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旅游业新质生产力:难点与方向 被引量:2
1
作者 厉新建 宋昌耀 张安妮 《旅游导刊》 2024年第3期23-33,共11页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内外部环境复杂以及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大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为旅游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本文梳理了旅游业新质生产力的难点与方向:首先,提出新质生产...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内外部环境复杂以及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大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为旅游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本文梳理了旅游业新质生产力的难点与方向:首先,提出新质生产力是旅游业深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并阐述科技创新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其次,从旅游业综合带动性及市场需求规模两个维度提出旅游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双向影响机制;再次,从正反两个方面阐述科技因素在旅游业新质生产力中的作用;最后,就旅游业新质生产力的高质量发展,提出数据质量问题、人力资本问题、生产资料问题、产业生态问题、资金支持问题和生产关系问题六个关键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发展 新质生产力 创新驱动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机构投资者如何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被引量:7
2
作者 于成永 李昊翔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9-69,共11页
作为证券市场主导力量,机构投资者在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在理论推演了二者关系的基础上,运用2009—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进行数据检验,研究发现:机构持股者对被投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明显促进作用,且稳定型机... 作为证券市场主导力量,机构投资者在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在理论推演了二者关系的基础上,运用2009—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进行数据检验,研究发现:机构持股者对被投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明显促进作用,且稳定型机构投资者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明显强于交易型机构投资者。进一步研究发现,稳定型机构投资者能够通过影响财务冗余与内部控制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而交易型机构投资者对全要素生产率并无直接影响,但可以通过影响企业内部控制水平促进全要素生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全要素生产率 财务冗余 内部控制水平 创新驱动 资本市场发展 信息不对称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视角下广州产业高质量发展问题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陈刚 杨代友 《城市观察》 2023年第1期19-34,155,156,共18页
近年来,广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着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初步形成了特色产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相互促进的高质量现代化产业体系,产业发展... 近年来,广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着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初步形成了特色产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相互促进的高质量现代化产业体系,产业发展质量不断提升,与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产业联动性不断增强,实现了制造行业错位发展。但从引领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功能的要求看,广州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着实体经济规模支撑性偏弱、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缓慢、产业创新驱动比较优势不明显、金融和高端人力资源集聚度不高等问题。本研究建议以优化产业层级、厚植产业基础、坚持创新驱动、打造人才洼地、强化区域协作为着力点,加快提升广州引领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产业创新驱动 高质量发展 实体经济
下载PDF
2021年我国重要城市科技创新政策热点及启示 被引量:1
4
作者 冯云 杨瑾 +1 位作者 赵丽 李廷 《科技通报》 2023年第3期103-110,共8页
科技创新政策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工具,对全社会科技创新具有重要的引导和激励作用。本文对2021年15个重要城市的科技创新政策聚焦热点进行了分析,并对政策做了进一步的思考,提出要加强基础研究,支持源头创新;高质量培养集聚高端人才,... 科技创新政策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工具,对全社会科技创新具有重要的引导和激励作用。本文对2021年15个重要城市的科技创新政策聚焦热点进行了分析,并对政策做了进一步的思考,提出要加强基础研究,支持源头创新;高质量培养集聚高端人才,构建良好创新生态;推动科技创新立法,引领科技创新;构建“大科技”工作格局,促进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政策 科技体制改革 创新驱动发展 自主创新能力 创新活力
下载PDF
习近平关于完善科技创新体系重要论述的逻辑理路 被引量:1
5
