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桃仁-红花-赤芍治疗中风后失眠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
1
作者 朱彦名 马进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11期64-70,共7页
目的:研究“桃仁-红花-赤芍”治疗中风后失眠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桃仁-红花-赤芍的有效活性成分,使用PubChem数据库查询各成分的SMILE结构,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进行靶点预测,利用Gene... 目的:研究“桃仁-红花-赤芍”治疗中风后失眠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桃仁-红花-赤芍的有效活性成分,使用PubChem数据库查询各成分的SMILE结构,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进行靶点预测,利用GeneCards数据库收集中风后失眠相关靶点基因,使用Venny 2.1软件预测桃仁-红花-赤芍和中风后失眠的交集靶点。采用Cytoscape 3.9.1软件和STRING数据库进行“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构建与分析。利用Metascape在线分析工具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并借助微生信作图网站展现分析结果。借助AutoDock软件将药物中的关键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对接,并将结果通过PyMOL软件进行可视化。结果:获得桃仁-红花-赤芍靶点585个、中风后失眠靶点2204个,交集靶点有221个;主要活性成分为黄芩素、β-谷甾醇、木脂素等;核心靶点为Src蛋白(Src protein,SRC)、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1、MAPK3等。GO分析条目共2832个,KEGG富集到202条通路。根据KEGG分析,预测药物主要通过癌症、癌症中蛋白多糖、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atidylinositol 3 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Akt)、MAPK等信号通路发挥治疗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药物主要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都有较好的结合亲和力。结论:桃仁-红花-赤芍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治疗中风后失眠,为治疗中风后失眠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仁-红花-赤芍 中风后失眠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下载PDF
酸枣仁治疗卒中后失眠药理机制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黄娟 邵笑笑 张慧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76-180,共5页
卒中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卒中后失眠是卒中后发病率较高的并发症,主要临床表现为卒中后出现的入睡困难、易醒、早醒等症状,其发病机制复杂且尚不完全明确,现有研究显示其与解剖部位、神经生物学因素及机体整体功能状态和社会心理学... 卒中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卒中后失眠是卒中后发病率较高的并发症,主要临床表现为卒中后出现的入睡困难、易醒、早醒等症状,其发病机制复杂且尚不完全明确,现有研究显示其与解剖部位、神经生物学因素及机体整体功能状态和社会心理学等因素有关。神经生物学因素中包含炎症介质、神经递质、脑血流量、血容量、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功能等的变化,长期的卒中后失眠严重时会引起脑血管疾病的复发,对患者的基本日常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医认为卒中后失眠是中风与不寐的合病,归属于“不寐”范畴。营卫失衡、阴阳失交、气血失调、神失所司均可导致卒中后失眠。而酸枣仁作为临床中常用的中药,具有养心补肝、宁心安神、敛汗、生津止渴之功用。通过对唐宋时期医家及李济仁国医大师、闫咏梅教授等医家的临床用药规律总结,发现酸枣仁是临床上治疗卒中、卒中后睡眠障碍用药频率最高的单味中药之一,通过大量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发现酸枣仁的养心安神功效确切,现代研究发现,酸枣仁的主要成分有三萜皂苷类、黄酮类、生物碱类及脂肪酸类等,其具有镇静催眠、抗抑郁、抗氧化、抗肿瘤、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等作用。临床上经常用于治疗失眠、焦虑、抑郁等情感障碍类精神疾病以及心血管疾病,该文对酸枣仁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及其治疗卒中后失眠的药理机制进行综述,并对酸枣仁的炮制及药对进行归纳梳理,明确酸枣仁对卒中后失眠的重要作用,以提供卒中后失眠的最佳用药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枣仁 卒中后失眠 酸枣仁总皂苷 黄铜 药理机制
下载PDF
非药物治疗改善脑卒中后失眠疗效的网状Meta分析
3
作者 高惠妮 罗红 +2 位作者 刘才丹 曾佳艺 余艳兰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0期1897-1906,共10页
