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3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针灸介入时机对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
1
作者 杨利 何晓宏 +2 位作者 王小慧 李梦雪 姚生荣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6-200,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针灸介入时机对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2年8月收治的116例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针灸介入时机分为两组。两组均进行静脉溶栓及常规... 目的观察不同针灸介入时机对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2年8月收治的116例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针灸介入时机分为两组。两组均进行静脉溶栓及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61例患者于发病72 h内给予针灸治疗,对照组55例患者于发病2周时给予针灸治疗。检测两组不同时间点侧支循环代偿情况、脑损伤标志物的水平,评估两组不同时间点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神经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分、中医症状评分的差异,统计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侧支循环代偿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和随访时,两组患侧大脑前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与对侧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的比值(Ratio of the average flow ve⁃locity of the affected anterior cerebral artery to the average flow velocity of the contralateral middle cerebral artery,iVACA/cVM⁃CA)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同时间点较对照组更高(P<0.05);两组患侧大脑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与对侧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的比值(Ratio of the average flow velocity of the affected 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 to the average flow velocity of the contralateral middle cerebral artery,iVPCA/cVMCA)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脑损伤标志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和随访时,两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同时间点较对照组更高(P<0.05);两组钙结合蛋白β(Calcium binding proteinβ,S100β)、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 protein,GFAP)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同时间点较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前,两组Fugl-Meyer评分、中医症状评分等相关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和随访时,两组MMSE评分、BI评分及上肢和下肢Fugl-Meyer评分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同时间点较对照组更高(P<0.05);两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中医症状评分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同时间点较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52%(54/61)高于对照组的72.73%(40/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病72h内采用针灸治疗可改善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脑损伤标志物的表达,改善脑血流,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大脑中动脉供血区 急性脑梗死 脑损伤标志物 脑血流 神经功能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衰弱状态与血清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2
作者 沈咏慧 王俊 +3 位作者 张艳 王美娣 刘慧丽 严永兴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10期1479-1481,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衰弱状态与血清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急性脑梗死患者146例,采用Edmonton量表将患者分为为衰弱组70例及无衰弱组76例。分析两组患者血清指标差异;同时采用临床衰弱量表(CFS)将衰弱患者...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衰弱状态与血清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急性脑梗死患者146例,采用Edmonton量表将患者分为为衰弱组70例及无衰弱组76例。分析两组患者血清指标差异;同时采用临床衰弱量表(CFS)将衰弱患者分为轻度、中度、重度衰弱组,比较3组患者血清指标水平差异。结果衰弱组较无衰弱组血红蛋白、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白蛋白水平均降低(P<0.05),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升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指标是患者衰弱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7、0.751。重度衰弱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低于轻中度衰弱组患者,而CRP、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增高(P<0.05)。结论血清指标血红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急性脑梗死衰弱患者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清指标 衰弱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标志物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3
