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丁苯酞注射液对脑梗死后同型半胱氨酸、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牛慧艳 张占强 +6 位作者 王会芳 李彦 郭立军 谢志领 韩杰 王海 李瑞学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2期44-47,共4页
目的分析丁苯酞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 目的分析丁苯酞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奥扎格雷钠氯化钠注射液、丹红注射液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4天检测两组患者血清Hcy、SOD水平,并比较其NIHSS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Hcy、SOD水平及NIHS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14天,治疗组患者Hcy水平和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而SO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可降低脑梗死患者自身炎性反应,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丁苯酞注射液 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超氧化物歧化酶 炎性反应
下载PDF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联合清胰汤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炎性反应和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代宏 王芳元 刘志苏 《腹部外科》 2013年第6期414-417,共4页
目的 探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联合清胰汤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炎性反应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2011年4月至2013年1月,按拟定的纳入和剔出标准对行肝部分切除手术的42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患者术后连续接受低氮、低热量的... 目的 探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联合清胰汤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炎性反应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2011年4月至2013年1月,按拟定的纳入和剔出标准对行肝部分切除手术的42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患者术后连续接受低氮、低热量的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5 d,研究组患者加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和清胰汤.检测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第2、7天肝功能、凝血功能、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及C反应蛋白指标的变化,同时记录患者术后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发生情况、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第2天血清前白蛋白(183.92±32.71)mg/L,白细胞计数(11.05±2.27)×109/L,术后第7天血清白蛋白(37.82±6.05)g/L、C反应蛋白(22.29±15.01)mg/L及天门冬氨酸转氨酶(30.31±11.62)U/L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SIRS发生率23.8%和平均住院时间(9.25±2.02 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其他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联合清胰汤能减轻肝癌患者术后炎性反应,促进肠功能恢复和术后康复,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清胰汤 炎性反应
下载PDF
Effect of Arctium lappa L.in the dextran sulfate sodium colitis mouse model 被引量:10
3
作者 Tzou-Chi Huang Shinn-Shyong Tsai +3 位作者 Li-Fang Liu Yu Lin Liu Hung-Jen Liu Kuo Pin Chuang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33期4193-4199,共7页
AIM:To analyze the possible protective role of Arctium lappa L.(AL)in a murine model of ulcerative colitis(UC).METHODS:BALB/c mice were administered 100 mg/kg AL powder orally each day.After 7 d,colitis was induced by... AIM:To analyze the possible protective role of Arctium lappa L.(AL)in a murine model of ulcerative colitis(UC).METHODS:BALB/c mice were administered 100 mg/kg AL powder orally each day.After 7 d,colitis was induced by administration of 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5% W/V)in drinking water for a further 8 consecutive days.Diarrhea and bloody stools as well as colonic histology were observed.The level of interleukin-6(IL-6)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in colonic sections were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RESULTS: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mean body weight values and disease activity indices between controls and AL-treated animals.Moreover,the histological findings showed that AL treatment can prevent mucosal edema,submucosal erosions,ulceration,inflammatory cell infiltration and colon damage.In addition,immunohistochemistry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levels of the inflammatory cytokines,IL-6 and TNF-α were also decreased in AL-treated groups.CONCLUSION:We suggest that AL can prevent intestinal damage and decrease inflammatory cytokines in mice with DSS-induced colitis.Thus,AL could prove to be a useful food for U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tium lappa L. COLITIS CYTOKINE inflam- matory bowel disease Ulcerative colitis
下载PDF
红藤汤中药配方颗粒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280例 被引量:21
4
作者 刘君红 王丽菊 《西部中医药》 2017年第12期68-70,共3页
目的:观察红藤汤中药配方颗粒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5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76例)采用传统饮片合煎汤保留灌肠,观察组(280例)采用红藤汤中药配方颗粒保留灌肠。观察2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疼痛感觉评分、白介素6... 目的:观察红藤汤中药配方颗粒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5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76例)采用传统饮片合煎汤保留灌肠,观察组(280例)采用红藤汤中药配方颗粒保留灌肠。观察2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疼痛感觉评分、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7%,对照组为76.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积分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IL-6水平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藤汤中药配方颗粒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减轻慢性盆腔炎引起的疼痛,缓解临床症状,抑制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炎 慢性 红藤汤 中药配方颗粒 炎症反应
