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口咽JeRP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Jefferson骨折的生物力学和初期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焦云龙 尹庆水 +2 位作者 夏虹 马向阳 艾福志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33-739,共7页
目的 :评估Jefferson骨折复位钢板(Jefferson fracture reduction plate,Je RP)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Jefferson骨折的生物力学实验结果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1)2012年5月~2014年3月于郑州市骨科医院收集人体上颈椎尸体标本6例,2014年6月... 目的 :评估Jefferson骨折复位钢板(Jefferson fracture reduction plate,Je RP)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Jefferson骨折的生物力学实验结果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1)2012年5月~2014年3月于郑州市骨科医院收集人体上颈椎尸体标本6例,2014年6月模拟不稳定型Jefferson骨折中的前弓双骨折类型,以Je RP内固定系统模拟进行复位内固定术,并以三维运动实验机对标本C0-3节段在正常、骨折、内固定3种状态的负载(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加载的水平方向载荷为20N,左旋转、右旋转采用的载荷为2.0N·m的力矩)六向运动中性区及运动范围(ranges of motion,ROM)进行检测及分析。(2)2008年4月~2014年1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收治不稳定型Jefferson骨折患者8例,男6例,女2例;年龄29~67岁,平均39岁;均以颈项部疼痛、活动受限为主,其中7例无脊髓及神经损伤症状,1例合并脊髓损伤,Frankel分级为D级,寰椎环3处骨折5例,单侧前后弓骨折3例;术前MRI均显示寰椎横韧带完整。8例均采用经口咽Je RP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定期随访并应用CT扫描及颈椎过伸过屈位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及评估寰枢椎稳定性。结果:骨折组中性区与正常组中性区在屈伸、侧屈、旋转3个运动维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组的三维中性区值均明显大于正常组;固定组的中性区与正常组中性区在3个运动维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固定组的ROM与正常组ROM在3个运动维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8例患者术后随访6~15个月,平均7.2个月,所有患者术后枕颈部疼痛不适症状均获得改善,1例合并脊髓损伤的患者术后6个月Frankel分级由D级改善至E级。所有患者口咽后壁切口愈合良好,无感染发生,术后CT示骨折均达良好复位;术后6个月CT示骨折均骨性愈合,未见寰枢椎失稳及活动受限,初期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结论:Je RP内固定系统固定在实现对不稳定型Jefferson骨折复位及固定的基础上保留了上颈椎活动度,为不稳定型Jefferson骨折的临床手术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efferson骨折 不稳定 寰椎 jefferson骨折复位钢板 经口咽
下载PDF
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Jefferson骨折合并齿状突骨折 被引量:16
2
作者 陈卫 丁真奇 +2 位作者 康两期 郭志民 刘庆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探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Jefferson骨折合并齿状突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12月~2006年6月采用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Jefferson骨折合并齿状突骨折患者9例,其中男7例,女2例,年龄23~58岁,平均39.6岁... 目的:探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Jefferson骨折合并齿状突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12月~2006年6月采用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Jefferson骨折合并齿状突骨折患者9例,其中男7例,女2例,年龄23~58岁,平均39.6岁;新鲜骨折6例,陈旧性骨折3例;齿状突骨折按Anderson分型:Ⅱ型8例,Ⅲ型1例;术前神经功能JOA评分8~15分,平均10.9分。术前均行X线、螺旋CT等影像学检查及颅骨牵引术;均在全麻直视下行复位、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术。结果:术中无椎动脉、脊髓及神经根损伤发生,7例寰枢椎骨折脱位完全复位,2例不完全复位;术后第3~6天(平均第4天)在颈托保护下离床活动;随访6~24个月,平均15个月,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手术6个月后复查X线、螺旋CT示所有骨折均呈骨性愈合,螺钉位置良好,无松动、断钉。术后1年神经功能JOA评分13~17分,平均15.9分,平均改善率为85.3%。结论: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具有直视下置钉、复位,短节段固定、固定可靠及骨愈合率高等特点,为Jefferson骨折合并齿状突骨折患者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efferson骨折 齿状突骨折 椎弓根螺钉
下载PDF
