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喉咽清口服液联合重组人干扰素a2b雾化对小儿疱疹性咽峡炎血清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韩琳 叶冰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8期100-104,共5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a2b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基础上加用喉咽清口服液对患儿临床疗效、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济南市儿童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9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a2b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基础上加用喉咽清口服液对患儿临床疗效、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济南市儿童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9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重组人干扰素a2b治疗,观察组给予喉咽清口服液+重组人干扰素a2b治疗,5 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及恢复进食时间,治疗前及治疗5 d结束时进行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肿瘤坏死因子α、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评估治疗5 d后的临床效果,并统计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流涎消失时间、咽痛消失时间、恢复进食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肿瘤坏死因子α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治疗后CD4^(+)、CD4^(+)/CD8^(+)明显升高,CD8^(+)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43/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3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个别患儿出现厌食。结论重组人干扰素a2b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基础上加用喉咽清口服液,可快速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同时可有效减轻患儿炎症反应及调节免疫球蛋白水平,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 喉咽清口服液 重组人干扰素a2b 炎症因子 免疫功能
下载PDF
A functional type I interferon pathway drives resistance to cornea 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1 infection by recruitment of leukocytes 被引量:2
2
作者 Christopher D. Conrady Heather Jones +1 位作者 Min Zheng Daniel J.J. Carr 《The Journal of Biomedical Research》 CAS 2011年第2期111-119,共9页
Type I interferons are critical antiviral cytokines produced following 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1 (HSV-1) infection that act to inhibit viral spread.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identify HSV-infected and adjacent unin... Type I interferons are critical antiviral cytokines produced following 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1 (HSV-1) infection that act to inhibit viral spread.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identify HSV-infected and adjacent uninfected corneal epithelial cells as the source of interferon-a. We also report mice deficient in the A1 chain of the type I IFN receptor (CDl18-/) are extremely sensitive to ocular infection with low doses (100 PFU) of HSV-1 as seen by significantly elevated viral titers in the cornea Compared to wild type (WT) controls. The enhanced susceptibil- ity correlated with a loss of CD4+ and CD8+ T cell recruitment and aberrant chemokine production in the cornea despite mounting an adaptive immune response in the draining mandibular lymph node of CDll8/ mice. Taken together, these results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IFN production in both the innate immune response as well as eliciting chemokine production required to facilitate adaptive immune cell traffick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1 type I interferon comea viral infection leukocytes ocular immunology
