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妊娠合并HBV感染者血清IP-10、QSOX1水平及与母婴不良结局关系
1
作者 卓亚 朱斌 吴虹杰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年第6期1420-1423,1428,共5页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乙肝病毒(HBV)感染孕妇血清干扰素γ诱导蛋白-10(IP-10)、巯基氧化酶1(QSOX1)水平与母婴不良结局关系。方法:回顾性选择2021年3月-2023年3月本院治疗的妊娠合并HBV感染孕妇86例为感染组,产前检查正常孕妇76例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乙肝病毒(HBV)感染孕妇血清干扰素γ诱导蛋白-10(IP-10)、巯基氧化酶1(QSOX1)水平与母婴不良结局关系。方法:回顾性选择2021年3月-2023年3月本院治疗的妊娠合并HBV感染孕妇86例为感染组,产前检查正常孕妇76例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孕妇血清IP-10、QSOX1水平并记录母婴结局,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妊娠合并HBV感染者母婴结局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IP-10、QSOX1对妊娠合并HBV感染者母婴结局评估价值。结果:感染组血清IP-10(68.52±10.46 pg/ml)、QSOX1(75.62±11.50 ng/m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30.22±6.66 pg/ml、45.25±7.62 ng/ml),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50.0%)高于对照组(17.1%)(均P<0.0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清IP-10(OR=1.740,95%CI 1.403~2.159)、QSOX1(OR=4.225,95%CI 2.050~8.708)均为影响妊娠合并HBV感染者不良母婴结局的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IP-10、QSOX1评估妊娠合并HBV感染者不良母婴结局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54、0.867,二者联合评估效能提高(AUC=0.925)。结论:妊娠合并HBV感染者血清IP-10、QSOX1水平均升高,且二者水平变化均是影响孕妇不良母婴结局因素,且可作为评估不良母婴结局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 干扰素γ诱导蛋白-10 巯基氧化酶1 母婴不良结局 影响因素 评估价值
下载PDF
干扰素-α通过PD-1/PD-L1途径减轻HBV感染引起的肝组织损伤和肝纤维化
2
作者 闪海霞 吴玉卓 +4 位作者 颜成果 夏盼盼 李延玲 高星 范崇桂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904-907,913,共5页
目的:探讨干扰素-α(IFN-α)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肝组织损伤和肝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与IFN-α组,每组小鼠各15只。经尾静脉高压快速注射pAAV/HBV1.2制备HBV感染小鼠模型,IFN-α组小... 目的:探讨干扰素-α(IFN-α)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肝组织损伤和肝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与IFN-α组,每组小鼠各15只。经尾静脉高压快速注射pAAV/HBV1.2制备HBV感染小鼠模型,IFN-α组小鼠在此基础上注射pKCMvint.IFN-α。于模型构建4周后,观察小鼠一般情况,ELISA法测定HBV血清学指标、肝功能指标及IFN-α水平,qPCR技术测定血清HBV DNA复制水平,HE染色法观察肝组织形态学改变,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染色法、蛋白免疫印迹法及RT-PCR技术测定肝组织PD-1和PD-L1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IFN-α组小鼠肝细胞损伤明显减轻,仅有少量炎症浸润,肝组织内纤维化染色减少。IFN-α组小鼠血清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及HBV DNA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小鼠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小鼠(P<0.05);IFN-α组小鼠血清IFN-α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AST和ALT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小鼠肝组织内PD-1和PD-L1蛋白及mRN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小鼠,IFN-α组小鼠上述指标水平则显著低于模型组小鼠(P<0.05)。结论:IFN-α可减轻HBV引起的肝组织损伤和肝纤维化,其机制可能通过PD-1/PD-L1途径阻止HBV DNA链延伸,进而终止病毒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干扰素-Α 肝功能 肝纤维化 PD-1/PD-L1
下载PDF
Beta-谷甾醇通过抑制TNF-α-NF-κB和TβR1-Smad2/3信号通路抗小鼠肝纤维化损伤 被引量:52
3
作者 万星 李相国 +3 位作者 李修贤 吕慧芬 黄德斌 胡泽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5-80,共6页
