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mune-mediated necrotizing myopathy:Report of two cases
1
作者 Bi-Hong Chen Xue-Min Zhu +1 位作者 Lei Xie Huai-Qiang Hu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3年第15期3552-3559,共8页
BACKGROUND Immune-mediated necrotizing myopathy is a rare autoimmune myopathy characterized by muscle weakness and elevated serum creatine kinase,with unique skeletal muscle pathology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e... BACKGROUND Immune-mediated necrotizing myopathy is a rare autoimmune myopathy characterized by muscle weakness and elevated serum creatine kinase,with unique skeletal muscle pathology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eatures.CASE SUMMARY In this paper,two patients are reported:One was positive for anti-signal recognition particle antibody,and the other was positive for anti-3-hydroxy-3-methylglutaryl coenzyme A reductase antibody.CONCLUSION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reatment of the two patients were analysed,and the literature was reviewed to improve the recognition,diagnosis,and treatment of this dis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mune-mediated necrotizing myopathy Anti-signal recognition particle antibody Anti-3-hydroxy-3-methylglutaryl coenzyme A reductase antibody MYASTHENIA Muscle magnetic resonance Muscle pathology Case report
下载PDF
Muscl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or the Differentiation of Multiple AcyI-CoA Dehydrogenase Deficiency and Immune-mediated Necrotizing Myopathy 被引量:9
2
作者 Ya-Wen Zhao Xiu-Juan Liu +2 位作者 Wei Zhang Zhao-XiaWang Yun Yuan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2期144-150,共7页
Background: Clinically, it is difficult to differentiate multiple acyl-CoA dehydrogenase deficiency (MADD) from immune-mediated necrotizing myopathy (IMNM) because they display similar symptoms. This study aimed ... Background: Clinically, it is difficult to differentiate multiple acyl-CoA dehydrogenase deficiency (MADD) from immune-mediated necrotizing myopathy (IMNM) because they display similar symptoms. This study aimed to determine whether muscl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could be used for differential diagnosis between MADD and IMNM. Methods: The study evaluated 25 MADD patients, confirmed by muscle biopsy and ETFDH gene testing, and 30 IMNM patients, confirmed by muscle biopsy. Muscles were assessed for edema and fatty replacement using thigh MRI (tMRI). Degrees and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fatty infiltration and edema in gluteus maximus and thigh muscle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otal fatty infiltration and edema scores (median, [Q 1, Q3]) were 4.00 (1.00, 15.00) and 0 (0, 4.00) in MADD and 14.50 (8.00, 20.75) and 22.00 (16.75, 32.00) in IMNM,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severe in IMNM than that in MADD (P = 0.000 and P = 0.004~ respectively). Edema scores tbr gluteus maximus, long head of biceps femoris, and semimembranosu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IMNM than in MADD (all P = 