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reating an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for Protecting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China’s Dispatched Labor
1
作者 NIU YOUNING 《The Journal of Human Rights》 2011年第5期16-21,共6页
Employment is fundamental in improving the livelihood of the people and social security is the source ofhuman happiness. This is how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protects and improves basic human rights. It is also the... Employment is fundamental in improving the livelihood of the people and social security is the source ofhuman happiness. This is how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protects and improves basic human rights. It is also the policy China has adopted to achieve sustainabl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Furthermore, it is clear evidence of China's respect and protection of human righ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eating an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for Protecting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China s Dispatched Labor
下载PDF
The Process of Environmental Institutionalization in Mozambique
2
作者 Giverage Alves do Amaral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Diplomacy》 2016年第9期554-574,共21页
下载PDF
环境风险治理的制度化与“制度化自反” 被引量:1
3
作者 向玉琼 李清 《行政与法》 2024年第1期1-13,共13页
制度化是环境风险治理的有效路径,但制度化也会因为“制度化自反”而成为新的环境风险源。环境风险治理制度化体现在认知理性化、行为规范化和组织系统化等方面,获得了科学认知并开展有序的治理行动。但面对高度复杂性和高速流动性的环... 制度化是环境风险治理的有效路径,但制度化也会因为“制度化自反”而成为新的环境风险源。环境风险治理制度化体现在认知理性化、行为规范化和组织系统化等方面,获得了科学认知并开展有序的治理行动。但面对高度复杂性和高速流动性的环境风险时,制度化路径失效了,反而在应用中出现制度化的自反,制度化的路径成了新的环境风险的根源。环境风险治理中制度化自反表现为:风险认知理性化引发风险认知偏见,参与程式化带来民主形式化,组织规范运行却出现异化。总体来看,环境风险治理需要从制度主义转向行动主义,在行动主义框架下消除制度化的自反。具体来说,需要确立合作行动的治理理念,健全风险治理规则,构建合作行动组织体系,优化技术治理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风险治理 制度化 “制度化自反”
下载PDF
COLD AND ARID REGIONS ENV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4
《Bulletin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2000年第1期46-48,共3页
The Cold and Arid Regions Environmental and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CAREERI) wascreated in June 1999 as a result of the current PilotRroject of the Knowledge Innovation Program of theChinse Academy of Sciences (... The Cold and Arid Regions Environmental and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CAREERI) wascreated in June 1999 as a result of the current PilotRroject of the Knowledge Innovation Program of theChinse Academy of Sciences (CAS). Formed onthe basis of three former CAS institutes,namely, theLanzhou Institute of Glaciology and Geocryology,the Lanzhou Institute of Desert Studies, 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NOVATION CAS COLD AND ARID REGIONS env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下载PDF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HEALTH AND ENGINEERING CHINESE ACADEMY OF PREVENTIVE MEDICINE
5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CAS CSCD 1993年第4期W003-W003,共1页
The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Health and Engineering,consisting of the previous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Health and the Department of Sanitary and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of the Institute of Health founded in 1954... The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Health and Engineering,consisting of the previous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Health and the Department of Sanitary and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of the Institute of Health founded in 1954,was establishedin1986.This Institute has around 220 staff in total and 11 departments,namely,the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Epidemiology;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Chemistry;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Toxicology;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Microbiology;Department of Soil Hygiene;Department of Water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HEALTH AND ENGINEERING CHINESE ACADEMY OF PREVENTIVE MEDICINE
