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种骶2髂骨螺钉置钉技术准确性的比较研究
1
作者 桑昌敏 黄忠仁 +3 位作者 刘志铭 周振海 邓文强 曹凯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81-1386,共6页
目的:比较传统徒手置钉,3D打印模板引导技术(three-dimensional printed template guided technique,TGT)和ball tip置钉技术在置入骶2髂骨(s2 alar-iliac,S2AI)螺钉的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接受S2AI螺钉放置的145例患者,按置钉技术不... 目的:比较传统徒手置钉,3D打印模板引导技术(three-dimensional printed template guided technique,TGT)和ball tip置钉技术在置入骶2髂骨(s2 alar-iliac,S2AI)螺钉的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接受S2AI螺钉放置的145例患者,按置钉技术不同将其分为徒手技术组(36例)、TGT技术组(48例)和ball tip技术组(61例)。所有患者术前行骨盆CT确认最佳S2AI螺钉的最佳轨道参数,术后CT扫描评估螺钉轨迹的准确性,比较3种技术的置钉准确性。结果:3组患者S2AI螺钉的最佳轨道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共置入S2AI螺钉290枚。其中,传统徒手技术组72枚,TGT技术组96枚,ball tip技术组122枚。传统徒手组置钉不准确率为18.1%(13/72),TGT技术组置钉不准确率3.1%(3/96),ball tip组置钉不准确率为4.1%(5/122):TGT技术组置钉准确性高于传统徒手技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ll tip技术组置钉准确性也高于传统徒手技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T技术组置钉准确性虽高于ball tip技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GT技术和ball tip技术均为S2AI螺钉置入的可靠技术,二者的准确性均明显高于徒手技术,但ball tip技术操作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徒手技术 ball tip技术 3D打印模板引导技术 骶2髂骨螺钉 腰骶骨盆固定
下载PDF
骶骨翼髂骨螺钉和髂骨螺钉三角固定治疗DenisⅡ、Ⅲ型骶骨骨折的疗效对比
2
作者 潘晓辉 罗杨兴 +3 位作者 尹恩志 许喆 谷美琪 易成腊 《骨科》 CAS 2023年第3期215-221,共7页
目的比较骶骨翼髂骨(SAI)螺钉与髂骨螺钉三角固定术治疗DenisⅡ、Ⅲ型骶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21年8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同一术者采用SAI螺钉或髂骨螺钉三角固定术治疗的48例DenisⅡ、Ⅲ型骶... 目的比较骶骨翼髂骨(SAI)螺钉与髂骨螺钉三角固定术治疗DenisⅡ、Ⅲ型骶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21年8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同一术者采用SAI螺钉或髂骨螺钉三角固定术治疗的48例DenisⅡ、Ⅲ型骶骨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按内固定不同分为两组,采用SAI螺钉三角固定术治疗22例(SAI螺钉组),男14例,女8例;年龄为(32.55±15.06)岁(13~72岁);DenisⅡ型21例,DenisⅢ型1例。采用髂骨螺钉三角固定术治疗26例(髂骨螺钉组),男14例,女12例;年龄为(37.35±12.08)岁(13~51岁);DenisⅡ型24例,DenisⅢ型2例。根据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再手术发生率、住院时间、Matta复位质量评分系统、Majeed骨盆功能评分系统评估疗效。结果SAI螺钉组和髂骨螺钉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17.23±23.61)min、(122.12±33.54)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10.45±213.64)mL、(534.62±231.42)mL,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573,P=0.569;t=1.918,P=0.061)。SAI螺钉组再次手术的发生率为0(0/22),显著低于髂骨螺钉组的23.08%(6/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SAI螺钉组与髂骨螺钉组复位质量、功能结果、住院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I螺钉组1例术后出现螺钉穿出髂骨外板,髂骨螺钉组3例术后出现臀部疼痛。结论SAI螺钉三角固定和髂骨螺钉三角固定治疗DenisⅡ、Ⅲ型骶骨骨折均能获得较好临床疗效,但SAI螺钉三角固定的螺钉突出及手术切口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骶骨翼髂骨螺钉 髂骨螺钉 三角固定术
下载PDF
儿童S2髂骨螺钉置钉可行性分析及钉道规划
3
作者 江春宇 娄桢祺 +3 位作者 汤文瑞 黄志海 卢厚微 蒋毅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3年第11期1058-1064,共7页