0.000). Fatty infiltration scores for anterior and medial compartments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severe in IMNM than that in MADD (all P = 0.000). Conclusion: Different patterns of muscle involvement on tMRI can contribute to differential diagnosis between MADD and IMNM when clinical suspicions alone are insufficient, thereby reducing the need for muscle biops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mune-mediated necrotizing myopathy Multiple Acyl-CoA Dehydrogenase Deficiency Muscle Edema Thigh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原文传递
Phenotypical statin-associated immune-mediated necrotizing myositis with histological features of inclusion body myositis
3
作者 Nicole Daver Sara Tonini 《Rheumatology & Autoimmunity》 2023年第1期50-55,共6页
Introduction:Statin-associated immune-mediated necrotizing myositis(IMNM)is a rare but distinct idiopathic inflammatory myopathy(IIM)that requires early recognition and intervention to prevent irreversible muscle dama... Introduction:Statin-associated immune-mediated necrotizing myositis(IMNM)is a rare but distinct idiopathic inflammatory myopathy(IIM)that requires early recognition and intervention to prevent irreversible muscle damage.It is typically characterized by active statin use,elevated creatinine kinase(CK)levels,proximal muscle weakness,and at times,a positive 3-hydroxy-3-methyl-glutaryl-coenzyme A reductase(HMGCR)antibody.Treatment includes immediate discontinuation of the statin and may include corticosteroids,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and/or immunosuppressive therapy.Inclusion body myositis(IBM),another distinct IIM,also presents with elevated CK levels but with insidious onset of distal upper and proximal lower extremity weakness and is typically refractory to treatment.Case Description:A 64-year-old female patient presented with proximal muscle weakness,elevated CK levels,and a positive HMGCR antibody in the setting of statin use with muscle pathology suggestive of both statinassociated IMNM and IBM.She responded to subcutaneous methotrexate and a slow prednisone taper over several months,however,will require close monitoring for symptoms associated with either disease.Conclusion:In conclusion,we report a case of muscle weakness with muscle pathology demonstrating both statin-associated IMNM and IBM.This case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understanding the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statin-associated IMNM and IB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hydroxy-3-methyl-glutaryl-coenzympe A reductase antibody idiopathic inflammatory myopathy immune-mediated necrotizing myositis inclusion body myositis statin-associated myositis
原文传递
伴周围神经损害的抗SRP抗体及抗GT1a抗体双阳性免疫介导坏死性肌病1例报告
4
作者 张忠胜 黄嘉星 孔学健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560-562,共3页
抗信号识别颗粒(SRP)坏死性肌病属于免疫介导坏死性肌病(IMNM)的一种类型。该病临床少见,起病隐袭,进展较快,主要表现为对称性四肢近端无力及肌酸激酶显著升高。本文报道1例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血清抗SRP抗体及抗GT1a抗体双阳性患者,分... 抗信号识别颗粒(SRP)坏死性肌病属于免疫介导坏死性肌病(IMNM)的一种类型。该病临床少见,起病隐袭,进展较快,主要表现为对称性四肢近端无力及肌酸激酶显著升高。本文报道1例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血清抗SRP抗体及抗GT1a抗体双阳性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及诊治经过,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识别颗粒 坏死性肌病 肢体乏力
