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clinical evaluation of serum concentrations of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 in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被引量:3
1
作者 LIU Yong Zhong, CHEN Bin and SHE Xi Dian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1998年第3期45-47,共3页
Aclinicalevaluationofserumconcentrationsofintercelularadhesionmolecule1inpatientswithgastriccancerLIUYongZ... Aclinicalevaluationofserumconcentrationsofintercelularadhesionmolecule1inpatientswithgastriccancerLIUYongZhong,CHENBinandS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omach neoplasms/immunology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 1/blood LYMPHATIC metastasis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 1/analysis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下载PDF
Circulating Adhesion Molecules in Patients with Keshan Disease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Coxsackie B Virus Infection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从圣 牛小麟 雷聪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09年第2期173-176,共4页
This study determined the levels of serum 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 (sI-CAM-l) and soluble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ar-1 (sVCAM-1) i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Keshan disease (KD), ex... This study determined the levels of serum 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 (sI-CAM-l) and soluble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ar-1 (sVCAM-1) i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Keshan disease (KD),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xsackie B virus-specific IgM antibody (CBV-IgM) and slCAM-1 or sVCAM-1 in KD patients, and investigated the role of these adhesion molecule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KD and their clinical implications. The levels of serum slCAM-1, sVCAM-1 and CBV-IgM were measured by using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in 22 patients with chronic Keshan disease (CKD), 27 with latent Keshan disease (LKD) and 28 healthy controis. The subjects in different groups were adjusted for sex and age. Echocardiography was adopted to determine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 in 22 patients with CK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KD patients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levels of slCAM-1 and sVCAM-1 than LKD patients and healthy controls (P〈0.01 for all). And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levels of the 2 adhesion molecules between LKD patients and healthy controls (P〈0.05). A negative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LVEF and slCAM-1 or sVCAM-1 in CKD patients. The percentage of CBV-specific IgM positive individuals in KD patient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healthy controls. In CVB-specific IgM positive patients, the levels of serum slCAM-1 and sVCAM-1 were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those in CBV-specific IgM negative counterpart.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increase in the levels of slCAM-1 and sVCAM-1 suggests the progression of inflammation in KD. slCAM-1 and sVCAM-1 ca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yocardial pathology and lead to poor myocardial function. The increased serum slCAM-1 and sVCAM-1 in KD patients may be related to CBV inf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eshan disease 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l soluble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ar-1 cardiac function Coxsackie B virus
下载PDF
内异方联合米非司酮片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董亚娜 李燕红 +3 位作者 唐亚辉 丁玉 李高申 周艳艳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3期93-98,共6页
