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颌间Ⅲ类矫形力下TGF-β1 mRNA在青春期恒河猴上颌骨缝中的表达 被引量:5
1
作者 吴拓江 李松 +2 位作者 徐芸 李煌 尹康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5-158,共4页
目的检测在颌间Ⅲ类矫形力不同作用时间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_β1)在青春期恒河猴上颌骨周围骨缝中的表达。方法选用青春生长发育期雌性恒河猴6只,随机分为3、6月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戴用颌间Ⅲ类双阻板磁力矫治器,对照组不戴。分... 目的检测在颌间Ⅲ类矫形力不同作用时间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_β1)在青春期恒河猴上颌骨周围骨缝中的表达。方法选用青春生长发育期雌性恒河猴6只,随机分为3、6月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戴用颌间Ⅲ类双阻板磁力矫治器,对照组不戴。分别于实验后3个月、6个月处死实验猴,制备组织切片。图像分析系统分析苏木精-伊红染色切片中的骨缝区细胞密度,原位杂交检测各骨缝中TGF_β1mRNA的阳性率。结果水平组的腭颌缝和垂直组的翼上颌缝的细胞密度,在组间比较上无差异,其余各组均有明显差异;施加矫治力后TGF_β1mRNA的表达明显增加,除颧颞缝和翼上颌缝6月实验组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各实验组和对照组间都有显著差异(P<0.01),都表现为实验组表达强于对照组,3月实验组表达均强于6月实验组。结论上颌骨骨缝在颌间Ⅲ类矫形力牵引下,发生积极的组织改建。在骨缝改建的不同时期,TGF_β1mRNA的表达不相同,这与加力的时间、骨缝对矫形力的差异性反应以及TGF_β1在不同时期出现的不同生物学效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骨缝 类颌间矫形力
下载PDF
Ⅲ类错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治疗后关节间隙变化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姚霜 张琼华 +1 位作者 刘晓君 杨霜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01年第1期2-4,共3页
目的:观察前方牵引矫治Ⅲ类错■对TMJ影响。方法:对19例安氏Ⅲ类错■伴TMD的替牙期患者,用前方牵引矫治器进行矫治。分别于治疗前、后摄双侧薛氏位闭口X线片,行关节间隙的测量,作统计学t检验。结果:治疗后关节前、后间... 目的:观察前方牵引矫治Ⅲ类错■对TMJ影响。方法:对19例安氏Ⅲ类错■伴TMD的替牙期患者,用前方牵引矫治器进行矫治。分别于治疗前、后摄双侧薛氏位闭口X线片,行关节间隙的测量,作统计学t检验。结果:治疗后关节前、后间隙线性测量及面积测量改变值,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线性百分比为13.34±2.05%,关节后、前间隙面积之比,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前方牵引矫治器通过引导下颌姿势位后移,改善上、下颌骨矢状关系,使髁突后移并稳定于正常关节位,恢复了■、肌肉、关节的协调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错He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治疗 关节间隙变化 并发症 正畸
下载PDF
前方牵引治疗替牙期高角型骨性Ⅲ类错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兰超 王丛智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18-221,共4页
【目的】探讨上颌后牙牙合垫联合前方牵引治疗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高角病例的效果及矫治机理。【方法】对 9例患者采用上颌后牙 牙合 垫式矫治器联合前方牵引进行治疗 ,并作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上颌骨及上前牙前移 ,前... 【目的】探讨上颌后牙牙合垫联合前方牵引治疗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高角病例的效果及矫治机理。【方法】对 9例患者采用上颌后牙 牙合 垫式矫治器联合前方牵引进行治疗 ,并作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上颌骨及上前牙前移 ,前牙覆盖增加 4 18mm(P <0 0 0 1) ;前面高、前下面高及后面高增加 ,上下颌骨无明显旋转 ,面部软组织侧貌有一定改善。【结论】上颌后牙牙合 垫联合前方牵引能有效矫正替牙期骨性Ⅲ类错 牙合 高角病例的矢状关系 ,对垂直向无明显不利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HE 骨性 牵引术 正畸治疗
下载PDF
前方牵引与前方牵引联合Ⅲ类颌间牵引治疗早期骨性错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幼新 雷磊 王强平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0年第10期1537-1539,共3页
