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01篇文章
< 1 2 20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arallel Image Processing: Taking Grayscale Conversion Using OpenMP as an Example
1
作者 Bayan AlHumaidan Shahad Alghofaily +2 位作者 Maitha Al Qhahtani Sara Oudah Naya Nagy 《Journal of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s》 2024年第2期1-10,共10页
In recent years, the widespread adoption of parallel computing, especially in multi-core processors and high-performance computing environments, ushered in a new era of efficiency and speed. This trend was particularl... In recent years, the widespread adoption of parallel computing, especially in multi-core processors and high-performance computing environments, ushered in a new era of efficiency and speed. This trend was particularly noteworthy in the field of image processing, which witnessed significant advancements. This parallel computing project explored the field of parallel image processing, with a focus on the grayscale conversion of colorful images. Our approach involved integrating OpenMP into our framework for parallelization to execute a critical image processing task: grayscale conversion. By using OpenMP, we strategically enhanced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the conversion process by distributing the workload across multiple threads. The primary objectives of our project revolved around optimizing computation time and improving overall efficiency, particularly in the task of grayscale conversion of colorful images. Utilizing OpenMP for concurrent processing across multiple cores significantly reduced execution times through the effective distribution of tasks among these cores. The speedup values for various image sizes highlighted the efficacy of parallel processing, especially for large images. However, a detailed examination revealed a potential decline in parallelization efficiency with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cores. This underscored the importance of a carefully optimized parallelization strategy, considering factors like load balancing and minimizing communication overhead. Despite challenges, the overall scalability and efficiency achieved with parallel image processing underscored OpenMP’s effectiveness in accelerating image manipulation tas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allel Computing Image processing OPENMP Parallel Programming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GPU (Graphic processing Unit)
下载PDF
DEIReconstructor:a software for diffraction enhanced imaging processing and tomography reconstruction
2
作者 张凯 袁清习 +2 位作者 黄万霞 朱佩平 吴自玉 《Chinese Physics C》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10期48-55,共8页
