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mylase intrapancreatic infusion delays insulin release during an intravenous glucose tolerance test,proof of acini–islet–acinar interactions
1
作者 Kateryna Pierzynowska Piotr Wychowański +6 位作者 Kamil Zaworski Jarosław Woliński Janine Donaldson Dominika Szkopek Katarzyna Roszkowicz-Ostrowska Agata Kondej Stefan G Pierzynowski 《World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 2024年第3期101-107,共7页
BACKGROUND The possible existence of an acini–islet–acinar(AIA)reflex,involving mutual amylase and insulin interactions,was investigated in the current acute experiment on pigs.AIM To confirm the existence of an AIA... BACKGROUND The possible existence of an acini–islet–acinar(AIA)reflex,involving mutual amylase and insulin interactions,was investigated in the current acute experiment on pigs.AIM To confirm the existence of an AIA reflex and justify the placement of the exocrine and endocrine pancreatic components within the same organ.METHODS The study was performed on six pigs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An intravenous glucose tolerance test was performed,with a bolus infusion of 50%glucose to the jugular vein,while amylase(5000 U/kg)or vehicle intrapancreatic infusions were administered via the pancreaticoduodenalis cranialis artery during 30 min with a 1 mL/min flow rate.RESULTS The amylase infusion to pancreatic arterial circulation inhibited and delayed the insulin release peak which is usu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highest value of blood glucose and is typically observed at 15 min after glucose infusion,for>1 h.The intrapancreatic infusion of the vehicle(saline)did not have any effect on the time frame of insulin release.Infusion of 1%bovine serum albumin changed the insulin release curve dramatically and prolonged the high range of insulin secretion,far beyond the glucose peak.CONCLUSION Intrapancreatic arterial infusion of amylase interrupted the integrated glucose–insulin interactions.This confirms an AIA reflex and justifies placement of the exocrine and endocrine pancreatic components within the same org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YLASE glucose-insulin-amylase interaction intravenous glucose tolerance test Acini-islet-acinar axis INSULIN
下载PDF
4例自发性2型糖尿病猕猴的筛查
2
作者 周亮 王健宸 +1 位作者 周佳 卫愿奎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79-684,695,共7页
目的 筛选自发性2型糖尿病(T2DM)猕猴Macaca mulatta,为研究T2DM发生发展及治疗药物筛选提供优良模型。方法 对30只雄性普通猕猴进行静脉注射糖耐量试验,筛选出满足空腹血糖≥6.0 mmol·L^(-1)及葡萄糖注射120 min后血糖≥10.1 mmol... 目的 筛选自发性2型糖尿病(T2DM)猕猴Macaca mulatta,为研究T2DM发生发展及治疗药物筛选提供优良模型。方法 对30只雄性普通猕猴进行静脉注射糖耐量试验,筛选出满足空腹血糖≥6.0 mmol·L^(-1)及葡萄糖注射120 min后血糖≥10.1 mmol·L^(-1)的猕猴,并通过身体质量指数、胰岛素、C肽、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血脂4项等指标评价其生理状态。结果和结论 共筛选出4只自发性T2DM猕猴和8只糖尿病前期猕猴,且T2DM猕猴HbA1c较正常猕猴显著升高,差异显著,未来将进一步对自发性T2DM猕猴进行种群繁育及标准化研究,这对于T2DM的发生发展及治疗药物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2型糖尿病 猕猴 葡萄糖耐量试验
下载PDF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静脉留置针采血溶血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采血方案的探讨 被引量:4
3
作者 刘敬珍 赵亚芝 +1 位作者 赵俊敏 牟振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1614-1616,共3页
