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b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otal alkaloids from Mahonia bealei in an in situ single-pass intestinal perfusion assay 被引量:6
1
作者 SUN Yu-He HE Xin +6 位作者 YANG Xiao-Lin DONG Cui-Lan ZHANG Chun-Feng SONG Zi-Jing LU Ming-Xing YANG Zhong-Lin LI Ping 《Chinese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7期554-560,共7页
AIM: To investigate the ab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otal alkaloids from Mahoniae Caulis(TAMC) through the administration of monterpene absorption enhancers or protein inhibitors. METHOD: The absorption behavior... AIM: To investigate the ab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otal alkaloids from Mahoniae Caulis(TAMC) through the administration of monterpene absorption enhancers or protein inhibitors. METHOD: The absorption behavior was investigated in an in situ single-pass intestinal perfusion(SPIP) assay in rats. RESULTS: The intestinal absorption of TAMC was much more than that of a single compound or a mixture of compounds(jatrorrhizine, palmatine, and berberine). Promotion of absorption by the bicyclic monoterpenoids(borneol or camphor) was higher than by the monocyclic monoterpenes(menthol or menthone), and promotion by compounds with a hydroxyl group(borneol or menthol) was higher than those with a carbonyl group(camphor or menthone). The apparent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Papp) of TAMC was increased to 1.8-fold by verapamil, while it was reduced to one half by thiamine. The absorption rate constant(Ka) and Papp of TAMC were unchanged by probenecid and pantoprazole. CONCLUSION: The intestinal ab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AMC might be passive transport, and the intestinum tenue was the best absorptive site. In addition, TAMC might be likely a substrate of P-glycoprotein(P-gp) and organic cation transporters(OCT), rather than multidrug resistance protein(MRP) and breast cancer resistance protein(BCRP). Compared with a single compound and a mixture of compounds, TAMC was able to be absorbed in the blood circulation eff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honiae CAULIS Total ALKALOIDS in situ single-pass inTESTinAL perfusion Absorption ENHANCERS Protein inhibitors
原文传递
运用单向灌流模型研究莪术油中三成分对大鼠在体肠的吸收 被引量:31
2
作者 游剑 李青坡 +1 位作者 于英伟 崔福德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849-853,共5页