目的:对比单纯前方牵引与前方牵引联合Ⅲ类颌间牵引治疗早期骨性Ⅲ类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替牙早期骨性Ⅲ类错患者26例,分别应用单纯前方牵引(13例)和前方牵引联合Ⅲ类颌间牵引(13例)矫治,对两组病例矫治前后头影测量结果的差值... 目的:对比单纯前方牵引与前方牵引联合Ⅲ类颌间牵引治疗早期骨性Ⅲ类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替牙早期骨性Ⅲ类错患者26例,分别应用单纯前方牵引(13例)和前方牵引联合Ⅲ类颌间牵引(13例)矫治,对两组病例矫治前后头影测量结果的差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纯组疗程平均8.2个月,联合组疗程平均6.3个月(P<0.05)。所有病例均获得满意的矫治效果。所有病例矫治后上颌基骨前移,下颌基骨后退,上颌前牙发生了唇倾和前移,上唇前移,下唇后退,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5)。联合组较单纯组下切牙发生了明显的舌倾和后移,覆盖明显增加,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单纯前方牵引与前方牵引联合Ⅲ类颌间牵引都可以有效治疗早期骨性Ⅲ类错,前方牵引联合Ⅲ类颌间牵引可以缩短疗程,疗效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前方牵引 前方牵引联合类颌间牵引 早期骨性类错
下载PDF
青春期骨性Ⅲ类错畸形改良前后侧貌改变相关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任小华 韩红娟 吴浩 《四川医学》 CAS 2018年第7期730-734,共5页
目的研究改良牵引装置治疗青春期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治疗前后软硬组织改变。方法 20名中轻度骨性Ⅲ青春期患者,采用改良牵引装置行面弓前牵引后,对其治疗前后的软硬组织相关指标测量,数据输入SPSS软件,进行治疗前后的配对t检验。结果... 目的研究改良牵引装置治疗青春期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治疗前后软硬组织改变。方法 20名中轻度骨性Ⅲ青春期患者,采用改良牵引装置行面弓前牵引后,对其治疗前后的软硬组织相关指标测量,数据输入SPSS软件,进行治疗前后的配对t检验。结果治疗前后,上颌骨前部发育促进明显,下颌后退明显,上前牙直立,下前牙舌向倾斜移动,鼻基底角增大,鼻尖高度未变,下颌后旋,侧貌角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的口内牵引装置,能有效的矫治青春期骨性Ⅲ患者,同时避免了上前牙唇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牙合]畸形 骨性 前牵引 青春期
下载PDF
两种方法在功能性安氏Ⅲ类错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4
6
作者 庄颖 尹通广 《海南医学》 CAS 2013年第7期1050-1051,共2页
目的比较前方牵引矫治法(A组)与唇向扩弓活动矫治法(B组)均联合方丝弓在替牙期功能性安氏Ⅲ类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正畸门诊的替牙期的功能性安氏Ⅲ类错患者3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B两组,分别比较A组(n=13)和B组(n... 目的比较前方牵引矫治法(A组)与唇向扩弓活动矫治法(B组)均联合方丝弓在替牙期功能性安氏Ⅲ类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正畸门诊的替牙期的功能性安氏Ⅲ类错患者3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B两组,分别比较A组(n=13)和B组(n=17)的矫治结果、矫治周期、患者身体适应期、心理接受度、治疗成本、操作难易程度等。结果两组患者对最终矫治结果均表示较满意。但B法较A法矫治周期短,患者身体适应时间短,操作简单,耗时短,且维护简单,治疗成本相对低。结论唇向扩弓矫治法较前方牵引矫治法有更多的优点,更值得临床医生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安氏类错[牙合] 唇向扩弓器 前方牵引器
下载PDF
48例Ⅲ类骨面型错口外固力矫治
7
作者 张秀华 苏霞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360-363,共4页
用自己设制的Ⅲ类口外固力预成矫治装置,对48例Ⅲ类骨面型错(牙合)进行矫治,疗效满意。口外牵引是骨面型错(牙合)正畸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应根据患者的年龄、耐受力及病情选择最佳治疗时机及矫治力,并应注意舌肌功能的训练。
关键词 骨面型 错HE 口外牵引 矫治
下载PDF
两种矫治器治疗安氏Ⅲ类错产生组织反应的比较
8
作者 林珊 罗小安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4年第2期176-178,共3页