作者 邓丽姝 《治理现代化研究》 2023年第4期5-13,共9页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成为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重要论述的深刻内涵主要包括: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成为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重要论述的深刻内涵主要包括: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是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根本之道,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的根本政治保证,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是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的主线。习近平关于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论述,对我国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升科技创新体系效能提出了实践要求,具有重要战略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体系 习近平经济思想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新发展格局 高质量发展 科技自立自强
下载PDF
Technology Importation and Domestic Technology Acquisition i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novation
6
作者 Yu Liping Yuan Shengjun +1 位作者 Peng Changsheng Zhong Changbiao 《China Economist》 2019年第3期66-81,共16页
Foreign and domestic technologies play different roles in a country's innovation. In recent years, Chinese firms have spent less on importing foreign technology and more on acquiring domestic technology. Based on ... Foreign and domestic technologies play different roles in a country's innovation. In recent years, Chinese firms have spent less on importing foreign technology and more on acquiring domestic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panel data model, state space model(SSM) and the Bayesian vector autoregressive model, this paper finds that the purchase of domestic technology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the innovation of high-tech firms with an elasticity coefficient higher than that of technology importation before 2010. China's high-tech firms can effectively absorb purchased domestic technology, which also brings about an increase in their independent R&D input and contributes more to innovation output than imported technology. Performance of technology importation is lackluster but shows an improving trend. Technology importation is not correlated with innovation output and has a substitutive effect with independent R&D input. China is yet to enhance its absorption of imported technology. Elasticity coefficient of technology importation turned positive in 2007 and increased year by year. China should promote synergy between technology importation and domestic technology acquis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CHNOLOGY IMPORTATION ACQUISITION of domestic TECHNOLOGY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state space MODEL (SSM) Bayesian vector AUTOREGRESSIVE MODEL
下载PDF
开放式创新、全球价值链嵌入与技术创新绩效 被引量:18
7
作者 王智新 赵景峰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4-77,共4页
在经济全球化、新科技革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视角下,研究开放式创新、全球价值链嵌入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开放式创新显著增强了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全球价值链嵌入并没有显著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开放式创新与全球价值链嵌... 在经济全球化、新科技革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视角下,研究开放式创新、全球价值链嵌入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开放式创新显著增强了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全球价值链嵌入并没有显著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开放式创新与全球价值链嵌入的交互作用显著正向增强技术创新绩效。这些结论具有非常显著的行业异质性和区域异质性,同时这些结论保持较强的稳健性。建议,更加重视开放式创新的核心作用,积极拓展和获取外部创新信息;多管齐下疏通传导渠道,发挥开放式创新的技术创新绩效促进效应;提升企业内部创新和外部创新均衡协调力度,增强技术创新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式创新 全球价值链嵌入 技术创新绩效 创新驱动战略