目的:利用计算机三维重建及模拟置钉技术评估S2髂骨螺钉在国人儿童应用可行性,且优化测量其钉道参数。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行骨盆CT扫描且年龄5~16岁的儿童骨盆影像学资料83例,排除骨折、畸形、肿瘤等情况,其中男44例,女39... 目的:利用计算机三维重建及模拟置钉技术评估S2髂骨螺钉在国人儿童应用可行性,且优化测量其钉道参数。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行骨盆CT扫描且年龄5~16岁的儿童骨盆影像学资料83例,排除骨折、畸形、肿瘤等情况,其中男44例,女39例,年龄(10.66±3.52)岁,依据年龄分为4组(A组5~7岁;B组8~10岁;C组11~13岁;D组14~16岁)。将获得的原始CT数据导入Mimics软件中,三维重建骨盆骨性结构,并在三维视图模拟分别以螺钉最大头倾角、最小头倾角置入直径6.5 mm S2髂骨螺钉。随后在3-Matic软件中分别测量最大头倾角和最小头倾角下螺钉冠状位夹角、矢状位尾倾角、横断位外展角、置钉总长度、骶骨内螺钉长度、髂骨宽度、进钉点距皮肤距离。比较分析不同年龄段儿童S2髂骨螺钉置钉参数间的差异及性别与左右侧别间差异。结果:83例儿童均可置入直径6.5 mmS2髂骨螺钉。各置钉参数左右侧别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7岁儿童螺钉冠状位角度小于其他年龄段(P<0.05);但在螺钉矢状位角度上,在螺钉最大头倾角下5~7岁儿童可获得较大角度,但在最小头倾角下较大角度获得年龄组为11~13岁。螺钉横断位角度各年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7岁男童在最大头角下的冠状位角度和最小头倾角下的矢状位角度均大于女童(P<0.05);8~10岁女童最小头倾角下的冠状位角度大于男童(P<0.05);其余置钉角度参数男女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间,髂骨最小宽度、最长钉道距离及骶骨内螺钉长度差异随年龄增长,均呈增长趋势(P<0.05)。5~7岁及8~10岁女童皮肤距离均大于男性(P<0.05)。男童在14~16岁髂骨最小宽度宽于同阶段女童(P<0.05)。而5~7岁及11~13岁女童,最长钉道距离长于同阶段男童(P<0.05)。结论:5~16岁儿童骨盆可安全容纳直径6.5 mmS2髂骨螺钉置入,但是由于儿童骨盆骨性结构处于发育生长时期,需精准评估,规划合理钉道、选择合适螺钉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三维重建 S2髂骨螺钉 解剖学
下载PDF
Wiltse入路单侧椎弓根钉棒内固定联合自体髂骨移植治疗单节段腰椎峡部裂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4
作者 韩亮 李强松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4期514-519,共6页
目的 研究Wiltse入路单侧椎弓根钉棒内固定联合自体髂骨移植治疗单节段腰椎峡部裂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武警陕西省总队医院收治的80例单节段腰椎峡部裂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 目的 研究Wiltse入路单侧椎弓根钉棒内固定联合自体髂骨移植治疗单节段腰椎峡部裂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武警陕西省总队医院收治的80例单节段腰椎峡部裂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自体髂骨移植治疗,对照组采用正中入路单侧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研究组采用Wiltse入路单侧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等相关手术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7 d、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的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Frankel分级评定、椎间融合率、植骨融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77.9±11.5) mL、(148.3±17.5) mL、(2.32±0.42) h、(8.4±2.4) d,明显短(少)于对照组的(3.64±0.51) h、(269.4±25.4) mL、(121.4±17.8) mL、(14.3±3.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JOA评分、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术后3个月以及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的JOA评分明显升高、ODI评分明显下降,且研究组患者的JOA评分分别为(15.64±0.87)分、(22.73±1.51)分、(24.38±3.0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01±0.52)分、(18.22±1.03)分、(22.04±2.61)分,术后ODI评分分别为(19.4±3.5)%、(11.3±2.4)%、(8.3±1.