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L-17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大鼠模型眼部的表达 被引量:19
1
作者 梁亮 王红 +2 位作者 彭晓燕 赵萌 周增超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15-318,共4页
目的研究IL-17阳性细胞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大鼠模型眼部的表达。方法用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IRBP)和氟氏完全佐剂等量混合注射于20只Lewis大鼠的右后足底部为实验组,于建模后第7、10、11、12、13、14、21、28天用... 目的研究IL-17阳性细胞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大鼠模型眼部的表达。方法用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IRBP)和氟氏完全佐剂等量混合注射于20只Lewis大鼠的右后足底部为实验组,于建模后第7、10、11、12、13、14、21、28天用裂隙灯显微镜进行眼前节检查,并根据de Smet的标准对炎症进行分级。用0.3 mL肝素(5 000 U/mL)注射至左心室以抗凝血,然后取眼球制作冰冻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IL-17多克隆抗体在眼组织中的表达,5只正常Lewis大鼠作为对照。结果用IRBP免疫Lewis鼠后第10天,裂隙灯显微镜下可见眼前节炎症表现,免疫后第7、14、21、28天各组大鼠眼部炎症平均得分为0.4、3.2、1.6和0.2。实验组大鼠眼组织切片的苏木精-伊红染色可见炎性细胞浸润和光感受器细胞破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实验组虹膜、睫状体和视网膜部位可见IL-17蛋白表达,而正常组未见IL-17蛋白表达。第7、14、21、28天各组大鼠眼部组织切片染色的平均得分分别为0.6、4、2、0.4。EAU大鼠眼部炎症表现的严重程度与IL-17的表达量呈正相关(r=0.968,P<0.01)。结论IL-17蛋白在Lewis大鼠EAU模型中呈高表达,表明IL-17阳性表达细胞在EAU的发病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7 自身免疫反应 葡萄膜视网膜炎 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大鼠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邹正平 强孚勇 +4 位作者 张挺 孙莉 嘉婷 朱小春 徐宏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06-310,共5页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IRBP)R14多肽免疫大鼠随机分为高剂量As2O3组、低剂量As2O3组、环孢素A(CsA)组和生理盐水组4组,每组5只,分别腹腔注...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IRBP)R14多肽免疫大鼠随机分为高剂量As2O3组、低剂量As2O3组、环孢素A(CsA)组和生理盐水组4组,每组5只,分别腹腔注射5 mg/kg As2O3、0.5 mg/kg As2O3、2 mg/kg CsA及生理盐水0.2 mL。裂隙灯显微镜观察大鼠眼前房炎症情况,第14天时处死大鼠,光学显微镜观察大鼠眼球的病理变化程度,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大鼠眼球中CD3+T细胞的浸润情况,TUNEL法检测大鼠视网膜组织的凋亡。结果生理盐水组和0.5 mg/kg As2O3组可见明显的虹膜充血、血管扩张和脓性渗出,5 mg/kg As2O3组和CsA组前房炎症反应程度明显较轻,与生理盐水组比较,5 mg/kg As2O3组和CsA组的临床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As2O3 5 mg=-0.656,P=0.042;tCsA=-1.308,P=0.002)。组织病理学评分显示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297,P=0.000)。与生理盐水组比较,As2O3组和CsA组的CD3+T细胞浸润明显减少。TUNEL检测细胞凋亡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注射As2O3可以明显抑制EAU大鼠的临床表现、病理改变及CD3+T细胞的浸润,未增加病变部位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 葡萄膜炎 三氧化二砷 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 环孢素A
下载PDF
不同剂量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诱导的实验性自体免疫性葡萄膜炎 被引量:1
3
作者 任新军 张晓敏 李筱荣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0年第3期385-387,391,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IRBP)的致葡萄膜视网膜炎活性,为研究人类葡萄膜视网膜炎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案等提供稳定的动物模型。方法:根据IRBP剂量的不同分为10μg IRBP组、30μg IRBP组、50μg IRBP组和对照组,前3...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IRBP)的致葡萄膜视网膜炎活性,为研究人类葡萄膜视网膜炎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案等提供稳定的动物模型。方法:根据IRBP剂量的不同分为10μg IRBP组、30μg IRBP组、50μg IRBP组和对照组,前3组采用IRBP联合完全弗氏佐剂和400 ng百日咳毒素免疫Lewis大鼠,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联合弗氏佐剂和400 ng百日咳毒素免疫。