下载PDF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西部加工贸易发展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罗君名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51-56,共6页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需要重新审视与剖析国际价值链与中国西部加工贸易的关系。一方面,西部加工贸易依托于国际社会,伴随着国际价值链的发展而发展;另一方面,必须始终围绕西部发展,通过国际价值链将西部产业从'中国制造'...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需要重新审视与剖析国际价值链与中国西部加工贸易的关系。一方面,西部加工贸易依托于国际社会,伴随着国际价值链的发展而发展;另一方面,必须始终围绕西部发展,通过国际价值链将西部产业从'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智造'。在引入波特'钻石模型'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西部加工贸易产业转型提出了建立人才培养与支撑体系,促进技术密集型产业跨越式发展;调整西部自由贸易试验区外资引入结构,积极优化自贸区产业结构;建立东、中、西部长期合作交流协作机制,以全新的开放姿态融入国际价值链体系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国际价值链 中国西部加工贸易 创新驱动
下载PDF
我国通用航空现状及发展策略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丁忠 《创新科技》 2018年第7期28-30,共3页
我国通用航空目前基础薄弱,面临着通用机场数量少、通用航空机队规模小、从业人员不足等问题。政府和管理部门要制定相应的支持政策,才能迎来通用航空产业的爆发式发展。
关键词 通用航空 公益服务 创新驱动
下载PDF
新时期我国新质生产力的源—汇功能甄别与空间布局
10
作者 金凤君 叶志聪 +2 位作者 陈卓 马丽 王晓楠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16,共9页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政策支持、要素配置、产业引领相互交织的新质生产力战略框架。文章系统梳理了新质生产力的演进与空间组织,从源—汇功能的视角甄别了新质生产力培育的时...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政策支持、要素配置、产业引领相互交织的新质生产力战略框架。文章系统梳理了新质生产力的演进与空间组织,从源—汇功能的视角甄别了新质生产力培育的时空格局,划定并探讨了发展中心、策源地、蓄水池和腹地等不同类型功能区域的战略定位及政策指引。研究发现:①新质生产力发展表现出产业和创新的空间收敛、区位优势的空间依赖、要素流动模式的多元化等效应,赋予地区源—汇功能要素耦合、功效分异、尺度嵌套等内涵。②研究期内我国新质生产力汇与源的功能分别呈“北高南低”与“南高北低”特征,形成东、南、北和西部四大功能区,未来应基于各地发展定位和资源禀赋因地施策,构建源汇耦合、优势互补、跨区协同布局,赋能区域协调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要素集聚 源—汇功能 空间组织 创新驱动 高质量发展
原文传递
中国城市创新能力的时空演化及溢出效应 被引量:79
11
作者 周锐波 刘叶子 杨卓文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5-92,共8页
基于我国27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8—2016年的空间面板数据,采用发明专利授权量测度城市创新能力,分析我国城市创新的时空演变特征,并以研发投入、人力资本、外商投资、对外贸易作为知识溢出的代理变量,建立空间杜宾模型,探究知识溢出对... 基于我国27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8—2016年的空间面板数据,采用发明专利授权量测度城市创新能力,分析我国城市创新的时空演变特征,并以研发投入、人力资本、外商投资、对外贸易作为知识溢出的代理变量,建立空间杜宾模型,探究知识溢出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关,东部强于中西部、沿海强于内陆;城市创新能力的提升速度区域差异较大,长江中游、西南地区增速最快;知识溢出是城市创新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城市创新的全局空间自相关性不断增强,但创新溢出效应的区域差距依然明显;研发投入对本市和周边城市的创新产出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人力资本对本市有较大贡献,但对周边表现为显著负向溢出;外商投资和对外贸易对城市创新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国家 城市创新 知识溢出 空间杜宾模型 创新驱动发展 地级城市 自主创新
原文传递
全球能源互联网如何实现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协同? 被引量:3
12
作者 徐向艺 杨英英 李海石 《外国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35,共15页
全球能源互联网是落实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在我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随着全球能源互联网战略的实施与推进,主要聚焦于技术研发层面的学术研究已不足以应对实践需求。本文基于&qu... 全球能源互联网是落实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在我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随着全球能源互联网战略的实施与推进,主要聚焦于技术研发层面的学术研究已不足以应对实践需求。本文基于"机遇——应对——落地"研究逻辑,对全球能源互联网如何实现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协同进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全球能源互联网将推动能源革命和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制约人类社会经济发展问题。(2)全球能源互联网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相互促进作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发挥了政策引导作用,全球能源互联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符合"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基本原则与核心逻辑。(3)"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全球能源互联网战略总体按照国内互联、洲内互联和洲际互联三个阶段推进实施。(4)全球能源互联网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协同机制主要包括组织保障机制、多元市场机制、协同创新机制、投融资机制。本文结合宏观经济情境,从运营管理角度讨论了全球能源互联网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协同,一方面为学术界立足于管理视角开展研究抛砖引玉,另一方面可以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应引导政策、行业内企业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更好地参与全球能源互联网构建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双循环” 全球能源互联网 战略协同 创新驱动 新发展格局
