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入型凶险型前置胎盘计划性剖宫产术中子宫动脉结扎阻塞及宫腔填充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
作者 张洪莉 习开超 +1 位作者 张素萍 宋志慧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4年第7期67-72,共6页
目的探究植入型凶险型前置胎盘计划性剖宫产术中采用子宫动脉结扎阻塞及宫腔填充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32例植入型凶险型前置胎盘计划性剖宫产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不同的血管... 目的探究植入型凶险型前置胎盘计划性剖宫产术中采用子宫动脉结扎阻塞及宫腔填充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32例植入型凶险型前置胎盘计划性剖宫产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不同的血管阻断方式分为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宫腔填充治疗组(对照组)和子宫动脉结扎联合宫腔填充治疗组(观察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膀胱损伤率,并观察记录两组母婴结局情况,包括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子宫切除率、凝血功能异常发生率。记录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包括发热、慢性盆腔疼痛、伤口愈合不良、术后血栓形成、月经量降低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膀胱损伤率均较对照组更低(t=4.428和5.621,P<0.05),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未见显著差异(t=1.472和1.729,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1min Apgar评分未见显著差异(t=0.257,P>0.05),但观察组产妇的子宫切除率、凝血功能异常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t=3.722和4.628,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产科并发症,其中观察组患者发热、慢性盆腔疼痛、术后血栓形成、伤口愈合不良、术后月经量降低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274、4.726、3.872、3.872和4.218,P<0.05)。结论子宫动脉结扎术和子宫动脉造影栓塞术对植入型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其中子宫动脉结扎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型凶险型前置胎盘 剖宫产 子宫动脉结扎术 子宫切除 止血效果
下载PDF
宫腹腔镜联合修补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 被引量:115
2
作者 丁景新 陈建亮 +6 位作者 张宏伟 冯炜炜 易晓芳 张旭垠 朱芝玲 张绍芬 华克勤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06-510,共5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可能发生原因及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009年10月至2011年7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住院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修补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1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术后随访。结果 14...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可能发生原因及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009年10月至2011年7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住院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修补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1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术后随访。结果 14例子宫切口憩室均表现为月经淋漓不净,经期平均为(14.0±4.4)天(8~25天),4例表现为不孕,4例有经期下腹坠痛。术前子宫输卵管造影(hysterosalpinography,HSG)检查憩室宽度平均为(19.3±5.0)mm(13~30mm),深度平均为(11.6±3.2)mm(5~19mm),显著高于阴道超声测量到的宽度和深度(P=0.005,P=0.002)。患者剖宫产手术指征为疤痕子宫(6例)、胎膜早破(3例)、难产(3例)、社会因素(2例)和胎儿窘迫(3例)。术中切口7例缝合1层,4例缝合2层,3例不详。14例患者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修补剖宫产憩室,无中转开腹手术,无术中并发症,无输血病例。平均手术时间为(130±47)min(75~225min),平均出血量为(102±79)mL(30~300mL),术后随访平均4.1月(2~12月)。月经复潮的12例患者除1例外,其余症状均得到改善,经期缩短为(8.6±3.2)天(6~10天),有效率91.7%(11/12)。9例术后2~3个月复查阴道超声,有2例仍有小子宫憩室(分别为6mm×2mm和7mm×5mm)。结论 HSG术前可以更好地评估子宫憩室的大小。再次剖宫产、胎膜早破可能是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发生的高危因素。宫腹腔镜联合手术修补子宫切口憩室的有效率高,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 宫腔镜手术 腹腔镜手术
下载PDF
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中左侧斜卧位对产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46
3
作者 陈志强 雷洪伊 +3 位作者 叶小平 梁启波 张鸿飞 徐世元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4-36,共3页