目的探讨Beta-谷甾醇对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 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的作用与机制。方法5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成5组:正常组、CCL 4组、Beta-谷甾醇低中高剂量组(BS-L/M/H),每组10只。腹腔注射CCL 4制肝纤维化模型,共30 d,... 目的探讨Beta-谷甾醇对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 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的作用与机制。方法5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成5组:正常组、CCL 4组、Beta-谷甾醇低中高剂量组(BS-L/M/H),每组10只。腹腔注射CCL 4制肝纤维化模型,共30 d,于前15 d灌胃不同剂量Beta-谷甾醇。处死后,观察大体形态,测量肝指数,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和胶原纤维,Elisa测血清(ALT)、(AST)变化,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α-SMA、CollagenⅠ的表达,Elisa和Western blot检测信号通路TNF-α-NF-κB和TβR1-Smad2/3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BS各组显著性地抑制了CCL 4引起的肝指数、ALT、AST、α-SMA、collagenⅠ的增高,该作用呈量效依赖性(P<0.05或P<0.01),BS各组肝形态、炎症细胞浸润与胶原纤维变化也呈剂量依赖性优于模型组,同时,BS-M降低了信号通路中TβR1、Smad2/3、TNF-α和p-NF-κB因子的表达(P<0.05)。结论Beta-谷甾醇呈剂量依赖抑制CCL 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且其作用机制与抑制TNF-α-NF-κB和TβR1-Smad2/3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ta-谷甾醇 肝纤维化 肿瘤坏死因子-α 核转录因子Κb TβR1 SMAD2/3
下载PDF
Abrupt onset of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during recombinant interferon-alpha 2b therapy in a patient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被引量:3
4
作者 Yuan-Yuan Lv Bing-Yin Shi Hui Guo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29期4713-4715,共3页
We describe a case of a 33-year-old female patient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who developed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DM) after a 13-mo period of treatment with recombinant human interferon-alpha (IFN-α) 2b. The patien... We describe a case of a 33-year-old female patient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who developed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DM) after a 13-mo period of treatment with recombinant human interferon-alpha (IFN-α) 2b. The patient presented with polydipsia, polyuria, hypergly-cemia, diabetic ketoacidosis, combined with C-peptide secretion defi ciency and positive islet cell autoantibody (ICAb). IFN-α 2b treatment was terminated and in-stead insulin treatment was initiated. Five months after cessation of the recombinant human IFN-α 2b therapy, the patient remained insulin-dependent. Her serum HBV DNA became negative and serum transaminase returned to the normal level after a 10-mo period of IFN therapy. Type 1 DM induced by IFN-α is relatively rar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patients on IFN-α therapy to avoid destruction of pancreatic beta cells. This is the first case report from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 自身抗体 糖尿病 自身免疫型疾病
下载PDF
干扰素-β-1b治疗多发性硬化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 被引量:8
5
作者 刘喷飓 张星虎 +4 位作者 周衡 刘云 刘君 李莉莉 沈彦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探讨干扰素-β-1b(IFN-β-1b)用于治疗中国多发性硬化(MS)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12例确诊的复发缓解型MS(RRMS)患者给予IFN-β-1b治疗,并于治疗后第4、8、12、24周随访。通过观察患者扩展的功能缺损状况量表(EDSS)评分、头MR... 目的探讨干扰素-β-1b(IFN-β-1b)用于治疗中国多发性硬化(MS)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12例确诊的复发缓解型MS(RRMS)患者给予IFN-β-1b治疗,并于治疗后第4、8、12、24周随访。通过观察患者扩展的功能缺损状况量表(EDSS)评分、头MRI T2加权像病灶数量及Gd-DTPA强化病灶数量、体积的演变,综合评价IFN-β-1b治疗MS的疗效,并通过分析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测指标及不良反应综合评价该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1)12例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24周ED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6个月疾病复发率为33.33%(4/12),治疗后24周内复发率41.67%(5/12),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第12周及第24周时MRI检查发现T2病灶数量、Gd-DTPA强化病灶数量及体积均明显减少(P<0.05)。