Diffraction enhanced imaging (DEI)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in many fields, especially when imaging low-Z samples or when the difference in the attenu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different regions in the sample is too s... Diffraction enhanced imaging (DEI)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in many fields, especially when imaging low-Z samples or when the difference in the attenu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different regions in the sample is too small to be detected. Recent developments of this technique have presented a need for a new software package for data analysis. Here, the Diffraction Enhanced Image Reconstructor (DEIReconstructor), developed in Matlab, is presented. DEIReconstructor has a user-friendly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and runs under any of the 32~bit or 64- bit Microsoft Windows operating systems including XP and WinT. Many of its features are integrated to support imaging preprocessing, extract absorption, refractive and scattering information of diffraction enhanced imaging and allow for parallel-beam tomography reconstruction for DEI-CT. Furthermore, many other useful functions are also implemented in order to simplify the data analysis and the presentation of results. The compiled software package is freely availa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ray imaging computed tomography synchrotron radiation source image processing
原文传递
70kVp联合深度学习图像重建算法对胸主动脉血管内修复术后双低CTA图像质量的影响
3
作者 侯平 唐丽 +4 位作者 陈岩 刘杰 王小鹏 吕培杰 高剑波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6期2906-2910,共5页
目的探讨70 kVp联合深度学习图像重建(DLIR)算法在低辐射剂量低对比剂用量的情况下对胸主动脉血管内修复术(TEVAR)后主动脉CT血管成像(CTA)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65例TEVAR术后需接受主动脉CTA扫描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 目的探讨70 kVp联合深度学习图像重建(DLIR)算法在低辐射剂量低对比剂用量的情况下对胸主动脉血管内修复术(TEVAR)后主动脉CT血管成像(CTA)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65例TEVAR术后需接受主动脉CTA扫描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剂量组(A组)接受100 kVp管电压和60 mL对比剂扫描,低剂量组(B组)接受“双低”方案:管电压70 kVp,对比剂用量为0.5 mL·kg^(-1)。A组图像采用50%多模型迭代重建算法(ASIR-V)重建,B组图像分别采用滤波反投影(FBP)算法(B1亚组)、50%ASIR-V(B2亚组)、90%ASIR-V(B3亚组)及DLIR-H算法(B4亚组)重建。测量并比较各组主动脉CT值、图像噪声、对比噪声比(CNR)及品质因数(FOM)。采用5分制对图像噪声、血管锐利度和整体图像质量进行评估。结果B4亚组噪声最低,较A组降低约23.49%(P<0.001)。A组、B4亚组主动脉各感兴趣区(ROI)CT值、CNR值及图像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4亚组FOM值大于A组(P<0.001)。与A组比较,B组辐射剂量降低约52.38%(P<0.001),对比剂用量和注射流率分别降低约39%和33.6%(P<0.001)。结论采用70 kVp结合DLIR算法在TEVAR术后主动脉CTA扫描中可获得与常规剂量相当的图像质量,且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用量大幅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图像重建算法 图像处理 计算机断层扫描 主动脉
下载PDF
基于软聚类的深度图增强方法
4
作者 杨洋 何童瑶 +2 位作者 詹永照 赵岩 王新宇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3-190,共8页