目的 探讨前牵引矫治器和 Frankel 型矫治器治疗安氏 类错的矫治机制。 方法 安氏 类患者 4 0例 ,前牵引矫治器治疗 2 0例 (前牵引组 ) ,Frankel 型矫治器治疗 2 0例 (FR组 )。治疗前后均拍摄头颅侧位片。选择 1 4个硬组织... 目的 探讨前牵引矫治器和 Frankel 型矫治器治疗安氏 类错的矫治机制。 方法 安氏 类患者 4 0例 ,前牵引矫治器治疗 2 0例 (前牵引组 ) ,Frankel 型矫治器治疗 2 0例 (FR组 )。治疗前后均拍摄头颅侧位片。选择 1 4个硬组织标志点和 1 0个软组织标志点 ,测量 1 7个角度 ,7个线距。采用 SPSS1 0 .0统计分析软件包 t检验分析。 结果 前牵引组 SNA角的角度明显增大 ,FR组亦增加 ,但无前牵引组大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SNB角两组均无明显变化。两组的下颌骨均向下、向后旋转。FR组上前牙唇倾、下前牙舌倾。前牵引组牙齿无明显变化。 结论 前牵引组所产生的颌骨矫形作用较大 ,FR组的牙移动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HE 安氏 口外牵引器 正畸矫正器 对比研究
下载PDF
前方前牵引疗法治疗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患儿的头颅影像及外貌变化 被引量:2
9
作者 经毓瑛 周彦恒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4年第11期2130-2132,共3页
目的 探讨前方前牵引疗法治疗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患儿的疗效。方法 选取口腔正畸科治疗的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患儿80例,根据患儿家属要求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观察组行前方前牵引治疗,对照组在观察期间未进行治疗。... 目的 探讨前方前牵引疗法治疗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患儿的疗效。方法 选取口腔正畸科治疗的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患儿80例,根据患儿家属要求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观察组行前方前牵引治疗,对照组在观察期间未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治疗前后、对照组观察前后拍摄X射线头颅侧位片,测量上下颌骨水平及矢状向生长该变量的相关指标:上齿槽座(SNA)角、下齿槽座(SNB)角、ANB角(SAN角与SNA角之差)、面角(FH‐NP)、AH点到腭平面的垂直距离(FH‐PP)、上中切牙长轴与鼻根点至上齿槽座点连线的交角(U1/NA)、上中切牙切缘到鼻根点至上齿槽座点连线的距离(U1‐NA)、下中切牙的长轴与NB连线的交角(L1/NB)、下中切牙的长轴与NB连线的距离(L1‐NB)。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的SNA角增大1.37°( P<0.05),SNB角减少1.80°,ANB角增大到3.39°( P < 0.05),FH‐NP、FH‐PP值变小( P <0.05),U1/NA 增大2.13 mm ,U1‐NA增加3.03 mm( P <0.05),L1/NB减少3.89°,L1‐NB减少0.86 mm( P <0.05)。观察组下颌骨平均旋转量为0.82,而对照组下颌骨的平均旋转量为-0.66。结论 对观察组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患儿行前方前牵引治疗后,患者的下颌骨发生顺时针旋转,上下颌关系更加协调,面部容貌较之前有很大改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牙合 安氏类/外科学 牵引术/方法 下颌骨 正畸学 矫正
下载PDF
牵引助萌上颌埋伏阻生尖牙对骨性Ⅲ类错(牙合)青少年上颌窦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建浩 赵丹 +1 位作者 李亚如 廖慧明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5期797-800,共4页
目的探讨牵引助萌上颌埋伏阻生尖牙对骨性Ⅲ类错[牙合]青少年上颌窦形态的影响。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正畸科的20名骨性Ⅲ类错[牙合]青少年上颌埋伏尖牙行牵引助萌术。手术前后拍摄CBCT,利用InVivo De... 目的探讨牵引助萌上颌埋伏阻生尖牙对骨性Ⅲ类错[牙合]青少年上颌窦形态的影响。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正畸科的20名骨性Ⅲ类错[牙合]青少年上颌埋伏尖牙行牵引助萌术。手术前后拍摄CBCT,利用InVivo Dental三维测量软件测量双侧上颌窦前后径、左右径、上下径及容积,比较手术前后双侧上颌窦形态变化。结果经过6~12个月,平均(7.45±1.50)个月,20例患者牵引助萌治疗均成功。术前,患者两侧上颌窦前后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埋伏牙侧上颌窦左右径、上下径及容积均小于正常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两侧上颌窦前后径、左右径、上下径、容积均大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后,埋伏牙侧上颌窦上下径及容积增加量大于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上颌尖牙埋伏阻生对骨性Ⅲ类错[牙合]青少年上颌窦发育有一定影响,应尽早进行牵引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埋伏尖牙 上颌窦 骨性类错牙合 牵引治疗