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7±3.7)%、(17.9±2.8)%、(14.7±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脊髓神经功能评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末次随访时,研究组患者的脊髓神经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椎间融合率、植骨融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0%,略高于对照组的2.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iltse入路单侧椎弓根钉棒内固定联合自体髂骨移植治疗单节段腰椎峡部裂可有效降低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疼痛感,改善患者术后腰部运动功能,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节段腰椎峡部裂 Wiltse入路 单侧椎弓根钉棒内固定 自体髂骨移植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经骶2髂骨螺钉内固定在腰骶段结核稳定性重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5
作者 王孝宾 王冰 +3 位作者 李晶 吕国华 卢畅 康意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92-398,共7页
目的 :评价徒手置入骶2髂骨(S2AI)螺钉的安全性,评估其在腰骶段结核稳定性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10月~2016年10月采用病灶清除、腰椎椎弓根-S2AI螺钉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骶段结核患者16例,女9例,男7例,年龄38~73岁(63.... 目的 :评价徒手置入骶2髂骨(S2AI)螺钉的安全性,评估其在腰骶段结核稳定性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10月~2016年10月采用病灶清除、腰椎椎弓根-S2AI螺钉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骶段结核患者16例,女9例,男7例,年龄38~73岁(63.5±14.3岁),其中11例大于60岁。10例患者术前骨密度检查T值<-3.5。术前、术后均规范采用抗结核药物治疗方案治疗,术后采用X线片和CT评价S2AI螺钉的位置,观察螺钉的相关并发症以及结核愈合情况。结果:10例采用单纯后路内固定联合病灶清除术,6例采用一期后-前路联合的手术方式。徒手置入30枚S2AI螺钉,冠状面螺钉的外展角(α)为50°~80°(65°±14°),矢状面螺钉与S1上终板的夹角(β)为-15°~16°(0°±12°),横断面上螺钉与中垂线的夹角(θ)为45°~57°(50°±9°)。术后CT检查发现1枚(3.3%)螺钉穿破髂骨内皮质,2枚(6.7%)螺钉穿破髂骨外皮质,穿破均小于5mm,没有神经、血管损伤的情况发生。平均随访时间12个月,1例严重骨质疏松患者的2枚(6.7%)S2AI螺钉周围出现明显透光带(screw halo)。所有患者结核症状得到控制,术后6个月时血沉、C反应蛋白均降至正常,末次随访时患者均恢复正常生活;无内固定断裂的情况发生,植骨均获得融合。腰背部疼痛VAS评分由术前平均7.7±2.1分降至末次随访时的3.2±0.7分(P=0.03)。结论:徒手置入S2AI螺钉是可行且相对安全的,可用于腰骶段结核患者的稳定性重建,为结核病灶治愈提供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腰骶段 骶2髂骨螺钉 手术治疗 内固定
下载PDF
成人后路经第2骶椎骶髂螺钉固定钉道的CT测量 被引量:11
6
作者 袁硕 邱勇 +3 位作者 朱锋 朱泽章 刘学光 赵清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87-991,共5页
目的:对成人后路经第2骶椎骶髂(S2 alar-iliac,S2AI)螺钉固定钉道各参数进行CT测量,探讨S2AI螺钉固定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骨盆正常的50例腰椎病变患者,年龄20~60岁,平均46.1岁,其中男25例,女25例。对其骨盆行螺旋CT薄层扫描和... 目的:对成人后路经第2骶椎骶髂(S2 alar-iliac,S2AI)螺钉固定钉道各参数进行CT测量,探讨S2AI螺钉固定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骨盆正常的50例腰椎病变患者,年龄20~60岁,平均46.1岁,其中男25例,女25例。对其骨盆行螺旋CT薄层扫描和三维重建,采用Light Speed工作站模拟理想的S2AI螺钉固定钉道。选择S1骶孔外缘1mm的垂线和下缘1mm的水平线的交点为进钉点,前后旋转三维骨盆图像,得到骨髓腔最长与最宽的骨盆横断面,在此横断面穿过髂骨中央部位的直线即为理想的S2AI螺钉固定钉道,测量此钉道在矢状面上尾向偏角(sagittal angle,SA)、在横断面上与正中线的夹角(transverse angle,TA)、钉道最大长度(maximal length,ML)、钉道在骶骨内的长度(sacral length,SL)、横断面上髂骨髓腔的最窄宽度(iliac width,IW)及进钉点与皮肤的垂直距离(skin distance,SD)。结果:所有患者均存在理想的S2AI螺钉固定钉道,该钉道穿过骶骨侧块和骶髂关节,穿行于髂骨内。SA、TA、ML、SL、IW及SD在男性分别为29.56°±8.38°、36.11°±3.38°、120.94±7.89mm、26.56±4.08mm、17.00±3.16mm和44.01±12.10mm,在女性分别为35.11°±7.03°、36.69°±3.21°、115.21±8.80mm、27.85±5.56mm、14.85±2.51mm和47.97±13.39mm,女性钉道SA、ML和IW与男性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但女性TA、SL和SD与男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应用S2AI螺钉固定具有可行性,但要注意置钉方向、长度以及性别间的差异等;术前骨盆CT三维重建及钉道模拟有助于术中S2AI螺钉的准确置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2骶椎 内固定 骶髂螺钉 CT三维重建 CT测量
