy closure for a better grow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ex latifolia Thunb Canopy closure PHOTOSYNTHETIC Phyllostachys pubescens
下载PDF
大叶苦丁茶抗氧化活性研究进展
4
作者 李亚婕 许秀松 +5 位作者 王巧贞 杨玲 李仁松 陶站华 刘灵 黄庶识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1-30,共10页
大叶苦丁茶是我国南方一种药食两用的传统饮品与药材,也是市场上广泛流通、被普遍当作“苦丁茶正品”的别样茶(non-Camellia teas),具有清热解毒、抗氧化、抗炎、止血凉血、抗菌等多种功效,其次生代谢物质化学成分复杂,主要包括多酚、... 大叶苦丁茶是我国南方一种药食两用的传统饮品与药材,也是市场上广泛流通、被普遍当作“苦丁茶正品”的别样茶(non-Camellia teas),具有清热解毒、抗氧化、抗炎、止血凉血、抗菌等多种功效,其次生代谢物质化学成分复杂,主要包括多酚、多糖、黄酮、三萜等多种活性成分。大叶苦丁茶活性成分是天然的抗氧化剂,具有绿色、无毒、高效等特点,在食用油脂储藏、食品保鲜、化妆品、保健品以及抗氧化药物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以大叶苦丁茶化学成分的抗氧化作用为主线,综述大叶苦丁茶中具有代表性的多酚、多糖、黄酮、三萜等化学成分的含量、组成及其抗氧化作用,探讨大叶苦丁茶的应用并对其进行展望,拟为大叶苦丁茶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苦丁茶 大叶冬青 苦丁茶冬青 枸骨 化学成分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基于CRITIC法优化大叶冬青瞬时高温灭菌工艺
5
作者 刘融融 焦连庆 +2 位作者 张婷 于敏 田义新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05-215,共11页
为优化大叶冬青瞬时高温灭菌工艺,分析其对大叶冬青灭菌效果及质量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灭菌前后大叶冬青1,1-二苯基-2-苦基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 DPPH)自由基清除率及多酚类化合物和皂苷类化合物含量的变化,以灭菌... 为优化大叶冬青瞬时高温灭菌工艺,分析其对大叶冬青灭菌效果及质量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灭菌前后大叶冬青1,1-二苯基-2-苦基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 DPPH)自由基清除率及多酚类化合物和皂苷类化合物含量的变化,以灭菌温度、灭菌时间、药材粒度为考察因素,以灭菌率、DPPH自由基清除率、多酚类、皂苷类化合物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权重分析法(criteria importance though intercrieria correlation,CRITIC)确定指标相关性权重并计算综合评分。结果表明,按照综合加权法确定的权重系数是多酚类化合物含量25.78%、皂苷类类化合物含量47.22%、DPPH·清除率26.99%,最佳灭菌工艺条件为:灭菌温度160或170℃,灭菌时间10 s,粉碎粒度不大于24目。按优化工艺灭菌后的样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均符合药典规定;灭菌前后样品的多酚、皂苷类化合物含量及DPPH自由基清除率均无明显变化,且样品多酚、皂苷类化合物的指纹图谱相似度≥0.9。综上所述,瞬时高温灭菌能有效杀灭大叶冬青中的微生物,且对质量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冬青 瞬时高温灭菌 正交设计 抗氧化活性 多酚类化合物 皂苷类化合物
下载PDF
大叶冬青多酚对稻米油抗氧化作用及煎炸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王志兴 邢文君 张淼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94-202,共9页
以稻米油的理化指标、营养物质和危害物质作为检测指标,来研究大叶冬青多酚对稻米油的抗氧化作用和煎炸性能影响。结果表明:0.5%大叶冬青多酚添加可以显著提高稻米油储藏过程中的氧化稳定性和增加氧化时间,并能延缓稻米油酸价、过氧化... 以稻米油的理化指标、营养物质和危害物质作为检测指标,来研究大叶冬青多酚对稻米油的抗氧化作用和煎炸性能影响。结果表明:0.5%大叶冬青多酚添加可以显著提高稻米油储藏过程中的氧化稳定性和增加氧化时间,并能延缓稻米油酸价、过氧化值及硫代巴比妥酸值上升趋势。在稻米油抗氧化性能上,其可延缓煎炸过程中稻米油的酸价、过氧化值和极性物质上升,提高稻米油氧化稳定性。在稻米油营养物质上,大叶冬青多酚可以有效延缓生育酚、谷维素和甾醇活性物质的降解。在有害物质苯并(a)芘生成上,大叶冬青多酚可以延缓其上升,可延长稻米油使用寿命。大叶冬青多酚效果优于市售BHT。大叶冬青多酚可以作为一种天然油脂抗氧化剂,可应用于食品行业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冬青 多酚 稻米油 抗氧化 煎炸性能
下载PDF
