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5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terfacial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i-6Al-4V/Al7050 joints fabricated using the insert molding method 被引量:2
1
作者 Hong-xiang Li Xin-yu Nie +4 位作者 Zan-bing He Kang-ning Zhao Qiang Du Ji-shan Zhang Lin-zhong Zhu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12期1412-1423,共12页
Ti-6Al-4V/Al7050 joints were fabricated by a method of insert molding and corresponding interfacial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were investigated. The interfacial thickness was sensitive to holding temper... Ti-6Al-4V/Al7050 joints were fabricated by a method of insert molding and corresponding interfacial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were investigated. The interfacial thickness was sensitive to holding temperature during the first stage, and a good metallurgical bonding interface with a thickness of about 90 μm can be obtained at 750°C. X-ray diffrac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thermodynamic analyses showed that the interface mainly contained intermetallic compound TiAl_3 and Al matrix. The joints featured good mechanical properties, i.e., shear strength of 154 MPa, tensile strength of 215 MPa, and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283 MPa, which are superior to those of joints fabricated by other methods. Coherent boundaries between Al/TiAl_3 and TiAl_3/Ti were confirmed to contribute to outstanding interfacial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also explained constant fracture occurrence in the Al matrix. Follow-up studies should focus on improving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Al matrix by deformation and heat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FACIAL microstructure INTERFACIAL BONDING mechanism mechanical properties insert MOLDING method coherent boundaries Ti/Al JOINTS
下载PDF
Modeling Methods and Test Verification of Root Insert Contact Interface for Wind Turbine Blade 被引量:1
2
作者 Li Hui Wang Tongguang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CSCD 2016年第1期9-15,共7页
Two modeling methods of the root insert for wind turbine blade are presented,i.e.,the local mesh optimization method(LMOM)and the global modeling method(GMM).Based on the optimized mesh of the local model for the meta... Two modeling methods of the root insert for wind turbine blade are presented,i.e.,the local mesh optimization method(LMOM)and the global modeling method(GMM).Based on the optimized mesh of the local model for the metal contact interface,LMOM is proposed to analyze the load path and stress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while GMM is used to calculate and analyze the stress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sin layer established between the bushing and composite layers of root insert.To validate the GMM,a tension test is carried out.The result successfully shows that the shear strain expresses a similar strain distribution tendency with the GMM′s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ot insert modeling methods mesh optimization contact interface tension test
