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5份绿豆种质资源萌发期耐盐碱性综合评价及耐盐碱机制分析
1
作者 郎炳尧 王伟宇 +5 位作者 冯瑞琦 周志衡 陈悦 赵岩林 金峰 杜艳丽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9-79,共11页
为明确绿豆种质萌发期耐盐碱性的评价指标,本试验以35份绿豆种质为材料,于萌发期对其进行40 mmol·L^(-1)盐碱混合溶液(NaCl∶Na_(2)CO_(3)∶Na_(2)SO_(4)∶NaHCO_(3)=1∶1∶9∶9,pH值8.9)胁迫处理,测定其发芽势、发芽率、胚根长度... 为明确绿豆种质萌发期耐盐碱性的评价指标,本试验以35份绿豆种质为材料,于萌发期对其进行40 mmol·L^(-1)盐碱混合溶液(NaCl∶Na_(2)CO_(3)∶Na_(2)SO_(4)∶NaHCO_(3)=1∶1∶9∶9,pH值8.9)胁迫处理,测定其发芽势、发芽率、胚根长度等与萌发相关的14项指标,并进行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聚类分析、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同时测定其抗氧化相关酶活性,进行耐盐碱绿豆资源筛选。结果表明,盐碱胁迫处理下不同绿豆种质材料的萌发相关指标存在差异;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5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83.330%;隶属函数综合评价结果表明,LSS-13和新育1号为参试种质资源中耐盐碱较强种质;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5份绿豆种质可被分为5大类,其中LSS-13、新育1号、黑绿豆(2020)、洮绿8号、赤绿6号和洮绿9号分布在第Ⅰ大类,为强耐盐碱种质;综合主成分和相关性分析结果可知,总鲜重、子叶鲜重、胚根鲜重、胚根干重和胚根长可作为绿豆萌发期耐盐碱性评价及筛选的重要指标。与对照相比,盐碱胁迫处理的绿豆子叶和胚根中的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及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整体呈显著性升高。RAPD分析结果表明,盐碱胁迫能够引起绿豆胚根基因组DNA损伤。本研究结果可为盐碱地区绿豆品种选育及其耐盐碱生理和分子机制解析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豆 萌发期 盐碱胁迫 综合评价 生理响应 核酸损伤修复
下载PDF
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及其与HBV基因型的相关性 被引量:18
2
作者 常彩芳 范敬静 王浩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9期4037-4041,共5页
目的:评价拉米夫定(LAM)联合阿德福韦酯(ADV)治疗LAM耐药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患者的疗效,并研究疗效与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12月LAM耐药慢性乙肝患者101例,均给予LAM+ADV联... 目的:评价拉米夫定(LAM)联合阿德福韦酯(ADV)治疗LAM耐药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患者的疗效,并研究疗效与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12月LAM耐药慢性乙肝患者101例,均给予LAM+ADV联合治疗至少24个月,并行定期门诊或电话随访。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反向点杂交法检测各患者的HBV基因型,采用χ~2检验、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比较随访第6、12、18、24个月时各基因型患者的病毒学应答(HBV-DNA清除率)和生化学应答[丙氨酸转氨酶(ALT)复常率、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血清转化率]情况。结果:无失访病例,随访率为100%。共检出HBV基因型2种,其中B型患者34例(33.7%)、C型患者67例(66.3%)。101例患者在上述各时间点的HBV-DNA清除率分别为34.7%、55.4%、79.2%、93.1%;随访第6个月时,B型患者的HBV-DNA清除率和累积HBV-DNA清除率均显著高于C型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时间点各基因型患者HBV-DNA清除率、累积HBV-DNA清除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01例患者在上述各时间点的ALT复常率分别为40.6%、69.3%、82.2%、84.2%;各时间点各基因型患者ALT复常率、累积ALT复常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01例患者在上述各时间点的HBeAg血清转化率分别为10.9%、19.8%、24.8%、29.7%;各时间点各基因型患者HBeAg血清转化率、累积HBeAg血清转换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M联合ADV对LAM耐药慢性乙肝患者有效,且HBV基因B型患者的病毒学应答要早于C型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拉米夫定 阿德福韦酯 耐药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 病毒学应答 生化学应答