下载PDF
Efficacy of Telbivudin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B and Liver Cirrhosis and Its Effect on Immunological Responses 被引量:8
3
作者 孟楠 高潇 +6 位作者 晏维 王密 刘萍 陆小丹 张淑娟 卢亚奇 唐望先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15年第2期230-234,共5页
This study was aimed to evaluate the long-term effects of telbivudine(Ld T)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B(CHB) and HBV-related liver cirrhosis(LC) and to observe the changes of immunological responses ... This study was aimed to evaluate the long-term effects of telbivudine(Ld T)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B(CHB) and HBV-related liver cirrhosis(LC) and to observe the changes of immunological responses during Ld T treatment. Clinical data of 80 CHB and 28 HBV-related LC patients who were administered with Ld T for 108 weeks and followed up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liver function indicators including ALT, AST and γ-GT, HBV DNA copy number in serum and the rates of hepatitis B e antigen(HBe Ag) seroconversion were analyzed before and 12, 24, 36, 48, 60, 72, 84, 96 and 108 weeks after Ld T treatment in CHB and LC groups. Four serum fibrosis-related markers, including hyaluronic acid(HA), human laminin(LN), human type Ⅳ collagen(Ⅳ-C) and human N-terminal procollagen Ⅲ peptide(PC-Ⅲ), were detected before and after Ld T treatment in LC group. The results showed favorable viral suppression and biochemical responses after treatment with Ld T for 12 weeks, and a high rate of vir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control was maintained during the course of 108-week treatment in both CHB and LC groups. The four fibrosis-related markers, especially HA and LN, were down-regulated to some degrees in LC group. Moreover, Ld T treatment led to the fluctuation of the circulating interferon-γ(IFN-γ) and interleukin-10(IL-10) levels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in CHB group. It was concluded that Ld T could favorably lead to the virological suppression and biochemical remission. Besides, IFN-γ and IL-10 may represent a suitable and effective predictor of responsiveness during Ld T thera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pression cirrhosis biochemical interferon aimed interleukin immunological laminin collagen favorable
下载PDF
cGAS-STING信号通路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4
作者 彭彬 梁敏 +2 位作者 姚文霞 肖瑶 周新科 《医学综述》 CAS 2023年第23期5251-5256,共6页