下载PDF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for Transient Thermal Analyses Using a Voltage-in-Current Latency Insertion Method
3
作者 Wei Chun Chin Boon Chun New +1 位作者 Nur Syazreen Ahmad Patrick Goh 《Journal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AS CSCD 2022年第4期383-395,共13页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method for transient thermal analyses of integrated circuits(ICs)using the original and voltage-in-current(VinC)latency insertion method(LIM).LIM-based algorithms are a ...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method for transient thermal analyses of integrated circuits(ICs)using the original and voltage-in-current(VinC)latency insertion method(LIM).LIM-based algorithms are a set of fast transient simulation methods that solve electrical circuits in a leapfrog updating manner without relying on large matrix operations used in conventional Simulation Program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Emphasis(SPICE)-based methods which can significantly slow down the solution process.The conversion from the thermal to electrical model is performed first by using the analogy between heat and electrical conduction.Since electrical inductance has no thermal equivalence,a modified VinC LIM formulation is presented which removes the requirement of the insertion of fictitious inductors.Numerical examples are presented,which show that the modified VinC LIM formulation outperforms the basic LIM formulation,in terms of both stability and accuracy in the transient thermal simulation of 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tency insertion method(LIM)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rmal analysis transient simulation
下载PDF
重氮试验在盲插鼻肠管时末端位置判断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4
作者 宋淳 温坤 +4 位作者 张鲁 仲秀玲 李燕 李丽 王晓云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2-45,共4页
目的探讨重氮试验在盲插鼻肠管后末端位置判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1月山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进行盲插鼻肠管术的216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重氮试验、测pH值、... 目的探讨重氮试验在盲插鼻肠管后末端位置判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1月山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进行盲插鼻肠管术的216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重氮试验、测pH值、观察回抽液性质三种方式预测鼻肠管末端位置,以X线摄片为判定的金标准,确认鼻肠管末端位置。比较重氮试验及其他两种方式预测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结果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阴性结果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NPV)、阳性似然比(positive likelihood ratio,PLR)、阴性似然比(negative likelihood ratio,NLR)等指标。结果pH值判断的敏感度为97.7%、NPV为84.0%、NLR为0.045;回抽液性质判断的特异度为82.9%、PPV为95.5%、PLR为4.912;重氮试验方式的准确率为92.6%、Kappa系数为0.755;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870,95%CI(0.793,0.947)。结论重氮试验判断盲插鼻肠管末端位置的准确率、一致性较好,具有较高的临床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肠管 盲插法 重氮试验 管道位置 判断方式
下载PDF
