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Brief History of Space Science in China
1
作者 WU Ji 《Bulletin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2024年第4期200-207,共8页
The article briefly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space science in China,from the preparation period in the 1950s and 1960s,the first science mission Double Star Program(DSP),to the current Strategic Priority Pro... The article briefly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space science in China,from the preparation period in the 1950s and 1960s,the first science mission Double Star Program(DSP),to the current Strategic Priority Program(SPP)on space science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CAS).Both science objectives and payload technologies of the missions are addressed.The key management issues,such as longterm planning and the maximization of science output,are also mentioned.In addition,it also stresses the importance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 space sci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ce science history lifetime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下载PDF
Agriculture and crop science in China:Innovation and sustainability 被引量:1
2
作者 Yunbi Xu Jiayang Li Jianmin Wan 《The Crop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2期95-99,共5页
The International Crop Science Congress(ICSC) is a regularly held event allowing crop scientists to integrate current knowledge into a global context and international applications.The 7th ICSC was held on August 14–... The International Crop Science Congress(ICSC) is a regularly held event allowing crop scientists to integrate current knowledge into a global context and international applications.The 7th ICSC was held on August 14–19,2016 in Beijing,China,with the theme "Crop Science:Innovation and Sustainability".As a companion production for this great congress,the nine papers collected in this special issue feature important fields of crop science in China.This editorial first briefly introduces the 7th ICSC,followed by a brief discussion of the current status of,constraints to,and innovations in Chinese agriculture and crop science.Finally,the main scientific points of the papers published in this special issue are surveyed,covering important advances in hybrid rice breeding,minor cereals,food legumes,rapeseed,crop systems,crop management,cotton,genomics-based germplasm research,and QTL mapping.In a section describing future prospects,it is indicated that China faces a full transition from traditional to modern agriculture and crop sci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RICULTURE CROPS international Crop science congress INNOVATION SUSTAINABILITY
下载PDF
Keeping Abreast of“International Historical Sciences”:Dialogue and Exchange
3
作者 Wang Yuji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20年第2期108-123,共16页
The 22nd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Historical Sciences,to which Chinese President Xi Jinping wrote a congratulatory letter,took place in 2015.This congratulatory letter has since been a subject of discussion among Chi... The 22nd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Historical Sciences,to which Chinese President Xi Jinping wrote a congratulatory letter,took place in 2015.This congratulatory letter has since been a subject of discussion among Chinese and foreign historians because it involves several fundamental issues in historical sciences.This paper presents Finnish historian Marjatta Hietala’s interview with Wang Yuji.The interview centers on four major propositions of President Xi:“Historical research forms the basis of all social sciences”;“History is our best teacher”;“Observing China’s past is an important angle for observing China today”;and“Historians can and should play an active role in building a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The in-depth discussion reveals the convergence and divergence of historians’opinion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on some fundamental issues of historical scien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i Jinping historical sciences the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Historical sciences
