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癌患者胸肌间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及手术清扫 被引量:14
1
作者 熊忠讯 徐发良 +1 位作者 李伟 李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18-521,共4页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胸肌间淋巴结(IPNs)的检出率、转移率及其影响因素,探讨胸肌间淋巴结清扫的意义和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 673例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并且胸肌间淋巴结单独送病理检查患者的病理临床资料,记录IPNs的检出率和转移情况...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胸肌间淋巴结(IPNs)的检出率、转移率及其影响因素,探讨胸肌间淋巴结清扫的意义和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 673例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并且胸肌间淋巴结单独送病理检查患者的病理临床资料,记录IPNs的检出率和转移情况,分析IPNs转移与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临床分期、新辅助化疗、激素受体、Her-2表达以及乳腺癌分子亚型的关系。结果:本组病例IPNs检出率、IPNs总体转移率、腋窝淋巴结阳性者IPNs转移率分别为13.39%、4.3%和10.01%。IPNs转移率与腋窝淋巴结转移、肿瘤TNM分期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但与激素受体状况、Her-2表达以及乳腺癌分子亚型之间未见相关(P>0.05);新辅助化疗并未降低肿瘤局部偏晚患者的IPNs转移率;IPNs转移者表现为肿瘤较大、腋窝淋巴结转移多、TNM分期较晚。结论:IPNs转移多见于肿瘤直径较大、腋窝淋巴结转移、TNM分期较晚、局部晚期以及适合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这些指征可能意味着需要常规进行IPNs的手术清扫和单独送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改良根治术 胸肌间淋巴结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中行胸肌间淋巴结清扫术对患者近远期临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陈勇 李娟 麻丽珍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3期399-401,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中行胸肌间淋巴结(IPNs)清扫对患者近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长期随访我院2000年3月至2005年6月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127例患者,其中61例术中行IPNs清扫,66例未行IPNs清扫,所有患者均随访至2...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中行胸肌间淋巴结(IPNs)清扫对患者近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长期随访我院2000年3月至2005年6月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127例患者,其中61例术中行IPNs清扫,66例未行IPNs清扫,所有患者均随访至2016年6月,比较近期和远期预后。结果清扫组患者切缘阴性率为96.72%,未清扫组为98.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清扫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9.51%,未清扫组为24.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清扫组3年、5年、10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8.52%、72.77%、63.93%,未清扫组分别为77.27%、62.12%、53.03%,清扫组患者3年、5年、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5.08%、81.97%、72.13%,未清扫组分别为83.33%、69.70%、59.09%,清扫组均高于未清扫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扫组患者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率分别为9.84%、26.23%,均低于未清扫组的19.70%、36.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中行IPNs清扫可提高患者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提示应重视IPNs,并建议术中常规清扫IPNs,提高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胸肌间淋巴结清扫 预后 影响
下载PDF
乳腺癌肌间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赵凯 宁连胜 曹旭晨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4年第2期227-230,共4页
目的 :探讨女性原发性乳腺癌肌间淋巴结转移 (Interpectorallymphnodesmetastases;IPNmetas tases)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 :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的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资料的427例检出肌间淋巴结的女... 目的 :探讨女性原发性乳腺癌肌间淋巴结转移 (Interpectorallymphnodesmetastases;IPNmetas tases)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 :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的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资料的427例检出肌间淋巴结的女性原发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肌间淋巴结的检出率和转移率分别为27.3 %和8.4 %。单因素分析结果:IPN转移和IPN无转移患者在术前淋巴结状况、肿瘤直径、肿瘤临床分期、术后淋巴结转移等方面的差异有显著性 (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 (P=0.016;相对危险度=1.901)和术前淋巴结状态(P=0.006;相对危险度=1.766)是乳腺癌患者发生肌间淋巴结转移的两个独立危险因素。Kaplan -Meier生存分析显示IPN转移患者的5年和10年生存率 (55.3 % ;30.3 % )明显低于IPN无转移患者 (81.7 % ;58.3% ) ,P=0.000。结论 :肿瘤直径和术前淋巴结状态是乳腺癌患者发生肌间淋巴结转移的两个独立危险因素。女性原发乳腺癌IPN转移患者的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间淋巴结转移 乳腺癌 病理 预后