新能源电力系统细粒度并行与多速率电磁暂态仿真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啟国 徐晋 +2 位作者 汪可友 周建其 樊涛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3-121,共9页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设备类型越来越多,系统振荡特征越来越复杂,对电磁暂态仿真的精度和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中所使用的延迟插入法(LIM),提出了新能源电力系统的细粒度建模方法,并结合图形处理器(...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设备类型越来越多,系统振荡特征越来越复杂,对电磁暂态仿真的精度和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中所使用的延迟插入法(LIM),提出了新能源电力系统的细粒度建模方法,并结合图形处理器(GPU)的资源优势,实现了算法的并行求解。所提方法将传统交流电网与电力电子设备进行解耦,并基于混合数值稳定性判据和局部截断误差的方法确定了各子系统的步长。然后,通过插值实现了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多速率仿真。最后,基于GPU硬件平台,以含新能源接入的改进39节点系统为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精度,并以不同规模的新能源接入、不同仿真步长的组合验证了所提方法在仿真效率方面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电力系统 电磁暂态仿真 并行计算 细粒度仿真 多速率仿真 延迟插入法 图形处理器
下载PDF
利用Excel与CAD交互性绘制溢流曲线与表格
6
作者 张圣敏 李瑞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34-38,共5页
针对水利工程溢流坝中溢流段曲线以及表格绘制中存在的输入坐标慢、绘图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将Excel与CAD软件交互使用的技术方法,即将Excel文件中的坐标点数据导入CAD中,再采用CAD中的样条曲线命令(SPLINE)快速绘制曲线。分析比较了复... 针对水利工程溢流坝中溢流段曲线以及表格绘制中存在的输入坐标慢、绘图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将Excel与CAD软件交互使用的技术方法,即将Excel文件中的坐标点数据导入CAD中,再采用CAD中的样条曲线命令(SPLINE)快速绘制曲线。分析比较了复制+粘贴法、自数据链接法(DATALINK)、复制+选择性粘贴法(PASTESPEC)将Excel表格插入CAD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溢流曲线绘制 EXCEL软件 CAD软件 交互使用 表格插入 复制+粘贴法 自数据链接法 复制+选择性粘贴法
下载PDF
经筋排刺法联合侧位插法治疗肩胛肌筋膜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宋文寒 祝木星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1期112-115,共4页
目的观察经筋排刺法联合侧位插法治疗肩胛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肩胛肌筋膜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予以经筋排刺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侧位插法治疗。每周治疗4次,连续治疗... 目的观察经筋排刺法联合侧位插法治疗肩胛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肩胛肌筋膜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予以经筋排刺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侧位插法治疗。每周治疗4次,连续治疗2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目前疼痛强度(PPI)、视觉模拟评分(VAS)、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且治疗组在改善VAS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P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且治疗组PP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筋排刺法联合侧位插法治疗肩胛肌筋膜炎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日常活动、减轻压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胛肌筋膜炎 推拿 插法 经筋排刺法 临床观察
下载PDF
两种换药方式对降低经烧伤创面置股静脉管感染率的效果观察
8
作者 谢文敏 蔡柔妹 +2 位作者 陈纯玲 高晓莹 肖丹萍 《智慧健康》 2024年第5期182-185,共4页
目的 探究不同换药方式对经烧伤创面置股静脉管感染率的效果,进一步探究经烧伤创面置股静脉管的换药规范和标准。方法 选取2022年3月—2023年2月本院收治的烧伤创面置股静脉管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 目的 探究不同换药方式对经烧伤创面置股静脉管感染率的效果,进一步探究经烧伤创面置股静脉管的换药规范和标准。方法 选取2022年3月—2023年2月本院收治的烧伤创面置股静脉管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其中,观察组使用规范换药方式,对照组使用常规换药方式。对两组的感染率实施对比。结果 观察组总感染率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范换药方式可降低导管感染发生率,有效提高经烧伤创面股静脉置管期间患者护理质量,提升期间的安全性,增强患者对标准用药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药标准 两种换药方式 经烧伤创面置股静脉管 感染率
下载PDF
不同砧穗苗龄对斜插法黄瓜嫁接苗愈合及生理性状的影响
9
作者 张旭阳 王铃钰 +4 位作者 于俊川 易秋霞 伍晨溪 陈艳丽 朱国鹏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734-2743,共10页
