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0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sign and Synthesis of New Arylsulfonamide and Arylamide Derivatives for the Platelet Aggression Inhibitor 被引量:2
1
作者 SongQingWANG XiuJieLIU +1 位作者 ZhiMingYI KangZHAO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6期581-584,共4页
A series of arylsulfonamide and arylamide derivatives have been prepared from anisole in good yields. The structures of those compounds were confirmed by 1H-NMR and MS analysis. Their activities against platelet aggre... A series of arylsulfonamide and arylamide derivatives have been prepared from anisole in good yields. The structures of those compounds were confirmed by 1H-NMR and MS analysis. Their activities against platelet aggregation were tested in vitro by using the Born test on rabbi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ylsulfonamide arylamide SYNTHESIS platelet aggregation inhibitor.
下载PDF
Synthesis of Novel Ligustrazine Derivatives as Potential Platelet Aggregation Inhibitors
2
作者 Xian Chao CHENG Xin Yong LIU Wen Fang XU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10期1317-1320,共4页
A series of novel ligustrazine derivatives were synthesized. These compounds have not been reported in literature, and their chemical structures were confirmed by IR, ^1H NMR and ESI-MS. The preliminary antiplatelet a... A series of novel ligustrazine derivatives were synthesized. These compounds have not been reported in literature, and their chemical structures were confirmed by IR, ^1H NMR and ESI-MS. The preliminary antiplatelet aggregation screening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compounds 7a, 7b and 7c showed higher potency than ligustraz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NTHESIS LIGUSTRAZINE DERIVATIVES platelet aggregation inhibitors.
下载PDF
A practical synthesis of sarpogrelate hydrochloride and in vitro platelet aggregation inhibitory activities of its analogues
3
作者 Chen, Guo Hua Wang, Sheng Wu, Fei Hua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3期287-289,共3页
A convenient approach for the preparation of sarpogrelate hydrochloride was developed.Two series of sarpogrelate hydrochloride analogues were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ir platelet aggregation inh... A convenient approach for the preparation of sarpogrelate hydrochloride was developed.Two series of sarpogrelate hydrochloride analogues were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ir platelet aggregation inhibitory activities, biological tests suggested that these compounds have platelet aggregation inhibitory activities to some ext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pogrelate hydrochloride platelet aggregation inhibitor SYNTHESIS
下载PDF
Regulatory effects of phospholipase A_2 inhibitors on 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 in endotoxic shock in rabbits
4
作者 杜文华 李著 +1 位作者 陆松敏 陈惠荪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China)》 CAS 1996年第2期135-138,共4页
The regulatory effects of phospholipase A2(PLA2) inhibitors, chloroquine and dexamethasone, on the activity of blood PLA2 and its related lipid mediators during endotoxic shock were observed in rabbits. The rabbits we... The regulatory effects of phospholipase A2(PLA2) inhibitors, chloroquine and dexamethasone, on the activity of blood PLA2 and its related lipid mediators during endotoxic shock were observed in rabbits. The rabbits were randomized into 4 groups as follows : The normal control (NC) group consisted of 12 rabbits with sham injection . the endotoxic shork (ES) group of 31 rabbits, the chloquine pretreated (CQ) group of 16 rabbits receiving 3 mg/kg of chlorqouine and the dexamethasone-pretreated (DM) group of 10 rabbits receiving 5 mg/kg of dexamethasone. Blood was sampled before and 5 and 30 min, 1 ,3, 5 and 8 h after the administration of endotoxin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PLA2, 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 (PAF) , TXB2 and 6-keto-PGF1α. In addrtion, changes of 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 and respiratory rate (RR) were also carefully record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activities of PLA2 and PAF and the levels of TXB2 and 6-keto-PGF1α.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fter the infusion of endotoxin. CQ and DM markedly suppressed the activities of PLA2 and PAF. The inhibition of CQ on TXB2 and 6-keto-PGF1α was greater than that of DM. Besides, CQ and DM could increase the survival rate of the animals from 48% to 75% (CQ group) and 70% (DM group).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PLA2 inhibitors such as CQ and DM can significantly attenuate the formation of shock mediators such as PLA2, PAF, TXB2 and 6-keto-PGF1α, and so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the victims of endotoxic shoc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ospholipase A_2 inhibitor platelet-activating factor endotoxic shock RABBITS