下载PDF
肿瘤型膝关节置换后股骨-假体-胫骨复合体生物力学响应 被引量:5
3
作者 莫富灏 杜敏 +2 位作者 刘傥 王星生 张祥洪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35-239,246,共6页
目的研究肿瘤型铰链式膝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胫骨复合体正常站立状态下的生物力学响应,探讨病人术后发生股骨穿孔的原因,为肿瘤型铰链式人工膝关节假体的优化设计与制造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兼顾CT及三维光学扫描数据建立股骨远端骨肉... 目的研究肿瘤型铰链式膝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胫骨复合体正常站立状态下的生物力学响应,探讨病人术后发生股骨穿孔的原因,为肿瘤型铰链式人工膝关节假体的优化设计与制造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兼顾CT及三维光学扫描数据建立股骨远端骨肉瘤瘤段切除肿瘤膝关节置换后的病人股骨-假体-胫骨有限元模型,并进行相关有效性验证,从而进一步分析人体站立状态下股骨-假体-胫骨复合体的应力分布及应力遮挡现象。结果 (1)在站立加载状态下,相对胫骨,股骨的应力明显更大且集中分布趋势显著,股骨前1/3区域应力较大,呈现应力遮挡效应。(2)由于模型基于临床病人几何及骨质特征建立,股骨应力集中位置与临床中病人股骨穿孔位置接近,表明在施加自身重力状态下可能发生与病人病症一致的股骨损伤行为。结论肿瘤型铰链式膝关节假体植入后,由于假体髓针深入骨髓腔,正常站立状态下亦对骨髓腔产生一定的压力;由此产生的应力遮挡效应以及假体髓针与特定骨髓腔的匹配情况均可能引起股骨应力集中,从而将可能引起股骨开裂,甚至穿破,影响手术质量。建议术前优化假体设计以减轻或避免此类现象,从而减少术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膝关节置换 应力分布 应力遮挡 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响应
下载PDF
舌鳞癌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相关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3
4
作者 李秋梨 陈福进 +7 位作者 曾宗渊 杨安奎 吴秋良 张惠忠 伍国号 许光普 郭朱明 张诠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6-70,共5页
背景与目的:舌鳞癌的某些临床、组织病理学特征与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舌鳞癌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与原发灶临床和病理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988~1996年间在我院治疗、有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的舌鳞癌患者35例;另选... 背景与目的:舌鳞癌的某些临床、组织病理学特征与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舌鳞癌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与原发灶临床和病理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988~1996年间在我院治疗、有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的舌鳞癌患者35例;另选择同期无颈淋巴结转移的舌鳞癌患者35例,在显微镜下测量肿瘤浸润深度、评定组织病理学参数。结果:70例cN0舌鳞癌中,大体形态为浸润加溃疡型、浸润型、溃疡型和外生型4组的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70.37%、41.67%、40.00%和27.27%;T1、T2和T43组分别为44.00%、43.48%和62.64%;肿瘤浸润深度<4mm、4~7.9mm和≥8mm3组的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4.29%、61.54%和88.89%;癌周淋巴细胞反应“+”、“++”和“+++”3组分别为73.68%、58.62%和18.18%;脉管侵犯和无脉管侵犯两组分别为85.71%和46.03%;病理为高、中和低分化3组分别为52.63%、42.31%和66.67%;浸润方式为Ⅰ型、Ⅱ型、Ⅲ型和Ⅳ型4组分别为40.9%、50.0%、52.0%和80.0%。单因素分析显示原发肿瘤的大体形态、肿瘤浸润深度、癌周淋巴细胞反应程度和脉管侵犯等参数与舌鳞癌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分期、病理分化程度和浸润方式等参数与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鳞癌 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 肿瘤浸润 癌周淋巴细胞反应 临床病理
下载PDF
混合菌苗抗小鼠肝癌的初步研究