作者 邹明静 赵玉娟 +2 位作者 孙玉茗(综述) 郑淼森 牛庆娟(审校)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3期1964-1967,1971,共5页
心血管疾病尤其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上升,及时、准确地检出AMI并尽早给予治疗,对保障患者及患者家庭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AMI相关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检测可为AMI的及时准确诊断和预后评估提供重要... 心血管疾病尤其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上升,及时、准确地检出AMI并尽早给予治疗,对保障患者及患者家庭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AMI相关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检测可为AMI的及时准确诊断和预后评估提供重要依据。该文对与AMI相关特异性酶或蛋白类心肌损伤标志物如肌酸激酶、天冬氨酸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肌红蛋白、心肌肌钙蛋白等的特点进行了阐述,并对其检测方法(包括免疫层析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比色法、化学发光分析法、荧光分析法和电化学分析法)的新进展进行了探讨,为AMI标志物早期诊断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临床实验室应在优化现有AMI标志物检验方法的基础上,研发更为便捷的AMI标志物生物传感检测方法,发展更为准确且快速的AMI标志物即时检测技术,寻找早期诊断AMI的新型生物标志物,共同助力AMI的精准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损伤 标志物 即时检测技术 肌钙蛋白
下载PDF
tsRNA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4
作者 刘雯 张志伟 +3 位作者 杨茜洋 朱小伟 杨向东 丁素玲 《中国临床医学》 2024年第3期402-410,共9页
目的 探讨转运RNA衍生的小RNA(transfer RNA-derived small RNA,tsRNA)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及其作为AMI诊断标志物的潜能。方法 将年龄及体质量匹配的雄性C57小鼠(8~10周龄)随机分为MI组及对照组(Sham组),每组4只。两... 目的 探讨转运RNA衍生的小RNA(transfer RNA-derived small RNA,tsRNA)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及其作为AMI诊断标志物的潜能。方法 将年龄及体质量匹配的雄性C57小鼠(8~10周龄)随机分为MI组及对照组(Sham组),每组4只。两组均于建模24 h后提取左室心肌组织RNA,经去修饰预处理,连接人工化接头后扩增,筛选包含15~40个核苷酸的小RNA扩增产物,构建文库并测序,将测序结果与GtRNAdb数据库成熟的t RNA和tRNA前体序列比对,获得在AMI前后心肌中差异表达的tsRNA谱。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同一密码子对应的tRNA在AMI前后剪切方式的改变。依据AMI前后tsRNA表达谱差异,获得在AMI后特异性高丰度表达的tsRNA,并在AMI小鼠心肌和血浆中验证,探讨tsRNA作为AMI诊断标志物的潜能。结果 tsRNA表达谱在组内有较好的重复性,组间差异较大。发生AMI后,Asn-GTT、Glu-TTC、Gly-ACC、Gly-GCC、His-GTG、Ile-AAT、Ile-GAT、Pro-TGG、Ser-AGA和Trp-CCA在心肌中剪切方式发生改变,生成有明显差异的tsRNA表达谱。与Sham组相比,MI组有268个tsRNA表达上调,1 228个tsRNA表达下调,且有64个特异性tsRNA。AMI建模第1天,小鼠tRF-Gly-CCC-2-31、tiRNA-Val-CAC-1-32、tiRNA-ValAAC-2-32、tiRNA-Glu-TTC-2-32和tiRNA-Lys-TTT-1-34在心肌中特异性表达,其中tiRNA-Val-AAC-2-32和tiRNA-LysTTT-1-34在AMI小鼠血浆中特异性高丰度表达,并随AMI持续时间动态变化。结论 tsRNA表达谱在AMI前后差异显著,其中在小鼠心肌和血浆中特异性表达的tiRNA-Val-AAC-2-32和tiRNA-Lys-TTT-1-34有AMI诊断潜能,可能在AMI修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运RNA衍生小片段 急性心肌梗死 生物信息学 诊断标志物
下载PDF
Dapagliflozin in heart failure and type 2 diabetes:Efficacy,cardiac and renal effects,safety
5
作者 Pei-Ling Yu You Yu +3 位作者 Shuang Li Bai-Chen Mu Ming-Hua Nan Min Pang 《World Journal of Diabetes》 SCIE 2024年第7期1518-1530,共13页
BACKGROUND Heart failure(HF),especially HF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EF),presents complex challenges,particularly in the aging population where it often coexis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AIM To anal... BACKGROUND Heart failure(HF),especially HF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EF),presents complex challenges,particularly in the aging population where it often coexis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AIM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dapagliflozin treatment on cardiac,renal function,and safety in patients with HFrEF combined with T2DM.METHODS Patients with T2DM complicated with HFrEF who underwent treatment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8 to March 2023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s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The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method was used,and a total of 102 eligible samples were scaled.