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STUDY ON EXPRESSION OF ARmRNA IN HUMEN BPH TISSUE WITH IN SITU RT-PCR
1
作者 邱曙东 霍涌玮 +1 位作者 张秋养 葛玲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CAS 2002年第1期26-29,37,共5页
Objecive To check and compare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human androgen receptor (AR) mRNA in both normal adult prostate (NAP) and benign prostate hyperplasia (BPH) tissues, and to try to find if BPH results from the a... Objecive To check and compare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human androgen receptor (AR) mRNA in both normal adult prostate (NAP) and benign prostate hyperplasia (BPH) tissues, and to try to find if BPH results from the abnormal transcription of ARmRNA in prostate. Methods Expression of the human ARmRNA in 14 paraffin-embedded prostate tissues (4 cases of NAP and 10 cases of BPH) was studied with the direct in situ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ARmRNA products was performed using the image analysis system. Results ①Specific ARmRNA was detected in both NAP and BPH specimens and in both epithelia and interstitial cells. The positive products were relatively densely localized in the cytoplasm of perinuclear zone. ② The intensity of ARmRNA signals in epithelial cells was significantly stronger than that in interstitial cells (P<0.001). However,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RmRNA level between NAP and BPH; ③ The heterogeneity of ARmRNA signal and the androgen-independent cells were observed in prostatic epithelia. Stronger positive signals of ARmRNA were shown in a few basal-cell layer (BCL) cells of BPH tissue, but were not found in that of NAP tissue. Conclusion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 that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ARmRNA expression between NAP and BPH groups in both epithelium and interstitial cells. It may indicate that BPH does not result from the ARmRNA transcription in the prost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drogen receptor benign prostate hyperplasia in situ rt-pcr
下载PDF
适合原位RT-PCR的石蜡切片制作方法 被引量:7
2
作者 刘宏 牛建新 韩晓燕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58-60,共3页
石蜡切片是原位RT-PCR中常用一种生物制片技术,简要阐述原位RT-PCR的原理以及适合于原位RT-PCR的石蜡切片的制作流程,对其易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作了简要的概述。
关键词 石蜡切片 原位rt—PCR
下载PDF
原位RT-PCR检测血管瘤组织Ang2 mRNA及其受体Tie2 mRNA的表达 被引量:2
3
作者 徐泉 孟保英 +3 位作者 党双锁 李鹏 刘宾 段怡涛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979-981,共3页