原文传递
“数学常青”——从第22届国际科学史大会看数学史研究的特点与走向 被引量:4
4
作者 纪志刚 郑方磊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69-275,共7页
通过对第22届国际科学史大会上数学史的特邀报告、主题讨论会和论文报告的全面分析,我们看到传统内史型的数学史研究依然具有重要的生命力,但新的“热点”更应值得关注,比如,“多元文化之间数学知识的交流与传播”就已成为新的主流。为... 通过对第22届国际科学史大会上数学史的特邀报告、主题讨论会和论文报告的全面分析,我们看到传统内史型的数学史研究依然具有重要的生命力,但新的“热点”更应值得关注,比如,“多元文化之间数学知识的交流与传播”就已成为新的主流。为了应对“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带来的挑战,这次国际科学史大会上展现出的新思想、新视角和新进路,对于中国数学史是十分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22届国际科学史大会 数学史研究 特点 走向 文化多样性
下载PDF
图书馆界的林语堂:吴光清 被引量:7
5
作者 周余姣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81-91,共11页
吴光清是我国留美取得图书馆学博士学位最早的学人之一,曾在北平图书馆和美国国会图书馆东方部工作,对中美两国的图书馆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鉴于国内外对吴光清的研究极为少见,文章增补了他的生平资料,重新编制了其著作目录,简析其博... 吴光清是我国留美取得图书馆学博士学位最早的学人之一,曾在北平图书馆和美国国会图书馆东方部工作,对中美两国的图书馆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鉴于国内外对吴光清的研究极为少见,文章增补了他的生平资料,重新编制了其著作目录,简析其博士毕业论文,以期引起学界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光清 美国国会图书馆 图书馆学 图书馆史
下载PDF
李迪先生的大科学史观 被引量:1
6
作者 郭世荣 宋芝业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0-217,共8页
本文探讨了李迪先生的科学史理论与方法的基础——大科学史观。认为李迪先生的科学史研究一贯重视科学史理论与方法。李迪先生大科学史观包括三个方面:注重综合史、注重通史和不认同科学内史与外史的划分。李迪先生大科学史观对我们今... 本文探讨了李迪先生的科学史理论与方法的基础——大科学史观。认为李迪先生的科学史研究一贯重视科学史理论与方法。李迪先生大科学史观包括三个方面:注重综合史、注重通史和不认同科学内史与外史的划分。李迪先生大科学史观对我们今天的科学史研究有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迪 大科学史观 综合科学史 科学通史 内史 外史
下载PDF
走向世界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事业——科技史学家访谈录之六 被引量:8
7
作者 万辅彬 刘钝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2期4-9,共6页
2005年7月,第22届国际科学史大会将在北京召开.在此盛会即将召开之际,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中国科技史学会理事长刘钝先生就中国科技史事业的发展脉络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他将其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并重点探讨了学科建设的国际... 2005年7月,第22届国际科学史大会将在北京召开.在此盛会即将召开之际,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中国科技史学会理事长刘钝先生就中国科技史事业的发展脉络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他将其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并重点探讨了学科建设的国际化与再建制化的关系.另外,他还就近年来中国科技史界的主要工作进行了总结.他阐述了即将召开的国际大会在中国召开的特殊意义,介绍了会议的筹备工作、会议的主题及此次盛会可能引起公众与传媒关注的热点等问题.他认为此次北京大会将为中国科技史家特别是该领域的青年学子创造一个同国际同行交流的机会,并希望大家在会场能结识更多的同行与朋友,并能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对话者与合作者.更重要的是,他希望能借这次大会的东风,全面提升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钝 国际科学史大会 中国科技史
下载PDF
国际基础教育中科学本质教育研究及启示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秀红 历晶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9-122,共4页
自19世纪末以来,有关科学本质的教育一直或隐或显地存在于科学教育中,并在发展中逐渐清晰其内涵和内容,即从知识、过程和事业三个方面理解科学。相关研究给我国带来许多启示:以提高国民科学素养为根本目标的我国科学教育中更要重视科学... 自19世纪末以来,有关科学本质的教育一直或隐或显地存在于科学教育中,并在发展中逐渐清晰其内涵和内容,即从知识、过程和事业三个方面理解科学。相关研究给我国带来许多启示:以提高国民科学素养为根本目标的我国科学教育中更要重视科学本质教育,科学教学中要重视科学探究、科学史的运用,引入适合的哲学问题以及多样化的联系社会等策略,开展科学本质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本质教育 历史发展 研究现状 启示
下载PDF
跨学科视域下的中国科技典籍对外译介——访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孙显斌研究员 被引量:4
9
作者 王烟朦 孙显斌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27-32,共6页
中国科技典籍的对外翻译与传播已然是中华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外语学者是科技典籍外译的主力军之一,又是相关研究的助推者。但既有研究对科技典籍的认识存在不少分歧,与文史哲典籍翻译研究的区别不清,且重复性研究日趋明... 中国科技典籍的对外翻译与传播已然是中华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外语学者是科技典籍外译的主力军之一,又是相关研究的助推者。但既有研究对科技典籍的认识存在不少分歧,与文史哲典籍翻译研究的区别不清,且重复性研究日趋明显。鉴于此,本文对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孙显斌研究员进行访谈,向其求教科技典籍命名依据、基本特征以及对外译介问题。孙显斌研究员从科技史、古典文献学和典籍数字化视角,论述科技典籍之“名”与“实”有助于为相关翻译研究明确阵地范围,科技典籍对外译介观点为外语学者的中国传统科技文化域外翻译和传播研究提供了“他者”视角的关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 科技史 中国科技典籍 对外译介
下载PDF