针对现有的深度获取方式存在数据缺失、分辨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软聚类的深度图增强方法,称为软聚类求解器.该方法利用软聚类的强边缘保持特性提高深度图增强的精度.将软聚类仿射矩阵和加权最小二乘模型有机结合,构建了软聚类求解... 针对现有的深度获取方式存在数据缺失、分辨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软聚类的深度图增强方法,称为软聚类求解器.该方法利用软聚类的强边缘保持特性提高深度图增强的精度.将软聚类仿射矩阵和加权最小二乘模型有机结合,构建了软聚类求解器中的置信加权最小二乘模型,提出了基于迭代的求解方法.为评估所提出的方法,在多项深度图增强任务上进行试验,包括深度图补洞、深度图超分辨率和深度图纠正,评价指标包含了峰值信噪比(PSNR)、结构相似度(SSIM)、均方根差(RMSE)和运行效率.结果表明:文中方法在深度图补洞任务中的平均PSNR达到了42.28,平均SSIM达到了98.83%;在深度图超分辨率、深度图纠正任务中的平均RMSE达到了8.96、 2.36.文中方法处理1张分辨率为2 048×1 024像素的图像仅需5.03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计算机视觉 加权最小二乘 深度图增强 置信度 软聚类 三维空间
下载PDF
基于浮选泡沫图像预测精矿品位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卜显忠 杨怡琳 宛鹤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38,共14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矿业生产的广泛应用,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提高精矿品位预测的准确性和效率已成为必然趋势。在综述了传统图像处理算法和深度学习算法在精矿品位预测中的应用与发展历程基础上,并探讨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传统图像...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矿业生产的广泛应用,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提高精矿品位预测的准确性和效率已成为必然趋势。在综述了传统图像处理算法和深度学习算法在精矿品位预测中的应用与发展历程基础上,并探讨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传统图像处理技术通过提取泡沫图像的尺寸、颜色、纹理和流速等特征,结合分水岭分割、颜色矩、灰度共生矩阵和局部点特征匹配等算法进行特征提取。这些特征在计算资源有限的场景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在应对精矿品位预测任务时精度较低。深度学习技术通过构建合适的模型架构并利用大量数据进行训练,能够提取高层语义特征,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与图形处理单元(GPU)等高效运算设备配合使用,可实现高性能和高效率的统一。介绍了支持向量机(SVM)、极限学习机(ELM)等机器学习算法以及多层感知器(MLP)、全连接层和多尺度特征融合等深度学习算法在特征映射和品位预测中的应用,以及深度学习模型的发展历程。最后综述了工业界视觉检测系统的应用现状,并从数据驱动模型、多模态数据融合、算法实时性和数据集规模等方面分析了该领域所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矿品位预测 浮选泡沫 图像处理 计算机视觉 深度学习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视觉与Canny算法的服装纸样轮廓提取
6
作者 庹武 杜聪 +4 位作者 陈谦 吴超 魏新桥 张欣汝 刘思雨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4-182,共9页
为提高服装二维纸样轮廓信息采集转换的准确性及方便性,设计了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服装纸样轮廓提取方法。将手机相机作为图像采集设备,采用相机标定的方法进行图像畸变矫正,对图像灰度化处理后进行伽马变换。通过改进的Canny算法对纸... 为提高服装二维纸样轮廓信息采集转换的准确性及方便性,设计了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服装纸样轮廓提取方法。将手机相机作为图像采集设备,采用相机标定的方法进行图像畸变矫正,对图像灰度化处理后进行伽马变换。通过改进的Canny算法对纸样图像进行边缘信息的提取,使用自适应双边滤波保边去噪;在原Sobel算子上增加了45°和135°方向的梯度模板计算梯度;采用自适应双阈值确定边缘;融合形态学算法处理轮廓;最后按需进行轮廓骨架提取。结果表明:本文方法适用于二维纸样的轮廓提取,其提取误差在0.15~1.50 cm之间,可实现单独对服装纸样的外轮廓、内轮廓及内外轮廓图的提取,完成轮廓的无差别提取,减少后期人工对轮廓图的编辑,提高二维纸样数字化录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纸样提取 计算机视觉 相机标定 图像处理 CANNY边缘检测算法 轮廓后处理 样板转化
下载PDF
基于CenterNet的跑步姿态鉴别系统的设计
7
作者 周万珍 袁志鑫 王建霞 《河北工业科技》 CAS 2024年第1期10-16,共7页