下载PDF
骨性支抗Ⅲ类颌间牵引体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艾毅龙 吴斯媛 王增全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46-750,共5页
目的:研究骨性支抗Ⅲ类颌间牵引体系对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硬组织及颞下颌关节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生长发育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向患者提供治疗方案后按照患者意愿进入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进行快速扩弓后在患者双侧颧牙... 目的:研究骨性支抗Ⅲ类颌间牵引体系对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硬组织及颞下颌关节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生长发育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向患者提供治疗方案后按照患者意愿进入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进行快速扩弓后在患者双侧颧牙槽嵴植入微型种植钉,种植钉与快速扩弓器紧密结扎形成刚性结构,下颌粘结全牙弓式夹板,进行口内全天Ⅲ类颌间牵引,力值为150g/侧,对照组快速扩弓后戴用传统前牵引面罩,力值为500g/侧,患者平均治疗时间为9个月。在治疗前后通过头影测量分析比较患者硬组织变化情况,CBCT检查分析颞下颌关节情况。结果:实验组Ⅲ类错牙合均得到改善,侧貌由凹面型变为直面型,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上下前牙轴倾度无明显变化,上颌骨向前生长,A点前移,SNA、ANB增大;SNB无明显变化;下颌角增大下颌骨顺时针旋转。颞下颌关节形态结构良好,颞下颌关节前上后内外间隙均未见改变。与对照组相比,上颌骨基本保持平动,上切牙未像对照组出现明显唇倾,但下切牙出现较明显的舌倾。结论:骨性支抗Ⅲ类颌间牵引体系可促进鼻--上颌骨复合体生长且未对颞下颌关节造成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错牙合畸形 前牵引 颌间牵引
下载PDF
Ⅲ类颌间牵引在安氏Ⅲ类错矫治中的应用
12
作者 庞富升 王芬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31期53-56,共4页
颌间牵引可分为Ⅱ类牵引、Ⅲ类牵引和垂直牵引。在安氏Ⅲ类错矫治中,Ⅲ类颌间牵引常被用来唇展上前牙,内收下前牙及后移下牙列,牵引下颌骨向后,促进上颌骨向前生长发育,以辅助纠正前牙反以及后牙近中咬合关系,达到矫正安氏Ⅲ类错... 颌间牵引可分为Ⅱ类牵引、Ⅲ类牵引和垂直牵引。在安氏Ⅲ类错矫治中,Ⅲ类颌间牵引常被用来唇展上前牙,内收下前牙及后移下牙列,牵引下颌骨向后,促进上颌骨向前生长发育,以辅助纠正前牙反以及后牙近中咬合关系,达到矫正安氏Ⅲ类错的目的。不正确的使用颌间牵引也会影响矫治效果。本文将对颌间牵引的分类、牵引橡皮圈的性能特点以及Ⅲ类颌间牵引在安氏Ⅲ类错矫治中使用的方式、牵引的力值、使用的时机、作用机制、副作用及预防等作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间牵引 正畸治疗 类错 前牙反
下载PDF
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前方牵引前行反复扩缩的效果研究
13
作者 田晶 谢言 +4 位作者 苏夏 尹佐林 何琳霞 容主平 周逸宁 《基层医学论坛》 2021年第19期2675-2677,共3页
目的探讨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前方牵引前行反复扩缩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试验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0年10月在赣州市立医院进行治疗的80例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编号1~80号,将单数归为对照组,双数归... 目的探讨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前方牵引前行反复扩缩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试验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0年10月在赣州市立医院进行治疗的80例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编号1~80号,将单数归为对照组,双数归为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前方牵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前方牵引前行反复扩缩,于治疗5个月结束后对比2组头影测量指标。结果治疗5个月结束时,2组蝶鞍点-鼻根点-上齿槽座点角(SNA)、上齿槽坐点-鼻根点-下齿槽座点角(ANB)、上中切牙长轴与前颅底平面交角(U1-SN)、下颌平面与前颅底平面交角(MP-SN)及Wits值均较治疗前高,且观察组SNA、ANB及MP-SN高于对照组,U1-SN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方牵引配合反复扩缩治疗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效果确切,可增强患者上颌骨位置改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类错[牙合]畸形 前方牵引 上颌反复扩缩 临床效果