下载PDF
外周血和尿常规炎性指标评估PD-1抑制剂治疗晚期尿路上皮癌预后的价值
5
作者 郝超 艾海涛 +3 位作者 钟华明 徐志豪 黄骥 涂新华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5期2807-2812,共6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与白细胞比值(platelet and white blood cells ratio, PW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and lymphocyte ratio, P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 NLR)以及尿白细胞计数(urinary l... 目的:探讨血小板与白细胞比值(platelet and white blood cells ratio, PW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and lymphocyte ratio, P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 NLR)以及尿白细胞计数(urinary leucocyte count, ULEU)与接受PD-1抑制剂治疗晚期尿路上皮癌(urothelial carcinoma, UC)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78例接受PD-1抑制剂治疗晚期UC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和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组间的生存差异,同时采用COX回归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低PLR组与高PLR组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71.98%和47.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NLR组与高NLR组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71.36%和48.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WR高低两组和ULEU状态预测UC患者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单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分期、M分期、TNM分期、远处转移个数、PLR、NLR是影响晚期UC患者生存情况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PLR是影响接受PD-1抑制剂治疗的UC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PLR、NLR为影响接受PD-1抑制剂治疗晚期UC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LR高值组和NLR高值组患者的预后较PLR低值组和NLR低值组的患者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上皮癌 预后 PD-1抑制剂 血小板 白细胞
下载PDF
Current Role of Platelet Glycoprotein Ⅱ b/Ⅲ a Receptor Inhibitors in Clinical Trials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6
作者 沈迪 《血栓与止血学》 2001年第2期51-52,共2页
Thrombosis formation on disrupted atherosclerotic plaque is the most common acuse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in the pathophysiology, increased platelet reactivity is a descriptor of the risk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 ... Thrombosis formation on disrupted atherosclerotic plaque is the most common acuse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in the pathophysiology, increased platelet reactivity is a descriptor of the risk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healthy persons and in patients with overt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Regardless of the stimulus for activation platelet-platelet interation and thrombus formation is ultimately regulated through the GP Ⅱ b/Ⅲ a recept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GPⅡb 受体抑制剂 临床试验 Gardiovascular病
下载PDF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对患者血清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水平及血小板参数的影响
7
作者 甘露 甘本辉 江剑辉 《当代医学》 2024年第7期6-10,共5页
目的探究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对患者血清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水平及血小板参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丰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使用药物不同分为观察组(n=47)与对照组... 目的探究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对患者血清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水平及血小板参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丰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使用药物不同分为观察组(n=47)与对照组(n=35)。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血清PAI-1、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黏附率(PAdT)、血小板聚集率(PAgT)、全血黏度、血浆黏度、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36%,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7 d,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4 d,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两组血清PAI-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两组PLT均高于治疗前,PDW均窄于治疗前,MPV、PCT均小于治疗前,PAdT、PagT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PLT高于对照组,PDW窄于对照组,MPV、PCT均小于对照组,PAdT、PagT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两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血清PAI-1水平及全血黏度、血浆黏度,改善血小板参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血小板 急性脑梗死 尤瑞克林
下载PDF
肺癌患者血清LDH、CysC、PWR水平检测意义
8