下载PDF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联合胸肌间淋巴结清扫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学智 祁振国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1年第7期777-781,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胸肌间淋巴结(IPNs)的检出比、阳性比及其临床意义。方法:541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行IPNs病理检查的患者,记录其IPNs检出、转移情况,分析其与年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原发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尖群淋巴结、雌孕激素受... 目的:探讨乳腺癌胸肌间淋巴结(IPNs)的检出比、阳性比及其临床意义。方法:541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行IPNs病理检查的患者,记录其IPNs检出、转移情况,分析其与年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原发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尖群淋巴结、雌孕激素受体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的关系。结果:IPNs的检出比为9.00%,转移比为28.26%。IPNs转移患者肿瘤原发灶较大,临床分期较晚,肿瘤位于外上象限者最多,病理类型以浸润性导管癌最多,ER表达率低,HER-2基因高表达比较高。结论:IPNs应被重视,乳癌改良根治术中对IPNs常规清扫,可对乳腺癌患者术后进行准确的临床分期,对病情作出正确评价;术后可合理选择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准确判断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改良根治术 胸肌间淋巴结清扫
下载PDF
乳腺癌肌间淋巴结转移高危因素分析
5
作者 谢小红 顾锡冬 赵虹 《浙江医学》 CAS 2014年第10期844-846,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肌间淋巴结(IPN)转移的高危因素。方法收集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782例患者(均行IPN切除)的资料,选择年龄、肿瘤位置、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脉管(血管、淋巴管)侵犯、病理类型、分子分型、Ki-67共8个乳腺癌内乳淋巴... 目的探讨乳腺癌肌间淋巴结(IPN)转移的高危因素。方法收集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782例患者(均行IPN切除)的资料,选择年龄、肿瘤位置、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脉管(血管、淋巴管)侵犯、病理类型、分子分型、Ki-67共8个乳腺癌内乳淋巴结转移可能相关的因素,分析不同情况下IPN转移的高危因素。结果全组患者IPN检出率21.0%,转移率6.9%;单因素分析显示,IPN的转移与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脉管(血管、淋巴管)侵犯、病理类型、Ki-67明显相关(P<0.05),而与年龄、肿瘤位置及分子分型无明显关系(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仅腋窝淋巴结转移和脉管侵犯是IPN转移的独立高危因素(均P<0.01),其中腋窝淋巴转移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结论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脉管(血管、淋巴管)侵犯、病理类型、Ki-67是乳腺癌IPN转移的危险因素,腋窝淋巴结转移及脉管侵犯与否是影响IPN转移的独立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高危因素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胸肌间淋巴结处理必要性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皮浩 蒋英杰 +3 位作者 巨淑慧 庞嘉越成 于跃 盛湲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39-444,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乳腺癌患者胸肌间淋巴结(IPN)转移率的差异,为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IPN的处理策略提供参考。方法以interpectoral nodes、interpectoral lymph nodes、Rotter’s nodes、胸肌间淋巴结、Rotter淋巴结等为关键词,检... 目的探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乳腺癌患者胸肌间淋巴结(IPN)转移率的差异,为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IPN的处理策略提供参考。方法以interpectoral nodes、interpectoral lymph nodes、Rotter’s nodes、胸肌间淋巴结、Rotter淋巴结等为关键词,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等数据库获得相关文献,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对文献进行筛选、审核和提取数据,采集IPN的检出率、转移率及相关临床病理特征。采用RevMan 5.3软件对IPN的检出率、转移率进行meta分析,并分析各项研究中乳腺癌临床分期和腋窝淋巴结是否转移与IPN转移率间的关系。