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1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ructure-based design,synthesis of novel inhibitors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FabH as potential anti-tuberculosis agents 被引量:1
1
作者 Xue Hui Zhang Hong Yu +2 位作者 Wu Zhong Li LiWang Song Li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9期1019-1022,共4页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FabH, an essential enzyme in mycolic acids biosynthetic pathway, is an attractive target for novel anti-tuberculosis agents. Structure-based design, synthesis of novel inhibitors of mtFabH w...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FabH, an essential enzyme in mycolic acids biosynthetic pathway, is an attractive target for novel anti-tuberculosis agents. Structure-based design, synthesis of novel inhibitors of mtFabH was reported in this paper. A novel scaffold structure was designed, and 12 candidate compounds that displayed favorable binding with the active site were identified and synthesized. 2009 Song Li. Published by Elsevier B.V. on behalf of Chinese Chemical Society. All rights reser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ucture-based design SYNTHESIS Enzyme inhibitor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FabH
下载PDF
Structural Insight into the Design on Oleanolic Acid Derivatives as Potent 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1B Inhibitors 被引量:2
2
作者 施建成 涂文通 +1 位作者 罗敏 黄初升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7期1063-1076,共14页
Oleanolic acid derivatives act as newer 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1B (PTP-1B) inhibitors for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structural requirement of PTP-1B inhibitors, 52 oleanolic... Oleanolic acid derivatives act as newer 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1B (PTP-1B) inhibitors for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structural requirement of PTP-1B inhibitors, 52 oleanolic acid derivatives were divided into a training set (34 compounds) and a test set (18 compounds). The highly reliable and predictive 3D-QSAR models were constructed by CoMFA, CoMSIA and topomer CoMFA methods,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ross validated coefficient (q2) and non-cross-validated coefficient (R2) were 0.554 and 0.999 in the CoMFA model, 0.675 and 0.971 in the CoMSIA model, and 0.628 and 0.939 in the topomer CoMFA model, which suggests that three models are robust and have good exterior predictive capabilities. Furthermore, ten novel inhibitors with much higher inhibitory potency were designed. Our design