目的 :探讨Ang2及其受体Tie2与血管瘤发生、发展的关系 .方法 :采用原位RT PCR方法 ,对临床收集的 6 2例手术切除的先天性皮肤血管标本 (其中增生期血管瘤 2 6例 ,消退期血管瘤 2 4例 ,静脉型血管畸形 1 2例 )进行Ang2mRNA ,Tie2mRNA表... 目的 :探讨Ang2及其受体Tie2与血管瘤发生、发展的关系 .方法 :采用原位RT PCR方法 ,对临床收集的 6 2例手术切除的先天性皮肤血管标本 (其中增生期血管瘤 2 6例 ,消退期血管瘤 2 4例 ,静脉型血管畸形 1 2例 )进行Ang2mRNA ,Tie2mRNA表达水平的检测 .结果 :增生期、消退期血管瘤及静脉型血管畸形均有Ang2mRNA ,Tie2mRNA的阳性信号 ,但是三者阳性信号强弱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 ,即静脉型血管畸形Ang2mRNA ,Tie2mRNA的表达较不同生长时期血管瘤低 ,增生期血管瘤二者的表达高于消退期 .结论 :Ang2及其受体Tie2可能与血管瘤及静脉型血管畸形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ANG2 MRNA TIE2 MRNA 原位rt-pcr
下载PDF
梨树组织中的苹果锈果类病毒原位RT-PCR检测 被引量:11
4
作者 赵英 牛建新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8年第4期812-818,共7页
利用自行设计的方法分离提取总RNA,通过一对特异引物,分别扩增出不同梨树品种上苹果锈果类病毒(ASSVd)的特异片段,经由回收、克隆和测序,有10条序列已在GenBank(EU031467-EU031476)登录,利用克隆的ASSVd质粒,通过RT-PCR合成了生物素标记... 利用自行设计的方法分离提取总RNA,通过一对特异引物,分别扩增出不同梨树品种上苹果锈果类病毒(ASSVd)的特异片段,经由回收、克隆和测序,有10条序列已在GenBank(EU031467-EU031476)登录,利用克隆的ASSVd质粒,通过RT-PCR合成了生物素标记的cDNA探针,建立了斑点杂交检测技术。在此基础上以已知带有苹果锈果类病毒的库尔勒香梨和无类病毒梨树叶片为材料,利用DIG标记,研究了梨树类病毒的叶片石蜡切片IS-RT-PCR检测技术。包括SuperScriptⅡ浓度、4种碱基混合物(dNTPs)、RNA酶抑制剂(RNasin)及互补引物浓度对cDNA合成的影响,退火温度、LA Taq DNA聚合酶、Mg2+、引物浓度及循环次数对原位PCR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RNasin的用量大于0.2U/μL时,信号强度随着RNasin量的加大而增强;只有当dNTPs浓度达0.4mmol/L时才能生成一定量的cDNA;SuperScriptⅡ浓度在0.5 ̄1.3U/μL均可进行正常的逆转录,而且在该范围内产物的量随SuperScriptⅡ浓度提高而增多;引物浓度达到0.9μmol/L以上时才能进行有效的逆转录,并且生成的cDNA的量随引物浓度增大而增加。原位扩增ASSVd的cDNA适合退火温度为62℃。循环30 ̄35次可出现较强的蓝色信号,引物浓度在0.8 ̄1.2μmol/L时显色较好;LA Taq酶浓度为0.004U/μL以上,均显示较深的蓝色;Mg2+浓度为1.5mmol/L就可满足原位PCR所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树 苹果锈果类病毒 CDNA探针 原位rt-pcr
下载PDF
用原位RT-PCR对BHK-21细胞中的FMDV检测和定位 被引量:1
5
作者 邵军军 常惠芸 +3 位作者 林彤 丛国正 独军政 谢庆阁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086-1088,共3页
目的为了明确FMDV在BHK-21细胞中的复制和增殖部位,建立原位检测FMDV的方法。方法以地高辛标记的寡核苷酸作为探针,用间接原位RT-PCR技术对实验接种FMDV的BHK-21细胞中的FMDV RNA进行检测和定位。结果在接毒细胞的细胞质中有大量强阳性... 目的为了明确FMDV在BHK-21细胞中的复制和增殖部位,建立原位检测FMDV的方法。方法以地高辛标记的寡核苷酸作为探针,用间接原位RT-PCR技术对实验接种FMDV的BHK-21细胞中的FMDV RNA进行检测和定位。结果在接毒细胞的细胞质中有大量强阳性蓝染颗粒,阴性对照细胞中没有蓝染颗粒出现,也没有明显的背景染色。结论结果表明FMDV RNA在细胞的细胞质中进行复制和增殖,同时也表明原位RT-PCR是检测细胞内病毒的一种敏感、特异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rt-pcr FMDV BHK-21细胞 原位杂交
下载PDF
原位RT-PCR法检测柯萨奇B病毒RNA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凤民 赵德超 +2 位作者 郭淑元 郭彩玲 谷鸿喜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66-168,共3页
目的建立定位检测细胞或组织中柯萨奇B病毒RNA的原位RT-PCR方法(直接法)。方法对柯萨奇B病毒(1~6型)感染HeLa细胞,经核酸酶(DNase和RNase)处理后的病毒感染HeLa细胞以及非感染的HeLa细胞进... 目的建立定位检测细胞或组织中柯萨奇B病毒RNA的原位RT-PCR方法(直接法)。方法对柯萨奇B病毒(1~6型)感染HeLa细胞,经核酸酶(DNase和RNase)处理后的病毒感染HeLa细胞以及非感染的HeLa细胞进行原位RT-PCR检测。结果经扩增后,病毒感染的HeLa细胞呈蓝黑阳性信号;并且这种阳性信号经RNaseA作用而消失,却不受DNase作用的影响;而非感染的HeLa细胞则不着色。结论原位RT-PCR法可特异地检测柯萨奇B病毒感染HeLa细胞中的病毒RNA,是一种特异和敏感的定位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萨奇B病毒 原位rt-pcr HELA细胞 RNA
下载PDF