全文增补中
跨越环境主权:东盟地区环境治理制度的演进逻辑——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赵祺 《东南亚研究》 2023年第1期23-41,154,155,共21页
理解东盟地区环境治理制度演进的因果机制,需要梳理其中结构性因素与历史性因素对制度变迁的综合作用,本文运用历史制度主义分析框架研究发现,东盟地区环境治理制度变迁大致经历了萌芽期(1977—1992年)、调整期(1993—1997年)和深化期(1... 理解东盟地区环境治理制度演进的因果机制,需要梳理其中结构性因素与历史性因素对制度变迁的综合作用,本文运用历史制度主义分析框架研究发现,东盟地区环境治理制度变迁大致经历了萌芽期(1977—1992年)、调整期(1993—1997年)和深化期(1998年至今)三个阶段,先后表现出强调国家环境主权、重视国家环境责任、打造地区环境共同体的阶段性特征。在这一过程中,全球生态主义潮流的同频共振、从环境权利到环境义务的观念转变和多元国际行为体的参与构成了制度变迁的结构性逻辑。1997年亚洲烟霾危机的爆发、1999年东盟扩员的关键节点、“东盟方式”延续与扩散的路径依赖、治理制度的弱约束性,以及东盟国家成本—收益认知差异性的历史否决点,构成了制度变迁的历史性逻辑。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有助于整体性把握东盟地区环境治理制度变迁的内在机理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主义 环境治理 制度变迁 历史制度主义 中国—东盟关系
下载PDF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前置程序的制度化路径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瑞萍 曾幸 黄涛 《南海法学》 2023年第1期57-66,共10页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前置程序是检察机关向人民法院提起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必经阶段。《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五条仅规定将制发检察建议作为该前置程序的环节,未形成完善的制度配套,导致检察机关在环境案件办理中出现环境潜在损害救济不及时...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前置程序是检察机关向人民法院提起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必经阶段。《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五条仅规定将制发检察建议作为该前置程序的环节,未形成完善的制度配套,导致检察机关在环境案件办理中出现环境潜在损害救济不及时、调查取证不充分、外部合作机制缺乏、检察建议监督不足等问题。为尽可能避免前述问题的发生,有必要对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前置程序予以专门的制度化。从实证分析方法出发,围绕检察建议的制发提出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前置程序的制度化路径,通过建立环境重大风险预警机制,构建检察官环境调查权行使制度,增设行政机关听证程序,建立外部协作机制,构建环境检察建议监督体系等形成配套的制度保障。这既提高了前置程序的实务操作性,又更好地督促被监督行政机关主动纠错履职,及时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促进检察建议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发挥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建议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 制度化路径
下载PDF
1980年代以来美国主流环保组织的体制化及其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高国荣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6-46,共11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主流环保组织的体制化趋势明显。这一趋势是主流环保组织实力不断壮大的产物,也是顺应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社会趋向保守这一形势的结果。主流环保组织的体制化,主要体现为环保组织自身建设的加强,环保组织间长效...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主流环保组织的体制化趋势明显。这一趋势是主流环保组织实力不断壮大的产物,也是顺应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社会趋向保守这一形势的结果。主流环保组织的体制化,主要体现为环保组织自身建设的加强,环保组织间长效合作机制的建立及环保组织斗争方式的改变。主流环保组织加强了同政府及公司的合作,主张以合作为基础的"第三条道路"。主流环保运动的体制化有利于扩大其社会影响,美国民众的环保意识、美国社会的生产和消费及美国的环境政策都因此而发生了一定的改变。环保运动的体制化也使它在结构、制度和指导思想等方面存在诸多缺陷,从而限制了环保运动向纵深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流环保组织 体制化 “第三条道路” 美国环保组织
下载PDF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被引量:2
9
作者 丁金光 欧斌 《鄱阳湖学刊》 2015年第1期67-72,共6页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多管齐下,逐步推进。我们要高度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树立建设美丽中国是中国梦的重要内容的理念。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我们还要注重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大力开展环境外交。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制度化 宣传教育 环境外交
下载PDF
适应环境报告国际化趋势 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振清 赵秀生 《节能技术》 CAS 2004年第4期36-39,共4页