【目的】研究砧穗苗龄对黄瓜嫁接苗愈合及生理性状的影响,探索适宜海南黄瓜嫁接苗生产的砧穗苗龄,为海南黄瓜嫁接育苗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驰誉505为黄瓜接穗品种、创凡一号为砧木,采用斜插法进行嫁接,设3组接穗苗... 【目的】研究砧穗苗龄对黄瓜嫁接苗愈合及生理性状的影响,探索适宜海南黄瓜嫁接苗生产的砧穗苗龄,为海南黄瓜嫁接育苗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驰誉505为黄瓜接穗品种、创凡一号为砧木,采用斜插法进行嫁接,设3组接穗苗龄(子叶微展、子叶平展、第1片真叶露心)和2组砧木苗龄(第1片真叶露心、第1片真叶平展),共6个处理,其中以海南工厂化育苗中常用的接穗子叶微展、砧木第1片真叶露心处理作为对照(CK),研究不同砧穗苗龄处理对嫁接苗成活率、日均干重增长量(G值)、根冠比、壮苗指数、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嫁接愈合过程解剖结构的影响。【结果】接穗子叶微展、砧木第1片真叶平展处理的黄瓜嫁接苗成活率最高,为92.0%。砧木苗龄为第1片真叶平展3组处理的G值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下同),接穗苗龄为子叶微展2组处理的根冠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接穗子叶微展、砧木第1片真叶平展处理的壮苗指数最高,为0.012。接穗子叶微展、砧木第1片真叶平展处理的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也为最高,分别为381.09μg/(g·h)和35.15 mg/g。嫁接后10 d内,各处理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整体呈升高趋势,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呈先下降再快速升高的变化趋势,3种抗氧化酶活性均在接穗子叶微展、砧木第1片真叶平展处理中表现较好。观察嫁接苗的解剖学结构发现,接穗子叶微展、砧木第1片真叶平展处理的愈合情况较好。【结论】不同砧穗苗龄组合的黄瓜嫁接苗成活率和嫁接苗质量存在明显差异,综合分析,海南冬春季节以斜插法进行黄瓜嫁接育苗时,适宜的砧穗苗龄为接穗子叶微展、砧木第1片真叶平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嫁接苗 斜插法 砧穗苗龄 成活率 壮苗指标 酶活性 剖面结构
下载PDF
基于改进零脉冲插入法的永磁同步电机相电流重构策略
10
作者 陈思宇 向学位 +2 位作者 李辉 周豪 蒋鹏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5-35,共11页
直流母线单电流采样永磁同步电机系统存在相电流重构盲区,导致电流采样失真,提出一种改进零脉冲插入法,实现相电流重构。首先,分析传统固定零脉冲插入法的缺点,由于各相插入零脉冲作用时间相同,未能发挥“双开关PWM”模式抑制电流纹波... 直流母线单电流采样永磁同步电机系统存在相电流重构盲区,导致电流采样失真,提出一种改进零脉冲插入法,实现相电流重构。首先,分析传统固定零脉冲插入法的缺点,由于各相插入零脉冲作用时间相同,未能发挥“双开关PWM”模式抑制电流纹波的优势;其次,通过各相PWM占空比调整零脉冲时间,延长电流采样窗口,提出改进零脉冲插入法重构策略,消除重构盲区,并针对该方法重构盲区出现其他扇区有效电压矢量的情况,分析其空间电压矢量合成关系,证明参考电压矢量合成的准确性;最后,基于戴维南电路法,提出不同电压矢量作用时的电路简化模型,对比两种方法的电流纹波幅值,并搭建永磁同步电机实验平台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改进零脉冲插入法的电流重构误差低于3%,相比传统方法,电流纹波抑制效果达到50%,相电流畸变率从12.72%下降到6.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电流传感 直流母线采样 相电流重构 重构盲区 永磁同步电机 零脉冲插入法
下载PDF
自制垫板承托施源管导管联合改进的止血方法在宫颈癌插植后装放疗中的应用研究
11
作者 马雪莲 左娟红 +1 位作者 李涛 邹元梅 《科技与健康》 2024年第9期17-20,共4页
探究自制垫板承托施源管导管联合改进的止血方法在宫颈癌插植后装放疗中的应用效果。选取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2021年7月—2023年6月收治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宫颈癌插... 探究自制垫板承托施源管导管联合改进的止血方法在宫颈癌插植后装放疗中的应用效果。选取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2021年7月—2023年6月收治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宫颈癌插植后装放疗,研究组患者实施改进后宫颈癌插植放疗。保证所有患者进行插植后装放疗5次。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并发症情况、满意度和依从性。结果显示,干预后,研究组患者SDS评分、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期间研究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干预后研究组总满意度和总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发现,自制垫板承托施源管导管联合止血方法改进能降低宫颈癌插植后装放疗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插植 后装放疗 自制垫板 止血方法
下载PDF
基于八梭位装备的三重纬锦花纹色彩层次研究
12
作者 毛明山 眭建华 《江苏丝绸》 2024年第3期11-19,共9页
针对纬锦织物的色彩设计,研究总梭位数为8条件下梭位数量及位置配置、纬线引出方式与纬三重结构大提花织物的花纹色彩之间的关系。设定7个单纬起花、混纬起花组织,建立梭位配置方案表,分析了全常抛、分段纯色彩抛、分段混色彩抛、非固... 针对纬锦织物的色彩设计,研究总梭位数为8条件下梭位数量及位置配置、纬线引出方式与纬三重结构大提花织物的花纹色彩之间的关系。设定7个单纬起花、混纬起花组织,建立梭位配置方案表,分析了全常抛、分段纯色彩抛、分段混色彩抛、非固定梭位配置分段彩抛几种引纬方式下的花纹色彩层次数。结果表明:全常抛引纬的花纹色彩层次数与花纹组织配置数相等;分段纯色彩抛引纬的可分区段数、花纹色彩层次数与不同组别彩抛纬配置的梭位数存在数学关联;分段混色彩抛引纬的色彩搭配比较丰富,但对同一引纬区段不会产生花纹色彩层次数的变化;非固定梭位分段引纬可以使花纹色彩分布产生变化,但不会造成花纹色彩层次数的变化,梭位数配置与可分区段数之间存在数学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重纬锦 花纹组织 梭位配置 引纬方式 常抛 彩抛 引纬区段 花纹色彩层次
下载PDF