目的:观察内异方联合米非司酮片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T)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8例EM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内异方治疗,治疗3个月经周期。比... 目的:观察内异方联合米非司酮片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T)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8例EM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内异方治疗,治疗3个月经周期。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疼痛介质、血液黏度、血清相关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小腹胀痛、经血量少、经血夹血块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小腹胀痛、经血量少、经血夹血块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神经生长因子(NGF)、前列腺素F_(2α)(PGF_(2α))、前列腺素E2 (PGE2)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NGF、PGF_(2α)、PGE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浆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浆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 (RBP4)、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CP-1)、细胞间黏附相关因子(ICAM-1)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清RBP4、MCP-1、ICAM-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异方可改善EMT患者临床症状,调节疼痛介质及血液黏度,调控血清相关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内异方 疼痛介质 血液黏度 中医证候评分 视黄醇结合蛋白4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细胞间黏附相关因子
下载PDF
补肾通脉方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后凝血-纤溶系统及血脂的影响
4
作者 张庆 姚姗姗 +4 位作者 黄晶晶 刘孟 刘敏 卢磊 梁田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5期44-48,共5页
目的:观察补肾通脉方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凝血-纤溶系统及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0年3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徐州中医院收治的92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 目的:观察补肾通脉方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凝血-纤溶系统及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0年3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徐州中医院收治的92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6例。入组患者均给予标准化内科治疗,治疗组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肾通脉方。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FIB)、抗凝血酶Ⅲ(AT-Ⅲ)、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活化物抑制剂1(PAI-1)、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sICAM-1)及血脂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FIB、AT-Ⅲ、t-PA、PAI-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IB、PAI-1水平下降,AT-Ⅲ、t-PA水平升高,治疗组FIB、PAI-1水平低于对照组,AT-Ⅲ、t-P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sCD40L、sICAM-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CD40L、sICAM-1水平均显著下降,治疗组sCD40L、sICAM-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C、TG、LDL-C水平均显著下降,HDL-C升高,治疗组TC、TG、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标准化内科治疗基础上加用补肾通脉方能够改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高凝状态,调节患者体内凝血-纤溶系统平衡,控制炎症反应,降低血脂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通脉方 凝血-纤溶系统 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 血脂
下载PDF
养血散寒通脉方治疗血虚寒凝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黄艳辉 吴绘春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618-625,共8页
【目的】观察养血散寒通脉方(由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加减而成)治疗血虚寒凝型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血虚寒凝型EMS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研究组给予养血散寒通脉方治疗,对照组给予少腹... 【目的】观察养血散寒通脉方(由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加减而成)治疗血虚寒凝型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血虚寒凝型EMS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研究组给予养血散寒通脉方治疗,对照组给予少腹逐瘀颗粒治疗,疗程为3个月,并于疗程结束后随访1年。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各种疼痛评分[包括经期腹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痛经、非经期盆腔痛、性交痛、盆腔压痛、骶韧带结节触痛分级评分]、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大小及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TIMP-2)水平的变化情况,并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复发情况及妊娠情况。【结果】(1)研究过程中,研究组脱落3例,对照组脱落5例,最终共112例患者纳入统计分析,其中研究组57例,对照组55例。