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时血小板减少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李江 刘文娴 +3 位作者 朱佳佳 宁尚秋 陈立颖 盛瑾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4期17-18,21,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治疗期间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特点、处理及预后。方法入选我院2005年8月~2011年1月128例接受IABP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回顾性分析入选患者的血小板情况及临床特点。结果 128例患者...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治疗期间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特点、处理及预后。方法入选我院2005年8月~2011年1月128例接受IABP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回顾性分析入选患者的血小板情况及临床特点。结果 128例患者应用IABP的时间为(86.4±7.1)h;应用IABP后有52例血小板减少患者,其中轻度减少者37例、重度减少者15例,无极重度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的时间为开始IABP治疗后12h;停用IABP后有97.4%的患者血小板恢复至正常。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IABP治疗时可出现明显的血小板减少,应该引起重视,在应用过程中应严密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血小板减少
下载PDF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伴心源性休克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朱洁莹 刘丽军 +7 位作者 信栓力 常超 马燕霞 赵秀峰 韩丽英 李敏 张兰华 刘桂兰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497-499,共3页
目的:评价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行冠脉介入治疗辅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40例ACS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行冠脉介入治疗辅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术,观察其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结果:40例AC... 目的:评价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行冠脉介入治疗辅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40例ACS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行冠脉介入治疗辅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术,观察其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结果:40例ACS患者经冠脉介入及IABP治疗后,35例存活患者主动脉内收缩压、舒张压显著升高,分别由术前(82.54±5.35)mmHg、(50.34±3.57)mmHg上升至术后(95.11±6.87)mmHg、(80.39±4.86)mmHg(P均<0.01)。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血流动力学显著改善。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行冠脉介入治疗时,联合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可增加冠脉介入治疗安全性,降低病死率,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休克 心源性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主动脉内气囊泵
下载PDF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心脏外科中的预防性应用及抗凝策略 被引量:3
3
作者 沈冬焱 王学鹏 +2 位作者 何子林 解基严 万峰 《北京医学》 CAS 2012年第7期532-534,共3页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的应用时机和使用中抗凝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39例次心脏手术围手术期IABP的临床应用方法以及并发症资料。结果本组抢救性应用88例次(36.8%,)预防性应用140例次(58.6%),治疗心绞痛8例(3.3%),治疗心律...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的应用时机和使用中抗凝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39例次心脏手术围手术期IABP的临床应用方法以及并发症资料。结果本组抢救性应用88例次(36.8%,)预防性应用140例次(58.6%),治疗心绞痛8例(3.3%),治疗心律失常3例(1.3%)。总体死亡率21.1%,总体IABP相关并发症为8.7%。应用IABP期间针对IABP进行肝素抗凝99例次,未针对IABP进行抗凝140例次。两组下肢缺血性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结论 IABP不仅是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的抢救手段,更是一种积极的治疗方法,没有针对IABP采用肝素抗凝并未增加相关下肢缺血性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适应证 抗凝治疗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暴发性心肌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黄慧卿 郭松圆 +1 位作者 何德化 张雪好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26期158-161,共4页
目的 总结5例暴发性心肌炎患者联合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的护理经验。方法 选择我科在2014年8月-2016年4月收治的联合应用ECMO和IABP的暴发性心肌炎患者5例。疾病初期通过严密的病情观察,迅速、有效开始E... 目的 总结5例暴发性心肌炎患者联合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的护理经验。方法 选择我科在2014年8月-2016年4月收治的联合应用ECMO和IABP的暴发性心肌炎患者5例。疾病初期通过严密的病情观察,迅速、有效开始ECMO和IABP辅助支持;在ECMO和IABP运行期间密切监测心率、血压、凝血功能等指标,并执行严格的液体管理和体外循环管路管理,及时观察和处理心律失常、低血压、肺出血及肢端循环障碍等各类并发症。结果 本组5例患者中,4例经过ECMO和IABP辅助治疗后成功撤机,病情好转出院,死亡1例。结论 ECMO和IABP作为有效的辅助措施,对暴发性心肌炎患者病情转复至关重要,临床上需不断总结其相关护理经验,提高护理水平,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心肌炎 护理
下载PDF
心脏及大血管手术后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5
作者 仲维佳 刘张章 +1 位作者 徐博 张京岚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8期658-661,691,共5页
目的:研究分析心脏及大血管手术后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安贞医院2009年1月至2016年5月,心脏及大血管手术后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首发症状均为患侧小腿肿胀、组织张力高,... 目的:研究分析心脏及大血管手术后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安贞医院2009年1月至2016年5月,心脏及大血管手术后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首发症状均为患侧小腿肿胀、组织张力高,伴有皮肤发花、发绀等肢体缺血表现。升主动脉+主动脉全弓人工血管置换术组患者术后症状出现早。患者普遍预后差。结论:骨筋膜室综合征是心脏及大血管手术后一种非常罕见的并发症,危险因素多,起病隐匿。早期临床诊断、改善患肢循环、及时行手术减压,对患者的临床预后、生活质量等都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筋膜室综合征 筋膜室内压 体外循环 体外膜肺氧合 主动脉球囊反搏