大白鼠颌下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GnRHR)mRNA的RT-PCR和原位杂交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姚兵 黄威权 +2 位作者 蒲若蕾 张荣庆 王雷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65-367,共3页
本实验采用 RT- PCR法探讨大白鼠颌下腺是否存在 Gn RH受体 m RNA,并用原位杂交法对其细胞定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 RT- PCR可扩增出大白鼠颌下腺 Gn RH受体 m RNA的特异性片段 ,其碱基数与设计的一致。原位杂交发现颌下腺浆液性腺泡... 本实验采用 RT- PCR法探讨大白鼠颌下腺是否存在 Gn RH受体 m RNA,并用原位杂交法对其细胞定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 RT- PCR可扩增出大白鼠颌下腺 Gn RH受体 m RNA的特异性片段 ,其碱基数与设计的一致。原位杂交发现颌下腺浆液性腺泡上皮细胞、颗粒曲管、排泄管及分泌管上皮细胞内有 Gn RH受体 m RNA的杂交信号。信号物质分布于胞质内 ,胞核阴性。上述结果表明大白鼠颌下腺能合成 Gn RH受体 ,颌下腺产生的 Gn RH可作用于颌下腺的靶细胞 ,参与颌下腺生理功能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 GnRH受体mRNA rt-pcr 原位杂交 颌下腺 大白鼠
下载PDF
用原位RT-PCR技术检测大肠癌组织中相关新基因SNC66的表达 被引量:3
8
作者 吴翰桂 郑树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1年第2期168-170,共3页
目的 :探讨在肿瘤组织石蜡切片标本中原位检测内源性基因表达产物的灵敏方法,研究大肠癌相关新基因SNC66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与大肠癌的相关性。方法 :经原位逆转录后进行原位PCR扩增,在扩增过程中掺入地高辛标记的核苷酸(Dig-... 目的 :探讨在肿瘤组织石蜡切片标本中原位检测内源性基因表达产物的灵敏方法,研究大肠癌相关新基因SNC66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与大肠癌的相关性。方法 :经原位逆转录后进行原位PCR扩增,在扩增过程中掺入地高辛标记的核苷酸(Dig-UTP)并加以检测。比较SNC66在大肠粘膜和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25个循环时,37例大肠癌组织标本有10例阴性不表达,27例强阳性表达。10个循环时,则14例呈阴性,18例弱阳性,5例强阳性。配对的37例大肠粘膜标本则都呈强阳性表达。结论 :原位RT -PCR是一种检测内源性基因低拷贝转录产物mRNA的较灵敏的方法。SNC66基因在大肠癌组织中存在明显的表达降低或缺陷,可作为侯选的抑癌基因加以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表达 新基因SNC66 大肠癌 原位rt-pcr
下载PDF
原位RT-PCR法定位检测柯萨奇B病毒RNA
9
作者 郭淑元 郭彩玲 +3 位作者 庄敏 谷鸿喜 张凤民 赵德超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775-776,共2页
目的 用定位检测细胞或组织中柯萨奇B病RNA的原位RT PCR方法 (直接法 )。方法 对柯萨奇B病毒 ( 1~ 6型 )感染HeLa细胞 ,经核酸酶 (DNase和RNase)处理后的病毒感染HeLa细胞以及非感染的HeLa细胞进行RT PCR和原位RT RCR检测。结果 经... 目的 用定位检测细胞或组织中柯萨奇B病RNA的原位RT PCR方法 (直接法 )。方法 对柯萨奇B病毒 ( 1~ 6型 )感染HeLa细胞 ,经核酸酶 (DNase和RNase)处理后的病毒感染HeLa细胞以及非感染的HeLa细胞进行RT PCR和原位RT RCR检测。结果 经原位RT PCR扩增后 ,病毒感染的HeLa细胞呈蓝黑阳性信号 ;并且这种阳性信号经RNaseA作用而消失 ,却不受DNase作用的影响 ;而非感染的HeLa细胞则不着色 ,其显示的结果与RT PCR的结果一致。结论 原位RT PCR法可特异地检测柯萨奇B病毒感染HeLa细胞中的病毒RNA ,是一种特异和敏感的定位检测方法 ,可应用于研究该病毒的持续性感染及其与克山病等相关疾病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萨奇B病毒 原位rt-pcr HELA细胞
下载PDF
In Situ-RT PCR定量检测16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仇bcr/abl融合基因
10
作者 王顺清 毛平 +2 位作者 许艳丽 莫文健 李庆山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34-36,共3页