镁合金JeRP内固定系统治疗不稳定型Jefferson骨折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杨庆磊 尹庆水 +2 位作者 黄金龙 马向阳 夏虹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06-711,共6页
目的比较镁合金及钛合金Jefferson骨折复位钢板(Jefferson-fracture reduction plate,JeRP)内固定系统对于不稳定型Jefferson骨折的固定效果和应力分布。方法通过CT扫描获取寰椎的空间结构信息,运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JeRP内固定系统固... 目的比较镁合金及钛合金Jefferson骨折复位钢板(Jefferson-fracture reduction plate,JeRP)内固定系统对于不稳定型Jefferson骨折的固定效果和应力分布。方法通过CT扫描获取寰椎的空间结构信息,运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JeRP内固定系统固定寰椎前弓双骨折三维实体模型,利用Ansys软件模拟寰椎生理载荷中立位、屈伸、侧弯及旋转运动状态进行有限元分析,比较镁合金及钛合金JeRP系统内固定后的应力分布,计算骨折端的移位和内固定材料的形变量分析内固定效果。结果 (1)所建JeRP内固定系统固定寰椎前弓双骨折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几何相似性好,应力分布合理。(2)JeRP系统内固定术后,在所有运动状态下,内固定系统主要应力均集中在JeRP钢板的中部及螺钉根部。屈伸运动时螺钉尖部以及侧弯运动时同侧螺钉中部亦承受较大应力。(3)生理载荷下,两种材料JeRP系统的钢板及螺钉最大应力均小于材料的屈服强度,内固定材料的形变量及骨折端的位移均非常小,骨折端均存在一定应力,但镁合金组大于钛合金组。结论两种材料JeRP内固定系统固定寰椎前弓双骨折时均具有足够的力学强度及良好的内固定效果,但理论上镁合金组在促进骨折愈合方面优于钛合金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jefferson骨折 镁合金 JeRP内固定系统 有限元
下载PDF
JeRP治疗不稳定型Jefferson骨折的应用解剖及生物力学评价 被引量:7
4
作者 焦云龙 尹庆水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40-343,共4页
目的:评价Jefferson骨折复位钢板(Jefferson-fracturereductionplate,JeRP)内固定系统治疗不稳定型Jefferson骨折的应用解剖及其生物力学性能。方法:(1)60例寰椎标本根据JeRP内固定需要测量寰椎侧块后缘顶点到前缘的矢状面距离(LMAPsup... 目的:评价Jefferson骨折复位钢板(Jefferson-fracturereductionplate,JeRP)内固定系统治疗不稳定型Jefferson骨折的应用解剖及其生物力学性能。方法:(1)60例寰椎标本根据JeRP内固定需要测量寰椎侧块后缘顶点到前缘的矢状面距离(LMAPsup)、侧块的最短矢状面长度(LMAPmin)、侧块进钉点与前结节距离(AO)、两侧块进钉点距离(AA’)及前弓最小直径(MD);(2)6例新鲜上颈椎标本,模拟不稳定型Jefferson骨折分型中的前弓双骨折,以JeRP模拟行内固定,并对正常、骨折、内固定3种状态标本的活动度进行检测并前后比较。结果:(1)LMAPsup、LMAPmin、AO、AA’及MD分别为(20.60±1.84)、(19.57±1.55)、(18.68±1.89)、(35.46±2.86)及(4.66±0.65)mm;(2)JeRP固定后上颈椎6向运动范围与正常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JeRP治疗不稳定型Jefferson骨折具有解剖学可行性和较好的生物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椎 骨折 不稳定 jefferson骨折 应用解剖 生物力学
下载PDF
后路寰椎侧块螺钉结合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Jefferson骨折伴横韧带损伤11例 被引量:3
5
作者 宫德峰 肖增明 +1 位作者 陈前芬 詹新立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3246-3248,共3页
目的探讨经寰椎侧块螺钉结合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寰枢椎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Jefferson骨折伴横韧带损伤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后路寰枢椎螺钉内固定术治疗Jefferson骨折件横韧带损伤患者11例,术前神经功能JOA评分7~15分,平均(... 目的探讨经寰椎侧块螺钉结合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寰枢椎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Jefferson骨折伴横韧带损伤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后路寰枢椎螺钉内固定术治疗Jefferson骨折件横韧带损伤患者11例,术前神经功能JOA评分7~15分,平均(11±1.2)分。术前均行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均在全麻下行后路钉板固定技术治疗。结果术中未出现死亡和椎动脉、脊髓及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随访7个月至5年7个月,平均(25±13)个月,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术后神经功能JOA评分11~17分,平均(15±1.5)分。手术半年后复查影像学检查显示所有骨折螺钉位置良好,无松动、断钉,植骨愈合好。结论后路寰枢椎螺钉内固定技术具有直视下置钉、复位,短节段固定,固定可靠等优点,为Jefferson骨折伴横韧带损伤患者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efferson骨折 寰枢椎 内固定 脊柱融合术
下载PDF
Jefferson骨折的相关勘误及寰椎骨折分型 被引量:6
6
作者 胡东才 王建平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135-1136,共2页