下载PDF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危重症心脏病中的应用及延长应用的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刘玮 张云强 +1 位作者 郭牧 宋昱 《临床荟萃》 CAS 2012年第3期185-188,192,共5页
目的观察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应用的疗效及延长应用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我院冠心病监护病房(CCU)应用IABP辅助治疗的患者30例,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24小时患者的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尿量、血氧饱和... 目的观察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应用的疗效及延长应用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我院冠心病监护病房(CCU)应用IABP辅助治疗的患者30例,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24小时患者的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尿量、血氧饱和度等变化。将IABP应用时间≥10天定义为延长应用,按是否延长应用分为长期治疗组和短期治疗组,观察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病死率及生存时间。分析延长应用IABP的安全性。结果①所有患者在应用IABP治疗24小时后,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尿量、血氧饱和度等在治疗前、治疗后24小时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长期治疗组与短期治疗组在并发症及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IABP辅助治疗,不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对于肾功能及末梢循环同样有益。对于危重症心脏病患者,适当延长IABP应用时间在临床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 主动脉内气囊泵 生存
下载PDF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治疗高龄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患者的应用 被引量:13
7
作者 凌锋 沈法荣 +3 位作者 黄抒伟 俞蔚 陈建明 王志军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848-850,共3页
目的 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高龄患者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辅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IABP)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1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或泵衰竭高龄患者 ,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辅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IABP)术 ,... 目的 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高龄患者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辅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IABP)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1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或泵衰竭高龄患者 ,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辅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IABP)术 ,观察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10例急性心肌梗死高龄患者经急诊冠脉介入及IABP治疗后 ,9例主动脉内舒张压、平均动脉压显著增高 ,分别由术前 ( 32 6 7±2 35 )mmHg和 ( 4 6 11± 4 17)mmHg,上升至术后 ( 10 5 11± 10 8)mmHg,和 ( 86 11± 8 93)mmHg ,(P <0 0 0 1)。临床症状明显好转 ,血流动力学显著改善。 1例死于肾功能衰竭。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高龄患者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时 ,联合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可增加冠脉介入治疗安全性 ,降低病死率 ,减少血管再闭塞率 ,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心源性休克 冠脉介入治疗 高龄患者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 IABP 临床症状 应用 手术成功率
原文传递
危重症心脏外科患者的ECMO辅助技术与IABP、CRRT、呼吸机的相互配合治疗策略 被引量:26
8
作者 张海波 孟旭 +6 位作者 韩杰 李岩 贾一新 许春雷 曾文 王坚刚 艾米儿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1-75,共5页
目的探讨危重症心脏外科术后患者联合体外膜肺氧合技术(ECMO)、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持续血液滤过(CRRT)和呼吸机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对北京安贞医院2004至2009年心脏外科术后重症病例进行ECMO、IABP、CRRT和呼吸机辅助治疗进... 目的探讨危重症心脏外科术后患者联合体外膜肺氧合技术(ECMO)、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持续血液滤过(CRRT)和呼吸机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对北京安贞医院2004至2009年心脏外科术后重症病例进行ECMO、IABP、CRRT和呼吸机辅助治疗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2004年10月至2009年4月,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患者术后心力衰竭(心衰)行ECMO辅助治疗180例,总ECMO辅助脱机比例68.9%,生存比例72.8%。69例ECMO代常规体外循环手术病例。111例常规ECMO辅助循环中死亡49例,生存比例55.9%。180例中,ECMO联合使用IABP40例,死亡23例,生存比例42.5%。先使用IABP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而再使用ECMO者28例,死亡9例,生存比例54%。重症瓣膜病、心脏移植等心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紧急心肺复苏而先使用ECMO后,因脉压差小,心脏左心室收缩减弱而再使用IABP者12例,死亡10例,存活比例16.7%。ECMO联合使用CRRT48例,总生存比例40%。先使用CRRT后使用ECMO6例,死亡4例,生存比例33.3%。先使用ECMO后使用CRRT42例,死亡25例,生存比例47.9%。180例中,ECMO+IABP+CRRT+呼吸机联合治疗共19例,死亡12例(生存比例36.1%)。结论ECMO辅助技术治疗心脏外科术后心衰,效果切实有效,患者应用越早心脏功能恢复越早。危重症患者出现心脏、肺脏、肾脏多器官衰竭时使用ECMO+IABP+CRRT+呼吸机的联合治疗,要注意各机器间的协调作用和撤除顺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外科手术 体外膜肺氧合 持续血滤 主动脉球囊反博 呼吸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