原文传递
银行公司金融业务发展趋势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被引量:10
13
作者 胡浩 《金融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13,66,共9页
公司金融业务是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主要形式,公司金融的业务总量和竞争力直接决定了银行的竞争优势。国际大银行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借由交易银行、新兴产业、金融科技的兴起以及"围栏"法则的实施赋予了公司金融... 公司金融业务是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主要形式,公司金融的业务总量和竞争力直接决定了银行的竞争优势。国际大银行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借由交易银行、新兴产业、金融科技的兴起以及"围栏"法则的实施赋予了公司金融业务新的活力。新常态下中国银行业公司金融业务应紧扣国家战略,积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加强投贷联动,推进公司金融服务多元化;发展交易银行,以公司金融带动其他业务发展;坚持创新驱动,加强产品与体制创新;强化合规经营,统筹管理表内外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公司金融 实体经济 投贷联动 交易银行 创新驱动
原文传递
我国知识产权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朱一青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79-85,共7页
我国经济增长模式正逐渐从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相应地知识产权人才对经济增长显现出更加重要的作用。而现阶段,我国知识产权人才支撑体系还存在诸多结构弊端,如人才绝对数量与相对数量均不足,人才培养层次缺失,... 我国经济增长模式正逐渐从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相应地知识产权人才对经济增长显现出更加重要的作用。而现阶段,我国知识产权人才支撑体系还存在诸多结构弊端,如人才绝对数量与相对数量均不足,人才培养层次缺失,产学研衔接机制不畅等等。可见,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的背景下,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存在的桎梏依然阻碍着知识产权人才支撑体系的全面完善,从而影响创新驱动推进科技兴国重要战略的实现。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我国知识产权人才支撑体系的现状与问题,并从学界、政府、社会和企业等多视角提出共同完善知识产权人才支撑体系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 人才 支撑体系 创新驱
原文传递
中小微企业创新的政府扶持研究——基于江苏4980家中小微企业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陈越 于润 《经济体制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9-117,共9页
基于江苏省实地调研数据,本文从融资和服务两方面实证检验了政府扶持对中小微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税收优惠、财政补贴、融资优惠和政府服务四种扶持手段均能促进中小微企业创新水平提升,但它们具有差异性。其中,财政补贴和政府服... 基于江苏省实地调研数据,本文从融资和服务两方面实证检验了政府扶持对中小微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税收优惠、财政补贴、融资优惠和政府服务四种扶持手段均能促进中小微企业创新水平提升,但它们具有差异性。其中,财政补贴和政府服务作用相当,均高于融资优惠和税收优惠。在融资扶持中,直接、提前性融资虽然效果最好,然而存在非平衡性,且普惠性融资仍然缺乏,企业创新融资之困未能破除。同时,政府服务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诉求,在创新中发挥着日趋重要的作用。为此,需加强普惠性融资政策供给,推进服务型政府职能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微企业 高质量经济 政府扶持 创新驱动 供给侧改革
原文传递
互联网基础设施、创新驱动与中国区域不平衡--从宏观到微观的证据链 被引量:31
16
作者 张杰 白铠瑞 毕钰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6-65,共20页
实证检验中国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对创新活动影响效应的区域差异及形成机理是回答互联网能否有效兼容创新驱动战略和区域平衡发展这一问题的关键。本文基于城市和微观企业创新活动的证据链,实证发现中国大规模实施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 实证检验中国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对创新活动影响效应的区域差异及形成机理是回答互联网能否有效兼容创新驱动战略和区域平衡发展这一问题的关键。本文基于城市和微观企业创新活动的证据链,实证发现中国大规模实施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并不能有效提升欠发达地区的创新水平,还进一步可能扩大了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格局。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虽然在总体上对中国地级城市层面创新水平和微观企业创新投入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激励效应仅限于东部区域、南方板块、省会和人均GDP水平大于均值城市等各种维度划分的发达地区,而在与之相对应的欠发达地区却呈现抑制效应。基于要素流动分析框架,进一步检验表明,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激励了要素资源向发达地区流动的“集聚效应”,进而影响中国区域不平衡格局,同时也存在着集聚过程中的“拥挤效应”,然而资源向欠发达地区回流的“分散效应”则很有限。本文结论有助于理解中国推行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复杂性激励效应,对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政策号召,探索互联网推动构建创新驱动战略与经济高质量增长的有效兼容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区域不平衡 创新驱动 集聚效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