目的 观察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中体位变化对产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40例ASAⅠ-Ⅱ级拟行剖宫产术的产妇分为A、B两组,每组20例,于剖宫产术中分别采用平卧位和左侧斜卧15°位。分别于入室后5min、腰硬联合麻醉时侧卧位后3mi... 目的 观察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中体位变化对产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40例ASAⅠ-Ⅱ级拟行剖宫产术的产妇分为A、B两组,每组20例,于剖宫产术中分别采用平卧位和左侧斜卧15°位。分别于入室后5min、腰硬联合麻醉时侧卧位后3min、麻醉后3min、切皮即刻、胎儿娩出后3min、手术结束时点记录产妇心输出量、每搏量、心率、平均动脉压、总外周阻力、胸腔液体含量。结果 两组产妇总输液量、升压药用量、心率、胸腔液体含量无明显差异;心输出量、每搏量组内各时比较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A组血压、总外周阻力下降较B组明显(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波动较大,主要发生在麻醉后及胎儿娩出前后,需要及时准确的监测以指导治疗。术中采取左侧斜卧位,配合恰当的容量治疗及麻醉管理,可减少低血压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麻醉 血流动力学 无创监测 剖宫产 体位
下载PDF
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4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任淑文 那娜 +1 位作者 季梅 臧惠芬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13年第3期204-207,共4页
目的探讨降低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发生率的措施。方法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产科20年间分娩总数50526例,回顾分析其中48例急症子宫切除术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行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的病例占分娩总数的0.095%(48/50526),其中阴道分娩11例,剖... 目的探讨降低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发生率的措施。方法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产科20年间分娩总数50526例,回顾分析其中48例急症子宫切除术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行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的病例占分娩总数的0.095%(48/50526),其中阴道分娩11例,剖宫产37例。手术指征为:胎盘因素27例,占56.25%;宫缩乏力14例,占29.17%;子宫破裂4例,占8.33%;凝血功能障碍3例,占6.25%。其中经产妇子宫切除中胎盘因素最为多见(69.70%,23/33),而初产妇中宫缩乏力占主要因素(60.00%,9/15)。有74.09%(20/27)的胎盘异常患者有前次剖宫产或子宫手术史。结论胎盘因素是导致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的主要危险因素。积极预防胎盘异常种植的发生,可以有效地降低产科子宫切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症产科子宫切除术 产后出血 胎盘异常种植 前次剖宫产
下载PDF
宫、腹腔镜监视下宫腔镜吸宫术治疗子宫瘢痕妊娠5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林豪 潘敏 《当代医学》 2018年第14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监视下宫腔镜吸宫术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1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52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B超提示孕囊离子宫浆膜层的距离分为两组,研究组32例,对照组20例。其中研究组采... 目的探讨腹腔镜监视下宫腔镜吸宫术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1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52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B超提示孕囊离子宫浆膜层的距离分为两组,研究组32例,对照组20例。其中研究组采取宫、腹腔镜联合,在腹腔镜监视下宫腔镜吸宫术;对照组仅采取宫腔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52例患者手术均顺利,研究组2例中转开腹。4例宫腔镜吸宫术后β-HCG下降不明显,再次手术治疗。研究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稍长,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时间、首次月经时间以及血β-HCG恢复正常时间均较对照组降低(t=4.190,-33.861,-4.525,-4.450,-4.901,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3.75%较对照组80.00%明显提高(Χ~2=8.291,P<0.05);研究组一次手术成功率较对照组高,但再次进行手术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91,P<0.05)。结论子宫瘢痕妊娠患者采用腹腔镜监视下宫腔镜吸宫术联合治疗效果更好,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出血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为手术顺利完成提供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瘢痕妊娠 微创手术 宫腔镜 腹腔镜
下载PDF
微创仰卧位在高危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6
作者 何天兰 姜丽芳 +2 位作者 赵萍 岳莉 邹玲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0年第2期76-78,共3页