下载PDF
免疫介导坏死性肌病诊治进展
5
作者 刘洪江 谢其冰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3期270-277,共8页
免疫介导坏死性肌病(immune-mediated necrotizing myopathy,IMNM)是一种特发性炎性肌病(Idiopathic Inflammatory Myopathy,IIM)的重要亚型。IMNM的典型临床表现包括对称性四肢近端肌无力,伴随血清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等肌酶... 免疫介导坏死性肌病(immune-mediated necrotizing myopathy,IMNM)是一种特发性炎性肌病(Idiopathic Inflammatory Myopathy,IIM)的重要亚型。IMNM的典型临床表现包括对称性四肢近端肌无力,伴随血清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等肌酶谱的显著升高。此外,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皮疹、间质性肺病和心肌受累等骨骼肌外表现。自2003年首次被国际医学界命名以来,IMNM逐渐被研究者和临床医师所认识。IMNM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在不同地域和种族间可能有所不同,如在美国的小样本调查中,IMNM的发病率为0.83/10万,患病率为1.85/10万;而在欧洲西班牙北部地区,抗HMGCR抗体阳性患者的IMNM发病率为0.6/10万,患病率为3/10万,目前中国尚缺乏相关数据。IMNM的患病风险因素包括易感等位基因如HLA-DRB1*11,以及使用他汀类药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感染病毒感染等。诊断IMNM需要综合考虑肌肉受累症状、肌炎特异性自身抗体、肌酶谱水平和肌活检病理等检查结果。目前,IMNM的治疗主要基于临床经验,包括使用糖皮质激素和传统免疫抑制剂。对于难治性患者,可能采用利妥昔单抗和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等治疗方案。针对B细胞及其致病性自身抗体的产生过程,未来的研究可能揭示新的治疗靶点。本文旨在系统介绍IMNM的临床特征、诊断方法及相关辅助检查,并探讨当前的治疗策略,以期为临床医师提供诊治IMNM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介导坏死性肌病 肌炎特异性抗体 靶向治疗
下载PDF
抗HMGCR抗体介导的自身免疫坏死性肌病1例
6
作者 张远锦 马婧玥 +4 位作者 刘向一 郑丹枫 张英爽 李小刚 樊东升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58-562,共5页
他汀是广泛应用的心脑血管治疗药物,大量循证医学证据证实可延缓动脉硬化、逆转斑块、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自限性他汀类药物相关肌肉不良事件是常见的中止治疗原因。他汀相关自身免疫性肌病是免疫介导坏死性肌病(immune-mediated ne... 他汀是广泛应用的心脑血管治疗药物,大量循证医学证据证实可延缓动脉硬化、逆转斑块、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自限性他汀类药物相关肌肉不良事件是常见的中止治疗原因。他汀相关自身免疫性肌病是免疫介导坏死性肌病(immune-mediated necrotizing myopathy,IMNM)之一,相对罕见[1-3]。自限性他汀类药物相关肌肉不良事件的SCL01B1基因与抗3-羟基3-甲基戌二酰辅酶A还原酶(3-hydroxy-3-methylglutaryl-coenzyme areductase,HMGCR)抗体介导的坏死性肌病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羟基3-甲基戌二酰辅酶A还原酶 自身免疫坏死性肌病 抗体
下载PDF
合并抗TRIM21/Ro52抗体阳性的抗SRP阳性坏死性肌病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7
作者 徐莉 高华杰 +2 位作者 杨梦歌 李悦 季苏琼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3期247-254,共8页
目的:探讨合并抗TRIM21/Ro52抗体的抗信号识别颗粒(signal recognition particle,SRP)抗体阳性免疫介导的坏死性肌病(immune⁃mediated necrotizing myopathy,IMNM)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收集2010年至2021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目的:探讨合并抗TRIM21/Ro52抗体的抗信号识别颗粒(signal recognition particle,SRP)抗体阳性免疫介导的坏死性肌病(immune⁃mediated necrotizing myopathy,IMNM)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收集2010年至2021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抗SRP抗体阳性IMNM患者(57例)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按血清肌炎相关性抗体(myositis⁃associated autoantibody,MAA)抗TRIM21/Ro52抗体分为抗TRIM21/Ro52抗体阳性组(以下简称抗体阳性组)和抗TRIM21/Ro52抗体阴性组(以下简称抗体阴性组),对2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转归预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研究抗TRIM21/Ro52抗体阳性(抗体阳性组)患者为23例,抗体阴性患者(抗体阴性组)为34例。