下载PDF
脊柱骨盆固定中髂骨钉的应用解剖学 被引量:5
7
作者 贺云 段洪 +5 位作者 张云峰 陈戈 周兆文 李兴国 刘宗良 闵捷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11-615,共5页
目的探讨脊柱骨盆固定术中髂骨钉入钉点、钉长及直径、植钉方向,为其正确植入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用35侧成人尸体髋骨标本(左16侧,右19侧,男30侧,女5侧),经髂后上、下棘间切迹上缘至坐骨大切迹顶弧做一直线并延续至髋臼缘,定为基线(... 目的探讨脊柱骨盆固定术中髂骨钉入钉点、钉长及直径、植钉方向,为其正确植入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用35侧成人尸体髋骨标本(左16侧,右19侧,男30侧,女5侧),经髂后上、下棘间切迹上缘至坐骨大切迹顶弧做一直线并延续至髋臼缘,定为基线(a),通过坐骨棘和髂前上棘做一直线(b),该线与a线相交于C点上。经过a线和C点在髂骨后部向上做5°、10°、15°、20°、15°、30°、35°的扇形线,之后经过10°~30°5个角度做髂骨斜截面。观察各斜截面形态,并从截面上面进行相关数据测量。同时观察髂骨后部内外侧唇、中间线的形态和可辨性。确定髂骨钉入钉点、直径、长度及进钉方向后,以2具尸体标本进行验证。结果 35°扇形线已到达髂窝,髂骨臀盆面间距明显变窄,5°扇形线紧邻坐骨大切迹弧顶,坐骨大切迹弧顶A点到各截面垂直距离变短明显。f线在各截面最为狭窄。髂骨后部中间线明显可辨,呈一规则弧形,为后部髂嵴最凸出部,在所选实验标本中均可观察到。进钉点至髋臼顶软骨距离(k)测得值最小为109.38mm。结论通过基线(a)、C点及10°~30°之间髂骨外侧板能准确、安全植入髂骨钉;钉长以不超过100mm、直径不超过9mm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盆固定 髂骨钉 应用解剖学
下载PDF
双平面导航机器人系统在不同骨科适应症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王豫 贠超 +1 位作者 张丰全 杨闯 《机器人》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00-206,共7页
从双平面定位算法和模块化导航机器人两方面阐述了双平面导航机器人系统.该系统通过对映射算法和导航机器人结构的调整,来适应不同的骨科适应症.本文从工作空间、投影模型、定位算法、临床实验及评价指标等方面介绍了双平面导航机器人... 从双平面定位算法和模块化导航机器人两方面阐述了双平面导航机器人系统.该系统通过对映射算法和导航机器人结构的调整,来适应不同的骨科适应症.本文从工作空间、投影模型、定位算法、临床实验及评价指标等方面介绍了双平面导航机器人系统在胫骨髓内钉、股骨髓内钉、股骨颈空心钉和骨盆骶髂关节螺钉这四种不同的骨科手术适应症中的应用研究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骨科手术 空间定位 医用机器人 髓内钉 股骨颈空心钉 骶髂关节螺钉
下载PDF
一期病灶清除经椎弓根截骨内固定治疗腰骶段陈旧结核伴后凸畸形 被引量:6
9
作者 曹奇 唐晓军 +5 位作者 唐国军 陈亮元 廖雄 杨铁军 陈小明 颜学亮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25-829,共5页
目的:探讨一期病灶清除经椎弓根截骨(pedicle subtraction osteotomy,PSO)内固定治疗腰骶段陈旧结核伴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2月~2010年6月我院采取一期病灶清除、PSO技术联合椎弓根螺钉及髂骨钉内固定治疗14例腰骶段陈旧结... 目的:探讨一期病灶清除经椎弓根截骨(pedicle subtraction osteotomy,PSO)内固定治疗腰骶段陈旧结核伴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2月~2010年6月我院采取一期病灶清除、PSO技术联合椎弓根螺钉及髂骨钉内固定治疗14例腰骶段陈旧结核伴后凸畸形患者,男5例、女9例,平均年龄45.2岁。术前及术后分别测量脊柱腰椎前凸角、腰骶角、后凸Cobb角及躯干矢状偏移距离,并行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测定,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时间平均5.4h,术中出血平均2045ml。随访6个月~3年,平均23.4个月。术前腰椎前凸角、腰骶角、后凸Cobb角及躯干矢状面偏移距离分别为17.0°±8.4°、10.0°±6.1°、11.0°±4.7°、5.3±0.5cm,末次随访时分别为28.0°±7.9°、25.0°±7.6°、4.1°±3.5°、-3.2±0.8cm,矫正率分别为(52.0±4.2)%、(61.3±5.7)%、(68.3±3.6)%、(58.0±1.4)%。术前合并神经功能障碍Frankel C及D级各2例,末次随访时1例C级恢复到D级,其余均恢复至E级。术前VAS评分平均8.75分,末次随访时平均2.52分,疼痛改善率71.2%。所有病例均未出现死亡或神经损伤并发症,2例窦道形成、1例血肿形成,对症治疗后愈合;平均7.3个月植骨节段骨性融合。结论:一期病灶清除PSO内固定可安全有效地用于清除脊柱结核病灶,并同期完成后凸畸形矫正,可重建腰骶段稳定、恢复躯体矢状面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椎结核 结核后凸畸形 经椎弓根截骨 髂骨钉固定
