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le Homosexuality and Foxes in Ji Yun's Zhiguai Collection Tales of the Thatched Cottage 被引量:1
1
作者 Thomas William Whyke 《Fudan 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2020年第3期357-374,共18页
Tales reflecting homosexu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foxes and humans had appeared as early as the Ming Dynasty.With both the increase in prevalence in society and fictional representation of homosexuality during the Min... Tales reflecting homosexu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foxes and humans had appeared as early as the Ming Dynasty.With both the increase in prevalence in society and fictional representation of homosexuality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the stories of male-male sex between foxes and humans became increasingly popular,demonstrating the popular attitudes toward homosexuality among the Qing literati.In this paper,I analyze late imperial Chinese homosexuality as portrayed in Ji Yun's zhiguai collection uTales of the Thatched Cottage?,(Yuewei Caotang Biji).Zhiguai,or strange tales in English,is a genre of writing featuring ghosts,magical animalhuman shapeshiftings,dreams that intervene in reality,and other supernatural characters and events.These tales are set against a background of strict Confucian orthodoxy and Buddhist beliefs in sexual activity(whether heterosexual or homosexual)as a manifestation of human greed,in a society where everything had its place,in which the boundaries of sexuality were rigidly controlled.I examine what foxes reveal about homosexuality in these tales as they cross the boundary between moral and immoral,healthy and destructive.1 argue that the fox’s homosexual punishment of humanity has two motives:(1)disciplining sexual lasciviousness and(2)karmic retribution for misdeeds in a former life.In these instances,the fox’s ensuing erotic deviancy serves as the vehicle for cautionary tales that demonstrate homosexuality to be a taboo as it punishes greedy desires(sexual or otherwi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higuai tales ji yun Yuewei Caotang Biji FOXES Male homosexuality
原文传递
《阅微草堂笔记》文体性质探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倩 《唐山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9-66,共8页