下载PDF
“2×4”技术矫治替牙期前牙反合的疗效及随访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昌翠 刘珺 +2 位作者 姜委杰 弋中萍 张晨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8年第8期6-7,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2×4"技术配合Ⅲ类牵引矫治替牙期前牙反合的临床效果,并进行定期随诊,观察疗效的稳定性。方法选择替牙期前牙反合30例,应用"2×4"矫治技术粘结托槽和颊面管,使用镍钛圆丝排齐前牙。主弓丝换... 目的探讨应用"2×4"技术配合Ⅲ类牵引矫治替牙期前牙反合的临床效果,并进行定期随诊,观察疗效的稳定性。方法选择替牙期前牙反合30例,应用"2×4"矫治技术粘结托槽和颊面管,使用镍钛圆丝排齐前牙。主弓丝换至0.018英寸不锈钢圆丝后,配合Ⅲ类牵引进行矫治,每4周复诊一次,待前牙反合解除,磨牙关系稳定2~3个月后结束矫治。治疗结束后,嘱患者第3、6、12个月定期随诊。结果 30例患者治疗结束后前牙反合均解除,上下颌前牙排齐整平,定期随诊治疗效果稳定,仅1例出现前牙对刃。结论 "2×4"技术配合颌间Ⅲ类牵引,能有效解除替牙期前牙反合,改善面型,且疗效稳定,是一种简便有效的矫治技术,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技术 前牙反合 替牙期 类牵引
下载PDF
头帽颏兜治疗儿童前牙反牙合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喜华 杨小雄 冯慧斌 《当代医学》 2009年第31期48-49,共2页
目的研究头帽颏兜治疗儿童前牙反牙合的方法,并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使用头帽颏兜,双侧下颌施加650~950千克的后上方向矫形力,治疗44例儿童前牙反牙合,年龄3.5~10岁,平均年龄7.6岁,平均治疗时间4.1个月,治疗前后作头颅侧位片检查并行... 目的研究头帽颏兜治疗儿童前牙反牙合的方法,并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使用头帽颏兜,双侧下颌施加650~950千克的后上方向矫形力,治疗44例儿童前牙反牙合,年龄3.5~10岁,平均年龄7.6岁,平均治疗时间4.1个月,治疗前后作头颅侧位片检查并行头影测量。结果治疗前后患者头影测量结果SNB,MP-FH和Co-Go明显减小(P<0.05),ANB角度显著增加(P<005)。结论头帽颏兜对儿童前牙反牙合具有确切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牙合畸形 安氏 口外牵引器 头帽颏兜
下载PDF
“2×4”矫治技术矫治替牙期前牙反
16
作者 杨陆一 李辉 林兴南 《吉林医学》 CAS 2007年第9期1083-1084,共2页
目的:讨论"2×4"矫治技术对替牙期前牙反的矫治作用。方法:9例替牙期前牙反患者采用"2×4"矫治技术配合Ⅲ类颌间牵引,对矫治前后的模型、面相、X线头影测量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矫治后前牙覆覆盖正常... 目的:讨论"2×4"矫治技术对替牙期前牙反的矫治作用。方法:9例替牙期前牙反患者采用"2×4"矫治技术配合Ⅲ类颌间牵引,对矫治前后的模型、面相、X线头影测量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矫治后前牙覆覆盖正常,软组织凹面面相改善,"B"点后移,ANB角,W its值发生显著改变。结论:早期采用"2×4"矫治技术配合Ⅲ类颌间牵引可以有效矫治替牙期前牙反,改善下颌相对于上颌的矢状位置关系及软组织凹面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矫治技术 替牙期 前牙反[牙合] 类颌间牵引
下载PDF
NiTi弓Ω曲结合Ⅲ类颌间牵引矫治乳前牙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7
作者 耿海霞 董会燕 +1 位作者 郭秀娟 丁俊海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6年第5期293-294,共2页
目的:探讨一种早期矫治乳牙反牙合的有效方法。方法:60例3~5.5岁乳前牙反牙合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采用NiTi弓Ω曲结合Ⅲ类牵引固定矫治器,对照组30例,采用上颌牙合垫式活动矫治器进行矫治,测量分析矫治前后的疗效。结果:两组病例均... 目的:探讨一种早期矫治乳牙反牙合的有效方法。方法:60例3~5.5岁乳前牙反牙合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采用NiTi弓Ω曲结合Ⅲ类牵引固定矫治器,对照组30例,采用上颌牙合垫式活动矫治器进行矫治,测量分析矫治前后的疗效。结果:两组病例均在5 d^2个月解除前牙反牙合关系,3~4个月完成矫治。结论:NiTi弓Ω曲结合Ⅲ类牵引固定矫治器是一种高效率的矫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前牙反[牙合] 固定矫治 NiTi弓Ω曲 类牵引