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cGAS)是一种DNA传感器,其在外源性DNA的刺激下能激活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诱导Ⅰ型干扰素和其他促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且cGAS-STIGN信号通路的激活还能通过Ⅰ型干扰素促进瘤内CD8+T细胞募集,启动抗肿瘤免... 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cGAS)是一种DNA传感器,其在外源性DNA的刺激下能激活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诱导Ⅰ型干扰素和其他促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且cGAS-STIGN信号通路的激活还能通过Ⅰ型干扰素促进瘤内CD8+T细胞募集,启动抗肿瘤免疫。目前认为STING激动剂能够作为抗肿瘤治疗的重要辅助药物,有望改善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尤其是免疫治疗耐药患者。cGAS-STING信号通路可以通过启动固有免疫、肿瘤免疫以及与自噬相互作用发挥抗肿瘤效应,有望成为一个有效的潜在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信号通路 肿瘤免疫 自噬 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激动剂
下载PDF
干扰素栓联合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HPV感染的临床疗效
5
作者 刘岱峰 《智慧健康》 2023年第23期147-150,共4页
目的探讨干扰素栓联合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HPV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60例HPV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以LEEP手术治疗,观察组在LEEP手术治疗后增加干扰素... 目的探讨干扰素栓联合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HPV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60例HPV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以LEEP手术治疗,观察组在LEEP手术治疗后增加干扰素栓治疗。评估比较临床疗效、术后康复效果、炎症因子水平、免疫功能、治疗安全性等。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排液、阴道出血和创面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体内的sICAM-1、MMP-6、NLRP3等观察参数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个组别差异明显,具有研究价值和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栓与LEEP刀联合治疗方案,在HPV治疗方面有着显著优势,可以加速患者康复,抑制炎症反应水平,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状瘤病毒 宫颈环形电切术 干扰素栓 临床疗效 炎症因子 免疫功能
下载PDF
病毒诱导草鱼产生干扰素活性因子的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邵健忠 钱凯先 +2 位作者 项黎新 李亚南 毛树坚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46-351,共6页
采用细胞病变抑制法测定了病毒诱导前后草鱼外周血中干扰素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经病毒诱导的草鱼血清中出现明显的干扰素抗病毒活性,25℃水温下诱导3天,其活性达到高峰,在草鱼细胞中的效价(Log2CPEI50/0.1ml... 采用细胞病变抑制法测定了病毒诱导前后草鱼外周血中干扰素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经病毒诱导的草鱼血清中出现明显的干扰素抗病毒活性,25℃水温下诱导3天,其活性达到高峰,在草鱼细胞中的效价(Log2CPEI50/0.1ml)可达11.08±0.58以上。草鱼血清干扰素具有100000g离心不沉降,耐热,在pH2.0-10.0范围内活性稳定,抗DNase和RNase,对胰蛋白酶、糖苷酶和NaIO4敏感等性质,其抗病毒作用依赖于细胞内RNA和蛋白质的合成。在鱼类细胞中具有抑制不同病毒的能力,但在人、哺乳类、鸟类和贝类等细胞中无抗病毒作用,表现出抗病毒的广谱性和相对的种属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 病毒诱导 草鱼出血病 鱼类免疫
下载PDF
日本脑炎病毒非结构蛋白NS5对IFN-α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6
7
作者 赵慧 邓永强 +6 位作者 陈水平 姜涛 韩剑峰 李晓峰 于学东 秦成峰 秦鄂德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11-815,共5页