strategy was that (i) the electronegative substituents (Cl, -CH2OH, OH and -CH2Cl) were introduced into the double bond of ring C, (ii) the hydrogen bond acceptor groups (C≡N and N atom), electronegative groups (C≡N, N atom, -COOH and -COOCH3) and bulky substituents (C6H5N) were connected to the C-3 position, which would result in generating potent and selective PTP-1B inhibitors. We expect that the results in this paper have the potential to facilitate the process of design and to develop new potent PTP-1B inhibit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 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1B (PTP-1B) inhibitor 3D-QSAR Molecular design
下载PDF
A Mechanism-based 3D-QSAR and DFT Approach for the Prediction of H5N1 Entry Inhibitory Potency of 3-O-β-chacotriosyl Ursolic Acid Derivatives 被引量:3
3
作者 施建成 赵丹 +1 位作者 罗敏 黄初升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12期1987-1999,共13页
In this work, 25 3-O-β-chacotriosyl ursolic acid derivatives were employed to achieve the highly reliable and predictive 3 D-QSAR models by Co MFA and Co MSIA methods, respectively. The predictive capabilities of two... In this work, 25 3-O-β-chacotriosyl ursolic acid derivatives were employed to achieve the highly reliable and predictive 3 D-QSAR models by Co MFA and Co MSIA methods, respectively. The predictive capabilities of two constructed CoMFA and CoMSIA models were verified by the leave-one-out cross-validation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ross-validated coefficient(q2) and non-cross-validated coefficient(R2) were 0.559, 0.981 in the CoMFA model and 0.696, 0.978 in the CoM SIA model, respectively, which suggests that these two models are robust and have good exterior predictive capabilities. Furthermore, based on the contour maps information of two models, ten novel inhibitors with higher inhibitory potency were designed, and the quantum chemical calculation of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 was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why the designed molecules have stronger inhibitory activity than the lead compound. The calculations show that the C-50 position of lead compound is a key active site for the enhancement of inhibitory activity, and it should be introduced into the large electron withdrawing group, which would result in generating potent and selective H5 N1 entry inhibitors. We expect that the results in this paper could provide important information to develop new potent H5 N1 entry inhibit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N1 avian influenza A virus H5N1 entry inhibitor 3D-QSAR DFT molecular design
下载PDF