超声辅助提取苦丁茶多糖的工艺优化及其对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 被引量:2
7
作者 卢忠英 张孟琴 陈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28-235,共8页
目的:优化苦丁茶多糖的提取工艺,分析其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活性。方法:以得率为指标,采用响应面优化超声辅助法研究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温度、超声功率对苦丁茶多糖的得率的影响;通过体外实验测定苦丁茶多糖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 目的:优化苦丁茶多糖的提取工艺,分析其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活性。方法:以得率为指标,采用响应面优化超声辅助法研究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温度、超声功率对苦丁茶多糖的得率的影响;通过体外实验测定苦丁茶多糖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率及其动力学常数K_(i)。结果:响应面试验优化条件为:料液比1:25 g/mL,超声时间60 min,超声温度40℃,超声功率260 W,得到得率为5.85%。苦丁茶多糖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率随物质量浓度增大而增加,IC_(50)为1.28 mg/mL,其对黄嘌呤氧化酶抑制作用类型属于竞争性可逆抑制,抑制动力学常数K_(i)为0.62 mg/mL,结论:苦丁茶多糖能够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其可作为潜在的预防高尿酸血症的食品或保健品进行深入研究,以期对苦丁茶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丁茶 多糖 响应面分析法 黄嘌呤氧化酶 抑制作用
下载PDF
大叶冬青叶外植体的愈伤组织诱导与不定芽苗再生 被引量:12
8
作者 梁珍海 刘根林 +2 位作者 蒋泽平 李玉巧 袁芳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1-54,共4页
将离体培养的大叶冬青幼叶外植体在含有TDZ(噻吩隆,浓度0.1~5.0μmol/L)与IAA(浓度0.1~5.0μmol/L)的WPM培养基上培养,能够产生愈伤组织。当TDZ浓度不变时,5.0μmol/LIAA处理产生的愈伤组织块直径最大;愈伤组织块转培到含有不同浓度TD... 将离体培养的大叶冬青幼叶外植体在含有TDZ(噻吩隆,浓度0.1~5.0μmol/L)与IAA(浓度0.1~5.0μmol/L)的WPM培养基上培养,能够产生愈伤组织。当TDZ浓度不变时,5.0μmol/LIAA处理产生的愈伤组织块直径最大;愈伤组织块转培到含有不同浓度TDZ与IAA的WPM培养基上,在5.0μmol/LTDZ+3.0μmol/LIAA的培养基上出现较多不定芽苗(每一愈伤组织块平均产生11.2株);几种细胞分裂素作用比较研究表明:在BA、TDZ与ZT(均为15.0μmol/L)处理中,较好的芽苗增殖系数分别为3.7,6.0和7.4,BA与2 ip(均为3.0μmol/L)处理时芽苗高生长可达34mm和45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冬青 幼叶 外植体 离体培养 TDZ 噻吩隆 IAA WPM 培养基 愈伤组织 浓度 不定芽苗 细胞分裂素 增殖系数
下载PDF
苦丁茶大叶冬青的降脂作用研究 被引量:21
9
作者 潘慧娟 廖志银 +2 位作者 应奇才 田菊雯 徐迎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9-52,共4页
以不同剂量的苦丁茶大叶冬青提取液喂饲高脂模型大鼠,采用Transansio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正常及各高脂模型组大鼠的血清脂质含量。结果苦丁茶和月见草油均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大鼠的血清TC、TG指标(P<0.05),对HDL-C、LDL-C、 AI、R-... 以不同剂量的苦丁茶大叶冬青提取液喂饲高脂模型大鼠,采用Transansio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正常及各高脂模型组大鼠的血清脂质含量。结果苦丁茶和月见草油均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大鼠的血清TC、TG指标(P<0.05),对HDL-C、LDL-C、 AI、R-CHR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证明苦丁茶大叶冬青有显著的降脂效果,对抗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丁茶 大叶冬青 降脂作用 剂量 高脂血症 药理作用 冠心病
下载PDF
大叶冬青叶中总黄酮测定方法和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30
10
作者 旷春桃 李湘洲 +2 位作者 汪玉霞 刘慎 吴斌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9-51,共3页