关于Jefferson骨折的诊断,不同文献、教材和著作都有不同的定义,关于寰椎骨折的分型也甚为混乱,众说纷纭,极易导致临床误诊。为了澄清Jefferson骨折的概念和寰椎骨折的分型,我们查阅了大量的文献、教材和著作资料,对Jefferson骨折的概... 关于Jefferson骨折的诊断,不同文献、教材和著作都有不同的定义,关于寰椎骨折的分型也甚为混乱,众说纷纭,极易导致临床误诊。为了澄清Jefferson骨折的概念和寰椎骨折的分型,我们查阅了大量的文献、教材和著作资料,对Jefferson骨折的概念和寰椎骨折的分型进行系统回顾和论述,以期为教材或著作的编写、文献的发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efferson骨折 骨折分型 寰椎骨折 勘误 临床误诊 系统回顾 文献 著作
下载PDF
Jefferson骨折的治疗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淑恒 孙炳卫 +1 位作者 龚维明 张涛 《临床骨科杂志》 2004年第2期216-216,共1页
关键词 颈椎 jefferson骨折 脱位
下载PDF
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不稳定型Jefferson骨折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志斌 刘延雄 郭龙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3年第19期2104-2105,共2页
目的探讨椎弓根系统治疗不稳定型Jeffers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不稳定型Jefferson骨折患者10例,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术后颈部切口愈合:Ⅰ期愈合6例,Ⅱ期愈合4例。无椎动脉及颈髓、神经根损伤,2例有神经症状患... 目的探讨椎弓根系统治疗不稳定型Jeffers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不稳定型Jefferson骨折患者10例,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术后颈部切口愈合:Ⅰ期愈合6例,Ⅱ期愈合4例。无椎动脉及颈髓、神经根损伤,2例有神经症状患者术后神经功能逐渐改善。3例患者寰椎、枢椎融合时间6~18个月,颈椎旋转功能有较明显的受限;7例未行寰枢椎融合患者,骨折愈合时间4~12个月,骨折愈合后取出寰枢椎椎弓根螺钉,颈椎旋转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所有患者无螺钉松动及断裂,无颈椎失稳、假关节形成等并发症。结论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不稳定型Jefferson骨折可获得即时、可靠的稳定型,能对绝大部分骨折达到满意复位而无需行寰枢椎融合,骨折愈合后寰枢关节稳定,去除内固定保留关节的旋转功能,临床应用证明此方法安全、可靠、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jefferson骨折 寰枢椎 钉棒系统
下载PDF
Jefferson康复医学模式与启示 被引量:3
9
作者 励建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5期300-302,共3页
关键词 康复医学 医学模式 jefferson医疗系统 JHS
下载PDF
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加横连杆加压治疗不稳定性Jefferson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唐林 肖增明 陈国军 《航空航天医药》 2010年第5期643-645,共3页
目的:评价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横连杆加压治疗不稳定性Jefferson骨折的力学稳定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力学依据。方法:6例完整枕骨颈椎湿润标本制成不稳定性Jefferson骨折模型,分别安装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系统和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加横连杆系统... 目的:评价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横连杆加压治疗不稳定性Jefferson骨折的力学稳定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力学依据。方法:6例完整枕骨颈椎湿润标本制成不稳定性Jefferson骨折模型,分别安装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系统和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加横连杆系统,通过摄像将1.53 Nm载荷下的三维运动记录脊柱三维运动稳定性评价方法,评价其重建寰枢椎即时稳定性的效果。结果:在屈伸和侧屈时,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横连杆固定组的运动范围小于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组,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在轴向旋转时,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加横连杆固定组的运动范围明显小于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组(P<0.05)。结论:在失稳的寰枢椎节段上,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组及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加横连杆组固定后的三维运动明显减少,都能达到临床固定的目的。但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加横连杆组能够提供更强的抗旋转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力学 椎弓根螺钉 不稳定 jefferson骨折
下载PDF
Jefferson方法的分配区域及合理性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延林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年第2期14-19,共6页
Jefferson方法是关于名额分配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本文主要研究Jefferson方法的分配区域及合理性.