巨骨穴长针斜刺技术结合苍龟探穴法对肩峰下疼痛综合征临床观察
13
作者 毛小良 蔡耐心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5期733-734,737,共3页
目的探讨巨骨穴长针斜刺技术结合苍龟探穴法对肩峰下疼痛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本院收治的肩峰下疼痛综合征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巨骨... 目的探讨巨骨穴长针斜刺技术结合苍龟探穴法对肩峰下疼痛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本院收治的肩峰下疼痛综合征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巨骨穴长针斜刺技术结合苍龟探穴法,记录各组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及Barthel指数(BI)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前降低(P<0.05),Constant-Murley评分均较前明显提高(P<0.05),BL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B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巨骨穴长针斜刺技术结合苍龟探穴法可有效提高肩峰下疼痛综合征的针刺治疗效果,促进肩部功能恢复,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骨穴 长针斜刺 苍龟探穴 肩峰下 肩痛
下载PDF
硼扩散设备温度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14
作者 彭浩 黄心沿 +1 位作者 吴志明 邹臻峰 《太阳能》 2024年第4期87-93,共7页
近年来,随着光伏行业持续快速的发展,n型TOPCon太阳电池技术路线得到市场认可,产能不断扩张。硼扩散设备作为TOPCon太阳电池核心工艺设备之一受到市场极大的关注,其温度控制系统在工艺生产过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比硼扩散设备实际应... 近年来,随着光伏行业持续快速的发展,n型TOPCon太阳电池技术路线得到市场认可,产能不断扩张。硼扩散设备作为TOPCon太阳电池核心工艺设备之一受到市场极大的关注,其温度控制系统在工艺生产过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比硼扩散设备实际应用过程中传统炉体使用水平插片方式和顺气流垂直插片方式后得到的硅片片间的方阻均匀性,发现水平插片方式存在舟内中层硅片方阻偏高,方阻均匀性不满足技术性指标要求的问题。对此设计了新型分区炉体,提出3种温度控制系统方案,并通过工艺验证得出满足技术性指标要求的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分区炉体搭配水平插片方式时,采用温度控制系统方案3可以满足技术性指标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PCon太阳电池 硼扩散设备 温度控制系统 插片方式 分区炉体
下载PDF
贴膜外压迫法预防新生儿PICC置管后穿刺点渗血的效果观察
15
作者 郭舒文 张秀虹 +2 位作者 林娟斌 戴冬凰 余小琴 《循证护理》 2024年第11期1970-1973,共4页
目的:探讨贴膜外压迫法预防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后穿刺点渗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1日—2022年6月30日在相同治疗组接受PICC置管治疗符合纳入标准的118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用摸球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 目的:探讨贴膜外压迫法预防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后穿刺点渗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1日—2022年6月30日在相同治疗组接受PICC置管治疗符合纳入标准的118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用摸球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9例。试验组采用PICC穿刺后贴膜外压迫穿刺点;对照组采用PICC穿刺后贴膜内压迫穿刺点。比较两组患儿穿刺后7 d内更换贴膜的次数、穿刺点24 h渗血率、渗血持续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试验组7 d内贴膜更换次数较对照组少,穿刺点24 h渗血率及渗血持续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贴膜外压迫法能较好地降低PICC置管后穿刺点渗血率及渗血时间,提高护理质量及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贴膜压迫法 渗血 并发症 护理
下载PDF
《数据中心用刚性印制电路板规范》标准介绍
16
作者 戴炯 陈利 张凯 《印制电路信息》 2024年第4期57-60,共4页
随着人工智能(AI)及5G通信等技术飞速发展,数据中心行业规模迅速增长。相较于普通印制电路板(PCB),数据中心用刚性印制电路板(RPCB)对信号传导要求比较严,主要体现为对阻抗、插损、尺寸涨缩、背钻工艺等要求更高,而这类要求行业内目前... 随着人工智能(AI)及5G通信等技术飞速发展,数据中心行业规模迅速增长。相较于普通印制电路板(PCB),数据中心用刚性印制电路板(RPCB)对信号传导要求比较严,主要体现为对阻抗、插损、尺寸涨缩、背钻工艺等要求更高,而这类要求行业内目前并无统一通用规范,因此,建立数据中心用RPCB的验收标准需求迫切。主要介绍团体标准T/CPCA—6047《数据中心用刚性印制电路板规范》的制定背景、编制过程、主要内容及意义。希望该标准能更好地适应技术的发展,为行业提供相应的参考与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中心 阻抗 插入损耗 检验方法
下载PDF
安全型无损伤针二步结构式垂直固定法在输液港插针中的应用
17
作者 岳朝丽 刘扣英 《循证护理》 2024年第6期1063-1066,共4页