关于中国科学技术史学科发展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柏春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5-119,共5页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科技史学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不过,他们目前又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困难。作为一门学科,科技史与历史科学的其他分支具有互补性。中国科学家为科技史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科技史学家既要促进学科交...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科技史学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不过,他们目前又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困难。作为一门学科,科技史与历史科学的其他分支具有互补性。中国科学家为科技史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科技史学家既要促进学科交叉,又要区分科技史和其他学科之间的差异,并加强学科自身的建设。通常,年轻学者需要十多年才能成为初步成熟的科技史学者。职业的科技史研究需要许多“敬业的聪明人”。当前,中国科技史学者理应追求具有国际视野的高质量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技术史 学科发展 人才培养 国际视野
下载PDF
探索国际关系历史规律的社会科学尝试——问题、理论视角与方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黄琪轩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4-121,158-159,共20页
作为社会科学家的国际关系学者与作为历史学家的国际关系学者都在研究国际关系史。但是,作为"社会科学家"的国际关系学者会执着于"解释历史",而不是"理解历史"与"描述历史"。他们不仅会探索国... 作为社会科学家的国际关系学者与作为历史学家的国际关系学者都在研究国际关系史。但是,作为"社会科学家"的国际关系学者会执着于"解释历史",而不是"理解历史"与"描述历史"。他们不仅会探索国际关系史中的规律,而且会致力于探寻有较广适用范围、简约与精确的规律。在对国际关系史提问的时候,社会科学学者倾向于提出"为什么",而不是"是什么"或者"怎么样"的问题;他们也更愿意从历史比较中提出问题。在对待国际关系理论的时候,即便是坚持"价值中立"的社会科学家也会将国际关系的历史素材嵌入理论,包括宏大理论与中层理论。在研究方法上,大部分社会科学家不是在用史学方法,而是在用社会科学方法,来寻找国际关系史中的规律。无论经过多少次检验,使用多么精致的研究方法,国际关系史上的同一问题往往都能从不同的理论视角找到迥异的答案。这些不同的回答往往都能找到历史证据支撑,都会有它们各自的追随者,也都会经历兴衰起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关系史 国际关系学者 社会科学 历史规律 研究方法
下载PDF
国际草地会议与草地科技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寿荣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50-157,共8页
介绍了国际草地会议的历史及其对世界草地科技发展的影响,内容包括:会议起源,历届会议概况和历史情节,世界草地科技发展的地域差异,草地科技发展的时代特征,国际天然牧地会议与国际草地会议的关系,国际草地会议对世界草地学术组织、草... 介绍了国际草地会议的历史及其对世界草地科技发展的影响,内容包括:会议起源,历届会议概况和历史情节,世界草地科技发展的地域差异,草地科技发展的时代特征,国际天然牧地会议与国际草地会议的关系,国际草地会议对世界草地学术组织、草地农业发展和草地学家成长的影响,国际草地会议和国际天然牧地会议对我国草地科技的影响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学 国际草地会议 草地科技 国际天然牧地会议
下载PDF
科学争论为什么而战——内外史消解后的科学争论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笑春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6-101,共6页
科学史学家以科学争论的目的不同将其划归为内外史。科学内史更加注重科学本身的规律,提倡科学具有主动性和自主性。而科学外史指科学自身发展之外的因素,如社会思潮、社会制度以及各种社会事件对科学发展的影响。随着20世纪60年代SSK... 科学史学家以科学争论的目的不同将其划归为内外史。科学内史更加注重科学本身的规律,提倡科学具有主动性和自主性。而科学外史指科学自身发展之外的因素,如社会思潮、社会制度以及各种社会事件对科学发展的影响。随着20世纪60年代SSK的兴起,他们以"强纲领"为科学知识的"社会学解释",提出新的研究思路,试图消解内外史的界限。那么,科学内外史是否可以真正的消解?那么这种消解后的科学争论又在为什么而争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内史 科学外史 科学争论 内外史的消解 强纲领
下载PDF
多元化与国际化——美国外交史研究的新趋势及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2
14
作者 邹磊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5-79,共5页
随着中国的快速崛起,加强中国外交史研究的重要性与迫切性日益凸显。然而,在史实重建与个案累积尚且缺乏的情况下,中国外交史又面临社会史、新文化史带来的严峻挑战。长期以来,美国外交史研究始终处于同领域的顶尖水平,而1970年代以来,... 随着中国的快速崛起,加强中国外交史研究的重要性与迫切性日益凸显。然而,在史实重建与个案累积尚且缺乏的情况下,中国外交史又面临社会史、新文化史带来的严峻挑战。长期以来,美国外交史研究始终处于同领域的顶尖水平,而1970年代以来,美国外交史在研究方法、取向、视野上受到的质疑,以及学界所作的回应,对未来中国外交史研究有一定的启示。未来的中国外交史研究应该加强与国际关系理论、国际法之间的互动;突破国家中心主义的束缚,重视非传统议题、非精英及观念因素的作用,寻求多元视角的外交史研究;尽可能与国外同行交流,将自己置身于更为广阔的国际视野中,凸显中国外交史的国际关系史特征,将外交史的国际面向和国内面向作为整体进行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外交史研究 中国外交史 社会科学方法 国际关系理论
下载PDF
20世纪80年代中算史研究的新气象--国际中国科学史第一至五届会议回眸 被引量:1
15
作者 罗见今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3期10-17,共8页
20世纪80年代中算史研究开创了新局面,在当代学术史中引人注目.以中国科学史第一届(1982,鲁汶)至第五届(1988,圣迭戈)国际会议为例,叙述中算史研究出现的新气象,回顾作者亲历的某些会议和活动,讨论其特点和中外老一辈数学史家的开创引... 20世纪80年代中算史研究开创了新局面,在当代学术史中引人注目.以中国科学史第一届(1982,鲁汶)至第五届(1988,圣迭戈)国际会议为例,叙述中算史研究出现的新气象,回顾作者亲历的某些会议和活动,讨论其特点和中外老一辈数学史家的开创引领之功,认识到20世纪80年代的努力为后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史 中算史 科学史家 数学史家 国际学术组织和会议 本土研究与国际化
下载PDF
第11届中国科技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昕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4期37-41,56,共6页
第11届中国科技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8月20~24日在广西南宁召开,一百多位从事中国科技史研究的中外知名专家、学者共同交流,探讨了中国各民族科学技术与文明,并对自主创新、技术转移与科学发展观展开了讨论.