目的观察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经静脉留置针采血,不同管径的静脉留置针、不同采血部位、不同的注血方法以及采血的难易程度对溶血的影响,从而探索出OGTT静脉留置针采血的最佳组合方案。方法将75例志愿者分别采用不同管径的留置针、... 目的观察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经静脉留置针采血,不同管径的静脉留置针、不同采血部位、不同的注血方法以及采血的难易程度对溶血的影响,从而探索出OGTT静脉留置针采血的最佳组合方案。方法将75例志愿者分别采用不同管径的留置针、不同采血部位、不同的注血方法,于空腹及口服葡萄糖后0.5、1、2、3h时采血,经离心后比较各组标本的溶血发生率,并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经肘部采血、采用20G管径静脉留置针采血、采血容易者,溶血发生率均明显降低,与前臂采血、采用22G管径静脉留置针采血、采血困难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种注血方法的溶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采血部位、静脉留置针管径与溶血发生率有关(P<0.01)。结论经肘部采血和采用20G管径静脉留置针是避免溶血的最佳组合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糖耐量试验 静脉留置针 溶血
下载PDF
血脂异常对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李佳 徐玲 蒋岚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2264-2266,2269,共4页
目的用Botnia钳夹术评价血脂异常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方法对糖耐量正常的15例血脂正常者和15例高脂血症患者分别进行Botnia钳夹术,评价高脂血症患者胰岛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以正糖钳夹稳态期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利用... 目的用Botnia钳夹术评价血脂异常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方法对糖耐量正常的15例血脂正常者和15例高脂血症患者分别进行Botnia钳夹术,评价高脂血症患者胰岛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以正糖钳夹稳态期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利用率(Rd)来判定周围组织胰岛素敏感性,以IVGTT测定的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FPIR)与Rd值的乘积——处置指数来判定胰岛β细胞功能。结果血脂异常组Rd明显低于血脂正常组(P=0.009),基础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血脂正常组(P=0.002),Botnia钳夹术测定的FPIR,血脂正常者和血脂异常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用Rd校正后得出的处置指数值,血脂异常者明显低于血脂正常者(P=0.011)。Rd与血清游离脂肪酸明显负相关(r=-0.577),FPIR与游离脂肪酸、尿酸明显负相关(r=-0.446;r=-0.391)。结论血糖正常的血脂异常患者存在外周胰岛素抵抗与胰岛β细胞功能异常,高游离脂肪酸血症可能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 葡萄糖钳夹技术 血脂异常 胰岛素抵抗 胰岛Β细胞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水平及其与胰岛β细胞第一时相分泌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7
5
作者 吴婧 何琴 +4 位作者 瞿华 王行 骆媛媛 刘芳 邓华聪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21-727,共7页
目的:检测不同糖耐量个体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B,VEGF-B)水平,探讨VEGFB与糖脂代谢及胰岛β细胞第一时相分泌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45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37... 目的:检测不同糖耐量个体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B,VEGF-B)水平,探讨VEGFB与糖脂代谢及胰岛β细胞第一时相分泌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45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37例糖调节受损个体(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IGR),39例正常糖耐量个体(normal glucose tolerant,NGT),行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并检测血糖、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 A1c),血脂4项等。ELISA法测定空腹血浆VEGF-B水平,酶法测定空腹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s,FFA)水平。计算急性胰岛素反应(acute insulin response,AIR)、0~10 min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s,AUC)、葡萄糖处置指数(glucose disposition index,GDI)评估β细胞第一时相分泌功能,稳态模型评估β细胞功能(homaβcell function,HOMA-β)及胰岛素抵抗(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结果:T2DM组和IGR组血浆VEGF-B水平明显高于NGT组(P=0.000、0.004),且在T2DM组中最高;VEGF-B与AIR、AUC、GDI、HOMA-β显著负相关(P=0.006、0.005、0.010、0.000),与FPG、2h PG、Hb A1c、FINS、TG、FFA、HOMA-IR显著正相关(FINS,P=0.001;余P=0.000)。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三分位后,与低水平的血浆VEGF-B(<145.59 pg/ml)相比,更高VEGF-B水平时[145.59 pg/ml^180.07 pg/ml,OR=3.55(95%CI=1.05~12.02);>180.07 pg/ml,OR=3.64(95%CI=1.16~11.42)]β细胞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功能减退的可能性更大。