目的探讨日本脑炎病毒抑制IFN-α介导的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的病毒特异蛋白,为阐明日本脑炎病毒抑制Ⅰ型IFN介导的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分别构建日本脑炎病毒编码的7种非结构蛋白基因(NS1,N... 目的探讨日本脑炎病毒抑制IFN-α介导的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的病毒特异蛋白,为阐明日本脑炎病毒抑制Ⅰ型IFN介导的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分别构建日本脑炎病毒编码的7种非结构蛋白基因(NS1,NS2A,NS2B,NS3,NS4A,NS4B和NS5)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 blotting观察它们在细胞内的表达及定位情况。利用含萤火虫荧光素酶(Luc)报告基因的重组载体pISRE-Luc,观察表达病毒不同非结构蛋白的细胞内IFN-α介导的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的活化程度。构建融合表达红色荧光蛋白的STAT1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Red-STAT1,利用该重组载体在表达病毒非结构蛋白的细胞内观察融合蛋白Red-STAT1在IFN-α作用下的细胞内定位情况。同时,对表达病毒非结构蛋白的细胞内IFN-α介导的STAT1分子的磷酸化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日本脑炎病毒的7种非结构蛋白均可在哺乳动物细胞内正确表达,而且表达蛋白均位于细胞质中。在这7种非结构蛋白中,NS5可阻断STAT1分子的核转运及抑制STAT1分子的磷酸化水平,从而抑制IFN-α介导的细胞内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的活化。结论日本脑炎病毒的非结构蛋白NS5对Ⅰ型IFN系统的信号转导通路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可能是一种Ⅰ型IFN系统的拮抗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Ⅰ型 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 脑炎病毒 日本 病毒非结构蛋白质类
下载PDF
补中益气汤及其拆方的免疫调节作用 被引量:20
8
作者 刘倩娴 万幸 +2 位作者 方询信 陈妙欢 辛达愉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2期108-111,共4页
补中益气汤及其3个拆方对小鼠NKC-IL-2-IFN-γ免疫调节网的影响显示:大黄脾虚模型小鼠免疫调节网水平比正常小鼠明显降低;补中益气汤20g/kg、40g/kg,对脾虚小鼠低下的IFN-γ活性以及补中益气汤40g... 补中益气汤及其3个拆方对小鼠NKC-IL-2-IFN-γ免疫调节网的影响显示:大黄脾虚模型小鼠免疫调节网水平比正常小鼠明显降低;补中益气汤20g/kg、40g/kg,对脾虚小鼠低下的IFN-γ活性以及补中益气汤40g/kg对脾虚小鼠低下的NK、IL-2活性皆有提高作用,并恢复至接近正常水平,但对正常小鼠无影响;整方和拆方Ⅰ均能提高脾虚小鼠低下的IL-2、IFN-γ活性,其中整方提高IFN-γ活性的作用明显大于拆方Ⅰ,而拆方Ⅱ、Ⅲ无明显影响。提示提高和调整机体低下的NKC-IL-2-IFN-γ免疫调节网水平可能是补中益气汤益气健脾功效的机理之一;从IFN-γ活性看来,整方的作用较好,方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拆方Ⅰ(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补中益气汤组方有其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中益气汤 药理学 脾虚 免疫学 自然杀伤细胞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2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9
作者 宋舸 袁玫 卢世璧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75-79,共5页
白细胞介素-12(IL-12)最初称作自然杀伤细胞刺激因子(NKSF)或细胞毒性淋巴细胞成熟因子(CLMF),是一种异二聚体细胞因子。直接使用重组蛋白IL-12或转基因载体都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它通过诱发NK,NKT和T细胞增殖活化而介导主动和被动免疫... 白细胞介素-12(IL-12)最初称作自然杀伤细胞刺激因子(NKSF)或细胞毒性淋巴细胞成熟因子(CLMF),是一种异二聚体细胞因子。直接使用重组蛋白IL-12或转基因载体都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它通过诱发NK,NKT和T细胞增殖活化而介导主动和被动免疫保护反应。除此之外,通过趋化因子IP-10诱生IFN-γ阻止肿瘤血管发生。在动物肿瘤模型中,IL-12对移植瘤、化学诱变瘤及自发肿瘤均有明显治疗作用。IL-12可以刺激抗原特异性免疫反应而促进Th1和CTL的消瘤作用。大量的临床治疗肿瘤试验表明,IL-12在抗肿瘤方面效果明显。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应引起重视,需要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以降低毒副反应确保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2 伽马-干扰素 肿瘤/免疫 临床治疗/免疫 综述文献
下载PDF
生化汤逆转甲氨蝶呤诱导的干扰素-γ免疫抑制作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霞 迟学芝 +5 位作者 王丽 周宪宾 郭钰琪 王彬 郝钰 姚成芳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63-367,共5页
