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5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织病理、免疫组化及荧光在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探究
1
作者 蔡秋裕 杨子涵 裴斐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8,14,共9页
目的 以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AIH-PBC重叠综合征(overlap syndrome,OS)和药物诱发性自身免疫样肝炎(drug-induced autoimmune-like hepatitis,DI-AILH)为... 目的 以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AIH-PBC重叠综合征(overlap syndrome,OS)和药物诱发性自身免疫样肝炎(drug-induced autoimmune-like hepatitis,DI-AILH)为研究对象,结合临床特征、组织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展开多方面研究,以探寻有助于鉴别诊断它们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对各组患者的肝穿刺标本进行HE、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染色,结合判读结果量化分析AIH、PBC和OS之间及AIH和DI-AILH之间的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差异;并针对DI-AILH和AIH之间显著性差异因子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 组织学评估中,AIH出现显著的界面性肝炎、Rosette花环形成、界板处成簇的浆细胞浸润;PBC出现汇管区浆细胞浸润、明显的淋巴细胞性小叶间胆管炎;OS出现更高的汇管区和肝小叶内炎症分级。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半定量评分显示,AIH和PBC在汇管区和界板处阳性细胞有显著性差异、AIH出现IgG小叶内和汇管区沉积、PBC出现IgA沿小叶间胆管线状沉积。DI-AILH和AIH浆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和界板处炎症差异明显,Logistic回归模型曲线下面积>0.80。结论 尽管在临床病理特点方面存在重叠,AIH、PBC和AIH-PBC OS仍存在有助于各自诊断的组织学、免疫组化及荧光特点,根据肝组织损伤模型,病理医师也可以给出关于AIH和DI-AILH较为准确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病 药物诱发性自身免疫样肝炎 组织病理 免疫组化 免疫荧光
下载PDF
类似卵巢性索肿瘤的子宫肿瘤1例并文献复习
2
作者 牛蔓 王亚楼 +5 位作者 王卉芳 夏益敏 李元鹏 任雨洁 钱薇 陈若兰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7期41-44,97,共5页
目的探讨类似卵巢性索肿瘤的子宫肿瘤(UTROSCT)的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分析1例UTROSCT的临床资料,行组织形态学、免疫组化检查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UTROSCT细胞排列呈小梁状、巢状,浸润周围平滑肌组织,部分瘤细... 目的探讨类似卵巢性索肿瘤的子宫肿瘤(UTROSCT)的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分析1例UTROSCT的临床资料,行组织形态学、免疫组化检查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UTROSCT细胞排列呈小梁状、巢状,浸润周围平滑肌组织,部分瘤细胞呈上皮样,胞浆嗜酸,部分瘤细胞胞浆透亮或泡沫状,核圆形、卵圆形及短梭形,染色质细腻,可见核沟,部分核仁显著,未见核分裂象、脉管内瘤栓及坏死。免疫组化显示细胞角蛋白(CK)、钙结合蛋白(CR)、CD99、inhibin-A、类固醇生成因子-1(SF-1)、肾母细胞瘤基因-1(WT-1)、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阳性;T细胞1识别黑色素瘤抗原(Melan-A)、S100、结蛋白灶状阳性;癌胚抗原(CEA)、上皮膜抗原(EMA)、多肿瘤抑制因子1(MTS/P16)、黑色素瘤相关抗原(HMB45)、平滑肌肌动蛋白(SMA)、CD10、CD34阴性;Ki67增殖指数约1%阳性。结论UTROSCT是一类罕见的具有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特征的子宫肿瘤,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异性,依赖术后病理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化确诊,其生物学行为具有低度恶性潜能,大多数呈良性过程,需要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似卵巢性索肿瘤的子宫肿瘤 临床病理特征 免疫组化
下载PDF
基于肿瘤免疫循环相关基因的宫颈癌预后模型的构建和验证
3
作者 黄春桃 文天斌 +2 位作者 吕思慧 梁金兰 王琪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398-405,共8页