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was evaluated at the end of the treatment,comparing the results of blood glucose,insulin,cardiac function,markers of myocardial injury,renal function indexes,and 6-min walk test(6MWT)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We compared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effects on the treatment process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in six months of treatment was counted.RESULTS The overall clinical efficacy rate of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P=0.013).After treatment,the pancreatic beta-cell function index,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an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of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P<0.001),while their fasting plasma glucose,2-h postprandial glucose,glycosylated hemoglobin,insulin resistance index,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cardiac troponin I,creatine kinase-MB,N-terminal pro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serum creatinine,and blood urea nitrogen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After treatment,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had a significantly higher 6MWT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01).Hypoglycemic reaction(P=0.647),urinary tract infection(P=0.558),gastrointestinal adverse effect(P=0.307),respiratory disturbance(P=0.558),and angioedema(P=0.647)were not statistically different.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outcom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250).CONCLUSION Dapagliflozin significantly enhances clinical efficacy,cardiac and renal function,and ambulatory capacity in patients with HFrEF and T2DM without an increased risk of adverse effects or outcom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rt failure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markers Cardiac function
下载PDF
血5′tRF-LysCTT对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判定的价值
6
作者 苏茜 孟德龙 +2 位作者 王孟可 苏志强 李国忠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4年第8期733-736,F0003,共5页
目的探究血5′tRF-LysCTT表达水平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早期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判定的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为ACI组(n=114),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 目的探究血5′tRF-LysCTT表达水平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早期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判定的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为ACI组(n=114),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n=112)。根据NIHSS评分将ACI患者分为轻型组(NIHSS≤5分,n=66)和中重型组(NIHSS>5分,n=48)。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技术检测两组血5′tRF-LysCTT水平。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ACI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5′tRF-LysCTT对区分轻型、中重型ACI的诊断价值。结果ACI患者血5′tRF-LysCT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1.34±0.56 vs.3.28±1.01,P<0.001)。与轻型组比较,中重型组血5′tRF-LysCTT表达明显降低(1.65±0.45 vs.0.89±0.36,P<0.001)。与5′tRF-LysCTT相对表达量与ACI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负相关(P<0.001)。ROC曲线分析5′tRF-LysCTT对区分ACI组与对照组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56(95%CI 0.9317~0.9805),敏感度为94.6%,特异度为84.7%,截断值为2.11;区分ACI轻、中重型的AUC值为0.908(95%CI 0.8543~0.9618),敏感度为93.3%,特异度为80.2%,截断值为1.41,具有较高诊断效率。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5′tRF-LysCTT是预测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5′tRF-LysCTT可能成为ACI患者早期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判定的新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tRNA衍生片段 5′tRF-LysCTT 标志物 早期诊断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新型标志物的相关研究进展
7
作者 赵梓含 邓华钊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29-35,共7页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高发且危害严重的心血管系统疾病,心肌生物标志物在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及病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例如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T/I、脑钠肽等。近年,出现一些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生长分化因子-15、半...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高发且危害严重的心血管系统疾病,心肌生物标志物在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及病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例如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T/I、脑钠肽等。近年,出现一些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生长分化因子-15、半乳糖凝集素-3和miRNA等新型生物标志物,可对心血管急性事件的的预后进行预测。本文就通过探讨上述新型心脏标志物与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发展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医师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标志物 诊断 预后