作者 王缨 傅聪 傅颖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163-169,共7页
目的探究肺癌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血小板/白细胞比值(PWR)水平检测意义。方法2023年1月至2023年6月选取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72例肺癌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肺部良性病变患者72例设为对照组,比较2... 目的探究肺癌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血小板/白细胞比值(PWR)水平检测意义。方法2023年1月至2023年6月选取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72例肺癌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肺部良性病变患者72例设为对照组,比较2组LDH、CysC、PWR及各项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片段19(CYFRA21-1)],分析LDH、PWR、CysC与各项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比较不同病理特征肺癌患者LDH、CysC、PWR水平,分析肺癌患者LDH、PWR、CysC水平与病理特征的相关性,评价LDH、CysC、PWR结合CEA、CYFRA21-1、NSE对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PWR低于对照组,LDH、CysC、CEA、CYFRA21-1及NSE高于对照组(P<0.05)。肺癌患者PWR与肿瘤标志物CEA、CYFRA21-1、NSE呈负相关(P<0.05),LDH、CysC与肿瘤标志物CEA、CYFRA21-1、NSE呈正相关(P<0.05)。病理类型方面:肺腺癌与肺鳞癌患者LDH、CysC、PW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分期方面:Ⅰ~Ⅱ期患者PWR高于Ⅲ~Ⅳ期患者,LDH、CysC低于Ⅲ~Ⅳ期患者(P<0.05);有无淋巴结转移方面: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WR高于有淋巴结转移患者,LDH、CysC低于有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肺癌患者LDH、PWR、CysC与病理类型无关(P>0.05),PWR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5),LDH、CysC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显示,LDH、CysC、PWR联合诊断肺癌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10,CEA、CYFRA21-1及NSE联合诊断AUC值为0.923,进一步采用LDH、CysC、PWR结合CEA、CYFRA21-1、NSE诊断AUC值最高,为0.940,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3.06%、87.33%。结论肺癌患者PWR下降,LDH、CysC水平升高,且其水平与肿瘤标志物、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可辅助肿瘤标志物对肺癌进行诊断,以期提高早期肺癌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乳酸脱氢酶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 血小板/白细胞比值
下载PDF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晚期肺癌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9
作者 戚锐锋 张明 +7 位作者 王浩 王莹 阿迪拉 冷越 钟丽 马遥远 谢倩云 覃建萍 《西部医学》 2024年第9期1323-1326,共4页
目的探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治疗晚期肺癌时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21年1月—2022年10月巴州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晚期肺癌适合应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患者,每周期治疗前、后分别抽取患者空腹新鲜静脉血3 mL,检验患者经ICIs... 目的探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治疗晚期肺癌时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21年1月—2022年10月巴州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晚期肺癌适合应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患者,每周期治疗前、后分别抽取患者空腹新鲜静脉血3 mL,检验患者经ICIs治疗一、二周期前后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及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及血小板的变化。结果第一周期ICIs治疗后APTT、PT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D-二聚体、TT、FIB也均较治疗前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周期治疗后凝血功能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第二周期与第一周期相比PT、TT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Is治疗第一周期后APTT、PT降低,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晚期肺癌患者高凝状态或血栓形成的风险;但是经过第二周期治疗后PT、TT延长,提示治疗有效后高凝状态或血栓形成风险会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凝血功能 血小板 D-二聚体
下载PDF
PD⁃1抑制剂联合全身化疗治疗复发转移性宫颈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10
作者 王翠 李亚玲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2期76-81,共6页
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卡瑞利珠单抗)免疫治疗联合全身化疗治疗复发转移性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1年6月定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复发转移性宫颈癌6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 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卡瑞利珠单抗)免疫治疗联合全身化疗治疗复发转移性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1年6月定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复发转移性宫颈癌6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紫杉醇联合顺铂全身化疗方案,研究组给予全身化疗方案+PD-1卡瑞利珠单抗免疫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分析治疗前及治疗3个周期后鳞状细胞癌抗原(SCC)、外周血淋巴细胞/单核细胞(LMR)及血小板/淋巴细胞(PLR)指标水平及Kamofsky评分变化,并观察治疗期间毒性作用发生情况及随访期间患者总生存期。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分别为93.75%(30/32)、96.88%(31/32),高于对照组的68.75%(22/32)、75.00%(2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周期后,2组血清SCC、PLR水平较治疗前降低,LMR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Kamofsky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1、2年生存率及总生存期高于或长于对照组(P<0.05)。2组毒性作用多数为1~2级。研究组血小板下降和转氨酶升高比例分别为37.50%(12/32)和28.12%(9/32),高于对照组的18.75%(6/32)和9.38%(3/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贫血、白细胞下降、恶心、腹泻、乏力等毒性作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发生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皮疹、带状疱疹、过敏等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结论PD-1抑制剂联合全身化疗治疗复发转移性宫颈癌提高了临床效果、生存质量及生存率,延长生存期,改善了机体的炎症免疫反应状态,毒性作用较少,患者耐受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复发转移性 全身化疗 免疫治疗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抑制剂 鳞状细胞癌抗原 外周血淋巴细胞/单核细胞 血小板/淋巴细胞