(2)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2.98%(53/57),对照组为85.45%(47/55),组间比较,研究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各种疼痛评分(包括经期腹痛VAS评分和痛经、非经期盆腔痛、性交痛、盆腔压痛、骶韧带结节触痛分级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研究组的下降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治疗后,2组患者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均略有缩小,但组内治疗前后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CA125、VEGF、SICAM-1、MMP-9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血清TIMP-2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研究组对血清CA125、VEGF、SICAM-1、MMP-9水平的下降幅度及对血清TIMP-2水平的升高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6)随访1年,研究组的复发率为30.19%(16/5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8.09%(32/4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21例有生育要求,其中14例妊娠,妊娠率为66.67%(14/21);对照组20例有生育要求,其中4例妊娠,妊娠率为20.00%(4/20);组间比较,研究组的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且患者的血、尿、大便常规及心电图、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均无异常变化。【结论】养血散寒通脉方治疗血虚寒凝型EMS患者疗效确切,能够显著缓解患者各种疼痛症状,改善妊娠结局,有效调节血清CA125、VEGF、SICAM-1、MMP-9、TIMP-2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血虚寒凝 养血散寒通脉方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痛经 妊娠结局 糖类抗原125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下载PDF
温胆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痰阻型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疗效及对NT-proBNP、ICAM-1和MCP-1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金海涛 张雯 王非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6期681-684,共4页
目的:探讨温胆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痰阻型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疗效,以及对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的影响。方法:以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该院收治的气虚血瘀痰阻型缺... 目的:探讨温胆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痰阻型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疗效,以及对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的影响。方法:以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该院收治的气虚血瘀痰阻型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温胆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NT-proBNP、ICAM-1和MCP-1水平,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00%(4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4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NT-proBNP、ICAM-1和MCP-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血浆黏度、血低切黏度、血高切黏度、纤维蛋白原和红细胞压积)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mR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胆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痰阻型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效果较好,可显著降低NT-proBNP、ICAM-1和MCP-1水平,促进血液流通和疾病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气虚血瘀痰阻证 温胆汤 N末端脑钠肽前体 细胞间黏附分子-1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下载PDF
miR-92a、sICAM-1、VEGF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超声血流参数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常正江 陈小龙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2期300-303,共4页
目的探讨微小核糖核酸-92a(miR-92a)、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并分析其与患者超声血流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乳腺癌患者102例作为乳腺癌组,同期收集乳腺良性肿瘤患者100例... 目的探讨微小核糖核酸-92a(miR-92a)、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并分析其与患者超声血流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乳腺癌患者102例作为乳腺癌组,同期收集乳腺良性肿瘤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miR-92a、sICAM-1、VEGF在两组间的表达,分析其诊断价值。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测患者病变部位的血流参数,主要包括动脉血流峰值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脉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分析miR-92a、sICAM-1、VEGF与乳腺超声血流参数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组患者miR-92a、sICAM-1、VE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项联合检测诊断乳腺癌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97,灵敏度为89.3%,特异度为9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iR-92a、sICAM-1、VEGF是乳腺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P<0.05)。乳腺癌组患者的PSV、EDV明显高于对照组,PI、RI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miR-92a、sICAM-1、VEGF水平与PSV、EDV呈正相关,与PI、RI呈负相关(P<0.05)。结论miR-92a、sICAM-1、VEGF在乳腺癌患者中明显升高,且与患者超声血流参数密切相关,是乳腺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三项联合检测有助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微小核糖核酸-92a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流 超声
下载PDF
Effect of Moxibustion Therapy on the Serumal Intercell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 and the Histopathology of Experimental Arthritis in Rats 被引量:5