为了改善目前大众跑步姿势普遍不规范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CenterNet的跑步姿态鉴别系统。首先,通过截图、拍照的方式自制数据集,并对数据集进行清洗、标注和分析,消除数据无关信息与简化数据。其次,引入多尺度通道注意力机制与添加十... 为了改善目前大众跑步姿势普遍不规范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CenterNet的跑步姿态鉴别系统。首先,通过截图、拍照的方式自制数据集,并对数据集进行清洗、标注和分析,消除数据无关信息与简化数据。其次,引入多尺度通道注意力机制与添加十字星变形卷积2种方式改进CenterNet算法模型,将动作图像转化为数字信息和特征向量,并以此为基础,利用KNN(K-nearest neighbors)算法对跑步姿态类型进行分类。最后,与经典模型方案进行对比,验证改进CenterNet算法鉴别系统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改进的CenterNet模型的精确率与召回率都有所提升,其参数量与计算量降低。所提算法模型能够对大多数不良姿势作出及时、准确反馈,有效帮助跑步爱好者发现问题,从而改善跑步姿态、提高运动效率、预防伤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图像处理 人体行为识别 跑步姿态 CenterNet 人体关节 注意力机制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图像分析处理的插秧机优化研究
8
作者 权小勤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18-222,共5页
以进一步提升插秧机的作业效率及智能化应用为目标,选取其可视化处理与执行组件为研究对象,基于计算机图像分析与处理技术展开优化研究。通过分析插秧机的结构组成及作业特征,搭建计算机图像特征处理模型,经内部特征计算匹配,设计了完... 以进一步提升插秧机的作业效率及智能化应用为目标,选取其可视化处理与执行组件为研究对象,基于计算机图像分析与处理技术展开优化研究。通过分析插秧机的结构组成及作业特征,搭建计算机图像特征处理模型,经内部特征计算匹配,设计了完整、有效的插秧图像分析处理流程。展开计算机图像分析与处理优化下的整机作业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机械特征分析相比,图像识别准确率得到较大提升,插秧均匀率可提升至94.39%,插秧效率相对提升8.30%,满足了插秧机智能化作业需求,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秧机 可视化 计算机图像分析处理 优化
下载PDF
“过程+产出”导向的三维联动项目式翻译课程教学实践研究
9
作者 杨荣华 朱晓兰 《语言与教育研究》 2024年第1期30-36,共7页
文本以某大学《计算机辅助翻译(CAT)》课程教学为例,阐述了依托企业项目,高校、企业、学生三维联动的、“过程+产出”导向的项目式翻译课程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注重综合能力与素质的过程培养和产出质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校企... 文本以某大学《计算机辅助翻译(CAT)》课程教学为例,阐述了依托企业项目,高校、企业、学生三维联动的、“过程+产出”导向的项目式翻译课程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注重综合能力与素质的过程培养和产出质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校企合作教学,“课堂双导师”和“知识构建+翻译项目实践”相结合,开阔了学生视野,发展了学生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探索了三维联动的“三观”“四早”育人路径与育人机制,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感、胜任力和获得感,对高校语言专业人才培养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产出”导向 计算机辅助翻译 三维联动 项目式教学
下载PDF
探究1024×1024重建矩阵结合Karl算法对CT门静脉成像的门脉图像质量和肝脏体积测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范勇 刘义军 +3 位作者 李贝贝 王诗耕 魏巍 陈安良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9-63,共5页
目的:探究1024×1024重建矩阵结合Karl算法对CT门静脉成像的门脉图像质量和肝脏体积测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全腹部增强CT检查的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联影uCT760进行扫描。成像参数:管电压120 kV,管电流设置为剂量调制等... 目的:探究1024×1024重建矩阵结合Karl算法对CT门静脉成像的门脉图像质量和肝脏体积测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全腹部增强CT检查的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联影uCT760进行扫描。成像参数:管电压120 kV,管电流设置为剂量调制等级3,重建512×512矩阵,Karl 5级图像,获得图像为常规组(A组)。使用常规组的原始数据重建得到实验组(B组)图像:采用1024×1024矩阵,结合Karl 5、7、9级重建获得B_(1)~B_(3)组图像。应用联影智能科研平台系统测量肝脏体积,比较A、B两组门静脉和肝脏CT值、标准差(SD)值、对比噪声比(CNR)、肝脏体积值及图像主观评分。结果:B组门静脉和肝脏CT值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9~0.766)。随着Karl等级的提高,B组门静脉和肝脏的SD值逐渐下降(P<0.001),CNR逐渐升高(P<0.001),肝脏体积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9)。主观评价上,随着Karl等级的增加,B组伪影评分逐渐降低(P<0.05),图像噪声、门静脉边缘锐利度、远端血管显示清晰度及显示的门静脉分支数逐渐提高(P<0.05),B3组图像质量最佳,优于A组。结论:采用1024×1024重建矩阵结合Karl 9级重建算法能够优化门静脉图像质量,且准确测量肝脏体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门静脉 计算机体层成像
