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作为方法的蒋孔阳美学思想
1
作者 王一川 《美学与艺术评论》 2024年第1期5-11,239,共8页
在中国现代美学谱系中,蒋孔阳是继王国维等第一代美学家、朱光潜和宗白华等第二代美学家之后第三代美学家的杰出代表。他上承第一代和第二代美学家,悉心探寻西方美学范式、苏联美学范式及中国美学传统三者之间的汇通道路。他的美学研究... 在中国现代美学谱系中,蒋孔阳是继王国维等第一代美学家、朱光潜和宗白华等第二代美学家之后第三代美学家的杰出代表。他上承第一代和第二代美学家,悉心探寻西方美学范式、苏联美学范式及中国美学传统三者之间的汇通道路。他的美学研究道路经历了三个时段:一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融合西方美学与苏联美学而形成文艺特征论;二是20世纪80年代致力西方美学史与中国美学史的相互汇通;三是20世纪90年代前期体现走出西方美学话语而构建中国现代美学体系的努力。蒋孔阳是中国现代美学第三代中成就卓著和富于独特学术个性的杰出美学家,他的美学思想具有更加重要的方法论价值:一种由两纵两横交织而组成的美学研究方法构造。这种美学研究方法以西方美学史学和中国美学史学构成两纵、以文艺特征学和美学体系学构成两横,共同组成一种在中西美学史学融通中结合文艺特征研究而构造美学体系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孔阳 中国现代美学 第三代美学家 作为方法的蒋孔阳
下载PDF
人的全面展开,美的层累突创——略论蒋孔阳美学思想
2
作者 马大康 《美学与艺术评论》 2024年第1期12-20,240,共10页
蒋孔阳着眼于人与现实关系的多维性、复杂性、复合性来揭示人的丰富性,探讨审美现象的多样性,其美学思想海纳百川、融汇中西古今。一方面,蒋孔阳熟稔西方古典和现代美学思想;另一方面,他深入钻研和总结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和文学艺术实践,... 蒋孔阳着眼于人与现实关系的多维性、复杂性、复合性来揭示人的丰富性,探讨审美现象的多样性,其美学思想海纳百川、融汇中西古今。一方面,蒋孔阳熟稔西方古典和现代美学思想;另一方面,他深入钻研和总结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和文学艺术实践,从中获得理论新知,进而突破西方美学思想框架,为美学研究注入中华民族智慧和新生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孔阳 美学思想 审美关系 主体性 去主体化
下载PDF
儒雅睿智,谆谆善诱——忆蒋孔阳先生
3
作者 曾繁仁 《美学与艺术评论》 2024年第1期1-4,238,共5页
虽然由于种种客观原因没有成为蒋孔阳先生的学生,但蒋先生谦逊、友好和热情的待人态度已深深地印在我心中。蒋先生在《美学新论》这本书中提出“综合比较”方法论、“审美关系论”“审美创造论”与“多层累突创论美学”等一系列重要理... 虽然由于种种客观原因没有成为蒋孔阳先生的学生,但蒋先生谦逊、友好和热情的待人态度已深深地印在我心中。蒋先生在《美学新论》这本书中提出“综合比较”方法论、“审美关系论”“审美创造论”与“多层累突创论美学”等一系列重要理论观点,是新时期美学研究的新突破与新成果,这也成为蒋孔阳先生对我国美学的新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孔阳 美学 《美学新论》
下载PDF
蒋孔阳先生与文艺美学
4
作者 刘俐俐 《美学与艺术评论》 2024年第1期49-68,242-243,共22页
文艺美学在中国发生是历史必然。告别哲学属性的“美的本质”提问方向,转向艺术本体和审美感受及其关系的问题方向,是40余年文艺学美学领域的潮流。尊重审美感受和艺术本体的学者,都有可能以不同方式为文艺美学建设做出贡献。重读蒋孔... 文艺美学在中国发生是历史必然。告别哲学属性的“美的本质”提问方向,转向艺术本体和审美感受及其关系的问题方向,是40余年文艺学美学领域的潮流。尊重审美感受和艺术本体的学者,都有可能以不同方式为文艺美学建设做出贡献。重读蒋孔阳先生的《美学新论》并选取“多层累的突创”为切入口,细致分析后发现具有文艺美学特质,落脚在文学批评理论,可引发文体、审美主体、文本内容、审美功能等多维批评角度。论文继而从文学批评理论的诸种困惑入手,向“多层累的突创”寻取思考的线索,获得了解决困惑的珍贵美学资源。由此初步假设,蒋孔阳先生《美学新论》具有文艺美学特质。确实,蒋先生的性格、审美鉴赏力以及执着的学术追求,让他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审美经验和深化理论思考,以他美学融合艺术经验之路与文艺美学暗合和默契。首先,在提问方向上暗合和默契。美学性质的美论、美感论、美的规律等大问题,被他分解为小问题群,小问题群紧密贴着艺术本体和审美体验,由此他以“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互结合地阐述,结论均与文艺美学相通相似。其次,他在致思方式上也出现了暗合和默契:问题的层次性和递进性;中西艺术经验及其利弊有条不紊地编织成论证链等。由此,他收获了诸如“美在创造中”“人是‘世界的美’”等一系列中国学者的学术观点,形成了属于中国文艺美学的学术思想和话语。从文学批评理论→文艺美学→美学的逆向逻辑关系来看,从文艺美学属性的《美学新论》中,汲取文学本体和审美体验及其全部美学思想资源,会更为便利和接地气。这是蒋孔阳先生对当代文艺学美学的独特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孔阳 文艺学 美学“多层累的突创” 文学批评理论