目的 研究莪术油中三成分对大鼠在体肠的吸收情况。方法 运用单向灌流模型并采用HPLC法(配备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同时测定莪术油中三成分在灌流液中的浓度。结果 灌流液中莪术油浓度为0.4,0.8和1.2mg·mL-1时,莪术醇、莪术二酮和吉玛... 目的 研究莪术油中三成分对大鼠在体肠的吸收情况。方法 运用单向灌流模型并采用HPLC法(配备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同时测定莪术油中三成分在灌流液中的浓度。结果 灌流液中莪术油浓度为0.4,0.8和1.2mg·mL-1时,莪术醇、莪术二酮和吉玛酮表观吸收系数均较低,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肠段的表观吸收系数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吉玛酮和莪术二酮二者在体肠吸收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均高于莪术醇,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灌流液中莪术油在0.4—1.2 mg·mL-1时,三成分的吸收无自身浓度抑制作用,在肠黏膜的转运均为被动扩散过程,且三成分无特殊的吸收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莪术油 在体肠单向灌流模型 HPLC 吸收
下载PDF
对大鼠在体肠单向灌流技术中重量法的评价 被引量:90
3
作者 聂淑芳 潘卫三 +2 位作者 杨星钢 刘宏飞 刘志东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176-1179,共4页
目的:评价重量法在大鼠在体肠单向灌流技术中的应用。方法:以长春西汀为模型药物,采用大鼠在体肠单向灌流技术,对重量法和酚红法计算的净水流量值(NWF)、药物吸收速率常数(Ka)和药物表观吸收系数(Papp)进行比较,并对重量法中收集液在密... 目的:评价重量法在大鼠在体肠单向灌流技术中的应用。方法:以长春西汀为模型药物,采用大鼠在体肠单向灌流技术,对重量法和酚红法计算的净水流量值(NWF)、药物吸收速率常数(Ka)和药物表观吸收系数(Papp)进行比较,并对重量法中收集液在密度修正前后的NWF和Papp值进行比较。结果:重量法计算所得的NWF值显著高于酚红法(P<0.05),前者计算所得的Ka和Papp值略高于后者(P>0.05);重量法能显著减少实验误差;对收集液密度进行修正可以进一步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结论:重量法可以作为大鼠单向灌流在体肠吸收实验中校正灌流液体积的有效方法,它避免了加入“标示物”给实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在体肠单向灌流技术 重量法 净水流量 吸收 渗透 长春西汀
下载PDF
桂枝茯苓胶囊中有效成分的大鼠在体肠吸收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廖正根 平其能 +1 位作者 萧伟 梁新丽 《中国天然药物》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5期303-307,共5页
目的:研究桂枝茯苓胶囊中苦杏仁苷、芍药苷、丹皮酚等主要的3种成分在大鼠的肠吸收性质,了解中药组方对吸收的作用.方法:运用单向灌流模型并采用HPLC法分别测定桂枝茯苓胶囊内容物的灌流液以及直接溶解有这3种成分的灌流液在肠灌流过程... 目的:研究桂枝茯苓胶囊中苦杏仁苷、芍药苷、丹皮酚等主要的3种成分在大鼠的肠吸收性质,了解中药组方对吸收的作用.方法:运用单向灌流模型并采用HPLC法分别测定桂枝茯苓胶囊内容物的灌流液以及直接溶解有这3种成分的灌流液在肠灌流过程中的浓度变化.结果:苦杏仁苷、芍药苷、丹皮酚分别在19.2~304.8、 18.4~329.5、 7.8~125 μg/mL浓度范围内,吸收量与浓度呈线性关系,无高浓度饱和现象,Ka、Kapp值基本保持不变;除丹皮酚外,在pH 5.0至pH 7.4范围内苦杏仁苷、芍药苷的吸收不受pH影响;3成分在各肠段的Ka、Kapp均无明显差异;仅含有上述3成分中一种成分的各个提取物的苦杏仁苷、芍药苷的Ka、Kapp值显著小于由配方药材提取得到的胶囊内容物的相应成分的Ka、Kapp值.结论:桂枝茯苓胶囊中3种有效成分在大鼠小肠主要以被动扩散方式吸收,且3成分无特殊的吸收窗;桂枝茯苓胶囊组方配伍显著增加苦杏仁苷、芍药苷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茯苓胶囊 吸收 在体肠单向灌流模型 HPLC
下载PDF
大鼠肠道对左旋延胡索乙素及其消旋体的吸收差异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吴佩盛 黄善定 +2 位作者 叶亚菊 孙思源 蒋惠娣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34-537,共4页