下载PDF
国人成人经第1及第2骶椎骶髂骨螺钉置钉钉道差异的CT测量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尧 张雪松 +3 位作者 罗春材 杨全中 杨晓清 王岩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591-594,606,共5页
目的对国人经第1第2骶椎骶髂(sacral alar-iliac,SAI)螺钉固定钉道各参数进行CT测量,比较S1AI和S2AI螺钉钉道解剖参数差异。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4-10月本院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中60例骨骼发育成熟且骨盆正常国人的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3DCT... 目的对国人经第1第2骶椎骶髂(sacral alar-iliac,SAI)螺钉固定钉道各参数进行CT测量,比较S1AI和S2AI螺钉钉道解剖参数差异。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4-10月本院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中60例骨骼发育成熟且骨盆正常国人的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3DCT)重建数据进行分析。S1和S2骶髂骨螺钉钉道参数中最大长度和宽度的轨迹通过旋转并截取三维骨盆获得。对长度和角度参数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 S1AI置钉较S2AI置钉尾向倾角大,男性平均增加约26°,女性平均增加约24°[男性S1(57.25±4.37)°vs S2(31.02±7.43)°,女性S1(58.61±5.11)°vs S2(34.16±6.02)°;P<0.05];外倾稍小,男性、女性皆平均减少2°[男性S1(38.14±3.10)°vs S2(40.25±2.84)°,女性S1(37.24±2.96°)vs S2(39.25±2.64°);P<0.05];最长钉道长度:男性S1(119.46±3.77)mm vs S2(120.04±6.52)mm(P=0.551),女性S1(108.21±5.24)mm vs S2(109.47±4.63)mm(P=0.434);骶骨内钉道长度:男性S1(43.12±4.63)mm vs S2(35.75±5.03)mm(P<0.05),女性S1(39.73±5.85)mm vs S2(32.16±5.28)mm(P<0.05);髂骨内宽度:男性S1(22.05±4.91)mm vs S2(21.49±3.22)mm(P=0.672),女性S1(16.93±2.12)mm vs S2(15.35±2.71)mm(P=0.366);骨皮质距离:男性S1(9.42±2.41)mm vs S2(9.01±2.33)mm(P=0.352),女性S1(5.92±1.48)mm vs S2(6.34±1.26)mm(P=0.837)。S1AI与S2AI的入钉点比较,距皮肤距离、距中线距离、距髂后上棘距离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国人成人骨盆存在最佳骶髂骨螺钉置钉钉道时,S1AI及S2AI螺钉均具有可行性。S1AI螺钉较S2AI螺钉置钉角度尾向倾角男性平均增加约26°,女性平均增加约24°,外倾稍小,男性女性皆平均减少2°,最长置钉长度基本相同,S1AI的入钉点距皮肤和髂后上棘更深,距中线稍远。临床操作中应注意S1和S2骶髂骨螺钉置钉角度、钉道长度及入钉点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内固定 第1骶椎 第2骶椎 骶髂螺钉 CT三维重建 CT测量
下载PDF
L5/S1和骶髂关节对腰-髂固定稳定性影响的生物力学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潘鹤海 王丽冰 +5 位作者 于滨生 魏富鑫 黄阳亮 梁春祥 韩国伟 张旭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37-841,共5页
目的:探讨L5/S1和骶髂关节对腰-髂固定稳定性的影响,为腰-髂稳定性理想重建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7具成年新鲜尸体L2-骨盆标本,先行L3~L5椎弓根螺钉固定,并将此结构定义为腰-髂部稳定初始状态。初始状态测试后,在同一标本上实施连续... 目的:探讨L5/S1和骶髂关节对腰-髂固定稳定性的影响,为腰-髂稳定性理想重建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7具成年新鲜尸体L2-骨盆标本,先行L3~L5椎弓根螺钉固定,并将此结构定义为腰-髂部稳定初始状态。初始状态测试后,在同一标本上实施连续性操作如下:使用髂骨钉的L3-髂骨固定(A组)、L5/S1双侧关节突关节切除(B组)、L5/S1椎间盘切除(C组)、左侧骶髂关节切除(D组)。在MTS材料实验机上,给标本头侧分别施加600N轴向压缩和7Nm轴向扭转载荷,计算并比较各组结构压缩和扭转刚度。结果:初始状态组的压缩刚度值为(332±103)N/mm,A^D组腰-髂固定结构的压缩刚度分别为初始状态组的(122±15.5)%、(118.3±10.5)%、(81.1±7.7)%和(59.2±8.6)%。A和B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压缩刚度均显著高于初始状态组(P<0.05);C组和D组的压缩刚度均显著低于A、B组及初始状态组(P<0.05),C组和D组间的差异也具有显著性(P<0.05)。初始状态组的扭转刚度值为(2.47±0.88)Nm/deg,A^D组固定结构的扭转刚度分别为初始状态组的(128±14.3)%、(120±12.6)%、(78.4±13.2)%和(62.9±11.3)%,A组和B组获得同等的扭转刚度(P>0.05),而且此两组的扭转刚度均显著高于初始状态、C组和D组(P<0.05),C、D组和初始状态三组彼此间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L5/S1椎间盘切除和单侧骶髂关节切除均显著降低腰-髂固定结构的稳定性,在腰-髂稳定性重建中,获得脊柱前方支撑和恢复骨盆环完整性是提高腰-髂固定结构稳定性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部失稳 骶髂关节切除 髂骨钉固定 腰-髂固定 生物力学