下载PDF
MSCT后处理技术诊断耳硬化症
11
作者 关荣 张宏 +4 位作者 邬小平 杨静 杨想春 张增增 马鸣岳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32,共5页
目的观察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技术用于诊断耳硬化症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47例(92耳)耳硬化症及65例(79耳)非耳硬化症听力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轴位平扫MSCT,对MSCT原始图像行后处理,包括镫骨、耳蜗多平面重组(MPR)及听骨链曲面重组... 目的观察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技术用于诊断耳硬化症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47例(92耳)耳硬化症及65例(79耳)非耳硬化症听力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轴位平扫MSCT,对MSCT原始图像行后处理,包括镫骨、耳蜗多平面重组(MPR)及听骨链曲面重组(CPR),比较MSCT原始图像及其联合后处理技术诊断耳硬化症的效能。结果根据MSCT原始图像诊断66耳、联合后处理技术诊断89耳耳硬化症,二者敏感度分别为71.74%和96.74%,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1.29%和96.49%,后者均高于前者(P均<0.05);其特异度(92.41%vs.96.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后处理技术有助于提高MSCT诊断耳硬化症的敏感度和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硬化症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下载PDF
仿真滤线栅及图像增强后处理算法用于改善儿童低剂量X线片图像质量
12
作者 薛丽荣 王中秋 +3 位作者 李姝 杨明 郭斌 荀冲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5-109,共5页
目的 观察以仿真滤线栅(SG)和图像增强(SE)改善儿童低剂量X线片图像质量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44例接受410次床旁X线检查的重症监护病房患儿资料,包括290幅胸部平片、51幅腹部平片及69幅胸腹联合平片;分别以SG和SE对图像进行后处理,... 目的 观察以仿真滤线栅(SG)和图像增强(SE)改善儿童低剂量X线片图像质量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44例接受410次床旁X线检查的重症监护病房患儿资料,包括290幅胸部平片、51幅腹部平片及69幅胸腹联合平片;分别以SG和SE对图像进行后处理,评估后处理图像质量。结果 410幅SG后处理图像中,2分250幅、1分147幅、0分13幅;SG可显著改善年龄≥1岁和体质量≥10 kg患儿图像质量(P均<0.05),且显示骨骼、气管、外周血管、异物、腰大肌和肠道气体效果较好(P均<0.05)。410幅SE后处理图像中,2分250幅、1分58幅、0分102幅;SE可显著改善年龄≥0.5岁和体质量>4 kg患儿图像质量(P均<0.05),且显示骨骼、气管、大血管、外周血管、心脏后血管和异物效果较好(P均<0.05)。结论 SG可显著改善低剂量X线片显示年龄≥1岁和体质量≥10 kg儿童骨骼、气管、外周血管、异物、腰大肌和肠道气体的质量,而SE则可改善显示年龄≥0.5岁和体质量>4 kg儿童骨骼、气管、大血管、外周血管、心脏后血管和异物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X线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图像质量
下载PDF
计算成像技术中的点扩散函数工程
13
作者 乔敏达 白林阁 +6 位作者 王书恒 王天宇 董雪 相萌 刘飞 刘金鹏 邵晓鹏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1-296,共26页
围绕光学成像中点扩散函数(Point spread function,PSF)在计算成像中的新内涵与应用,介绍了传统光学成像中PSF的概念以及PSF在光学系统设计中关键作用,并简要说明了几种利用PSF恢复图像算法以及图像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以计算成像框架... 围绕光学成像中点扩散函数(Point spread function,PSF)在计算成像中的新内涵与应用,介绍了传统光学成像中PSF的概念以及PSF在光学系统设计中关键作用,并简要说明了几种利用PSF恢复图像算法以及图像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以计算成像框架下信息传递的视角重新审视了PSF的内涵,从狭义、广义光学系统两个方面对计算成像领域中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最后展望了PSF工程技术的应用前景及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扩散函数 计算成像 成像系统 计算复原 图像处理
下载PDF
双气相定量CT对轻中度COPD的评估价值研究
14