目的探究微创仰卧位在高危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的高危剖宫产手术84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采用微创仰卧位,后者采用常规卧位进行手术。比较两组术中观察阴道出血、尿量... 目的探究微创仰卧位在高危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的高危剖宫产手术84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采用微创仰卧位,后者采用常规卧位进行手术。比较两组术中观察阴道出血、尿量及颜色,置入球囊,推举胎头,美兰盐水膀胱冲洗所需要的时间。结果观察组时间明显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产妇的卧位舒适度达到了96.69%,医生的满意度达到了96.45%。结论高危剖宫产术中采用微创仰卧位有利于提高病人的舒适度和满意度,有利于手术团队成员间的高效协作,为母婴急救赢得了时间,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仰卧位 剖宫产 术中管理
下载PDF
CNAP监测系统用于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监测血压效果的研究
7
作者 刘晓芳 王诗庆 +2 位作者 谢月梅 庄玫 冯宇峰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第8期39-42,共4页
目的:探讨连续无创动脉血压(CNAP)监测系统与无创袖带动脉血压(NCAP)监测系统在腰硬联合麻醉(CSEA)后剖宫产监测血压效果的对比。方法:选择2021年1-6月在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行CSEA剖宫产手术的106例孕妇,依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 目的:探讨连续无创动脉血压(CNAP)监测系统与无创袖带动脉血压(NCAP)监测系统在腰硬联合麻醉(CSEA)后剖宫产监测血压效果的对比。方法:选择2021年1-6月在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行CSEA剖宫产手术的106例孕妇,依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53,麻醉手术期间行NCAP监测系统监测血压)和观察组(n=53,麻醉手术期间行CNAP监测系统监测血压)。比较两组低血压发生率、血流动力学、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结果:观察组低血压发生率为77.36%,高于对照组的43.40%(P<0.05);观察组严重低血压发生率为9.43%,低于对照组的26.42%(P<0.05);观察组监测低血压出现时间早于对照组,血流动力学平稳的时间长于对照组,去氧肾上腺素使用剂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NAP监测系统对于CSEA后剖宫产监测具有理想效果,有助于减少低血压及严重低血压的发生率,维持产妇血流动力学稳定,同时减少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无创动脉血压 无创袖带动脉血压 监测系统 腰硬联合麻醉 剖宫产 低血压
下载PDF
连续无创血压(CNAP)与传统无创血压(NIAP)在剖宫产脊椎麻醉后血压监测中的比较 被引量:3
8
作者 韩潮 路耀军 黄绍强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15-420,共6页
目的研究与传统无创血压(non-invasive arterial pressure,NIAP)监测相比,剖宫产脊椎麻醉(简称脊麻)时连续无创血压(continuous non-invasive arterial pressure,CNAP)监测是否有利于维持产妇血流动力学稳定。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 目的研究与传统无创血压(non-invasive arterial pressure,NIAP)监测相比,剖宫产脊椎麻醉(简称脊麻)时连续无创血压(continuous non-invasive arterial pressure,CNAP)监测是否有利于维持产妇血流动力学稳定。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在脊麻下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2组,CNAP组(CS组)和NIAP组(N组)。血压的管理采用相同的方案,N组根据NIAP测定的血压数据,CS组根据CNAP测得的数据。我们比较了CNAP与NIAP监测的准确性和精确性,使用Bland-Altman散点图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记录两组产妇脊麻后低血压出现时间、低血压的发生率和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时间。结果根据2 270对数据,CNAP与NIAP在SBP、DBP和MAP平均偏倚(NIAP-CNAP)和标准差分别为(-4±14)mmHg、(-9±14)mmHg和(-6±13)mmHg。脊麻后两组严重低血压发生率CS组明显低于N组(11.1%vs.28.9%,P=0.035),CS组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时间明显长于N组(93.5%vs.83.7%,P=0.01)。结论与NIAP监测相比,剖宫产脊麻时CNAP监测有利于维持产妇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脊椎麻醉 低血压 连续无创血压(CNAP) 传统无创血压(NIAP) 血流动力学波动
下载PDF
妇科微创手术在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憩室治疗中的效果 被引量:2
9
作者 苏燕红 连淑萍 +1 位作者 庄月珍 王荣龙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第15期47-48,共2页
目的:研究妇科微创手术在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憩室治疗中的效果。方法:纳入2018年9月-2019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4例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憩室患者展开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进行阴式憩室修补术治疗,观察组47例采用... 目的:研究妇科微创手术在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憩室治疗中的效果。方法:纳入2018年9月-2019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4例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憩室患者展开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进行阴式憩室修补术治疗,观察组47例采用宫腹腔镜手术联合治疗。对比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临床效果、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式憩室修补术、宫腹腔镜手术治疗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憩室的效果相当,但宫腹腔镜手术更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瘢痕憩室 妇科 微创手术