下载PDF
多重标志物联合检测模型在诊断4a型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
8
作者 吴雨洁 邓博 +4 位作者 郭明全 王珏 何烨 孟浩宇 王连生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574-579,共6页
目的与单一标志物高敏肌钙蛋白T(cTnT)进行对比,初步探索多重心肌标志物[和肽素(copeptin)、cTnT和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联合检测模型在诊断4a型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22年3月至12月期间在南京医科大学第... 目的与单一标志物高敏肌钙蛋白T(cTnT)进行对比,初步探索多重心肌标志物[和肽素(copeptin)、cTnT和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联合检测模型在诊断4a型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22年3月至12月期间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且术后cTnT升高超过正常参考值上限(URL)第99百分位数的非AMI患者。根据《第四版心肌梗死通用定义》,按照术后是否出现4a型AMI将患者分为非4a型AMI组和4a型AMI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金纳米组装体免疫传感阵列(ciGold)测定AMI生物标志物浓度。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单一标志物和多重联合心肌标志物诊断模型的诊断性能,从ROC曲线获得敏感性和特异性,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ROC)评估各自诊断价值。使用Kappa分析评估多重标志物联合检测模型与《第四版心肌梗死通用定义》诊断的一致性。结果共纳入65例患者,女性占23.1%。ROC曲线分析显示,多重联合心肌标志物诊断模型的特异性为96.5%,敏感性为92.3%,符合率为94.6%,阳性预测值为92.3%,阴性预测值为96.2%,AUCROC为0.979。cTnT模型的特异性为94.2%,敏感性为100%,符合率为95.7%,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94.9%,AUCROC为0.987。虽然多重标志物联合检测模型诊断敏感性较低(P=0.011),但具有更高的特异性(P=0.016)。两种诊断模型准确性的AUCROC差异性分析提示P>0.05,诊断准确性无明显统计学差异。Kappa分析结果表明,多重联合心肌标志物检测模型与《第四版心肌梗死通用定义》诊断4a型AMI具有高度一致性,Cohen′s Kappa系数为0.818。结论多重标志物联合检测模型与cTnT在诊断4a型AMI方面性能相近,诊断一致性高,但联合检测模型具有更高的特异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a型心肌梗死 和肽素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肌钙蛋白T 多重标志物联合检测模型
下载PDF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及对心肌损伤标志物、血小板因子的影响
9
作者 王岑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9期53-57,共5页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及对心肌损伤标志物、血小板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及对心肌损伤标志物、血小板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替格瑞洛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 TnI)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小板活化因子(PAF)、α颗粒膜糖蛋白-140(GMP-140)及血小板第4因子(PF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满意,可有效降低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抑制血小板因子表达,改善心室重构,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 替格瑞洛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损伤标志物 血小板因子
下载PDF
神经酰胺与急性心肌梗死新发心房颤动风险的关联分析
10
作者 管凡路 姜文兵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657-663,共7页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新发心房颤动(AF)的临床特征,并探讨神经酰胺与AMI患者新发AF风险的关联。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4年3月于温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AMI患者815例,其中85例患者于入院24 h内出现新发AF。采集并比较房颤组(AF...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新发心房颤动(AF)的临床特征,并探讨神经酰胺与AMI患者新发AF风险的关联。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4年3月于温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AMI患者815例,其中85例患者于入院24 h内出现新发AF。采集并比较房颤组(AF组)和非房颤组(non-AF组)患者人口统计学、合并症、入院时采集的实验室检查和神经酰胺水平(C16、C24、C24:1)。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别对不同变量进行调整,进而分析神经酰胺与AMI患者新发AF风险之间的关联及潜在机制。结果:与non-AF组比,AF组AMI患者年龄较大,男性及合并症占比较高(P<0.05)。对基线特征调整后,神经酰胺水平与AMI患者AF风险间存在关联(C16:OR=1.99,95%CI=1.15~3.46,P=0.014;C24:OR=0.87,95%CI=0.78~0.97,P=0.013;C24:1:OR=1.33,95%CI=1.05~1.69,P=0.016),对CRP、NT-proBNP进行调整后关联性减弱。结论:神经酰胺与AMI患者新发AF存在关联,其中C16、C24:1升高与AF风险增加有关,而C24升高则与AF风险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房颤动 神经酰胺 心力衰竭 生化标志物
下载PDF
心肌损伤标志物联合凝血功能指标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1