作者 王雄慧 潘娟 +5 位作者 牛媛 沈敏 阴玮灵 李建龙 黄晓旗 郭佑民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24年第2期189-196,共8页
目的:通过配准的双气相定量CT对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气肿定量指标的对比分析,寻找最优肺气肿定量指标。方法:回顾性收集健康体检对照组55例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1级21例,GOLD 2级31例。将CT原始DICOM数据导... 目的:通过配准的双气相定量CT对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气肿定量指标的对比分析,寻找最优肺气肿定量指标。方法:回顾性收集健康体检对照组55例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1级21例,GOLD 2级31例。将CT原始DICOM数据导入“数字肺”分析平台,测定深吸气末LAA%_(-950)和深呼气末LAA%_(-910)。将呼气相与吸气相CT图像配准,根据阈值法计算出肺气肿区域百分比(PRM~(Emph%))、功能性小气道病变区域百分比(PRMfSAD%)和正常区域百分比(PRM~(Normal%))。肺功能指标包括FVC、FEV_1%、FEV_1/FVC。组间一般资料、CT定量指标和肺功能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或卡方检验,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T定量参数对轻中度COPD患者肺气肿的诊断效能。结果:轻中度COPD患者与正常对照组间性别、吸烟指数、FEV1%、FEV1/FVC、吸气相LAA%_(-950)、呼气相LAA%_(-910)、PRM~(Emph%)、PRMfSAD%及PRMNorma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吸气相LAA%_(-950)与FEV1/FVC呈负相关,呼气相LAA%_(-910)、PRM~(Emph%)与FVC、FEV1%、FEV1/FVC均呈负相关。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吸气相LAA%_(-950)、呼气相LAA%_(-910)及PRM~(Emph%)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2、0.861、0.876,其中PRM~(Emph%)指标的曲线下面积最大,对应临界值为9.84%,敏感度76.90%,特异度94.50%。结论:定量CT肺气肿指标吸气相LAA%_(-950)、呼气相LAA%_(-910)及双气相PRM~(Emph%)都能够客观评估轻中度COPD患者的肺气肿情况,其中PRM~(Emph%)是最优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CT 计算机辅助图像处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气肿
下载PDF
重建算法和层厚对AI提取pGGN一阶特征的影响
15
作者 王玉凤 赵青 +1 位作者 孙黎 史珊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440-444,共5页
目的 探讨不同重建算法和层厚对基于人工智能(AI)获得的纯磨玻璃结节(pGGN)一阶特征的影响,选取最佳重建算法和重建层厚。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同一台CT机上行胸部高分辨率平扫者CT影像,在AI辅助下由一名副主任医师筛选出最小径≥5 mm的p... 目的 探讨不同重建算法和层厚对基于人工智能(AI)获得的纯磨玻璃结节(pGGN)一阶特征的影响,选取最佳重建算法和重建层厚。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同一台CT机上行胸部高分辨率平扫者CT影像,在AI辅助下由一名副主任医师筛选出最小径≥5 mm的pGGN 158例,分别记录相同重建算法不同层厚(0.625、1.250、2.500 mm)和相同层厚不同重建算法(标准算法和肺算法)数据,在AI软件中标准敏感度下获得16个一阶特征(总体积、总质量、CT最大值、CT最小值、CT平均值、CT值方差、球型度、最大面面积、表面积、3D长径、长短径平均值、峰度、偏度、能量、紧凑度、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500 mm层厚数据中有7例pGGN无论标准算法还是肺算法在AI上均未识别,其余层厚和算法组合均能准确识别;另有4例pGGN在肺算法中未识别,而在标准算法及其他层厚组合中均能识别。不管标准算法还是肺算法0.625 mm组和1.250 mm组只有能量(Z=3.39、3.34,P<0.05)、熵(Z=6.49、6.7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625 mm组和2.500 mm组在标准算法中总体积、CT最大值、CT最小值、CT平均值、表面积、球型度、紧凑度、能量、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7~13.40,P<0.05),在肺算法中除上述特征外还有CT值方差、峰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4~13.34,P<0.05);1.250 mm组和2.500 mm组在标准算法中CT平均值、CT最大值、球型度、表面积、紧凑度、能量、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3~6.98,P<0.05),在肺算法中CT最大值、CT最小值、CT值方差、球型度、表面积、紧凑度、峰度、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4~8.51,P<0.05)。结论 不同的重建算法和层厚对AI获得的pGGN一阶特征均会产生影响,建议采用1.250 mm层厚、标准算法数据进行一阶特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玻璃结节 机器学习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算法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分形分析评估肥厚型心肌病心肌小梁特征的初步研究