采用氯化铝法、硝酸铝-亚硝酸钠法分别测定大叶冬青叶中的总黄酮含量。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相差很大,通过显色机理的分析,确立了氯化铝法为大叶冬青叶总黄酮含量测定的适宜方法,方法的回收率90.7%~109.5%,平均回收率为97.8%... 采用氯化铝法、硝酸铝-亚硝酸钠法分别测定大叶冬青叶中的总黄酮含量。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相差很大,通过显色机理的分析,确立了氯化铝法为大叶冬青叶总黄酮含量测定的适宜方法,方法的回收率90.7%~109.5%,平均回收率为97.8%,相对标准偏差2.2%。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大叶冬青叶中总黄酮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其适宜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2:1(V/m)、乙醇浓度60%、提取时间2h、提取次数2次,此条件下总黄酮得率为0.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冬青叶 总黄酮 测定方法 提取工艺
下载PDF
优良保健树大叶冬青组培扩繁的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刘根林 李晓储 +3 位作者 梁珍海 倪竞德 李玉巧 黄利斌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39-443,共5页
以大叶冬青具节茎段芽体增殖产生试管苗,适宜培养基为MS+1.0μmolNAA+8.8μmolBA或MS+1.0μmolNAA+9.1μmolZT;幼叶外植体诱导的愈伤组织块转培于WPM+5.0μmolTDZ+3.0μmolIAA培养基上,能产生较多不定芽苗(每一愈伤组织块平均产生11.2株... 以大叶冬青具节茎段芽体增殖产生试管苗,适宜培养基为MS+1.0μmolNAA+8.8μmolBA或MS+1.0μmolNAA+9.1μmolZT;幼叶外植体诱导的愈伤组织块转培于WPM+5.0μmolTDZ+3.0μmolIAA培养基上,能产生较多不定芽苗(每一愈伤组织块平均产生11.2株);BA对大叶冬青外植体不定芽的处理能产生较好的增殖系数与高生长;试管苗适宜生根处理为1/4MS+1.0μmolNAA(或+1.0μmolIBA);室外移栽成活率达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冬青 组织培养 扩繁技术 培养基 外植体 不定芽苗
下载PDF
大叶冬青叶若干生化指标测定及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李晓储 蒋继宏 +3 位作者 方德兰 高甜惠 曹小迎 黄利斌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1-94,共4页
对大叶冬青叶若干生化指标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叶各生化指标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微波干燥叶与冷冻干燥叶相近,分别是鲜叶的46.3%和45.3%;超氧化物岐化酶含量,冷冻干燥叶与微波干燥叶分别是鲜叶的4.8和4.2倍。大... 对大叶冬青叶若干生化指标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叶各生化指标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微波干燥叶与冷冻干燥叶相近,分别是鲜叶的46.3%和45.3%;超氧化物岐化酶含量,冷冻干燥叶与微波干燥叶分别是鲜叶的4.8和4.2倍。大叶冬青叶水层物总生物碱、总黄酮甙元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大叶冬青既可作为绿化苗木种植,又可利用其叶作保健、药用产品进行深度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冬青 可溶性蛋白质 超氧化物岐化酶 抗菌活性
下载PDF
三萜大叶冬青甙I和苦丁冬青甙K的NMR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欧阳明安 滕荣伟 +1 位作者 王德祖 杨崇仁 《波谱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5-160,共6页
大叶冬青甙I和苦丁冬青甙K系分别从IlexlatifoliaThunb .和IlexkudinchaC .J .Tseng的叶子中分离得到的三萜皂甙 .用化学和波谱方法 ,特别是 2DNMR波谱技术 ,推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 3 O β D 吡喃葡萄糖 (1→ 3) α L 吡喃阿拉伯糖 30... 大叶冬青甙I和苦丁冬青甙K系分别从IlexlatifoliaThunb .和IlexkudinchaC .J .Tseng的叶子中分离得到的三萜皂甙 .用化学和波谱方法 ,特别是 2DNMR波谱技术 ,推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 3 O β D 吡喃葡萄糖 (1→ 3) α L 吡喃阿拉伯糖 30 (S) 3β ,1 9α ,2 3 trihydroxy urs 1 2 en 2 8 oicacid 2 8 O β D 吡喃葡萄糖甙和 3 O [α L 吡喃鼠李糖 (1→ 2 ) ] [β D 吡喃葡萄糖 (1→ 2 ) β D 吡喃葡萄糖 (1→ 3) ] α L 吡喃阿拉伯糖 3β ,1 9α ,2 0 β trihydroxyurs 1 2 en 2 8 oicacid 2 8 O [α L 吡喃鼠李糖 (1→ 2 ) ] β D 吡喃葡萄糖甙 ,并对其NMR信号进行了全归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冬青甙I 苦丁冬青甙K 2DNMR谱 苦丁茶 结构 归属 三萜皂甙 甙元 糖基