下载PDF
血清水平预测老年髋关节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价值研究
11
作者 杨颖 尹茯颐 +1 位作者 冷嫄娴 李国红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5期500-504,共5页
目的:探索血清D-二聚体(D-dimer,D-D)、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血小板(platelet,PL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联合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水平预测老年髋关节术后... 目的:探索血清D-二聚体(D-dimer,D-D)、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血小板(platelet,PL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联合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水平预测老年髋关节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165例老年髋关节术患者,男89例,女76例;年龄60~75(66.43±5.48)岁;股骨颈骨折102例,股骨头坏死63例。所有患者入院24 h内均进行血清D-D、FIB、PLT、CRP、PAI-1检测,根据患者是否发生DVT分为DVT组和非DVT组。结果:DVT组患者的D-D、FIB、PLT、CRP、PAI-1水平均高于非DVT组(P<0.001);Spearman分析结果显示,DVT与PLT、CRP、D-D、FIB、PAI-1水平均呈正相关性(r=0.382,0.213,0.410,0.310,0.353,均P<0.001);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D、PLT是影响DVT发生的独立因素(OR=0.038,0.960,P=0.032,0.011);D-D、FIB、PLT、CRP、PAI-1及五项联合预测DVT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843、0.692、0.871、0.780、0.819、0.960,五项联合预测的AUC均高于单项预测(P<0.05)。结论:D-D、FIB、PLT、CRP、PAI-1在预测老年髋关节术后发生DVT中具有一定效能,五项联合预测效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C反应蛋白 血小板 纤维蛋白原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髋关节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双侧延髓内侧梗死临床诊治二例并文献复习
12
作者 黄四春 张忠胜 +1 位作者 孔学健 成家欣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5-58,共4页
双侧延髓内侧梗死(MMI)是一种罕见的后循环卒中类型,发病早期易被误诊为吉兰-巴雷综合征等疾病,总体预后较差。迫切需要对其早期诊断和正确治疗。作者对诊断为双侧MMI的两例患者病历资料进行总结:均急性发作,其中1例患者具有急性吉兰-... 双侧延髓内侧梗死(MMI)是一种罕见的后循环卒中类型,发病早期易被误诊为吉兰-巴雷综合征等疾病,总体预后较差。迫切需要对其早期诊断和正确治疗。作者对诊断为双侧MMI的两例患者病历资料进行总结:均急性发作,其中1例患者具有急性吉兰-巴雷综合征样症状(快速进展性四肢瘫痪和发音困难),另1例患者以双侧肢体无力及麻木为主要表现。临床医师根据症状、体征和发病模式(急性发作,特别是在睡眠期间发作或睡眠期间迅速恶化)等特点,结合扩散加权成像,快速做出正确的诊断。由于早期给予强化三联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罗非班)治疗,两例患者初期均迅速好转。本研究旨在通过报道其临床表现、神经影像学特征和治疗体会,以为神经内科临床医师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延髓内侧梗死 四肢瘫痪 早期诊断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下载PDF
血浆凝块收缩功能实验方法学研究
13
作者 罗扬淦 卢姿含 +3 位作者 廖晗婧 郝逗逗 黄镘静 朱枝祥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71-1277,共7页
目的:探讨影响血浆凝块收缩功能的关键因素,优化血浆凝块收缩功能实验方法,以用于研究血小板功能调控和评价药物对血浆凝块收缩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依次研究不同浓度的凝血酶、Ca^(2+)以及血小板对血浆凝块收缩率的影响,优化血浆凝块... 目的:探讨影响血浆凝块收缩功能的关键因素,优化血浆凝块收缩功能实验方法,以用于研究血小板功能调控和评价药物对血浆凝块收缩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依次研究不同浓度的凝血酶、Ca^(2+)以及血小板对血浆凝块收缩率的影响,优化血浆凝块收缩检测体系。通过检测多种血小板信号通路抑制剂对血浆凝块收缩的调节作用验证该检测体系的有效性。结果:通过对凝血酶浓度、Ca^(2+)浓度和血小板浓度的优化研究,利用0.2 U/ml凝血酶处理含0.5 mmol/L Ca^(2+)以及40×10^(9)/L血小板的富血小板血浆(PRP)进行血浆凝块收缩分析。在此条件下,凝血酶处理15 min能够显著诱导血浆凝块收缩反应,处理30 min诱导的血浆凝块收缩率大于50%。利用此检测条件研究抑制剂对血浆凝块收缩的调节作用,PKC抑制剂Go 6983能够强烈抑制血浆凝块收缩反应,PI3K抑制剂Ly294002和p38 MAPK抑制剂SB203580能够轻度抑制血浆凝块收缩反应。结论:利用0.2 U/ml凝血酶处理含0.5 mmol/L Ca^(2+)和40×10^(9)/L血小板的PRP进行血浆凝块收缩检测,可以用于研究血小板功能调控和评价药物对血浆凝块收缩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凝块收缩 凝血酶 CA^(2+) 血小板 信号通路抑制剂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钙片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价值
14
作者 钱方圆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5期137-140,共4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钙片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包钢集团第三职工医院收治的21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以随机单盲法分为参照组(n=109)、分析组(n=109),参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分析组...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钙片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包钢集团第三职工医院收治的21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以随机单盲法分为参照组(n=109)、分析组(n=109),参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分析组给予瑞舒伐他汀钙片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研究起止时间为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结果分析组血脂水平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评分和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联合使用瑞舒伐他汀钙片与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效果确切,可切实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他汀类药物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瑞舒伐他汀
下载PDF
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尤瑞克林、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对基质金属蛋白酶、神经因子水平的影响
15