(4)治疗后第24周血清尿酸、肌酐水平〔分别为(66.64±16.15)(、295.48±165.36)μmol/L〕与治疗前〔分别为(69.07±14.70)(、319.86±113.61)μmol/L〕相比明显降低(P<0.01),血尿素氮、肝功能、血常规等血液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所有患者分别出现不同程度的局部注射部位红肿、头疼、肌肉关节疼痛、发热等不良反应。结论 IFN-β-1b用于治疗MS患者在24周内可以改善影像学改变情况,但不能明显改善疾病复发和临床神经功能障碍程度;IFN-β-1b的常见不良反应为注射局部红肿、头疼、肌肉关节疼痛、发热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干扰素-β-1b 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干扰素α-1b和拉米夫定序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高水平HBV清除动力学观察 被引量:5
6
作者 占国清 江山 +1 位作者 郑三菊 朱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观察干扰素α-1b(IFNα-1b)和拉米夫定序贯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的高水平复制HBV清除动力学的影响。方法76例HBeAg阳性且HBV DNA>1×107copies/ml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先用拉米夫定治疗4周,再... 目的观察干扰素α-1b(IFNα-1b)和拉米夫定序贯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的高水平复制HBV清除动力学的影响。方法76例HBeAg阳性且HBV DNA>1×107copies/ml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先用拉米夫定治疗4周,再加用IFNα-1b治疗8周,然后单用IFNα-1b治疗16周,对照组36例单用IFNα-1b治疗2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定期检测肝功能、血常规、乙肝标志物及HBV DNA。结果治疗结束时,治疗组的ALT复常率、HBV 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及抗-HBe阳转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组有效率(72.5%)明显高于对照组(50.0%)(P<0.05)。治疗期间两组的副反应无明显的差异(P>0.05)。随访6个月治疗组的上述指标仍高于对照组(P<0.05),仅两组间的抗-HBe阳转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IFNα-1b和拉米夫定序贯治疗对HBV高水平复制的慢性乙型肝炎有较好的效果,优于单用IFNα-1b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α—1b 拉米夫定 乙型肝炎病毒 序贯疗法
下载PDF
NLRP3、AIM2、IFI16炎症小体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PBMC中的活化水平和与HBV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陈洪涛 陈月 吴诗品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22-329,共8页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HBV)是否激活了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内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AIM2)和干扰素诱导蛋白16(IFI16)炎症小体,分析HBV影响炎症小体活化的可能机制...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HBV)是否激活了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内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AIM2)和干扰素诱导蛋白16(IFI16)炎症小体,分析HBV影响炎症小体活化的可能机制.方法:收集感染内科临床确诊CHB患者35例.同时选取健康住院医师28例为对照.以常规淋巴细胞分层液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健康对照组和CHB患者组静脉血得到PBMCs,采用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HB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PBMCs NLRP3、AIM2、IFI16、凋亡相关的斑点样蛋白(ASC)、半胱天冬酶1(CASP1)、IL-1β、IL-18 mRNA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中IL-1β蛋白分泌水平.结果:CHB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PBMCs ASC、NLRP3、AIM2、IL-1β、IL-18 mRNA表达水平及两组血清IL-1β蛋白分泌水平无显著性差异.CHB患者组PBMCs IFI16、CASP1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且IFI16 mRNA表达水平与患者血清HBV DNA载量显著正相关(r=0.699 8,P<0.01).结论:慢性HBV感染未导致CHB患者PBMCs NLRP3、AIM2炎症小体的活化;尽管HBV DNA可能诱导了CHB患者IFI16炎症小体的高表达,但通过抑制pro-caspase-1的活化、IL-1β的表达,HBV阻断了IFI16炎症小体的活化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小体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 黑素瘤缺乏因子2 半胱天冬酶1 干扰素诱导蛋白16 乙型肝炎病毒
下载PDF
雾化吸入α-1b干扰素联合口服百蕊颗粒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王隆 刘静 《中医药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62-64,共3页