下载PDF
大叶冬青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及抗寒性分析 被引量:20
14
作者 王宁 吴军 +1 位作者 夏鹏云 苏金乐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2-86,共5页
通过对不同低温处理下大叶冬青Ilex latifolia叶片内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等保护酶活性、叶绿素(Chl)总量、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SS)、细胞膜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以及相对电导率的测定,探... 通过对不同低温处理下大叶冬青Ilex latifolia叶片内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等保护酶活性、叶绿素(Chl)总量、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SS)、细胞膜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以及相对电导率的测定,探讨大叶冬青对不同低温胁迫的响应特性和耐寒适应能力.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不同低温处理中叶片相对电导率均呈先升后降又升的变化,且半致死温度(LT50)均在-11℃左右;叶绿素总量在0和-6℃胁迫下先降后略有上升,而-12和-18℃处理中则呈一直下降的变化;SOD和CAT活性及SS含量均呈先升后降的变化,且均以0和-6℃处理中上升较为明显;POD活性呈先降后升的变化,以0和-6℃处理上升明显,而以-12和-18℃处理下降显著;MDA含量整体呈上升变化,但24 h内以-18℃处理的上升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冬青 生理响应 抗寒性
下载PDF
大叶苦丁茶抗氧化成分及抗氧化性能研究(Ⅰ) 被引量:21
15
作者 陈薇 王恒山 +2 位作者 黄世稳 邓彦兴 钟代信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63-466,443,共5页
对冬青科大叶苦丁茶进行了初步的成分分析 ,同时采用可见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其活性部位的 POV值 ,并进行抗氧化性能分析 ,其中所含多酚和黄酮部位的抗氧化性能较强 ,具有进一步开发及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 大叶苦丁茶 抗氧化成分 抗氧化性能 POV值 食品抗氧剂
下载PDF
苦丁茶冬青与大叶冬青苦丁茶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张文芹 许文清 +2 位作者 孙怡 叶红 曾晓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22-26,共5页
比较苦丁茶冬青苦丁茶和大叶冬青苦丁茶提取液中多酚、黄酮的含量及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多酚含量高的苦丁茶冬青苦丁茶比黄酮含量高的大叶冬青苦丁茶具有较高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对5种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方法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比较苦丁茶冬青苦丁茶和大叶冬青苦丁茶提取液中多酚、黄酮的含量及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多酚含量高的苦丁茶冬青苦丁茶比黄酮含量高的大叶冬青苦丁茶具有较高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对5种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方法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表明各抗氧化方法间相关性良好(R2>0.8478),尤以DPPH自由基法与ABTS+·法的相关性最高(R2=0.99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丁茶冬青苦丁茶 大叶冬青苦丁茶 多酚 黄酮 抗氧化
下载PDF
枸骨叶不同溶媒萃取物对小鼠体外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林晨 谭玉波 +3 位作者 张晶 沈伟哉 岑颖洲 江振友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9-203,共5页