基于药物拼接的verubulin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活性评价
4
作者 王晓锋 王明 +2 位作者 张晨 李倩 尹东锋 《西北药学杂志》 2024年第1期99-105,共7页
目的通过在verubulin(1)结构中的喹唑啉环2位引入MP-HJ-1c(3)结构中的吡咯并[2,3-d]噻唑-5-甲酰胺基团,发现新结构类型的微管聚集抑制剂。方法将化合物1的衍生物2和3与微管蛋白的复合晶体结构6BR1、5YZ3进行叠合,设计了分别用亚甲基或1... 目的通过在verubulin(1)结构中的喹唑啉环2位引入MP-HJ-1c(3)结构中的吡咯并[2,3-d]噻唑-5-甲酰胺基团,发现新结构类型的微管聚集抑制剂。方法将化合物1的衍生物2和3与微管蛋白的复合晶体结构6BR1、5YZ3进行叠合,设计了分别用亚甲基或1,2-亚乙基将1喹唑啉环2位与3中吡咯并[2,3-d]噻唑-5-甲酰胺基进行连接得到的目标化合物4a和4b,并进行了分子对接。4a和4b经酰胺缩合、分子内成环、亲核取代和酰胺缩合4步反应合成,总收率分别为7.9%、11.3%,结构经^(1)H-NMR、^(13)C-NMR和HR-ESI-MS确证。评价了4a和4b对人肺癌细胞A549增殖的抑制活性和微管聚集的抑制活性。结果分子对接结果显示,4a与5YZ3的结合能为-27.93 kcal·mol^(-1),来源于1、3的结构部分各自基本维持了与微管蛋白的相互作用方式。4a和4b的A549增殖抑制活性分别为(0.15±0.03)μmol·L^(−1)和(9.91±1.04)μmol·L^(−1)(GI50值);仅4a表现出微弱的微管聚集抑制活性[(67.1±11.1)μmol·L^(−1)(IC_(50)值)]。结论设计的化合物4a表现出一定的体外肿瘤细胞增殖抑制活性和微管聚集抑制活性,可作为先导化合物,进一步对其结构中的N-甲基-4-甲氧基苯环部分进行构效关系研究。4b经体外测试无明显微管聚集抑制活性,与分子对接中由于连接链过长导致吡咯并[2,3-d]噻唑-5-甲酰胺基无法与微管蛋白形成有效相互作用的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rubulin 微管聚集抑制剂 分子设计 药物拼接
下载PDF
基于片段生长技术的PD-1/PD-L1小分子抑制剂的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赵东升 程铖 廖伟科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1期111-115,共5页
目的 基于片段生长技术开发小分子PD-L1抑制剂。方法 根据已知的苯甲酰苯胺活性片段结构,使用FDA碎片库进行片段生长,然后使用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对其进行进一步筛选,最终通过体外实验获得活性化合物。结果 获得一系列包含苯甲酰苯胺... 目的 基于片段生长技术开发小分子PD-L1抑制剂。方法 根据已知的苯甲酰苯胺活性片段结构,使用FDA碎片库进行片段生长,然后使用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对其进行进一步筛选,最终通过体外实验获得活性化合物。结果 获得一系列包含苯甲酰苯胺片段的分子库,其中有8个打分较高的分子,分子动力学模拟表明776191具有最高的结合能,体外抑制实验证明776191具有一定的抑制PD-1/PD-L1结合活性。结论 776191是一种具有新型结构的PD-1/PD-L1抑制剂,这一研究丰富了PD-1/PD-L1抑制剂的多样性,为其开发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设计 PD-1/PD-L1 小分子抑制剂 分子动力学模拟 片段生长技术
下载PDF
分子对接方法的应用与发展 被引量:83
6
作者 段爱霞 陈晶 +2 位作者 刘宏德 刘秀辉 卢小泉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73-477,共5页
分子对接方法加快了药物开发周期,具有快速、准确度高等优点。本文详述了分子对接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分子对接空间和能量的匹配要求和优化时的各种方法。综述了该方法在药物设计、药理分析和探测生命体系等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 分子对接 蛋白质 抑制剂 药物设计
下载PDF
钨矿浮选药剂设计与组装 被引量:8
7
作者 王建军 卫召 +7 位作者 韩海生 孙伟 高志勇 向国源 伍思回 亢建华 范瑞华 蒋旭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6-43,共18页
钨矿主要包括黑钨矿和白钨矿,其中白钨矿是主要的钨矿物,也是非常重要的战略含钙矿物。但钨矿物与脉石矿物的分离,尤其是与萤石和方解石等常见含钙矿物的选择性分离仍是世界难题。许多文献侧重于对新药剂的报道,但缺乏对这些药剂进行有... 钨矿主要包括黑钨矿和白钨矿,其中白钨矿是主要的钨矿物,也是非常重要的战略含钙矿物。但钨矿物与脉石矿物的分离,尤其是与萤石和方解石等常见含钙矿物的选择性分离仍是世界难题。许多文献侧重于对新药剂的报道,但缺乏对这些药剂进行有效归类和进一步的分析。因此,分析了钨矿浮选药剂设计与组装原理,较为详细地论述了钨矿浮选过程中最重要的两大类药剂—捕收剂(阴离子捕收剂、阳离子捕收剂、两性捕收剂和配合物捕收剂等)和抑制剂(有机抑制剂和无机抑制剂)的类型、吸附机理和应用,阐述了钨矿浮选药剂设计与组装规律,以期对钨矿物与脉石矿物的高效分离提供借鉴。通过总结现有钨矿分选药剂,提出了钨矿浮选药剂要根据钨矿物与脉石矿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质差异(表面润湿性、表面电位、表面活性位点等)以及钨矿物自身表面性质各向异性(不同晶面的性质差异)进行有针对性地设计与组装。