目的 研究原位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技术(In Situ-RT PCR)在检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bcr/abl融合基因中的应用价值及其意义。方法:用 In Situ-RT PCR方法测定 CML病人bcr/abl融合基... 目的 研究原位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技术(In Situ-RT PCR)在检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bcr/abl融合基因中的应用价值及其意义。方法:用 In Situ-RT PCR方法测定 CML病人bcr/abl融合基因表达量。结果:在不破坏细胞完整性条件下细胞系K562和CML病人检测到bcr/ablRNA的扩增产物,表现为细胞浆内出现蓝紫色颗粒,计算这种阳性细胞的百分率来相对定量地检测CML病人bcr/abl mRNA的表达水平,这种检测技术的敏感性达10-4水平以上。结论:In Situ-RT PCR可以相对定量地检测CML病人bcr/abl mRNA的表达,直观地评价α-干扰素(α-IFN)、骨髓移植(BMT)等治疗CML的疗效,本检测方法敏感性高,又可用做微小残留病(MRD)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 situ-RR PCR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BCR/ABL融合基因
下载PDF
原位RT-PCR检测IgA样新基因SNC66在消化系统肿瘤组织中的表达
11
作者 吴翰桂 《台州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46-49,57,共5页
目的 :探讨原位检测内源性基因表达产物的灵敏方法 ,研究IgA样新基因SNC66在消化系统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在组织切片原位逆转录反应后进行原位PCR扩增 ,在扩增过程中掺入地高辛标记的尿核苷酸 ,再用免疫组... 目的 :探讨原位检测内源性基因表达产物的灵敏方法 ,研究IgA样新基因SNC66在消化系统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在组织切片原位逆转录反应后进行原位PCR扩增 ,在扩增过程中掺入地高辛标记的尿核苷酸 ,再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加以检测。比较SNC66在大肠癌、胃癌、肝癌组织与相应的正常配对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1 0个循环时 ,3 7例大肠癌标本中有 1 4例呈阴性 ,1 8例弱阳性 ,5例强阳性 ;2 0例胃癌标本中有 6例呈阴性 ,9例弱阳性 ,5例强阳性 ;所有肝脏组织和肝癌标本都呈阴性表达。 2 5个循环时 ,大肠癌 1 0例阴性 ,2 7例强阳性 ;胃癌 4例阴性 ,1 6例强阳性 ;所有肝脏组织和肝癌组织标本都呈阳性表达。相应大肠粘膜和胃粘膜标本则无论是 2 5个循环 ,还是 1 0个循环 ,都呈强阳性表达 ,但着色程度前者高于后者。结论 :原位RT-PCR是一种检测内源性基因低拷贝转录产物mRNA的灵敏方法。基因SNC66是一个消化道肿瘤相关性基因 ,在大肠癌和胃癌组织中存在明显的表达降低或缺陷 ,但与肝癌之间不存在相关性。SNC66可作为侯选的消化道肿瘤的抑癌基因加以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敏 结论 方法 情况 过程 目的 产物 存在 内源性
下载PDF
直接原位RT-PCR检测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株雌激素受体亚型表达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开初 廖二元 +1 位作者 罗湘杭 周后德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440-444,共5页
目的观察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株雌激素受体亚型mRNA表达特征。方法用直接原位RTPCR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MG63细胞株在培养第6及第9天ERα、ERβmRNA表达。结果各检测点均见一定量的荧光弥散于细胞内。阳性对照点荧光较其他两点强,阴性... 目的观察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株雌激素受体亚型mRNA表达特征。方法用直接原位RTPCR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MG63细胞株在培养第6及第9天ERα、ERβmRNA表达。结果各检测点均见一定量的荧光弥散于细胞内。阳性对照点荧光较其他两点强,阴性对照点荧光明显减弱,仅见少量背景荧光。ERα的荧光强度强于ERβ。结论(1)MG63细胞株作为成骨细胞模型,存在ERα和ERβ基因的mRNA表达。(2)骨基质成熟早期阶段MG63细胞株的ERα表达比ERβ丰富,这表明两者在功能上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肉瘤 MG-63细胞株 雌激素受体亚型 原位rt-pcr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检测
下载PDF
利用原位RT-PCR技术检测库尔勒香梨中苹果茎沟病毒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翯 牛建新 刘娜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1期26-29,共4页
以已知带有苹果茎沟病毒的香梨的叶片为材料,研究了香梨病毒叶片石蜡切片IS-RT-PCR检测技术。应用了直接原位RT-PCR反应,简化了试验步骤,缩短了试验周期,确定了苹果茎沟病毒在叶片中的分布位置。试验中设置了多种阴性对照,结果表现为:... 以已知带有苹果茎沟病毒的香梨的叶片为材料,研究了香梨病毒叶片石蜡切片IS-RT-PCR检测技术。应用了直接原位RT-PCR反应,简化了试验步骤,缩短了试验周期,确定了苹果茎沟病毒在叶片中的分布位置。试验中设置了多种阴性对照,结果表现为:阴性对照组织中均未显现蓝紫色,而阳性材料组织的一些细胞表现出明显的蓝紫色,说明苹果茎沟病毒在叶片中主要分布于细胞中的栅栏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尔勒香梨 原位逆转录PCR 苹果茎沟病毒