目的观察生化汤对甲氨蝶呤(MTX)诱导的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免疫抑制的逆转作用。方法 Balb/C孕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生化汤组、MTX组、联合组,自妊娠第10天起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生化汤、MTX、MTX联合生化汤处理,连续用... 目的观察生化汤对甲氨蝶呤(MTX)诱导的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免疫抑制的逆转作用。方法 Balb/C孕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生化汤组、MTX组、联合组,自妊娠第10天起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生化汤、MTX、MTX联合生化汤处理,连续用药7天,末次给药后1h处死小鼠。计数各组孕鼠活胎数与死胎数,借以评价母胎排斥状态;采用流式细胞术胞内外因子双染色法检测孕鼠脾脏淋巴细胞中的IFN-γ+及CD3+CD4+IFN-γ+细胞比例,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脾脏单个核细胞中IFN-γ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生化汤组死胎数略有增加(P>0.05),脾脏中IFN-γ+及CD3+CD4+IFN-γ+细胞阳性率分别升高了28.81%和35.61%(P<0.05),IFN-γmRNA表达升高(P<0.05);MTX处理后,死胎数明显增加,脾脏中IFN-γ+、CD3+CD4+IFN-γ+细胞比例较对照组分别降低了24.23%和26.77%,IFN-γ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MTX联合生化汤处理后,死胎数进一步增加,IFN-γ+、CD3+CD4+IFN-γ+细胞比例明显升高,较MTX组分别增加了64.96%、71.38%,IFN-γmRNA表达明显上调(P<0.05)。结论 生化汤通过促进IFN-γ+Th1亚群分化,上调IFN-γ表达,逆转MTX对IFN-γ的抑制作用,进而促进母胎免疫排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化汤 甲氨蝶呤 干扰素-Γ 免疫抑制 母胎免疫排斥
下载PDF
rIL-2、TNF-α、IFN-γ与抗CD3-抗胶质瘤双特异性抗体的协同细胞毒作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楼美清 卢亦成 +5 位作者 王文仲 沈茜 黄强 朱诚 杨仕民 陆丽英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724-726,共3页
目的 :观察细胞因子 r IL-2、TNF-α、IFN-γ对抗 CD3 -抗胶质瘤双特异性抗体 (双抗 )的协同作用 ,进一步提高双抗对人脑胶质瘤的治疗作用。 方法 :以人脑胶质瘤细胞株 SHG-4 4为靶细胞 ,健康人或胶质瘤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 PBMC)... 目的 :观察细胞因子 r IL-2、TNF-α、IFN-γ对抗 CD3 -抗胶质瘤双特异性抗体 (双抗 )的协同作用 ,进一步提高双抗对人脑胶质瘤的治疗作用。 方法 :以人脑胶质瘤细胞株 SHG-4 4为靶细胞 ,健康人或胶质瘤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 PBMC)为效应细胞 ,以 1 8h3 H-Td R掺入释放法测定细胞毒活性 ,采用单比实验和联合作用等对比分析方法 ,分析各细胞因子 ( r IL-2、TNF-α、IFN-γ)对双抗诱导的细胞毒性作用的影响。 结果 :r IL-2、TNF-α、IFN-γ均可协同提高双抗对人脑胶质瘤的细胞毒作用 ( P<0 .0 5)。来源于恶性胶质瘤患者的效应细胞活性较正常人低 ,r IL-2与双抗可协同增强其活性。结论 :细胞因子 r IL -2、TNF-α、IFN-γ可协同提高双抗对效应细胞的活化 ,充分激活效应细胞 ,增强抗肿瘤免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特异性抗体 神经胶质瘤 细胞毒性 RIL-2 TNF-Α IFN-Γ 干扰素Ⅱ型 基因治疗
下载PDF
中药对细胞因子和NK细胞活性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游自立 沈映君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1993年第4期46-49,共4页
综述了中药在调节细胞因子和免疫效应细胞活性方面的研究进展。大量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表明,中药可广泛调节白细胞介素(LK_s)、干扰素(IFN)等的生成和活性,可影响自然杀伤细胞(NK)等的细胞毒活性。在分子、细胞水平开展中药免疫调节机... 综述了中药在调节细胞因子和免疫效应细胞活性方面的研究进展。大量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表明,中药可广泛调节白细胞介素(LK_s)、干扰素(IFN)等的生成和活性,可影响自然杀伤细胞(NK)等的细胞毒活性。在分子、细胞水平开展中药免疫调节机理的研究,有助于揭示中药对于机体整合的药理作用和与功能状态相关的调节效应。文章亦分析了中药免疫药理的量效关系,体内与体外研究的关系,中药与有效成分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免疫学 免疫药理学 细胞因子 NK细胞
下载PDF
γ干扰素释放分析T-SPOT.TB诊断结核感染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43
13
作者 张丽帆 刘晓清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06-510,共5页
T-SPOT.TB是一种γ干扰素释放分析,用酶联免疫斑点技术检测对6kD早期分泌靶向抗原和10kD培养滤过蛋白肽段库反应的T细胞以诊断结核感染。其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不受机体免疫力及卡介苗接种的影响。在欧洲及美国,T-SPOT.TB已被批... T-SPOT.TB是一种γ干扰素释放分析,用酶联免疫斑点技术检测对6kD早期分泌靶向抗原和10kD培养滤过蛋白肽段库反应的T细胞以诊断结核感染。其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不受机体免疫力及卡介苗接种的影响。在欧洲及美国,T-SPOT.TB已被批准应用于临床,其越来越多的研究用于鉴别活动性结核与潜伏性结核感染,预测结核发病风险等。本文主要探讨T-SPOT.TB的临床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免疫 结核诊断 活动性结核 潜伏性结核 T-SPOT.TB γ干扰素释放分析