下载PDF
113例剖宫产术联合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效果评价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英 《西部医学》 2013年第5期699-700,共2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联合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对113例住院分娩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产妇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并与同期113例妊娠未合并子宫肌瘤单行剖宫产术病例进行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联合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对113例住院分娩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产妇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并与同期113例妊娠未合并子宫肌瘤单行剖宫产术病例进行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产褥病率及术后住院天数等。结果剖宫产术联合子宫肌瘤剔除术比单行剖宫产术的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产妇术中出血量、术后产褥病率及术后住院天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恰当的病例选择前提下,剖宫产术联合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安全和可行的,未明显增加手术风险,并减少了患者日后的病痛和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剖宫产 剔除术 临床观察
下载PDF
产前高频超声检查在剖宫产瘢痕子宫胎盘植入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樊树华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22期105-106,共2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子宫胎盘植入的产前高频彩超声像图特征,以提高产前超声检查瘢痕子宫胎盘植入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2013年5月在我院经产后病理或临床证实为瘢痕子宫胎盘植入的32例患者彩超资料。结果32例胎盘植... 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子宫胎盘植入的产前高频彩超声像图特征,以提高产前超声检查瘢痕子宫胎盘植入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2013年5月在我院经产后病理或临床证实为瘢痕子宫胎盘植入的32例患者彩超资料。结果32例胎盘植入患者中,产前高频彩超诊断29例,漏诊3例,诊断准确率90.6%。结论准确掌握瘢痕子宫胎盘植入的产前高频超声声像图特点,能提高胎盘植入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产前 胎盘植入 侵入性 剖宫产术
下载PDF
术前肌肉注射地塞米松对剖宫产产妇机体免疫力及炎症反应水平影响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培峰 郝炳锋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16期1882-1885,共4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妇麻醉前肌肉注射地塞米松对产妇机体免疫力及炎症反应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42例符合剖宫产手术指征的足月产妇均分为2组,2组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于麻醉前输注4μg/mL的氢吗啡酮;而观察组则肌肉注射0.5mg/kg地塞...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妇麻醉前肌肉注射地塞米松对产妇机体免疫力及炎症反应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42例符合剖宫产手术指征的足月产妇均分为2组,2组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于麻醉前输注4μg/mL的氢吗啡酮;而观察组则肌肉注射0.5mg/kg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用于术后镇痛。测量2组术前24h、术后24h、72h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免疫球蛋白(IgA、IgG、IgM)、补体(C3、C4)及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组术前、术后24h、72h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免疫球蛋白IgA、IgG、IgM,补体C3、C4及血清炎症因子CRP、IL-6及TNF-α水平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术后24h,2组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值、IgA、IgG、IgM、C3、C4水平明显下降,CD8+含量、CRP、IL-6及TNF-α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而术后72h时2组CD3+、CD4+、CD4+/CD8+值、IgA、IgG、IgM、C3、C4水平明显升高,CD8+的含量、CRP、IL-6及TNF-α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且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术前24h(P<0.05)。与手术前24h比,2组72hCD3+、CD4+、CD4+/CD8+值、IgA、IgG、IgM、C3、C4水平明显升高,CD8+、CRP、IL-6及TNF-α水平明显下降,且与同时期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各指标变化更显著(P<0.05)。结论剖宫术前肌肉注射一定剂量地塞米松磷酸注射液可有效缓解麻醉药物对产妇机体产生的免疫抑制作用,抑制机体炎症因子释放,促进免疫功能恢复,有助于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地塞米松 免疫 炎症趋化因子类