下载PDF
髂骨螺钉联合磷酸钙骨粉在腰骶椎结核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胡资兵 曾荣 +4 位作者 魏波 魏劲松 孙欣 林颢 陈思圆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49-353,共5页
目的探讨后路病灶清除、髂骨螺钉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抗生素-磷酸钙骨粉填充椎间隙的方法治疗腰骶椎结核。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腰骶椎结核患者两种不同手术方法的临床资料,男19例,女23例,年龄19~75岁,平均38岁。病变节段为L4/5~S1/2,... 目的探讨后路病灶清除、髂骨螺钉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抗生素-磷酸钙骨粉填充椎间隙的方法治疗腰骶椎结核。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腰骶椎结核患者两种不同手术方法的临床资料,男19例,女23例,年龄19~75岁,平均38岁。病变节段为L4/5~S1/2,术前后凸成角5°~18°,平均9°。治疗组21例经后路一期病灶清除、髂骨螺钉联合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间隙及骨缺损区填充抗生素/磷酸钙骨粉;对照组21例采用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入和椎体钉棒固定。随访6个月~2年,平均12个月。结果术后治疗组3~6个月骨缺损区修复、植骨融合,平均融合时间4个月;对照组融合时间5~9个月,平均7个月。治疗组术后后凸成角0~4°,平均2°;对照组术后后凸成角3~11°,平均7°(P〈0.05)。疗效按Chen等标准评定,治疗组优17例,良2例,总优良率90.5%;对照组优13例,良3例,总优良率76.2%。术后末次随访结果显示脊柱病变节段稳定,病例无复发。结论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抗生素-磷酸钙骨粉填充椎间隙及骨缺损区、髂骨螺钉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重建脊柱稳定的方法治疗腰骶椎结核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椎结核 病灶清除 磷酸钙 髂骨钉 固定
下载PDF
椎弓根钉━髂骨钉系统内固定治疗骶髋关节脱位的CT影像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运平 陈鸿奋 +2 位作者 王富明 贾谊 王钢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04-407,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CT数据建立腰-骶-髂复合体的数字模型,应用数字骨科技术为临床上采用联合椎弓根钉-髂骨钉系统内固定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40例正常骨盆CT平扫数据,用mimics10.0软件进行三维图像重建,并在虚拟的髂骨... 目的探讨基于CT数据建立腰-骶-髂复合体的数字模型,应用数字骨科技术为临床上采用联合椎弓根钉-髂骨钉系统内固定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40例正常骨盆CT平扫数据,用mimics10.0软件进行三维图像重建,并在虚拟的髂骨上模拟髂骨钉的置入,测量不同进钉方向时进钉角度及髂骨钉的解剖参数。结果进钉方向Ⅰ:髂骨内外板之间的距离(即容纳髂骨螺钉的最大直径)(6.00±0.84)mm,能置入螺钉的长度(59.97±7.99)mm,TSA(12.48±7.16)°,CSA(56.41±6.47)°,SSA(29.91±5.55)°。进钉方向Ⅱ:髂骨内外板之间的距离(即容纳髂骨螺钉的最大直径)(6.95±0.50)mm,能置入螺钉的长度(106.69±8.74)mm,TSA(43.93±6.09)°,CSA(39.25±6.11)°,SSA(19.24±3.78)°。结论数字骨科模型能更好的指导临床上采用椎弓根钉系统治疗骶髋关节脱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骨科 椎弓根 髂骨钉系统 骶髂关节 内固定 mimics10.0软件
下载PDF
椎弓根螺钉结合髂骨板间螺钉治疗旋转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 被引量:6
14
作者 范少勇 邹鸿星 +4 位作者 杨淮河 邵银初 李浩 胡炜 双锋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9年第6期395-397,共3页