考察延胡索乙素(THP)的吸收机制,并研究其消旋体与左旋延胡索乙素(l-THP)在大鼠肠道的吸收差异。应用单向灌流模型,采用HPLC法测定THP及l-THP在灌流液中的浓度变化。灌流液中THP质量浓度为8,16,32μg.mL-1时,THP吸收速率常数和有效吸收... 考察延胡索乙素(THP)的吸收机制,并研究其消旋体与左旋延胡索乙素(l-THP)在大鼠肠道的吸收差异。应用单向灌流模型,采用HPLC法测定THP及l-THP在灌流液中的浓度变化。灌流液中THP质量浓度为8,16,32μg.mL-1时,THP吸收速率常数和有效吸收系数均无统计差异(P>0.05),各肠段的吸收速率常数和有效吸收系数也无统计差异(P>0.05);l-THP和THP在大鼠肠道吸收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肠道灌流液中加入P-糖蛋白(P-gp)抑制剂维拉帕米后,THP吸收显著增加,而l-THP吸收几乎不变。THP在肠黏膜的转运为被动扩散过程,无特殊吸收窗口;THP消旋体与l-THP的吸收差异可能与P-gp与右旋THP的选择性结合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胡索乙素 左旋延胡索乙素 在体肠单向灌流模型 吸收
下载PDF
酚红法和改良重量法分别研究葛根素的大鼠在体肠吸收机制 被引量:25
6
作者 黄嗣航 龙晓英 +3 位作者 袁飞 陈莉 蔡宝玲 邱慧琳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603-607,共5页
目的通过在体单向肠灌流法研究葛根素的肠吸收机制,比较酚红法与改良重量法在研究葛根素吸收机制上的适用性。方法采用酚红法、改良重量法校正灌流液体积,并用HPLC法对灌流前后葛根素的含量进行测定,研究不同质量浓度(100、200和400μg.... 目的通过在体单向肠灌流法研究葛根素的肠吸收机制,比较酚红法与改良重量法在研究葛根素吸收机制上的适用性。方法采用酚红法、改良重量法校正灌流液体积,并用HPLC法对灌流前后葛根素的含量进行测定,研究不同质量浓度(100、200和400μg.mL-1)的葛根素在大鼠不同肠段的吸收情况。结果酚红法测得的葛根素的吸收参数基本为负值,其结果不符合常理。改良重量法测得葛根素在各肠段均有吸收,但各肠段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存在明显吸收窗;葛根素浓度升高,肠吸收有所增加,且不存在饱和现象。结论改良重量法相对酚红法更适用于葛根素的在体肠吸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在体单向肠灌流法 吸收机制 重量法 酚红法
下载PDF
长春西汀的大鼠在体肠吸收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聂淑芳 潘卫三 +1 位作者 李伟 杜玍妮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25-628,共4页
采用单向灌流技术考察长春西汀的大鼠在体肠吸收性质。结果表明,灌流速度对药物吸收速率常数(Ka)和表观吸收系数(Papp)有极显著影响(P<0.01);药物浓度对Ka和Papp无显著影响(P>0.05);药物在全肠道吸收较好,吸收窗主要在小肠,且小... 采用单向灌流技术考察长春西汀的大鼠在体肠吸收性质。结果表明,灌流速度对药物吸收速率常数(Ka)和表观吸收系数(Papp)有极显著影响(P<0.01);药物浓度对Ka和Papp无显著影响(P>0.05);药物在全肠道吸收较好,吸收窗主要在小肠,且小肠内无明显的特定吸收部位;羟丙基-β-环糊精在1%~4%范围内对药物的肠吸收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向灌流法 长春西汀 在体肠吸收性质
下载PDF
淫羊藿黄酮类化合物的大鼠在体肠吸收研究 被引量:39
8
作者 赵艳红 贾晓斌 +2 位作者 陈彦 范晨怡 Ming Hu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88-191,共4页
目的研究淫羊藿中黄酮类化合物在大鼠各肠段的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大鼠在体肠灌流模型对淫羊藿苷和淫羊藿总黄酮在大鼠各肠段的吸收特性进行研究。结果淫羊藿苷在大鼠各肠段的渗透系数按空肠、十二指肠、回肠、结肠顺序依次分别为(... 目的研究淫羊藿中黄酮类化合物在大鼠各肠段的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大鼠在体肠灌流模型对淫羊藿苷和淫羊藿总黄酮在大鼠各肠段的吸收特性进行研究。结果淫羊藿苷在大鼠各肠段的渗透系数按空肠、十二指肠、回肠、结肠顺序依次分别为(5.25±0.17),(4.27±0.28),(1.99±0.09),(0.80±0.03);淫羊藿总黄酮中淫羊藿苷在大鼠各肠段的渗透系数按空肠、十二指肠、回肠、结肠顺序依次分别为(3.65±0.18),(4.68±0.17),(1.64±0.08),(0.58±0.26)。结论淫羊藿总黄酮中有多种成分在大鼠肠段会发生代谢转化,其中淫羊藿苷经过大鼠肠段后代谢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苷 淫羊藿总黄酮 吸收动力学 在体肠灌流模型
下载PDF
单向灌流法研究磷酸川芎嗪的大鼠在体肠吸收 被引量:16
9
作者 吴迪 张岩 +1 位作者 姚慧敏 李三鸣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695-698,共4页