5
作者 冯学胜 汤钊猷 包卫华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7期405-407,共3页
混合菌苗(MBv)是由化脓性链球菌和沙雷氏菌灭活制备的一种免疫调变剂。研究结果表明:(1)MBV能明显延长腹水型肝癌小鼠的存活期(对照组16.7±1.0d,治疗组:腹腔应用者18.5±1.0d皮下应用者18.... 混合菌苗(MBv)是由化脓性链球菌和沙雷氏菌灭活制备的一种免疫调变剂。研究结果表明:(1)MBV能明显延长腹水型肝癌小鼠的存活期(对照组16.7±1.0d,治疗组:腹腔应用者18.5±1.0d皮下应用者18.8±1.5d,P<0.05)和明显抑制皮下肝癌瘤块的生长(对照组2.310.7g,治疗组:腹腔应用者1.9±0.2g,皮下应用者1;7t0.3g,P<0.01);(2)MBV皮下应用后可明显提高肿瘤单个核细胞的浸润程度(对照组41.5±8.6个/高倍键视野,治疗组:皮下应用者74.3±11。9个/高倍镜视野,P<0.0l),而腹腔应用却无此现象;(3)腹腔应用或皮下应用MBV后,荷瘤小鼠的脾脏均明显增大(对照组0;27±0.05g治疗组:皮下应用者0.37±0.05g,腹腔应用者0.35±0.05g,P<0.05)。上述观察提示,MBV是一种有效的免疫刺激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菌苗 小鼠 抗癌作用 肝肿瘤 药理学
下载PDF
基于平稳非高斯结构响应前四阶矩的首次穿越概率计算 被引量:1
6
作者 张龙文 卢朝辉 赵衍刚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8-135,共8页
发展了一个平稳非高斯结构响应的首次穿越概率解析方法。在该方法中,基于已得到的平稳非高斯结构响应的前四阶矩(均值、标准差、偏度和峰度),分别利用Winterstein(1994)模型与Ding和Chen模型的等效高斯分位数,以及平稳非高斯结构响应的... 发展了一个平稳非高斯结构响应的首次穿越概率解析方法。在该方法中,基于已得到的平稳非高斯结构响应的前四阶矩(均值、标准差、偏度和峰度),分别利用Winterstein(1994)模型与Ding和Chen模型的等效高斯分位数,以及平稳非高斯结构响应的界限水平,将软化与硬化非高斯结构响应映射为标准高斯过程;进而利用考虑初始条件与群超效应的平稳高斯结构响应的Poisson模型来实现平稳非高斯结构响应的首次穿越概率计算。算例对比分析验证了该修正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同时相比蒙特卡洛模拟提高了计算效率,为计算平稳非高斯结构响应的首次穿越概率提供了高效合理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次穿越概率 非高斯结构响应 统计矩 Winterstein(1994)模型 Ding和Chen模型
下载PDF
不同厚度拱肋支护下软弱围岩力学响应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勇 秦卫星 +1 位作者 喻海涛 黄圣平 《吉林水利》 2016年第4期1-4,共4页
喷混凝土拱肋是软弱围岩加固中一种经济有效的支护手段,但其厚度还主要根据经验确定。为了揭示不同厚度拱肋作用下围岩力学响应规律,基于有限差分法对施工期某地下厂房软弱围岩在厚度分别为0.4-0.8m喷混凝土拱肋支护下的变形、应力和屈... 喷混凝土拱肋是软弱围岩加固中一种经济有效的支护手段,但其厚度还主要根据经验确定。为了揭示不同厚度拱肋作用下围岩力学响应规律,基于有限差分法对施工期某地下厂房软弱围岩在厚度分别为0.4-0.8m喷混凝土拱肋支护下的变形、应力和屈服区等分布规律进行了对比仿真模拟。仿真结果表明:拱肋愈厚,围岩变形和塑性屈服区愈小;且拱肋厚度介于0.6-0.7m时,围岩塑性屈服区体积减小最明显,拱顶围岩部位主压应力值最大,此时能充分发挥围岩自承作用。本文的研究成果为合理确定喷混凝土拱肋厚度奠定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混凝土拱肋 拱肋厚度 力学响应 软弱围岩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公正处理医疗纠纷维护医患合法权益 被引量:2
8
作者 邓雨珍 《中国医院》 2005年第9期7-13,共7页
关键词 医疗侵权 医疗纠纷 举证责任 公正处理 合法权益 医疗事故鉴定 医患 维护 民法通则 医疗行为
下载PDF
GT25000燃机试验工艺基架动态特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尤国英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15-216,222,共3页
采用有限元法及子结构技术 ,建立了GT2 5 0 0 0燃气轮机试验工艺基架结构系统的动力学模型 ,详细计算了结构系统的固有特性及动态响应 ,并讨论了阻尼和减振器对振动的影响。结果分析表明 ,工艺基架结构有较好的动态特性 ,其设计是合理的。
关键词 燃机试验 工艺基架 动态特性 燃气轮机 GT25000
下载PDF
蜂窝结构圆柱壳体模态密度 被引量:1
10
作者 姚德源 庞海芍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89年第2期77-81,共5页
本文对蜂窝结构圆柱壳体模态密度进行了理论和试验研究,建立了蜂窝结构圆柱壳体模态密度的计算公式,根据等效圆柱壳概念,该公式可用于计算蜂窝结构圆锥壳体的模态密度,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关键词 蜂窝结构 圆柱壳体 模态密度
下载PDF