下载PDF
原位RT-PCR法检测柯萨奇B_3病毒感染HeLa细胞中的病毒RNA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德超 关振中 +2 位作者 张凤民 郭彩玲 谷鸿喜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4期241-242,F003,共2页
利用生物素标记的核苷酸直接掺入法,建立了检测柯萨奇B3病毒感染的原位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并对经柯萨奇B3病毒感染的HeLa细胞和未感染的HeLa细胞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病毒感染的HeLa细胞... 利用生物素标记的核苷酸直接掺入法,建立了检测柯萨奇B3病毒感染的原位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并对经柯萨奇B3病毒感染的HeLa细胞和未感染的HeLa细胞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病毒感染的HeLa细胞可见阳性信号,细胞呈蓝紫色,而未感染的HeLa细胞无阳性信号,细胞不着色。说明该技术可应用于柯萨奇B3病毒感染的细胞和组织中的病毒RNA检测,特别是用于病毒感染组织(如心肌炎、心肌病心肌组织)中病毒RNA的定位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萨奇B3病毒 HELA细胞 rt-pcr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百合斑驳病毒在卷丹顶端分生组织中的分布
15
作者 许雪飞 杨盼盼 +4 位作者 张文亮 边光亚 徐雷锋 刘会超 明军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12-220,共9页
【目的】百合斑驳病毒(lily mottle virus,LMoV)是危害重要食药用百合卷丹的主要病毒之一,每年给百合种植业造成数十亿的损失。通过原位杂交技术明确LMoV在卷丹顶端分生组织中的分布,为百合脱毒培养提供支撑。【方法】采用种植于贵州省... 【目的】百合斑驳病毒(lily mottle virus,LMoV)是危害重要食药用百合卷丹的主要病毒之一,每年给百合种植业造成数十亿的损失。通过原位杂交技术明确LMoV在卷丹顶端分生组织中的分布,为百合脱毒培养提供支撑。【方法】采用种植于贵州省清镇市的栽培卷丹作为试验材料,利用RT-PCR并于NCBI网站下载不同地方LMoV分离物构建进化树鉴定卷丹所携带的病毒种类,据检测结果选取LMoV为对象,基于LMoV基因组序列设计并制备RNA荧光探针,开展卷丹茎尖和根尖石蜡切片组织的RNA原位杂交,观察卷丹茎尖和根尖中LMoV的分布。【结果】RT-PCR检测表明卷丹材料侵染了LMoV,构建进化树发现本实验分离物与吉林和辽宁的LMoV分离物关系最近,原位杂交进而表明卷丹茎尖中LMoV杂交信号主要分布在顶端分生组织下方0.15-0.2 mm的组织中,靠近紧挨分生组织叶原基的初生叶基部有较弱的病毒杂交信号,靠近初生叶的成熟叶顶端中病毒荧光信号强烈,感染LMoV的卷丹分生组织中心纵切面无毒区大小为(0.4-0.6)mm×(0.15-0.2)mm;在根尖0.25 mm×0.2 mm分生组织中无杂交信号分布,在皮层细胞中信号最强烈,在根冠和根伸长区信号较弱。【结论】卷丹顶端分生组织及最接近顶端的一个叶原基[大小约(0.4-0.6)mm×0.2 mm]未发现病毒信号,可作为茎尖脱毒的起始材料。根顶端分生组织外侧根冠有较强病毒信号,不适合作为卷丹脱毒培养的外植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丹 百合斑驳病毒 病毒分布 原位杂交 茎尖 根尖 rt-pcr
下载PDF
原位RTPCR测定雄性幼鼠肾上腺中Ⅰ、Ⅲ型17β羟甾脱氢酶的表达
16
作者 祝辉 林敏 +1 位作者 周作民 沙家豪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2-104,共3页
目的 探讨生后 5d小鼠肾上腺X带细胞的功能及其与雄性性分化的关系。 方法 应用原位RT PCR技术分别测定 5d小鼠肾上腺中Ⅰ、Ⅲ两型 17βHSD的表达。  结果 在肾上腺皮、髓质交界的X带细胞中有Ⅰ、Ⅲ两型 17βHSD的表达。 结论 ... 目的 探讨生后 5d小鼠肾上腺X带细胞的功能及其与雄性性分化的关系。 方法 应用原位RT PCR技术分别测定 5d小鼠肾上腺中Ⅰ、Ⅲ两型 17βHSD的表达。  结果 在肾上腺皮、髓质交界的X带细胞中有Ⅰ、Ⅲ两型 17βHSD的表达。 结论 未成年小鼠肾上腺X带细胞能合成雄激素 ,并与睾丸合成的雄激素共同促进雄性性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 17β羟甾脱氢酶 原位rt-pcr
下载PDF
A nuclear localized protein ZCCHC9 is expressed in cerebral cortex and suppresses the MAPK signal pathway 被引量:1
17
作者 Aidong Zhou Jianlin Zhou Liping Yang Mingjun Liu Hong Li Su Xu Mei Han Jian Zhang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467-472,共6页