目的基于肿瘤免疫循环相关基因(tumor immune cycle related-genes,TICRGs)构建宫颈癌预后模型,并检测临床组织样本中建模因子的表达以验证模型效能。方法将TCGA数据库中宫颈癌样本转录组数据作为训练集,GEO数据库的宫颈癌基因表达谱GSE... 目的基于肿瘤免疫循环相关基因(tumor immune cycle related-genes,TICRGs)构建宫颈癌预后模型,并检测临床组织样本中建模因子的表达以验证模型效能。方法将TCGA数据库中宫颈癌样本转录组数据作为训练集,GEO数据库的宫颈癌基因表达谱GSE44001作为验证集。差异比较肿瘤样本与正常宫颈组织转录组数据,获得宫颈癌TICRGs,通过单因素Cox回归筛选预后相关的TICRGs,LASSO-Cox算法构建宫颈癌预后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的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和一致性指数(concordance index,C-index)对模型进行评价。用GSE44001数据集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多色荧光免疫组化实验验证模型的可行性。结果本研究构建了由CCL17、CXCL3和VTCN1组成的宫颈癌预后模型,生存分析显示高风险组与低风险组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UC和C-index提示该模型具有中等程度的预测效能;多因素Cox回归显示风险评分是宫颈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0.010);免疫浸润分析显示CD8+T细胞是宫颈癌预后的保护因子(P=0.017)。多色荧光免疫组化实验结果构建验证模型与预后模型结果一致。结论由肿瘤免疫循环相关基因CCL17、CXCL3和VTCN1构建的预后模型对预测宫颈癌患者预后具有中等程度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预后模型 肿瘤免疫循环相关基因 多色荧光免疫组化
下载PDF
头颈部结节性筋膜炎2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任铎 宋应展 何海波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31-35,共5页
目的:分析头颈部结节性筋膜炎(nodular fasciitis,NF)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要点及其治疗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北人民医院2010—2020年间21例头颈部NF的临床资料、影像学检查结果和病理学检查结果。结果:... 目的:分析头颈部结节性筋膜炎(nodular fasciitis,NF)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要点及其治疗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北人民医院2010—2020年间21例头颈部NF的临床资料、影像学检查结果和病理学检查结果。结果:头颈部NF常表现为短期迅速增大的皮下或黏膜下实性肿物,颈部多发;影像学表现缺乏鉴别特征;病理学检查可见大量增生的梭形细胞,呈漩涡状排列且胞质染为淡红色,伴红细胞外渗,向周围肌肉内生长,没有异常核分裂象;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波形蛋白(vimentin)、平滑肌肌动蛋白(smooth muscle actin,SMA)和肌肉特异性肌动蛋白(muscle-specific actin,MSA)呈阳性表达,desmin、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上皮膜抗原(epithelial membrane antigen,EMA)、CD34、S100呈阴性表达。术后随访6个月,21例患者均无复发。结论:头颈部NF的组织学特征与身体其他部位的NF相似,但头颈部NF的肌肉组织受累频率更高。仅凭临床表现及术前影像学检查难以确诊NF,切除术后行病理学检查是该病的最佳诊断方法。口腔颌面外科医生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避免误诊及过度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性筋膜炎 梭形细胞 头颈部 影像学检查 病理学检查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BRAF^(V600E)在甲状腺良恶性及交界性病变检测中的价值
5
作者 季建兴 孙勤暖 《临床外科杂志》 2023年第12期1180-1183,共4页
目的探讨BRAF^(V600E)在甲状腺良恶性及交界性病变检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手术切除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病理标本273例,其中经典亚型(classical variant of papillary carcin... 目的探讨BRAF^(V600E)在甲状腺良恶性及交界性病变检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手术切除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病理标本273例,其中经典亚型(classical variant of papillary carcinoma,CVPTC)254例,滤泡亚型(follicular variant of papillary carcinoma,FVPTC)19例,良性病变30例,选取HE诊断不确定的交界性病变17例,分别进行BRAF^(V600E)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其中再选取CVPTC 17例、FVPTC 12例、交界性病变17例、良性病变13例进行BRAF^(V600E)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观察BRAF^(V600E)基因突变与蛋白表达情况及相互关系。结果BRAF^(V600E)蛋白在CVPTC、FVPTC、交界性病变、良性病变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6.6%、15.9%、23.5%、26.7%,BRAF^(V600E)基因在CVPTC、FVPTC、交界性病变、良性病变组织中突变率分别为82.4%、41.7%、23.5%、0,BRAF^(V600E)蛋白在CVPTC与FVPTC、交界性病变、良性病变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RAF^(V600E)基因突变在CVPTC与FVPTC、交界性病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RAF^(V600E)基因突变与蛋白表达在CVPTC中的吻合系数K=0.821,P<0.05。在CVPTC中BRAF^(V600E)蛋白阳性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直径、淋巴结是否转移无关(P>0.05),与组织学分型、被膜侵犯相关(P<0.05)。结论BRAF^(V600E)对甲状腺良恶性及交界性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AF^(V600E) 甲状腺乳头状癌 交界性病变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E-cadherin和PPAR-γ蛋白在鼻息肉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6