下载PDF
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定对利多卡因致大鼠脊髓神经毒性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吴春娴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第3期458-459,465,共3页
目的探讨鞘内(蛛网膜下腔)注射右美托咪定(DEX)对利多卡因致大鼠脊髓神经毒性的影响。方法健康清洁级雄性大鼠30只,体重250-300g,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5组(n=6):空白对照组(c组)、假手术组(s组)、利多卡因致神经毒性组... 目的探讨鞘内(蛛网膜下腔)注射右美托咪定(DEX)对利多卡因致大鼠脊髓神经毒性的影响。方法健康清洁级雄性大鼠30只,体重250-300g,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5组(n=6):空白对照组(c组)、假手术组(s组)、利多卡因致神经毒性组(L组)、生理盐水组(Ns组)、右美托咪定(60μg/kg)组(LD组)。除C组外,其余各组均行鞘内置管。在鞘内置管后第1天,除s组外,均鞘内注射20%利多卡因20μl。注射24h后,NS组鞘内注射生理盐水20肛l,LD组鞘内注射DEX20μl,1次/d,连续7d。术后第8天取脊髓组织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神经元凋亡率,采用RT-PCR法测定caspase.3mRNA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脊髓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结果与C组比较,L组、NS组、LD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与L组比较,LD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L组、NS组、LD组,caspase.3mRNA表达明显上调;与L组比较,LD组caspase.3mRNA表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L组、NS组、LD组,TNF-α、IL-1、IL-6含量明显升高;与L组比较,LD组TNF-α、IL-1、IL-6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鞘内注射DEX(60μg/kg)可减轻利多卡因诱发大鼠脊髓神经毒性,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aspase.3mRNA的表达,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利多卡因 脊神经 细胞凋亡 炎症反应
下载PDF
不同灸法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家兔肿胀关节及滑膜液中白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7
6
作者 杨涵棋 刘旭光 +2 位作者 杨馨 陈婷 余曙光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4-139,共6页
目的:观察不同灸法对实验性类风湿性关节炎(RA)家兔关节滑膜液中白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探讨不同灸法治疗实验性RA的作用机制。方法:日本大耳白兔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直接灸组、隔姜灸组及温和灸... 目的:观察不同灸法对实验性类风湿性关节炎(RA)家兔关节滑膜液中白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探讨不同灸法治疗实验性RA的作用机制。方法:日本大耳白兔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直接灸组、隔姜灸组及温和灸组,每组8只。采用弗氏完全佐剂法复制实验性RA模型,于造模后第7天开始,分别用直接灸、隔姜灸、温和灸施灸"肾俞""足三里"穴各5壮,两侧交替进行,每日1次,6d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在造模前、造模后第7天及治疗第7、14、21天分别测量各组后肢的左、右膝关节周长;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滑膜液中IL-1、TNF-α的含量。结果:直接灸、隔姜灸、温和灸均能明显降低RA白兔左、右膝关节周长(P<0.01),其中以隔姜灸作用最为明显(P<0.05);直接灸、隔姜灸、温和灸均能明显降低RA模型动物关节滑膜液中IL-1、TNF-α含量(P<0.01,P<0.05),以隔姜灸作用最为明显(P<0.05)。结论:不同灸法治疗实验性RA均有明显的抗炎效应,且以隔姜灸作用最为显著;不同灸法抑制IL-1、TNF-α炎性反应因子表达可能是其发挥抗炎效应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隔姜灸 直接灸 温和灸 炎性反应 滑膜液IL-1 TNF-α
原文传递
2种治疗方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比较 被引量:14
7
作者 赖永旭 李艳萍 +3 位作者 宁红 文燕 兰思宇 李雪松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20年第12期48-52,共5页
目的比较三联疗法(克拉霉素+兰索拉唑+奥硝唑)和四联疗法(阿莫西林+雷贝拉唑+呋喃唑酮+枸橼酸铋钾)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6例HP感染患者,采用随机数字列表... 目的比较三联疗法(克拉霉素+兰索拉唑+奥硝唑)和四联疗法(阿莫西林+雷贝拉唑+呋喃唑酮+枸橼酸铋钾)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6例HP感染患者,采用随机数字列表法将其分为甲组(n=58)与乙组(n=58),甲组采用三联疗法治疗,乙组采用四联疗法治疗,连续治疗2周,比较2组患者HP根除率、肠道菌群、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乙组患者HP根除率显著高于甲组(94.83%vs.82.76%,P<0.05);治疗前,2组患者双歧杆菌、肠球菌、乳酸杆菌、肠杆菌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肠球菌、肠杆菌数及TNF-α、CRP、IL-6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乙组患者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较甲组显著升高(P<0.05),肠杆菌、肠球菌数及TNF-α、CRP、IL-6水平较甲组显著下降(P<0.05);乙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联疗法和四联疗法治疗HP感染均安全有效,但四联疗法具有更高HP根治率,对肠道菌群及炎症改善作用更明显,可供临床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联疗法 四联疗法 幽门螺杆菌感染 HP根除率 肠道菌群 炎症因子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与炎症反应 被引量:7
8
作者 孙慧男 陈旭昕 韩志海 《国际呼吸杂志》 2016年第24期1890-1893,共4页
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是由于机械牵张和高浓度氧吸入等因素触发多种肺组织细胞的感受器,激活阳离子通道、模式识别受体、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等多种信号传导通路,引起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黏附分子的合成与释放,诱发过度炎症反应,造成... 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是由于机械牵张和高浓度氧吸入等因素触发多种肺组织细胞的感受器,激活阳离子通道、模式识别受体、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等多种信号传导通路,引起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黏附分子的合成与释放,诱发过度炎症反应,造成肺组织损伤。因此,对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中炎症反应的触发机制、作用通路及炎症因子做深入研究,可以为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防治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肺损伤 呼吸机相关性 炎症反应 信号传导通路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