8
作者 何璐 Lars Dirckinck-Holmfeld 蔡荣林 宋小鸽 胡玲 余爽 张道琴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 2010年第4期210-213,共4页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moxibustion therapy at Shenshu (BL 23) and Zusanli (ST 36) of rats with induced rheumatoid arthritis (RA) on the serumal intercell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 (ICMA-1) an...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moxibustion therapy at Shenshu (BL 23) and Zusanli (ST 36) of rats with induced rheumatoid arthritis (RA) on the serumal intercell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 (ICMA-1) and the pathological tissue, to discuss the mechanism of the warming and activating effect of moxibustion. Methods: After establishing the RA rats model, the induced rats were treated with moxibustion therapy on the acupoint Shenshu (BL 23) and Zusanli (ST 36), followed by analyzing the pathological section of the ankle of the hind limb and testing the ICAM-1 content with ELISA. Results: The plantar circumferences of the induced rat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compared with the rats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1), accompanying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synovial layer, the erosion of phlogocytes to chondrocytes and the specific increase of ICAM- 1 content. After the moxibustion therapy, the plantar circumference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P〈0.01) while the synovial layer tended to reduce. In addition, there was no pathological damage of the articular cartilage and the ICAM content decreased with significant deviation (P〈0.01), compared to the model group. Conclusion: It was concluded that moxibustion therapy could inhibit the arthrosynovitis and hyperplasia, ameliorate the erosion of phlogocyte to cartilage, prevent articular periosteal lesions and delay the pathological course. The warming and activating effect of moxibustion therapy may involve the inhibition of the formation of ICAM- 1 and pann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xibustion Therapy Arthritis Rheumatoid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l RATS
原文传递
不同肝血流阻断方式在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肝癌患者中的应用
9
作者 常江 王勇 杨青壮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675-680,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肝血流阻断方式对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肝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75例接受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治疗治疗的肝癌患者,根据不同肝血流阻断方式分为A组、B组与C组,各25例。A组实施Pringle法,B组实施左半肝鞘内解剖血... 目的探讨不同肝血流阻断方式对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肝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75例接受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治疗治疗的肝癌患者,根据不同肝血流阻断方式分为A组、B组与C组,各25例。A组实施Pringle法,B组实施左半肝鞘内解剖血流阻断法,C组实施左半肝鞘内解剖血流阻断+左肝静脉阻断法,3组术后均随访3个月。比较3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术前和术后3 d肝功能、免疫功能、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IL-8水平,术前和术后3个月后生命质量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C组术中出血量低于A组、B组,B组低于A组(P<0.05);C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A组、B组,B组短于A组(P<0.05)。与术前比较,3组术后3 d血清总胆红素(TBI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ICAM-1、CRP、IL-6、IL-8水平升高,C组低于A组、B组,B组低于A组(P<0.05);血清前白蛋白(PA)水平及外周血CD3^(+)、CD4^(+)、CD4^(+)/CD8^(+)、NK细胞水平降低,C组高于A组、B组,B组高于A组(P<0.05);血清MIF水平降低,C组低于A组、B组,B组低于A组(P<0.05)。与术前比较,3组术后3个月的症状/不良作用、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评分升高,C组高于A组、B组,B组高于A组(P<0.05)。C组随访期间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A组、B组(P<0.05)。结论与Pringle法和左半肝鞘内解剖血流阻断法相比,左半肝鞘内解剖血流阻断法+左肝静脉阻断法可有效控制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肝癌患者术中出血,有效调节患者血清ICAM-1、MIF、CRP、IL-6、IL-8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患者肝功能和免疫功能,促进患者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生命质量,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 肝血流阻断 细胞间黏附分子-1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益气活血法对气虚血瘀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及ICAM-1、MMP-9/-2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李净 周慧生 +3 位作者 何玲 沈津湛 郜峦 李玉梅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10-512,共3页