抗体阳性组的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发生比例高于抗体阴性组(21.7%比2.9%,P=0.034),抗体阳性组的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ies,ANA)高滴度表达(滴度≥1∶1000)比例(69.5%比32.3%,P=0.008)、血清中性粒细胞计数(8.18×10^(9)/L比3.93×10^(9)/L;P=0.034)和白细胞计数(11.685×10^(9)/L比6.98×10^(9)/L,P=0.044)显著高于抗体阴性组,且上述4项指标均与抗TRIM21/Ro52抗体表达具有一定正相关(r值分别为0.312、0.351、0.290、0.274,P值分别为0.019、0.008、0.035、0.043)。57例抗SRP(+)IMNM患者在接受了83(62~96)个月的随访,51例(89.4%)患者接受了糖皮质激素治疗(或)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其中22例(95.6%,22/23)抗TRIM21/Ro52抗体阳性患者接受免疫治疗后病情得到好转,1例(4.3%,1/23)患者失访;29例(85.3%,29/34)抗TRIM21/Ro52抗体阴性而接受免疫治疗的患者中,24例(70.6%,24/34)患者病情得到好转,其余5例(14.7%,5/34)患者临床症状未得到显著改善,1例(2.9%)患者失访。结论:抗TRIM21/Ro52抗体阳性的抗SRP抗体阳性IMNM患者更易合并ILD,血清炎性指标水平显著升高,更容易出现高滴度ANA表达。抗TRIM21/Ro52抗体IMNM患者对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反应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性肌病 抗SRP抗体 抗TRIM21/Ro52抗体 临床特点 预后
下载PDF
成人炎症性肌肉病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标准及分类的新认识 被引量:7
8
作者 张英爽 董荣芳 +4 位作者 孙阿萍 陈璐 刘向一 钟延丰 樊东升 《北京医学》 CAS 2017年第5期444-449,共6页
目的依据新的欧洲神经肌肉疾病中心和美国肌病研究协作组(ENMC)关于炎症性肌肉病的诊断标准和分类,总结成人炎症性肌肉病患者的临床、电生理和骨骼肌病理改变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53例成人炎症性肌肉病患者的临床、电... 目的依据新的欧洲神经肌肉疾病中心和美国肌病研究协作组(ENMC)关于炎症性肌肉病的诊断标准和分类,总结成人炎症性肌肉病患者的临床、电生理和骨骼肌病理改变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53例成人炎症性肌肉病患者的临床、电生理特点,及肌肉、皮肤、神经活检的病理特点。结果 53例患者肌肉病理为肌源性损害伴炎性细胞浸润,其中,多发性肌炎19例,皮肌炎12例,包涵体肌炎6例,免疫介导性坏死性肌肉病4例,非特异性肌炎12例;其中5例患者伴发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硬化症伴干燥综合征1例,系统性硬化症1例,干燥综合征3例),4例伴发恶性肿瘤(贲门癌2例,肺癌2例)。结论炎症性肌肉病的病理改变在全身骨骼肌中的分布是不一致的,在一块骨骼肌内的分布也是不一致的。故小的组织块可能错过典型的病理改变。ENMC诊断标准中的拟诊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和包涵体肌炎,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ENMC诊断标准中新加入的免疫介导性坏死性肌肉病和非特异性肌炎均对临床诊治有利。ENMC标准更具科学性和临床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肌肉病 多发性肌炎 皮肌炎 包涵体肌炎 免疫介导性坏死性肌肉病 非特异性肌炎 肌肉活检
下载PDF
C5b-9在坏死性肌病肌肉组织血管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9
作者 丛璐 蒲传强 +3 位作者 毛燕玲 刘洁晓 鲁向辉 汪茜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14-717,共4页
目的研究C5b-9在坏死性肌病肌肉小血管中的表达以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采用酶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坏死性肌病患者肌肉组织肌纤维和血管的MHC-1和C5b-9表达。结果本组患者肌肉组织出现灶性或散在分布的肌纤维坏死,间有吞噬现... 目的研究C5b-9在坏死性肌病肌肉小血管中的表达以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采用酶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坏死性肌病患者肌肉组织肌纤维和血管的MHC-1和C5b-9表达。结果本组患者肌肉组织出现灶性或散在分布的肌纤维坏死,间有吞噬现象,肌内、外衣和血管周围未见炎性细胞浸润,局部小血管数量减少,个别小血管管壁增厚。MHC-I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坏死的肌纤维、肌纤维间隙及血管均呈阴性。C5b-9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肌肉组织的小动脉与小静脉的血管壁,内皮细胞及平滑肌均出现明显的强阳性表达,同时相关的坏变和萎缩肌纤维也出现明显的表达。结论 C5b-9可能参与血管启动的坏死性肌病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性肌病 C5B-9 肌纤维 内皮细胞
下载PDF
抗HMGCR/SRP抗体阳性的特发性炎性肌病特点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曾艳平 柳胤 +2 位作者 解燕春 梁静静 卢祖能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9年第7期333-335,341,共4页