目的:分析雾化吸入α-1b干扰素联合口服百蕊颗粒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60例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α... 目的:分析雾化吸入α-1b干扰素联合口服百蕊颗粒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60例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α-1b干扰素雾化吸入联合口服百蕊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结果。结果:对照组患儿喘息症状、咳嗽、肺部哮鸣音消失以及住院时间显著高于观察组,且治疗的总有效率也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雾化吸入α-1b干扰素联合口服百蕊颗粒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可以缩短在医院内的治疗时间,促进临床体征和症状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1b干扰素 百蕊颗粒 雾化吸入 毛细支气管炎
下载PDF
干扰素α-1b联合替比夫定序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其对患者sPD-1和sICOS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陈俊 张玲玲 刘俊英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13期2104-2107,共4页
目的观察干扰素α-1b(IFNα-1b)联合替比夫定序贯治疗乙型肝炎的疗效,并探讨其对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程序性死亡蛋白1(s PD-1)和可溶性可诱导共刺激分子(s ICOS)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符合条件的患者80例,按随机数... 目的观察干扰素α-1b(IFNα-1b)联合替比夫定序贯治疗乙型肝炎的疗效,并探讨其对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程序性死亡蛋白1(s PD-1)和可溶性可诱导共刺激分子(s ICOS)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符合条件的患者80例,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IFNα-1b治疗,50 g/次,隔日1次,肌内注射。对照组继续给予IFNα-1b巩固治疗,用量同前,疗程12个月。观察组口服替比夫定序贯治疗,600 mg/次,1次/d,疗程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应答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的血清s PD-1和s ICOS水平,检测两组患者的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γ-谷氨酸酰基转移酶(GGT),并参照慢性肝病量表(CLDQ)评价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完全应答率和部分应答率分别为50.0%(20/40)和37.5%(15/40),均高于对照组的40.0%(16/40)和25.0%(10/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CLDQ量表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AST[(26.56±2.85)U/L]、ALT[(30.28±3.23)U/L]和GGT[(34.26±3.58)U/L]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血清中s PD-1和s ICOS水平分别为(404.27±41.26)pg/m L和(35.78±3.91)pg/m 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17.91±52.55)pg/m L和(44.36±4.56)pg/m L,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FNα-1b联合替比夫定序贯治疗乙型肝炎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应答总有效率,其抑制患者血清中s PD-1和s ICOS水平表达可能在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Α-1b 替比夫定 慢性乙型肝炎 可溶性程序性死亡蛋白1 可溶性可诱导共刺激分子
下载PDF
地高辛标记探针检测重组人干扰素β_(1b)中DNA残留量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君 张振龙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07年第2期19-21,共3页
为检测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β1b半成品中外源性DNA残留量,以重组人干扰素β1b工程菌基因组DNA为模板,用地高辛标记探针,并以此探针进行点杂交。结果证明,该方法检测灵敏度较好,特异性较强,操作较安全简便,可用于重组人干扰素β1b制备过... 为检测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β1b半成品中外源性DNA残留量,以重组人干扰素β1b工程菌基因组DNA为模板,用地高辛标记探针,并以此探针进行点杂交。结果证明,该方法检测灵敏度较好,特异性较强,操作较安全简便,可用于重组人干扰素β1b制备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及半成品的检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高辛 探针 DNA残留量 重组人干扰素β1b
下载PDF
IFN-α1b治疗对慢性乙肝患者血清IL-1、sIL-2R和IFN-γ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焰 田德英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70-71,共2页