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研究21项,共计8418例患者。有19项研究(8119例患者)分析了IPN检出率、20项研究(8178例患者)分析了IPN转移率,meta分析选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分析结果显示IPN总体检出率为36%(95%CI 28%~44%,P<0.01)、总体转移率为8%(95%CI 6%~9%,P<0.01)。共有11项研究分析了患者乳腺癌临床分期与IPN转移率间的关系,其中6项研究中乳腺癌Ⅲ期患者IPN转移率高于Ⅰ、Ⅱ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共有15项研究分析了患者腋窝淋巴结是否转移与IPN转移率间的关系,其中12项研究腋窝淋巴结转移组IPN转移率高于腋窝淋巴结未转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大多数接受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乳腺癌患者术中可不清扫IPN,但临床分期为Ⅲ期、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则建议在腋窝淋巴结清扫的同时行IPN清扫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胸肌间淋巴结 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系统评价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胸肌间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 被引量:6
7
作者 柯章明 孙圣荣 《实用癌症杂志》 2015年第11期1681-1683,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胸肌间淋巴结(interpectoral lymph nodes,IPNs)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40例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并且将胸肌间淋巴结单独送病理检查患者纳入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期行原发性淋巴结清扫术患者903例作为对照。采用Logi...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胸肌间淋巴结(interpectoral lymph nodes,IPNs)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40例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并且将胸肌间淋巴结单独送病理检查患者纳入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期行原发性淋巴结清扫术患者903例作为对照。采用Logisitic回归分析影响IPNs转移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年龄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临床病理分期、胸肌间阳性淋巴结个数、新辅助化疗是影响IPNs转移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理分期与胸肌间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01),胸肌间阳性淋巴结个数是影响IPNs转移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病理分期和胸肌间阳性淋巴结个数是影响IPNs转移率的独立影响因素,是否采用新辅助化疗对IPNs转移率也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改良根治术 胸肌间淋巴结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乳腺癌胸肌间淋巴结清扫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5
8
作者 范小庆 熊秋云 雷秋模 《实用癌症杂志》 2013年第3期260-262,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胸肌间淋巴结(IPNs)的检出率、阳性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00例行改良根治术的乳腺癌患者,记录其IPNs检出、转移情况,分析其与患者年龄、原发肿瘤部位、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及分子分型的关系... 目的探讨乳腺癌胸肌间淋巴结(IPNs)的检出率、阳性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00例行改良根治术的乳腺癌患者,记录其IPNs检出、转移情况,分析其与患者年龄、原发肿瘤部位、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及分子分型的关系。结果 IPNs检出率为23.0%,转移率为4.0%。IPNs转移患者肿瘤原发灶较大,肿瘤位于中央者较多,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较多,临床分期较晚,分子分型以HER2+最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央区原发肿瘤灶较大、腋窝淋巴结较大、Ⅱb期以上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中应清扫IPNs并单独送病理检查,有助于术后合理选择综合治疗方案及准确判断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改良根治术 胸肌间淋巴结
下载PDF
201例乳腺癌患者腋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徐磊 张凯 +3 位作者 金培勇 邓文胜 马榕 孙靖中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2008年第2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腋窝肿块的位置、大小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前瞻性分析2000年11月至2007年10月间201例乳腺癌患者腋窝Ⅰ、Ⅱ、Ⅲ组以及胸肌间淋巴结(Rotter)转移情况。结果201例乳腺癌患者中,腋窝淋巴... 目的探讨乳腺癌腋窝肿块的位置、大小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前瞻性分析2000年11月至2007年10月间201例乳腺癌患者腋窝Ⅰ、Ⅱ、Ⅲ组以及胸肌间淋巴结(Rotter)转移情况。结果201例乳腺癌患者中,腋窝淋巴结存在转移者104例(51.74%);随肿瘤体积的增大,腋窝Ⅰ、Ⅱ、Ⅲ组淋巴结的转移率均明显增高;外、中、内三个带区的乳腺癌在各级腋淋巴结的转移率上无显著统计学差异;胸肌间淋巴结发现率和转移率较低。结论应重视对乳腺癌患者尤其是肿瘤体积大、分期晚的病人腋窝Ⅲ组淋巴结的清扫;不应随意放弃全腋淋巴结清扫术;不应将肿瘤的生长位置作为判断腋窝淋巴结是否存在转移的依据;在手术过程中应当将胸肌间淋巴结一并清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淋巴结转移 外科手术 胸肌间淋巴结