目的:探讨抗HMGCR/SRP抗体阳性的特发性炎性肌病(IIM)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收集HMGCR/SRP抗体阳性的IIM患者5例,对其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肌电图、肌肉MRI、肌肉病理、肌炎自身抗体及药物治疗进行分析。结果:抗HMGCR/SR... 目的:探讨抗HMGCR/SRP抗体阳性的特发性炎性肌病(IIM)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收集HMGCR/SRP抗体阳性的IIM患者5例,对其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肌电图、肌肉MRI、肌肉病理、肌炎自身抗体及药物治疗进行分析。结果:抗HMGCR/SRP抗体阳性的IIM患者临床变异较大,但大多有肌肉无力;血清肌酸激酶均较高;5例患者肌电图均表现为典型的肌源性损害。肌肉MRI主要表现为肌肉水肿。3例为典型坏死性肌病表现,1例镜下偶见肌细胞坏死,1例为多发性肌炎表现。HMGCR抗体阳性患者其中1例为正服用他汀药物,另一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SRP抗体阳性患者1例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1例长期服用他汀,另1例病因未明确。激素治疗效果不一,2例加用丙种球蛋白治疗,1例加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结论:抗HMGCR/SRP抗体阳性的IIM临床表现各异,肌电图仅能定位肌肉损害,主要依靠肌肉活检,肌炎自身抗体检查更有助于诊断和具体分型,疗效各型不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炎性肌病 免疫坏死性肌病 肌炎自身抗体 肌肉病理
下载PDF
抗信号识别颗粒抗体阳性肌病的临床、病理及治疗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刚 周超 +1 位作者 谢旭芳 吴晓牧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8年第9期804-807,共4页
目的探讨抗信号识别颗粒抗体阳性肌病的临床、病理及治疗。方法对8例抗信号识别颗粒抗体阳性肌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8例患者男性1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37.5岁,肌酸激酶平均4888.6U/L,抗SRP抗体阳性,肌... 目的探讨抗信号识别颗粒抗体阳性肌病的临床、病理及治疗。方法对8例抗信号识别颗粒抗体阳性肌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8例患者男性1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37.5岁,肌酸激酶平均4888.6U/L,抗SRP抗体阳性,肌肉病理提示可见坏死和再生的肌纤维,无或少量的炎性细胞存在,少部分可出现肥大和萎缩的肌纤维。结论抗信号识别颗粒抗体阳性肌病是一种抗信号识别颗粒抗体阳性的免疫介导坏死性肌病,由于该病对激素治疗的反应性不完全,易复发,因此确诊是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信号识别颗粒抗体 免疫介导坏死性肌病 病理 预后
下载PDF
抗信号识别颗粒抗体阳性肌病的临床特点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2
作者 蔡桂兰 乔杉杉 +1 位作者 田园如画 张拥波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242-246,共5页
目的探讨抗信号识别颗粒(signal recognition particle,SRP)抗体阳性肌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4例抗SRP抗体阳性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辅助检查及诊疗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患者有起病方式各异,部分慢性起病。主要表现为近端为著的... 目的探讨抗信号识别颗粒(signal recognition particle,SRP)抗体阳性肌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4例抗SRP抗体阳性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辅助检查及诊疗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患者有起病方式各异,部分慢性起病。主要表现为近端为著的肢体无力及吞咽困难,血肌酸激酶均显著升高,血清中抗SRP抗体阳性。肌电图提示肌源性损害,也可合并部分神经源性损害表现。部分合并心肌酶及转氨酶的升高。肌肉活检表现为骨骼肌纤维的变性、坏死和再生。肥大、萎缩肌纤维可累及两型。炎性细胞可以出现,以巨噬细胞为主,少量淋巴细胞浸润。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1型抗原(MHC-I)染色弥漫性阳性或弱阳性表达,膜攻击复合物(C5b-9)染色可见坏死肌纤维补体沉积。结论抗SRP抗体阳性肌病是免疫介导性坏死性肌病中的一种重要类型,临床表现多样,主要依靠血液中抗SRP抗体检测及肌肉的病理进行诊断。如果能早期明确,给予早期足量和长期有效维持量的药物治疗,能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信号识别颗粒抗体 坏死性肌病 临床特点
下载PDF
肝细胞癌患者肌损害1例
13
作者 邵幼林 史罗明 +4 位作者 张锁才 周根法 马春明 吴剑明 郭风彩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2期5041-5043,共3页
女,59岁,因肝细胞癌术后3mo,肌力下降2mo,发热6d入院.入院查肝功能、彩超、甲胎蛋白符合肝细胞癌表现,患者四肢肌无力进行性加重、近端肌更明星、下肢肌更明显,并最终累及吞咽肌和呼吸肌,结合乳酸脱氢酶1093U/L,肌酸激酶8159U/L,考虑原... 女,59岁,因肝细胞癌术后3mo,肌力下降2mo,发热6d入院.入院查肝功能、彩超、甲胎蛋白符合肝细胞癌表现,患者四肢肌无力进行性加重、近端肌更明星、下肢肌更明显,并最终累及吞咽肌和呼吸肌,结合乳酸脱氢酶1093U/L,肌酸激酶8159U/L,考虑原有疾病基础上存在副肿瘤综合征:肌损害(倾向于坏死性肌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 副肿瘤综合征 坏死性肌病
下载PDF
他汀类药物相关免疫介导坏死性肌病1例并文献复习
14
作者 郭未艳 刘佩 +6 位作者 熊葶 蔺雪梅 王静 逯青丽 刘仲仲 王芳 吴松笛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2年第9期834-836,共3页