目的采用网状Meta分析评价非药物在治疗改善卒中后失眠的疗效。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中关于非药物治疗PSI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 目的采用网状Meta分析评价非药物在治疗改善卒中后失眠的疗效。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中关于非药物治疗PSI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限为2023年7月。由2名研究者对文献进行筛选和数据提取。运用RevMan 5.3、Stata 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网状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38篇,总样本量3054例,涉及9种干预措施(针刺疗法、耳穴压豆疗法、耳针疗法、耳穴揿针疗法、头皮针疗法、针灸疗法、切脉针灸疗法、重复经颅刺激疗法、生物反馈疗法)。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除艾灸疗法外,7种干预措施在改善卒中后失眠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方面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种非药物干预措施改善临床总有效率的SUCRA从大到小依次为:切脉针灸疗法(75.2%)>头皮针疗法(61.3%)>耳针疗法(61.1%)>针灸疗法(56.7%)>艾灸疗法(55.4%)>针刺疗法(51.3%)>耳穴压豆疗法(45.3%)>耳穴揿针疗法(42.4%)>常规治疗(1.3%);除艾灸疗法、生物反馈疗法及头皮针疗法以外,4种非药物治疗在改善卒中后失眠患者的PSQI评分效果优于对照组,7种非药物干预措施改善PSQI评分方面SUCRA从大到小依次为:切脉针灸疗法(84.0%)>耳穴压豆疗法(69.7%)>重复经颅磁刺激疗法(56.3%)>生物反馈疗法(54.6%)>艾灸疗法(50.3%)>针刺疗法(45.8%)>头皮针疗法(36.0%)>常规治疗(3.4%)。结论现有证据表明,针刺疗法、耳穴压豆疗法、耳针疗法、耳穴揿针疗法、头皮针疗法、针灸疗法、切脉针灸疗法在提高PSI患者临床总有效率的方面效果高于常规治疗,其中切脉针灸效果最好;针刺疗法、耳穴压豆疗法、重复经颅磁刺激疗法、切脉针灸疗法在改善PSI患者睡眠质量方面效果优于对照组,其中切脉针灸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药物干预 卒中后失眠 网状Meta分析
下载PDF
从心脑同治探讨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失眠
4
作者 李缓 王肖煜 +3 位作者 唐若涵 瞿慧 赵琦 杜宇征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9期977-981,1005,共6页
中医学认为心脑以血同源、共主神明、经脉相通,与现代生物学中脑、心息息相关,故有心脑同治理论。脑卒中后失眠病位在脑,与心紧密相关。脑损正虚、痰瘀阻窍是发病之根本,心神被扰、神无所倚是发病之关键。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失眠优势凸显... 中医学认为心脑以血同源、共主神明、经脉相通,与现代生物学中脑、心息息相关,故有心脑同治理论。脑卒中后失眠病位在脑,与心紧密相关。脑损正虚、痰瘀阻窍是发病之根本,心神被扰、神无所倚是发病之关键。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失眠优势凸显。从心脑同治理论出发,依据脑卒中后失眠心脑共患的病机特点,针灸治疗取穴宜以心脑穴位为主,调脑主取百会、印堂、神庭、四神聪,治心主取神门、内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失眠 心脑同治 针灸 脑损正虚 痰瘀阻窍 心神被扰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中药治疗卒中后失眠的用药规律分析
5
作者 张暄 王恩龙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7期69-71,I0009,共4页
目的探究中医药治疗卒中后失眠(post stroke insomnia,PSI)的用药规律,为规范和指导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为数据来源,以“卒中后失眠”“中风后不寐”“中风后失眠”“中医药”“中药”为... 目的探究中医药治疗卒中后失眠(post stroke insomnia,PSI)的用药规律,为规范和指导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为数据来源,以“卒中后失眠”“中风后不寐”“中风后失眠”“中医药”“中药”为检索词,筛选2013年1月1日—2023年1月1日与中医药治疗失眠相关的临床期刊文献,将符合标准的文献信息录入Excel中进行整理,再利用SPSS Statistics 26.0、SPSS Modeler 18.0软件对整理后的数据进行关联性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共筛选出符合收录标准的中药处方87首,中药145味,药物频次1048次。药物的四气多以寒、温为主,五味多以甘、苦为主;药对以当归和酸枣仁最多。结论中药治疗卒中后失眠多以养血安神为主,辅以清热化痰,利湿理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失眠 中药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下载PDF
中药内服结合穴位埋线治疗中风后痰瘀互结型失眠临床观察
6
作者 刘橙橙 刘陈 +3 位作者 刘莉 周定伟 韩鹏艳 王坤鹏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结合穴位埋线治疗中风后痰瘀互结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用中药内服结合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用艾司唑仑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内服...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结合穴位埋线治疗中风后痰瘀互结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用中药内服结合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用艾司唑仑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内服结合穴位埋线治疗中风后痰瘀互结型失眠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痰瘀互结型失眠 中药 穴位埋线
下载PDF
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采取酸枣仁汤联合耳穴揿针治疗的效果分析
7
作者 李云 赵朝刚 《系统医学》 2024年第16期179-181,190,共4页