《阅微草堂笔记》作为一部融志怪、考证、著书诸特质于一身的志怪小说集,集合了纪昀的学术考据成果与个人情感及观点表达,是一部以学术思维写就的具有鲜明学者气质的小说集,具体表现为以考据之法写小说、以志怪内容说学理、以著书立言... 《阅微草堂笔记》作为一部融志怪、考证、著书诸特质于一身的志怪小说集,集合了纪昀的学术考据成果与个人情感及观点表达,是一部以学术思维写就的具有鲜明学者气质的小说集,具体表现为以考据之法写小说、以志怪内容说学理、以著书立言为旨趣,较为典型地反映了学者创作小说的手法和以小说“载道”的文学理想,其面貌之驳杂与当时的学术环境、政治环境及纪昀的学者身份有着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微草堂笔记 纪昀 文体
下载PDF
《阅微草堂笔记》中的思辨意识
3
作者 孙玮楠 《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6期66-69,共4页
《阅微草堂笔记》是清代学者纪昀创作的笔记体小说,纪昀继承了传统“子部小说”的写作主旨,从志怪小说搜奇猎异、游心寓目的特点出发,对志怪体小说进行了改造,在具体事物中言说义理、广发议论,对理学思想、伦理问题、世情世态都有独到... 《阅微草堂笔记》是清代学者纪昀创作的笔记体小说,纪昀继承了传统“子部小说”的写作主旨,从志怪小说搜奇猎异、游心寓目的特点出发,对志怪体小说进行了改造,在具体事物中言说义理、广发议论,对理学思想、伦理问题、世情世态都有独到的发现和见解,形成思辨性很强的“理性小说”,展现了学者的理性精神和对世事深刻洞察的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微草堂笔记》 思辨意识 纪昀 理学
下载PDF
《集韵》注音校读札记
4
作者 刘华江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09-114,共6页
《集韵》作为宋代继《广韵》之后成书的一部兼具字书性质的重要韵书,其中收录了大量的字形、字音和字义,在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研究领域都具有一定的作用和价值。利用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文献学、校勘学等知识对《集韵》中23个... 《集韵》作为宋代继《广韵》之后成书的一部兼具字书性质的重要韵书,其中收录了大量的字形、字音和字义,在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研究领域都具有一定的作用和价值。利用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文献学、校勘学等知识对《集韵》中23个韵字的读音进行考辨,指出这些韵字在注音方面存在的错误,并重点分析导致这些错误注音的原因,对《集韵》的正确使用和语文辞书的编纂修订具有启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韵》 注音 考辨
下载PDF
《五音集韵》东韵重文研究
5
作者 银茂娟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98-103,共6页
《五音集韵》(以下简称《五音》)是金人韩道昭所著的一部大型韵书,其中收录了大量重文。从文字角度来看,此书收字总量多,来源广泛。通过对《五音》东韵重文体例、来源以及类型的分析,可知《五音》既与《广韵》《集韵》等前代韵书关系密... 《五音集韵》(以下简称《五音》)是金人韩道昭所著的一部大型韵书,其中收录了大量重文。从文字角度来看,此书收字总量多,来源广泛。通过对《五音》东韵重文体例、来源以及类型的分析,可知《五音》既与《广韵》《集韵》等前代韵书关系密切,同时又吸收了不少篇韵并行的字书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音集韵》 东韵 重文
下载PDF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西域谪戍见闻书写研究
6
作者 孙亚茹 赵佳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20-123,共4页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中记录了颇多其谪戍期间的西域见闻经历,对西域自然风情中的气候地貌、动植物生态,以及西域社会风貌中的社会构成与管理、民俗信仰等方面皆作了细致描绘,反映了十八世纪西域的自然、社会文化风貌,具有深刻的文学价...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中记录了颇多其谪戍期间的西域见闻经历,对西域自然风情中的气候地貌、动植物生态,以及西域社会风貌中的社会构成与管理、民俗信仰等方面皆作了细致描绘,反映了十八世纪西域的自然、社会文化风貌,具有深刻的文学价值、思想价值和史料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 谪戍
下载PDF
“对韵音训”考
7
作者 童琪 张义 《怀化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18-121,共4页