进一步控制TG和FFA后,上述相关关系消失(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VEGF-B水平升高,血浆VEGF-B水平与糖脂代谢、胰岛β细胞第一时相分泌功能密切相关,VEGF-B可能参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 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 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 脂代谢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使用直式静脉留置针改进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采血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叶苓 李平 +1 位作者 张烨涵 高强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1期71-72,74,共3页
目的探讨葡萄糖耐量试验中使用静脉留置针采血的改进方法,使采血操作更加简便、安全、人性化。方法使用直式静脉留置针联合真空采血器,每次采血后无需肝素生理盐水封管、采血前无需弃掉血液,为443例疑似糖尿病患者行葡萄糖耐量试验。结... 目的探讨葡萄糖耐量试验中使用静脉留置针采血的改进方法,使采血操作更加简便、安全、人性化。方法使用直式静脉留置针联合真空采血器,每次采血后无需肝素生理盐水封管、采血前无需弃掉血液,为443例疑似糖尿病患者行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采用无封管采血法对443例患者完成5次采血的成功率均高于98%;口服葡萄糖后,各个时间点留置软管内含前一时间段血样与当前时间点血样的血糖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无封管采血法既减轻患者多次穿刺的痛苦,又不反复穿刺肝素帽,不浪费血液,降低了感染风险,且操作简便、安全,建议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式静脉留置针 采血技术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下载PDF
Botnia葡萄糖钳夹技术的建立和临床评价 被引量:2
7
作者 李佳 陈秋 徐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63-866,共4页
目的通过对糖耐量正常者建立Botnia葡萄糖钳夹技术(Botnia钳夹术),评价在一次试验中同时测定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60例糖耐量正常者,分为正常体质量组(30例)和肥胖组(30例),每组又按照钳夹术的不同分为正... 目的通过对糖耐量正常者建立Botnia葡萄糖钳夹技术(Botnia钳夹术),评价在一次试验中同时测定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60例糖耐量正常者,分为正常体质量组(30例)和肥胖组(30例),每组又按照钳夹术的不同分为正常Botnia钳夹组、正常正糖钳夹组、肥胖Botnia钳夹组和肥胖正糖钳夹组,各15例。正常Botnia钳夹组和肥胖Botnia钳夹组进行Botnia钳夹术,即将静脉注射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T)与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正糖钳夹)试验联合,先进行IVGTT(0~60min),随后进行正糖钳夹术(60~180min);正常正糖钳夹组和肥胖正糖钳夹组进行正糖钳夹试验;对两种试验进行比较,评价Botnia钳夹术的价值。以正糖钳夹稳态期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利用率(Rd)来判定周围组织胰岛素敏感性,以IVGTT测定的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量(FPIR)与Rd值的乘积,即处置指数(DI)来判定β细胞功能。结果正常Botnia钳夹组和正常正糖钳夹组受试者的Rd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5);肥胖Botnia钳夹组和肥胖正糖钳夹组受检者的Rd值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388);肥胖Botnia钳夹组受试者的Rd值显著低于正常Botnia钳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两组受试者的FPIR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6),但对其用Rd校正之后,肥胖Botnia钳夹组受试者的DI值显著低于正常Botnia钳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Botnia钳夹术中首先进行的IVGTT并不影响随后进行的正糖钳夹术,Botnia钳夹术能够实现在一次试验中同时测定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注射葡萄糖耐量试验 葡萄糖钳制技术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分泌细胞
下载PDF
血糖正常的肥胖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3
8
作者 李佳 马红艳 陈攀 《四川医学》 CAS 2010年第6期734-736,共3页
目的用Botnia钳夹术评价血糖正常的肥胖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方法分别对15例正常人和15例肥胖患者进行Botnia钳夹术,即0~60min先进行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T),随后60~180min进行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试验(简称正糖钳... 目的用Botnia钳夹术评价血糖正常的肥胖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方法分别对15例正常人和15例肥胖患者进行Botnia钳夹术,即0~60min先进行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T),随后60~180min进行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试验(简称正糖钳夹术)。以正糖钳夹稳态期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利用率(Rd)来判定周围组织胰岛素敏感性,以IVGTT测定的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FPIR)与Rd值的乘积——处置指数(DI)来判定β细胞功能。结果肥胖者Rd(P=0.009)、DI(P=0.011)明显低于正常人。Rd与血清游离脂肪酸(FFA)明显负相关(r=-0.528,P=0.003),FPIR与血尿酸(UA)、FFA明显负相关(r=-0.431,P=0.017;r=-0.473,P=0.008)。结论血糖正常的肥胖患者存在外周IR与β细胞功能异常。腹型肥胖,特别是高FFA血症可能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 葡萄糖钳夹技术 肥胖 胰岛素抵抗 胰岛Β细胞