下载PDF
干扰素在肿瘤免疫中的双重作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坤 曹雪涛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07-514,共8页
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最早发现的一类抗病毒感染的细胞因子,主要分为3类,即Ⅰ型、Ⅱ型和Ⅲ型IFN。IFN可通过JAK-STAT依赖和非依赖的的信号途径参与机体多种生命活动过程,如抗病毒感染、调节细胞增殖、调节机体免疫应答等。此外,IFN... 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最早发现的一类抗病毒感染的细胞因子,主要分为3类,即Ⅰ型、Ⅱ型和Ⅲ型IFN。IFN可通过JAK-STAT依赖和非依赖的的信号途径参与机体多种生命活动过程,如抗病毒感染、调节细胞增殖、调节机体免疫应答等。此外,IFN在肿瘤免疫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Ⅰ型IFN可以激活DC释放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umor necrosis factor-related apoptosis inducing ligand,TRAIL),从而增强NK细胞的细胞毒活性,或直接杀伤肿瘤细胞;Ⅱ型IFN通过活化CTL杀伤肿瘤细胞,并通过提高肿瘤细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类分子的表达以增强CTL对肿瘤的识别,或通过调节细胞的代谢间接抑制肿瘤的进展。但在一定条件下,IFN又可以上调Treg、Th17细胞的数量,诱导髓系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MDSC)在肿瘤微环境中的浸润,从而发挥免疫抑制效应,促进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因此,IFN在肿瘤免疫中是一把"双刃剑"。深入研究IFN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探索以IFN为基础的肿瘤治疗新途径(如IFN为主的免疫化学疗法),对改善肿瘤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 肿瘤免疫 双重作用 免疫治疗
下载PDF
重组鸡干扰素-γ对脂多糖引起的肉鸡免疫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鹏 单安山 +1 位作者 孙进华 程宝晶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6-132,共7页
文章旨在研究前期注射重组鸡干扰素-γ(rChIFN-γ)对肉鸡免疫应激的影响。将40羽14日龄肉鸡随机平均分成A、B、C和D 4组。于14、21、28和35日龄给A组和B组肉鸡静脉注射PBS缓冲液1mL.只-1,C组同期静脉注射含rChIFN-γ50μg的PBS缓冲液1mL... 文章旨在研究前期注射重组鸡干扰素-γ(rChIFN-γ)对肉鸡免疫应激的影响。将40羽14日龄肉鸡随机平均分成A、B、C和D 4组。于14、21、28和35日龄给A组和B组肉鸡静脉注射PBS缓冲液1mL.只-1,C组同期静脉注射含rChIFN-γ50μg的PBS缓冲液1mL.只-1,D组同期静脉注射含rChIFN-γ100μg的PBS缓冲液1mL.只-1。于36、38、40日龄,给B、C、D组的肉鸡腹腔注射含有大肠杆菌脂多糖(LPS,按体质量以250μg.kg-1计算)的PBS缓冲液1mL.只-1造模,A组同期腹腔注射PBS缓冲液1mL。记录36日龄至41日龄肉鸡的体质量和采食量,测定第3次注射脂多糖(40日龄)12h肉鸡的血常规和T淋巴细胞刺激指数,并于第3次注射脂多糖后12、24和36h,测定肉鸡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皮质酮(CORT)的含量。研究表明:(1)在整个免疫应激时期(36~41日龄),A组的平均日增体质量(P<0.01)和平均日采食量(P<0.05)均要高于B、C、D 3组,A组的料重比要显著低于B、C、D 3组(P<0.05);(2)第3次注射脂多糖后12h,C组和D组的白细胞总数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3)第3次注射脂多糖后12h,C组和D组的淋巴细胞刺激指数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4)第3次注射脂多糖后12h,A组的CORT含量显著低于B组(P<0.05),第3次注射脂多糖后24h,A组的CORT含量低于B组(P<0.01)、C组(P<0.05)和D组(P<0.05),第3次注射脂多糖后36h,A组显著低于B组(P<0.05);(5)第3次注射脂多糖12h后,A组IL-1显著低于B组(P<0.05),第3次注射脂多糖24h后,A组极显著低于其它各组(P<0.01)。结果显示,前期注射rChIFN-γ,可以缓解免疫应激导致的肉鸡血清中IL-1和皮质酮升高,提高免疫应激时期肉鸡的细胞免疫功能,缓解免疫应激对肉鸡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鸡 重组鸡干扰素-γ 脂多糖 免疫应激
下载PDF
鼻咽癌外周血免疫指标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程钢 邵建永 +2 位作者 陈志 曾瑞萍 何蕴韶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104-1105,1108,共3页
目的寻找合适的鼻咽癌外周血诊断指标。方法设立鼻咽癌组(83例)和非鼻咽癌、非肿瘤的其他疾病对照组(105例)。用ELISA法分别测试9种细胞因子在血浆中的含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白细胞介素(IL)-4在鼻咽癌组显著上升,IL-6、IL-12、转化... 目的寻找合适的鼻咽癌外周血诊断指标。方法设立鼻咽癌组(83例)和非鼻咽癌、非肿瘤的其他疾病对照组(105例)。用ELISA法分别测试9种细胞因子在血浆中的含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白细胞介素(IL)-4在鼻咽癌组显著上升,IL-6、IL-12、转化生长因子-β、干扰素-γ在鼻咽癌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上述细胞因子的组合变化有望用于鼻咽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鼻咽肿瘤 免疫学 诊断 白细胞介素类 转化生长因子Β 干扰素Ⅱ型