作者 闫永凤 孙倩 陈凯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9期97-99,共3页
目的:探讨心肌损伤标志物联合凝血功能指标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21年1月—2023年1月天津市北辰医院收治的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组,选取同期6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心肌损伤标志... 目的:探讨心肌损伤标志物联合凝血功能指标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21年1月—2023年1月天津市北辰医院收治的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组,选取同期6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cTnT)、肌酸激酶(CK)、B型钠尿肽(BNP)]检测以及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检测,比较两组各项心肌损伤标志物、凝血功能指标水平。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各个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效能。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cTnT、CK、BNP、FIB水平较对照组高,PT、APTT、TT较对照组短,INR较对照组低(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cTnT、CK、BNP、PT、INR、APTT、TT、FIB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AUC分别为0.632、0.612、0.621、0.623、0.621、0.584、0.885、0.656、0.924,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cTnT、CK、BNP、PT、INR、APTT、TT、FIB联合检测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效能高于单项指标检测,可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损伤标志物 凝血功能指标 急性心肌梗死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及对心功能的影响
12
作者 张建康 黄江波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1期58-61,共4页
目的探究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对症治疗结... 目的探究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对症治疗结合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施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每搏输出量(SV)大于对照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显著,不仅可缓解心肌损伤,改善心功能,且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 重组人尿激酶原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功能 心肌损伤标志物
下载PDF
新型炎性指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预测性分析
13
作者 马晓萌 赵富生 徐立博 《临床研究》 2024年第6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新型炎性指标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功能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新密市中医院收治的174例AMI患者,按入院后24 h内的心功能状况分为两组,其中入院24 h内出现心力衰竭的78例患者为心衰组(包括Killip分级Ⅱ级3... 目的探讨新型炎性指标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功能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新密市中医院收治的174例AMI患者,按入院后24 h内的心功能状况分为两组,其中入院24 h内出现心力衰竭的78例患者为心衰组(包括Killip分级Ⅱ级36例、Ⅲ级38例、Ⅳ级4例),入院24 h未出现心力衰竭的96例患者为非心衰组,比较两组各项临床指标,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新型炎性指标与心功能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AMI患者发生心衰的影响因素;采用ROC分析新型炎性指标对AMI患者发生心衰的预测效能。结果心衰组年龄、多支病变比例、左冠状动脉病变比例高于非心衰组,发病至血管开通时间长于非心衰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衰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LR)、中性粒细胞/高密度脂蛋白比值(NHR)、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比值(MHR)、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水平均高于非心衰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KillipⅢ~Ⅳ级患者上述各项实验室指标均高于Ⅱ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衰组NLR、PLR、MLR、NHR、MHR与心功能分级存在正相关(r=0.693、0.432、0.475、0.615、0.633,P<0.001);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NLR、NHR、MHR、cTnI、NT-proBNP升高是AMI患者发生心衰的独立危险因素;NLR、NHR、MHR预测AMI早期心衰的AUC值为0.789、0.690、0.7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炎性指标与AMI患者早期心功能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AMI患者心功能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新型炎性指标 心功能 相关分析
下载PDF
依洛尤单抗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
14
作者 姚方方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5期20-23,共4页