上海市2004—2014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抗病毒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傅洁 岳清 +2 位作者 程华 庄鸣华 宁镇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15年第12期732-735,共4页
目的对上海市2004—2014年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评价。方法选择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2004—2014年在上海市接受抗病毒治疗的3 939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 939例研究对象中,男性占90.2%... 目的对上海市2004—2014年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评价。方法选择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2004—2014年在上海市接受抗病毒治疗的3 939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 939例研究对象中,男性占90.2%,平均年龄为(38.4±12.5)岁,抗病毒治疗方案以依非韦伦+齐多夫定+拉米夫定为主(占35.8%)。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平均为(199.2±142.9)个/mm^3,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平均为(457.2±211.9)个/mm^3,平均增长258.0个/mm^3,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女性、治疗时间较长、异性性传播、基线CD_4^+T淋巴细胞计数<350个/mm^3的对象,CD_4^+T淋巴细胞计数在治疗后增长相对较多。3 939例接受抗病毒治疗的病例中,93.5%达到病毒完全抑制。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病毒完全抑制率呈增加趋势。经非条件logistic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治疗时间2年及以上且小于5年组及≥5年组与<2年组分别比较,病毒完全抑制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2004—2014年上海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的抗病毒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病毒学应答 免疫学应答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责任段减压融合治疗腰椎退变侧弯椎管狭窄 被引量:7
12
作者 禹志军 白曼莫 王锋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02-206,共5页
[目的]评价责任节段减压固定融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合并退行性腰椎侧凸(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DLS)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1月~2019年12月手术治疗LSS合并DLS 8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评价责任节段减压固定融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合并退行性腰椎侧凸(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DLS)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1月~2019年12月手术治疗LSS合并DLS 8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6例行责任节段减压固定融合治疗,42例行单纯减压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等差异较小(P>0.05)。所有患者随访22~62个月,平均(43.52±4.41)个月。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的腰痛和腿痛VAS评分,以及OD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末次随访时,减压融合组患者的腰痛和腿痛VAS评分,以及ODI评分均显著低于单纯减压组(P<0.05)。影像方面,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侧凸Cobb角、顶椎侧偏度、冠状面平衡、骨盆倾斜角和矢状面平衡均较术前显著减小,而腰椎前凸角显著增加(P<0.05)。末次随访时,减压融合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单纯减压组(P<0.05)。[结论]责任节段减压融合术具有简便、安全、高效的优势,对于LSS合并DLS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责任节段减压融合治疗 腰椎退变性侧弯 腰椎椎管狭窄症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