原文传递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胸肌间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强 江川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5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 分析乳腺癌患者胸肌间淋巴结的检出率、转移率及其影响因素,探讨胸肌间淋巴结清扫的意义和指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48例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并且胸肌间淋巴结单独送病理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胸肌间淋巴结的检出率和转移情况,分... 目的 分析乳腺癌患者胸肌间淋巴结的检出率、转移率及其影响因素,探讨胸肌间淋巴结清扫的意义和指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48例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并且胸肌间淋巴结单独送病理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胸肌间淋巴结的检出率和转移情况,分析胸肌间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临床分期、新辅助化疗、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以及乳腺癌分子亚型的关系.结果 胸肌间淋巴结检出率、胸肌间淋巴结总体转移率、腋窝淋巴结阳性者胸肌间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3.5%(20/148),4.7%(7/148)和10.9%(7/64).不同腋窝淋巴结转移、肿瘤TNM分期患者胸肌间淋巴结转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与激素受体状况、Her-2表达以及乳腺癌分子亚型之间未见相关(P>0.05);新辅助化疗并未降低肿瘤局部偏晚患者的胸肌间淋巴结转移率;胸肌间淋巴结转移者表现为肿瘤较大、腋窝淋巴结转移多、TNM分期较晚.结论 胸肌间淋巴结转移多见于肿瘤直径较大、腋窝淋巴结转移多、TNM分期较晚、局部晚期以及适合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这些指征可能意味着需要常规进行胸肌间淋巴结的手术清扫和单独送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房切除术 改良根治性 胸肌间淋巴结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乳腺癌胸肌间淋巴结患者手术指征及手术治疗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书卿 刘训碧 张玲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5年第5期712-714,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胸肌间淋巴结清扫的意义和手术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4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 673例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胸肌间淋巴结检出和转移情况,并对胸肌间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以及腋窝淋巴结等的关...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胸肌间淋巴结清扫的意义和手术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4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 673例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胸肌间淋巴结检出和转移情况,并对胸肌间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以及腋窝淋巴结等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1 673例患者中,共检出胸肌间淋巴结224例,其中72例出现转移。经单因素分析,患者TNM分期以及腋窝阳性淋巴结个数是胸肌间淋巴结转移率的影响因素(均P<0.05);经多因素分析,腋窝阳性淋巴结个数是影响胸肌间淋巴结转移率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TNM分期较晚、局部晚期、腋窝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较大的乳腺癌患者较易出现胸肌间淋巴结转移,这些指征可能意味着需要进行常规胸肌间淋巴结手术清扫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根治手术 胸肌间淋巴结
原文传递
乳腺癌胸肌间淋巴结转移一例
12
作者 徐升 王仲照 宣立学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39-640,共2页
患者女,60岁,因右乳肿物20 d,于2016年2月15日就诊。一般状态良好,全身无其他不适。乳腺钼靶片示,右乳上象限高密度类结节,大小1.8 cm×2.2 cm,边界尚清,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患者女,60岁,因右乳肿物20 d,于2016年2月15日就诊。一般状态良好,全身无其他不适。乳腺钼靶片示,右乳上象限高密度类结节,大小1.8 cm×2.2 cm,边界尚清,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BI-RADS)4A级;左乳外上象限钙化,考虑良性;双侧腋窝小淋巴结,建议结合超声。乳腺彩色多普勒超声示,右乳头外上方囊实性肿物,大小2.4 cm×1.6 cm,边界欠清,内可见粗大穿入血流信号,阻力指数为0.65,考虑恶性;右腋下多枚淋巴结,大者1.2 cm×0.7 cm,边界清,未见血流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胸肌间淋巴结 转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