目的:观察依洛尤单抗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3年7月该院收治的62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31)与研究组(n=31)。对照组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 目的:观察依洛尤单抗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3年7月该院收治的62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31)与研究组(n=31)。对照组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依洛尤单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T(cTnT)、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炎性指标[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55%(29/31),高于对照组的74.19%(23/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DD、LVESD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LVE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TnT、NT-proBN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ET-1、Ang-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NO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ICAM-1、Lp-PLA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洛尤单抗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AMI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心功能指标和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水平,降低心肌损伤标志物和炎性指标水平,其效果优于单纯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洛尤单抗 沙库巴曲缬沙坦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功能 血管内皮功能 心肌损伤标志物
下载PDF
心脏标志物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15
作者 陈子健 沈逸凡 华召筛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1期190-194,共5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心血管疾病(CVDs)将会长期处于我国城乡居民死亡原因第一位。不同心脏标志物与各类CVDs均有良好的相关性,可以作为临床诊断和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不同心脏标志物的联合检测灵敏度、准确度和特异度更高,并能...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心血管疾病(CVDs)将会长期处于我国城乡居民死亡原因第一位。不同心脏标志物与各类CVDs均有良好的相关性,可以作为临床诊断和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不同心脏标志物的联合检测灵敏度、准确度和特异度更高,并能应用在不同的CVDs诊断场景,在CVDs的临床应用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标志物 生物标志物 联合检测 心血管疾病 心力衰竭 心肌梗死
下载PDF
快速检测心肌标志物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价值 被引量:30
16
作者 项贵明 刘琳琳 +2 位作者 杜春兰 王晶晶 蒲晓允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7期1932-1933,共2页
目的探讨快速联合检测肌红蛋白(Myo)、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金标法对疑似AMI患者于发病后不同时间进行心肌标志物(Myo、CTnI、CK-MB)的快速检测,并与生化指标心肌酶... 目的探讨快速联合检测肌红蛋白(Myo)、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金标法对疑似AMI患者于发病后不同时间进行心肌标志物(Myo、CTnI、CK-MB)的快速检测,并与生化指标心肌酶谱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心肌标志物诊断AMI的敏感度为95.8%,特异度为95.1%,均高于心肌酶谱的敏感度(69.9%)和特异度(70.7%)。联合检测Myo、CK-MB、CTnI在保证敏感度的前提下提高了方法的特异度。结论心肌标志物可以取代心肌酶谱对心肌损伤做出诊断,即时检验(POCT)检测系统对于AMI的及时诊断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肌标志物 即时检验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不同心肌标损伤标志物联合应用方案的比较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鹏 郑磊 +2 位作者 曾方银 刘杰 王前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11期777-782,共6页
目的比较不同心肌损伤标志物组合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价值,探讨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增加心肌标志物组合诊断效能方面的作用。方法随机纳入急诊就诊的急性胸痛患者组成待研究人群,定量测定每位患者入院第一管血的血清H-F... 目的比较不同心肌损伤标志物组合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价值,探讨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增加心肌标志物组合诊断效能方面的作用。方法随机纳入急诊就诊的急性胸痛患者组成待研究人群,定量测定每位患者入院第一管血的血清H-FABP及临床常用的心肌损伤标志物(cTnI,Myo),随后根据WHO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AMI与心梗疑似患者。绘制3种标志物用于诊断AMI的ROC曲线。通过ROC曲线确定3种心肌损伤标志物诊断AMI的最佳Cutoff值,并对设计出的3种诊断AMI的心肌损伤标志物组合试验(cTnI+Myo、cTnI+H-FABP、cTnI+Myo+H-FABP)的各诊断准确度指标进行比较。结果3种标志物诊断AMI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AUCcTnI0.938(95%CI 0.888-0.988),AUCMyo0.743(95%CI 0.651-0.836),AUCH-FABP 0.919 (95%CI 0.873-0.964);根据ROC曲线确定的各指标用于诊断AMI的cutoff值分别为CutoffcTnI 0.5 ng/mL,CutoffMyo90 ng/mL,CutoffH-FABP 5.7 ng/mL。据此推算的各心肌损伤标志物及其组合诊断AMI的敏感度(按cTnI、Myo、H-FABP、cTnI+Myo、cTnI+H-FABP、cTnI+Myo+H-FABP的顺序)分别为0.804、0.674、0.783、0.957、0.957、0.957;特异度分别为0.966、0.747、0.954、0.724、0.92、0.724;诊断符合率分别为0.910、0.722、0.895、0.805、0.932、0.805。与“cTnI+H-FABP”相比,敏感度cTnI(z=2.261,P=0.024)、Myo(Z=3.497,P<0.001)、H-FABP(Z=2.478,P=0.013)、特异度Myo (Z=3.062,P=0.002)、cTnI+Myo(Z=3.378,P<0.001)、cTnI+Myo+H-FABP (Z=3.378,P<0.001)、诊断符合率Myo(Z=4.528,P<0.001)、cTnI+Myo (Z=3.064,P=0.002)、cTnI+Myo+H-FABP(Z=3.064,P=0.002)与之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TnI+H-FABP”心肌损伤标志物组合诊断AMI表现出最高的诊断敏感度与较高的诊断特异度,其在临床出现急性胸痛人群中诊断AMI的价值优于目前临床使用的心肌损伤标志物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损伤标志物 诊断
