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佛教中国化视角下的《八十四大成就者传》对藏传佛教密宗规范化产生的意义
1
作者 吉美 卓玛才让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藏文版)》 CSSCI 2024年第1期119-133,共15页
文章从佛教中国化和中印文明对话的视角,将《那塘版丹珠尔》所收《八十四大成就者传》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以下八个方面论证了该经典文献对藏传佛教密宗规范化带来的作用及密宗在“佛教中国化”过程中产生的重要意义。一、公元7世纪中期... 文章从佛教中国化和中印文明对话的视角,将《那塘版丹珠尔》所收《八十四大成就者传》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以下八个方面论证了该经典文献对藏传佛教密宗规范化带来的作用及密宗在“佛教中国化”过程中产生的重要意义。一、公元7世纪中期至12世纪末在印度帕拉王朝扶持下的佛教密宗之发展路径。二、帕拉王朝统治印度的400年间为何能出现众多大成就者之原因。三、在佛教密宗发展方面,印度八十四大成就者建立的丰功伟绩。四、八十四大成就者各种各样、内容不一的法脉和道统,在我国涉藏地区生根发芽,“终成正果”之历史过程。五、以上述为契机,在涉藏地区形成不同流派之境况。六、该传记创作时或藏译时的印度与涉藏地区的社会现状。七、该传记创作或藏译的目的。八、该传记自藏传佛教后弘期以来,为涉藏地区传播清廉和廉洁的密宗之见、行、修起到的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唐版丹珠尔》 《八十四大成就者传》 佛教中国化 中印文明对话
下载PDF
中印比较视野中的印度文化 被引量:9
2
作者 姜玉洪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5-20,共6页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外在标识,更是一个民族精神的灵魂。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两个文化体系,中国和印度虽处在相近的地理位置,具有相似的社会结构,但两种文化却不尽相同。比较中印思维方式上的“天人合一”与“梵我同一”,精神追求上的“伦...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外在标识,更是一个民族精神的灵魂。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两个文化体系,中国和印度虽处在相近的地理位置,具有相似的社会结构,但两种文化却不尽相同。比较中印思维方式上的“天人合一”与“梵我同一”,精神追求上的“伦理道德”与“宗教解脱”,民族心理上的“凝聚同化”与“宽容包容”,我们发现,印度文化是具有极大包容性、强烈宗教性、深刻内省性特质的宗教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 印度文化 宗教
下载PDF
印度美学思想的总体特征 被引量:3
3
作者 邱紫华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4-7,共4页
本文从四个方面总结了印度美学的基本特征:印度美学与宗教有着紧密联系;印度美学既是现实的又是超验的、既是崇灵的又是崇肉的,具有灵肉对立统一的双重性;印度美学的目标指向终极的和谐;印度审美思维同原始思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这... 本文从四个方面总结了印度美学的基本特征:印度美学与宗教有着紧密联系;印度美学既是现实的又是超验的、既是崇灵的又是崇肉的,具有灵肉对立统一的双重性;印度美学的目标指向终极的和谐;印度审美思维同原始思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这几个特征的综合作用决定了印度美学的独特的审美观念和艺术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美学 宗教 灵与肉 和谐 原始思维
下载PDF
印度古代宗教哲学中的伦理观念 被引量:4
4
作者 姚卫群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81-87,共7页
印度古代的宗教伦理是东方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印度思想史上的主要宗教哲学派别婆罗门教、佛教、耆那教、顺世论等都提出了伦理思想方面的明确观念。在这些观念中,禁欲和出世等内容占有相当比重,但与这些伦理观念不同的观念也在印度... 印度古代的宗教伦理是东方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印度思想史上的主要宗教哲学派别婆罗门教、佛教、耆那教、顺世论等都提出了伦理思想方面的明确观念。在这些观念中,禁欲和出世等内容占有相当比重,但与这些伦理观念不同的观念也在印度历史上起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哲学 印度宗教 伦理