下载PDF
蒋孔阳先生“1957”的文学定义——以《文学的基本知识》为对象
5
作者 刘锋杰 尹传兰 《美学与艺术评论》 2024年第1期36-48,241,共14页
蒋孔阳先生1957年出版《文学的基本知识》一书,使其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教材建设与“审美反映论”概念创构的先行者之一。他在书中强调“把人当作一个有生命的整体来描写”,肯定人性的存在并主张加以表现,认为要用“美感的感性形式”... 蒋孔阳先生1957年出版《文学的基本知识》一书,使其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教材建设与“审美反映论”概念创构的先行者之一。他在书中强调“把人当作一个有生命的整体来描写”,肯定人性的存在并主张加以表现,认为要用“美感的感性形式”来概括与反映生活,充分体现了运用美学思想来界定文学性质的努力。蒋孔阳先生的上述创新证明杰出学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超越时代局限而实现自己的理论创新意图,证明创新源自学者的内在追求而非完全受制于外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孔阳 文学理论教材 生命 美感 审美反映论
下载PDF
凌空与落地:谈蒋孔阳艺术美学研究的两种理论面相
6
作者 任华东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17,共9页
艺术美学是贯穿蒋孔阳美学研究始终的核心维度之一,在保持西方美学追求逻辑思辨的凌空性形上品格的同时,兼具中国美学注重审美体悟的落地性理论特色,形成了“形上形下兼得”的艺术美学整体面相。作为新时期最早涉足艺术美学研究的重要... 艺术美学是贯穿蒋孔阳美学研究始终的核心维度之一,在保持西方美学追求逻辑思辨的凌空性形上品格的同时,兼具中国美学注重审美体悟的落地性理论特色,形成了“形上形下兼得”的艺术美学整体面相。作为新时期最早涉足艺术美学研究的重要开拓者之一,蒋孔阳不仅与宗白华等学者一起在美学界历来侧重对美的本质、美感与自然美的先验探讨之外,开辟出艺术美学这一新的学术增长点并重新对接民国美学文脉,而且其“上下兼得式”的治学思路,在艺术学界也具有艺术美学研究的典范性,泽被后世,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孔阳 艺术美学 学术品貌 中国当代艺术美学
下载PDF
论蒋孔阳对《巴黎手稿》的实践美学阐释
7
作者 傅其林 《美学与艺术评论》 2024年第1期21-35,240-241,共17页
蒋孔阳是中国当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家,其实践美学思想来自于对马克思的《巴黎手稿》的深入的创造性阐释。他关于美的本质、美的规律、自然美、文艺创作等命题的理解突破了中国学界已有的认知视野,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问题的... 蒋孔阳是中国当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家,其实践美学思想来自于对马克思的《巴黎手稿》的深入的创造性阐释。他关于美的本质、美的规律、自然美、文艺创作等命题的理解突破了中国学界已有的认知视野,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问题的思考做出了重要贡献,具有历史和世界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孔阳 《巴黎手稿》 实践美学
下载PDF
追寻经典之光纪念百年诞辰——论蒋孔阳的德国古典美学研究
8
作者 刘涛 《美育学刊》 2023年第4期37-45,共9页
蒋孔阳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美学家,其《德国古典美学》是我国首部对西方美学断代史进行系统研究的专著,是“西方美学断代史研究的经典之作”。蒋孔阳把德国古典美学视为开启西方美学史大门的一把“钥匙”,德国古典美学家的艺术观对蒋... 蒋孔阳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美学家,其《德国古典美学》是我国首部对西方美学断代史进行系统研究的专著,是“西方美学断代史研究的经典之作”。蒋孔阳把德国古典美学视为开启西方美学史大门的一把“钥匙”,德国古典美学家的艺术观对蒋孔阳“美学是以艺术为中心,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这一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德国古典美学》的经典性和学术价值体现在该著在蒋孔阳学术研究和美学体系中承前启后的地位、历久弥新的学术魅力以及其中的关系论思想对形而上学思维的突破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孔阳 《德国古典美学》 文学艺术 审美关系 经典性