目的 探讨α 干扰素 (INF α 1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细胞免疫机制。方法 收集IFN α 1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3 0例 ,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 1个月、3个月、6个月和 9个月留取血清标本 ,用MTT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 1(IL 1)水平 ,用ELIS... 目的 探讨α 干扰素 (INF α 1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细胞免疫机制。方法 收集IFN α 1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3 0例 ,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 1个月、3个月、6个月和 9个月留取血清标本 ,用MTT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 1(IL 1)水平 ,用ELISA法检测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2R)和γ 干扰素 (INF γ)水平 ,并与 3 0例健康献血员作对照。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sIL 2R水平升高 (P <0 0 5 ) ,经IFN α治疗后 ,血清IL 1、sIL 2R明显升高 (P <0 0 1)。结论 IFN α 1b调节体内细胞因子变化 ,参与细胞免疫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干扰素 慢性乙型肝炎 白细胞介素-1 白细胞介素-2受体 γ-干扰素 治疗
下载PDF
清热利湿活血方对HBV转基因小鼠的抗病毒作用及对TKB1-IRF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传涛 廖婷婷 +5 位作者 黄群 张技 辜海英 杨鸿 黄晓群 王芳瑜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490-495,共6页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活血方对乙型肝炎病毒(HBV)转基因小鼠的抗病毒作用及对肝组织TANK结合激酶1(TKB1)、干扰素调控因子3(IRF3)表达的影响,以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首先建立清热利湿活血方的HPLC指纹图谱。再将HBV转基因小鼠随机分...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活血方对乙型肝炎病毒(HBV)转基因小鼠的抗病毒作用及对肝组织TANK结合激酶1(TKB1)、干扰素调控因子3(IRF3)表达的影响,以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首先建立清热利湿活血方的HPLC指纹图谱。再将HBV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模型组,苦参素组,清热利湿活血方高、低剂量组,每组8只。苦参素组小鼠给予灌胃剂量为0.15 g·kg^(-1)·d^(-1)的苦参素混悬液,清热利湿活血方高、低剂量组小鼠分别给予灌胃剂量为7、2 g·kg^(-1)·d^(-1)的清热利湿活血方混悬液,给药共5周。治疗结束后,采用酶链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及肝组织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采用常规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采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法检测血清中HBV DNA及肝组织中HBV DNA、TKB1 mRNA、IRF3 mRNA表达,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TKB1、IRF3的蛋白表达。【结果】标定14个特征峰构成清热利湿活血方的指纹图谱,其中1号峰为没食子酸,8号峰为柯里拉京,9号峰为虎杖苷,10号峰为鞣花酸,13号峰为甘草酸,14号峰为齐墩果酸。高剂量清热利湿活血方可减轻肝细胞轻度脂肪变性、肝细胞轻度水肿及Kuffer细胞增生等病理改变,显著降低HBV转基因小鼠肝脏和血清中的HBsAg、HBV DNA水平(P<0.05或P<0.01),显著增强小鼠TKB1、IRF3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P<0.05或P<0.01)。【结论】清热利湿活血方有抗HBV作用,其抗病毒机制可能与增强TKB1、IRF7 mRNA及蛋白表达,进而影响干扰素分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利湿活血方 乙型肝炎病毒 TANK结合激酶1 干扰素调控因子3 转基因小鼠
下载PDF
外周血Blimp1、IFN-γ、IL-10水平与重症肺结核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健 李明瑛 +3 位作者 牛文一 孙冰 韩伟 崔秀琴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0年第12期1745-1748,共4页
目的研究外周血B淋巴细胞诱导成熟蛋白1(Blimp1)、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与重症肺结核(PTB)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结核内科收治的重症肺结核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择同期来本... 目的研究外周血B淋巴细胞诱导成熟蛋白1(Blimp1)、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与重症肺结核(PTB)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结核内科收治的重症肺结核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择同期来本院体检的42例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采集空腹外周血标本,检测其单个核细胞Blimp1、IFN-γ、IL-10水平,分析上述因子与重症肺结核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患者Blimp1、IFN-γ、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21分、多器官功能障碍评分(MODS)≥5分和预后差的患者Blimp1、IFN-γ、IL-10水平显著高于APACHE-Ⅱ评分<21分、MODS评分<5分和预后良好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以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均证实高Blimp1、高IFN-γ、高IL-10、APACHE-Ⅱ评分≥21分和MODS评分≥5分均是导致重症肺结核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重症PTB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Blimp1、IFN-γ、IL-10水平呈高表达状态,且其高表达与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淋巴细胞诱导成熟蛋白1 Γ-干扰素 白细胞介素-10 重症肺结核