作者 王雅光 刘建生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2023年第1期116-122,共7页
目的研究E-cadherin和PPAR-γ蛋白在鼻息肉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体视学方法和Western blot方法,对20例鼻息肉标本E-cadherin和PPAR-γ的表达进行检测。观察E-cadherin和PPAR-γ在鼻息肉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百分... 目的研究E-cadherin和PPAR-γ蛋白在鼻息肉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体视学方法和Western blot方法,对20例鼻息肉标本E-cadherin和PPAR-γ的表达进行检测。观察E-cadherin和PPAR-γ在鼻息肉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百分比及细胞分布情况,对两者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E-cadherin在鼻息肉组织中高表达和低表达分别为15例(75%)和5例(25%),E-cadherin主要表达于上皮及腺上皮细胞膜,少数表达于细胞质。PPAR-γ在鼻息肉组织中高表达和低表达分别为4例(20%)和16例(80%),PPAR-γ主要位于上皮纤毛及固有层细胞的胞质中,染色特点为细胞浆呈现棕黄色。E-cadherin和PPAR-γ在鼻息肉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_(s)=-0.577,p=0.008)。体视学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E-cadherin在鼻息肉组织中高表达,而PPAR-γ在鼻息肉组织中低表达。结论E-cadherin和PPAR-γ呈负相关,采用抑制Ecadherin表达或PPAR-γ的降解,可作为鼻息肉诊治的一个新的治疗的作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息肉 E-CADHERIN PPAR-Γ 免疫组织化学 体视学
下载PDF
Her-2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0
7
作者 陈娟 李东石 +4 位作者 余英豪 王烈 欧阳学农 谢飞来 熊喜生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1375-1379,共5页
目的:评价Her-2过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间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VisionTMplus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778例胃腺癌标本中Her-2蛋白的表达.结果:Her-2阳性率(+++)为11.35%,Her-2阳性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浸润深... 目的:评价Her-2过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间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VisionTMplus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778例胃腺癌标本中Her-2蛋白的表达.结果:Her-2阳性率(+++)为11.35%,Her-2阳性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均P>0.05),而与组织类型、分化程度、TNM分期及远处转移相关(P<0.05).经多因素分析,组织类型、分化程度、TNM分期及远处转移均会影响Her-2的表达(P<0.05).Her-2(++)表达率为5.68%.结论:Her-2检测可以作为评估胃癌恶性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指标,并为靶向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免疫组织化学 临床病理参数 靶向治疗
下载PDF
CTGF和TGF-β_1的表达与宫腔粘连形成的相关性 被引量:30
8
作者 刘琳琳 刘玉环 +5 位作者 蒋东桥 夏恩兰 赵玉婷 宋冬梅 郑杰 彭雪冰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12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宫腔粘连(IUA)的发生与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关系,为临床预测和预防术后宫腔再粘连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我院行宫腔镜IUA分离术的中重度IUA患者59例为实验组,正常子宫内膜48例为对照组。采用免... 目的探讨宫腔粘连(IUA)的发生与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关系,为临床预测和预防术后宫腔再粘连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我院行宫腔镜IUA分离术的中重度IUA患者59例为实验组,正常子宫内膜48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TGF和TGF-β1在IUA患者的子宫内膜、粘连组织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术后1、3个月进行宫腔镜检查,随访IUA患者的月经改善和宫腔情况。