他汀类药物是预防心脑血管事件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具有降脂、抗炎、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等作用,其药理学作用靶点为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3-hydroxy-3-methylglutaryl-coenzyme A reductase,HMGCR)。通常情况下他汀类药物具... 他汀类药物是预防心脑血管事件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具有降脂、抗炎、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等作用,其药理学作用靶点为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3-hydroxy-3-methylglutaryl-coenzyme A reductase,HMGCR)。通常情况下他汀类药物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但部分患者在使用后可能出现横纹肌溶解、免疫介导的坏死性肌病(immunemediated necrotizing myopathy,IMNM)和其他肌肉相关的不良反应,除IMNM患者即使停用他汀类药物后病情仍继续进展外,其他大多数不良反应具有自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汀类药物 他汀相关免疫介导坏死性疾病 抗-HMGCR抗体 免疫抑制剂
下载PDF
坏死性肌病
15
作者 卜碧涛 李悦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3年第6期397-399,共3页
坏死性肌病(NAM)是一组亚急性或隐匿性起病的肌病,可由他汀类药物、病毒感染、肿瘤或巨噬细胞的自身免疫改变而诱发,最终引起效应细胞介导的纤维损伤。本文对NAM的临床特点、可能诱因及治疗情况进行综述。
关键词 坏死性肌病 临床特点 炎性肌病 治疗
下载PDF
特发性炎症性肌病的分类:基于临床表现和肌炎特异性抗体 被引量:6
16
作者 郑松塬 陈世贤 +4 位作者 吴利生 赵迪 陈飞龙 朱俊卿 李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29-1035,共7页
目的应用聚类方法探讨基于临床表现和肌炎特异性抗体的特发性炎症性肌病(IIM)的疾病分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19年期间就诊于南方医院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IIM患者,收集血清肌酸激酶(CK)、间质性肺炎(ILD)、合并肿瘤、肌炎特异性抗... 目的应用聚类方法探讨基于临床表现和肌炎特异性抗体的特发性炎症性肌病(IIM)的疾病分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19年期间就诊于南方医院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IIM患者,收集血清肌酸激酶(CK)、间质性肺炎(ILD)、合并肿瘤、肌炎特异性抗体等临床资料,通过二阶聚类法进行疾病分类,并分析不同聚类组的临床特征。结果共71例IIM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多发性肌炎(PM)30例(42.3%),经典皮肌炎(DM)20例(28.2%),无肌病皮肌炎(CADM)16例(22.5%),免疫介导的坏死性肌病(IMNM)5例(7.0%);二阶聚类将IIM分为3类;第1类患者典型临床特征为皮疹、抗MDA5抗体阳性和低蛋白血症(P<0.05),CK正常或略高,主要对应CADM[占15例(51.7%)];第2类患者CK值及抗SRP抗体阳性率显著较高(P<0.001),对应IMNM[占4例(57.1%)];第3类主要为PM患者,以抗合成酶抗体阳性为主要特点(P=0.022),与抗合成酶抗体综合征(ASS)密切相关[占17例(48.6%)]。结论本研究基于临床和血清学特征(特别是肌炎特异性抗体)的聚类分析表明IIM可分为3个亚组,其中ASS是具有独特临床特征的IIM疾病亚群,研究提供了新的IIM分类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炎症性肌病 无肌病皮肌炎 免疫介导的坏死性肌病 肌炎特异性抗体 二阶聚类法
下载PDF
抗信号识别颗粒抗体肌病5例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燕波 周亚芳 +4 位作者 胡雅岑 孙启英 易芳 许宏伟 姚凌雁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30-1436,共7页
收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老年神经内科2015年12月至2018年6月诊断为抗信号识别颗粒抗体肌病的患者5例。患者均亚急性或慢性起病,临床表现为逐渐进展的对称性肢体近端无力,血清肌酸肌酶明显增高,血清抗信号识别颗粒抗体阳性,肌电图提示肌源... 收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老年神经内科2015年12月至2018年6月诊断为抗信号识别颗粒抗体肌病的患者5例。患者均亚急性或慢性起病,临床表现为逐渐进展的对称性肢体近端无力,血清肌酸肌酶明显增高,血清抗信号识别颗粒抗体阳性,肌电图提示肌源性损害。肌肉活检病理表现为变性坏死伴再生,可见萎缩及肥大肌纤维,伴结缔组织增生及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见CD4及CD8阳性淋巴细胞、CD68阳性巨噬细胞浸润;未见CD20阳性淋巴细胞及CD303阳性树突细胞浸润;其中2例患者少量毛细血管C5b-9表达阳性;全部患者的抗肌聚糖蛋白染色、抗Dysferlin染色、抗dystrophin染色连续强阳性表达。患者均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部分患者需联合免疫球蛋白及免疫抑制剂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性肌病 抗信号识别颗粒抗体 自身免疫疾病
下载PDF
肌钙蛋白对于免疫介导的坏死性肌病合并心脏损伤患者的意义 被引量:5
18
作者 季苏琼 李悦 +2 位作者 徐丽 操亚云 卜碧涛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0年第4期201-203,206,共4页