目的:研究益气活血法对气虚血瘀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脑屏障(BBB)通透性及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9)的影响。方法:采用游泳力竭法制作出大鼠气虚血瘀模型,然后用线栓法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MCA)2h,再灌注3d、7d... 目的:研究益气活血法对气虚血瘀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脑屏障(BBB)通透性及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9)的影响。方法:采用游泳力竭法制作出大鼠气虚血瘀模型,然后用线栓法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MCA)2h,再灌注3d、7d后,测定脑组织脑含水量、伊文思蓝(EB)含量,用免疫组化法测定ICAM-1、MMP-2/9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脑含水量、EB含量、ICAM-1、MMP-2/9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益气活血法优于益气法、活血法。结论:益气活血法具有降低BBB通透性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ICAM-1、MMP-2/9蛋白表达而发挥BBB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活血 气虚血瘀 脑缺血再灌注 血脑屏障 细胞间黏附分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
下载PDF
血瘀证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关系 被引量:26
11
作者 江泳 徐蓉娟 +1 位作者 李红 葛芳芳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血瘀证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受试者分为阴虚热盛证、湿热困脾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4组,每组之中再分成兼血瘀证和无血瘀证两个亚组,检测内皮素(ET)、NO、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 目的:探讨血瘀证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受试者分为阴虚热盛证、湿热困脾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4组,每组之中再分成兼血瘀证和无血瘀证两个亚组,检测内皮素(ET)、NO、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血浆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结果 :兼血瘀证者占69.41%,无血瘀证者占30.59%;4个主证型中血瘀证的分布比例无显著性差异(χ2=6.203,P>0.05);兼血瘀证组ET显著大于无血瘀证组(P<0.01),而NO显著小于无血瘀证组(P<0.05);兼血瘀证组t-PA显著小于无血瘀证组(P<0.05),而PAI显著大于无血瘀证组(P<0.05);兼血瘀证组sICAM-1显著大于无血瘀证组(P<0.05)。结论 :血瘀证贯穿于糖尿病始终,且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血瘀证 血管内皮功能 黏附分子
下载PDF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sFas和sICAM-1及IL-18水平与意义 被引量:7
12
作者 姚航平 夏大静 +1 位作者 张立煌 刘克洲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1期2-5,共4页
目的 :观察可溶性 Fas(s Fas)和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 1(s ICAM- 1)及白细胞介素 - 18(IL- 18)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水平 ,探讨它们在丙型肝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 EL ISA法检测 3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 α-干扰素治疗... 目的 :观察可溶性 Fas(s Fas)和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 1(s ICAM- 1)及白细胞介素 - 18(IL- 18)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水平 ,探讨它们在丙型肝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 EL ISA法检测 3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 α-干扰素治疗前后血清 s Fas、s ICAM- 1、IL- 18的水平 ,荧光定量 PCR技术测定血清 HCV- RNA滴度。结果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 s Fas、s ICAM- 1、IL- 18的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人 (P<0 .0 1) ,且与血清 HCV- RNA滴度密切相关(分别为 r=0 .915 ,r=0 .795 ,r=0 .75 7,P均 <0 .0 1) ;s ICAM- 1、IL- 18水平与 ALT活性显著相关 (分别为 r=0 .95 2 ,r=0 .96 9,P<0 .0 1) ,但 s Fas水平与 ALT无关 (P>0 .0 5 )。实验结果还显示 ,抗病毒治疗有效者 ,血清s Fas、s ICAM- 1、IL- 18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而无反应者治疗前后改变不明显。结论 :s Fas、s ICAM- 1、IL- 18均参与慢性丙型肝炎免疫致病过程 ,且与肝脏炎症活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丙型肝炎 白细胞介素-18 可溶性FAS IL-18 SFAS SICAM-1 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
下载PDF
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间粘附分子-1及白细胞介素-1β的表达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杨小玉 朱庆三 +3 位作者 赵立君 孙庆 秦彦国 段德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67-170,共4页
目的:探讨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及白细胞介素-1β(IL-1)的表达对血脊髓屏障损害的分子机制。方法:将77只同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缺血组和缺血再灌组。手术方法采用Zivin法复制模型。应用逆转录... 目的:探讨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及白细胞介素-1β(IL-1)的表达对血脊髓屏障损害的分子机制。方法:将77只同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缺血组和缺血再灌组。手术方法采用Zivin法复制模型。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地高辛标记cDNA探针技术、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技术检测脊髓再灌注损伤血管内皮ICAM-1mRNA和IL-1βmRNA表达量。结果:正常组和单纯缺血组未引起细胞因子和粘附分子表达量的增加。而缺血再灌注后缺血区细胞因子、粘附分子的表达及多形核白细胞(PMN)的浸润先后发生了改变。再灌注2h,IL-1βmRNA的表达首先升高,约为对照组的2倍。再灌注6h达到高峰,并持续到12h。ICAM-1mRNA表达量于再灌注4h明显升高,再灌注12h其在单位微血管面积上的荧光强度约比单纯缺血组增加了1/2。结论:再灌注损伤后脊髓微血管内皮ICAM-1及其调节因子IL-1β的表达量增加是导致血脊髓屏障损害的重要分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缺血 再灌注损伤 细胞间粘附分子-1 白细胞介素-1Β 表达