结果 CT-GF和TGF-β1在正常子宫内膜、IUA的子宫内膜和粘连组织中均有表达,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00%和78.80%、80.60%和82.20%、25.93%和74.07%,CTGF和TGF-β1的表达在分泌期子宫内膜高于增殖期子宫内膜;中重度IUA患者的子宫内膜中CTGF和TGF-β1的平均阳性积分高于正常子宫内膜(P<0.01);CTGF与TGF-β1在IUA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452、P<0.05)。结论 CTGF与TGF-β1参与了IUA的发生发展,且CTGF与TGF-β1的表达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粘连 转化生长因子-Β1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胃肠道及胃肠道外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分析 被引量:20
9
作者 黄海花 吴秀浅 +1 位作者 郑志超 张薇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95-99,109,共6页
目的:研究胃肠道及胃肠道外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应用光学显微镜观察20例胃肠道及胃肠道外间质瘤的形态特征,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D117、CD34、Vimentin、SMA、desmin及S-100等6种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20例间质瘤... 目的:研究胃肠道及胃肠道外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应用光学显微镜观察20例胃肠道及胃肠道外间质瘤的形态特征,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D117、CD34、Vimentin、SMA、desmin及S-100等6种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20例间质瘤中,女性11例,男性9例,平均年龄59.82岁(27~80岁)。发生部位:胃8例(40%),小肠4例(20%),大肠2例(10%),食管1例(5%),肠系膜4例(20%),大网膜1例(5%)。肿瘤镜下主要由梭形和上皮样细胞组成,有栅栏状、交叉束状、漩涡状及巢状等多种排列。CD117、CD34、Vimentin、SMA、desmin及S-100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5%(19/20),75%(15/20),100%(20/20),40%(8/20),5%(1/20)及25%(5/20)。临床症状以腹部包块、腹部不适及消化道出血为主。良性3例(3/20),潜在恶性4例(4/20),恶性13例(13/20)。恶性间质瘤中的核分裂〉5/50 HPF、肿瘤细胞坏死及细胞密集比良性和低度恶性者常见(P〈0.05)。结论:间质瘤多发生于老年人,无性别差异,胃肠道是其好发部位,细胞排列多样,具有多向分化能力,免疫组化证实部分GIST具有不完全的平滑肌、神经单向或双向分化特征。核分裂〉5/50HPF、肿瘤细胞坏死及细胞密集是重要的恶性指征。CD117及CD34是其较特异及敏感的抗体,免疫组化在间质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化
下载PDF
抗纤Ⅰ号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组织Ⅰ、Ⅲ型胶原及转移生长因子β_1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0
10
作者 朱冰 刘殿武 +1 位作者 房文亮 杨霞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 :从分子水平研究抗纤Ⅰ号方剂治疗肝纤维化作用机理。方法 :利用CCl4 制造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设立正常对照组、肝纤维化模型组及中药治疗组 ,中药灌胃治疗 4 2d ,检测病理学指标、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肝组织Ⅰ、Ⅲ型胶原的免疫组... 目的 :从分子水平研究抗纤Ⅰ号方剂治疗肝纤维化作用机理。方法 :利用CCl4 制造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设立正常对照组、肝纤维化模型组及中药治疗组 ,中药灌胃治疗 4 2d ,检测病理学指标、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肝组织Ⅰ、Ⅲ型胶原的免疫组化 ,以及肝组织TGFβ1mRNA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肝组织病理学以及血清学指标同对照组统计学尚有显著差异 ,同时实验也表明治疗组能够明显减少肝组织Ⅰ、Ⅲ型胶原以及TGFβ1mRNA的表达量。结论 :抗纤Ⅰ号具有逆转肝纤维化的作用 ,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下调TGFβ1mRNA ,抑制Ⅰ、Ⅲ型胶原的合成而减轻肝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中药 胶原 TGFβmRNA 免疫组化 RT-PCR
下载PDF
ERCC1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顺铂化疗敏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11
11
作者 曹轶林 邱小芬 +3 位作者 刘陶文 徐李容 屈元姣 陈熙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2-295,共4页