16
作者 张鑫 周晶晶 +4 位作者 温金扬 郑甜 方淇民 肖轩 龚良庚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6-61,共6页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分形分析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左心室心肌小梁复杂性的可行性,研究小梁复杂性与左心室心功能的关系。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2022年12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HCM患者和80名志愿者(对照组)。...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分形分析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左心室心肌小梁复杂性的可行性,研究小梁复杂性与左心室心功能的关系。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2022年12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HCM患者和80名志愿者(对照组)。测量HCM组与对照组心功能参数及左心室心肌小梁分形维数(FD),比较两组左心室整体FD、最大基底FD、最大心尖FD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FDs诊断HCM的效能,分析FDs与左心结构及功能参数的相关性。结果HCM组左心室整体FD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03±0.047比1.229±0.026;t=12.387,P<0.001)。左心室整体FD鉴别HCM与对照组的诊断效能最佳,以1.251为诊断HCM的最佳截断值时,曲线下面积为0.933(95%CI0.896~0.969)。左心室整体FD与最大室壁厚度及心肌质量指数呈正相关(r=0.686、0.687,P<0.001),平均心尖FD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正相关(r=0.520,P<0.001)。结论心脏磁共振分形分析技术得到的FD对诊断HCM有明确价值,并与左心结构及功能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肥大性 心肌 磁共振成像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分形分析 分形维数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表面缺陷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17
作者 李键 李华 +2 位作者 胡翔坤 李少波 乔静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74-790,共17页
随着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深度学习的表面缺陷检测技术实现了爆发式的应用,并逐步成为了主流发展方向。基于深度学习的缺陷检测技术可以近似为计算机视觉任务中的分类、检测、分割等任务,其主要目的是找出物体表面缺陷的类别... 随着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深度学习的表面缺陷检测技术实现了爆发式的应用,并逐步成为了主流发展方向。基于深度学习的缺陷检测技术可以近似为计算机视觉任务中的分类、检测、分割等任务,其主要目的是找出物体表面缺陷的类别和所在位置,相较于传统图像处理方法,深度学习在特征提取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上优势明显。以缺陷数据标签类型为依据,对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的表面缺陷检测技术进行梳理划分,总结目前技术的优点与不足,重点阐述了监督学习下的三种缺陷检测方法。探讨了表面缺陷检测技术面临的小样本以及不平衡样本等关键问题:对于小样本问题目前有结构优化、数据增广、迁移学习等解决方法;针对不平衡样本问题,介绍了近年来热点的无监督、弱监督与半监督学习模型。随后介绍了常用的工业表面缺陷数据集并展现了近年来提出的算法在NEU数据集上的应用效果。最后对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提出展望,希望能给缺陷检测研究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深度学习 图像处理 表面缺陷检测
下载PDF
双边加权引导图像滤波
18
作者 惠红军 杨洋 +2 位作者 詹永照 朱韵晨 曾兰玲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0-66,76,共8页