下载PDF
结膜下注射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角膜移植物生存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斐 张琰 +2 位作者 茹玉莎 刘会娟 赵少贞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40-445,共6页
背景 间充质干细胞(MSCs)已用于多种器官移植抗排斥反应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我们先前的研究表明,鼠尾静脉注射MSCs可延长大鼠角膜植片的存活时间,但治疗时MSCs的需求量较大且存在一定的全身不良反应.眼局部应用MSCs是否能够替代角膜移... 背景 间充质干细胞(MSCs)已用于多种器官移植抗排斥反应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我们先前的研究表明,鼠尾静脉注射MSCs可延长大鼠角膜植片的存活时间,但治疗时MSCs的需求量较大且存在一定的全身不良反应.眼局部应用MSCs是否能够替代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全身治疗尚不清楚. 目的 探讨结膜下注射骨髓MSCs对大鼠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作用.方法 从清洁级Wistar大鼠股骨和胫骨骨髓中分离获得MSCs进行培养和传代,以体外成骨细胞分化和脂肪细胞分化法进行鉴定,取第3代MSCs用于实验.将20只Wistar大鼠双眼角膜作为角膜供体植片,40只Lewis大鼠右眼作为受体植床,行同种异体穿透角膜移植术.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只受体大鼠分为PBS对照组和MSCs治疗组,另取6只正常Lewis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MSCs治疗组大鼠分别于角膜移植术后即刻和第3天结膜下注射含2&#215;106 MSCs的PBS 0.1 ml,PBS对照组大鼠以同样的方法仅给予等容积PBS.各组大鼠术后每天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角膜植片的混浊、水肿和新生血管情况,并按角膜植片排斥反应标准进行评分.于术后第10天分别处死PBS对照组和MSCs治疗组各12只大鼠,取出术眼角膜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Th1细胞相关炎性因子γ干扰素(IFN-γ)mRNA和白细胞介素-2(IL-2)mRNA及Th2细胞相关炎性因子IL-4 mRNA和IL-10 mRNA在角膜中的相对表达量;采用ELISA法检测角膜组织中Th2细胞相关因子IL-4和IL-10蛋白的质量浓度. 结果 培养的细胞生长良好,成骨细胞分化的细胞茜素红染色呈橘黄色,脂肪细胞分化的细胞油红O染色呈红色,证实为MSCs.角膜移植术后MSCs治疗组角膜植片存活时间为(11.8±1.6)d,长于PBS对照组的(9.6±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MSCs治疗组大鼠角膜植片中IFN-γmRNA、IL-2 mRNA的相对表达量较PBS对照组下降,但2个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IL-4 mRNA和IL-10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PBS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正常对照组、PBS对照组和MSCs治疗组大鼠角膜植片中IL-10蛋白质量浓度分别为(22.74±7.06)、(68.40±12.83)和(215.41±44.66) pg/ml,3个组间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5.06,P=0.00),且MSCs治疗组大鼠植片中IL-10蛋白质量浓度明显高于PBS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结膜下注射MSCs可以延长大鼠异体穿透角膜移植术后植片的存活时间,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Th 1/Th2平衡,特别是上调Th2细胞因子而介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移植 角膜移植 移植物存活/免疫 T淋巴细胞 Γ干扰素 白细胞介素 LEWIS大鼠
下载PDF
水稻黄酮对免疫性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许东晖 陈颖 +1 位作者 梅雪婷 许实波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1期34-36,共3页
目的:观察水稻黄酮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的保护作用,并从自由基的产生及清除方面探讨其机理。方法:腹腔注射异源血清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以γ-干扰素作对照,测定相应肝功和肝纤维化指标,及肝组织中GSH-PX、MDA、SOD活力。结果:... 目的:观察水稻黄酮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的保护作用,并从自由基的产生及清除方面探讨其机理。方法:腹腔注射异源血清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以γ-干扰素作对照,测定相应肝功和肝纤维化指标,及肝组织中GSH-PX、MDA、SOD活力。结果:γ-干扰素和水稻黄酮可显著改善肝功与肝纤维化,降低MDA含量,提高SOD、GSH-PX活力。结论:γ-干扰素和水稻黄酮,对肝纤维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水稻黄酮还可显著改善肝功能,提高肝组织中自由基清除系统的功能,加强肝组织清除自由基及MDA,减轻自由基对肝组织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黄酮 Γ-干扰素 肝纤维化模型 免疫损伤 保护作用