目的:探讨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ing 1,ERCC1)在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顺铂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广西南溪山医院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确诊的82例中晚... 目的:探讨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ing 1,ERCC1)在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顺铂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广西南溪山医院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确诊的82例中晚期NPC患者,接受顺铂+5-FU的基础化疗加放疗,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NPC癌组织中ERCC1蛋白的表达及其中的34例患者癌旁上皮组织(对照组)中ERCC1蛋白的表达。结果:NPC癌旁上皮组织中ERCC1的阳性率为88.2%,显著高于NPC癌组织中ERCC1的阳性率63.4%(P<0.05)。ERCC1表达与NPC患者年龄有关(P<0.05),而与性别、T分期、N分期、M分期无关(P>0.05)。ERCC1蛋白表达阳性的NPC患者化疗有效率为36.5%,ERCC1阴性患者化疗有效率为63.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CC1在中晚期NPC癌组织中低表达,ERCC1表达与顺铂+5-FU方案的疗效呈负相关,检测ERCC1表达有助于预测NPC患者对顺铂化疗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 顺铂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下载PDF
健脾补土法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层黏连蛋白降解的影响 被引量:14
12
作者 李花 刘旺华 +2 位作者 廖亮英 刘柏炎 蔡光先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45-647,共3页
目的探讨健脾补土法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周围层黏连蛋白(LN)的降解机制及其脑保护作用。方法 38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8只,模型组10只,健脾补土传统汤剂组10只,健脾补土超微剂型组10只,大脑中动脉栓塞再通法建立脑缺血再灌... 目的探讨健脾补土法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周围层黏连蛋白(LN)的降解机制及其脑保护作用。方法 38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8只,模型组10只,健脾补土传统汤剂组10只,健脾补土超微剂型组10只,大脑中动脉栓塞再通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进行神经功能症状评分,脑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采用TUNEL法检测凋亡神经元,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L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阳性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神经功能症状评分、细胞凋亡指数、MMP-9阳性细胞表达数明显升高,LN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健脾补土传统汤剂组和健脾补土超微剂型组神经功能症状评分、细胞凋亡指数、MMP-9阳性细胞表达数明显降低,LN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 LN降解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起重要作用,健脾补土法可能通过抑制MMP-9和减少LN降解减轻缺血再灌注所致神经元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层黏连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hTERT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意义 被引量:14
13
作者 符伟军 邵国兴 +3 位作者 姜彦多 严友农 王禾 陈宝琦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5期1412-1415,共4页
目的 研究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hTERT在膀胱移行细胞癌 (TCC)中的表达 ,探讨其在TCC发生、发展及预后复发中的意义 .方法 采用兔抗人hTERT多克隆抗体及S P免疫组化法检测在 5 6例TCC及 10例正常膀胱组织中的表达 .结果 hTERT在TCC中阳... 目的 研究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hTERT在膀胱移行细胞癌 (TCC)中的表达 ,探讨其在TCC发生、发展及预后复发中的意义 .方法 采用兔抗人hTERT多克隆抗体及S P免疫组化法检测在 5 6例TCC及 10例正常膀胱组织中的表达 .结果 hTERT在TCC中阳性表达率为 6 4.3% ,与在正常膀胱组织表达率 0 %相比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hTERT在Ⅰ ,Ⅱ和Ⅲ级TCC中的表达率分别为 43.8% (7/16 ) ,5 7.7% (15 / 2 6 ) ,10 0 % (14/ 14) .Ⅰ与Ⅲ级、Ⅱ与Ⅲ级、Ⅰ+Ⅱ与Ⅲ级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 ) .hTERT在浅表性及浸润性TCC中的表达率为 5 3.1% (17/ 32 ) ,79.2 % (19/ 2 4) ,两者差异显著 (P <0 .0 5 ) .hTERT阳性表达率与患者复发有显著相关性 (P <0 .0 5 ) .结论 hTERT表达异常可能与膀胱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端粒酶 基因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老龄牦牛睾丸细胞外基质相关蛋白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8
14