目的 探讨酸枣仁汤联合耳穴揿针疗法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2023年3月济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每组50例。参照... 目的 探讨酸枣仁汤联合耳穴揿针疗法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2023年3月济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每组5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采用酸枣仁汤联合耳穴揿针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8.00%(49/50),高于参照组的84.00%(4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82,P<0.05)。研究组的各项睡眠质量指数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酸枣仁汤联合耳穴揿针疗法用于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患者的临床治疗,可提升疗效以及安全性,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 酸枣仁汤 耳穴揿针 治疗效果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中医康复技术治疗卒中后失眠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强 《光明中医》 2023年第5期976-979,共4页
卒中后失眠是卒中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西医治疗卒中后失眠多以助眠药为主,临床疗效差,不良作用多。中医康复技术治疗卒中后失眠有极大优势,在临床上也被广泛应用,此文从情志疗法、药浴、艾灸、推拿、耳穴... 卒中后失眠是卒中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西医治疗卒中后失眠多以助眠药为主,临床疗效差,不良作用多。中医康复技术治疗卒中后失眠有极大优势,在临床上也被广泛应用,此文从情志疗法、药浴、艾灸、推拿、耳穴、药枕、中药雾化7种康复手段治疗卒中后失眠的临床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工作者治疗此病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寐 卒中后失眠 中医康复技术 中医综合疗法 综述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卒中后失眠的优势和作用机制述评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缓 王肖煜 +4 位作者 瞿慧 唐若涵 赵琦 杜宇征 张轶 《中医药学报》 CAS 2023年第9期119-122,F0003,共5页
在卒中后失眠的防治研究中,中医药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其主要通过保护睡眠-觉醒功能区域、改善脑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调节神经递质和免疫细胞因子来保护和修复脑神经,减少脑损伤,调节睡眠-觉醒周期与睡眠结构,从而使机体回归... 在卒中后失眠的防治研究中,中医药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其主要通过保护睡眠-觉醒功能区域、改善脑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调节神经递质和免疫细胞因子来保护和修复脑神经,减少脑损伤,调节睡眠-觉醒周期与睡眠结构,从而使机体回归稳态。随着现代化进展的加快,诸多研究发现中医药不仅可以缓解临床症状,在减少不良反应与药物毒性等方面也颇具优势,其多途径、多成分、多靶点的优势以及中西结合、整体调节、辨证施治的特点均体现出了中医药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失眠 中医药 优势 作用机制
下载PDF
耳穴贴压相关疗法干预脑卒中后失眠效果的网状Meta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朱杏茹 林芯宇 +3 位作者 黄海超 朱凯悦 盖薇 王晶 《循证护理》 2023年第12期2103-2112,共10页
目的:运用频率学网状Meta分析评价耳穴贴压相关疗法干预脑卒中后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检索时限为建库... 目的:运用频率学网状Meta分析评价耳穴贴压相关疗法干预脑卒中后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8月9日收录的耳穴贴压相关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纳入、排除标准和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文献筛选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4、Stata SE 17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35篇文献,涉及9种干预措施及2780例病人。网状Meta分析显示,临床有效率较高的前4种疗法依次为耳穴贴压联合中药、耳穴贴压联合中药足浴、耳穴贴压联合穴位敷贴、耳穴贴压联合针刺;改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ing Quality Index,PSQI)评分较好的前4种疗法依次为耳穴贴压联合穴位敷贴、耳穴贴压联合音乐疗法、耳穴贴压联合中药、耳穴贴压联合中药足浴。仅有9篇文献报告不良反应,其中耳穴贴压单用或联合针刺、联合穴位敷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西药。结论:现有证据显示,耳穴贴压联合中药、联合穴位敷贴在提高临床有效率、改善PSQI评分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耳穴贴压单用或联合针刺、联合穴位敷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西药。但所纳入的研究方法学质量偏低,故该结论有待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穴贴压 脑卒中后失眠 有效率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 网状Meta分析 循证护理
下载PDF
基于肠道菌群探讨腹针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丽萍 陈晓锋 +2 位作者 王清碧 金欣 邵天祥 《大众科技》 2023年第3期118-121,48,共5页