“对韵音训”是《四声篇海》所标八种“明头号样”之一,历来被误认为是《四声篇海》的收字来源文献。其实乃韩氏对来源于《玉篇》的部分字头之音训加以改易而作的随文标注,而非一部字书。“明头号样”所辖之字亦仅限于其下一字。这是韩... “对韵音训”是《四声篇海》所标八种“明头号样”之一,历来被误认为是《四声篇海》的收字来源文献。其实乃韩氏对来源于《玉篇》的部分字头之音训加以改易而作的随文标注,而非一部字书。“明头号样”所辖之字亦仅限于其下一字。这是韩道昭辞书编撰的一个失误。“对韵音训”所对之“韵”乃泰和本《五音集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声篇海 对韵音训 五音集韵 新修玉篇 广集韵
下载PDF
二陆的取法观念及其实践
8
作者 蔡伊玮 《铜仁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44-51,共8页
以往文论家对陆机、陆云兄弟的诗歌多批评之语,他们并不看好取法痕迹较重的作品。这种观点无疑是片面的。陆机与陆云的创作观念及其实践均体现出他们有意取法《诗经》《古诗十九首》等文本。陆机《文赋》《遂志赋》及其序言、陆云《九... 以往文论家对陆机、陆云兄弟的诗歌多批评之语,他们并不看好取法痕迹较重的作品。这种观点无疑是片面的。陆机与陆云的创作观念及其实践均体现出他们有意取法《诗经》《古诗十九首》等文本。陆机《文赋》《遂志赋》及其序言、陆云《九愍》序与《与兄平原书》等一系列文献材料均表明了他们阅读、品鉴、取法文学经典的意识与超越前人作品的志向。在创作实绩中,二陆四言诗的写作灵活地取法《诗经》,有意树立己作的典范性质,并借助引入《诗经》文本暗藏深意。就拟古诗而言,陆机充分认识到了《古诗十九首》的典范性质,希望自己的作品成为对经典文本的诠释准据,进而发展出类似拟骚传统的拟古诗写作新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机 陆云 取法 《诗经》 《古诗十九首》
下载PDF
族群文学的个体、群体、人类叙事——文学人类学视角下的《基里尼亚加》和《云中记》
9
作者 严可健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19-125,共7页
族群文学不止于书写文化的多样性,亦立足地方传递人的共同价值。文学人类学为族群文学批评提供了三重叙事的整体性分析构架,包括关注文本中的个体叙事、群体叙事与人类叙事,从而整合对族群文学的多层理解。《基里尼亚加》和《云中记》... 族群文学不止于书写文化的多样性,亦立足地方传递人的共同价值。文学人类学为族群文学批评提供了三重叙事的整体性分析构架,包括关注文本中的个体叙事、群体叙事与人类叙事,从而整合对族群文学的多层理解。《基里尼亚加》和《云中记》中的三重叙事具体呈现为自我灵魂的安放、族群的文化记忆和生命共同体视域下的多物种关怀,体现出现代性危机背景下对人性、族群认同和人类命运走向的深刻思考。同时,三重叙事也为新时期的中国民族文学创作树立高标,有助于促成其民族性和世界性的有机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群文学 文学人类学 三重叙事 基里尼亚加 云中记
下载PDF
汪机《运气易览》五运六气理论探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聂金娜 苏颖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603-1604,1625,共3页
探讨汪机《运气易览》中五运六气理论,汇集其明以前五运六气理论研究之精髓,依据《黄帝内经》及历代各家之注,明确利用天干地支相结合研究五运六气,因时识宜运用五运六气理论强调研究要结合临床实际,临证辨治效法五运六气,灵活运用五运... 探讨汪机《运气易览》中五运六气理论,汇集其明以前五运六气理论研究之精髓,依据《黄帝内经》及历代各家之注,明确利用天干地支相结合研究五运六气,因时识宜运用五运六气理论强调研究要结合临床实际,临证辨治效法五运六气,灵活运用五运六气指导临证辨治;君臣加减遵五运六气,提出根据值年五运六气确定治疗方剂,并根据值年岁运调整方剂中君臣药物及其药量。汪机《运气易览》一书传承了五运六气理论之学,丰富和发展了五运六气理论的临床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气易览》 干支 五运六气 汪机
下载PDF
纪昀的批评理念与诗歌批评成就 被引量:8
11
作者 蒋寅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8-107,2,共10页
纪昀与其说是一位诗论家,还不如说是诗歌批评家更合适。他初学诗从玉溪入,后颇涉猎于苏、黄,于江西宗派亦略窥涯涘,留下若干别集、总集的批点。其诗歌批评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在《瀛奎律髓刊误》中,主要有评诗坚持艺术标准第一等两方面... 纪昀与其说是一位诗论家,还不如说是诗歌批评家更合适。他初学诗从玉溪入,后颇涉猎于苏、黄,于江西宗派亦略窥涯涘,留下若干别集、总集的批点。其诗歌批评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在《瀛奎律髓刊误》中,主要有评诗坚持艺术标准第一等两方面。在实际批评中,他通过对一些作品写作意图和写作特点的独到揭示,提出三个有理论指导意义的批评原则。其批评方法,则表现为始终从体制入手把握作品,这使他对诗歌作品的理解明显比前人通达,对批评尺度的掌握也更有分寸,"切"成为他衡量艺术表现的一个重要尺度,对作品的负面评价往往更能显示他锐利的批评眼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昀 诗歌批评 理念 成就