关键词 名额分配 jefferson方法 分配悖论 分配区域
下载PDF
A populational survey of 45S rDNA polymorphism in the Jefferson salamander Ambystoma jeffersonianum revealed by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 被引量:2
12
作者 James P. BOGART 《Current Zoology》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5-149,共5页
The chromosomal localization of 45S ribosomal RNA genes in Ambystoma jeffersonianum was determined by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with 18S rDNA fragment as a probe (FISH-rDNA). Our results revealed the presence... The chromosomal localization of 45S ribosomal RNA genes in Ambystoma jeffersonianum was determined by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with 18S rDNA fragment as a probe (FISH-rDNA). Our results revealed the presence of rDNA polymorphism among A.jeffersonianum populations in terms of number,location and FISH signal intensity on the chromosomes. Nine rDNA cytotypes were found in ten geographically isolated populations and most of them contained derivative rDNA sites. Our preliminary study provides strong indication of karyotypic diversification of A.jeffersonianum that is demonstrated by intraspecific variation of 45S rDNA cytotypes. rDNA cytotype polymorphism has been described in many other caudate amphibians. We predict that habitat isolation,low dispersal ability and decline of effective population size could facilitate the fixation and accumulation of variable rDNA cytotypes during their chromosome evol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NA POLYMORPHISM jefferson salamander Ambystoma jeffersonianum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rDNA
下载PDF
伴椎动脉沟环Jefferson骨折1例
13
作者 袁波 梁国钧 潘山 《中国骨伤》 CAS 2012年第11期940-941,共2页
2012年2月26日我院收治1例Jefferson骨折患者,男,42岁,主因车祸致颈部疼痛、活动障碍0.5h入院。入院查体:神志清晰,头颈部无明显肿胀,头颈交界部压痛,压头试验阳性,颈部旋转活动障碍,左肩背部稍肿胀、压痛,未及明显骨擦音及骨擦感,活... 2012年2月26日我院收治1例Jefferson骨折患者,男,42岁,主因车祸致颈部疼痛、活动障碍0.5h入院。入院查体:神志清晰,头颈部无明显肿胀,头颈交界部压痛,压头试验阳性,颈部旋转活动障碍,左肩背部稍肿胀、压痛,未及明显骨擦音及骨擦感,活动障碍,左肘内侧肿胀、压痛,左前臂、左手掌多处皮肤擦伤。颈椎CT示寰椎粉碎性骨折(见图1a-1c)。入院诊断:①Jefferson骨折;②多处软组织挫擦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efferson骨折 寰椎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Jefferson骨折合并Hangman骨折一例报告
14
作者 栗景峰 赵杰 侯铁胜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919-919,920,共2页
关键词 jefferson骨折 HANGMAN骨折
下载PDF
保守治疗Jefferson骨折并寰枢椎不稳定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伟龙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11期74-76,共3页
目的探讨保守治疗Jefferson骨折并寰枢椎不稳定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44例Jefferson骨折并寰枢椎不稳定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保守治疗,即卧床颅骨牵引复位。随访观察患者治疗后颈椎各方向(前区、后伸、左旋、右旋、左侧区、右侧区)活动度... 目的探讨保守治疗Jefferson骨折并寰枢椎不稳定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44例Jefferson骨折并寰枢椎不稳定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保守治疗,即卧床颅骨牵引复位。随访观察患者治疗后颈椎各方向(前区、后伸、左旋、右旋、左侧区、右侧区)活动度、颈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44例随访患者经治疗后均无明显Jefferson骨折并寰枢椎不稳定的现象,寰枢椎旋转等功能恢复至正常范围。其中,右旋功能治疗后6周恢复至(38±2)°,治疗后8周恢复至(46±3)°,治疗后12周恢复至(51±0)°。愈合时间为1~2个月,平均愈合时间为1.5个月。44例随访患者经治疗后颈椎功能优良率为93.18%(41/44)。结论保守治疗Jefferson骨折并寰枢椎不稳定患者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保守治疗费用低,患者容易接受,尤其是对于农村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患者可节省其治疗费用,减轻其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守治疗 jefferson骨折 寰枢椎不稳定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不稳定性Jefferson骨折的生物力学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蒋小红 肖增明 +2 位作者 温洁明 唐林 蒋雄健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3089-3092,共4页