同时,提出了药剂的设计与组装要遵循一定的方法,包括亲固官能团、疏水链等的设计和组装以及相应捕收剂和抑制剂的协同应用,从而兼顾捕收性和选择性,使得钨矿物能与其他矿物更高效地分离。与其他捕收剂相比,含有特殊官能团的螯合和配合物捕收剂对钨矿物具有更好的选择性,但是成本较高,因此,可开发疏水性更强的螯合或者配合物捕收剂,如在铅-苯甲羟肟酸配合物基础上嫁接更疏水的阴离子捕收剂或者对苯甲羟肟酸进行改性,增强其整体疏水性和分选效率。与其他抑制剂相比,高效、环保的聚羧酸类抑制剂对方解石具有更好的选择性,但需同时添加对硅酸盐类脉石矿物具有良好抑制能力的水玻璃及其改性物。需要注意的是,尽管白钨矿与萤石和方解石表面的钙活性位点有一定的差异性,但未来新药剂的设计可以另辟蹊径,设计与白钨矿氧位点具有更好选择性的捕收剂官能团或者与萤石氟位点(方解石氧位点)具有更好选择性的抑制剂官能团,从而实现白钨矿与其他含钙矿物的分离。另外,对于钨矿物与脉石矿物的分离方法也不能仅局限于正浮选,开发合适的反浮选方法也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方解石含量高的钨矿石或者钨精矿,通过采用抑制钨矿物然后预脱除方解石的方法实现钨矿物的回收或者钨精矿品位的进一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矿 浮选 捕收剂 抑制剂 设计与组装
下载PDF
抗真菌药物作用靶酶羊毛甾醇14α去甲基化酶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季海涛 张万年 周有骏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08-113,共6页
羊毛甾醇14α去甲基化酶是普遍存在于高等植物、真菌和哺乳动物体内的P450蛋白,是氮唑类抗真菌药物作用靶酶.到目前为止已分别确定了高等植物、真菌和哺乳动物体内该酶的氨基酸序列.该酶对底物的催化包括三个单加氧步骤,涉及... 羊毛甾醇14α去甲基化酶是普遍存在于高等植物、真菌和哺乳动物体内的P450蛋白,是氮唑类抗真菌药物作用靶酶.到目前为止已分别确定了高等植物、真菌和哺乳动物体内该酶的氨基酸序列.该酶对底物的催化包括三个单加氧步骤,涉及自由基的生成和消除,血红素辅基在酶催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底物羊毛甾醇只能结合在酶活性位点血红素辅基Nc吡咯环上方,其余血红素吡咯环被氨基酸残基封闭.底物羊毛甾醇的3β羟基、Δ8(9)双键和17位侧链是与酶活性位点正确结合的关键官能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毛甾醇 去甲基化酶 氨基酸序列 抗真菌药 靶酶
下载PDF
菜豆凝集素抑制剂的设计与凝血活性 被引量:3
9
作者 刘琴 喻艳华 +3 位作者 陈伟达 陈禅友 赵蕴杰 曾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85-1191,共7页
针对菜豆凝集素二聚体复合物的结构特征,利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方法设计抑制剂以破坏复合物结构;进一步采用标准的Fomc保护氨基酸NT氨基的固相法合成纯化了小肽抑制剂.体外兔血红细胞凝集实验结果表明,该小肽对菜豆凝集素的凝血能力... 针对菜豆凝集素二聚体复合物的结构特征,利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方法设计抑制剂以破坏复合物结构;进一步采用标准的Fomc保护氨基酸NT氨基的固相法合成纯化了小肽抑制剂.体外兔血红细胞凝集实验结果表明,该小肽对菜豆凝集素的凝血能力有一定的抑制效果.该方法为植物凝集素凝血研究及菜豆相关的食品安全问题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豆凝集素 分子动力学 药物设计 抑制剂设计 凝血活性
下载PDF
基于真菌14α-去甲基化酶的非氮唑类抗真菌先导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体外抗真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驹 吕加国 +3 位作者 周有骏 李耀武 陈军 郑灿辉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7-42,共6页
基于真菌羊毛甾醇14α-去甲基化酶(CYP51)活性位点的三维结构设计并合成了新型四氢异喹啉类抗真菌先导化合物.体外抗真菌活性研究显示:设计的先导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真菌活性.其中化合物5f和5g对于5种测试菌的抗真菌活性强于或相当于对... 基于真菌羊毛甾醇14α-去甲基化酶(CYP51)活性位点的三维结构设计并合成了新型四氢异喹啉类抗真菌先导化合物.体外抗真菌活性研究显示:设计的先导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真菌活性.其中化合物5f和5g对于5种测试菌的抗真菌活性强于或相当于对照药物氟康唑.先导分子通过与靶酶活性腔氨基酸残基的非共价键结合产生抗真菌作用,避免与血红素辅基Fe原子发生配位结合,为一类具有新作用机理的非氮唑类抗真菌先导化合物.本研究为抗真菌药物研究提供了新的结合方式及结构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羊毛甾醇14α-去甲基化酶 抑制剂 设计 合成 抗真菌
下载PDF
唾液酸类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杰 徐文方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43-647,655,共6页