下载PDF
纪昀与《四库全书》 被引量:9
12
作者 黄爱平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3-39,共7页
清代乾隆年间《四库全书》的编纂,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浩大的文化工程。著名学者纪昀参与其中,既总揽全局,“撮举大纲”,负责全书的编纂审核工作,又主持纂成《四库全书总目》及《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并先后主持文渊阁、文源阁和文津阁... 清代乾隆年间《四库全书》的编纂,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浩大的文化工程。著名学者纪昀参与其中,既总揽全局,“撮举大纲”,负责全书的编纂审核工作,又主持纂成《四库全书总目》及《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并先后主持文渊阁、文源阁和文津阁《四库全书》的复校事宜以及各阁《四库全书》的补遗工作,成为纂修工作中惟一始终其事而总其成者,为《四库全书》的修成及其完善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昀 《四库全书》 文化工程
下载PDF
《唐人试律说》:纪昀的试律诗学建构 被引量:8
13
作者 彭国忠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6-87,共12页
纪昀《唐人试律说》立足于唐代试律诗的评点,而又超越了唐代,超越了一般的评点,上升到试律诗学的理论建构。他对试律诗体进行恰当定位,既承认试律的独特性,又要求以诗歌法则对它加以规范,并从提高作诗者人格与气格、崇尚风骨健笔方面,... 纪昀《唐人试律说》立足于唐代试律诗的评点,而又超越了唐代,超越了一般的评点,上升到试律诗学的理论建构。他对试律诗体进行恰当定位,既承认试律的独特性,又要求以诗歌法则对它加以规范,并从提高作诗者人格与气格、崇尚风骨健笔方面,提升试律体格;他每以感性生命实体为比喻,以毛发、血脉、筋骨、精神为核心范畴,视试律诗为一完备的有机生命体,从而构成其灌注生命精神的试律诗整体观:先全体后工拙;先立意后语句;追求血脉贯通,浑然无迹;在唐代试律的评点中,纪昀建立了各种"法"、"诗法",并从反面提出"非法"、"非诗法"、"非格",进而总结出诸多诗病,但他又能超越具体之法,对那些变化自如、用法于无迹的试律诗歌极口称赞,崇尚"活法"、无法、自然超妙、神似与神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昀 《唐人试律说》 试律诗学 诗体定位 诗格
下载PDF
试论《阅微草堂笔记》的伦理判断 被引量:5
14
作者 韩希明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1-86,共6页
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对家庭伦理、职业伦理、生态伦理等类型进行了分析评判,其依据主要是儒家的原始伦理思想,在遇到价值悖论和异端伦理时虽有灵活变通但不离初衷。
关键词 《阅微草堂笔记》 纪昀 伦理 儒学
下载PDF
伦理道德的悖论——从《阅微草堂笔记》非道德化的一面说起 被引量:4
15
作者 何天杰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5期62-69,共8页
《阅微草堂笔记》是清代文言小说的重要作品 ,学界对它的研究仍缺乏新意和深度 ,主要原因之一 ,是对纪昀的劝惩风教存在着误读。纪昀有倡导风化的一面 ,也有对传统伦理道德体系进行反思的一面。从某种意义上说 ,《阅微草堂笔记》在文学... 《阅微草堂笔记》是清代文言小说的重要作品 ,学界对它的研究仍缺乏新意和深度 ,主要原因之一 ,是对纪昀的劝惩风教存在着误读。纪昀有倡导风化的一面 ,也有对传统伦理道德体系进行反思的一面。从某种意义上说 ,《阅微草堂笔记》在文学上的价值 ,在于其深刻的寓意 ;其思想之深邃 ,也正在充盈于其间的道德化与非道德化的矛盾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微草堂笔记》 神道设教 风教劝惩 非道德化 清代文言小说 伦理道德体系 悖论
下载PDF
《集篆古文韵海》校补举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丁治民 汪亮娟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64-70,共7页