目的探讨腰5骶1椎弓根螺钉结合髂骨板间螺钉治疗旋转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18例旋转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患者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结合髂骨板间螺钉对其进行固定。骨盆前环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结果... 目的探讨腰5骶1椎弓根螺钉结合髂骨板间螺钉治疗旋转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18例旋转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患者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结合髂骨板间螺钉对其进行固定。骨盆前环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结果全部患者垂直旋转移位纠正,骨盆外形均恢复。神经功能恢复理想。结论腰5骶1椎弓根螺钉结合髂骨板间螺钉固定技术对于涉及垂直和旋转不稳定的骨盆环损伤有良好的复位稳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髂骨螺钉 椎弓根螺钉
下载PDF
髂骨螺钉松动四种翻修技术的生物力学比较 被引量:2
15
作者 于滨生 庄新明 +2 位作者 李泽民 郑召民 王泰平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72-276,共5页
目的:比较松质骨填塞钉道、增加螺钉长度、传统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强化钉道和外板开窗PMMA强化钉道四种方法翻修松动髂骨螺钉后的固定强度,探讨髂骨螺钉松动的理想补救手段。方法:8具成人防腐尸体骨盆标本,... 目的:比较松质骨填塞钉道、增加螺钉长度、传统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强化钉道和外板开窗PMMA强化钉道四种方法翻修松动髂骨螺钉后的固定强度,探讨髂骨螺钉松动的理想补救手段。方法:8具成人防腐尸体骨盆标本,经双能X光吸收法测定骨密度后,将直径7.5mm髂骨短钉(长度为70mm)分别置入左右髂骨(A组),通过MTS材料实验机向螺钉尾部施加100~300N垂直循环载荷2000次后,测试髂骨螺钉的轴向拔出力。用松质骨紧密填塞两侧钉道后,在左侧钉道内置入短钉(B组),右侧钉道置入长度为100mm的髂骨长钉(C组),重复上述测试。将左侧钉道内注满PMMA后,再次置入髂骨短钉(D组);将另1枚髂骨短钉置入右侧钉道,以螺钉中点为中心沿螺钉轴线的髂骨外板处开窗,高度20mm、长度40mm、深度至内板皮质,灌注PMMA(E组);D组和E组重复上述测试。记录各组髂骨螺钉的轴向最大拔出力并进行比较。结果:8具标本的骨密度为0.75~0.91g/cm2,平均为0.85±0.05g/cm2。A~E组的最大拔出力分别为1174±542N、261±89N、769±317N、1954±623N和1820±659N,D组与E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D组与E组显著高于A、B和C组(P<0.05),C组显著高于B组(P<0.05),B组和C组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松质骨填塞钉道和增加螺钉长度不能恢复髂骨螺钉的锚定强度;外板开窗PMMA强化和传统PMMA强化后置钉可使髂骨螺钉获得更高的锚定强度;从微创角度,外板开窗PMMA强化可能成为髂骨螺钉松动的理想补救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融合 髂骨螺钉固定 螺钉松动 翻修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生物力学
下载PDF
Galveston技术置入髂骨短钉在腰骶固定融合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闵少雄 靳安民 +2 位作者 段扬 张力 陈远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584-1586,共3页
目的探讨Galveston技术置入髂骨短钉在腰骶固定融合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3年10月~2007年8月在腰骶固定融合术中采用Galveston技术置入髂骨短钉18例。男8例,女10例;年龄25~62岁,平均46岁。术后随访时间12~23个月,平均18个月。通... 目的探讨Galveston技术置入髂骨短钉在腰骶固定融合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3年10月~2007年8月在腰骶固定融合术中采用Galveston技术置入髂骨短钉18例。男8例,女10例;年龄25~62岁,平均46岁。术后随访时间12~23个月,平均18个月。通过术前、术后及随访时站立位脊柱正侧位X线片,术前术后的症状缓解标准评价腰骶固定融合的效果。结果手术时间180~290min,平均210min。术中未发生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术后无感染、内固定失败及侧凸进展病例。按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脊柱学组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评价优12例,良3例,可2例,症状改善优良率达83%。结论采用Galveston技术置入髂骨短钉在腰骶固定融合术中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lveston技术 髂骨短钉 腰骶固定融合术
下载PDF
髂骨钉在腰骶骨盆固定中的生物力学研究及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7
作者 苏汝堃 刘兴漠 +2 位作者 邓颖辉 潘滔 李佛保 《广州医药》 2007年第6期13-15,共3页