The CCHC-type zinc finger motif has numerous biological activities (such as DNA binding and RNA binding) and can also mediate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This article gives a primary report about the human ZCCHC9 g... The CCHC-type zinc finger motif has numerous biological activities (such as DNA binding and RNA binding) and can also mediate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This article gives a primary report about the human ZCCHC9 gene. Protein ZCCHC9 contains four CCHC motifs and is highly conserved in humans, mice, and rats. The whole eDNA sequence of the ZCCHC9 gene has been amplified by PCR and a number of plasmids have been constructed for further study. The results show that ZCCHC9 is localized in the nucleus, and especially concentrated in the nueleolus. It is highly expressed in the brain and testicles of the mouse. This has been confirmed by 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 In situ hybridization of the mouse brain indicates that ZCCHC9 is mainly expressed in the cerebral cortex. Reporter gene assay shows that ZCCHC9 suppresses the transcription activities of NF-kappa B and SRE, and may play roles in the Mitogen-Ae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 signaling transduetion pathwa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CCHC9 gene real-time rt-pcr subcellular localization in situ hybridization NF-kappa B SRE
下载PDF
In situ RT-PCR detection of 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etase gene expression in lung during endotoxemia in rabbits
18
作者 万梅 凌亦凌 +3 位作者 丛斌 王俊霞 金磊 韩凤连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12期77-81,共5页
To detect the location of 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etase (iNOS) protein and mRNA in lung during endotoxemia in rabbits Methods Northern blotting was performed before, 1 hour and 5 hours after the intravenous ... To detect the location of 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etase (iNOS) protein and mRNA in lung during endotoxemia in rabbits Methods Northern blotting was performed before, 1 hour and 5 hours after the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of lipopolysaccharide (LPS) in rabbits Immuno^histochemical analysis (IA), in situ hybridization and in situ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in situ RT PCR) were also performed in lung sections Results iNOS mRNA expression was found using Northern blotting in lung 5 hours after LPS injection, while it was not found in control The positive stain was found only in macrophages in lung 5 hours after LPS injection by standard hybridization and IA; while by in situ RT PCR, the amplification products were found in macrophages, airway epithelial