下载PDF
印度民间的杜尔迦崇拜 被引量:2
5
作者 李珉 《南亚研究季刊》 2006年第3期112-116,共5页
印度的女神崇拜至今十分普遍,这种崇拜对印度人的思想和社会有很大的影响,本文试图对印度教的一位主要女神杜尔迦进行分析,并揭示杜尔迦崇拜的象征意义及其对社会的作用,进而有助于对印度的宗教文化有某方面更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 印度教 杜尔迦崇拜 女神 性力
下载PDF
国族构建与宗教的现代化 被引量:1
6
作者 游斌 范彼德 《民族论坛》 2011年第11X期5-9,共5页
本文是两位作者就中国宗教的比较研究从宗教多样性的研究、国族化与重新发现"宗教"、中国宗教与印度宗教的比较研究、中国宗教的特殊性、和谐宗教与文化多样性等角度进行的对话。
关键词 宗教比较研究 族群 文化多样性 印度宗教
下载PDF
透过宝莱坞电影解析印度历史文化 被引量:4
7
作者 白阁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71-73,共3页
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影生产国,近年来,宝莱坞所产的电影在全球范围内反响强烈。透过宝莱坞电影,可以看到印度所具有的历史悠久、民族特色浓重,语言众多、民族多样,宗教色彩浓重和种姓制度突出等极具特色的历史文化。
关键词 宝莱坞 印度电影 历史文化 宗教 种姓
下载PDF
试论印度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2
8
作者 陶晓辉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32-36,共5页
印度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是具有高度的精神化和宗教化,主张人与自然万物的和谐与统一。本文认为,印度文化的宗教性或宗教性的印度文化堪称是印度人对人类文明的卓越贡献,就更不用说这正是印度文化的独具特色之处了。
关键词 印度 印度文化 宗教 特征
下载PDF
佛教与婆罗门教的因果观念比较
9
作者 姚卫群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9-35,共7页
佛教和婆罗门教是各种宗教中思辨性较强的派别。在两教的哲学理论中,因果观念占有重要地位。这些因果观念的一些内容有不少渊源于奥义书。这是两教因果观念中有相同成分的重要因素。两教都有否定作为果的世间事物实在性的倾向,而且两者... 佛教和婆罗门教是各种宗教中思辨性较强的派别。在两教的哲学理论中,因果观念占有重要地位。这些因果观念的一些内容有不少渊源于奥义书。这是两教因果观念中有相同成分的重要因素。两教都有否定作为果的世间事物实在性的倾向,而且两者的主要因果观念都与轮回解脱思想密切相关。但两教的因果观念的差别也很明显。婆罗门教主流思想中的根本因被认为是实在的,而佛教中通常否定有真正实在的作为不变实体的根本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果 佛教 婆罗门教 印度宗教 东方哲学
下载PDF
从“斯瓦拉吉”到“罗摩盛世”——甘地印度自治思想的宗教渊源
10
作者 周骅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0-133,共4页
甘地有关印度独立、自治的思想,表现在早期对"斯瓦拉吉"以及后来对"罗摩盛世"的相关论述中。这些自治思想,无论是对西方文明的批判,提倡非暴力抗争,还是对未来理想国的描绘,都借用了印度传统宗教的术语,继承了印度... 甘地有关印度独立、自治的思想,表现在早期对"斯瓦拉吉"以及后来对"罗摩盛世"的相关论述中。这些自治思想,无论是对西方文明的批判,提倡非暴力抗争,还是对未来理想国的描绘,都借用了印度传统宗教的术语,继承了印度宗教中节制、不杀生的理念。甘地自觉地援用宗教资源,运用民众熟悉的宗教术语与表达,提升了精英化的印度国大党动员底层民众的能力,在推动印度民族独立运动发展的同时,又推进了印度传统宗教的现代性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瓦拉吉” “罗摩盛世” 印度宗教 非暴力
下载PDF
印度中世纪耆那教诗人雪月
11
作者 薛克翘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82-86,共5页
雪月是印度11至12世纪耆那教著名学者和诗人。但对中国读者很陌生。这是第一次向中国读者全面介绍他。雪月最重要的著作是他用中世纪的语言——阿波布朗舍语写的语法书《成就者雪月词法》。在这部书里,他讲解了梵语、俗语和阿波布朗舍... 雪月是印度11至12世纪耆那教著名学者和诗人。但对中国读者很陌生。这是第一次向中国读者全面介绍他。雪月最重要的著作是他用中世纪的语言——阿波布朗舍语写的语法书《成就者雪月词法》。在这部书里,他讲解了梵语、俗语和阿波布朗舍语语法,并摘引了许多无名作者的双行诗。这些双行诗大多采自民间。他所摘引的双行诗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民俗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宗教 印度文学 耆那教文学 雪月