背景:目前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有取代Magerl技术趋势,成为治疗寰枢椎不稳的新标准术式。目的:评价单、双侧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不稳定性Jefferson骨折的力学稳定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在6具完整枕骨颈椎(C0~4)湿润标本切断... 背景:目前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有取代Magerl技术趋势,成为治疗寰枢椎不稳的新标准术式。目的:评价单、双侧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不稳定性Jefferson骨折的力学稳定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在6具完整枕骨颈椎(C0~4)湿润标本切断寰椎前后弓与侧块的联接部位,并切断寰椎横韧带,制成不稳定性Jefferson骨折模型,分别安装单侧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系统和双侧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系统,通过摄像记录在1.53N?m载荷下C1~2的三维运动,测定正常组、骨折模型组及各内固定组的三维运动范围,评价其重建寰枢椎即时稳定性的效果。结果与结论:在屈伸、侧屈及轴向旋转的运动中,单侧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系统组的三维运动范围均明显大于双侧寰枢椎椎弓根钉棒系统组(P<0.05)。提示在治疗不稳定性Jefferson骨折时,双侧寰枢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稳定性好;单侧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效果不佳,尤其是抗旋转能力差,不能满足增强稳定性、植骨融合的要求,应尽量避免单独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根螺钉 生物力学 jefferson骨折 硬组织植入物 植骨融合
下载PDF
寰枢椎弓根螺钉置入单节段固定治疗Jefferson骨折合并不稳定齿状突骨折 被引量:5
17
作者 屈巍 闫亮 +3 位作者 宋宗让 刘继军 吴起宁 郝定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1期4957-4962,共6页
背景:Jefferson骨折合并不稳定齿状突骨折比较少见,临床报道较少。目前多采用枕颈融合手术治疗,造成患者颈椎活动度严重丧失,对患者日常生活影响很大,疗效较差。目的:为了避免枕颈融合,保留枕寰关节活动度,应用寰枢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治... 背景:Jefferson骨折合并不稳定齿状突骨折比较少见,临床报道较少。目前多采用枕颈融合手术治疗,造成患者颈椎活动度严重丧失,对患者日常生活影响很大,疗效较差。目的:为了避免枕颈融合,保留枕寰关节活动度,应用寰枢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治疗Jefferson骨折伴不稳定性齿状突骨折,评价其可行性及修复效果。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15例Jefferson骨折合并枢椎齿状突骨折患者行寰枢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合并齿状突AndersonⅡ型骨折13例,Anderson浅Ⅲ型骨折2例,伴有寰椎横韧带断裂5例。入院后给予患者颅骨牵引,术前行三维CT检查,于CT片中测量寰椎椎弓根钉道并选择合适尺寸螺钉。全麻下行寰枢椎弓根螺钉置入、寰枢椎复位,对横韧带断裂患者行寰枢椎植骨融合,其余患者采用单纯固定。采用ASIA分级及目测类比评分比较术前、术后神经功能和疼痛改善情况,术后随访时观察寰枕关节活动度。结果与结论:(1)平均手术时间(150±41)min(120-270 min);平均失血量(246±95)mL(160-500 mL);(2)所有患者寰枢椎弓根螺钉成功置入,术中无脊髓、神经根和椎动脉损伤发生。寰枢骨折脱位复位良好;(3)术后随访12-36个月。脊髓不完全损伤者共9例,7例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明显恢复;术后1年目测类比评分(1.20±1.40)分较术前(8.15±0.62)分明显改善(P<0.05);(4)所有骨折及植骨全部愈合,无内固定断裂和松动;术后寰枕关节活动度平均(14.6±2.8)°;(5)综上,寰枢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是修复Jefferson骨折合并枢椎不稳定性齿状突骨折的有效方法,固定牢靠,骨折愈合率高,可避免枕颈融合,保留寰枕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齿状突不稳定骨折 jefferson骨折 寰枢椎脱位 寰枢椎弓根螺钉 单节段固定 寰枕活动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后路寰椎钉板系统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Jefferson骨折 被引量:7
18
作者 覃海飚 韦蒙 +4 位作者 刘义斌 刘智 曾明义 朱耿贇 肖增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3-126,共4页
目的:探讨后路钉板系统单纯寰椎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Jefferson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2月一2009年10月共收治外伤后不稳定型Jefferson骨折患者10例,男7例,女3例,均有枕颈部疼痛及活动受限,术前VAS评分平均7.5分,4... 目的:探讨后路钉板系统单纯寰椎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Jefferson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2月一2009年10月共收治外伤后不稳定型Jefferson骨折患者10例,男7例,女3例,均有枕颈部疼痛及活动受限,术前VAS评分平均7.5分,4例伴随脊髓功能损伤表现,Frankel分级C级1例,D级3例。均采用后路钉板系统单纯经寰椎椎弓根固定治疗,随访观察临床疗效、骨折复位及稳定性、手术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手术时间70-120min,平均90min;术中出血110-300ml,平均200ml,无脊髓损伤、硬膜破裂及椎动脉损伤等并发症。患者枕颈部疼痛均明显减轻,术后VAS评分平均2.1分;伴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均恢复正常;影像学复查示所有患者达解剖复位,螺钉位置良好。随访8-48个月,平均25个月,患者寰椎骨折均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6个月。患者颈部的前屈与后伸35°-42°,平均38°;左右旋转60°-73°,平均66°;左右侧屈40°-45°,平均42°,颈椎活动度接近正常。结论:后路钉板系统单纯寰椎椎弓根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Jefferson骨折具有复位效果好、融合率高、寰枢椎活动度保留完整、手术并发症少等特点,为Jefferson骨折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efferson骨折 寰枢椎后路钉板系统 内固定