企业环境报告已经成为国外企业体现自己社会责任的一种重要形式和工具 ,有标准化和制度化的趋势 ,越来越受到各方的关注。而我国至今还是空白 ,这对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信誉非常不利。文章建议我国政府和企业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引入这种机... 企业环境报告已经成为国外企业体现自己社会责任的一种重要形式和工具 ,有标准化和制度化的趋势 ,越来越受到各方的关注。而我国至今还是空白 ,这对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信誉非常不利。文章建议我国政府和企业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引入这种机制 ,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国际地位 ,促进我国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环境报告 制度化 标准化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环境治理中的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现实逻辑与推进路径——一个新制度主义的解析 被引量:15
11
作者 董明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0-73,49,157,共16页
民营经济发展是我国改革开放40年成就中最成功的增量事件,这不仅由于其显性的经济贡献,并且也将持续体现在对整个社会结构性变化的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既是衡量民营经济健康成长的重要标尺,也深刻地重塑着我国现代性发展的底层逻... 民营经济发展是我国改革开放40年成就中最成功的增量事件,这不仅由于其显性的经济贡献,并且也将持续体现在对整个社会结构性变化的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既是衡量民营经济健康成长的重要标尺,也深刻地重塑着我国现代性发展的底层逻辑。本文聚焦环境治理中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以新制度主义为研究视角,分析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形成机制,客观揭示一段时期来多元主体间互动博弈的现况及成因,对环境治理"3.0版本"下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何以可能的议题予以深入解析,进而尝试探究整体完善的可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环境治理 新制度主义 合法性机制
下载PDF
绩效驱动与环境污染:中国省域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邹非 朱庆华 王菁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4-19,共6页
以2001-2011年中国大陆地区31个省份为基础样本库,考察了各省份实现GDP增速与预期目标之间的差距对其环境污染的影响,以及公众参与度与法制化程度的调节机制,得出以下研究结论:首先,各省份实现GDP增速与预期目标之间的差距和二氧化硫... 以2001-2011年中国大陆地区31个省份为基础样本库,考察了各省份实现GDP增速与预期目标之间的差距对其环境污染的影响,以及公众参与度与法制化程度的调节机制,得出以下研究结论:首先,各省份实现GDP增速与预期目标之间的差距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存在一种倒“V”型的关系:当某省份实现GDP增速超出预期目标时,当前优良的绩效表现将导致当地政府与外界对该地区未来GDP增长有更高的期望,实际GDP增速高于预期目标程度越大,二氧化硫排放量越大;而当某省份未实现GDP增速预期时,实现GDP增速低于预期目标程度越大,二氧化硫排放量越大。其次,以环境为代价,短期内提高GDP增长的行为,可能受制于公众参与度和法制化程度的影响,相比公众参与度、法制化程度较低的省份,公众参与度、法制化程度较高的省份,GDP增速压力对环境污染的正向影响减弱,这表明公众参与政府环境决策和法制能对行政自由裁量权构成制约和监督,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和遏制由于行政主管部门片面追逐GDP增长而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P增长预期 绩效压力 环境污染 公众参与度 法制化程度
下载PDF
国家介入背景下的底层环境抗争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涛 杨悦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3期33-38,57,共7页
在底层的环境抗争中,国家介入表现为积极介入、消极介入与消解性介入三种类型,不同的介入类型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作为"中国海洋污染索赔第一案","塔斯曼海"轮溢油事件开创了维护国家海洋生态权益的先例。在此... 在底层的环境抗争中,国家介入表现为积极介入、消极介入与消解性介入三种类型,不同的介入类型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作为"中国海洋污染索赔第一案","塔斯曼海"轮溢油事件开创了维护国家海洋生态权益的先例。在此次事件中,国家的积极介入是底层环境抗争成功的关键。虽然国家介入的主旨在于保护海洋环境,但它为底层环境抗争提供了有效的制度渠道和专业技术支持,提高了抗争维权的组织化程度,并为判决结果的执行提供了机制保障。而从整体上看,国家介入具有选择性,导致底层社会权益维护的制度保障不足。只有建立健全制度化介入机制,才能有效维护底层群体权益,进而促进社会良性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溢油事件 国家介入 环境抗争 选择性介入 制度化介入
下载PDF
海底可燃冰开发环境风险多元共治之论证与路径展开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超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44-53,共10页
有效规制海底可燃冰开发伴生的多种类型生态环境风险,是保障可燃冰产业健康发展的内在需求。本文的主要目的即在中国现行法律体系规定的多元共治的环境法治理念和制度框架下,研究海底可燃冰开发环境风险多元共治的理论基础、现实必要性... 有效规制海底可燃冰开发伴生的多种类型生态环境风险,是保障可燃冰产业健康发展的内在需求。本文的主要目的即在中国现行法律体系规定的多元共治的环境法治理念和制度框架下,研究海底可燃冰开发环境风险多元共治的理论基础、现实必要性及其制度路径。文章主要运用类型化方法来梳理与归纳海底可燃冰开发引致环境风险的具体类型;运用理论分析与价值分析方法,论证海底可燃冰开发环境风险多元共治的必要性;运用法教义学分析、比较分析与系统分析方法,检视与剖析我国传统行政管制模式下的制度体系在规制海底可燃冰开发环境风险中的绩效与利弊,归纳与展开海底可燃冰开发环境风险多元共治的制度路径。本文的基本结论是,传统环境管制模式难以有效治理海底可燃冰开发引致的新型环境风险,当前我国所创新的环境多元共治模式,可以矫正政府单维管制海底可燃冰开发环境风险中的缺陷、弥补"监管之法"在规制海底可燃冰开发环境风险中的疏漏、克服单一行政命令方式在规制海底可燃冰开发环境风险中的困境,系统构建海底可燃冰开发环境风险多元治理体系。在完善行政监管和推进私人治理两个层面对海底可燃冰开发环境风险多元共治的基础上提出具体建议。在完善行政监管层面,我国《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法律规范经过拓展解释适用,仍然因为规制路径的间接性、零散性而产生内生弊端,亟待专门立法;在推进私人治理层面,多元共治机制分为多元主体参与机制与诉讼机制,应重视通过鼓励环保公益组织、可燃冰行业协会与私人等多元主体采取多元参与和私益诉讼方式,以发挥其在规制海底可燃冰开发环境风险中的综合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可燃冰 环境风险 多元共治 制度路径
下载PDF
“寄居蟹的艺术”:体制内社会组织的环境适应策略--对天津市两个省级组织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120
15