下载PDF
干扰素β-1b对多发性硬化症末梢血细胞因子变化的影响
14
作者 张昆南 屈新辉 +4 位作者 黄刚 梅凤君 越智博广 吴晓牧 吉良润一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74-76,共3页
目的 探讨多发性硬化症 (Multiplesclerosis ;MS)患者使用干扰素 β 1b(Interferonbeta - 1b ,IFNβ 1b)治疗前后末梢血中细胞因子的变化过程及对其平衡环境的影响。方法  13例患者用药前两次及用药后第 1、2、4、12周分别进行检测末... 目的 探讨多发性硬化症 (Multiplesclerosis ;MS)患者使用干扰素 β 1b(Interferonbeta - 1b ,IFNβ 1b)治疗前后末梢血中细胞因子的变化过程及对其平衡环境的影响。方法  13例患者用药前两次及用药后第 1、2、4、12周分别进行检测末梢血细胞因子 ,采用肝素加末梢血经 4hPMA2 5ng/ml及Ionomycin 1μg/ml刺激培养后 ,用IFN r、IL 4、IL 5以及IL 10的单克隆抗体分别对CD4及CD8阳性的T细胞内的细胞因子进行染色 ,再用微量测定法(Phrocytomotoly ,PCM)进行测定。结果 Th1细胞因子用药前后无任何变化。Th2细胞因子在用药第 4周会一过性上升 ;在 12周以后又回归到用药前水平。另外 ,IFN r/IL 4的比率也在用药 4周后开始降低逐渐又恢复到用药前水平。结论 干扰素 β 1b对末梢血中细胞因子的影响有其时间依赖性 ,通过免疫调节作用可以抑制MS疾病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β-1b 细胞因子 多发性硬化
下载PDF
恩替卡韦和干扰素α-1b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周丽英 《医药与保健》 2014年第1期49-49,52,共2页
目的 探讨研究恩替卡韦和干扰素α-1b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4月收治的98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运用干扰素α-1b进行治疗,治... 目的 探讨研究恩替卡韦和干扰素α-1b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4月收治的98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运用干扰素α-1b进行治疗,治疗组运用恩替卡韦联合干扰素α-1b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 治疗组的血清指标变化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运用恩替卡韦联合干扰素α-1b治疗,具有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的优点,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替卡韦 干扰素Α-1b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下载PDF
干扰素α-2b联合α1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分析
16
作者 雷南凤 刘添皇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22期46-48,68,共4页
目的探究干扰素α-2b联合α1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经干扰素α-2b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经α1胸腺肽治疗。再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6个月ALT、AST复常率分别为45... 目的探究干扰素α-2b联合α1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经干扰素α-2b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经α1胸腺肽治疗。再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6个月ALT、AST复常率分别为45.0%、50.0%,对照组分别为18.8%、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6、9、12个月HBs Ag转阴率分别为21.3%、3.2%、32.5%,对照组分别为5.0%、12.5%、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6、9、12个月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58.8%、62.5%、62.5%,对照组分别为31.3%、36.3%、3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6、12个月QOL各领域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6个月生理、社会关系评分分别为(63.1±10.2)分、(60.4±12.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2个月生理、心理及社会关系评分分别为(65.4±11.1)分、(64.6±13.5)分、(62.4±12.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干扰素α-2b联合α1胸腺肽治疗,可有效清除HBV,提高患者免疫力,控制发生不良反应,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Α-2b Α1胸腺肽 慢性乙型肝炎 疗效
下载PDF
α-1b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远期疗效观察
17
作者 郭宏华 王哲 焦健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2年第4期205-206,213,共3页