下载PDF
早期护理对剖宫产新生儿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8
13
作者 钟丽晖 《齐鲁医学杂志》 2015年第1期88-90,共3页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新生儿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剖宫产新生儿20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3例。实验组新生儿在常规观察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干预,而对照组新生儿给予常规观察护理并按照传统方法喂奶。...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新生儿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剖宫产新生儿20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3例。实验组新生儿在常规观察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干预,而对照组新生儿给予常规观察护理并按照传统方法喂奶。记录并比较两组新生儿的神经行为评分、并发症、远期影响及发育商等指标。结果 出生后30d实验组新生儿的神经行为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8.926-14.098,P〈0.05)。实验组新生儿常见并发症发生率(26.21%)显著低于对照组(67.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025,P〈0.05)。实验组新生儿远期影响显著优于对照组(χ^2=4.079-5.193,P〈0.05)。出生后3、6、12、18、24个月实验组新生儿发育商显著高于对照组(t=10.066-16.174,P〈0.05)。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剖宫产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并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剖宫产术 婴儿 新生 治疗结果
下载PDF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急诊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邓雪辉 《实用医技杂志》 2008年第31期4362-4363,共2页
目的:比较小剂量布比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与硬膜外麻醉(EA)在急诊剖宫产术中应用时的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阻滞效果、母婴安全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120例急诊剖宫产手术的单胎足月妊娠产妇分为两组:A... 目的:比较小剂量布比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与硬膜外麻醉(EA)在急诊剖宫产术中应用时的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阻滞效果、母婴安全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120例急诊剖宫产手术的单胎足月妊娠产妇分为两组:A组采用CSEA、B组(对照组)采用EA。结果:A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显著快于B组(P<0.05或P<0.01),运动阻滞效果改良Bromage评分A组优于B组(P<0.05或P<0.01)。A组麻醉效果满意率明显高于B组(P<0.05或P<0.01),A组胎儿娩出时间显著短于B组(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min和5min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低血压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布比卡因CSEA应用于急诊剖宫产手术可获得快速完善的麻醉镇痛效果和良好的肌松效果,血流动力学平稳,胎儿娩出时间缩短,母婴安全得到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剖宫产 腰庥-硬膜外联合麻醉 硬膜外麻醉
下载PDF
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在剖宫产手术蛛网膜下腔麻醉中的麻醉效果比较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文法 杨传骧 +2 位作者 马永林 张希 王亚冰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14期61-62,共2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蛛网膜下腔麻醉中应用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的麻醉效果。方法:收治行剖宫产产妇200例,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探究组和参照组。探究组给予罗哌卡因腰麻,参照组给予布比卡因腰麻。结果:探究组产妇麻醉后5 min以及...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蛛网膜下腔麻醉中应用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的麻醉效果。方法:收治行剖宫产产妇200例,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探究组和参照组。探究组给予罗哌卡因腰麻,参照组给予布比卡因腰麻。结果:探究组产妇麻醉后5 min以及麻醉后10 min心率均高于参照组(P<0.05);参照组产妇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最大运动阻滞时间均明显短于探究组,运动阻滞维持时间均明显长于探究组(P<0.05);参照组产妇感觉阻滞维持时间明显长于探究组(P<0.05)。结论:在剖宫产手术蛛网膜下腔麻醉中应用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麻醉能够取得相似的麻醉效果,应用罗哌卡因麻醉有助于产妇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布比卡因 剖宫产手术 蛛网膜下腔麻醉