作者 邓宁华 《公共管理学报》 CSSCI 2011年第3期91-101,127,共11页
我国社会组织面临着合法性和经济资源的双重困境,并缺乏自主性,似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不过,对天津市两个省级体制内社会组织的个案调查,却在一定程度上发现了与之相反(而并不矛盾)的特殊事实。为了重构这两个组织获得合法性和经济资源... 我国社会组织面临着合法性和经济资源的双重困境,并缺乏自主性,似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不过,对天津市两个省级体制内社会组织的个案调查,却在一定程度上发现了与之相反(而并不矛盾)的特殊事实。为了重构这两个组织获得合法性和经济资源及其一定的自主性的特殊逻辑,本文首先对组织社会学的资源依赖理论和新制度主义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建立了体制内社会组织对国家-社会的合法性与经济资源的双重依赖的分析框架;然后,重构了两个个案对国家与社会的双重依赖格局,特别是揭示了其平衡这一依赖的相关策略。缺乏社会基础的体制内社会组织凭借和利用国家的特殊合法性支持而进入到社会领域中以汲取资源的相关策略,被称为"寄居蟹的艺术"。本文作为一项个案研究,其分析有利于提出研究假设,而其结论不能直接普遍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依赖理论 新制度主义 体制内社会组织 国家与社会 环境适应策略
下载PDF
政治机会结构视域下公众非制度化利益表达的发生机理——基于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案例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马胜强 吴群芳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4-80,共7页
非制度化利益表达是利益主体无法通过组织化利益表达途径的情况下,采取制度之外的非规范手段表达利益诉求的利益表达形态。基于制度结构与社会行动者互动的分析框架,政治机会结构理论构成了发生学意义上非制度化利益表达的重要分析工具... 非制度化利益表达是利益主体无法通过组织化利益表达途径的情况下,采取制度之外的非规范手段表达利益诉求的利益表达形态。基于制度结构与社会行动者互动的分析框架,政治机会结构理论构成了发生学意义上非制度化利益表达的重要分析工具。封闭的环境决策体制、精英联盟对抗议议程的建构、媒体的情绪化传播以及地方政府的不当回应为公众采取非制度化方式表达利益诉求提供了政治机会,共同引发了环境群体性事件中公众非制度化利益表达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机会结构 非制度化利益表达 环境群体性事件
下载PDF
Corporate inno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investment:The moderating role of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被引量:2
17
作者 TIAN Jin-Fang PAN Chao +4 位作者 XUE Rui YANG Xiao-Tong WANG Chen JI Xu-Zhao SHAN Yu-Li 《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SCIE CSCD 2020年第2期85-91,共7页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investment helps improve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which,therefore,is an effective micro-level solution to mitigate environmental concerns generated by corporate excessive resource ex...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investment helps improve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which,therefore,is an effective micro-level solution to mitigate environmental concerns generated by corporate excessive resource exploitation and energy use.Using Chinese listed firms within environment-related industries over the period 2011–2018 as the research setting,this study applies the panel data model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corporate innovation on environmental investment,as well as the moderating effects of institutional factors.The results show that corporate innovation significantly improves firms'environmental investment with 1%Research&Development(R&D)investment ratio increase generating 2326 CNY(around 351 USD at 2018 exchange rate)increase in environmental investment;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environment policy is positive and significant while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internationalisation level is not significant,indicating that current environment policy implementation helps to strengthen the positive impact of corporate innovation on environmental investment while the role of internationalisation level in this nexus is not observed.From a micro-level perspective,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shed light on mitigating environmental concerns through enhancing corporate innovation,and provide evidence that China's corporate internationalisation process awaits more regulatory contro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porate innovation environmental investment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Emerging economy
原文传递
中国环境管理体制改革的历史脉络与发生机理——基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的考察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智睿 陈纪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21-132,共12页