目的:研究肌钙蛋白对于免疫介导的坏死性肌病(IMNM)合并心脏损伤患者的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9月至2019年12月我科收治的确诊为IMNM患者,收集入院首次血清学结果:心肌肌钙蛋白T(c TnT)、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CK),完善肌病临... 目的:研究肌钙蛋白对于免疫介导的坏死性肌病(IMNM)合并心脏损伤患者的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9月至2019年12月我科收治的确诊为IMNM患者,收集入院首次血清学结果:心肌肌钙蛋白T(c TnT)、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CK),完善肌病临床疾病活动度相关评分:HAQ、MMT-8及MYOACT;完善心电图、心脏彩超、心脏核磁共振并根据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心脏正常组和心脏异常组。比较2组的临床资料,并分析cTnT、cTnI与心脏受损、疾病活动度的关联。结果:总共入组患者39例,纳入心脏正常组25例,心脏异常组11例;心脏异常组血清cTnI值高于心脏正常组(P=0.043),其他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nI与心脏影像学异常显著相关(P<0.001);cTnT与CK、MMT-8、HAQ显著相关(P<0.001,P=0.010,P=0.036);CK与MMT-8评分、HAQ评分有相关性(P=0.042,P=0.053)。结论:心肌肌钙蛋白是检测IMNM患者心脏受累的潜在筛选工具,cTnI对于评估心脏受损具有价值,而c TnT在评估坏死性肌病的疾病活动度方面具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介导的坏死性肌病 心脏损害 肌钙蛋白T 肌钙蛋白I
下载PDF
免疫介导的坏死性肌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彭丽萍 万月华 +2 位作者 李坤鹏 杨春花 朱剑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35-839,844,共6页
背景免疫介导的坏死性肌病(immune-mediated necrotizing myopathy,IMNM)是一种新近被认识的特发性炎性肌病类型,对于该疾病的治疗尚无共识。目的探讨IMNM的临床特征和不同治疗方案对预后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背景免疫介导的坏死性肌病(immune-mediated necrotizing myopathy,IMNM)是一种新近被认识的特发性炎性肌病类型,对于该疾病的治疗尚无共识。目的探讨IMNM的临床特征和不同治疗方案对预后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21年10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风湿免疫科确诊为IMNM患者23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对肌酸激酶水平变化和预后的影响。结果23例IMNM患者中,女性21例,男性2例,平均年龄(48.48±12.94)岁,最常见临床表现为肌无力(95.65%,22/23)和肌酸激酶升高(100%,23/23),其次为心脏受累(82.61%,19/23)、肌痛(56.52%,13/23)、吞咽困难(43.48%,10/23)、合并间质性肺病(43.48%,10/23)。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组(n=11)与非冲击治疗组(n=12)治疗后肌酸激酶水平均能够逐渐下降,每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治疗3个月时肌酸激酶水平进行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两组间比较肌酸激酶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5)。患者1年总缓解率为65.22%(15/2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3.64%vs 66.67%,P=0.611)。结论无论冲击还是非冲击剂量的糖皮质激素治疗都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肌酸激酶;IMNM患者心脏受累比例较高,当前的治疗方案对IMNM患者总体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介导的坏死性肌病 糖皮质激素 肌酸激酶 心脏受累 免疫抑制剂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坏死性肌病伴干燥综合征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20
作者 苑晓阳 郑凯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14年第4期255-257,共3页
目的:提高对自身免疫性坏死性肌病伴干燥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和发病机制的认识。方法:对1例自身免疫性坏死性肌病伴干燥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自身免疫性坏死性肌病伴干燥综合征较少见,通过肌肉活检、... 目的:提高对自身免疫性坏死性肌病伴干燥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和发病机制的认识。方法:对1例自身免疫性坏死性肌病伴干燥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自身免疫性坏死性肌病伴干燥综合征较少见,通过肌肉活检、唾液腺或唇腺活检可以增加诊断的准确性,经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辅酶Q等治疗后病情好转。结论:自身免疫性坏死性肌病伴干燥综合征患者早期起病隐匿,易被误诊、漏诊,临床上应重视早期发现、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坏死性肌病 干燥综合征 肌酸激酶 肌肉活检 唇腺活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