作者 袁莉刚 朱峻峰 +1 位作者 谷来凤 陈国娟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656-1662,共7页
探索细胞外基质相关蛋白在老龄牦牛睾丸的分布特征。应用组织化学方法比较、观察9头健康老龄牦牛和10头青年牦牛睾丸组织结构特点及层黏连蛋白(LN)、Ⅳ型胶原(ColⅣ)和硫酸乙酰肝素糖蛋白(HSPG)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光镜下,老龄牦牛生... 探索细胞外基质相关蛋白在老龄牦牛睾丸的分布特征。应用组织化学方法比较、观察9头健康老龄牦牛和10头青年牦牛睾丸组织结构特点及层黏连蛋白(LN)、Ⅳ型胶原(ColⅣ)和硫酸乙酰肝素糖蛋白(HSPG)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光镜下,老龄牦牛生精上皮部分或完全退化,生精小管固有膜及间质胶原纤维及网状纤维较青年牦牛丰富;老龄睾丸间质血管及生精小管固有膜中AB-PAS阳性反应较青年牦牛增强。数据统计表明,老龄牦牛Sertoli细胞及Leydig细胞数均明显减少,生精小管横截面积以及平均间质组织面积极显著大于青年牦牛(P<0.01)。免疫组织化学显示,LN在老龄牦牛睾丸Sertoli细胞和肌样细胞表达与青年牦牛相近,LN在生精细胞表达降低,而在Leydig细胞几乎无表达;ColⅣ在不同年龄牦牛睾丸组织表达位置及强弱相似,但其平均吸光度检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老龄牦牛睾丸组织HSPG主要在Leydig细胞表达降低,平均吸光度检测统计极显著低于青年牦牛(P<0.01);同一年龄段LN、ColⅣ和HSPG表达无明显差异。高原环境中,老龄牦牛生精上皮退化伴随着间质成分增加、间质面积增大、Leydig细胞及Sertoli细胞数量减少等形态学变化;睾丸组织ColⅣ分泌增加且胶原纤维合成增强,LN和HSPG的显著降低可能影响Leydig细胞合成分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牦牛 睾丸 层黏连蛋白 胶原蛋白 硫酸乙酰肝素糖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辛伐他汀对卵巢切除大鼠股骨骨折愈合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0
15
作者 张柳 刘锋 +1 位作者 梁春雨 赵文国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1372-1375,共4页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卵巢切除大鼠股骨干骨折愈合的作用.方法:50只雌性、12wk龄SD大鼠共分成5组,每组10只大鼠.分成假手术组(Sham,G1),双侧卵巢切除术组(OVX,G2),假手术+骨折+生理盐水组(Sham+F+V,G3),卵巢切除术+骨折+生理盐水组(OVX+F...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卵巢切除大鼠股骨干骨折愈合的作用.方法:50只雌性、12wk龄SD大鼠共分成5组,每组10只大鼠.分成假手术组(Sham,G1),双侧卵巢切除术组(OVX,G2),假手术+骨折+生理盐水组(Sham+F+V,G3),卵巢切除术+骨折+生理盐水组(OVX+F+V,G4),卵巢切除+骨折+辛伐他汀药物组(OVX+F+SV,G5),所有需制造骨折的大鼠均采用右股骨中段横行骨折,髓内针固定;辛伐他汀给药组采用大鼠灌胃,隔日1次(5mg/kg),于术后4wk处死,取大鼠右侧股骨标本.分别进行CR摄片、组织形态学染色,并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测量右股骨整体骨密度(tBMD)、远段骨密度(dBMD)和中段骨密度(mBMD)以及BMP-2免疫组化观察,并应用病理图像分析仪对BMP-2免疫组化进行光密度测量.结果:(1)OVX组与Sham组比较BMD下降.(2)OVX+F+V组与Sham+F+V组比较骨痂mBMD降低;骨痂组织存在大量软骨岛、软骨细胞发育不成熟,骨小梁发育不良,破骨细胞多见.BMP-2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3)OVX+F+Sv组与OVX+F+V组比较:骨痂mB-MD和BMP-2的表达增高;积分光密度值显著增高,骨小梁较宽、排列整齐板层骨形成,软骨组织较少见.结论:①骨质疏松不仅延缓骨折愈合过程,而且降低骨折愈合质量.自软骨痂向骨性骨痂演变过程减缓.对骨折愈合过程的影响与BMP-2的表达无明显相关.②辛伐他汀对OVX大鼠具有明显的促进骨形成,明显加快骨折愈合的作用,加速编织骨向板层骨的演变.而且与BMP-2的表达有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卵巢切除术 骨折愈合 他汀类药物 骨形态发生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VEGF与MMP-2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侵袭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刘琳 熊永炎 田素芳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 2 (MMP 2 )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S P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了VEGF和MMP 2在 80例胃癌原发灶和 4 0例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结果 VEGF、MMP ...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 2 (MMP 2 )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S P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了VEGF和MMP 2在 80例胃癌原发灶和 4 0例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结果 VEGF、MMP 2在胃癌原发灶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 .2 5 %、86 .2 5 % ,在淋巴结转移灶中分别为 85 .0 0 %、70 .0 0 %。