下载PDF
蒋孔阳实践美学的披荆之笔与思维效应
9
作者 罗曼 《美学与艺术评论》 2023年第2期31-39,223,224,共11页
蒋孔阳的实践美学思想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有对20世纪50年代美学探讨的反思,也有80年代美学的新拓展,同时立足于综合统一,以继承、批判、重构的视角进一步解析当代美学,既体现了变革思维逻辑的反思性美学,也形成了综合统一的体... 蒋孔阳的实践美学思想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有对20世纪50年代美学探讨的反思,也有80年代美学的新拓展,同时立足于综合统一,以继承、批判、重构的视角进一步解析当代美学,既体现了变革思维逻辑的反思性美学,也形成了综合统一的体系性美学和富有生命活力的开放性美学,其对美学的深入思考和独特见解,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审美视角和美学思考路径,在21世纪美学发展中投射出“蒋孔阳美学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美学 蒋孔阳 当代美学 思维 效应
下载PDF
“美在创造中”与“美在意象”——中国当代美学关于“美的本体”的两个重要命题 被引量:4
10
作者 毛宣国 李广川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5期1-7,共7页
蒋孔阳的"美在创造中"和叶朗的"美在意象"是中国当代美学关于"美的本体"探讨的两个重要命题。二者都突破了实体性理论思维的局限性,都是将"美"看成是不断生成的而非凝固不变的,所以对人们思考&... 蒋孔阳的"美在创造中"和叶朗的"美在意象"是中国当代美学关于"美的本体"探讨的两个重要命题。二者都突破了实体性理论思维的局限性,都是将"美"看成是不断生成的而非凝固不变的,所以对人们思考"美的本体"问题颇有启发。但二者的哲学基础并不相同。"美在创造中"注意到美的现象产生的复杂性与多样性,注意到人的精神自由、生命创造、情感心理对美的创造的意义,但由于拘泥于劳动实践的美学观点,忽视了人的生存自由对于美的创造的重要性,所以在解释中存在着种种矛盾。"美在意象"则是在充分审视20世纪以来西方哲学与美学思维转向和中国美学界长期占主导地位的主客二分思维模式的理论缺陷的基础上进行,凸显了美对人的生存活动的意义,所以更有助于中国当代美的本体问题的理论思考和思维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在创造中 美在意象 美的本体 蒋孔阳 叶朗
下载PDF
蒋孔阳“美是多层累的突创”命题与中国当代美学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玉能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1-97,共7页
蒋孔阳的《美学新论》提出了“美是多层累的突创”的命题。这一命题对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具有开创性和创新性意义,至今仍然具有指导意义。蒋孔阳的“美是多层累的突创”主张美的生成论,反对美的预成论,把美放在实践中的审美关系中进行... 蒋孔阳的《美学新论》提出了“美是多层累的突创”的命题。这一命题对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具有开创性和创新性意义,至今仍然具有指导意义。蒋孔阳的“美是多层累的突创”主张美的生成论,反对美的预成论,把美放在实践中的审美关系中进行动态考察,颠覆了美学的静止观点理论;蒋孔阳的“美是多层累的突创”主张美的多层累论,反对美的单一构成论,解构了美学的一成不变论;蒋孔阳的“美是多层累的突创”主张美的量变到质变的突创论,反对美的生物进化论,拆卸了美学的自然生命论。这个命题坚持、丰富、发展了美学的辩证唯物论,仍然具有现实意义。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蒋孔阳的“美是多层累的突创”的命题,在百花齐放的学术讨论中,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推进中国当代美学的繁荣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孔阳 美是多层累的突创 美的生成论 美的多层累论 美的突创论
下载PDF
“创造美学”面向未来的开放体系──蒋孔阳先生美学思想特色初探 被引量:1
12
作者 梁艳萍 聂运伟 《云梦学刊》 2001年第2期107-110,共4页