下载PDF
剖宫产不同子宫缝合方法对再次妊娠晚期子宫下段切口厚度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胡莉 明艳 +2 位作者 柯晓琼 张祖艳 夏小文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20期93-97,共5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不同子宫缝合方法对再次妊娠晚期子宫下段切口厚度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2013年1月~2015年8月于我院初次分娩行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为单层缝合组和双层缝合组,分别于剖宫产后行子宫单层和双层缝合。将上述产妇中于201...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不同子宫缝合方法对再次妊娠晚期子宫下段切口厚度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2013年1月~2015年8月于我院初次分娩行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为单层缝合组和双层缝合组,分别于剖宫产后行子宫单层和双层缝合。将上述产妇中于2013年7月~2016年12月期间因再次妊娠来我院就诊、分娩的孕妇973例(其中单层缝合组448例,双层缝合组525例)纳入研究。于再次妊娠34+0~38+6周期间采用超声检测子宫下段切口处厚度(LUST),并收集两组产妇分娩结局相关资料。两组产妇年龄、孕前BMI、生育间隔、首次妊娠分娩期间合并症、巨大胎儿出生率无统计学差异;对比分析两组产妇一般临床资料、再次妊娠晚期LUST值及再次妊娠分娩母儿结局,并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LUST小于2.0mm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两组产妇首次妊娠分娩手术出血量以及再次妊娠分娩时新生儿5min Apgar评分<7分、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及围产儿死亡发生率间无统计学差异(均P> 0.05);双层缝合组初次分娩剖宫产手术时间较单层缝合组长,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单层缝合组低,且再次妊娠分娩时VABC成功率较单层缝合组高,子宫破裂或瘢痕裂开、失血大于1500mL、输血、产后发热及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较单层缝合组低(均P <0.05)。剖宫产后再次妊娠晚期,单层缝合组LUST大小为(3.1±1.5)mm,LUST <2.0mm比率为13.2%,而双层缝合组LUST大小为(3.6±1.1)mm,LUST <2.0mm比率为8.6%,双层缝合组LUST大于单层缝合组且LUST <2.0mm比率小于单层缝合组(均P <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双层缝合为LUST小于2.0mm(OR=0.62;95%CI为0.31~0.98)的风险降低的保护因素。而单层缝合(OR=1.62;95%CI为1.03~3.16)、生育间隔<18个月(OR=2.87;95%CI为1.62~4.95)、孕前BMI≥25kg/m^2(OR=1.22;95%CI为0.84~1.77)以及新生儿出生体重≥4kg(OR=1.37;95%CI为0.74~1.83)均与LUST小于2.0mm风险增加的危险因素。结论与单层缝合产妇相比,剖宫产后子宫双层缝合产妇再次妊娠晚期时子宫切口厚度较高,且再次分娩子宫瘢痕缺损以及新生儿并发症的风险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层缝合 双层缝合 宫产术后阴道试产 剖宫产后阴道分娩 重复性剖宫产 子宫下段切口厚度
下载PDF
三种微创手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莫劲思 苏宝兰 +1 位作者 梁晓明 李如玫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8年第24期2896-2898,共3页
目的比较药物干预联合负压吸引、经阴道子宫下段切开取胚术、腹腔镜下子宫下段切开取胚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7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瘢痕妊娠(CS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其中A组... 目的比较药物干预联合负压吸引、经阴道子宫下段切开取胚术、腹腔镜下子宫下段切开取胚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7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瘢痕妊娠(CS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其中A组(药物干预联合负压吸引) 40例、B组(经阴道子宫下段切开取胚术) 22例、C组(腹腔镜下子宫下段切开取胚) 18例。比较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β-HCG降至正常的时间。结果 A组的术中出血量和住院天数均少于B组和C组,B组和C组的术中出血时间和住院天数无统计学差异; A组、B组、C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费用均有统计学意义,且A组少于B组,B组少于C组;三组β-HCG降至正常的时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Ⅰ型CSP且子宫肌层厚度大于3 mm的患者可优先选择药物干预联合负压吸引;对于其他类型的患者,如果病灶较小,与周围组织粘连较少可选择经阴道子宫下段切除术;若病灶较大,与周围组织粘连较多则可选择腹腔镜下子宫下段取胚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妊娠 微创手术 剖宫产
下载PDF
微创腰麻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剖宫产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侯铁军 陈曼丽 +4 位作者 陈武龙 袁玉媚 杨校贤 谢宁 利远翠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7年第28期37-40,共4页
