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JERS-1雷达干涉测量的格罗夫山冰盖信息提取 被引量:2
1
作者 程晓 范湘涛 +1 位作者 王长林 邵芸 《极地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2期99-106,共8页
东南极格罗夫山地区是由我国科学家最新发现的南极内陆冰盖陨石富集地。本文采用该地区1996年三个时相的JERS-1合成孔径雷达(SAR)原始数据,进行了成像和干涉处理;分析了该地区的雷达图像特征,干涉条纹图与冰面地形、干涉基线(时相、空间... 东南极格罗夫山地区是由我国科学家最新发现的南极内陆冰盖陨石富集地。本文采用该地区1996年三个时相的JERS-1合成孔径雷达(SAR)原始数据,进行了成像和干涉处理;分析了该地区的雷达图像特征,干涉条纹图与冰面地形、干涉基线(时相、空间)和冰川流动的关系,干涉相干性与基线和冰面变化的关系;定性地揭示了格罗夫山地区冰流的模式,发现了存在于角峰群内部的冰流。此外,本文还分析了该地区干涉去相干的主导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干涉测量 冰流 格罗夫山 南极 格罗夫山地区 jers-1 内陆冰盖 信息提取 合成孔径雷达(SAR) 1996年
下载PDF
日本地球资源卫星1号(JERS—1)简介
2
作者 蓉生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1991年第1期66-66,共1页
日本地球资源卫星1号(JERS-1)是由日本通产省(MITI)和宇宙开发事业团(NADSA)共同负责开发的新一代地球资源卫星系统,计划于1992年元月或2月在日本大崎空间中心发射。 JERS-1将负载全天候、高分辨率的主动微波成象传感器——合成孔径雷达... 日本地球资源卫星1号(JERS-1)是由日本通产省(MITI)和宇宙开发事业团(NADSA)共同负责开发的新一代地球资源卫星系统,计划于1992年元月或2月在日本大崎空间中心发射。 JERS-1将负载全天候、高分辨率的主动微波成象传感器——合成孔径雷达(SAR)和高分辨率的多光谱辐射仪——光学传感器(O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地球资源卫星 jers-1
下载PDF
D-InSAR技术在长白山天池火山形变监测中的误差分析与应用 被引量:23
3
作者 韩宇飞 宋小刚 +5 位作者 单新建 屈春燕 汪驰升 郭利民 张桂芳 刘云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571-1579,共9页
选取长白山天池火山区15景JERS-1 L波段SAR存档数据,利用二轨法进行SAR差分干涉处理.最终用4景JERS-1数据获取了覆盖相似时间段的3幅D-InSAR形变图,提取了研究区1994~1998年的地表形变场.研究表明:远离天池火山的平坦区域形变微弱;从... 选取长白山天池火山区15景JERS-1 L波段SAR存档数据,利用二轨法进行SAR差分干涉处理.最终用4景JERS-1数据获取了覆盖相似时间段的3幅D-InSAR形变图,提取了研究区1994~1998年的地表形变场.研究表明:远离天池火山的平坦区域形变微弱;从天池火山的山脚向上到2000~2200 m高程处,表现为逐渐增强的隆升形变,最高形变速率达到LOS(视线向)5 mm/a.尽管没有同期地面实测资料验证,但研究结论与2002~2005年的一等水准测量结果及地震活动性具有定性的一致性;与Kim的同期InSAR研究具有定量的可比性.在时间上向前延伸了对长白山天池火山的形变监测时段,为研究长白山天池火山活动状态提供了更多的形变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NSAR技术 jers-1 误差分析 长白山天池火山 形变监测
下载PDF
利用SBAS-DInSAR技术提取腾冲火山区形变时间序列 被引量:22
4
作者 季灵运 王庆良 +4 位作者 崔笃信 胡亚轩 郝明 李煜航 秦姗兰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49-153,159,共6页
基于6景JERS-1 L波段SAR影像,利用小基线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通过线性形变相位、非线性形变相位、大气延迟相位以及地形残差相位的分离,提取了腾冲火山地区1995—1997年间地表形变时间序列(雷达视线向),与2003—2004年的GPS观... 基于6景JERS-1 L波段SAR影像,利用小基线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通过线性形变相位、非线性形变相位、大气延迟相位以及地形残差相位的分离,提取了腾冲火山地区1995—1997年间地表形变时间序列(雷达视线向),与2003—2004年的GPS观测结果对比表明,SBAS-DInSAR技术提取地壳形变的精度可达亚厘米级。时间序列形变显示胆札-高田断裂两侧形变差异性显著,可能与其下方存在的地壳岩浆囊的活动有关。打鹰山地区地表形变揭示其下方可能存在隐伏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AS-DInSAR jers-1 形变时间序列 大气延迟相位 腾冲火山区
下载PDF
基于差分雷达干涉测量的矿区地面沉降监测研究 被引量:52
5
作者 董玉森 Ge Linlin +1 位作者 Chang Hsingchun 张志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888-891,共4页
收集了1992年12月至1998年6月JERS-1L波段雷达数据,利用差分雷达干涉测量技术进行地面沉降监测研究。通过"二轨法"进行差分处理,选择其中的6景差分雷达干涉图进行分析。在研究区内发现了4个沉降区域,并按照时间序列通过对地... 收集了1992年12月至1998年6月JERS-1L波段雷达数据,利用差分雷达干涉测量技术进行地面沉降监测研究。通过"二轨法"进行差分处理,选择其中的6景差分雷达干涉图进行分析。在研究区内发现了4个沉降区域,并按照时间序列通过对地面形变图进行分析,获取其中两个沉降区最大的垂直沉降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沉降 雷达差分干涉测量 jers-1卫星
下载PDF
SAR图像滤波去噪效果评价研究——以福建省海岸带为例 被引量:8
6
作者 凌飞龙 汪小钦 陈芸芝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10期171-176,共6页