脑卒中后失眠是脑卒中患者常见并发症,该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神经康复进程,甚至还可导致脑卒中的再次复发。脑卒中后失眠患者多存在肠道菌群中益生菌的减少、多样性的降低等肠道菌群紊乱现象,文章通过论述肠道菌群... 脑卒中后失眠是脑卒中患者常见并发症,该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神经康复进程,甚至还可导致脑卒中的再次复发。脑卒中后失眠患者多存在肠道菌群中益生菌的减少、多样性的降低等肠道菌群紊乱现象,文章通过论述肠道菌群与脑卒中的联系,以及与脑卒中后失眠的发生发展关系,探讨腹针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的理论依据与应用,以期为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脑卒中后失眠 腹针
下载PDF
针刺联合艾灸百会穴治疗中风后失眠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宋琴琴 马如龙 《现代中医药》 CAS 2023年第3期56-61,共6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艾灸百会穴治疗中风后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中风后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疗法联合艾灸百会穴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艾司唑仑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PSQI、HAMA、HAMD及NIHSS评分...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艾灸百会穴治疗中风后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中风后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疗法联合艾灸百会穴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艾司唑仑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PSQI、HAMA、HAMD及NIHSS评分情况。结果治疗组(93.1%)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3.5%);治疗后治疗组PSQI量表中各项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及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1);且治疗组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结束12周后随访,治疗组的PSQI评分与治疗后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针刺联合艾灸百会穴治疗中风后失眠远期疗效佳。结论针刺联合艾灸百会穴治疗中风后失眠临床疗效显著,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和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减轻患者焦虑抑郁心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百会穴 艾司唑仑片 中风后失眠
下载PDF
养血化痰通络法针药联合治疗缺血性卒中后失眠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游晓艳 李玲 +3 位作者 董璐 高赫 张珣 成立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609-614,675,共7页
目的观察养血化痰通络法针药联合治疗缺血性卒中后失眠的疗效及对前列腺素D2(PGD2)、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血黏度、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就诊于河北省中医院气血亏虚、痰瘀阻络型缺血性卒中后失眠患... 目的观察养血化痰通络法针药联合治疗缺血性卒中后失眠的疗效及对前列腺素D2(PGD2)、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血黏度、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就诊于河北省中医院气血亏虚、痰瘀阻络型缺血性卒中后失眠患者7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缺血性卒中常规治疗及右佐匹克隆片口服,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基于养血化痰通络法拟定的中药汤剂口服及针刺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SPIEGEL睡眠量表评分,PSG睡眠进程参数,血清PGD2、5-HT、NE水平,血黏度,血脂水平,NIHSS评分,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和主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SPIEGEL评分,PSG睡眠进程参数睡眠潜伏期(SL)、觉醒时间(AT),血黏度各项指标,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除SL外,实验组以上各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患者治疗后PSG睡眠进程参数睡眠效率(SE)、睡眠总时间(TST),血清PGD2、5-HT、NE、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且实验组以上各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4.29%(33/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4%(2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2/3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71%(9/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血化痰通络法针药联合治疗缺血性卒中后失眠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睡眠质量,调节睡眠觉醒周期,提高血清PGD2、5-HT、NE水平,降低血黏度,调节血脂水平,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后失眠 养血化痰通络法 PSG多导睡眠图 前列腺素D2 5-羟色胺 去甲肾上腺素 血黏度 血脂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医药治疗中风后失眠用药规律
14