对结构基于唾液酸类的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在抗流感病毒药物研究中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神经氨酸酶 唾液酸 抑制剂 设计 合成 综述
下载PDF
苯乙烯适宜贮存工艺条件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苗夫传 李铭慧 +7 位作者 朱轶军 崔群 王海燕 纪宏宸 曹振明 顾惠强 黄炳泉 夏龙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6期42-46,共5页
测定了贮存时间、阻聚剂TBC(叔丁基邻苯二酚)含量和铁锈量对笨乙烯聚合物和过氧化物含量的影响,通过均匀设计实验考察了苯乙烯聚合物含量与贮存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当苯乙烯聚合物的质量分数不高于10mg/kg(优等品指标)时,在... 测定了贮存时间、阻聚剂TBC(叔丁基邻苯二酚)含量和铁锈量对笨乙烯聚合物和过氧化物含量的影响,通过均匀设计实验考察了苯乙烯聚合物含量与贮存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当苯乙烯聚合物的质量分数不高于10mg/kg(优等品指标)时,在贮存温度为20℃条件下,苯乙烯可贮存8~9d;在30℃时,可贮存5d;由拟合得到的苯乙烯聚合物含量与贮存奈件的关系式解得:贮存温度为18℃,TBC质量分数为13、8mg/kg,贮存时间为12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 贮存条件 阻聚剂 均匀设计
下载PDF
新型喹唑啉酮类先导物的设计、合成及抑制人顶体酶活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宁微微 刘雪飞 +6 位作者 张晓梦 郑灿辉 盛春泉 周有骏 章玲 吕加国 朱驹 《药学实践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296-298,312,共4页
目的基于人精子顶体酶活性位点的三维结构设计并合成新型3-取代喹唑啉酮类化合物。方法计算机模拟设计及化学合成。结果设计并合成了7个3-取代喹唑啉酮类先导物,进行了抑酶活性测试。结论所有合成的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抑酶活性,其中化合物... 目的基于人精子顶体酶活性位点的三维结构设计并合成新型3-取代喹唑啉酮类化合物。方法计算机模拟设计及化学合成。结果设计并合成了7个3-取代喹唑啉酮类先导物,进行了抑酶活性测试。结论所有合成的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抑酶活性,其中化合物3 g是对照物Nα-对甲苯磺酰-L-赖氨酸氯甲基酮(TLCK)的229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顶体酶 抑制剂 设计 合成 抑酶 喹唑啉酮
下载PDF
优化山茱萸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11
14
作者 罗培 莫正纪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73-274,共2页
目的 研究提取山茱萸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最佳工艺。方法 通过回流提取、纯化 ,对均匀设计 9个水平的提取物进行体内、体外活性的筛选。结果 提取条件为 4 0 %的乙醇、10倍量、4h ;剂量为 4 0 0mg·kg-1时 ,其体内活性最好... 目的 研究提取山茱萸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最佳工艺。方法 通过回流提取、纯化 ,对均匀设计 9个水平的提取物进行体内、体外活性的筛选。结果 提取条件为 4 0 %的乙醇、10倍量、4h ;剂量为 4 0 0mg·kg-1时 ,其体内活性最好。结论 优选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提取最佳工艺可以为进一步开发山茱萸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 Α-葡萄糖苷酶 抑制剂 提取工艺 血糖
下载PDF
超声波法提取大黄胰蛋白酶抑制剂 被引量:5
15
作者 杜旭东 刘同祥 +2 位作者 张宗申 牛建昭 王继峰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25-527,共3页
目的研究大黄中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成分的最佳提取条件。方法以提取液对胰蛋白酶的抑制率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对提取溶剂用量(A)、提取温度(B)、提取时间(C)、提取次数(D)4个因素进行优选研究,并以优选出的提取方案进行验证实验。结... 目的研究大黄中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成分的最佳提取条件。方法以提取液对胰蛋白酶的抑制率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对提取溶剂用量(A)、提取温度(B)、提取时间(C)、提取次数(D)4个因素进行优选研究,并以优选出的提取方案进行验证实验。结果因素B,D对提取效果有显著的影响,因素C影响不显著。结论大黄中胰蛋白酶抑制活性成分有效部位的最佳提取工艺为A3B1C3D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超声提取 胰蛋白酶抑制剂 正交实验