作者 杨军 汪捷 文洪波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66-470,共5页
目的:探讨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尤瑞克林、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对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神经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我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尤... 目的:探讨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尤瑞克林、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对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神经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我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尤瑞克林+丁苯酞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治疗3周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血流动力学及MMP、神经因子水平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82.61%比97.83%)及平均血流速率(Vm)[(25.91±2.94)cm/s比(29.88±2.18)cm/s]、神经生长因子(NGF)[(69.91±6.54)pg/ml比(79.07±8.72)pg/ml]、神经营养因子(NTF)[(4.12±1.30)ng/ml比(4.85±0.93)ng/ml]水平显著提高,外周阻力(Rv)[(89.33±14.89)kPa·s/m比(79.89±12.32)kPa·s/m]、动态阻力(DR)[(37.81±5.18)kPa比(33.98±4.6)kPa]、MMP-2[(248.63±12.06)μg/L比(207.06±12.06)μg/L]、MMP-9[(234.99±12.86)μg/L比(200.30±11.78)μg/L]、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16.14±2.81)μg/L比(12.66±2.77)μg/L]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0.01)。结论: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采用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尤瑞克林、丁苯酞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促进脑血流动力学改善,也能进一步调节基质金属蛋白酶和神经因子水平,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基质金属蛋白酶类 活化白细胞黏附分子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下载PDF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急性脑梗死伴H型高血压患者的疗效
16
作者 白管兵 潘波 潘娜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4期540-543,共4页
【目的】探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急性脑梗死(ACI)伴H型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本院收治的100例ACI伴H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ACI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探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急性脑梗死(ACI)伴H型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本院收治的100例ACI伴H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ACI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两组患者均维持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血小板相关参数、临床疗效及药物相关不良事件。【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m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同型半胱氨酸(Hcy)、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cy、MPV及PDW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出血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用于治疗ACI伴H型高血压患者,能够降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治疗有效率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并发症 急性病 高血压/并发症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治疗结果
下载PDF
替罗非班辅助血管内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评估研究进展
17
作者 张莉 傅新民 +1 位作者 智文虹 刘志广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90-94,共5页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是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引起神经功能损伤的临床综合征。抗血小板治疗是缺血性脑卒中预防及治疗的基础。目前,AIS血管内治疗主要方法有机械取栓、血栓抽吸、动脉溶栓、支架植入等,可有效改善血运及临床症状。但血管内...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是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引起神经功能损伤的临床综合征。抗血小板治疗是缺血性脑卒中预防及治疗的基础。目前,AIS血管内治疗主要方法有机械取栓、血栓抽吸、动脉溶栓、支架植入等,可有效改善血运及临床症状。但血管内治疗可能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血管内治疗的围手术期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是降低手术期间和术后发生血栓形成、栓塞和缺血等并发症风险的常用治疗方法。近年来,有关AIS血管内治疗中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特别是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使AIS血管内治疗的发展前景充满希望。目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有3种,分别为替罗非班、阿昔单抗和依替巴肽。替罗非班是国内临床中主要应用的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GPⅡb/Ⅲa受体作为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的最终通路,其拮抗剂通过直接与GPⅡb/Ⅲa受体结合,从而快速发挥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替罗非班作为的新型抗血小板药物,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已经基本成熟,但是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具体用法、用量及安全性仍有较多争议,且属于超说明书用药。该文就替罗非班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血管内治疗 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抑制剂 替罗非班
下载PDF
抗血小板聚集药和他汀类药物联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
18
作者 吴荔嘉 刘玉姗 刘海珍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3期108-110,共3页