作者 宋秋燕 徐厚平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3年第3期77-82,共6页
目的基于文献挖掘现代中医药处方治疗中风后失眠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自建库至2022年8月中医药治疗中风后失眠随机对照试验,建立中风后失眠内... 目的基于文献挖掘现代中医药处方治疗中风后失眠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自建库至2022年8月中医药治疗中风后失眠随机对照试验,建立中风后失眠内服方剂数据库,对纳入处方的中药使用情况进行用药频次频率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系统聚类分析及复杂网络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54篇,方剂162首,涉及中药160味。单味中药使用以酸枣仁、茯苓、当归、川芎、甘草最为常见,药物性味分析发现药性以平、温居多,药味以甘、苦、辛味为主,归经以入心、肝经为主,补虚药和安神药是使用最多的药物类别。根据关联规则分析发现关联强度高的药对组合为50组,系统聚类分析可归为六大类。结论现代医家治疗中风后失眠以补虚祛邪为基本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失眠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中医药
下载PDF
基于玄府理论探讨脑卒中后失眠的病机及治疗 被引量:13
15
作者 吴林 伍媛 +2 位作者 劳祎林 陈静 陈炜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7期64-66,共3页
脑卒中后失眠为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具有发病率高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肢体的神经功能康复,对患者日常生活质量造成不良影响,给患者及其家庭在精神上造成负担,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很多学者因此重视脑卒中后失眠的诊... 脑卒中后失眠为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具有发病率高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肢体的神经功能康复,对患者日常生活质量造成不良影响,给患者及其家庭在精神上造成负担,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很多学者因此重视脑卒中后失眠的诊疗,这对于恢复患者及其家庭的身心健康具有重大意义。玄府一词最早出现于《黄帝内经》,刘完素将玄府理论进一步延申发挥,认为玄府为人体中最细微的结构,为营卫精神、气血津液升降出入的通路,而玄府郁闭则会气血虚弱、气滞血瘀、湿阻火郁。玄府的通利性与脑卒中后失眠密切相关,卒中后机体的气血阴阳失衡,痰瘀等病理物质阻滞气机的升降出入,影响玄府正常的运转,神机运转失度,则导致不寐,本文基于玄府理论探讨脑卒中后失眠的病机及治疗,以期为临床治疗卒中后失眠提供思路,文后附医案1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府理论 脑卒中后失眠 神机
下载PDF
针刺结合耳穴压籽治疗中风后失眠的临床探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杨玲 郭耀光 +1 位作者 林炜钰 严小勤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213-216,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耳穴压籽治疗中风后失眠的疗效。方法将204例中风后失眠患者随机分为针刺配合耳穴压籽组、西药组、针刺结合耳穴压籽组加西药组,每组68例。针刺配合耳穴组采用常规针刺,配合王不留行籽常规耳穴贴压;西药组口服舒乐安定...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耳穴压籽治疗中风后失眠的疗效。方法将204例中风后失眠患者随机分为针刺配合耳穴压籽组、西药组、针刺结合耳穴压籽组加西药组,每组68例。针刺配合耳穴组采用常规针刺,配合王不留行籽常规耳穴贴压;西药组口服舒乐安定,共服用两个疗程;针刺结合耳穴压籽组加西药组在针刺配合耳穴贴压基础上口服舒乐安定。治疗前后分别对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及治疗前后的睡眠效率进行定量观察,客观评价针刺配合耳穴压籽治疗中风后失眠的疗效。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组间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3.65%,73.02%与97.01%,P<0.05),针耳组及针耳药组队中风后失眠的改善情况均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耳穴压籽可更为有效地提高中风后失眠的临床治疗效果,其治疗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失眠 针刺 耳穴压籽 临床研究
下载PDF
眼针联合保神汤治疗中风后不寐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7
作者 胡楠 于睿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108-110,共3页
目的:观察眼针治疗中风后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辨证后取眼针穴区进行针刺治疗,每周治疗5 d,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两组都同时配合中药保神汤口服。4周后根据临床效果进行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眼针治疗中风后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辨证后取眼针穴区进行针刺治疗,每周治疗5 d,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两组都同时配合中药保神汤口服。4周后根据临床效果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和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眼针疗法治疗中风后不寐临床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针 中风后不寐 临床观察
下载PDF
自拟沐足方改善中风后失眠患者睡眠质量与舒乐安定等效性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蔡军红 彭海燕 +2 位作者 吴碧梅 卢艳芳 张宇霞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3年第4期52-54,共3页