下载PDF
2001~2011年东部农村地区医院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标志物检测的变化趋势——China PEACE回顾性急性心肌梗死研究结果 被引量:6
18
作者 杨阳 白雪珂 +4 位作者 胡爽 李希 李静 郑昕 蒋立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47-551,共5页
目的:研究2001~2011年间我国东部农村地区医院急性心肌梗死(AMI)住院患者中心肌标志物检测的使用情况,及其十年变化趋势。方法:研究采用两阶段随机抽样我国东部13省32家医院的农村地区医院在2001年、2006年和2011年因AMI住院的代表性样... 目的:研究2001~2011年间我国东部农村地区医院急性心肌梗死(AMI)住院患者中心肌标志物检测的使用情况,及其十年变化趋势。方法:研究采用两阶段随机抽样我国东部13省32家医院的农村地区医院在2001年、2006年和2011年因AMI住院的代表性样本,并集中进行病历信息提取,描述医院中具备肌钙蛋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检测能力的比例,以及在AMI患者中的检测率,比较不同年份间的变化趋势。结果:将来自东部农村的32家医院共2 853份AMI病历纳入研究,其中三级医院5家,二级医院27家。2001年、2006年和2011年开展肌钙蛋白或CK-MB检测的医院比例分别为64.0%、97.4%、100%。其中开展肌钙蛋白检测的医院比例分别为29.3%、70.5%、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在能够开展肌钙蛋白检测的医院中,AMI患者的检测率分布差异显著,仅2011年,有四分之一的医院AMI患者检测肌钙蛋白比例超过90%,另外仍有四分之一的医院AMI患者这项检测比例不足50%。结论:2001~2011年的十年间,东部农村地区心肌标志物的检测已逐渐普及,但即使在有检测能力的医院中,尚未广泛应用于AMI的诊断。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推广规范化的诊疗方案,特别是提高肌钙蛋白检测的应用率,改善AMI患者识别诊断的准确性和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生物学标记 流行病学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不同中医证型患者血栓常规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12
19
作者 陈维铭 钱涯邻 +4 位作者 李晓波 陈蓓蕾 马莉 何婷婷 张丽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58-460,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不同中医证型患者血栓常规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对256例ACI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以及血栓常规[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血管...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不同中医证型患者血栓常规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对256例ACI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以及血栓常规[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和抗凝血酶Ⅲ(ATⅢ)]检测。对不同中医证型亚组之间的血栓常规结果及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本组ACI患者分为风火上炎证53例、风痰瘀阻证68例、痰热腑实证44例、气虚血瘀证47例和阴虚风动证44例。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型亚组的APTT、ATⅢ水平明显降低,血Fib、D-二聚体、v WF水平明显升高(P〈0.05~0.01),PT、TT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型亚组之间PT、APTT和TT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风痰瘀阻证亚组的血D-二聚体和v WF水平明显高于其他4亚组(P〈0.05~0.01);风痰瘀阻证亚组的血Fib水平明显高于、血ATⅢ水平明显低于风火上炎证、气虚血瘀证和阴虚风动证亚组(P〈0.05~0.01),但与痰热腑实证亚组的血Fib、ATⅢ水平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 ACI风痰瘀阻证型患者的血D-二聚体和v WF水平升高最明显,其可作为ACI风痰瘀阻证分型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血栓常规 中医证型
下载PDF
微小RNA-208b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20
作者 刘肖肖 袁玲 +2 位作者 叶新和 韩志君 杨承健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819-822,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外周血microRNA-208b(miR-208b)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miR-208b作为AMI诊断及预测预后生物标记物的价值。方法连续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100例AMI患者(AMI组),80例不稳定性心... 目的通过观察外周血microRNA-208b(miR-208b)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miR-208b作为AMI诊断及预测预后生物标记物的价值。方法连续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100例AMI患者(AMI组),8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UAP组)及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HC组)。检测3组miR-208b表达水平。在术后1周及6个月进行随访,随访中8例AMI患者失访,14例AMI患者发生左心室重构归为重构组,37例AMI患者为非重构组;20例AMI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为MACE组,31例AMI患者未发生MACE为非MACE组。结果 AMI组患者外周血miR-208b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高于UAP组及HC组[(4.41±2.32)vs(2.01±0.79)vs(0.43±0.28),P=0.000]。行PCI术后患者外周血中miR-208b水平明显低于术前[(1.50±0.50)vs(2.96±2.34),P=0.001]。重构组及MACE组外周血miR-208b浓度均明显高于非重构组[(7.15±2.50)vs(3.52±1.25),P=0.018]及非MACE组[(4.80±2.97)vs(4.02±2.09),P=0.046]。结论外周血microRNA-208b作为诊断AMI及预测AMI患者预后的生物标记物具有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RNAS 心肌梗死 生物学标记 冠状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