针对经典方法对光晕等伪影抑制能力不足的问题,将双边权重嵌入到引导滤波中,提出一种新型局部方法称之为双边加权引导图像滤波.该方法目标函数为双边加权岭回归模型,此模型可通过双边滤波的迭代执行来求解.为提高计算效率,采用双边滤波... 针对经典方法对光晕等伪影抑制能力不足的问题,将双边权重嵌入到引导滤波中,提出一种新型局部方法称之为双边加权引导图像滤波.该方法目标函数为双边加权岭回归模型,此模型可通过双边滤波的迭代执行来求解.为提高计算效率,采用双边滤波的近似加速版本.通过对滤波核进行分析,可知双边加权引导图像滤波提供了比传统方法更灵活的保边及滤波控制.最后将该滤波方法的适用范围拓展到彩色图像上.为评估双边加权引导图像滤波,在保边模糊与人像磨皮这2种图像处理应用上进行试验,并进行了计算效率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多数经典保边滤波方法相比,双边加权引导图像滤波产生的结果具有更好的视觉效果,所提出方法的指标BIQI、IL-NIQE、SSEQ分别达到20.082、47.026、53.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摄影 图像处理 保边滤波 双边加权引导图像滤波 双边加权岭回归 人像磨皮
下载PDF
低管电压联合顺适性低剂量容积双空间迭代重建技术在头颈部CT血管成像中的应用
19
作者 丁晨寒 宋凤祥 杨泽铖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9-385,共7页
目的探讨低管电压联合顺适性低剂量容积双空间迭代重建技术(AIDR 3D)在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中对图像质量、辐射剂量及穿支动脉显示的影响,以期获得最佳扫描方案。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10月—2022年1月于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目的探讨低管电压联合顺适性低剂量容积双空间迭代重建技术(AIDR 3D)在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中对图像质量、辐射剂量及穿支动脉显示的影响,以期获得最佳扫描方案。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10月—2022年1月于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行头颈部CTA检查的90例患者,根据不同扫描条件分为3组,每组30例。A组扫描参数为120 kV和300 mA,B组扫描参数为100 kV,自动毫安,C组扫描参数为80 kV,自动毫安,3组均采用AIDR 3D算法进行数据重建,测量3组图像的肌肉和动脉CT强化值、噪声标准差(SD)、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辐射有效剂量(ED)。将获得数据进行后处理,获取多方位血管图像,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并观察甲状腺上动脉穿支血管显示情况。对比3组图像在图像质量(图像质量主观评分、SNR、CNR、SD)、辐射剂量(CTDIvol、DLP、ED)及穿支动脉显示方面的差异。结果3组在C4、C7椎体水平图像评分均≥3分,C7椎体水平图像主观评分为4分者B组最多(93.3%),A组次之(80.0%),C组最低(66.7%)(P<0.05);C4椎体水平图像质量的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血管节段,B组SNR[(33.46±3.46)Hu]及CNR[(29.18±3.14)Hu]均略低于C组[(38.58±3.65)Hu、(34.26±3.58)Hu],但高于A组[(27.47±3.23)Hu、(22.17±3.12)Hu,P<0.05]。B组CTDIvol[(4.16±1.14)mGy]、DLP[(167.75±46.82)mGy·cm]和ED[(0.43±0.15)mSv]均低于A组[(8.51±2.13)mGy、(280.16±26.34)mGy·cm和(1.00±0.08)mSv],且DLP及ED较A组降低明显,仅略高于C组[(3.47±0.62)mGy、(139.06±25.37)mGy·cm和(0.34±0.08)mSv]。在甲状腺上动脉穿支血管显示方面,B组的显示比例最高(20例,66.7%),明显高于A组(15例,50.0%)和C组(10例,33.3%)(P<0.05)。结论行头颈部CTA扫描,由AIDR 3D执行数据重建时,当扫描参数为100 kV、自动毫安,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有效控制辐射剂量,对穿支动脉显示效果最佳,推荐临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造影术 辐射剂量 信噪比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下载PDF
大口径非球面镜面形加工环带提取
20
作者 岳孝悌 李博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8-131,共4页
数控小工具是现代大口径非球面镜面研磨抛光加工中常用的一种计算机控制表面成形技术。在数控小工具加工实践中,当非球面面形精修到一定精度时,面形残差常常表现为环带形式,与相邻部分面形相差较大。为提高加工效率,可以针对这些环带使... 数控小工具是现代大口径非球面镜面研磨抛光加工中常用的一种计算机控制表面成形技术。在数控小工具加工实践中,当非球面面形精修到一定精度时,面形残差常常表现为环带形式,与相邻部分面形相差较大。为提高加工效率,可以针对这些环带使用小口径研抛工具进行单独修正,因此需要提取环带的位置和宽度。文章提出一种适用于大口径非球面镜的加工方法,通过将面形残差的高度信息映射到色彩空间成为图像,然后使用K-Means聚类分割图像,选择目标区间,得到待加工环带,此时可以计算出环带的宽度信息用于确定研抛工具的大小;另一方面,对环带提取骨架得到位置信息,从而生成数控机床可用的加工路径。该方法应用于1.6m望远镜非球面主镜面形的处理,从中提取了待加工环带信息用于指导面形加工,经多次加工与辅助平滑修抛迭代,主镜面形RMS值优于1/40波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制造 镜面加工 计算机控制光学表面成形 图像处理 K-MEANS聚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