下载PDF
尖锐湿疣患者采用派特灵结合肌注干扰素治疗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19
作者 马燕 白洁 +2 位作者 卫宝宁 郭玮 胡文慧 《中国性科学》 2019年第5期148-150,共3页
目的探究尖锐湿疣患者采用派特灵结合肌注干扰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榆林市第一医院诊治的60例尖锐湿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实施分组,对照组30例,给予单纯干扰素肌注治疗;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 目的探究尖锐湿疣患者采用派特灵结合肌注干扰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榆林市第一医院诊治的60例尖锐湿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实施分组,对照组30例,给予单纯干扰素肌注治疗;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派特灵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免疫学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TNF-a)以及CD_(4+)/CD_(8+)免疫学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率为6.7%,较对照组的26.7%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有27例患者显示有效,占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尖锐湿疣患者采用派特灵结合肌注干扰素治疗,能够促进患者免疫功能改善,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派特灵 干扰素 免疫学指标 复发率
下载PDF
非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儿外周血T辅助细胞1/2细胞因子水平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姜丽娇 卢美萍 +3 位作者 郭莉 吴建强 邹丽霞 徐益萍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81-286,共6页
目的:分析非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SOJIA)患儿外周血T辅助细胞1/2(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特点,了解相关病理机制,以期为治疗决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1月至2015年5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活动期非SOJIA患儿4... 目的:分析非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SOJIA)患儿外周血T辅助细胞1/2(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特点,了解相关病理机制,以期为治疗决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1月至2015年5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活动期非SOJIA患儿41例(非SOJIA组,n=41)的临床资料,其中多关节炎型11例,少关节炎型10例,附着点炎型20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儿血清IL-2、IL-4、IL-6、IL.10、TNF-α和γ干扰素水平,并与同期85例活动期SOJIA患儿及202名健康体检儿童(正常对照组,n=202)比较,同时分析非SOJIA患儿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与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非SOJIA组患儿血清IL-2、IL-6、γ干扰素升高(2.9pg/mL与2.6pg/mL,9.9pg/mL与6.4pg/mL,6.3pg/mL与5.1pg/mL,均P〈0.05),而TNF—α、IL-10降低(2.7pg/mL与3.9pg/mL,2.9pg/mL与7.1pg/mL,均P〈0.01);与SOJIA组比较,非SOJIA组IL-6、IL-10降低(9.9pg/mL与33.5pg/mL,2.9pg/mL与4.1pg/mL,均P〈0.01),IL-4、1干扰素升高(3.1pg/mL与2.3pg/mL,6.3pg/mL与4.4pg/mL,均P〈0.05)。同时非SOJIA组附着点炎型、多关节炎型患儿血清IL-6水平高于少关节炎型(12.7pg/mL、11.0pg/mL与4.2pg/mL,均P〈0.05);附着点炎型患儿血清IL-6、TNF-α水平与超敏CRP呈正相关。结论:非SOJIA患儿Th1/Th2细胞因子失衡且Th1细胞占优势,血清IL-6可能参与非SOJIA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幼年型类风湿/病理生理学 Th1细胞/免疫学 Th2细胞/免疫学 干扰素Ⅱ型/血液 细胞因子类/血液 肿瘤坏死因子α/血液 白细胞介素类/血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