VEGF蛋白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 ,而与肿瘤分化程度无关 ;MMP 2与肿瘤分化、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均有关。结论 VEGF、MMP 2在肿瘤侵袭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可作为胃癌预后判断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GF MMP-2 胃腺癌 肿瘤侵袭 肿瘤转移 相关性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2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人类巨细胞病毒pp65的监测及疗效、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贾晋松 刘东平 +11 位作者 黄晓军 吴彤 刘代红 张耀臣 苏宏 王静波 周葭蕤 刘强 殷宇明 孙瑞娟 段萱 陆道培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749-754,共6页
本研究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受者外周血白细胞巨细胞病毒(CMV)pp65抗原阳性细胞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以104例HSCT受者为研究对象,采集移植前后及恢复期受者的抗凝血标本,用CMVpp65单克隆抗体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MV... 本研究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受者外周血白细胞巨细胞病毒(CMV)pp65抗原阳性细胞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以104例HSCT受者为研究对象,采集移植前后及恢复期受者的抗凝血标本,用CMVpp65单克隆抗体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MV早期抗原,并进行动态观察。结果表明104例HSCT受者中29例移植后检出CMVpp65抗原阳性,检出率27.88%,其中16例为CMV血症,13例为CMV病。29例经抗病毒治疗后25例抗原转为阴性,有效率86.21%,死亡4例,病死率13.79%。CMV感染患者中,受非血缘或单倍体相合异基因HSCT的患者与受同胞全相合异基因HSCT的患者CMV感染率分别为39.29%和14.58%,两者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0-Ⅰ度急性GVHD组CMV感染的发生率为19.44%,而Ⅱ-IV度急性GVHD组为46.88%,两者间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CMV抗原阳性与阴性患者的急性GVHD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外周血白细胞CMVpp65病毒抗原检测可作为造血干细胞移植后CMV病的监测指标,用于指导移植后抗病毒的治疗和疗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巨细胞病毒 PP65抗原 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测定
下载PDF
乳腺癌中BCL-6和ZEB2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7
18
作者 郑丽 赵敏 +4 位作者 昂琳 黄金 王瑾 邹强 吴正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探讨BCL-6和ZEB2在乳腺癌侵袭、转移及预后中的生物学意义。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化SP两步法与原位杂交法检测228例乳腺癌和8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BCL-6、ZEB2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乳腺癌组织中BCL-6、ZEB2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显... 目的探讨BCL-6和ZEB2在乳腺癌侵袭、转移及预后中的生物学意义。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化SP两步法与原位杂交法检测228例乳腺癌和8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BCL-6、ZEB2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乳腺癌组织中BCL-6、ZEB2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织(P<0.05);BCL-6表达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TNM分期及HER-2表达均呈正相关(P<0.05);ZEB2表达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HER-2表达均呈正相关(P<0.05);乳腺癌中BCL-6、ZEB2阳性者总生存期及无复发生存期均显著低于阴性者(P<0.01)。结论 BCL-6、ZEB2与乳腺癌演进过程密切相关,检测BCL-6和ZEB2的表达,有望成为监测与预警乳腺癌侵袭、转移及预后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BCL-6 ZEB2 免疫组织化学 原位杂交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中VEGF-C、VEGF-D、VEGFR-3表达与微淋巴管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17
19