借助于历史制度主义的结构观和历史观,尝试为中国环境管理体制改革构建一个“环境—结构—行为者”的分析框架。在四十余年的制度变迁进程中,以改革开放和党的十八大为关键节点,分别呈现出“从无到有”、“密集调适”的演进特征。环境... 借助于历史制度主义的结构观和历史观,尝试为中国环境管理体制改革构建一个“环境—结构—行为者”的分析框架。在四十余年的制度变迁进程中,以改革开放和党的十八大为关键节点,分别呈现出“从无到有”、“密集调适”的演进特征。环境、结构、行为者三重要素在不同阶段的组合叠加及其作用强弱,共同塑造了中国环境管理体制渐进性变迁的结果。外部环境的开放性、制度结构的匹配度和行为者的观念认知,分别为变迁提供了先导条件、根本动力、基本方向,构成了其发生机理。更进一步来看,制度变迁的根源在于旧的制度安排无法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动,以至于影响到制度自身的合法性。其必要条件则是权力关系的调整。在此基础上,关键行为者的观念认知可以起到直接推动作用。研究有助于为中国环境管理体制改革提供更具系统性的学术解释,同时对当下如何进一步提升环境治理效能具有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环境管理体制 制度变迁 历史制度主义 环境—结构—行为者
下载PDF
Entrepreneurial activities and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in China
19
作者 Bei Luo Terence Tai-Leung Chong 《Economic and Political Studies》 2017年第2期179-194,共16页
This article aims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quality of an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trepreneurial activities within the context of China.An event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nves... This article aims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quality of an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trepreneurial activities within the context of China.An event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s of the announcement of the Forbes China Rich List on prices of the shares associated with entrepreneurs on the list.This article concludes that the quality of an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is greatly negatively related to unproductive entrepreneurial activ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RBES entrepreneurial activities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原文传递
Tax Burden,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low: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symmetric International Tax Competition
20
作者 Mengmeng Gao Xiaochuan Liu 《China Finance and Economic Review》 2021年第1期66-85,共20页
The global economic uncertainty is mounting.Governments need to respond with supporting measures for long-term external environment changes as they lower tax burden to attract working capital.Based on the asymmetric t... The global economic uncertainty is mounting.Governments need to respond with supporting measures for long-term external environment changes as they lower tax burden to attract working capital.Based on the asymmetric tax competition theory,this paper constructs a theoretical model of tax burden,institutional transaction costs and FDI flow.It is found that one country’s strength of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makes its equilibrium tax rate higher than that of another within certain limits of market size.Based on the data of 199 countries and regions from 2005 to 2018,this paper conducts an empirical analysis,proving that favorable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narrows the negative impact of tax burden on FDI fl ow.Moreover,it is showed that in small-market,low-income countries and regions,tax burden level has a larger negative impact o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when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produces no positive impact;in large-market,high-income countries,the negative impact of tax burden is relatively weak but the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shows largely positive impact.This paper contributes some policy recommendations on how to make use of and improve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to meet challenges and impacts of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clim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ymmetric tax competition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market scal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