下载PDF
五指山小型猪糖耐量试验及血脂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潘金春 闵凡贵 +6 位作者 袁文 王希龙 陈华 陈瑞爱 王凤国 罗书明 叶建聪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2011年第5期356-359,共4页
目的 确定五指山小型猪的正常糖耐量水平,并检测血脂,筛查糖、脂代谢异常小型猪.方法 选择未去势的五指山小型猪,禁食不禁水12h后按1.2 ml/kg体重的剂量静脉注射50%葡萄糖注射液,并分别在注糖前、注糖后10、30、60、90和120 min采血测... 目的 确定五指山小型猪的正常糖耐量水平,并检测血脂,筛查糖、脂代谢异常小型猪.方法 选择未去势的五指山小型猪,禁食不禁水12h后按1.2 ml/kg体重的剂量静脉注射50%葡萄糖注射液,并分别在注糖前、注糖后10、30、60、90和120 min采血测定血糖值.同时采取空腹血清送实验室检测血糖(Glu)、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生化指标.结果 静脉注糖后血糖水平出现显著性波动,注糖后10 min内血糖水平达到峰值,随后逐渐下降,直至注糖后90 min恢复到给糖前水平.有7头小型猪的糖耐量部分血糖值超过95%置信度上线值,有12头小型猪部分相关的血清生化指标值超过95%置信度上线值.相关性分析发现Glu与TG、TC、HDL-C、LDL-C这4个指标都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多因素分析表明TG、HDL-C与Glu显著相关.结论 筛选出糖代谢或脂代谢异常,以及糖耐量减低的小型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指山小型猪 葡萄糖耐量试验 血糖 血脂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家系非糖尿病一级亲属第一时相胰岛素的变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薛云 成金罗 +2 位作者 胡继红 沈默宇 张允平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68-969,共2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家系非糖尿病一级亲属在糖耐量正常时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情况。方法:收集江苏省常州市2型糖尿病家系中非糖尿病一级亲属(NGT组)42例、家系2型糖尿病(T2DM组)49例、并以无糖尿病家族史的46例健康成人为对照(NC组),进...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家系非糖尿病一级亲属在糖耐量正常时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情况。方法:收集江苏省常州市2型糖尿病家系中非糖尿病一级亲属(NGT组)42例、家系2型糖尿病(T2DM组)49例、并以无糖尿病家族史的46例健康成人为对照(NC组),进行25g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T)测定空腹及IVGTT后1、2、4、6、10min的血胰岛素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家系非糖尿病一级亲属0、1、4、6、10min胰岛素和健康成人对照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2型糖尿病家系中糖耐量正常的一级亲属胰岛素的第一时相分泌和没有道传背景的健康成人已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一级亲属 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 胰岛素 第一时相
下载PDF
正常女性Botnia钳夹术的建立 被引量:1
11
作者 程庆丰 李启富 +3 位作者 白晓苏 冯静 黄健康 刘秀容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598-600,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能同时独立评价胰岛B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的方法.方法:联合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T)与高胰岛素-正常葡萄糖钳夹术(简称正糖钳夹术)-即Botnia钳夹术,评估13例健康女性志愿者的胰岛B细胞功能与胰岛素敏感性,并与常规正... 目的:建立一种能同时独立评价胰岛B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的方法.方法:联合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T)与高胰岛素-正常葡萄糖钳夹术(简称正糖钳夹术)-即Botnia钳夹术,评估13例健康女性志愿者的胰岛B细胞功能与胰岛素敏感性,并与常规正糖钳夹术进行比较.结果:Botnia钳夹术与常规正糖钳夹术稳态期(150~180 min)葡萄糖代谢率分别为(13.11±1.71)mg/(kg·min)和(13.34±1.41)mg/(kg·min),P>0.05;稳态期血糖浓度分别为(5.14±0.12)mmol/L和(5.15±0.14)mmol/L,P>0.05.结论:IVGTT并不影响随后正糖钳夹术中稳态葡萄糖代谢率.Botnia钳夹术可同时评价胰岛B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 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术 胰岛B细胞功能 胰岛素敏感性
下载PDF
静脉留置针多点采血在糖耐量试验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2