作者 张利斌 王平 +4 位作者 熊健 李永武 毛新 桂龙升 彭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33-937,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D(VEGF-C、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的规律与微淋巴管密度、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及其在NSCLC发生发展、预后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NSCLC患者癌...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D(VEGF-C、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的规律与微淋巴管密度、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及其在NSCLC发生发展、预后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NSCLC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146枚淋巴结及11例正常肺组织中VEGF-C、VEGF-D、VEG-FR-3、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1(LYVE-1)蛋白的表达,并计数微淋巴管数量。结果 VEGF-C、VEGF-D和VEGFR-3蛋白阳性率在NSCLC癌组织中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及癌旁组织(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的淋巴结中VEGF-C、VEGF-D和VEGFR-3蛋白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在TNM分期中,NSCLC癌组织中VEGF-C、VEGF-D和VEGFR-3在Ⅲ期+Ⅳ期的表达明显高于Ⅰ期+Ⅱ期的表达(P<0.05);但在NSCLC癌组织中VEGF-C、VEGF-D和VEGFR-3的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组织类型、分化程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SCLC癌组织与正常肺组织和癌旁组织中微淋巴管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SCLC癌组织中微淋巴管密度在VEGF-C、VEGF-D和VEG-FR-3阳性表达组与阴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SCLC癌组织中微淋巴管密度在有淋巴结转移组与无淋巴结转移组分别为(13.17±0.72)和(9.38±0.93)(P<0.01);NSCLC癌组织中微淋巴管密度Ⅰ期+Ⅱ期与Ⅲ期+Ⅳ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NSCLC癌组织中微淋巴管密度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和分化程度无关。结论 VEGF-C、VEGF-D及其受体VEGFR-3蛋白在NSCLC中的表达显著增加,说明VEGF-C、VEGF-D及其受体VEGFR-3可能成为检测NSCLC转移和评估的重要分子指标;淋巴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标志物LYVE-1可以较严格地区分血管和淋巴管内皮,相对精确地评价肿瘤的脉管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淋巴转移 免疫组织化学 淋巴管密度
下载PDF
E-cadherin,β-catenin,Cyclin D1在胃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渝 柯昌庶 +3 位作者 赵秋 马松林 龚勇 杨芳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03-407,共5页
目的:研究E-cadherin,β-catenin,Cyclin D1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三者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3例胃腺癌组织及18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E-cadherin,β-catenin,Cyclin D1蛋白的表达.结果:正常胃黏膜组... 目的:研究E-cadherin,β-catenin,Cyclin D1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三者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3例胃腺癌组织及18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E-cadherin,β-catenin,Cyclin D1蛋白的表达.结果:正常胃黏膜组织中E-cadherin和β-catenin均呈清晰的棕褐色染色在上皮细胞细胞膜.E-cadherin和β-catenin在胃癌细胞中出现细胞质和/或细胞核异常染色,其异常表达率分别为63.01%(46/73)和56.16%(41/73),且两者的异常表达与胃腺癌的分化程度、TNM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关.胃腺癌中E-cadherin和β-catenin表达密切相关.Cyclin D1在胃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7.12%(49/73),明显高于其在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0%,0/18),且与胃腺癌的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E-cadherin和β-catenin在胃癌中的异常表达与Cyclin D1的过表达呈显著的正相关(r=0.249,r=0.376,P<0.05).结论:胃腺癌中存在E-cadherin和β-catenin基因的失活及蛋白表达下调.E-cadherin和β-catcnin的异常表达可能通过促使或激活Cyclin D1的过表达而参与胃癌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免疫组织化学 E-CADHERIN Β-CATENIN CYCLIN D1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