cells,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smooth muscle cells and leukocytes, in addition to macrophages distributed abundantly throughout the lung The signal was absent in control or samples Conclusions Using an in situ RT PCR technique, iNOS expression was not only observed in macrophages but also in many other kinds of cells in lung during endotoxemia in rabbits This suggests that in situ RT PCR is much more sensitive than in situ hybridization, and can be used to examine genes with low expres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DOTOXEMIA 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etase gene expression in situ rt PCR
原文传递
大鼠脊髓挫伤后BDNF表达的实验性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刘杨 刘季 +2 位作者 王亚方 任广睦 王英元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大鼠脊髓挫伤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脊髓内的表达变化规律。方法建立大鼠脊髓挫伤模型,以正常脊髓组织为对照,采用RT—PCR和免疫组化SABC法对伤后即刻、1h、3h、6h、12h、1d、3d、5d、7d大鼠脊髓组织中的BDNF和BDNF ... 目的探讨大鼠脊髓挫伤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脊髓内的表达变化规律。方法建立大鼠脊髓挫伤模型,以正常脊髓组织为对照,采用RT—PCR和免疫组化SABC法对伤后即刻、1h、3h、6h、12h、1d、3d、5d、7d大鼠脊髓组织中的BDNF和BDNF mRNA进行检测,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大鼠脊髓组织细胞内有低水平的BDNF mRNA表达和少量BDNF阳性染色细胞,BDNF mRNA和BDNF的积分光密度(IOD)值分别为45.83±3.545、20286.225±2094.955,BDNF阳性细胞数为16.50±3.391;伤后6~12h,BDNF mRNA和BDNF呈升高趋势,5d达高峰,二者的IOD值及阳性细胞数分别为795.83±112.55、54272.143±2704.239和158.17±12.287。伤后7d,BDNF mRNA和BDNF的IOD值及阳性细胞数分别为655.17±80.871、42249.928±809.391和100.17±5.529。各组之间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DNF免疫阳性细胞在损伤早期主要是脊髓神经元和少量星形胶质细胞,后期则以小胶质细胞为主。结论大鼠脊髓挫伤后,脊髓组织细胞中的BDNF及其mRNA增多,并随伤后时间呈现一定规律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脊髓挫伤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 逆转录-pcr(rt—PCR) 免疫组化
下载PDF
大鼠颌下腺黄体生成素及其受体的定位、核心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陈蕾 白宏伟 +3 位作者 孙绪德 尹善德 王蔼明 张荣庆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72-576,共5页
目的探讨大鼠颌下腺组织中是否表达黄体生成素(LH)及其受体(LHR),为进一步研究LH对颌下腺的功能调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和原位杂交方法进行定位研究;应用RT-PCR方法克隆获得LH及LHR基因的cDNA核心序列,并进行序列... 目的探讨大鼠颌下腺组织中是否表达黄体生成素(LH)及其受体(LHR),为进一步研究LH对颌下腺的功能调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和原位杂交方法进行定位研究;应用RT-PCR方法克隆获得LH及LHR基因的cDNA核心序列,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大鼠颌下腺浆液性腺泡上皮细胞呈LH和LHR免疫反应阳性。阳性物质分布于胞浆,胞核呈阴性反应。上述细胞同样含有LH和LHR mRNA杂交信号,信号物质亦分布于胞浆内,胞核呈阴性反应。从大鼠颌下腺组织中扩增的LH及LHR基因的特异性条带经序列分析发现,扩增产物的LH基因序列与文献报道的大鼠腺垂体的完全一致;扩增产物的LHR基因序列与大鼠睾丸组织的完全一致。结论大鼠颌下腺浆液性腺泡上皮细胞既能产生LH,又能表达LHR,提示LH对颌下腺浆液性腺泡上皮细胞的作用可能是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体生成素 黄体生成素受体 颌下腺 免疫组织化学 原位杂交 rt-pcr 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