在分析斑点噪声产生机理和主要滤波算法的基础上,将均值滤波、中值滤波、Lee滤波、Lee-Sigma滤波、局域滤波、Frost滤波、Gamma-MAP滤波等常用算法用于福建省海岸带JERS-1卫星SAR图像的斑点噪声去除,并参照多种评价指标对各种滤波器... 在分析斑点噪声产生机理和主要滤波算法的基础上,将均值滤波、中值滤波、Lee滤波、Lee-Sigma滤波、局域滤波、Frost滤波、Gamma-MAP滤波等常用算法用于福建省海岸带JERS-1卫星SAR图像的斑点噪声去除,并参照多种评价指标对各种滤波器的去噪效果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 jers-1卫星 斑点噪声 滤波
下载PDF
基于纹理的雷达与多光谱遥感数据小波融合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高文涛 汪小钦 +1 位作者 凌飞龙 史晓明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341-1346,共6页
众所周知,多光谱与雷达影像融合具有重要的意义,但雷达影像小尺度的纹理特征在先前的融合方法中却没有被考虑。为了更好地对多光谱与雷达影像进行融合,基于双正交小波变换,提出了一种小尺度纹理影像参与融合的三影像小波融合方法。该方... 众所周知,多光谱与雷达影像融合具有重要的意义,但雷达影像小尺度的纹理特征在先前的融合方法中却没有被考虑。为了更好地对多光谱与雷达影像进行融合,基于双正交小波变换,提出了一种小尺度纹理影像参与融合的三影像小波融合方法。该方法借鉴多通道滤波及基于亮度调节的平滑滤波(SFIM)融合的原理,首先提取多时相雷达影像的小尺度纹理数据;然后再将该纹理数据、单时相JERS-1SAR数据及TM多光谱数据进行小波融合。分析表明,该方法的融合结果较雷达与多光谱影像小波融合的结果不仅具有更丰富的光谱特征,而且由于继承了雷达影像丰富的小尺度纹理特征,因而具有更高的清晰度。实验证明,该方法可获得较好的融合结果,是一种切实有效的融合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亮度调节的平滑滤 小波变换 纹理影像 遥感数据融合TM影像 jers-1合成孔径雷达影像
下载PDF
雷达与光学图像小波融合方法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高文涛 汪小钦 凌飞龙 《地球信息科学》 CSCD 2007年第4期129-132,F0003,共5页
本文基于区域差的绝对值,提出了一种新的双正交小波融合算法,并应用于TM与JERS-1SAR的融合研究中。该方法与传统的小波融合相比,更能充分利用参与融合影像的信息,具有更强的数字图像细节表征能力;与基于区域方差的小波融合相比,具有更... 本文基于区域差的绝对值,提出了一种新的双正交小波融合算法,并应用于TM与JERS-1SAR的融合研究中。该方法与传统的小波融合相比,更能充分利用参与融合影像的信息,具有更强的数字图像细节表征能力;与基于区域方差的小波融合相比,具有更小的计算量;与主成分融合、乘法融合及Brovey融合等方法相比,具有更好的光谱保持能力,且该小波融合结果更清晰。实验表明,该算法是一种实用有效的融合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差的绝对值 双正交小波变换 影像融合 TM jers-1SAR
下载PDF
Land cover change detection based on satellite data for an arid area to the south of Aksu in Taklimakan desert 被引量:1
9
作者 Kiyoshi TSUCHIYA Tamotsu IGARSHI Muhtar QONG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2010年第1期14-19,共6页
An experiment is made to detect the land-cover change in the area located to the south of Aksu in the northern Taklimakan desert through analyses of satellite data pixel by pixel basis. The analyzed data are those obs... An experiment is made to detect the land-cover change in the area located to the south of Aksu in the northern Taklimakan desert through analyses of satellite data pixel by pixel basis. The analyzed data are those observed in the late summer and early autumn of 1973, 1977, 1993 and 1995. As a parameter of land-cover, SAVI (Soil Adjusted Vegetation Index) derived from the data of Landsat MSS and JERS-1 OPS (Optical Sensor) is used. The result indicates the increase of vegetation in the oasis areas, confluent area of the Yarkant and Kashgar Rivers and around reservoirs while little change occurs in the desert area. The 1973 satellite image shows the abundant flow in the Yarkant River while the river is almost dried up in the satellite images of later years. The trend of the decrease in the Hotan River flow is recognized although not so dramatic as that of the Yarkant Riv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klimakan Desert SAVI Landsat MSS jers-1 OPS VEGETATION false color landcover chang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