“创造美学”是蒋孔阳先生建构的美学思想体系和美学学派.蒋孔阳美学体系所以卓然自成一家,就在于它的对于美与实践、美与创造、美与艺术和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的独到的阐述和极具建树的概括,及其包容性、创造性、开放性的特点.蒋孔... “创造美学”是蒋孔阳先生建构的美学思想体系和美学学派.蒋孔阳美学体系所以卓然自成一家,就在于它的对于美与实践、美与创造、美与艺术和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的独到的阐述和极具建树的概括,及其包容性、创造性、开放性的特点.蒋孔阳创造性地把“实践美学”推进、发展、延伸到“创造美学”,拓展、丰富了“创造”概念在美学中的内涵,是对于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历史进程、研究现状、未来发展的思考性总结,也是对于中国当代美学的卓越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孔阳 创造美学 开放体系
下载PDF
蒋孔阳:新实践美学的奠基人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弓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0-103,共4页
蒋孔阳力图消解、突破西方形而上学主客二分思维方式,以全球化的视野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美学、中国传统美学、西方美学,创造性地提出了"美在创造中"、"人是世界的美"、"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和&qu... 蒋孔阳力图消解、突破西方形而上学主客二分思维方式,以全球化的视野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美学、中国传统美学、西方美学,创造性地提出了"美在创造中"、"人是世界的美"、"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和"美是自由的形象"等命题,对美的本质以及美的规律、美感、审美范畴等美学基本问题作出了系统的阐释,有力地推动了美学学科基础研究的现代进程,为新实践美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孔阳 新实践美学
下载PDF
蒋孔阳是实践美学的创新者——对章辉博士评论的反批评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玉能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8-12,共5页
蒋孔阳是实践美学的总结者,但是,蒋孔阳不是实践美学的终结者,而是实践美学的创新者。蒋孔阳提出的“从审美关系出发”研究美学的思路,不仅是整个世界美学的发展趋势,而且也是对西方美学的主客对立二分思维方式的超越;蒋孔阳吸收古今中... 蒋孔阳是实践美学的总结者,但是,蒋孔阳不是实践美学的终结者,而是实践美学的创新者。蒋孔阳提出的“从审美关系出发”研究美学的思路,不仅是整个世界美学的发展趋势,而且也是对西方美学的主客对立二分思维方式的超越;蒋孔阳吸收古今中外的优秀美学资源,正好显示了蒋孔阳美学思想的开放性和创新性;蒋孔阳关于“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美在创造中”、“美是多层累的突创”、“人是世界的美”等命题也体现了蒋孔阳对于实践美学的创新发展,不仅在结论上,而且在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上。蒋孔阳对实践美学的总结和创新是新实践美学的宝贵财富,新实践美学将沿着蒋孔阳先生的创新之路不断前进和发展,创新出中国特色的当代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孔阳 实践美学 总结者 创新者 新实践美学
下载PDF
论蒋孔阳的音乐美学思想 被引量:1
15
作者 陆扬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1年第1期11-19,共9页
在蒋孔阳看来,音乐美学思想不是美学家给音乐规定的法则,先秦音乐美学思想不是先秦乐官的音乐理论,而是诸子百家关于音乐的看法和想法,是诸子百家政治和哲学思想的组成部分。蒋孔阳的《先秦音乐美学论稿》立足实证考究音乐的社会生成和... 在蒋孔阳看来,音乐美学思想不是美学家给音乐规定的法则,先秦音乐美学思想不是先秦乐官的音乐理论,而是诸子百家关于音乐的看法和想法,是诸子百家政治和哲学思想的组成部分。蒋孔阳的《先秦音乐美学论稿》立足实证考究音乐的社会生成和社会功能,论述“省风”“宣气”,孔子“正乐”和墨子“非乐”,贯穿着一种虚怀若谷的人文意志。这是蒋孔阳音乐美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蒋孔阳美学思想体系的鲜明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孔阳 先秦音乐美学 省风 正乐 非乐
下载PDF
作为审美主体的人--蒋孔阳人本美学思想初探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涛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1年第1期32-39,共8页