原文传递
上颌前牵引矫治安氏Ⅲ类骨性错[牙合]患者的头影测量分析
18
作者 卢红飞 麦志辉 +1 位作者 艾虹 陈奇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09年第6期395-398,共4页
目的探讨上颌前牵引矫治安氏Ⅲ类骨性错[牙合]青少年病例,并分析其前后硬组织的变化。方法选择20例采用上颌前牵引疗法矫治的安氏Ⅲ类骨性错[牙合]青少年病例为实验组,20例安氏I类骨性青少午病例为对照组,埘矫治前后的侧值片进行X线... 目的探讨上颌前牵引矫治安氏Ⅲ类骨性错[牙合]青少年病例,并分析其前后硬组织的变化。方法选择20例采用上颌前牵引疗法矫治的安氏Ⅲ类骨性错[牙合]青少年病例为实验组,20例安氏I类骨性青少午病例为对照组,埘矫治前后的侧值片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矫治前后上颌长度平均增加3.68mm、上颌安前后径平均增加2.38mm、上颌窦前壁厚度平均增加2.1mm.(P〈0.05),上颌位置、上颌窦中点在SN上的垂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上颌前牵引矫治安氏Ⅲ类骨性错[牙合]青少年病例.可获得较大的侧貌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前牵引 安氏类错[牙合] 头影测量
原文传递
上颌种植体支抗Ⅲ类牵引矫治骨性Ⅲ类反伴开1例报告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荣荣 刘璐 +2 位作者 刘梦珺 张琰 刘东旭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252-254,共3页
伴开(牙合)的反(牙合)常是临床较难矫治的错(牙合)畸形之一,其形成多与上下颌骨三维方向上的不调有关.临床上常根据该类畸形的严重程度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严重的骨性不调,需要通过手术纠正,对拒绝手术的中重度患者,临床上只能通... 伴开(牙合)的反(牙合)常是临床较难矫治的错(牙合)畸形之一,其形成多与上下颌骨三维方向上的不调有关.临床上常根据该类畸形的严重程度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严重的骨性不调,需要通过手术纠正,对拒绝手术的中重度患者,临床上只能通过矫治错(牙合)牙齿来掩饰颌骨畸形.我们利用上颌种植体支抗Ⅲ类牵引矫治骨性Ⅲ类反(牙合)伴开(牙合)病例1例,获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牙合) 开(牙合) 种植体支抗 类牵引
原文传递
双颌垫结合前方牵引及Ⅲ类颌间牵引治疗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畸形疗效分析 被引量:13
20
作者 刘浩 张婷 张良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736-739,共4页
目的评价应用双颌垫结合前方牵引及Ⅲ类颌间牵引治疗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畸形的疗效。方法选择徐州市口腔医院正畸科2015年7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畸形患者18例(其中男8例,女10例;平均年龄9.2岁),上、下颌分别制作垫,上颌前... 目的评价应用双颌垫结合前方牵引及Ⅲ类颌间牵引治疗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畸形的疗效。方法选择徐州市口腔医院正畸科2015年7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畸形患者18例(其中男8例,女10例;平均年龄9.2岁),上、下颌分别制作垫,上颌前方牵引配合Ⅲ类颌间牵引。用X线头影测量观察矫治前后的面部软硬组织变化。结果 18例患者治疗后前牙反解除,治疗后SNA角(蝶鞍中心、鼻根点及上齿槽座点所构成的角)、ANB角(上齿槽座点、鼻根点与下齿槽座点构成的角)、NA-PA(颌凸角)、ANS-Ptm(上颌长)、NANS(上面高)、U1-SN角(上中切牙长轴与前颅底平面相交的下内角)、U1-NA角(上中切牙长轴与鼻根点-上齿槽座点连线的交角)、U1-NA距(上中切牙切缘至鼻根点-上齿槽座点连线的垂直距离)、FCA(面型角)、ULP(上唇突度)等指标的值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NB角(蝶鞍中心、鼻根点及下齿槽座点所构成的角)、NPFH(面角)、L1-MP角(下中切牙长轴与下颌平面相交之上内角)、L1-NB角(下中切牙长轴与鼻根点-下齿槽座点连线的交角)、LLP(下唇突度)等指标的值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颌垫结合前方牵引及Ⅲ类颌间牵引治疗替牙期安氏Ⅲ类错效果肯定,患者依从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颌[牙合]垫 前方牵引 类牵引 替牙期 错[牙合] 安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