关键词 中国科技史 学术研讨会 综述
下载PDF
中国学者首次参加国际地质大会经过及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学通 《科学文化评论》 2018年第2期78-88,共11页
1922年,翁文灏出席了第13届国际地质大会,这也是中国地质学家首次参与国际地质学界活动。翁文灏不仅全程参与了相关学术活动,还被推举为万国地质学会副会长、评议会评议员等,参与了大会的组织领导工作,对大会做出了中国贡献。在接受当... 1922年,翁文灏出席了第13届国际地质大会,这也是中国地质学家首次参与国际地质学界活动。翁文灏不仅全程参与了相关学术活动,还被推举为万国地质学会副会长、评议会评议员等,参与了大会的组织领导工作,对大会做出了中国贡献。在接受当地记者专访时,翁文灏公开表达了中国对国际地质学界重大争议问题的态度和立场,让国际地质学界听到了中国声音。这次大会给中国地质科学带来了积极且重要的影响,推动了中国地质科学事业的发展,在中国地质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也给刚刚起步的中国科学界带来极大的鼓舞和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质学史 第13届国际地质大会 翁文灏
下载PDF
国际医学史学会的建立与历史演进
18
作者 苏静静 张大庆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6-89,共4页
为推进有关医学科学、诊疗技术和公共卫生的历史研究,加强世界各国医学史研究人员和学会之间的交流,促进医学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国际医学史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History of Medicine,ISHM)于1921年在巴黎宣布成立。利用I... 为推进有关医学科学、诊疗技术和公共卫生的历史研究,加强世界各国医学史研究人员和学会之间的交流,促进医学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国际医学史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History of Medicine,ISHM)于1921年在巴黎宣布成立。利用ISHM的相关档案和口述访谈等辅助资料,还原其建立和演进的过程,并在全球政治和医学发展格局中,批判性地审视ISHM从以法国和比利时为主导,逐步走向欧洲大陆、欧洲和北美,最后走向全球,从以医生/医学史家为主体到融合科学技术史、生物医学史、医疗史和历史学家等多元学科的历史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医学史学会 欧洲中心主义 法国 国际医学史大会 让-约瑟夫· 特里科-罗耶
下载PDF
中国科学社的科技史研究
19
作者 张剑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43-258,共16页
作为近代中国影响最为广泛的科学社团,中国科学社在创造历史的同时,也努力推进科技史研究。除《科学》杂志开设"历史传记"、"二十年来之科学"、"三十年来之中国科学"等专栏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科学名人... 作为近代中国影响最为广泛的科学社团,中国科学社在创造历史的同时,也努力推进科技史研究。除《科学》杂志开设"历史传记"、"二十年来之科学"、"三十年来之中国科学"等专栏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科学名人传》、《中国科学二十年》外,中国科学社还编辑出版了"中国科学史料丛书"、"科学史料译丛"等图书,促成了一批科技史家的成长。这些研究成果大多由各学科专家所撰,具有"内史"属性,当然也不乏"外史"探讨,不同时代的成果还反映了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社会现实,是研究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发展史的资料宝库,值得研究者们进一步整理与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社 科技史研究 内史 资料库
下载PDF
试析科学外史研究——以两部天文史代表著作的比较研究为例
20
作者 杨惠玉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0-124,共5页
本文通过对两部天文学内史、外史的著作《中国天文学史》和《天学真原》的对比研究,揭示出科学外史研究和科学内史研究不仅在研究侧重领域有所不同,更重要的是在研究视角方面有巨大差别,由此清晰地反映出科学外史研究的在侧重领域和研... 本文通过对两部天文学内史、外史的著作《中国天文学史》和《天学真原》的对比研究,揭示出科学外史研究和科学内史研究不仅在研究侧重领域有所不同,更重要的是在研究视角方面有巨大差别,由此清晰地反映出科学外史研究的在侧重领域和研究视角等方面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史 科学内史 科学外史 文化人类学视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