下载PDF
术前血清sICAM-1和VEGF的表达水平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 被引量:4
14
作者 毛振彪 黄介飞 +4 位作者 倪润洲 肖明兵 倪海滨 魏群 张弘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4,共3页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术前血清可溶型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与临床病理学参数、术后肿瘤复发和生存率的关系。方法运用ELISA法定量检测sICAM-1和VEGF在胃癌及正常人血清中含量。结果 胃癌组术前血清sICAM-1...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术前血清可溶型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与临床病理学参数、术后肿瘤复发和生存率的关系。方法运用ELISA法定量检测sICAM-1和VEGF在胃癌及正常人血清中含量。结果 胃癌组术前血清sICAM-1和VEGF水平高于健康人组(P<0.01),术后1周血清sICAM-1水平显著下降(P<0.01),VEGF无明显变化(P>0.05);胃癌组术前血清sICAM-1和VEGF水平,在浆膜侵及者均高于未侵及者(P<0.05和<0.01),在TNMⅢ期、Ⅳ期者高于TNMⅠ期、Ⅱ期者(P均<0.01);伴淋巴结转移组血清sICAM-1水平高于不伴有淋巴结转移组(P<0.01),血清VEGF、水平与淋巴结转移状态无关(P>0.05);胃癌组术前sICAM-1和VEGF水平高表达者容易出现肿瘤复发(P<0.005),其二年生存率亦较低表达者低(P<0.005);两者与患者组织学分型、性别、年龄等无关(P均>0.05)。结论 血清sICAM-1和VEGF可能参与胃癌发生、发展和侵润、转移的调控。联合检测可能有助于预测胃癌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及侵润程度,可作为术前判断胃癌患者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 血清SICAM-1 VEGF 表达 胃癌 预后
下载PDF
氧化苦参碱对兔油酸型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陆晶 张林丽 +3 位作者 余书勤 吕伟 蒋叶 绪广林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1090-1094,共5页
目的:研究氧化苦参碱对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静脉注射油酸的方法复制家兔急性肺损伤模型。动物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和氧化苦参碱组(20,40,80 mg.kg-1)。实验期间记录动物呼吸频率,不同时间... 目的:研究氧化苦参碱对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静脉注射油酸的方法复制家兔急性肺损伤模型。动物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和氧化苦参碱组(20,40,80 mg.kg-1)。实验期间记录动物呼吸频率,不同时间点行血气分析,并与注射油酸后3 h时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测定白细胞介素-8(IL-8)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实验结束测定肺干、湿重,计算湿/干重比,并行肺组织的病理学检查。结果:氧化苦参碱可明显减轻油酸模型组兔肺组织病理学改变,降低肺湿/干重比,升高PaO2/F iO2的比值,降低BALF中IL-8和ICAM-1的含量。结论:OMT能有效地保护油酸致家兔急性肺损伤,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因子的过度生成从而达到肺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苦参碱 急性肺损伤 血气分析 白细胞介素-8(IL-8) 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
下载PDF
不同剂量阿托泛他汀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患者黏附分子的影响山 被引量:3
16
作者 马琦琳 莫龙 +6 位作者 杨天崙 蒲晓群 吴声滨 谢伟 曾小林 陈凡 陈方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14-916,共3页
探讨不同剂量阿托泛他汀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患者外周血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1,sICAM-1)的影响。方法:选择因冠脉狭窄病变需行PCI的不稳定心绞痛30... 探讨不同剂量阿托泛他汀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患者外周血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1,sICAM-1)的影响。方法:选择因冠脉狭窄病变需行PCI的不稳定心绞痛3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10例,随机分为强化调脂组和常规调脂组,术后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d和10mg/d;测定术前,术后3个月血脂(TC,TG,LDL-C,HDL-C)以及术前,术后48h,术后3个月sICAM-1的变化。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TC和LDL-C显著下降(P<0.01),且强化调脂组较常规调脂组下降更显著(P<0.01),而HDL-C和TG改变不显著(P>0.05);术后48h,两组sICAM-1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1),而术后3月两组sICAM-1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0.01,或P<0.05),且强化调脂组较常规调脂组下降更显著(P<0.01);TC与sICAM-1呈正相关,(r=0.2413,P<0.05),LDL-C与sICAM-1也呈正相关(r=0.2691,P<0.05)。结论:强化调脂治疗比常规调脂治疗更能显著降低PCI患者术后TC,LDL-C和sICAM-1水平,其降低sICAM-1水平可能与降脂治疗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血脂
下载PDF
新生儿败血症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2
17