目的:探讨安全型无损伤针二步结构式垂直固定法在输液港插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130例应用输液港的病人,按入院时间进行分组,2021年1月—3月入院的65例应用输液港病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固定... 目的:探讨安全型无损伤针二步结构式垂直固定法在输液港插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130例应用输液港的病人,按入院时间进行分组,2021年1月—3月入院的65例应用输液港病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固定方式进行插针;2021年4月—5月入院的65例应用输液港病人作为试验组,采用安全型无损伤针二步结构式垂直固定法进行插针。比较两组病人一次插针成功率、垂直插针率、穿刺时疼痛评分和插针用时等。结果:试验组一次插针成功率(96.92%)高于对照组(76.92%);试验组垂直插针率(95.38%)高于对照组(66.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疼痛评分[(1.26±0.44)分]低于对照组[(1.58±0.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插针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全型无损伤针二步结构式垂直固定法能提高输液港一次插针成功率及垂直插针率,降低病人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液港 垂直固定法 安全型无损伤针 插针 护理
下载PDF
徐福针灸治疗不寐经验介绍
18
作者 张浩良 夏翀 徐福(指导)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10期132-135,共4页
介绍徐福主任运用针灸治疗不寐的临床经验。徐福主任认为不寐的病因主要有:器质性疾病、情志因素、生活习惯、药物因素。不寐的病机多为阴阳不调与脏腑失和。治疗不寐时要分清标本,辨明虚实,找准病位,注重标本兼治,以达平衡阴阳,调理脏... 介绍徐福主任运用针灸治疗不寐的临床经验。徐福主任认为不寐的病因主要有:器质性疾病、情志因素、生活习惯、药物因素。不寐的病机多为阴阳不调与脏腑失和。治疗不寐时要分清标本,辨明虚实,找准病位,注重标本兼治,以达平衡阴阳,调理脏腑的目的。徐福主任在明确辨证的基础上,精简取穴,在治疗方法上巧用针刺与手法相结合,头皮针与体针相结合,再配合特定的针刺手法,善用头皮针抽提法刺激穴位,改善神经功能,减少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睡眠质量。并联合艾灸、耳穴等多种治疗方式,治疗不寐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寐 揣穴进针法 头皮针 徐福
下载PDF
盾构机扁齿型和球齿型镶齿滚刀破岩性能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辰 郭宏海 +1 位作者 傅杰 罗星臣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4-179,186,共7页
盾构机在复杂地质条件下施工时,易出现刀具磨损严重、刀具消耗量大和掘进效率低等一系列问题。为了明晰不同岩石特性下镶齿滚刀破岩性能变化规律,提高镶齿滚刀破岩效率和使用寿命,保证水利隧洞工程安全高效施工,基于非线性有限元动力学... 盾构机在复杂地质条件下施工时,易出现刀具磨损严重、刀具消耗量大和掘进效率低等一系列问题。为了明晰不同岩石特性下镶齿滚刀破岩性能变化规律,提高镶齿滚刀破岩效率和使用寿命,保证水利隧洞工程安全高效施工,基于非线性有限元动力学软件,开展了不同岩石特性下扁齿型和球齿型镶齿滚刀破岩仿真模拟。通过多组仿真模拟,探究了不同岩石特性下两种镶齿滚刀和贯入度的最优组合,并通过室内破岩试验对仿真结果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凝灰岩地质条件下扁齿型和球齿型镶齿滚刀破岩载荷差异性较小,但球齿型镶齿滚刀破岩效率更高;砂岩和花岗岩地质条件下,扁齿型镶齿滚刀贯入岩石能力更强,可进一步提升滚刀破岩效率。此外,在不同岩石特性下,两种镶齿滚刀破岩比能耗均随着贯入度的增大而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并在贯入度6 mm左右出现最小值。研究结果可为隧道工程的盾构机刀具选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机 镶齿滚刀 岩石特性 破岩性能 有限元方法
下载PDF
血液病患者PICC穿刺点渗血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20
作者 张建 张慧敏 +5 位作者 段艳艳 杨苗苗 孙川茗 代伟英 徐丽 庄淑梅 《护士进修杂志》 2024年第5期449-452,471,共5页
目的构建血液病患者PICC穿刺点渗血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方法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和文献研究法,确定PICC穿刺点渗血风险因素并对其进行划分,构建PICC穿刺点渗血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及各指标权重。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 目的构建血液病患者PICC穿刺点渗血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方法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和文献研究法,确定PICC穿刺点渗血风险因素并对其进行划分,构建PICC穿刺点渗血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及各指标权重。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917,专家熟悉程度为0.852,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250。最终构建的血液病患者PICC穿刺点渗血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4个、三级指标33个。结论本研究构建的血液病患者PICC穿刺点渗血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评估内容较为全面,可提高临床医护人员对患者PICC穿刺点渗血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穿刺点渗血 德尔菲专家函询法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