目的 进一步探讨国人基因的重组α-1b干扰素对我国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治疗组分2组:①α-1b干扰素300万U肌注每日1次,4周后改为隔日1次,共12周,60例。②α-1b干扰素300万U同前共24周,50例。对照组40例。结果 治疗结... 目的 进一步探讨国人基因的重组α-1b干扰素对我国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治疗组分2组:①α-1b干扰素300万U肌注每日1次,4周后改为隔日1次,共12周,60例。②α-1b干扰素300万U同前共24周,50例。对照组40例。结果 治疗结束后治疗组病人临床症状、肝功能生化及病毒清除率优于对照组,HBeAg、HBV-DNA阴转分别为60.5%、62.3%和47.1%、63.4%(P<0.01),其不良反应少而轻。结论 重组α-1b干扰素适用于我国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能够有效抑制乙型肝炎的复制,改善临床症状,有利于ALT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期疗效 慢性乙型肝炎 Α-1b干扰素 HbV-DNA 乙型肝炎核心抗原 肝功能 疗效 副作用 HbV
下载PDF
干扰素诱导肝癌细胞ADAR1的表达模式及HBV复制抑制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怡敏 袁琳 +4 位作者 杨生永 胡源 胡接力 黄爱龙 涂增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1336-1342,共7页
目的探讨Ⅰ型干扰素(IFN-α、IFN-β)和Ⅱ型干扰素(IFN-γ)在肝癌细胞中诱导ADAR1(P110和P150)的表达模式及对HBV复制的作用。方法不同浓度IFN-α(0、200、500、1 000、2 000 U/mL)、IFN-β(0、200、1 000 U/mL)和IFN-γ(0、200、1 000 ... 目的探讨Ⅰ型干扰素(IFN-α、IFN-β)和Ⅱ型干扰素(IFN-γ)在肝癌细胞中诱导ADAR1(P110和P150)的表达模式及对HBV复制的作用。方法不同浓度IFN-α(0、200、500、1 000、2 000 U/mL)、IFN-β(0、200、1 000 U/mL)和IFN-γ(0、200、1 000 U/mL)分别处理肝癌细胞(Huh7和HepG2),Western blot和RT-qPCR检测肝癌细胞中IFN作用后ADAR1的表达变化;Huh7细胞瞬时转染HBV复制型质粒,IFN-α作用后,Southern blot分析HBV DNA复制中间体水平。结果Ⅰ型IFN(IFN-α、IFN-β)作用Huh7和HepG2细胞后,ADAR1 P110蛋白水平增加(P<0.05),同时ADAR1 P150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1),且ADAR1 P150的表达呈现IFN浓度依赖性;Ⅱ型IFN(IFN-γ)作用Huh7和HepG2细胞后,ADAR1 P110和P150蛋白表达水平没有发生明显变化。IFN-α明显抑制Huh7细胞中HBV复制(P<0.05),与浓度梯度呈负相关。结论Ⅰ型IFN可诱导肝癌细胞中ADAR1 P150表达,IFN-α抑制Huh7细胞中HBV复制,其作用可能与ADAR1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 ADAR1 肝癌细胞 乙型肝炎病毒
下载PDF
不同剂量干扰素α 1b雾化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瑞 胡波 +3 位作者 邓玲 黎亮 钟军 李琴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6年第S2期122-123,共2页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剂量干扰素α1b雾化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有效性。方法:数字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接收并采用2.0μg/kg干扰素α1b雾化治疗的20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大剂量组,选取同期接收并采用1.0μg/k...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剂量干扰素α1b雾化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有效性。方法:数字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接收并采用2.0μg/kg干扰素α1b雾化治疗的20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大剂量组,选取同期接收并采用1.0μg/kg干扰素α1b雾化治疗的另20例为小剂量组,选取同期接收并行常规治疗的另20例为常规组,对比分析三组治疗的疗效。结果:大剂量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总有效率及平均住院天数均优于小剂量组、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2.0μg/kg干扰素α1b雾化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显著,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剂量 干扰素Α1b 雾化治疗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
下载PDF
α-1胸腺肽与α-2b干扰素联合治疗慢性乙肝患儿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邓阿曼 童美珍 《海南医学》 CAS 2004年第11期44-45,共2页
目的 评估α -1胸腺肽与α -2b干扰素联合应用在慢性乙肝患儿中的疗效。方法 实验分两组 :INF组 :给 3 0名乙肝患儿皮下注射α -2b干扰素 3 0 0万单位 次 ,每周 3次 ,共 12个月 ;INF +Tα1 组 :给 3 0名患儿Tα1 1.6mg 次 ,皮下注射 ... 目的 评估α -1胸腺肽与α -2b干扰素联合应用在慢性乙肝患儿中的疗效。方法 实验分两组 :INF组 :给 3 0名乙肝患儿皮下注射α -2b干扰素 3 0 0万单位 次 ,每周 3次 ,共 12个月 ;INF +Tα1 组 :给 3 0名患儿Tα1 1.6mg 次 ,皮下注射 6个月 +INF治疗 12个月。结果 治疗结束时 ,INF组和联合治疗组的HBeAg的转阴率分别为3 3 .0 %和 60 .0 % (p <0 .0 5 ) ;HBVDNA的转阴率分别为 40 .0 %和 67.0 % ;(p <0 .0 5 ) ;ALT的复常率为 67.0 %和 73 .0 % ;TSB的复常率分别为 70 .0 %和 77.0 % (p >0 .0 5 )。结论 α -1胸腺肽与α -2b干扰素联合治疗可以提高慢性乙肝患儿HBeAg、HBVDNA的转阴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儿童 α-1胸腺肽 Α-2b干扰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