宋杜从古《集篆古文韵海》是一部以韵书体例集录篆体和古文的集大成之著。该书版本为《宛委别藏》影摹旧钞本及其影印本,其他版本未见。该书不足、失误较多。现根据《永乐大典》、《集韵》和《古老子》碑对其进行整理和校补。
关键词 杜从古 《集篆古文韵海》 《永乐大典》 《集韵》 《古老子》 校补
下载PDF
韩道昭与《五音集韵》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社列 班颖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7-89,共3页
《五音集韵》是金代韩道昭在荆璞《五音集韵》基础上编撰的一部大型韵书。它继承了荆璞将五音三十六声母引入韵书的做法,又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主要是将二百零六韵并为一百六十韵,将等韵学的思想引入韵书,在韵书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
关键词 韩道昭 《五音集韵》 古代韵书
下载PDF
诗教法则的严守与变通——纪昀评点《玉台新咏》管窥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蕾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41-646,共6页
纪昀评点《玉台新咏》是其《玉台新咏》研究实绩的重要组成部分。评点中论析源流,品鉴赏读,渗透着纪氏一贯的诗学思想,贯彻着成熟的批评理念,包括肯定"情"为诗的本体,体悟作诗说诗之法,体现沿波讨源的史学意识等方面。对于诗... 纪昀评点《玉台新咏》是其《玉台新咏》研究实绩的重要组成部分。评点中论析源流,品鉴赏读,渗透着纪氏一贯的诗学思想,贯彻着成熟的批评理念,包括肯定"情"为诗的本体,体悟作诗说诗之法,体现沿波讨源的史学意识等方面。对于诗教法则的严守与变通,使评点交织着通达之论与迂腐之语。由此映照出正统派文人对艳体诗的复杂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昀 《玉台新咏》 《玉台新咏校正》 评点
下载PDF
《广韵》《集韵》与唐诗声韵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淑玲 韩成武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21年第3期41-47,共7页
研究唐诗声韵,应以《广韵》《集韵》为依据,清人编著的《诗韵合璧》不足为凭。《诗韵合璧》虽然依循平水韵106韵体系,压缩了韵部字数(把《广韵》《集韵》标明某些韵部可以通用的缩成一个韵部),但因编撰不精,出现错误。王力先生《古代汉... 研究唐诗声韵,应以《广韵》《集韵》为依据,清人编著的《诗韵合璧》不足为凭。《诗韵合璧》虽然依循平水韵106韵体系,压缩了韵部字数(把《广韵》《集韵》标明某些韵部可以通用的缩成一个韵部),但因编撰不精,出现错误。王力先生《古代汉语》《诗韵常用字表》根据《诗韵合璧》整理而成,延续了错误,例如把“慷”字移出平声阳韵,仅保留在上声养韵,致使当今学子误以为唐代诸多著名诗人押韵失误;又把“尚”字移出平声阳韵,仅保留在去声漾韵,致使读者判断律句失误。《广韵》注音释义颇详,《集韵》特点是扩大了个体汉字的韵部,《广韵》中某些汉字只有一个韵部者,《集韵》则增加到两个,甚至更多,诸多诗例证明了《集韵》对研究唐诗声韵的可靠性。当今研究唐诗的声韵,应以《集韵》为主,参考《广韵》,方能够获得更加准确的结论。今人点校唐诗,无论点断诗句或是校正文字,都应查阅韵书,一些失误的原因在于对韵书的漠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韵》 《集韵》 唐诗声韵
下载PDF
陆机陆云的赋学批评 被引量:3
20
作者 冷卫国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9-73,共5页
西晋是赋学批评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浏亮”与“清”,是陆机陆云的赋学批评的核心,也是西晋赋论受玄学思维的影响,走向成熟与深化的标志。陆氏兄弟的赋学批评表现出了新的特点:“赋体物而浏亮”,在曹丕提出的“诗赋欲丽”的基础上,进... 西晋是赋学批评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浏亮”与“清”,是陆机陆云的赋学批评的核心,也是西晋赋论受玄学思维的影响,走向成熟与深化的标志。陆氏兄弟的赋学批评表现出了新的特点:“赋体物而浏亮”,在曹丕提出的“诗赋欲丽”的基础上,进一步划清了诗与赋的分野;对声韵的重视,是促使永明声律说出现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对情的感发作用的强调,则是对汉代赋学批评奉“讽谏”为圭臬的彻底突破。在继承建安、正始赋学批评的基础上,陆机、陆云的赋学批评完成了对汉代赋学批评的反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机 陆云 赋学批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