结果:30μg IRBP组和50μg IRBP组均可诱发出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而低剂量组(10μg)则不能,而且50μg IRBP组与30μg IRBP组相比,在炎症严重程度和炎症持续时间上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RBP具有强烈的致葡萄膜视网膜炎活性,可以成功诱发出EAU,且疾病严重程度和炎症持续时间呈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膜炎 自身免疫性疾病 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 大鼠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对大鼠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疗效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强孚勇 嘉婷 +2 位作者 张挺 孙莉 朱小春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51-1357,共7页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TO)对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大鼠模型的疗效及机制。方法用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IRBP)R14多肽免疫雌性Lewis大鼠后,随机分为ATO 5 mg/kg、2 mg/kg、0.5 mg/kg、环孢素A(CsA)2 mg/kg和对照组0.9%氯化钠注...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TO)对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大鼠模型的疗效及机制。方法用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IRBP)R14多肽免疫雌性Lewis大鼠后,随机分为ATO 5 mg/kg、2 mg/kg、0.5 mg/kg、环孢素A(CsA)2 mg/kg和对照组0.9%氯化钠注射液2mL/kg 5组,每组5只,分别每日腹腔注射。裂隙灯显微镜观察大鼠眼前房炎性反应,第15天时观察大鼠眼球的病理改变及质量变化,免疫组化观察大鼠眼球中T-bet+Th1及FOXP3+调节性T细胞浸润情况。结果 0.9%氯化钠注射液组和ATO 0.5 mg/(kg.d)组可见明显的前房炎性反应,ATO 5 mg/(kg.d)组和CsA组炎性反应较轻。CsA组、ATO 5 mg/(kg.d)组和ATO 2 mg/(kg.d)组的临床评分均显著低于0.9%氯化钠注射液组(P<0.05)。病理评分显示各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CsA组、ATO5 mg/(kg.d)组和ATO 2 mg/(kg.d)组病理评分均显著低于0.9%氯化钠注射液组(P<0.05)。与0.9%氯化钠注射液组比较,ATO 5 mg/(kg.d)组和CsA组的T-bet+Th1细胞浸润明显减少。FOXP3+调节性T细胞在各组间并无明显差别。结论腹腔注射ATO 5 mg/(kg.d)可以减少Th1细胞在眼内的浸润来抑制大鼠EA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 三氧化二砷 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在豚鼠离焦诱导型近视眼中的表达 被引量:1
5
作者 林惠玉 李兵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02-706,共5页
背景目前近视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视黄酸作为一种近视相关性因子调控实验性近视的发生发展,但转运维生素A类物质的蛋白是否参与实验性近视的形成和近视中视黄酸的转运系统目前研究较少。目的研究豚鼠离焦型近视眼视网膜中光感受器间... 背景目前近视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视黄酸作为一种近视相关性因子调控实验性近视的发生发展,但转运维生素A类物质的蛋白是否参与实验性近视的形成和近视中视黄酸的转运系统目前研究较少。目的研究豚鼠离焦型近视眼视网膜中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IRBP)的表达变化,探讨IRBP表达对实验性近视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4周龄的花色豚鼠5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组,空白对照组10只,离焦I组和离焦Ⅱ组各20只。离焦I组和离焦Ⅱ组豚鼠左眼作为自身对照眼,右眼戴-10.00D凹透镜,分别戴镜14d、28d后摘去镜片,测量双眼实验前后屈光度及眼轴长度。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豚鼠视网膜中IRBP蛋白的表达变化,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视网膜中IRBP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右眼戴镜14d、28d后与左眼相比,离焦I组和Ⅱ组豚鼠分别形成了(一5.53±1.93)D和(一8.69±2.46)D的相对近视,眼轴分别延长(0.3l±0.15)mm和(0.41±0.13)mm,I组和Ⅱ组豚鼠离焦眼屈光度、眼轴长度的前后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屈光度:F组别=1.90,P=0.04;F聃I=2.08,P〈0.05;F造模前后=2.43,P〈0.05。眼轴长度:F组别=2.04,P〈0.05;F眼别=4.15,P〈0.05;F造模前后=6.40,P〈0.05),离焦Ⅱ组屈光度的绝对值增加较离焦I组明显(P〈0.05)。戴镜后离焦I组、Ⅱ组左眼及空白对照组的屈光度和眼轴长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表明,离焦I组和Ⅱ组右眼测得的IRBP蛋白表达的平均灰度值为165.62:t=4.93和171.00±4.25,明显高于各组的左眼值和空白对照眼的156.31±4.00、155.26e3.49、158.61±4.58,且离焦Ⅱ组右眼IRBP表达量低于离焦I组右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blot检测发现,与自身对照眼及空白对照组相比,离焦I组和Ⅱ组右眼视网膜IRBP蛋白表达下调;RT-PCR检测表明,离焦I组和Ⅱ组右眼视网膜IRBPmRNA表达减少,与自身对照眼和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网膜IRBP的表达变化可能在豚鼠离焦型近视眼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眼 离焦 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 视黄酸
下载PDF
Anti-IL-12/IL-23 p40抗体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6