目的 探讨髂骨钉与腰骶椎弓根钉连接技术在腰骶骨盆固定中的稳定性。方法 取4具新鲜冷藏的人尸体腰骶椎、骨盆标本,依次实施3种固定术式:(1)髂骨翼拉力螺钉;(2)L5~S1椎弓根钉棒系统;(3)髂骨钉与L5椎弓根钉连接系统。对上述... 目的 探讨髂骨钉与腰骶椎弓根钉连接技术在腰骶骨盆固定中的稳定性。方法 取4具新鲜冷藏的人尸体腰骶椎、骨盆标本,依次实施3种固定术式:(1)髂骨翼拉力螺钉;(2)L5~S1椎弓根钉棒系统;(3)髂骨钉与L5椎弓根钉连接系统。对上述试件分别与无固定组进行生物力学稳定性比较。同时还对22例应用髂骨钉行腰骶骨盆固定手术的患者进行随访。结果髂骨钉在腰骶骨盆固定中的稳定性最好,各种运动状态下的活动度均明显减少,与无固定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临床应用疗效满意。结论应用髂骨钉与腰骶椎弓根钉连接技术是维持腰骶骨盆间稳定的理想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骨钉 腰骶骨盆间固定 生物力学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带旋髂深血管骨膜骨瓣移植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 被引量:18
18
作者 张天宏 史可中 +2 位作者 安荣泽 彭刚 朱劲松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7期636-637,共2页
目的 :探讨青壮年股骨颈骨折采用AO加压螺纹钉内固定 ,带旋髂深血管骨膜骨瓣移植的疗效。方法 :经髋关节S -P切口 ,股骨颈骨折行切开复位 ,3枚加压螺纹钉固定 ,带旋髂深血管蒂骨膜骨瓣移植于股骨颈骨折处 30例。结果 :随诊 2 9例 ,时间 ... 目的 :探讨青壮年股骨颈骨折采用AO加压螺纹钉内固定 ,带旋髂深血管骨膜骨瓣移植的疗效。方法 :经髋关节S -P切口 ,股骨颈骨折行切开复位 ,3枚加压螺纹钉固定 ,带旋髂深血管蒂骨膜骨瓣移植于股骨颈骨折处 30例。结果 :随诊 2 9例 ,时间 1~ 8年 ,2 7例疗效良好 ,优良率达 93%。 1例股骨头缺血坏死 ,1例骨折不愈合。结论 :AO加压螺钉内固定加带旋髂深血管蒂的髂骨骨膜骨瓣移植术是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 ,局部血供丰富 ,骨折愈合率高 ,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壮年 股骨颈骨折 加压螺纹钉 旋髂深血管 髂骨骨膜瓣移植术
下载PDF
髂骨螺钉联合椎弓根钉治疗骶髂关节脱位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轩 包欣南 +1 位作者 刘志伟 丁亮华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6年第10期85-86,共2页
目的观察髂骨螺钉联合椎弓根钉治疗骶髂关节脱位的效果。方法对6例骶髂关节脱位患者采用髂骨螺钉联合椎弓根钉治疗。结果术后X片示6例均复位满意,无感染和血管神经损伤并发症。随访6 ̄18个月,内固定无松动断裂,骶髂关节无再脱位。结论腰... 目的观察髂骨螺钉联合椎弓根钉治疗骶髂关节脱位的效果。方法对6例骶髂关节脱位患者采用髂骨螺钉联合椎弓根钉治疗。结果术后X片示6例均复位满意,无感染和血管神经损伤并发症。随访6 ̄18个月,内固定无松动断裂,骶髂关节无再脱位。结论腰5骶1椎弓根螺钉或骶1椎弓根螺钉结合髂骨板间螺钉固定技术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可获得即刻稳定性并良好维持复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骨螺钉 椎弓根钉 骶髂关节脱位 联合治疗
下载PDF
Colorado 2^(TM)脊柱内固定系统及髂骨螺钉联合应用治疗骨盆后环损伤 被引量:3
20
作者 周东生 穆卫东 +1 位作者 郝伟 王伯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14-617,共4页
目的:探讨Colorado2TM脊柱内固定系统与髂骨螺钉联合应用治疗骨盆后环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收治骨盆后环骨折脱位患者8例,男5例,女3例;年龄26~52岁,平均37.6岁。按照AO分型,B2型1例,C1型2例,C2型2例,C3型3例... 目的:探讨Colorado2TM脊柱内固定系统与髂骨螺钉联合应用治疗骨盆后环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收治骨盆后环骨折脱位患者8例,男5例,女3例;年龄26~52岁,平均37.6岁。按照AO分型,B2型1例,C1型2例,C2型2例,C3型3例。其中合并单侧骶骨骨折伴脱位5例;均合并骨盆前环骨折,包括耻骨联合分离2例,耻骨上下支骨折5例,耻骨上下支骨折合并髋臼骨折1例。合并骶丛神经损伤2例,膀胱破裂1例。均行Colorado2TM脊柱内固定系统与髂骨螺钉联合内固定术,应用Majeed标准(优,≥85分;良,70~84分;一般,55~69分;差,<55分)评价患者功能恢复情况,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术后X线片示8例患者垂直和旋转移位均获满意复位。随访6~24个月,平均10个月。合并神经损伤者,1例随访10个月遗留会阴区麻木,另1例术后6个月复查功能恢复良好。膀胱破裂患者经手术修补随访8个月功能恢复满意。末次随访时患者双下肢运动、感觉功能恢复满意,经Majeed功能评定,优6例,良1例,一般1例。X线片及CT扫描未发现内固定松动、断裂,骶髂关节无再脱位,骨折部位已呈骨性融合。结论:Colorado2TM脊柱内固定系统与髂骨螺钉联合应用治疗骨盆后环骨折脱位可获得即刻稳定并能够维持良好复位效果,为骨盆后环骨折脱位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后环 骨折脱位 Colorado2TM脊柱内固定系统 髂骨螺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