目的:比较微创腰麻(MSA)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与传统腰硬联合麻醉(CSEA)辅以硬膜外镇痛(PCEA)用于剖宫产术在术后镇痛效果、首次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临床观察。方法:以择期行剖宫产术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 目的:比较微创腰麻(MSA)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与传统腰硬联合麻醉(CSEA)辅以硬膜外镇痛(PCEA)用于剖宫产术在术后镇痛效果、首次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临床观察。方法:以择期行剖宫产术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法不同随机分为试验组(MSA+TAPB)与对照组(CSEA+PCEA),每组各6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各随访时点的VAS评分、产妇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24 h以内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48 h 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腰麻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剖宫产术在基层医院值得临床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腰麻 腹横肌平面阻滞 剖宫产术 超声 术后镇痛 耐乐品
下载PDF
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产妇在连续无创血压监测系统监测下不同液体预扩容的效果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伯兴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第30期10-14,共5页
目的:探讨分析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CSEA)产妇在连续无创血压监测系统(CNAP)监测下不同液体预扩容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在本院接受剖宫产的产妇180例,所有产妇均接受CNAP监测,进行CSEA,依据使用的不同预扩容液体种类来... 目的:探讨分析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CSEA)产妇在连续无创血压监测系统(CNAP)监测下不同液体预扩容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在本院接受剖宫产的产妇180例,所有产妇均接受CNAP监测,进行CSEA,依据使用的不同预扩容液体种类来进行分组,羟乙基淀粉组60例,使用羟乙基淀粉(10 ml/kg);羟乙基淀粉+乳酸林格液组60例,使用羟乙基淀粉(5 ml/kg)+乳酸林格液(5 ml/kg);乳酸林格液组60例,使用乳酸林格液(10 ml/kg)。观察比较三组不同时间点(T0:进行预扩容之前的基础值,T1:麻醉后2 min,T2:麻醉后5 min,T3:麻醉后10 min,T4:麻醉后20 min,T5:术毕)CO、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水平。比较三组低血压发生率、输液量、使用麻黄素量、出血量及尿量。比较三组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与T0时相比,三组麻醉后各个时间点MA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T0时相比,羟乙基淀粉组麻醉后各个时间点CO水平显著升高(P<0.05),乳酸林格液组麻醉后各个时间点CO水平显著降低(P<0.05);羟乙基淀粉+乳酸林格液组T0时与麻醉后各个时间点CO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0时,三组MAP、CO及HR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各个时间点,羟乙基淀粉组MAP与CO水平显著高于羟乙基淀粉+乳酸林格液组(P<0.05),羟乙基淀粉+乳酸林格液组的MAP与CO水平显著高于乳酸林格液组(P<0.05)。三组出血量及尿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羟乙基淀粉组低血压发生率、输液量、使用麻黄素量均显著低于羟乙基淀粉+乳酸林格液组、乳酸林格液组(P<0.05);羟乙基淀粉+乳酸林格液组低血压发生率、输液量、使用麻黄素量均显著低于乳酸林格液组(P<0.05)。三组新生儿出生后1 min及出生后5 min的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产妇CSEA术前在CNAP的监测下应用羟乙基淀粉(10 ml/kg)进行预扩容,可降低产妇在剖宫产术中发生低血压的风险,提高CO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无创血压监测系统 剖宫产 麻醉 低血压
下载PDF
ATP红外线无创治疗技术结合大黄芒硝湿热敷干预对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及炎性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汲新玲 刘利利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29期196-198,共3页
目的探讨ATP红外线无创治疗技术结合大黄芒硝湿热敷干预对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 目的探讨ATP红外线无创治疗技术结合大黄芒硝湿热敷干预对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切口护理+ATP红外线无创治疗技术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大黄芒硝湿热敷干预。比较两组的切口愈合效果、疼痛分级、炎性反应指标及局部微循环指标。结果观察组切口甲级愈合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6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周后,观察组疼痛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1周后,两组的WBC及CRP、IL-6水平均降低,毛细血管管径、血流速度均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对剖宫产产妇采用ATP红外线无创治疗技术结合大黄芒硝湿热敷干预有助于提高其切口愈合效果,减轻疼痛程度和炎性反应,也能改善局部微循环,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红外线无创治疗技术 大黄 芒硝 湿热敷 剖宫产术 切口愈合 炎性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