作者 初晓芳 薄艳 +1 位作者 娄凡 胡晓乐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31期83-85,89,共4页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多点采血在糖耐量试验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10月于我院进行糖耐量试验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盲选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静脉穿刺方法进行采血操作,观察...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多点采血在糖耐量试验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10月于我院进行糖耐量试验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盲选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静脉穿刺方法进行采血操作,观察组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进行多点采血操作。比较两组患者对应采血标本各时间点的血糖水平、收缩压、精神压力和病情严重程度。结果两组患者空腹及服用葡萄糖后30 min、1、2及3 h的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血后,观察组患者各时间点的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血后,观察组患者的精神压力和病情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耐量试验患者采用静脉留置针多点采血方法进行采血处理,可有效避免对其心理状态及血压产生较大影响,并可得到与常规采血方法相似的血糖检测结果,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耐量试验 静脉留置针 静脉穿刺
下载PDF
循证护理在静脉留置针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采血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尚国爱 郝晓蕊 《现代临床护理》 2011年第1期17-18,21,共3页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静脉留置针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采血中的效果,以便减轻患者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方法运用循证护理方法,寻找OGTT采血的最佳途径(静脉留置针法),并制订操作规范,给予240例内分泌...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静脉留置针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采血中的效果,以便减轻患者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方法运用循证护理方法,寻找OGTT采血的最佳途径(静脉留置针法),并制订操作规范,给予240例内分泌科住院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实施OGTT采血。结果 240例患者均愿意接受静脉留置针采血,5次采血成功率95.0%。结论循证护理方法在静脉留置针行OGTT采血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而且能减轻患者多次静脉穿刺导致的痛苦,方便了护士工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静脉留置针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下载PDF
VAP血管通路在小型猪静脉糖耐量试验中的应用
14
作者 陈亮 潘永明 +3 位作者 蔡月琴 朱科燕 徐孝平 陈民利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2015年第2期114-119,共6页
目的通过VAP(vascular—access.port)血管通路来改善小型猪静脉糖耐量试验(IVGTT)结果的可靠性,减少试验过程中的应激反应,并且为小型猪IVGTT试验提供一种便捷快速且稳定的新方法。方法将12只巴马小型猪随机分为VAP血管通路植入... 目的通过VAP(vascular—access.port)血管通路来改善小型猪静脉糖耐量试验(IVGTT)结果的可靠性,减少试验过程中的应激反应,并且为小型猪IVGTT试验提供一种便捷快速且稳定的新方法。方法将12只巴马小型猪随机分为VAP血管通路植入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两组动物在IVGTT中的差异,并评价应激指标。结果VAP组与对照组小型猪在IVGTT试验中均能出现糖耐量反应,其血清胰岛素含量变化以及趋势无统计学差异,但VAP组血糖水平在0min,60min、90min以及120min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且在5min血糖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对照组肌酶激酶(CK)水平在各时间点均显著高于VAP组(P〈0.01);对照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T)在0min、15—120min时都高于vAP组,且在60~120min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与常规方法比较,VAP血管通路植入后小型猪在IVGTT中所受应激更小,更符合动物福利,且试验结果更加可靠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P(vascular—access—port)血管通路 小型猪 静脉糖耐量试验(ivgtt) 应激
下载PDF
减少样本量的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检测胰岛素抵抗状态
15
作者 徐莲英 卫静淑 +3 位作者 陈惠敏 张翼飞 洪洁 张婷 《上海护理》 2010年第2期29-32,共4页