[目的]观察自拟沐足方对改善中风后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200例住院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舒乐安定2mg/次,1次/d,口服。治疗组100例自拟沐足方(当归50g,红花30g,苏木30g,泽兰30g... [目的]观察自拟沐足方对改善中风后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200例住院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舒乐安定2mg/次,1次/d,口服。治疗组100例自拟沐足方(当归50g,红花30g,苏木30g,泽兰30g,生地30g,桂枝30g)。具体方法:上述中药煎制成600mL备用,于患者睡前1h,水煎600mL加温开水5400mL倒入足浴仪中,保持水温40~45℃沐足。连续治疗2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连续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0例,显效25例,有效50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85%。对照组痊愈12例,显效23例,有效54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9%。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不良反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自拟沐足方治疗中风后失眠与舒乐安定具有等效性,且无明显副作用,成本低,操作方便,可重复性高,有望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失眠 自拟沐足方 舒乐安定 睡眠质量 SPIEGEL量表 入睡时间 总睡眠时间 夜醒次数 睡眠深度 做梦情况 醒后感觉 等效性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下载PDF
针刺联合艾灸涌泉穴治疗中风后失眠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19
作者 王海涛 王颖 吴海洋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0年第6期1106-1109,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艾灸涌泉穴治疗脑中风后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92例中风后失眠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针刺联合艾灸涌泉穴组)、B组(针刺组)、C组(西药组)。3组均治疗4周,在治疗前、后及疗程结束2个月后分别进行临...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艾灸涌泉穴治疗脑中风后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92例中风后失眠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针刺联合艾灸涌泉穴组)、B组(针刺组)、C组(西药组)。3组均治疗4周,在治疗前、后及疗程结束2个月后分别进行临床疗效表、PSQ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比较。结果:治疗后A组总有效率与B、C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及2个月后随访A组PSQ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艾灸涌泉穴治疗中风后失眠临床有效率高、远期疗效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涌泉穴 针刺 中风后失眠
下载PDF
暗示催眠疗法在卒中后失眠患者的应用及对多导睡眠图、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尹玥 冯美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89-1193,共5页
目的:探究暗示催眠疗法在卒中后失眠患者的应用及对多导睡眠图、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130例脑卒中后失眠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n=65)与干预组(n=65),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基... 目的:探究暗示催眠疗法在卒中后失眠患者的应用及对多导睡眠图、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130例脑卒中后失眠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n=65)与干预组(n=65),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暗示催眠疗法干预治疗。于干预前、干预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多导睡眠图、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干预1个月后,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0.77%比较,干预组总有效率90.77%明显升高(Z=2.116,P<0.05),两组干预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干预1个月后,干预组TST、SE、S2、S3+S4、REM明显高于对照组(t=6.638,4.647,11.241,4.391,5.422;P<0.05),SL、AT、S1明显低于对照组(t=4.023,9.591,8.866;P<0.05);干预1个月后,干预组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4.906,4.338;P<0.05);干预1个月后,干预组干预后的WHOQOL-100评分高于对照组(t=5.938,P<0.05)。结论:暗示催眠疗法干预能够明显提高卒中后失眠患者临床疗效,调整多导睡眠图,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示催眠疗法 卒中后失眠 多导睡眠图 心理状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