作者 崔雪雪 张智慧 +4 位作者 吴凌子 栗勇涛 陈爽 陈努 张晓敏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07-715,共9页
目的探讨Anti-白细胞介素(IL)-12/IL-23 p40抗体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取SPF级健康无眼疾6~8周龄雌性C57BL/6N小鼠66只,其中24只采用光感受器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IRBP)651-670诱导小鼠EAU模型,分别... 目的探讨Anti-白细胞介素(IL)-12/IL-23 p40抗体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取SPF级健康无眼疾6~8周龄雌性C57BL/6N小鼠66只,其中24只采用光感受器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IRBP)651-670诱导小鼠EAU模型,分别在免疫前及免疫后第3、12、18天各取6只小鼠,流式细胞术检测各时间点小鼠脾脏、淋巴结和眼球中IL-17A^(+)γ干扰素(IFN-γ)^(+)CD4^(+)T细胞比例。取6只小鼠制作EAU模型,免疫后18 d采用小动物成像仪进行眼底拍照并行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检查完成后处死小鼠,摘取眼球,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检测小鼠视网膜炎症反应和组织结构形态学改变;取淋巴结行流式细胞术检测IL-17A^(+)IFN-γ^(+)CD4^(+)T细胞比例,按照表达数量不同分为IL-17A^(+)IFN-γ^(+)细胞高表达组和IL-17A^(+)IFN-γ^(+)细胞低表达组,比较2个组小鼠视网膜损伤情况。取36只小鼠制作EAU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nti-IL-12/IL-23 p40组和IgG组,每组18只,分别尾静脉注射Anti-IL-12/IL-23 p40和IgG,每3天1次。免疫后第12天和第18天每组各取6只小鼠,分别取淋巴结和眼球组织,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比例。免疫后第24天,每组各取6只小鼠,摘取眼球,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视网膜损害情况;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T细胞体外诱导分化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IL-17A^(+)IFN-γ^(+)CD4^(+)T细胞诱导分化后IL-17和IFN-γ表达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IL-17A^(+)IFN-γ^(+)CD4^(+)T细胞诱导分化后Th1细胞转录因子T-bet和Th17细胞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γt(ROR-γt)相对表达量。结果免疫前和免疫后第3、12、18天,淋巴结、脾脏、眼球中IL-17A^(+)IFN-γ^(+)CD4^(+)T细胞比例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9.642、16.531、10.385,均P<0.05),其中与免疫前相比,EAU小鼠免疫后第12天淋巴结IL-17A^(+)IFN-γ^(+)CD4^(+)T细胞比例明显升高;免疫后第18天脾脏、眼球中IL-17A^(+)IFN-γ^(+)CD4^(+)T细胞比例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L-17A^(+)IFN-γ^(+)细胞高表达组小鼠视网膜严重水肿、视网膜脱离、重度炎性细胞浸润和广泛视网膜褶皱;IL-17A^(+)IFN-γ^(+)细胞低表达组小鼠视网膜轻度水肿、局灶性炎性细胞浸润、轻度视网膜褶皱。Anti-IL-12/IL-23 p40组免疫后18 d,眼球中CD3和IL-17A^(+)IFN-γ^(+)CD4^(+)T细胞比例低于Ig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304、8.080,均P<0.05);免疫后12 d,Anti-IL-12/IL-23 p40组淋巴结中IL-17A^(+)IFN-γ^(+)CD4^(+)T细胞比例为(0.33±0.18)%,明显低于IgG组的(4.83±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974,P<0.001)。与IgG组相比,Anti-IL-12/IL-23 p40组Th1、Th17、IL-17A^(+)IFN-γ^(+)CD4^(+)T细胞百分比及IL-17、IFN-γ、T-bet、ROR-γt表达量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Anti-IL-12/IL-23 p40可通过抑制IL-17A^(+)IFN-γ^(+)CD4^(+)T细胞发挥对EAU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膜炎 药物治疗 白细胞介素12亚基p40 单克隆抗体 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 小鼠
下载PDF
感光细胞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改丽 肖云 高晓唯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0年第8期1576-1579,共4页
感光细胞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IRBP)是一个大分子糖脂蛋白,是感光细胞间基质(IPM)中主要的可溶性蛋白。在视觉周期即维生素A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对维持感光细胞的完整性必不可少,了解IRBP的结构和功能及其在视网膜疾病中的作用机制,有... 感光细胞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IRBP)是一个大分子糖脂蛋白,是感光细胞间基质(IPM)中主要的可溶性蛋白。在视觉周期即维生素A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对维持感光细胞的完整性必不可少,了解IRBP的结构和功能及其在视网膜疾病中的作用机制,有利于探索新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光细胞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结构功能疾病关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