目的:探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抗血小板聚集药和他汀类药物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于厦门市海沧医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采用的不同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将采用常规抗血小... 目的:探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抗血小板聚集药和他汀类药物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于厦门市海沧医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采用的不同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将采用常规抗血小板聚集药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40例),将采用抗血小板聚集药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40例),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脂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栓长度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栓长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总胆固醇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总胆固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单一用药治疗,采用抗血小板聚集药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较佳,可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降低血脂水平,还具有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抗血小板聚集药 他汀类药物
下载PDF
外周血LMR、MPVLR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TFA-IRAEs的预测效能
19
作者 黎敏 苏也 乌齐阳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7期1363-1367,共5页
目的 探讨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平均血小板体积/淋巴细胞比值(MPVLR)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免疫治疗相关甲状腺不良事件(TFA-IRAE)的预测效能。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广德市人民医院接受PD-1/PD-L1抑制剂治疗的110例晚... 目的 探讨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平均血小板体积/淋巴细胞比值(MPVLR)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免疫治疗相关甲状腺不良事件(TFA-IRAE)的预测效能。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广德市人民医院接受PD-1/PD-L1抑制剂治疗的11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TFA-IRAE发生分为TFA-IRAE组(61例)与无TFA-IRAE组(49例)。检测并对比两组外周血LMR、MPVLR。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分析LMR、MPVLR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发生TFA-IRAE的预测价值。采用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探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发生TFA-IRAE的影响因素。结果 TFA-IRAE组患者LMR低于无TFA-IRAE组患者、MPVLR明显高于无TFA-IRAE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MR、MPVLR预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发生TFA-IRAE的AUC(95%CI)分别为0.829(0.784~0.879)、0.756(0.711~0.806),两者联合预测的AUC(95%CI)为0.914(0.870~0.963)。两组TNM分期、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吸烟史、饮酒史、免疫治疗线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FA-IRAE组患者女性、年龄≥60岁比例高于无TFA-IRAE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2.394,95%CI:1.227~4.671)、LMR≤3.73(OR=3.294,95%CI:1.639~6.618)、MPVLR≥5.23(OR=4.693,95%CI:1.985~11.094)是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发生TFA-IRAE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低LMR、高MPVLR与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发生TFA-IRAE有关,两者能作为预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发生TFA-IRAE的实验室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恶性肿瘤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 平均血小板体积/淋巴细胞比值 甲状腺功能异常-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下载PDF
脓毒症性肝损伤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20
作者 周叶 何龙平 +4 位作者 齐英含 黄雨 胡冰琴 刘嘉玲 宋景春 《血栓与止血学》 CAS 2024年第2期63-68,共6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八医院重症医学科2018年5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678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科2 h内是否存在急性肝损伤将患者分为普通脓毒症组(n=563... 目的探讨脓毒症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八医院重症医学科2018年5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678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科2 h内是否存在急性肝损伤将患者分为普通脓毒症组(n=563例)和脓毒症性肝损伤组(n=115例),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性肝损伤的危险因素,并绘制ROC曲线评估其对预测脓毒症性肝损伤的价值。结果与普通脓毒症组相比,脓毒症性肝损伤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PLT)和白蛋白水平明显下降,而血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血肌酐、C⁃反应蛋白(CRP)、乳酸、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凝血酶调节蛋白(TM)、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复合物(t⁃PAIC)浓度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PAIC、PLT、CRP是脓毒症性肝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t⁃PAIC、PLT、CRP及三者联合对脓毒症性肝损伤的预测价值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99(95%CI:0.645~0.754,P<0.001)、0.665(95%CI:0.610~0.720,P<0.001)、0.640(95%CI:0.584~0.697,P<0.001)和0.797(95%CI:0.752~0.841,P<0.001)。结论PLT减少、血浆t⁃PAIC和CRP水平升高是脓毒症性肝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三者联合对脓毒症性肝损伤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肝损伤 血小板计数 C反应蛋白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复合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