目的:探讨枸骨叶5种溶媒萃取物对T淋巴细胞增殖、活化的影响。方法:利用MTT法检测枸骨叶对体外ConA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及使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3阳性淋巴细胞的CD69分子表达的影响。结果:枸骨叶的醇提物I、乙酸乙酯IⅠ、正丁醇萃取物... 目的:探讨枸骨叶5种溶媒萃取物对T淋巴细胞增殖、活化的影响。方法:利用MTT法检测枸骨叶对体外ConA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及使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3阳性淋巴细胞的CD69分子表达的影响。结果:枸骨叶的醇提物I、乙酸乙酯IⅠ、正丁醇萃取物IⅡ具有明显抑制Co-nA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作用。枸骨叶醇提物I与乙酸乙酯萃取物IⅠ能明显抑制ConA刺激T淋巴细胞CD69分子的表达。枸骨叶2种水提物无免疫抑制作用。结论:枸骨叶脂溶性萃取物具有较强抑制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的化学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骨叶 刀豆蛋白A 淋巴细胞
下载PDF
低温胁迫对大叶冬青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18
作者 王宁 吴军 +1 位作者 夏鹏云 苏金乐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07-410,共4页
通过对不同时间、低温处理对大叶冬青叶片内SOD,CAT等保护酶活性、相对电导率及叶绿素总量、可溶性糖和MDA含量的测定,探讨不同低温处理条件下持续不同时间对大叶冬青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不同低温处理中叶片内... 通过对不同时间、低温处理对大叶冬青叶片内SOD,CAT等保护酶活性、相对电导率及叶绿素总量、可溶性糖和MDA含量的测定,探讨不同低温处理条件下持续不同时间对大叶冬青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不同低温处理中叶片内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均呈先升后降又升的变化;叶绿素总量、可溶性糖含量及SOD和CAT活性均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其中,CAT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峰值均出现在48 h,且均明显高于CK;SOD活性的峰值出现在24 h,至48 h时,仅-6℃处理中SOD活性低于CK,但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冬青 生理指标 抗寒性
下载PDF
苦丁茶化学成份研究——游离氨基酸分析 被引量:26
19
作者 刘祖生 梁月荣 +1 位作者 徐月荣 胡月龄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1期71-74,共4页
用HPLC法分析了苦丁茶游离氨基酸的组成及其含量,并与茶叶游离氨基酸组成和含量作了比较,结果表明,苦丁茶鲜叶检出16种游离氨基酸,苦丁绿细茶和苦丁红细茶分别检出14种游离氨基酸,其中以组氨酸为主,它在鲜叶中占氨基酸总量的55.92%,在... 用HPLC法分析了苦丁茶游离氨基酸的组成及其含量,并与茶叶游离氨基酸组成和含量作了比较,结果表明,苦丁茶鲜叶检出16种游离氨基酸,苦丁绿细茶和苦丁红细茶分别检出14种游离氨基酸,其中以组氨酸为主,它在鲜叶中占氨基酸总量的55.92%,在苦丁绿细茶和苦丁红细茶中分别占85.4%和71.0%;其次为天门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和谷氨酸,而茶叶最主要的游离氨基酸为茶氨酸;其次为谷氨酸、精氨酸和组氨酸,苦丁茶游离氨基酸总量约为茶叶的1/5~1/50,两种植物分别属于不同的氮代谢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丁茶 大叶冬青 游离氨基酸 HPLC
下载PDF
贵州皋芦茶资源调查及鉴定 被引量:7
20
作者 梁远发 王家伦 +2 位作者 李祥明 鄢东海 潘光喜 《贵州农业科学》 CAS 1997年第5期6-8,共3页
经过近4年的调查和鉴定,在贵州采集到大叶冬青(IlexlatifoliaThumb)苦丁茶——皋芦茶标本,为贵州苦丁茶一新种,填补了贵州冬青科(Aqifolil-ceae)植物一空缺。实地调查了皋芦茶的植物学特征、典... 经过近4年的调查和鉴定,在贵州采集到大叶冬青(IlexlatifoliaThumb)苦丁茶——皋芦茶标本,为贵州苦丁茶一新种,填补了贵州冬青科(Aqifolil-ceae)植物一空缺。实地调查了皋芦茶的植物学特征、典型植株综合性状及适生条件。该资源稀少,建议加强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皋芦茶 大叶冬青 种质资源 植物学鉴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