下载PDF
印度教湿婆教派悉檀多支派后期发展阶段研究
12
作者 胡瑞 《南亚东南亚研究》 2020年第4期108-118,156,157,共13页
湿婆教派作为印度教的主要派别之一,与毗湿奴教派、帕克蒂教派并称印度教三大教派。悉檀多支派是湿婆教派的主要支派之一,产生于北印度克什米尔地区,后逐步向中印度和南印度传播。公元8~12世纪,悉檀多支派处于全面兴盛的阶段,其势力范... 湿婆教派作为印度教的主要派别之一,与毗湿奴教派、帕克蒂教派并称印度教三大教派。悉檀多支派是湿婆教派的主要支派之一,产生于北印度克什米尔地区,后逐步向中印度和南印度传播。公元8~12世纪,悉檀多支派处于全面兴盛的阶段,其势力范围扩展到整个印度次大陆。12世纪后期开始,悉檀多支派在中印度和北印度逐渐衰退,最终在泰米尔地区得以存续和发展。本文以12世纪末为界,将公元5~19世纪的悉檀多支派分为前、后期两个发展阶段:5~12世纪为前期发展阶段,是该支派的繁荣时期,其信徒遍布全印;13~19世纪为后期发展阶段,是该支派的式微——复兴发展时期,主要存续于南印度。文章主要研究后期发展阶段,即从该支派开始式微到扎根发展于南印度这一阶段。这期间,北印度和中印度的悉檀多支派几近匿迹;南印度涌现出一批重要的宗教理论家;《迈坎达经》的成型标志着该支派宗教哲学理论的最终成熟;阿戈拉的《敬拜指导》和迈坎达的《湿婆真谛》等明确了该支派的宗教仪式规范。从印度教王国统治时期,到莫卧儿王朝时期,再到英国殖民统治时期,该派在南印度一直处于正常发展的态势。悉檀多支派在印度次大陆以外的地区也有一定的影响。13~14世纪,该支派成为斯里兰卡北部最重要的宗教派别;20世纪,随着大批印度移民信徒,该支派传播到欧美地区,在这些地区产生了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悉檀多支派 湿婆教派 印度教 印度宗教 印度
下载PDF
重新认识“印度化国家”——东南亚的民族歌舞并没有多少印度文化元素 被引量:2
13
作者 朱海鹰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21-27,共7页
从外国史学家著述的《亚洲史》、《东南亚史》或东南亚某个国家的历史书籍中不难看到"印度化国家"、"印度教化国家"等术语。作者认为,文化区域的划定需要有充分的依据,仅凭东南亚国家信仰的宗教,或只从局部,而不是... 从外国史学家著述的《亚洲史》、《东南亚史》或东南亚某个国家的历史书籍中不难看到"印度化国家"、"印度教化国家"等术语。作者认为,文化区域的划定需要有充分的依据,仅凭东南亚国家信仰的宗教,或只从局部,而不是从东南亚各国的文化整体,去审视这些国家的文化;或者,只从表面而没深入到东南亚各国的文化内核,去考察、研究、分析这些国家的文化,难免会出现片面的结论。因此,文章试从印度与东南亚各国宗教文化的融合、变异、发展,以及东南亚各国民族的传统歌舞里并没有多少印度文化的元素,来质疑"印度化国家"的提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化国家 印度教化国家 东南亚国家 宗教 民族文化 歌舞艺术
下载PDF
印度古典舞及其所受的宗教影响
14
作者 鄢含笑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87-90,共4页
具体介绍印度古典舞的种类及其特点,并揭示在印度古典舞蹈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宗教所产生的影响力。印度宗教和印度古典舞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宗教不仅为印度古典舞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更为重要的是为其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 印度 古典舞 美学思想 艺术风格 宗教
下载PDF
摆脱枷锁 走向彻悟——试评毛姆作品所反映的宗教观 被引量:3
15
作者 马莉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5期87-89,共3页
这里通过对著名作家英国威廉·毛姆 (1874 - 196 5年 )几部重要作品的分析 ,探索其作品中所反映的反基督教情绪的根源 ,并通过毛姆的创作及人生观的转折分析了叔本华、易卜生对其所产生的影响 ,从而对毛姆作品中所反映的宗教观作出... 这里通过对著名作家英国威廉·毛姆 (1874 - 196 5年 )几部重要作品的分析 ,探索其作品中所反映的反基督教情绪的根源 ,并通过毛姆的创作及人生观的转折分析了叔本华、易卜生对其所产生的影响 ,从而对毛姆作品中所反映的宗教观作出了合理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姆 宗教观 人性 悲观主义 个人主义 印度教 文学评论
下载PDF
印度宗教建筑空间模式简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韩嘉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2年第4期379-382,共4页