目的研究磷酸川芎嗪的大鼠在体肠吸收性质。方法运用单向灌流模型、采用HPLC法对药物的质量浓度进行检测,分别研究灌流速度、药物质量浓度、pH值以及吸收部位对磷酸川芎嗪吸收的影响。结果灌流速度和pH值对磷酸川芎嗪的吸收速率常数(ka... 目的研究磷酸川芎嗪的大鼠在体肠吸收性质。方法运用单向灌流模型、采用HPLC法对药物的质量浓度进行检测,分别研究灌流速度、药物质量浓度、pH值以及吸收部位对磷酸川芎嗪吸收的影响。结果灌流速度和pH值对磷酸川芎嗪的吸收速率常数(ka)和表观吸收系数(Papp)有显著性影响;药物质量浓度对ka和Papp无显著性影响;小肠各段间药物吸收的ka和Papp无显著性差异,但与回肠段相比吸收明显增大。结论磷酸川芎嗪的吸收速率不受药物质量浓度的影响,而与灌流速度、灌流液的pH值和肠段部位有关。药物在全肠道吸收较好,吸收窗主要在小肠,且小肠内无明显的特定吸收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体肠吸收 磷酸川芎嗪 单向灌流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苦参碱大鼠肠吸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马小花 魏玉辉 +1 位作者 王丹 武新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695-1699,共5页
目的对苦参碱大鼠肠吸收进行考察并探讨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和有机阳离子转运蛋白(OCTs)在其吸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结合HPLC法,考察苦参碱在不同肠段的吸收状况及不同浓度苦参碱的肠吸收情况,同时采用P-gp... 目的对苦参碱大鼠肠吸收进行考察并探讨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和有机阳离子转运蛋白(OCTs)在其吸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结合HPLC法,考察苦参碱在不同肠段的吸收状况及不同浓度苦参碱的肠吸收情况,同时采用P-gp和OCTs抑制剂对两种转运蛋白抑制后,考察大鼠空肠对苦参碱吸收的影响,从而初步探讨P-gp和OCTs对苦参碱肠吸收的影响。结果苦参碱(400μg/mL)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的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0.25×10-2、0.80×10-2、0.40×10-2、0.35×10-2/min;不同质量浓度苦参碱(100、200、400μg/mL)的吸收速率常数(Ka)分别为:0.79×10-2、0.81×10-2、0.80×10-2/min。在维拉帕米、西咪替丁存在下,苦参碱(400μg/mL)的表观吸收系数(Papp)值分别为0.86×10-3、0.80×10-3/min。结论苦参碱在各肠段都有吸收,其中在空肠吸收最好,其吸收机制可能为被动吸收,苦参碱可能不是P-gp和OCTs的底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 肠吸收动力学 大鼠
下载PDF
三种研究药物肠道吸收机制的方法 被引量:10
11
作者 沈芸 徐蓓蕾 +1 位作者 杨新宇 季宇彬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1期11-13,17,共4页
对于口服类药物,肠吸收是决定其生物利用度的关键环节,通过研究药物在肠道内的吸收程度和吸收机制可以有效地提高药物在体内的吸收,研究方法主要分为体内法、在体法和体外法.分析了近几年对肠吸收实验方法研究的文献,着重介绍外翻肠囊... 对于口服类药物,肠吸收是决定其生物利用度的关键环节,通过研究药物在肠道内的吸收程度和吸收机制可以有效地提高药物在体内的吸收,研究方法主要分为体内法、在体法和体外法.分析了近几年对肠吸收实验方法研究的文献,着重介绍外翻肠囊法、在体肠单向灌流法、Caco-2细胞模型法的研究进展,就其各自特点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吸收 外翻肠囊法 在体肠单向灌流法 Caco-2细胞模型法
下载PDF
盐酸青藤碱大鼠肠吸收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张丽锋 王锐利 张淑秋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1556-1557,1586,共3页