目的运用减少样本量的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frequently sampled intravenous glucose tolerance test,FSIGT)对不同糖耐量受试者的胰岛素抵抗状态进行检测。方法2008年6月—2009年6月,我们选取了160例不同糖耐量状态的非糖尿病患者,分为... 目的运用减少样本量的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frequently sampled intravenous glucose tolerance test,FSIGT)对不同糖耐量受试者的胰岛素抵抗状态进行检测。方法2008年6月—2009年6月,我们选取了160例不同糖耐量状态的非糖尿病患者,分为正常糖耐量组(NGT)、空腹血糖异常组(IFG)、糖耐量减退组(IGT)及(IFG+IGT)组,通过口服糖耐量试验评价其糖耐量状态,运用基于Bergman最小模型技术的减少样本量的FSIGT评价受试者的胰岛素抵抗程度。结果4组对象的年龄、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收缩压、舒张压、吸烟史和血脂参数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由FSIGT获得的胰岛素抵抗指数(FSIGT-ISI)值显示,虽IFG、IGT及IFG+IGT组均低于NGT组,但仅IGT组其值显著低于NGT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FSIGT进行人群中胰岛素抵抗状态检测,对于IGT的筛查、早期诊断糖尿病及尽早采取预防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调节受损 胰岛素抵抗状态 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
下载PDF
代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敏感性和β细胞功能研究
16
作者 洪洁 龚艳春 +3 位作者 宁光 郭冀珍 赵列宾 许曼音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2年第4期327-330,共4页
目的研究单纯性肥胖、单纯性高血压、肥胖伴糖耐量减退 (IGT )、高血压伴IGT和肥胖 2型糖尿病(T2DM )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及早期胰岛 β细胞功能。  方法用减少样本数的Bergman最小模型技术结合多样本静脉葡萄糖耐量 (FSIGT)试验分别测... 目的研究单纯性肥胖、单纯性高血压、肥胖伴糖耐量减退 (IGT )、高血压伴IGT和肥胖 2型糖尿病(T2DM )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及早期胰岛 β细胞功能。  方法用减少样本数的Bergman最小模型技术结合多样本静脉葡萄糖耐量 (FSIGT)试验分别测定各类受试组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指数 (SI)、葡萄糖自身代谢效能 (SG) ,并计算FSIGT试验中推注葡萄糖后胰岛素分泌第一时相时的胰岛素峰值与基础值之差 (Ip -b) ,进而评估各组人群早期胰岛 β细胞的胰岛素分泌功能。 结果 1.正常组、单纯性肥胖组及单纯性高血压组间的SG 无显著性差异 ,但均明显高于肥胖伴IGT、高血压伴IGT和T2DM组 ,后三组间的SG 无显著差异。 2 .正常组的SI 显著高于其他病理性 5组。 3.与正常组相比 ,单纯性肥胖组、高血压伴IGT组Ip -b值明显升高 ,肥胖伴IGT和T2DM组Ip -b值明显降低。 结论胰岛早期 β细胞分泌功能在单纯性高血压组正常 ,在单纯性肥胖、高血压伴IGT组处于代偿性亢进状态 ,而在肥胖的T2DM及肥胖伴IGT患者 ,机体早期即刻葡萄糖负荷后胰岛 β细胞分泌胰岛素功能已经不足 ,以前者更为严重 ,甚至缺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早期胰岛β细胞功能 多样本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 葡萄糖自身代谢效能
下载PDF
葡萄糖对下丘脑腹内侧核损伤性肥胖大鼠脂质代谢的影响
17
作者 薛长勇 郑子新 +3 位作者 张荣欣 欧阳红 邱继红 腾俊英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5-97,共3页
关键词 葡萄糖 下丘脑腹内侧核损伤性肥胖 大鼠 脂质代谢
下载PDF
新诊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强化降糖序贯GLP-1的随访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温滨红 王晓晨 +4 位作者 赵璐 杨硕 贺薇 胡晓娜 徐嘉妤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2期153-156,共4页
目的探究短期强化降糖序贯GLP-1治疗模式对新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远期疗效。方法通过对50例新诊T2DM患者短期强化降糖,使血糖达标(FPG<6.1 mmol/L,2hPG<8.0 mmol/L)后,给予饮食运动或利拉鲁肽干预,随访1年,比较干预前后血糖... 目的探究短期强化降糖序贯GLP-1治疗模式对新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远期疗效。方法通过对50例新诊T2DM患者短期强化降糖,使血糖达标(FPG<6.1 mmol/L,2hPG<8.0 mmol/L)后,给予饮食运动或利拉鲁肽干预,随访1年,比较干预前后血糖缓解率、病情缓解时间及胰岛B细胞第一时相分泌的变化。结果饮食运动组血糖缓解率为52.38%,病情缓解时间为(72.30±52.23)d,干预前、随访1年后的胰岛B细胞第一时相分泌曲线下面积AUC_(Ins0~10 min)为(274.11±134.83)、(297.87±123.38)mU·min/L(P>0.05),AUCCp0~10 min为(21.45±7.66)、(23.21±7.84)ng·min/mL(P<0.05)。利拉鲁肽组血糖缓解率为56.00%,病情缓解时间为(71.91±47.12)d,干预前、随访1年后的胰岛B细胞第一时相分泌曲线下面积AUC_(Ins0~10 min)为(299.00±132.16)、(317.22±107.91)mU·min/L(P>0.05),AUCCp0~10 min为(21.87±7.76)、(23.65±7.02)ng·min/mL(P<0.05)。结论GLP-1干预可提高新诊T2DM患者的血糖缓解率,延长病情缓解时间,改善胰岛B细胞第一时相分泌功能,但这种效应随着GLP-1的停用而消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升血糖素样肽1 2型糖尿病 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 胰岛B细胞
下载PDF
葡萄糖耐量试验安全留置针不封管连续采血运用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圆圆 马艳丽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1年第14期2450-2453,共4页