作者 卢美萍 孙眉月 +1 位作者 汪洁 沈健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19-121,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 (s ICAM-1 )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观察 3组新生儿血清 s ICAM-1水平。脐血组 :34例正常新生儿脐血。对照组 :2 5例非感染性疾病新生儿。败血...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 (s ICAM-1 )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观察 3组新生儿血清 s ICAM-1水平。脐血组 :34例正常新生儿脐血。对照组 :2 5例非感染性疾病新生儿。败血症组 :33例治疗前 (入院第 1 d)及有效治疗后 7~ 1 8d(出院当天 )的败血症新生儿。结果 :血清 s ICAM-1水平 3组间有显著差异 (P<0 .0 1 )。败血症组治疗前明显增高 ,治疗后略有下降 ,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意义 (P>0 .0 5 ) ;血培养阳性与阴性之间比较 ,不同程度败血症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 ,差异均无意义 (P均 >0 .0 5 )。结论 :血清s ICAM-1测定可作为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指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败血症 细胞间粘附分子 ICAM-1 血清诊断
下载PDF
吸烟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水平和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耿建红 柳忠兰 +1 位作者 拱忠影 金友贺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55-57,共3页
目的 为观察吸烟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水平和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 31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吸烟者、2 5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不吸烟者、2 6例健康吸烟者、2 8例健康不... 目的 为观察吸烟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水平和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 31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吸烟者、2 5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不吸烟者、2 6例健康吸烟者、2 8例健康不吸烟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水平 ,应用经颅超声多普勒仪观察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吸烟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水平明显高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不吸烟者 (P <0 .0 5 )和健康不吸烟者 (P <0 .0 1) ,健康吸烟组明显高于健康不吸烟组 (P <0 .0 5 ) ,重度吸烟组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水平明显高于轻度吸烟组和健康不吸烟组 (P <0 .0 1) ,中度吸烟组高于轻度吸烟组和健康不吸烟组 (P <0 .0 5 ) ,吸烟指数与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水平呈正相关 (r =0 .4 2 8,P <0 .0 1) ,吸烟后双侧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加快 (P <0 .0 5 )。结论 吸烟使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健康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学 吸烟对脑血栓形成的影响 酶联免疫吸附法 吸烟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
下载PDF
细胞粘附因子-1与恶性疟原虫感染红细胞结合位点的鉴定 被引量:3
19
作者 郝文波 徐伟文 +3 位作者 李明 陈白虹 王萍 李中齐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29-132,共4页
目的 探索恶性疟原虫感染红细胞 (PRBCs)与细胞粘附因子 1 (ICAM 1 )之间的结合位点 ,研制治疗脑型疟的抗粘附药物。 方法 以抗ICAM 1 (I区 )的单抗 1 5 .2为靶 ,采用亲和筛选法对噬菌体随机十二肽库进行 3轮筛选 ,通过ELISA、竞争... 目的 探索恶性疟原虫感染红细胞 (PRBCs)与细胞粘附因子 1 (ICAM 1 )之间的结合位点 ,研制治疗脑型疟的抗粘附药物。 方法 以抗ICAM 1 (I区 )的单抗 1 5 .2为靶 ,采用亲和筛选法对噬菌体随机十二肽库进行 3轮筛选 ,通过ELISA、竞争抑制试验、dot ELISA及Westernblotting鉴定获得的噬菌体短肽与单抗 1 5 .2之间的结合特性。对阳性克隆进行DNA序列测定 ,推导其十二肽的氨基酸序列并与ICAM 1氨基酸全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 结果 经 3轮亲和筛选后 ,结合噬菌体得到良好富集。从第 3轮洗脱液铺制的琼脂板中随机挑取 30个噬菌体单克隆 ,ELISA检测有 2 6个为阳性 ,阳性率达 86 .7%。竞争性ELISA显示多数阳性噬菌体能竞争抑制ICAM 1与 1 5 .2单抗结合。DNA及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半数以上的噬菌体克隆表达十二肽KLYLIAEGSVAA ,该短肽中K(XX)L(XXX)GSV与ICAM 1的 64~ 73位aa有 50 %的同源性。 结论 阳性噬菌体表达的短肽是 1 5 .2单抗所识别的模拟表位 ,K··L···GSV几个氨基酸可能对IC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位点 疟原虫感染红细胞 细胞粘附因子-1 噬菌体随机肽库 脑型疟 抗粘附药物
下载PDF
冠心病痰瘀辨证与血清炎症因子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华军益 刘艳 +6 位作者 王坤根 毛威 叶武 蔡宏文 陈杰 陈隽妍 许志良 《医学研究杂志》 2008年第3期112-114,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胸痹)痰瘀辨证与炎症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表达的关系。方法入选6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非痰非瘀组(n=20),痰凝心脉组(n=20),痰瘀互结组(n=20),... 目的探讨冠心病(胸痹)痰瘀辨证与炎症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表达的关系。方法入选6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非痰非瘀组(n=20),痰凝心脉组(n=20),痰瘀互结组(n=20),另选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n=20),ELISA法测血清MCP-1、MMP-9、sICAM-1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非痰非瘀组、痰凝心脉组和痰瘀互结组患者血清MCP-1、MMP-9、sICAM-1水平均升高(P<0.05或P<0.01);与非痰非瘀组比较,痰凝心脉组及痰瘀互结组患者血清MMP-9、MCP-1水平逐渐升高(P<0.05或P<0.01),且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CD40L水平略高于非痰非瘀组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间的差异亦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可见,血清MCP-1和MMP-9水平与冠心病痰瘀辩证之间具有相关性(P<0.05或P<0.01)。结论血清炎症因子MMP-9和MCP-1水平可为冠心病痰瘀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痰瘀辨证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