目的研究盐酸青藤碱在大鼠不同肠段的吸收特性,为其剂型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酚红为标示物,采用在体单灌流法进行肠吸收实验研究,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灌流液中盐酸青藤碱和酚红的浓度,计算吸收性能参数。结果盐酸青藤碱在十二指肠、... 目的研究盐酸青藤碱在大鼠不同肠段的吸收特性,为其剂型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酚红为标示物,采用在体单灌流法进行肠吸收实验研究,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灌流液中盐酸青藤碱和酚红的浓度,计算吸收性能参数。结果盐酸青藤碱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的有效渗透系数(Peff)分别为0.65±0.15,0.54±0.26,0.45±0.14,0.28±0.12(×10-4cm.s-1),表明该药在大鼠各肠段均有较好的吸收。结论盐酸青藤碱适于制成日服1次的缓控释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青藤碱 在体单灌流模型 吸收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独活有效成分大鼠在体单向灌流肠吸收 被引量:49
13
作者 吴雅娜 栾立标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2-107,共6页
为了考察独活提取物中二氢欧山芹醇乙酸酯、蛇床子素、二氢欧山芹醇当归酸酯等3种主要有效成分在大鼠的肠吸收性质,了解中药提纯后对大鼠肠吸收的影响,本文运用单向灌流模型并采用HPLC法测定独活提取物Ⅰ(总香豆素含量〈10%)灌流液... 为了考察独活提取物中二氢欧山芹醇乙酸酯、蛇床子素、二氢欧山芹醇当归酸酯等3种主要有效成分在大鼠的肠吸收性质,了解中药提纯后对大鼠肠吸收的影响,本文运用单向灌流模型并采用HPLC法测定独活提取物Ⅰ(总香豆素含量〈10%)灌流液中3种成分在体肠灌流的浓度变化,并与独活提取物Ⅱ(总香豆素含量≥60%)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二氢欧山芹醇乙酸酯、蛇床子素及二氢欧山芹醇当归酸酯的质量浓度分别为62~555μg·mL^-1、101~887μg·mL^-1和19~186μg·mL^-1,吸收量与浓度呈线性关系,无高浓度饱和现象,吸收速率常数(Ka)、吸收渗透系数(Papp)值基本保持不变。3种成分在大鼠小肠主要以被动扩散方式吸收;在各肠段均有吸收,其中结肠吸收最好,各肠段的Ka、Papp是结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且结肠的Ka、Papp值显著大于其他肠段;独活提取物Ⅱ中3种成分的Ka、Papp值显著小于独活提取物Ⅰ中相应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活 吸收 在体肠单向灌流模型 HPLC
下载PDF
山楂叶总黄酮的在体肠吸收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许英爱 范国荣 +1 位作者 高申 洪战英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745-1748,共4页
目的:研究山楂叶总黄酮中牡荆素鼠李糖苷的肠吸收机制。方法:运用大鼠在体肠单向灌流模型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灌流液中山楂叶总黄酮中的牡荆素鼠李糖苷浓度,计算其有效渗透系数。结果:牡荆素鼠李糖苷在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 目的:研究山楂叶总黄酮中牡荆素鼠李糖苷的肠吸收机制。方法:运用大鼠在体肠单向灌流模型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灌流液中山楂叶总黄酮中的牡荆素鼠李糖苷浓度,计算其有效渗透系数。结果:牡荆素鼠李糖苷在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的有效渗透系数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山楂叶总黄酮的浓度为0.05~0.5mg/mL时,牡荆素鼠李糖苷的有效渗透系数均大于0.2×10-4cm/s,并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加入P-糖蛋白抑制剂维拉帕米和地高辛后,都能显著提高牡荆素鼠李糖苷的有效渗透系数。结论:山楂叶总黄酮中的牡荆素鼠李糖苷属于高渗透性药物,其在大鼠小肠的转运机制为被动扩散,无特殊的吸收窗,P-糖蛋白介导了牡荆素鼠李糖苷的小肠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叶总黄酮 牡荆素鼠李糖苷 肠吸收 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 P-糖蛋白
下载PDF
生姜对小柴胡汤中柴胡皂苷a和黄芩苷肠道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蒋苏贞 黄小兵 +4 位作者 吴海秀 陈春丽 向云亚 邱锦涛 丘志坚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14-718,共5页