目的探讨葡萄糖耐量试验中的安全留置针不封管连续采血运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20年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患者72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6例。2组均进行采血,对照组采用普通血针采血,观察组采血时不封管留置针。... 目的探讨葡萄糖耐量试验中的安全留置针不封管连续采血运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20年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患者72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6例。2组均进行采血,对照组采用普通血针采血,观察组采血时不封管留置针。2组试验完毕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2组生活事件评定量表(LES)评分、血糖水平、收缩压、脉搏、应激反应、不良事件发生率及依从性。结果2组不同采血时LES评分均低于采血前(P<0.05);观察组第1次采血时、第2次采血时、第3次采血时及第4次采血时LE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无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OGTT中空腹血糖、餐后1 h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OGTT试验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采血时肿胀、疼痛及血管穿刺损伤发生率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遵医服糖、血液采集、饮水指导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葡萄糖耐量试验过程中安全针留置不封管连续采血能降低生活事件,提高血糖测定准确性,对患者收缩压及脉搏影响较少,可降低应急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采血依从性,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耐量试验 安全留置针 不封管 连续采血 运用效果
下载PDF
Comparative effects of idazoxan, efaroxan, and BU 224 on insulin secretion in the rabbit: Not only interaction with pancreatic imidazoline I2 binding sites
20
作者 María José García-Barrado María Francisca Pastor +2 位作者 María Carmen Iglesias-Osma Christian Carpéné Julio Moratinos 《Health》 2010年第2期112-123,共12页
The nature of the binding site(s) involved in the insulin secretory activity of imidazoline compo- unds remains unclear. An imidazoline I2 binding site (I2BS) has been neglected since the classic I2 ligand, idazoxan, ... The nature of the binding site(s) involved in the insulin secretory activity of imidazoline compo- unds remains unclear. An imidazoline I2 binding site (I2BS) has been neglected since the classic I2 ligand, idazoxan, does not release insulin. Using the rabbit as an appropriate model for the study of this type of binding sites, we have tried to re-evaluate the effects of idazoxan, the selective I2 compound BU 224, and efaroxan on insulin secretion. Mimicking efaroxan, idazoxan and BU 224 potentiated insulin release from perifused islets in the presence of 8 mM glucose. In static incubation, insulin secretion induced by idazoxan and BU 224 exhibited both dose and glucose dependencies. ATP-sensitive K+ (KATP) channel blockade, though at a different site from the SUR1 receptor, with subsequent Ca2+ entry, mediates the insulin releasing effect of the three ligands. However, additional MAO independent intracellular steps in stimulus- secretion coupling linked to PKA and PKC activation are only involved in the effect of BU 224. Therefore, both an I2 related binding site at the channel level shared by the three ligands and a putative I3-intracellularly located binding site stimulated by BU 224 would be mediating insulin release by these compounds. In vivo experiments reassess the abilities of idazoxan and BU 224 to enhance glucose-induced insulin secretion and to elicit a modest blood glucose lowering respon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 224 EFAROXAN IDAZOXAN IMIDAZOLINE Ligands Insulin Secretion ivgtt (intravenous glucose tolerance test) KATP Channel PK Activity RABBIT PANCREATIC Islet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