下载PDF
不同方式颈椎融合手术对上颈椎Jefferson骨折稳定效果的影响
19
作者 毕厚海 赵改平 +3 位作者 许海飞 董自强 杨加静 王宏杰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31-237,共7页
目的建立人体上颈椎C0~3节段Jefferson骨折有限元模型,分析后路寰枢椎融合(posterior atlantoaxial fusion,PSF)和枕颈融合(occipitocervical fusion,OCF)对颈椎椎体生物力学特性和钉棒系统力传导特性的影响。方法基于CT图像建立人体上... 目的建立人体上颈椎C0~3节段Jefferson骨折有限元模型,分析后路寰枢椎融合(posterior atlantoaxial fusion,PSF)和枕颈融合(occipitocervical fusion,OCF)对颈椎椎体生物力学特性和钉棒系统力传导特性的影响。方法基于CT图像建立人体上颈椎C0~3节段Jefferson骨折模型,依据临床手术方案实施PSF、OCF1和OCF2内固定术,施加50 N集中力和1.5 N·m力矩于枕骨底部,研究上颈椎C0~3节段在前屈、后伸、侧屈和旋转运动时,颈椎椎体的应力分布和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钉棒系统最大应力以及椎间盘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OCF1和OCF2椎体ROM较PSF增加,钉棒应力减少,OCF具有较好的固定效果。结论PSF、OCF1、OCF2固定术式均可减少上颈椎ROM,重建上颈椎的稳定性,使椎体和椎间盘应力分布趋向正常水平。研究结果可为临床手术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颈椎 jefferson骨折 寰枢椎融合术 枕颈融合术
下载PDF
Analysis of Mountains Passes along the East-West Continental Divide and Other Drainage Divides Surrounding the Boulder River Drainage Basin, Jefferson County, Montana, USA 被引量:2
20
作者 Eric Clausen 《Open Journal of Geology》 2017年第11期1603-1624,共22页
Detailed topographic maps of drainage divides surrounding the Jefferson County, Montana, Boulder River drainage basin were analyzed to determine the nature of drainage systems that preceded today’s Boulder River drai... Detailed topographic maps of drainage divides surrounding the Jefferson County, Montana, Boulder River drainage basin were analyzed to determine the nature of drainage systems that preceded today’s Boulder River drainage system and how the Boulder River drainage system evolved from those earlier drainage systems. The Boulder River studied here drains in a north, east, and south direction to the Jefferson River, which at Three Forks, Montana joins the north-oriented Madison and Gallatin Rivers to form the north-oriented Missouri River. The North American east-west Continental Divide surrounds the Boulder River drainage basin western half and mountainous drainage divides with the Jefferson and Missouri Rivers surround the drainage basin’s eastern half. More than 25 deep mountain passes are notched into these drainage divides and provide evidence of the regional drainage system that preceded the present day Boulder River drainage system. Analysis of pass elevations and of orientations of valleys leading in opposite directions from those mountain passes shows that prior to Boulder River drainage system development immense volumes of south-oriented water moving in anastomosing complexes of diverging and converging channels flowed across the Boulder River drainage basin area and that the Boulder River drainage system evolved as deeper channels progressively captured flow from shallower channels. While not documented in detail crustal warping probably raised Boulder River drainage basin areas relative to adjacent valleys and basins as capture events took place. A water source was not determined, but may have been from a large North American continental ice sheet, although Boulder River drainage basin evolution probably occurred while mid Tertiary sediments were filling adjacent valleys and basi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astomosing Channel Complex Clark Fork jefferson RIVER MISSOURI RIVER Silver BOW Creek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