目的研究配伍生姜对小柴胡汤中柴胡皂苷a和黄芩苷在大鼠肠道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用质量法校正灌流液体积,通过HPLC法测定柴胡皂苷a和黄芩苷的含有量,考察配伍生姜对柴胡皂苷a和黄芩苷在肠道吸收的影响。结果配伍生... 目的研究配伍生姜对小柴胡汤中柴胡皂苷a和黄芩苷在大鼠肠道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用质量法校正灌流液体积,通过HPLC法测定柴胡皂苷a和黄芩苷的含有量,考察配伍生姜对柴胡皂苷a和黄芩苷在肠道吸收的影响。结果配伍生姜的小柴胡汤中柴胡皂苷a和黄芩苷的吸收速率常数和表观吸收系数均高于不配伍生姜组,且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生姜可促进小柴胡汤中柴胡皂苷a和黄芩苷在肠道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小柴胡汤 在体单向肠灌流 吸收
下载PDF
建立大鼠原位肠-肝灌流模型评价绿原酸的代谢 被引量:18
16
作者 王素军 张志伟 +3 位作者 赵艳红 张振清 谢海棠 阮金秀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6年第12期1340-1344,共5页
目的:建立大鼠原位肠-肝灌流模型,运用该模型研究绿原酸在大鼠肠、肝中的代谢转化。方法: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法测定大鼠原位肠-肝灌流模型灌流液中绿原酸及其代谢产物咖啡酸、阿魏酸和马尿酸。结果:绿原酸十二指肠给药后,灌... 目的:建立大鼠原位肠-肝灌流模型,运用该模型研究绿原酸在大鼠肠、肝中的代谢转化。方法: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法测定大鼠原位肠-肝灌流模型灌流液中绿原酸及其代谢产物咖啡酸、阿魏酸和马尿酸。结果:绿原酸十二指肠给药后,灌流液中主要活性代谢产物为阿魏酸,同时在灌流液中也检测到少量活性代谢产物咖啡酸和大量代谢终产物马尿酸。结论:大鼠原位肠-肝灌流模型适用于绿原酸生物转化和代谢动力学的研究;绿原酸在肠中存在广泛的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原位肠-肝灌流模型 绿原酸 咖啡酸 阿魏酸 马尿酸 代谢
下载PDF
地西泮的大鼠在体肠吸收机理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朱玲玲 李娟 王广基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07-511,共5页
目的:研究地西泮的在体肠吸收机理。方法:通过大鼠在体肠灌流和单向灌流模型,采用反相高效液相法测定药物浓度和油水分配系数,研究3种吸收促进剂Labrasol、Tween-80和十二烷基硫酸钠对地西泮肠吸收和转运的影响。结果:地西泮肠吸收速率... 目的:研究地西泮的在体肠吸收机理。方法:通过大鼠在体肠灌流和单向灌流模型,采用反相高效液相法测定药物浓度和油水分配系数,研究3种吸收促进剂Labrasol、Tween-80和十二烷基硫酸钠对地西泮肠吸收和转运的影响。结果:地西泮肠吸收速率与灌流液的pH值和肠段部位有关,地西泮为全肠段吸收,其中十二指肠和空肠的吸收速率较大,分别为(0.186±0.006)h-1和(0.170±0.011)h-1;回肠和结肠段吸收速率依次减小,分别为(0.086±0.023)h-1和(0.059±0.012)h-1。Labrasol和Tween-80可明显增加地西泮在小肠段的吸收速率。结论:地西泮的肠吸收机理为被动扩散,其吸收动力学符合一级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西泮 在体肠灌流 单向灌流法 吸收促进剂 吸收动力学 油水分配系数
下载PDF
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大鼠在体肠吸收动力学的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赵晓莉 潘鹏 +1 位作者 周乐 狄留庆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52-554,共3页
目的研究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肠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以酚红为标示物,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实验,以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测定灌流液中药物的含量,研究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在大鼠不同肠段吸收特性,并考察不同药物浓度对大鼠肠吸收的影... 目的研究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肠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以酚红为标示物,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实验,以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测定灌流液中药物的含量,研究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在大鼠不同肠段吸收特性,并考察不同药物浓度对大鼠肠吸收的影响。结果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在十二指肠段的吸收明显高于其他肠段,增加药物浓度,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在十二指肠的吸收速率常数基本保持不变。结论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在整个肠段都有不同程度的吸收,且在十二指肠的吸收速率最快,其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 单向肠灌流 肠吸收动力学