从“意识与目的”“自由与自觉”“社会性与历史性”等方面,探讨蒋孔阳是如何把人当作美的中心,凸显人的本质和确立人的审美主体地位的。蒋孔阳认为人的本质具体表现为人的本质力量,人在劳动实践中把本质力量对象化,美也在人的劳动实践... 从“意识与目的”“自由与自觉”“社会性与历史性”等方面,探讨蒋孔阳是如何把人当作美的中心,凸显人的本质和确立人的审美主体地位的。蒋孔阳认为人的本质具体表现为人的本质力量,人在劳动实践中把本质力量对象化,美也在人的劳动实践中生成和创造。人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与客观世界发生着各种关系,而美只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中产生。审美关系只对人而存在,它是美学研究的前提和出发点。美反作用于人的本质力量,可以促进人精神境界的提高和人类文明的进步。美具有重要的为人价值,人的生活需要美,所以人在劳动实践中欣赏美和创造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主体 人的本质力量 审美关系 为人价值
下载PDF
论蒋孔阳的创造美学
17
作者 薛雯 刘锋杰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29-32,共4页
本文认为,蒋孔阳的美学思想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论为基础,通过对审美关系的深入全面的研究,为提升审美创造的水平提供理论说明,是关于审美创造的美学理论。蒋孔阳的美的创造这一命题,主要是通过对艺术创作经验的总结而形成的,在当代语境中... 本文认为,蒋孔阳的美学思想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论为基础,通过对审美关系的深入全面的研究,为提升审美创造的水平提供理论说明,是关于审美创造的美学理论。蒋孔阳的美的创造这一命题,主要是通过对艺术创作经验的总结而形成的,在当代语境中具有充分的对话交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孔阳 美的创造 艺术经验
下载PDF
论崇高的生命意识——蒋孔阳美学阅读札记
18
作者 陆扬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64-170,共7页
新中国的美学从美的定义起步,到定义的热情成为明日黄花而陷入窘境。相比较伯克和康德美学两分美与崇高,中国美学对崇高的关注显得单薄。当代中国正在进入审美过剩的时代,殊有必要呼唤崇高。蒋孔阳把崇高称为"惊奇与痛苦"的美... 新中国的美学从美的定义起步,到定义的热情成为明日黄花而陷入窘境。相比较伯克和康德美学两分美与崇高,中国美学对崇高的关注显得单薄。当代中国正在进入审美过剩的时代,殊有必要呼唤崇高。蒋孔阳把崇高称为"惊奇与痛苦"的美,将之视为被提高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尤其强调人的本质理论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生生不息的生命力量,这应是凸显了崇高的生命意识。埃德蒙·伯克判定崇高源于痛苦,美源于快感,其论证崇高虽然多举譬自然界例子,但其中语词的崇高一端,多为国内美学家忽略。语词的崇高,说到底还是生命体验的表征,诚如伯克所言,以语词的力量来摹写崇高,可以较之自然事物更胜一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崇高 蒋孔阳 伯克 语词
下载PDF
后现代视域中的蒋孔阳美学
19
作者 陆扬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1-77,共7页
在后现代背景下审视蒋孔阳的美学思想,当可发现:蒋氏美学充满了开放性和创造性的特质,他关于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艺术是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的基本理念,并非业已出局的明日黄花,而是具有足可以和后现代话语进行对话的深刻内涵。
关键词 蒋孔阳 后现代 实践美学 后实践美学
下载PDF
世纪视野中的蒋孔阳美学
20
作者 欧阳友权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93-96,共4页
蒋孔阳是一位融人格、生命、学问和美于一体的美学家,他的美学思想被誉为"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总结形态"。历史地评价蒋孔阳美学思想,需要把握学理认知的两个评价维度:世纪中国维度和世界美学维度。亦即在纵向上,看其对20世纪... 蒋孔阳是一位融人格、生命、学问和美于一体的美学家,他的美学思想被誉为"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总结形态"。历史地评价蒋孔阳美学思想,需要把握学理认知的两个评价维度:世纪中国维度和世界美学维度。亦即在纵向上,看其对20世纪中国美学的贡献;从横向上定位于世界美学舞台上的中国声音。蒋孔阳美学人生的方法论启迪在于:独特的入思方式,厚重的内修之道和求真创新的治学风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孔阳 美学思想 方法论 学理贡献 内修学养 价值观念 治学精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