下载PDF
新型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6
作者 薛思佳 邹金山 《化学世界》 CAS CSCD 2000年第8期399-403,共5页
ALS抑制剂不仅具有超高除草活性 ,而且这类除草剂对人和动物十分安全 ,近年来 ,ALS抑制剂的研究一直是除草剂开发中的热点。综述了近十多年来 ALS抑制剂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关键词 ALS抑制剂 分子设计 定量构效关系 除草剂
下载PDF
正交实验法优选鱼腥草胰蛋白酶抑制剂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3
17
作者 杜旭东 刘同祥 +2 位作者 张宗申 牛建昭 王继峰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337-2338,共2页
目的研究鱼腥草中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成分的最佳提取条件。方法以提取液对胰蛋白酶的抑制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提取温度(A)、溶剂用量(B)、pH值(C)、提取时间(D)4个因素进行优选研究,并以优选出的提取方案进行验证实验。结果因素B... 目的研究鱼腥草中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成分的最佳提取条件。方法以提取液对胰蛋白酶的抑制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提取温度(A)、溶剂用量(B)、pH值(C)、提取时间(D)4个因素进行优选研究,并以优选出的提取方案进行验证实验。结果因素B对提取效果有极显著的影响,因素A、C均有显著的影响,因素D影响不显著。结论鱼腥草中胰蛋白酶抑制活性成分有效部位的最佳提取工艺为A1B2C3D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 胰蛋白酶抑制剂 正交实验
下载PDF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建国 张继宁 黄勋娟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4年第4期1-5,23,共6页
神经氨酸酶在微生物和病毒侵染宿主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使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是抑制侵染的有效方式,因此,基于神经氨酸酶和底物的结构设计、合成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由于微生物的广泛性,利用微生物来源的神经氨酸酶和底... 神经氨酸酶在微生物和病毒侵染宿主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使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是抑制侵染的有效方式,因此,基于神经氨酸酶和底物的结构设计、合成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由于微生物的广泛性,利用微生物来源的神经氨酸酶和底物结合是开发抑制剂的主要途径。简单介绍了神经氨酸酶的结构和应用,着重就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氨酸酶 抑制剂 分子设计 微生物制备
下载PDF
Hsp90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9
作者 孟帅 山广志 李卓荣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41-248,共8页
热休克蛋白90(Hsp90)是生物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的一类蛋白,作为分子伴侣对细胞中众多信号蛋白的构象成熟和功能稳定进行调控。近年来的研究证明,Hsp90与肿瘤发生、发展、生物学行为及其预后有密切的关系,已成为新兴的抗肿瘤药物作用靶点... 热休克蛋白90(Hsp90)是生物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的一类蛋白,作为分子伴侣对细胞中众多信号蛋白的构象成熟和功能稳定进行调控。近年来的研究证明,Hsp90与肿瘤发生、发展、生物学行为及其预后有密切的关系,已成为新兴的抗肿瘤药物作用靶点,众多Hsp90抑制剂应运而生,同时基于结构的小分子抑制剂的设计也引起日益广泛的关注,本文就Hsp90的结构特点及其相关抑制剂进行综述,以期对Hsp90抑制剂的发现和优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P90 抑制剂 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
下载PDF
酶催化过渡态理论在药物分子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马军安 黄润秋 杨华铮 《合成化学》 CAS CSCD 2000年第6期479-485,共7页
评述了近几年来酶催化过渡态理论在药物 ,包括杀虫剂、杀菌剂和解毒剂 ,合理分子设计中的应用进展。参考文献 2 9篇。
关键词 酶抑制剂 药物 分子设计 酶催化过渡态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