下载PDF
茶枝柑皮提取物中川陈皮素和橘皮素的大鼠肠吸收特性 被引量:6
19
作者 源瀚祺 黄庆华 +2 位作者 张小英 周子雄 游明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263-267,共5页
目的:研究茶枝柑皮提取物中多甲氧基黄酮类成分川陈皮素和橘皮素在大鼠的肠吸收特性。方法:采用大鼠单向肠灌流模型,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灌流前后经处理的灌流液中川陈皮素和橘皮素的含量变化,计算其肠吸收速率常数Ka和表观吸收... 目的:研究茶枝柑皮提取物中多甲氧基黄酮类成分川陈皮素和橘皮素在大鼠的肠吸收特性。方法:采用大鼠单向肠灌流模型,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灌流前后经处理的灌流液中川陈皮素和橘皮素的含量变化,计算其肠吸收速率常数Ka和表观吸收系数Kapp,分析茶枝柑皮提取物在大鼠肠吸收的特征。结果:川陈皮素和橘皮素在各肠段吸收有显著差异,同种成分不同肠段间吸收无显著差异,质量浓度和pH值对吸收情况无显著影响。结论:茶枝柑皮提取物中川陈皮素和橘皮素在大鼠各肠段吸收良好,在空肠段吸收最好,其吸收呈简单的被动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枝柑皮 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 川陈皮素 橘皮素
下载PDF
远志水解产物的大鼠肠吸收特性和机制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黄立华 王建 +3 位作者 张璐 罗世兰 陈畅 杜娟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56-561,共6页
目的:研究远志水解产物苷类和酮类成分在大鼠不同肠段的吸收特性及其机制,并考察P-糖蛋白(Pgp)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RP2)对细叶远志皂苷(TF)和远志酮Ⅲ(PT)肠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用重量法校正灌流液体积,通过HPLC... 目的:研究远志水解产物苷类和酮类成分在大鼠不同肠段的吸收特性及其机制,并考察P-糖蛋白(Pgp)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RP2)对细叶远志皂苷(TF)和远志酮Ⅲ(PT)肠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用重量法校正灌流液体积,通过HPLC-DAD法测定肠灌流液中TF和PT的质量浓度,并考察吸收部位、助溶剂及抑制剂对受试药物吸收的影响。计算TF和PT的吸收速率常数(Ka)和表观吸收系数(Papp)。结果:当吐温-80作溶剂时,TF在结肠的Ka、Papp值均显著高于其他肠段(P<0.05或P<0.01);PT的Ka呈结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趋势,但各肠段无显著性差异(P>0.05)。当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作溶剂时,仅结肠TF的Papp值显著高于十二指肠段(P<0.05)。以SDS作助溶剂,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加入P-gp抑制剂盐酸维拉帕米(VH)0.1 mmol/L能显著增加TF的Ka值(P<0.05);VH各浓度均能显著增加PT的Ka值(P<0.05,P<0.01)。加入MRP2抑制剂吲哚美辛(IT)0.02、0.04 mmol/L能显著增加TF的Papp值(P<0.05,P<0.01);IT 0.04、0.08 mmol/L能显著增大PT的Ka值(P<0.05,P<0.01)。结论:远志水解产物TF主要在结肠吸收,而PT则主要在十二指肠吸收。TF的肠吸收受P-gp外排影响,但不受MRP2外排影响,TF可能是P-gp的底物。PT的肠吸收均受P-gp与MRP2外排影响,PT可能是P-gp和MRP2的底物。若含细叶远志皂苷和远志酮Ⅲ类制剂与P-gp和/或MRP2抑制剂联用,可能会促进其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 细叶远志皂苷 远志酮Ⅲ P-糖蛋白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