通过分析印度宗教建筑的空间模式 ,阐述宗教信仰对于原始建筑艺术的影响 .印度宗教建筑是对佛教宇宙空间模式的象征表现 ,即称为“曼荼罗”的理想空间 .运用现代建筑理论的构图分析方法研究这种构图形式 ,可以发现这是一种具有超人的尺... 通过分析印度宗教建筑的空间模式 ,阐述宗教信仰对于原始建筑艺术的影响 .印度宗教建筑是对佛教宇宙空间模式的象征表现 ,即称为“曼荼罗”的理想空间 .运用现代建筑理论的构图分析方法研究这种构图形式 ,可以发现这是一种具有超人的尺度与集中式的构图的纪念性建筑空间模式 .文中运用完型心理学对这种建筑现象加以分析 ,揭示印度人民集体无意识创造理想宗教空间的意向 ,并以此结论解释整个亚洲地区殊途同归的复合文化体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 宗教建筑 空间模式 建筑艺术
下载PDF
伊斯兰教、中国与印度洋:历史联系与世界史背景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波(译)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2-40,共9页
中国、印度洋和伊斯兰教都是在世界历史上相互交流的重要实体。理解三者的交互关系是一个重大挑战,需要一个在理念上具有包容性的整体性框架,该框架需要对三个关键识别性术语重新界定。由于"文明叙事"和"世界宗教范式&qu... 中国、印度洋和伊斯兰教都是在世界历史上相互交流的重要实体。理解三者的交互关系是一个重大挑战,需要一个在理念上具有包容性的整体性框架,该框架需要对三个关键识别性术语重新界定。由于"文明叙事"和"世界宗教范式"把"文明"和"宗教"视为封闭的圈子或固化的历史实体,因此,从新的视角发现中国、伊斯兰教与印度洋世界的共同遗产,超越传统范式是关键所在。印度洋不仅仅是一个自然性的海域,从社会文化的角度看,它不能被称为一个文明,它是一系列经济、政治与宗教网络的交织,自身又属于一个庞大的由不同人群组成的国际化网络。在这一框架下,印度洋世界是"中国-印度洋-伊斯兰教"这个庞大区域共同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 宗教 印度洋世界 世界史
下载PDF
藏传佛教和道教 被引量:8
18
作者 朱越利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4期69-76,共8页
藏传佛教和道教二者的历史渊源很深。中印文献都有道教于公元三四世纪传入印度的记载或神话。佛教传入汉地后 ,和道教相互交融。来华印度僧人们回国后 ,传授融会了道教各种内容的密术。这种密术为印度纯密所摄取。公元 8世纪印度密教传... 藏传佛教和道教二者的历史渊源很深。中印文献都有道教于公元三四世纪传入印度的记载或神话。佛教传入汉地后 ,和道教相互交融。来华印度僧人们回国后 ,传授融会了道教各种内容的密术。这种密术为印度纯密所摄取。公元 8世纪印度密教传入吐蕃 ,道教内容随之而入 ,并逐渐融入藏传佛教。笃本、洽本与羌族的原始宗教密不可分 ,与道教之间先天地存在着大量相似之处 ,因此吐蕃上下对融有道教内容的印度密教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藏传佛教的政教合一制度与活佛转世制度 ,只在道教中发现最相似的先例和神学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传佛教 道教 印度密教 本教 政教合一
下载PDF
多彩多姿 兼容并蓄——印度音乐文化及其启示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梅 《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57-58,61,共3页
在印度音乐文化自身的发展轨迹中 ,音乐与宗教、种族、异国文化等基础背景有密切联系。揭示其民族音乐发展的规律 。
关键词 印度音乐 印度文化 宗教 种族 异国文化 印度印音文化 发展 民族音乐
下载PDF
浅析印度“信缘文化”特征及其对印度人生活方式的影响
20
作者 梁启俊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38-41,共4页
印度"信缘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主要是以印度佛教、印度教为精神支柱,并且融入、影响着世俗社会的文化。"信缘文化"具有宗教性、全民性,以神话和口头传说为载体,引导今世行为规范和追求来世幸福等特征。... 印度"信缘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主要是以印度佛教、印度教为精神支柱,并且融入、影响着世俗社会的文化。"信缘文化"具有宗教性、全民性,以神话和口头传说为载体,引导今世行为规范和追求来世幸福等特征。同时,"信缘文化"对印度人的价值观念、日常生活、时间观念等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 婆罗门教 印度佛教 “信缘文化” 生活方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